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09 02:36:00

订单农业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系列文件精神,全市工商系统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以“订单农业”为载体,积极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合同行政指导工作,促进了涉农合同的规范,有效的防止了涉农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保障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目前我市订单农业已逐步形成了公司(客商)+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经纪人(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副产品订单销售模式,引导订单农业向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截止到今年8月,参与“订单农业”的企业已达607家,签约农户数55892户,签约金额8.33亿元。

一是根据国家总局“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市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导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订单农业、规范农业经纪订单合同文本、加强涉农合同行政调解、严厉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推进订单农业现场会,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开展订单农业和涉农合同帮扶工作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涉农合同的行政监管和服务指导工作。

二是综合运用工商职能,营造订单农业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行广泛的宣传、组织合同法培训、提供合同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涉农企业和农民的订单意识。其次,加强对涉农合同的监管,农业订单作为《浙江省合同行为管理监督规定》的监管内容,依法对农业订单合同实施备案审查,杜绝不公平、不平等条款和合同违法行为的出现。通过对订单合同从签订、履行等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合同的履约率,减少了合同纠纷的发生,防止了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行政指导,促进农业订单的规范运作。在认真听取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品种特点,分类制定示范文本,受到企业和农户的普遍欢迎。

三是搭建诚信平台,不断营造订单农业的守信氛围。在涉农企业中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对近年来签订农业订单较多、履约率较高,农民反映较好,且在相关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诚信和带头作用,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更多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市已认定涉农“守合同,重信用”单位46家。

四是创新机制,增强订单农业的生命力、吸引力。目前我们结合各地的农业订单情况,因地制宜,在全市鼓励推行了五种订单形式:即设定保证价模式、设定保护价模式、二次分配模式、利害共担模式、建立保险机制模式。这种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既有效的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调动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签订农业订单的积极性。

二、推进订单农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订单农业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订单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

(一)企业与农民诚信度较低。在市场价低于订单价时,某些企业不惜牺牲农民利益毁约,以减少损失;或者有的农民在订单区外低价收购,再运到企业投售,致使企业负担加重。而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时,不少农民将农产品投售给市场收购者,致使订单企业收不到货。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行为的存在,是阻碍企业和农民开展订单农业的最大心理障碍。

(二)订单农业无法对质量进行保证。如我市镇海区的宁波海龙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计划生产芦笋罐头,购入种子,请来专家,并投资30万培育种植基地,并为当地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但到了收获季节,由于订单价格有保障,当地农民就将品质好的芦笋运到市场高价销售,而将品质较差的芦笋投售到该企业。该企业第二年遂决定终止基地的种子培育,并不再与当地农民签订订单。

(三)产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不适合订单农业。在诸类农产品中,水果的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出产期短,产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果农因无法承受未完成订单引起的赔偿金,不愿接受企业的订单。

(四)市场变化大的农产品无法开展订单农业。我市有禽蛋公司专门针对鸡鸭养殖专业户签订过禽蛋类订单,但由于禽蛋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导致订单越来越少。目前,企业基本上没有和养殖户签订订单了,只是在收购前按照最近市场价电话联系养殖户。

(五)订单较大的签订企业负担较重。由于订单农业明确市场保护价:市场价高于收购价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低于收购价按收购价收购。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宁波雨云蔬菜厂,一直以来和种植户订单收购,光签订的榨菜订单就涉及20000余亩。2001年,当年榨菜的订单价格是0.18元/公斤,而市场价只为0.10元/公斤,宁波雨云蔬菜厂该年度因收购榨菜就将近亏损上千万元,并造成该厂的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负担极重。

三、深入开展订单农业的对策措施

为更好地推进农业订单工作,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搞好《合同法》的宣传培训。要把规范“订单农业”作为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作为新时期基层工商部门履行合同管理职责的主要内容来抓。要结合“五五”普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深入农户、经纪人、涉农企业,进一步宣传《合同法》,帮助他们熟悉市场交易规则,指导涉农企业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落实合同管理人员,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农户的合同意识和涉农企业的自律能力。同时会同相关部门以召开“订单农业培训”的方式,向农民积极灌输“订单农业”的好处以及农民的诚信度在“订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的订单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是将“守信用重合同”的创建活动引入“订单农业”中,提高企业的信用示范作用。引导农业企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引导农户争创“诚信农户”。依法签约、认真履约,维护订单合同法律上的严肃性。同时要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合同双方就必须有高度的市场风险意识,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丰年欠年和农产品的价涨价跌,履行合同时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强相互沟通,信守合同,努力建立双方都可依赖的信用关系。

三是规范订单合同,逐步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要结合本地和不同农产品的特点,根据企业与农民的实际要求,设定可操作性强的既能保护农民利益又能保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条款,制定相应的农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并加以大力推广。对特殊的农产品采取特殊的条款内容。如对水果等受气候、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农副产品取消量的规定,采用较有弹性的措辞;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农副产品可采取以当日某市场的价格作为订单标价等。

四是加强合同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的行为。要充分运用工商部门的合同监管职能,加强对订单合同的监管,按《浙江省合同行为管理监督规定》,全面推行农业订单的备案审查制度。预防和防范涉农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及时掌握订单合同的履约情况,及时调解涉农纠纷,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对订单农业中从事欺诈活动、利用广告进行的虚假宣传、设置霸王条款及签订假“订单”等坑农害农行为要及时进行查处,并向社会公示,提示广大农民注意,防止受骗行为的发生。

五是对订单企业要实行政策倾斜。由于订单企业负担较重,需要政府对这些企业实行政策支持,减轻负担,充分调动农业企业的积极性,促进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