订单农业监管汇报

时间:2022-11-09 02:42:00

订单农业监管汇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充分履行监管职能,加强订单农业监管,服务“三农”,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现将广西工商系统近年来在订单农业监管工作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服务“三农”,红盾护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

农业属于效益较低的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农民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订单农业”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经济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然后组织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农户通过订单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产品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获得较好的收益;农户按照订单的约定生产农产品,使生产结构更适合市场需求,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践证明,发展订单农业是落实和保障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加强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新形势下的合理延伸和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区工商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加强订单农业监管作为服务“三农”,红盾护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年自治区工商局制定了《优化我区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与农业种养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履行种养合同,引导发展“农业订单”合同。因此,各级工商局进一步加大了服务“三农”,合同帮扶工作的力度,推进农业订单合同工作的深入开展。

、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监督管理

为了积极有效地推动“订单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区各级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订单农业监管,取得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开展订单农业的宣传活动,增强订单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一是在一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和流通集散地举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向农产品经纪人讲解农产品买卖合同的有关条款,告知其在签约时应注意的事项,教育引导他们诚实守约经营;二是通过1231**维权下乡活动,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国家发展“订单农业”的有关政策、措施,使农民充分认识发展“订单农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自身增收的重要作用。

制定、推行合同示范文本,规范签约行为。广西是我国的产糖大省,蔗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0%以上。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糖蔗订单农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工商局联合经贸、农业、物价等部门,从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糖业入手,制定和推行了《糖料蔗收购合同》文本,把制糖企业对蔗农的各项优惠支持、服务承诺全部纳入其中,明确制糖企业与蔗农的权利、义务,并组织制糖企业与广大蔗农签订糖料蔗收购合同。通过推行《糖料蔗收购合同》文本,推动了“企业+农户”经营模式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糖料蔗购销双方的交易行为,减少了纠纷,维护了我区糖蔗产销秩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拓宽“守合同重信用”活动范围,认定公示一批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近年来,我区各级工商局把指导企业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拓展到涉农企业。通过深入涉农企业,帮助、指导其抓好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制度的“三落实”工作,引导其争创“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在全区认定公示了一批涉农企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近年来我区先后有40多家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20多家制糖企业以及多家农业种养龙头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自治区工商局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其中,获称号的制糖企业占全区所有制糖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强。这些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率先垂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企业与农户自觉履行订单农业合同义务,共同营造诚信守约的经营环境,维护了良好的农产品收购秩序,促进了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户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加强对涉农合同的监督力度,打击合同欺诈,维护农产品流通秩序。近年来,我区各级工商局在开展服务“三农”红盾护农行动中,一方面,结合“合同帮扶”活动检查、涉农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督促涉农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收购农产品,努力制止以各种理由拒绝收购或压级压价、打白条收购的情况发生,同时,指导督促农户保质保量完成合同种植养殖、出售任务,不要因小利而随意毁约。另方面,通过加强市场巡查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购销活动中的合同欺诈行为。如防城港、贺州市工局商在执法检查中积极受理,当地农民对某公司农业种植、养殖收购合同纠纷投诉,但在调查处理中,发现该公司的行为涉嫌诈骗,及时移送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桂林市工商局针对合同欺诈案件多发的重点、热点领域采取横向联合、合力执法的方式,联合公安等部门,重点打击订单农业中的合同欺诈行为,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农产品流通秩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加强订单农业监管的设想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推动“订单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区各级工商局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诚信意识淡薄,尤其是农民承担风险的意识差,往往是“卖涨不卖跌”,一旦市场价格与订单合同价格差距较大时,随意毁约现象较多。如来宾市的部分蔗农200**-200**年蔗糖榨季糖料蔗收购价上涨,不愿按合同交付糖蔗给糖厂而引发纠纷。二是当事人在订立种子、化肥等涉农合同时,因没有统一、规范的文本可循,合同约定不明确,致使合同履行中纠纷较多。三是机构改革后,我区市、县工商局市场、合同机构合并,人员减少,以致一些地方订单农业合同监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四是近年来基层的市场合同监管人员调整较大,对合同监管业务了解不多,加上部分合同监管人员因合同欺诈案件定性难,存在畏难情绪,使得订单农业合同欺诈案件的查处仍是我区合同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

下一步工作设想。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订单农业监管,进一步推进我区订单农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仍将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三农”、“红盾护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是努力培育订单农业合同当事人的诚实守信理念。积极引导其参加“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增强其诚信意识。对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同时,深入农村对广大农户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使守法意识深入人心,让广大农户诚信守约。

三是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规范订单合同。200**年将会同农业、经委、物价等相关部门对已推行的糖料蔗合同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并根据订单农业项目、品种的特点,完善订单农业合同的内容、确定生产的品种、质量、价格结算及当事人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结合广西的实际,在组织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种子、农药、化肥等合同文本,努力推进订单农业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四是加大查处订单农业中的合同欺诈行为,保护农户和诚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根据农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规定,把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并在网上公示,曝光一批农资打假案件,以震慑不法分子;另一方面,把红盾护农维权活动延伸到乡镇、村屯,构建监督网络,及时处理农民对合同欺诈的投诉,严厉打击各种利用订单农业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防止坑农、损农、害农事件发生,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五是努力推进市场合同监管队伍建设。结合我局200**年“能力建设年”的工作部署,通过组织举办现场经验交流会、调研会、座谈会、以会代训以及考察学习等形式,进行岗位业务大练兵,提高我区各级工商局市场合同监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更好地做好服务“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