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时间:2022-06-25 03:37:00

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按照**市委东农组发[**]7号《关于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方案》的要求,**市妇联对建市25年来全市农村妇女工作情况开展了大型调研活动,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妇女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鼓励农村妇女创先争优。主要情况如下:

一、建市以来全市农村妇女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建市以来的25年,是我市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25年,也是我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四个文明建设并大有作为的25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5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的推进,突破了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全面活跃了农村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妇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伟大的变革,积极参与各级妇联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参与中实现了新的进步。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焕发出蓬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农村妇女的生产力得到解放,成为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重新回到一家一户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为农村妇女在经济建设中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农村男劳力流入城市或进入乡镇企业,多数农村妇女因为社会角色等原因留守在家,“男耕女织”的传统分工形式逐渐被“男工女耕”的格局所代替。广大农村妇女坚守土地,服务家庭,承担了大部分农业生产任务,成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部分农村妇女告别锅台、走向市场,从事编织、加工、运输农副产品等工作,走上了亦农、亦工、亦商的路子,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随着“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级妇联组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农村妇女进行大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妇联自办、与有关部门联办、请女能人代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农村妇女人才。截至**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妇女27.5万人,有3.39万名妇女获绿色证书,2.32万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共有34人被评为省级、部级“双学双比”女能手,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农村妇女科技骨干群体,为发展农村经济、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级妇联不断培养、扶持了一大批妇女致富骨干,创建了集生产、科研、培训、服务、创收于一体的各种“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共201个。一些农村妇女摒弃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不断深入发展、横向拓展,成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从个人养猪到带领全村妇女发展规模化养殖,成立养殖协会,建起占地236亩的“三八”生猪养殖示范基地的科技女状元巴兰华;从种植食用菌起步发展到带动起周边几十个专业村和上千个专业户进行食用菌生产的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奎,全市共涌现出巾帼创业标兵、致富女能人、创业女状元200余人,累计辐射带动8万名农村妇女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其聪明才智承担起重要责任。

改革开放初期,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市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78%,初中文化程度的在一半左右。各级妇联根据不同的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培训重点,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面向各层面的广大农村妇女,结合“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扫盲竞赛,到1995年底,全部扫除了全市青壮年妇女文盲,使30%的脱盲妇女达到了小学文化程度;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妇女,依托女子农函校、科技指导中心、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实现了平均每村有4~5名农民技术员;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妇女,开展电脑操作、家政服务、缝纫等就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面向农产品市场营销女能手,开展营销知识培训,提高了她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上营销的能力;面向基层妇女干部,开展业务教育培训,加强“双带”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叫得响、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妇女干部队伍。各种活动和培训拓宽了广大农村妇女的视野,求知、求富、求发展已成为现代农村妇女的共同要求。

广大农村妇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身优势积极向社会传播文明新风,带头参加妇联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净化居室、美化庭院”等创建活动,促进了家庭环境的改善;带头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推动了文明家风的建设;带头参加“家庭读书”、“万名妇女学礼仪”、“廉政文化进家庭”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截至目前,全市评选表彰“平安家庭”1800户,已有6个村居被评为省级“零家庭暴力村居”,70个村居被评为市级“零家庭暴力村居”;评选市级以上“美在家庭”活动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80个,示范家庭180户;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6.2万户,达到70.3%,其中,市级小康文明村创建村中“十星级文明户”均达到了85%以上。“做文明人、建新农村”已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

(三)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社会和家庭地位进一步提高。

各级高度重视促进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制建设,《妇女权益保障法》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区)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法律服务热线、家暴致伤鉴定中心、家暴投诉中心、家暴救助中心等各种维权机构,建立了妇联特邀陪审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社会化维权格局初步形成。各级人大、政协多次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维权,开展了妇女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妇女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婚姻和生育自主权利、财产继承权利等都得到进一步保障,生存健康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维权法庭”、“权益热线”、“投诉站”等机构的建立,方便了妇女,缓解了妇女投诉无门、诉讼难的现象。妇联参与法庭陪审制度的建立,加大了维权工作力度。通过“四五普法”、“五五普法”、“法律下乡”、“法律进万家”、普法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使87%的农村成年妇女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权益保护意识。农村妇女在广泛参与中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收入来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也促进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增强了自主自强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施展才华。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完善,农村妇女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要求,全市农村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有乡镇(街道)妇联45个,配备妇联干部50名;有基层妇女组织1849个,组建率达到100%,妇联基层组织实现了纵向到底。各级妇联积极发展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团结各界妇女,共同推动妇女发展,因地制宜成立了女企业家协会、家庭教育促进会、葡萄协会、冬枣协会、畜牧协会等社团组织和1447支由村妇代会主任统领,妇代会成员为骨干,热心妇女工作的优秀农村妇女参加的“巾帼文明队”,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根据妇女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现状,各级妇联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妇女组织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从业妇女10人以上的794家企业中,妇委会组建率达37.5%;从业妇女在5-10人的1128家企业中,妇女小组组建率达70.8%。

各级妇联组织寓农村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于致富能力培训之中,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参与农村民主政治管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据统计,仅2007、**两年,新发展农村女党员人数达559人,占发展农村党员数的23.7%。截至**年9月份,全市共有女党员1309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5%,其中农村女党员6147人,占女党员总数的46.9%。一大批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能够带头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农村妇女进入党员队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农村妇女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信任,逐步成为农村领导层中的中坚力量。200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以后,全市有女干部的村291个,女性进村“两委”比例为16.34%,比上届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进村党支部的村217个,占12.2%;女性进村民委员会的216人,占12.1%。全市农村妇代会主任中35岁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12%提高到了2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14.5%提高到了43.8%。一批有文化、年纪轻的优秀农村妇女竞选为村级妇代会主任,使农村妇女干部队伍的结构向年轻化、知识化迈出了一大步。

多年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多次受到全国妇联、省妇联的表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省“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等。以上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的拼搏、进取。

二、建市以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找准妇联工作的位置。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是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5年农村妇女工作的发展始终是与市委市政府在农村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相联系的。由动员妇女在承包土地上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到引导妇女转变观念闯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再到组织妇女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妇字号龙头企业,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程都体现了为大局服务,为妇女服务。农村妇女工作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顺应农村改革的发展和妇女求知求富的愿望,不断地找准位置,充实内容,开拓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妇女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必须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只有立足于妇女素质的全面提高,立足于新型妇女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从根本上推动妇女进步和男女平等。多年来,我们正是抓住了提高妇女素质这个关键,下大力气建立“女性夜校”,并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立“网络课堂”,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学管理,使农村妇女面貌大为改观,地位明显提高。各级妇女组织不断加强巾帼文明队的规范化建设,把巾帼文明队作为妇联组织联系、服务、凝聚妇女群众的有效载体。目前,全市农村1447支巾帼文明队以文艺宣传、保洁、护绿、调解等多种形式,组织、带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倡树社会新风。如巾帼文艺宣传队以移风易俗、科技致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编排了快板、相声、小品、吕剧等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提高了素质。

(三)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把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正确的决策。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参与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妇女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把一切依靠妇女群众作为根本的工作方法,把广大农村妇女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四)必须牢牢把握促进妇女发展和维护妇女权益两条主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农村妇女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把引导农村妇女消除贫困、走向富裕,与消除愚昧、走向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促进妇女发展就是要推动妇女全面进步,获得与男子平等参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妇女又是社会保护的对象,维护妇女权益就是要针对各种损害妇女权益的问题,为妇女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与帮助。两条主线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是维权的基础,维权是发展的保证。农村妇女工作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通过维权,为妇女发展扫清障碍,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发展,启动妇女内在因素,从根本上维护妇女权益。

(五)坚持社会化的农村妇女工作格局,找到妇女参与和社会参与相互协调的有效载体。农村妇女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形成合力。只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工作方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妇女事业发展。在“双学双比”活动中,妇联正是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协调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法律和舆论等各种服务,为农村妇女参与发展和自身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妇女工作必须更加面向社会,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农村妇女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全部基础,只有面向基层,夯实基础,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帮助基层组织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地扩大工作领域,调整活动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使农村妇女工作永葆活力。党的十七大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妇女群体的新变化,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完善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巩固提高乡镇妇联组织,进一步加强村级妇女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推动农村妇女干部开拓视野,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合理流动,才能推动妇女工作在创新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

三、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一)组织建设方面。“妇代会”是最基本的农村妇女组织,在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各项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村级妇女组织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乡镇、村级党组织不够重视。农村妇女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党政领导对妇女工作重视的乡镇,在换届选举中给女性以适当的倾斜措施,女性进入两委的情况就好,反之,党政领导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在宣传引导方面不得力,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在两委换届中妇代会主任当选率就低。还有为数不少的村两委干部认为农村妇女工作说起来重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认为没什么作用,因而不重视妇女组织建设。

二是传统的观念落后、妇女自身素质偏低。首先是妇女自身性别观念浓厚、参政意识不强。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模式,大部分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出头露面的事情妇女也总是把男人推在前面,自认为女人的天职是持家管孩子。其次,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整体上不高,农村妇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这导致她们参与村务管理的能力有限。另外,大部分妇女对参政参选持“无所谓”、“小家更重要”的态度;在思想上不够解放,在人际交往中过于羞怯,不善于表现和宣传自己等,这也是造成妇女参政参选比例低的原因。

三是受村级经济基础方面的影响较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妇代会组建率和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的比例较高,妇代会主任的经济待遇落实的好,反之,经济条件薄弱的个别乡镇村的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比例低。导致这种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妇女的主体意识、觉醒程度较低,主要精力放在维持生计方面,不愿意参政议政;另一方面是由于村经济基础较差,村委会出于减少开支的想法,不愿采取聘用或误工补助补贴妇代会主任,所以很多村都聘用计划生育小组长兼任妇代会主任。由于绝大多数村妇代会主任享受的是计生补贴,妇代会主任通常会花时间完成有工资待遇、经费支持的计生工作,对妇女工作没有热心,影响了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农村妇女观念有待更新。绝大多数农村妇女带头致富的竞争意识不强,市场观念淡薄,不敢大胆探索,不会主动创业,全市相当数量的农村妇女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由于科技含量比较低,附加值高,收入偏低。二是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滞后。在农村妇女中,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掌握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滞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少,掌握现代科技能力较差,缺乏增收致富的本领。三是驾驭市场的能力较弱。由于农村资讯不够发达,难以及时而准确地获取高科技、市场等多方面信息,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造成盲目模仿生产和盲目决策,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维权能力方面。受经济地位与残留的性别歧视影响,在农村侵害或轻视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化维权机构作用发挥的不够好。农村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仅靠妇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从过去维权工作实践看,由于妇联的职能有限,上访受害妇女由妇联说服教育之后,必须转移到具有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有的职能部门以种种理由推脱不接受,协调难度大。还有的职能部门,把上访到本部门的妇女直接推到妇联。二是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固守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传统观念,对家庭暴力等不合理的婚姻状况,大多是忍气吞声,不能很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尤其是离婚妇女家庭财产权利、城乡结合部出嫁女土地承包及受益权利等时常受到侵害,由于法律意识不强,一旦受到侵害,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此外基层执法人员有限,处理不及时,农村妇女的侵权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四、今后农村妇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审视现在我市农村妇女工作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这就需要全社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样更需要妇联组织和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妇联组织做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对象是妇女和家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组织、动员、集中、凝聚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妇女新形象。

(一)科学定位,新思路引领新农村妇女工作。

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部分男劳力外出打工,广大农村妇女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全面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离不开全市农村妇女的的广泛参与。能不能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想法设法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关系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各级妇联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新的举措,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妇联宣传、组织、教育、服务农村妇女的工作优势,让她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上来。

一要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农村妇女发展新环境。在农村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意识仍很淡薄。在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国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有利于唤醒广大农村妇女的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女性重要性的认知度,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对女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为农村妇女创业、发展营造和谐、平等的积极环境。应不断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农村活动,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千家万户,激发广大妇女“男女并驾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要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积极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的现代农村新风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帮助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参与中移风易俗,陶冶情操;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要发挥女性优势,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不仅仅是建新房、修新路,只有改变了陋习、提高了素养、开阔了视野的农民,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妇联有责任引导好、教育好、服务好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广泛开展文明进农家、和谐进家庭活动,充分发挥她们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亲情、纯洁高尚的友情、宁静安逸的人情,营造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

(二)分类指导,新渠道拓展增收致富空间。

让农民富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也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妇联要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女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间,过上富裕生活。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因人制宜,对有创业能力的人,引导她们自主创业;对有劳动技能的人,促进她们转移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支持她们充分就业,努力形成个个有技能家家有产业的良好局面。要深入实施“巾帼致富工程”,帮助农村妇女转移创业致富,帮助农村妇女参与培训会技能,帮助千家万户依靠科技发家有产业。为她们增收致富寻找门路,打好基础。

一是以创业促增收。创业是女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一个人成功创业,可以带动一片人增收。各级妇联要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宣传自主创业典型,大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植和扶持一批女性创业项目,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齐心协力创大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呼吁力度,主动牵线搭桥,积极为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让创业农村妇女成为妇女工作的品牌和旗帜。

二是以基地建设促增收。抓基地、办协会,为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做好服务。1、抓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以妇女发挥作用为主的示范基地,增强周遍辐射带动作用,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和市场服务工作。2、扩大龙头企业+妇代会+农户模式。这是当前我市农村新的妇联基层组织结构模式,要突出“两手抓”,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妇女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把致富女能人培养成妇代会干部,把妇代会主任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思路,培养农村女经纪人。3、围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继续抓好“妇”字号项目示范基地的幅射作用,使妇女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蓬勃发展,形成亮点,带动多点,覆盖全面。并利用巾帼示范基地的传、帮、带功能,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培训,形成整村推进的良好格局。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岗位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

三是以“城乡联动”促增收。各级妇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岗村联动、结对帮扶形式,实现以城促乡、城乡互动。各级“巾帼文明岗”要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农村妇女在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强力支持。真正实现城乡妇女发展资源的有效对接,构建“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新格局。

四是以组织建设促增收。各级妇联要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与支持,切实抓好党建带妇建,开展妇代会整建行动,健全村妇代会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力。要围绕“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发动农村妇女投入生产和建设的妇女代表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妇代会组织工作制度,有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特点的活动,有一个保证组织妇代会正常活动的创收基地和活动阵地”的“五有”目标,加强培训,提高岗位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真正把妇代会建设为能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坚强妇女组织。

(三)培养人才,新农民注入农村工作新活力。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不断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各级妇联妇女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源泉。各级妇联要把提高妇女素质贯穿建设新农村始终,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打造创业新形象,打造文明新形象。要进一步实施农村妇女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培训百名农村女村干部、千名创业带头人、万名农业技术骨干,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农村妇女人才队伍,再通过这一优势群体将知识层层传递,提高整个农村妇女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和层次。

一要培育一批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村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今后各级妇联要在培养选拔基层女干部中积极呼吁,竭力推荐,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女村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劳动报酬,促进村妇代会待遇问题的解决。要切实提高村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妇女群众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成为保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成为带领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路人。

二要培养一批致富有门路的女能手。女能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培训的重点对象。各级妇联要有的放矢,广泛开展营销、网络等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提高创新、创优本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增收的“领头雁”;要深入开展“女企业家、女能手、女农民”的科技结对以及“岗村连动”活动,帮助她们提高种养殖技能,成为带头富、带领富的女能手;要鼓励、扶持女能人创办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把它建成广大农村妇女学技术、学本领的“实习地”,带领更多妇女共同走上致富路。

三要培育一批适应发展的新型女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一代有作为的新型女农民是各级妇联组织的重要责任。要对农村妇女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等普及型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开展帮助广大农家女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掌握一门技能技术,订阅一种书籍报刊,学会一种文体爱好健康文明的活动,引导她们走出家门学技能,让广大农村妇女会种田、会上网、会生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四)整合资源,新力量搭建服务妇女新平台。

农村妇女工作面广、量大,各级妇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借劲使力,互动联动,搭建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项目入户和扶贫救助等工作平台,有效地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服务。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农业、科技、教育、林业、科协等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农村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要采取“走出去培训,敞开门学习”的方式,组织妇女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

二是整合扶贫资源。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不动摇,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创新扶贫形式,加大扶贫力度,建设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鼓励经济薄弱村妇女自主创业、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积极为贫困妇女牵线搭桥,寻找脱贫门路。深入开展“岗村连动”结对“手拉手”等活动,营造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

三是整合维权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方方面面,牵涉千家万户,各级妇女组织要密切关注农村妇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变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积极争取、依靠党委和政府部门(公、检、法、司法等)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力量,解决维权问题,首先要真正实现维权工作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各级妇联要加强妇联人民调解员队伍、妇女维权信息网和妇女维权自愿者队伍建设,畅通维权渠道,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及时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要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知法、懂法、守法的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妇女自身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农村妇女作为权利主体,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依法维权能力。

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新时期,各级妇联组织应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的精神,去审视和改进农村妇女工作,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研究和探索农村妇女工作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模式,使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畅通,纽带更牢固,妇女工作更有活力,不断开创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