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考核工作汇报6篇

时间:2022-02-13 08:24:44

司法行政考核工作汇报6篇

第一篇

一、扎实干事,确保工作目标“再双赢”

截止11月30日,区司法局承担的36项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其中完成超额幅度较大的共15项:创建16个“六五”普法示范点(全年1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60%;8个法治文化示范点(全年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400%;15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年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750%;拍摄“普法公益广告”3条(全年1条),在购物广场、城南客运站等300余块LED屏滚动播放,完成全年任务的300%;开展310余场法制报告会(全年100场),完成全年任务的310%;领导干部法制讲座17次(全年4次),完成全年任务的425%;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93篇次(全年80篇次),各类网络媒体213余篇,省、市普法网136篇,共计442篇,完成全年任务的116%。办理公证援助案件1903件(全年100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90%;公证案件评查1000件(全年55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82%;律师办理法律事务2120件(全年97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236%;举办公证员培训27次(全年2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350%;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40件(全年45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231%;评查各类案件241件(全年5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482%;新成立了全市首家“婚姻纠纷调委会”、华城国际社区的“长延堡地区物业纠纷调委会”、“和记万佳国际家居城调委会”(全年2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增加到1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50%;撰写调研文章21篇(全年7篇),完成全年任务的300%。

二、全面推进,力争重点工作“出亮点”

一是“六五”中期督导检查标准高、效果好。按照省厅、市局要求,区提前着手,严密部署,3月底,由区级领导带队、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参与的“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组对全区8个街道、62个部门及30多个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中发现的板块普法、行业治理中的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编发信息26篇予以推广,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二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宽领域、高水平。以贯彻“六五”普法为主线,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通过组建普法宣讲团、召开法制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公务员分批轮训,组织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法》培训。采取“八个一”、以案说法的法制课等形式,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通过座谈会,咨询会,开展“送法律”进社区、农村、企业,利用宣传专栏、文化墙、图书角、户外大型LED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向社区、农村赠送书籍、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法律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三是人民调解工作有特色、有典型。在各司法所设立的“特派法官室”或“诉前调解室”,共接受法院分流的离婚、抚养、析产、伤害、交肇等各类案件93起,调解成功89起。“张兴无调解工作室”、“冯光廷群众工作室”通过一系列工作,成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2013年区袁旗寨社区调委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调解案件补贴制度的落实,调动了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调解员。首家“村(社区)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由等驾坡司法所组织在田家湾村成立,既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又促进司法行政职能的延伸。

四是公检法工作站和网格化模式方便援助,提升效果。经协调努力,在公、检、法部门设立了法援工作站,建立相关的工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其中法院、检察院和看守所的有关职责保障了律师顺利工作。推行法律援助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共建立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213个。组建起由110名专职律师、100名志愿者、122名社区工作人员、88名村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法援服务团队,确保及时、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实现无缝衔接。

三、履职尽责,力求服务大局“做贡献”

一是群众路线专题调研工作实、有收获。组织全体公职人员先后分组深入鱼化寨新丰村、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丈八袁旗寨社区,电子城高家堡村及“两新”组织等联系点进行调研10余次,走访群众200余人,调研组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分析和解答。认真贯彻落实郭局长在调研时向群众承诺的“边调研、边整改、边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对梳理归纳的“11个问题”逐一提出了落实意见。经过严密组织,扎实工作,撰写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是法律服务作用大、效果好。公证处针对特殊、困难当事人,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办理案件21145件,公证援助案件1903件。5月份,公证处为北池头村回迁分房事项进行了现场公证,历经7天时间,圆满完成了涉及1266户、2217套房子的回迁公证任务,受到区委、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的充分肯定。政府法律顾问组共提供服务80余次,涉及文件把关、政府行政、民事诉讼、重点项目、城改回迁、信访维稳等类型。法律顾问组的有效工作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

三是重点时段特殊人群管控到位、确保稳定。全国“两会”和春节期间,提前部署,确保不出问题。成立了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深入社区(村),开展法制宣传,协助社区开展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采取“一帮一、一教一”方式,教育、帮扶刑释解教人员,探访1个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及未成年子女,帮助办理低保手续,协调村委会每月为其家庭提供200元的生活补贴。多次组织排查释解和社区矫正人员,举办了专题法制培训课,进一步强化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司法所积极参与信访、综治事件的排查处理和维稳工作,在维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大、有起色。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编发《法治信息》190期,向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送各类稿件500余篇,被采编100余篇,被省市普法网、被省厅《司法要情》、市委政法委和市局《简报》等采编236余条。6月份开始,组织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和调解等人员多次走进电视台、广播直播间,架起司法行政工作“电波平安桥”,共参与栏目制作35次。11月3日,参与制作了一期“领导访谈”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一年的工作,有五点体会:一是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越来越重视,地位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市局指导力度明显加大,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市局与区局、区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形成了团结干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保障力度加大,保证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是培训力度加大,提高了全系统工作人员和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12月10日,市基层司法所参与调处群体性事件工作现场会在区等驾坡司法所召开,这既是对区基层司法所在积极履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市局和省厅近几年来在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和导引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体现。市委副书记刘春雁在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基层司法所参与调处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行动指南。下一步,将在市局的指导下,不断拓展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认真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增砖添瓦。

第二篇

一、扎实干事,确保工作目标“再双赢”

(一)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承担的市局、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开展“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创建8个(全年2个)法治文化示范点、16个(全年2个)法治民主示范社区,拍摄“普法公益广告”3条(全年1条)、16个(全年10个)“六五”普法示范点、开展220余场(全年100场)法制报告会、领导干部法制讲座17次(全年4次)、两委会干部培训率达到100%(全年不低于80%)、各类媒体宣传84余篇次(全年80篇次)。建立“六五”普法联系点44个(其中市级个6,省级1个)、建立依法治校示范校55个(区级37个,市级14个,省级4个,)9个村受全市表彰命名,20个村、18个社区受全区表彰命名,其中和记万佳法制广场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普法网站建设。向中央编委重新申请了“普法网”的中文域名,与合作公司续签了网站建设协议,已于6月下旬正式恢复网站运行(原于2005年12月已开通)。

努力提升“两率一度”。年初制定了工作方案,策划制作职能简介短片等,在全区LED屏滚动播放;制作了宣传司法局工作职能、面向群众发放的小礼品;印制宣传彩页,在各种法制宣传活动中发放,累计共开展“两率一度”宣传活动10场,向社区、农村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册,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无纸化普法系统”普及推广工作。制发《关于全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无纸化普法考试的通知》,为全区各部门统一订购了《无纸化普法考试系统》软件,确保顺利完成每年的法律知识考试。同时,建立了学法用法联络员制度。

另外,通过全年工作要点安排、策划印制宣传资料、筹划组织形式和活动地点、范围等工作,正在积极部署筹划“12.4”法制宣传和组织全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

(二)公证律师法律服务方面承担的市局、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办理公证援助案件1320件(全年1000件),减免费用65万元,公证案件评查1200件(全年550件);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2382件(全年970件),举办公证员培训培训3次(全年2次),律师培训3次(全年2次),律师化解矛盾纠纷251件(全年每名律师2件),办理法律援助552件(全年每名律师1件),参加868次社会公益活动(全年每名律师2次)。

法律服务工作。一是与区发改委联合成立“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下设宣传组、律师服务组、公证服务组、矛盾调解组,整合司法行政职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涵盖区鱼化工业园、西沣路综合改造办公室、商业街区管理办公室、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及7个街办的139个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二是组织30名律师分别成立“区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法律服务团”。采取组成法律服务团和“一对一”服务两种工作形式,为代表、委员提供“团队化”法律服务。三是区政府法律顾问组共提供各项服务80余次。四是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律师、公证员依法办案,实现“零投诉”。

“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开展“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为80个社区,109个村配置了律师,保证每个社区有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年),提供各种法律服务1076次,法制宣传71场次,协助调处纠纷105件(其中红专南路社区一起交通事故和明德门南社区一起离婚案件,均为派驻社区律师参与调解、免费的而结案的,在社区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广播电台在“警法时空”栏目报道了这两起案件),指导处理涉法涉涉诉信访3件。省厅调研组到专题调研了“三官一律”工作,人民日报、华商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三官一律”示范点世家星城社区、辛家坡社区情况。实践证明,“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是构建社区(村)律师公益服务体系的新尝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

(三)法律援助方面承担的市局、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2件(全年450件),评查各类案件241件(全年50件),筛选上报典型案例3件(全年3-5件),申报中央专项公益金案件50件(全年),均完成了年初既定任务。已建成“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示范窗口”、“鱼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示范窗口”和“区法律援助中心示范窗口”(全年1个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均达到了临街、一层的要求。

法律援助工作站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网络,实现了“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共建立包括公检法在内的街道、部门援助工作站20个,设立社区、农村援助联系点213个,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工作无缝对接。市局将于11月在我区召开网格化法律援助服务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在枫林绿洲社区、红专南路、翠花北社区、区人力资源市场,先后开展了法律援助大型宣传和主题活动,为2000多名群众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受理案件2件,会同市法援中心发放农民工问卷调查表50余份,征求意见6条。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赠送法律书籍300余册,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300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同时,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法律援助。尚文律师事务所房大伟律师撰写的《律师之路的基石—法律援助》被普法网采用,房大伟律师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经验,阐述了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挽回损失以及案件办理中的感性心态对待当事人、理性思维分析案件等技巧,在全区律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基层工作方面承担的市局、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一是人民调解。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案例分析会,利用电视、LED屏、网络等新形阵地宣传,开展“典型调解案例”剖析、“优秀人民调解员”评选活动,掀起《人民调解法》学习热潮。通过组织笔试,层层选拔出代表队员,积极参加市局举办的知识竞赛,获得组织奖和优秀奖。在辖区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三评三查”活动,对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231个,调解员900余名,四级调解网络基本形成。共排查出各种民间矛盾纠纷1360例(其中口头化解452件,书面调解908件),调解成功1319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7%(全年不低于90%)。二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司法所干部和基层调解员参加省厅举办的业务培训班,组织各司法所长参加省厅举办的司法所长岗位练兵网络考核。进一步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今年推荐大、鱼化寨司法所申报省级示范司法所。三是安置帮教。完善监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的“无缝对接”机制,落实“必接必送”政策。每名释解人员建立“五位一体”帮教措施。开展了高危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及大排查大摸底大走访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区释解人员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将辖区释解人员纳入就业培训范围。先后在“绿叶庄园”挂牌成立“区过渡性安置基地”,在“红星美凯龙西北家居奥特莱斯”家居建材城挂牌成立“区新航之家”,进一步加大安置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区管控衔接释解人员126人(其中“”释解28人),均已落实帮教措施。帮教率达95%以上,安置率87%以上。四是社区矫正。成立了领导机构,在各街道建立了工作站。集中检查了所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对矫正工作者进行了脱产培训,深入广泛调研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先后制定下发《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区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管理规定》,编写“区社区矫正对象须知”,拍摄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视频资料短片,进一步严格社区矫正工作程序,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目前8个司法所均开通了“司法通”社区矫正信息系统,信息录入率达到95%,手机定位率达到75%,规范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累计接收矫正人员124名,累计解除25名,在管99人均管控在位,未发现有重新违法犯罪。对34名预释放罪犯进行了审前社会评估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承担3项目标任务。一是加强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定了管理办法,按要求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司法所办案经费17.6万元,占2012年中省资金31%(全年占30-35%)。二是建立配发装备明细账台账,按财政要求,全面完成了全系统“政法装备”清查和“政法装备系统”录入工作,共计录入装备价值达104余万元。按市局行财处和区财政局要求,对2012年自行采购装备,由区财政局监管,逐项审批,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撰写调研文章21篇(全年7篇)。

二、全面推进,力争重点工作“出亮点”

“六五”中期督导检查标准高、效果好。按照省厅、市局要求,区提前着手,严密部署,先后制发了检查验收标准、工作方案及系列安排文件。3月底,由区级领导带队的“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组对全区8个街道、62个部门及30多个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张,查看台账500余份,收集工作资料200余册,共编发检查中发现的板块普法、行业治理中的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信息26篇,其中被省普法网站采编10余篇。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参与了督导检查活动,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从督导检查总体情况看,区各部门、各街办“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从启动到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区共建立普法联系点44个(市级6个,省级1个),建立依法治校示范校55个(区级37个,市级14个,省级4个),9个村受全市表彰命名,20个村、18个社区受全区表彰命名,其中和记万佳法制广场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依法治理,民主法治社区(村)、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宽领域、高水平。以贯彻“六五”普法为主线,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通过组建普法宣讲团、召开法制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公务员分批轮训,组织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法》培训。采取“八个一”、以案说法的法制课等形式,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面。通过座谈会,咨询会,开展“送法律”进社区、农村、企业,参与“三官一律”进基层,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利用宣传专栏、文化墙、图书角、LED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向社区、农村赠送书籍10000余册,编辑发放《法治台历》5000余册,《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10000余册,自编《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册》10000余册,刊发专刊70册,设计公益性广告3条,在繁华地段滚动播出,建立法治文化墙53面,举办法制报告会22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10000余人次。

人民调解工作有特色、有典型。在各司法所设立的“特派法官室”或“诉前调解室”,共接受法院分流的离婚、抚养、析产、伤害、交肇等各类案件93起,调解成功89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张兴无调解工作室”、“冯光廷群众工作室”通过一系列调解工作,成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13年丈八街道袁旗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新成立了全市首家“婚姻纠纷调委会”、华城国际社区的“长延堡地区物业纠纷调委会”、“和记万佳国际家居城调委会”(全年2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增加到11个。调解案件补贴制度的落实,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调解员,张兴无、郭宗吾、马梅香、姜桂红、张端、冯广廷等都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典型代表和调解员队伍中的佼佼者。今年整理、上报的系列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和典型案例先后被省厅《基层工作动态》、市委政法委、市局简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网、华商报采编。5月份,组织撰写了题为《一位“和谐使者”的“调解梦”——记区个人调解室主任张兴无》的先进事迹材料,树立典型,宣传经验。

法律服务作用大、效果好。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多办案、办好案,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月份,公证处为北池头村回迁中的抓房分房事项进行了现场公证。为保证现场公证程序合法,采取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律师协助送达通知书、区局现场督办、拟定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经过7天工作,圆满完成了涉及1266户、2217套房子的回迁工作任务,受到区委、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的充分肯定。公证处在办证过程中,突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准则,针对特殊、困难当事人,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截止目前,公证处为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援助1030件,办理案件17817件(经济8310件,民事1982件,涉外7525件)。9月11日,《晚报》“社区生活”栏目以《为了让儿女没有纠纷,八旬夫妇做遗嘱公证》为题报道了区公证处上门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遗嘱公证方面的情况。政府法律顾问组共提供服务80余次,涉及文件把关、政府行政、民事诉讼、重点项目、城改回迁、信访维稳、自然灾害等类型。正如区政府领导调研时说“区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都离不开法律顾问组。法律顾问组的有效工作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规范、合法运行奠定了基础”。

法律援助律师库好处多、评价高。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法律援助律师库,吸纳了一批热爱法援事业、政治可靠、业务精通、无投诉记录的优秀律师,已增加到87名成员。通过建立服务档案记录、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规范化管理。推行“点援制”,受援人从律师名录中,自主选择律师为其援助,受到群众好评。共办理500余件援助案件,采用“点援制”225件,受援群众的满意率为99%以上,获赠锦旗5面,2个典型案例被《日报》报道,2个案件分别获得“省首届十大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和“省优秀典型法律援助案例”,多名律师库成员受到上级表彰,我区成为全市唯一被省厅确定的“点援制”示范点,区法援中心被省厅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公检法工作站和网格化模式方便援助,提升效果。经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高新分局联合制发文件,在公、检、法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相关的工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其中法院、检察院和看守所的有关职责保障了律师顺利工作,并大幅度地促进法律援助办案效率和社会效果。司法局推行法律援助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区法援中心为一级网格,街道、相关部门法援工作站为二级网格,各村、社区为三级网格,全区共建立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213个。组建起由110名专职律师、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122名社区工作人员、88名村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法援服务团队,配齐法律援助力量。以每个三级网格为单位,建立潜在受援对象数据库,制作网格服务管理图表,将所有法援服务团队成员信息填充在网格图内,确保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服务,实现无缝衔接。

重点时段特殊人群管控到位、确保稳定。全国“两会”和春节期间,司法局提前部署,严密组织,切实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确保不出问题。结合实际,成立了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先后3次下发了关于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做好法律服务行业维稳工作的文件。结合“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深入全区205个社区(村),开展法律宣传,协助社区开展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采取“一帮一、一教一”的方式,教育、帮扶刑释解教人员,探访1个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及未成年子女,帮助办理低保手续,协调村委会每月为其家庭提供200元的生活补贴,春节前夕,区局探访其家庭时,送去了慰问品。多次组织排查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为其举办了专题法制培训课,进一步强化特殊人群管控工作。

司法所工作整体推进,各有亮点。首家“村(社区)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由等驾坡司法所组织在田家湾村成立,主要职责是协助司法所抓好相关工作,既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又促进司法行政职能的延伸。小寨路司法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联系大明宫法治广场、小寨金鹰、信合、老兰家餐饮、格林豪泰酒店共5家可利用的户外大型LED电子屏进行滚动式普法宣传,得到了市区领导称赞。大司法所落实法律援助工作“七个一”。即每个社区设立一个法援联络点,配备一个联络员,一名律师,一名志愿者,每个联络员都有一个便民指南,每个志愿者每月到社区(农村)服务一次,每个困难家庭持有一个法援爱心卡。同时,在网络上建立法援QQ群,进一步扩大法援的覆盖面。鱼化寨司法所建立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并设有引导查询台,服务窗口,服务显示屏,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渠道,受到群众好评。同时,积极参与信访、综治事件的排查处理和街办中心工作,其中司法所参与的岳旗寨村的缠访闹访案件、鱼化工业园的违法建筑厂商李玉涛事件、老烟庄村保洁员交通事故死亡事件等,均通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方式参与了事件处置,在街办维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城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措施到位,成效显著。长延堡、曲江和丈八司法所则在邻里、医疗、婚姻、赡养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别具特色,群众评价较好。

群众路线专题调研工作实、有收获。区司法局组织全体公职人员先后分组深入鱼化寨新丰村、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丈八袁旗寨社区,电子城高家堡村及“两新”组织(律师事务所)等联系点进行调研10余次,走访群众200余人,收集调查问卷200余份,调研组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分析和解答。认真贯彻落实郭局长在调研时向群众承诺的“边调研、边整改、边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对梳理归纳的“11个问题”逐一提出了落实意见,就“法律宣传资料配发,张兴无个人调解室网线和固定电话安装,专业知识培训”等建议,及时安排相关科室抓好落实。经过严密组织,扎实工作,撰写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达到了“三联三查三贴近,转作风系民心促发展”目的,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大、有起色。认真贯彻市局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对外宣传的精神和要求,区司法局通过制定新闻宣工作要点、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配置专业宣传设备和办公器材,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和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参加省、市、区专题培训班,加强与省、市媒体及区委宣传部的联系、沟通与交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把先进典型、具有首创性或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作,进行了报道或登载。机关和司法所干部的投稿积极性高涨,稿件数量和质量较之去年有了很大提高,对宣传、推介司法行政工作和提升队伍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共编发《法治信息》180期,向电视台、日报社、都市快报等媒体报送各类稿件100余篇,其中被中央、省、市各大媒体采编84篇,被法制拍案网、省市普法网、被省厅《司法要情》、《基层工作动态》、市委政法委《政法工作简报》、市局《司法简报》和《要闻》等采编236余条。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工作多次走进了市广播电台《警法时空》节目直播间。法律援助专题播出时长六十分钟,有听众打进热线电话咨询,借助新浪微博平台以留言方式进行提问。人民调解专题播出期间,优秀调解员张兴无“以案析法”,介绍了自己独特的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及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三十多年来的感受。主持人与嘉宾互动活跃,听众热线不断,在《你是社会和谐之魂》——写给人民调解员的诗中结束了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冷静分析,力求问题差距“切要害”

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离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一是队伍管理和行风建设不到位。对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抓得不够得力,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没有根深蒂固,服务工作不是十分到位,质量不是很高。二是全系统发展不够平衡,干部工作热情有差异,创新意识不够,整体协作不够;三是社区矫正工作在编制、机构、人员、经费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四是自2002年律师脱钩改制以来,律师的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管理和辅助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律师行业规范化管理、律师人才库建立和律师事业的发展。

四、统筹兼顾,2014年思路工作“早谋划”

在2014年,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西部领先、建设乐居”目标,坚持“头脑清醒、服务用心、工作诚信”的原则和“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自身优势,不断激发每位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主要工作思路:

1.要围绕全区“一盘棋”来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围绕全区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创新意识,主动找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区委、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加强司法行政职能配置,尽快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全区创业、全面创新的法律秩序、社会秩序和法治环境,努力在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2.要找准切入点,使本职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在创建“法治”、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六进”和法律服务等方面要突出体现全区的中心工作,适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举办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培训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涉法涉诉案件调处等工作。抓依法治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抓法制宣传,为区域经济发展鸣锣开道;抓法律顾问,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抓人民调解,为区域经济发展排忧解难;抓公证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要振奋精神,尽职尽责,努力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2013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紧跟形势,切合区情,符合实际,服务于全区的中心工作。特别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重点项目建设、都市农业发展、城中村改造、民生问题关注、维护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方面,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全力支持配合各项中心工作。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组作用,为全区重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三篇

按照会议要求,我就区司法局在“法律服务惠民行动”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一社区(村)一律师”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2012年11月份,区司法局统一为全区205个社区(村)派驻百余名律师,在每个社区(村)设立“区司法局律师工作室”,公示律师姓名、照片、职务、联系电话、监督电话。要求律师在社区(村)每周1天现场办公,免费为社区(村)居民、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案件、参与人民调解等服务。截止9月底,律师提供各种法律服务1076次、法制宣传71场(次)、发放便民联络卡1216张、协助社区(村)调处矛盾纠纷105件(其中红专南路社区一起交通事故和明德门南社区一起离婚案件,均为派驻社区律师参与调解、免费的而结案的,在社区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广播电台在“警法时空”栏目报道了这两起案件)。“一社区(村)一律师”模式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践证明,“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是构建社区(村)律师公益服务体系的新尝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

二是“三团一组”为中心工作献计献策、保驾护航。成立区人大代表法律服务团、区政协委员法律服务团、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积极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组先后参与修订了区《违反天然气使用处罚办法》、《撤村转居管理办法》、《社区基建设施投资管理办法》、《社区管理办法》等;为涉军群体上访、北池头村村民集体上访,复转军人安置待遇,城中村改造回迁等问题提供法律意见。截止目前,“三团一组”提供各项服务已达80件,受到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肯定。

近年来,法律顾问组成员和8名律师参加了区信访局的涉法接访工作,采取到信访部门值班、参与党政领导接访、热线电话值守等多种方式参与信访工作及信访案件的处理,采取咨询、教育、调解及诉讼等方式,依法及时处理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据统计,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工作90余次,解答涉法问题过百件,为上访群众解决了一批涉法疑难上访问题,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减少社会矛盾、维护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惠民行动中公证服务作用大、效果好。发挥专业优势,多办案、办好案,全力推进公证法律服务惠民行动。北池头村长达几年未能及时进行回迁,群众情绪浮躁,多次到省、市上访,封门堵路,区委、区政府很棘手,要求作为中心工作来完成。区司法局采取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律师协助送达通知书、现场督办、拟定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为北池头村回迁抽号分房事项进行了现场公证,圆满完成了1266户、2217套房子的回迁工作任务。公证处在办证过程中,突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准则,针对特殊、困难当事人,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截止目前,公证处为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援助1030件,办理案件17817件(经济8310件,民事1982件,涉外7525件)。9月11日,《晚报》“社区生活”栏目以《为了让儿女没有纠纷,八旬夫妇做遗嘱公证》为题报道了区公证处上门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遗嘱公证方面的情况。

四是率先推行网格化法律援助服务管理模式,效果明显。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社会管理格局中依法维权、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努力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全省率先推行网格化法律援助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了区法律援助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项到位”的立体化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区援助中心为总网格(一级网格),8个街道工作站,包括12个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站为分网格(二级网格),213个社区(村)联络点为小网格(三级网格)的立体化法律援助体系。参与法律援助的服务团队由110名专职律师、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20多名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122名社区工作人员、88名村委会工作人员组成。根据每一级网格的具体情况,实施了“五六七”工程,即在一级网格落实“五个一”,在二级网格落实“六个一”,在三级网格落实“七个一”。同时,创设出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区法援中心负责对案件的审批和指派,街道及各相关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对案件的受理初审,接受区法援中心指派,承办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各联络点负责了解、反馈相关信息,建立潜在受援对象数据库;每个网格的法律援助联络员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信息。区法援中心通过联络员反馈的信息,调动相应的服务团队成员,迅速、便利、及时地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网格化法律援助管理服务模式的推行,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的触角,通过在网格内公布律师、法援中心联系方式,建立法援工作QQ群、开通12348专线,发放爱心卡等形式,使法律援助咨询、申请不出三级网格,一些民事非诉讼案件不出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出公、检、法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今年1-9月,法援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2件,接听12348法律援助专线345件,共计为受援人挽回损失218.7万元。

五是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开展法律“会诊”和公证进农户活动。6月份以来,多次组织律师和公证员开展法律“会诊”和公证进农户活动。针对“土地承包租赁合同不够完善、土地承包租赁合同到期续签及相关费用、解除承包租赁地面附着物归属”等问题,组织律师“会诊”,并认真进行解答,集中为近百户村民针对不同情况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对450余户村民在信用社小额贷款公证和普遍性的在办理继承公证过程中查询被继承人名下存款等事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法律“会诊”活动为村民实实在在解决了法律上的疑惑,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同时为新丰村赠送了电脑一台,沙发四个,书柜三组,椅子八把,部分解决了村委会办公设备短缺的问题。

六是“公证律师法律援助月”活动助推“六大行动”。近期,区司法局部署了从10月14日至11月14日为期一个月的“公证法律援助月”活动。全区8个司法所各确定1个社区(村)或企业为具体宣传点,围绕主题,结合“送法进社区(村)”、“进企业”,集中组织公证员、律师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到社区(村)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咨询服务活动。旨在整合公证、律师、法律援助三大法律服务职能,集中力量和优势,通过开设绿色通道、创新方式、减免费用、专项活动以及集中受理、办理案件等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地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力争在活动月期间公证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有较大提升,切实把活动的形式转化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内容,助推“六大行动”全面深入发展。

下一步,严格按照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区司法局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自觉投入工作,确保“六大行动”扎实全面推进;一如既往地积极协调,把思路和方法融入全区的中心工作,加强同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不断提升“六大行动”效果;一如既往地真帮实解,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努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六大行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一如既往地创新工作,进一步从思想观念、重点工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力求做到围绕“行动”抓“重点”、围绕“行动”抓“热点”、围绕“行动”抓“难点”、围绕“行动”抓“特点”,不断开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

上半年以来,区司法局坚持“高点定位、创新发展、争创一流、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区委提出的“开拓创新出亮点,立足第一做贡献”工作要求,全面分解落实市局部署的工作任务,充分履行工作职能,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工作,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承担9项目标任务。“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创建8个(全年2个)法治文化示范点、16个(全年2个)法制民主示范社区,拍摄“普法公益广告”1条(全年1条)、16个(全年10个)“六五”普法示范点、开展50场(全年100场)法制报告会、领导干部法制讲座4次(全年4次)、两委会干部培训率不低于80%(全年)、各类媒体宣传45篇次(全年80篇次)等任务均按期或超额实现“双过半”。

普法网站建设。向中央编委重新申请了“普法网”的中文域名,与合作公司续签了网站建设协议,已于6月下旬正式恢复网站运行(原于2005年12月已开通,后因故未及时更新内容)。

努力提升“两率一度”。年初制定了工作方案,策划制作职能简介小广告等,在全区LED屏滚动播放;制作了宣传司法局工作职能、面向群众发放的小礼品;印制宣传彩页,在各种法制宣传活动中发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另外,通过全年工作要点安排、策划印制宣传资料、筹划组织形式和活动地点、范围等工作,正在积极部署筹划“12.4”法制宣传和组织全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

(二)公证律师管理方面承担9项目标任务。办理公证援助案件486件(全年1000件),减免费用19万元,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620件(全年970件),举办公证员培训培训3次(全年2次),律师培训2次(全年2次),律师化解矛盾纠纷112件(全年每名律师2件),办理法律援助272件(全年每名律师1件),参加659次社会公益活动(全年每名律师2次)。

法律服务工作。一是与区发改委联合成立“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下设宣传组、律师服务组、公证服务组、矛盾调解组,整合司法行政职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涵盖区鱼化工业园、西沣路综合改造办公室、商业街区管理办公室、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及7个街办的139个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二是组织30名律师分别成立“区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法律服务团”。采取组成法律服务团和“一对一”服务两种工作形式,为代表、委员提供四方面的法律服务。三是区政府法律顾问组共提供服务52次。四是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律师、公证员依法办案,实现“零投诉”。

“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开展“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为80个社区,109个村配置了律师,保证每个社区有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年),提供法律服务378次,法制宣传32场次,协助调处纠纷56件,指导处理涉法涉涉诉信访3件。省厅调研组到专题调研了“三官一律”工作,人民日报、华商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三官一律”示范点世家星城社区、辛家坡社区情况。

(三)法律援助方面承担7项目标任务。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2件(全年450件),评查各类案件241件(全年50件),筛选上报典型案例3件(全年3-5件),申报中央专项公益金案件21件(全年),均完成了年初既定任务。已建成“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示范窗口”和“区法律援助中心示范窗口”(全年1个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均达到了临街、一层的要求。

法律援助工作站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网络,实现了“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共建立街道、部门援助工作站20个,设立社区、农村援助联系点213个,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工作无缝对接。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在枫林绿洲社区、区人力资源市场,先后开展了法律援助大型宣传和主题活动,为2000多名群众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受理案件2件,会同市法援中心发放农民工问卷调查表50余份,征求意见6条。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赠送法律书籍300余册,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300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同时,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法律援助。尚文律师事务所房大伟律师撰写的《律师之路的基石—法律援助》被普法网采用,房大伟律师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经验,阐述了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挽回损失以及案件办理中的感性心态对待当事人、理性思维分析案件等技巧,在全区律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基层工作方面承担8项目标任务。一是人民调解。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案例分析会,利用电视、LED屏、网络等新形阵地宣传,开展“典型调解案例”剖析、“优秀人民调解员”评选活动,掀起《人民调解法》学习热潮。通过组织笔试,层层选拔出代表队员,积极参加市局举办的知识竞赛,获得组织奖和优秀奖。全面安排、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三评三查”活动。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229个,调解员986名,四级调解网络基本形成。共排查出各种民间矛盾纠纷352例,调解352例,调解成功336例,调处成功率达到95%(全年不低于90%)。二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司法所干部和基层调解员参加省厅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今年向市局推荐大、鱼化寨司法所申报省级示范所。三是安置帮教。完善监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的“无缝对接”机制,落实“必接必送”政策。每名释解人员建立“五位一体”帮教措施。开展了高危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及大排查大摸底大走访专项活动。在“绿叶庄园”成立的“区过渡性安置基地”,已安置释解人员4名,从事种植工作。正在筹备依托私人企业创建一个集教育、培训、安置就业为一体的新航基地。近三年在管释解人员110人(其中“”释解27人),2013年新增7人,均已落实帮教措施。农村籍40人帮教率及安置率均为100%;城镇籍70人帮教率100%,安置率86%。“”释解人员27人,均监控在位。四是社区矫正。成立了领导机构,在各街道建立了工作站。集中检查了所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对矫正工作者进行了脱产培训,深入广泛调研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8个司法所均开通了“司法通”社区矫正信息系统,信息录入率达到95%,为49名矫正人员开通了手机定位,手机定位率达到75%,规范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年新接收矫正人员15名,累计78名,累计解除13名(死亡1人),在管65人均管控在位,未发现有重新违法犯罪。上半年对18名预释放罪犯进行了审前社会评估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承担3项目标任务。一是加强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定了管理办法,按要求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司法所办案经费17.6万元,占2012年中省资金31%(全年占30-35%)。二是建立配发装备明细账台账,按财政要求,全面完成了全系统“政法装备”清查和“政法装备系统”录入工作,共计录入装备价值达104余万元。按市局行财处和区财政局要求,对2012年自行采购装备,由区财政局监管,逐项审批,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撰写调研文章5篇(全年7篇)。四是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申报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协调争取中。

二、全面推进,力争重点工作“出亮点”

“六五”中期督导检查标准高、效果好。按照省厅、市局要求,区提前着手,严密部署,先后制发了检查验收标准、工作方案及系列安排文件。3月底,由区级领导带队的“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组对全区8个街道、62个部门及30多个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张,查看台账500余份,收集工作资料200余册,共编发检查中发现的板块普法、行业治理中的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信息26篇,其中被省普法网站采编10余篇。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参与了督导检查活动,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从督导检查总体情况看,区各部门、各街办“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从启动到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区共建立普法联系点44个(市级6个,省级1个),建立区级依法治校示范点37个(市级14个,省级4个),9个村受全市表彰命名,20个村、18个社区受全区表彰命名。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依法治理,民主法治社区(村)、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宽领域、高水平。以贯彻“六五”普法为主线,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通过组建普法宣讲团、召开法制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公务员分批轮训,组织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法》培训。采取“八个一”、以案说法的法制课等形式,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面。通过座谈会,咨询会,开展“送法律”进社区、农村、企业,参与“三官一律”进基层,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利用宣传专栏、文化墙、图书角、LED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向社区、农村赠送书籍10000余册,编辑发放《法治台历》5000余册,《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10000余册,自编《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册》10000余册,刊发专刊70册,设计公益性广告1条,在繁华地段滚动播出,建立法治文化墙53面,举办法制报告会6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10000余人次。

人民调解工作有特色、有典型。在各司法所设立的“特派法官室”或“诉前调解室”,共接受法院分流的离婚、抚养、析产、伤害、交肇等各类案件80起,调解成功7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张兴无调解工作室”、“冯光廷群众工作室”通过一系列调解工作,成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新成立了全市首家“婚姻纠纷调委会”、华城国际社区的“长延堡地区物业纠纷调委会”、“和记万佳国际家居城调委会”(全年2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增加到11个。调解案件补贴制度的落实,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调解员,张兴无、郭宗吾、马梅香、姜桂红、张端、冯广廷等都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典型代表和调解员队伍中的佼佼者。今年整理、上报的系列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和典型案例先后被省厅《基层工作动态》、市委政法委、市局简报采编。5月份,组织撰写了题为《一位“和谐使者”的“调解梦”——记区个人调解室主任张兴无》的先进事迹材料,树立典型,宣传经验。

法律服务作用大、效果好。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多办案、办好案,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月份,公证处为北池头村回迁中的抓房分房事项进行了现场公证。为保证现场公证程序合法,采取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律师协助送达通知书、区局现场督办、拟定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经过7天工作,圆满完成了涉及1266户、2217套房子的回迁工作任务,受到区委、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的充分肯定。上半年,政府法律顾问组共提供服务52次,涉及文件把关、政府行政、民事诉讼、重点项目、城改回迁、信访维稳、自然灾害等类型。正如区政府领导调研时说“区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都离不开法律顾问组。法律顾问组的有效工作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规范、合法运行奠定了基础”。

法律援助律师库好处多、评价高。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法律援助律师库,吸纳了一批热爱法援事业、政治可靠、业务精通、无投诉记录的优秀律师,已增加到87名成员。通过建立服务档案记录、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规范化管理。推行“点援制”,受援人从律师名录中,自主选择律师为其援助,受到群众好评。共办理500余件援助案件,采用“点援制”95件,受援群众的满意率为99%以上,获赠锦旗5面,2个典型案例被《日报》报道,2个案件分别获得“省首届十大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和“省优秀典型法律援助案例”,多名律师库成员受到上级表彰,我区成为全市唯一被省厅确定的“点援制”示范点,区法援中心被省厅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公检法工作站和网格化模式方便援助,提升效果。经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高新分局联合制发文件,在公、检、法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相关的工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其中法院、检察院和看守所的有关职责保障了律师顺利工作,并大幅度地促进法律援助办案效率和社会效果。司法局推行法律援助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区法援中心为一级网格,街道、相关部门法援工作站为二级网格,各村、社区为三级网格,全区共建立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213个。组建起由110名专职律师、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127名社区工作人员、86名村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法援服务团队,配齐法律援助力量。以每个三级网格为单位,建立潜在受援对象数据库,制作网格服务管理图表,将所有法援服务团队成员信息填充在网格图内,确保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服务,实现无缝衔接。

重点时段特殊人群管控到位、确保稳定。全国“两会”和春节期间,司法局提前部署,严密组织,切实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确保不出问题。结合实际,成立了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先后3次下发了关于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做好法律服务行业维稳工作的文件。结合“一社区(村)一律师”活动,深入全区205个社区(村),开展法律宣传,协助社区开展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采取“一帮一、一教一”的方式,教育、帮扶刑释解教人员,探访1个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及未成年子女,帮助办理低保手续,协调村委会每月为其家庭提供200元的生活补贴,春节前夕,区局探访其家庭时,送去了慰问品。多次组织排查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为其举办了专题法制培训课,进一步强化特殊人群管控工作。

司法所工作整体推进,各有亮点。首家“村(社区)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由等驾坡司法所组织在田家湾村成立,主要职责是协助司法所抓好相关工作,既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又促进司法行政职能的延伸。小寨路司法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联系大明宫法治广场、小寨金鹰、信合、老兰家餐饮、格林豪泰酒店共5家可利用的户外大型LED电子屏进行滚动式普法宣传,得到了市区领导称赞。大司法所落实法律援助工作“七个一”。即每个社区设立一个法援联络点,配备一个联络员,一名律师,一名志愿者,每个联络员都有一个便民指南,每个志愿者每月到社区(农村)服务一次,每个困难家庭持有一个法援爱心卡。同时,在网络上建立法援QQ群,进一步扩大法援的覆盖面。鱼化寨司法所积极参与信访、综治事件的排查处理和街办中心工作,其中司法所参与的岳旗寨村的缠访闹访案件、鱼化工业园的违法建筑厂商李玉涛事件、老烟庄村保洁员交通事故死亡事件等,均通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方式参与了事件处置,在街办维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城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措施到位,成效显著。长延堡、曲江和丈八司法所则在邻里、医疗、婚姻、赡养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别具特色,群众评价较好。

群众路线专题调研工作实、有收获。区司法局组织全体公职人员先后分组深入鱼化寨新丰村、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丈八袁旗寨社区,电子城高家堡村及“两新”组织(律师事务所)等联系点进行调研10余次,走访群众200余人,收集调查问卷200余份,调研组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分析和解答。认真贯彻落实郭局长在调研时向群众承诺的“边调研、边整改、边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对梳理归纳的“11个问题”逐一提出了落实意见,就“法律宣传资料配发,张兴无个人调解室网线和固定电话安装,专业知识培训”等建议,及时安排相关科室抓好落实。经过严密组织,扎实工作,撰写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达到了“三联三查三贴近,转作风系民心促发展”目的,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大、有起色。认真贯彻市局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对外宣传的精神和要求,区司法局通过制定新闻宣工作要点、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配置专业宣传设备和办公器材,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和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参加省、市、区专题培训班,加强与省、市媒体及区委宣传部的联系、沟通与交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把先进典型、具有首创性或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作,进行了报道或登载。机关和司法所干部的投稿积极性高涨,稿件数量和质量较之去年有了很大提高,对宣传、推介司法行政工作和提升队伍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共编发《法治信息》106期,向电视台、日报社、都市快报等媒体报送各类稿件100余篇,其中被各大媒体采编45篇(中央媒体3篇,省级25篇,市级17篇),被法制拍案网采编2篇,省普法网采编20篇,市普法网采编40篇,被省厅《司法要情》、《基层工作动态》、市委政法委《政法工作简报》、市局《司法简报》和《要闻》等采编20条。从6月份开始,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多次走进了市广播电台《警法时空》节目直播间。法律援助专题播出时长六十分钟,先后有4位听众打进热线电话,6位听众借助新浪微博平台以留言方式进行提问。人民调解专题播出期间,优秀调解员张兴无“以案析法”,介绍了自己独特的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及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三十多年来的感受。主持人与嘉宾互动活跃,听众热线不断,在《你是社会和谐之魂》——写给人民调解员的诗中结束了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冷静分析,力求问题差距“切要害”

主要问题:一是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中基本上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做法,难度较大、后续工作较多的任务留给了下半年;二是全系统发展不够平衡,干部工作热情有差异,创新意识不够,整体协作不够;三是社区矫正工作在编制、机构、人员、经费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四是自2002年律师脱钩改制以来,律师的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管理和辅助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律师行业规范化管理、律师人才库建立和律师事业的发展;五是下半年全区中心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区城改回迁工作、文明城区建设迎检、教育强区建设、政法系统案卷质量评查、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均列司法局为成员单位,抽调司法局干部参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干部队伍力量。

四、再接再厉,确保全年任务“满堂红”

主要工作:

1.认真总结“六五”普法中期检查中发现的好做法和亮点工作,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同时,查漏补缺,学习其他区县经验,继续抓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不断加强普法网站建设和提升“两率一度”宣传工作,全力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

2.进一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改制企业、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自律性调解组织,重点推进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大型集贸市场、物业管理小区、消费者协会、工业园区等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组织网络。

3.进一步加大安置工作力度,筹划依托私人企业创建一个集教育、培训、安置就业为一体的新航基地,更好的解决部分没有生活来源的释解人员的工作及生活问题。

4.继续开展“三官一律”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总结好的经验,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区人大代表法律服务团、区政协委员法律服务团、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的培训和考核,使各服务团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正规化。

5.继续加强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单位建设,把创建活动落实在为民上,落实在优质服务上,推动法援整体工作迈向新台阶。

6.充分发挥职能,服务大局,全面完成中心工作任务。

主要措施:

一是认真思考,紧跟形势;二是分工负责,明确责任;

三是狠抓落实,创新工作;四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五是加强交流,相互借鉴。

第五篇

一、目标任务按时全面完成

一是法治文化广场。结合实际,在建好“南大明宫法治文化广场”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和记万佳法治文化广场”和“明德门法治文化广场”,打造出集公益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和法治文化宣传的新阵地,完成市局指标任务(1个)300%。

二是法治文化街(墙)。全区8个街道共建立法治文化街(墙)53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喜闻乐见,深受群众喜爱,完成市局指标任务(10条)530%。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坚持“应援尽援”的原则,多办案,办好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3件,接听12348法律援助专线435件,接待、解答群众来访咨询1412人次,完成市局指标任务(312件)148%。

四是公证援助案件。以提高“两率一度”,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大力开展公证法律援助活动。共办理公证案件18076件,其中公证援助案件1935件,完成市局指标任务(903件)214%。

五是律师案件。律师担任法律顾问71家,案件871件,参加公益活动897人次。

六是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组织撰写2012年度调研报告和司法行政理论调研文章20篇。完成市局指标任务(7篇)286%。

七是律师与企业一对一法律服务。组织引导律师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应用法律手段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律师为21家中小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的法律服务。完成市局指标任务。

八是司法所体制理顺。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向区级主要领导进行了体制理顺专题汇报,取得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政法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区财政局联合制发了明确司法所经费保障的文件;区编委下发了《关于各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更名的通知》。全区8个司法所,科级建制,名称统一为“市区司法局×××司法所”,实行区司法局和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按时完成了司法所体制理顺的工作任务。

九是大型法制文艺演出。举办了全市公证行业大型文艺联谊会,“科技之春宣传月”、“共话重阳情,喜迎十八大”大型法制文艺演出3场次。积极筹划“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大型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节目已经筹备到位,届时以文艺形式宣传法制精神和内容、展示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

二、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亮点纷呈

一是“张兴无调解工作室”和“冯光廷群众工作室”显示了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路和特点。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形式,打造人民调解工作的特色和品牌。通过广泛调研,全面总结,挖掘先进,推广经验,在丈八袁旗寨社区设立了区首个“张兴无人民调解工作室”。这是继鱼化工业园调委会、电子城消费者协会调委会、驻区大型企业调委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之后新成立的第一个“个人调解工作室”。下拨人民调解专项经费为工作室添配了照相机、电动车、饮水机、空调等硬件设备,进一步改善了条件,方便了群众。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调解工作,成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以“冯光廷群众工作室”为依托,“老将军调解员”用耐心、热心、真心化解家庭、邻里、物业等各类民间矛盾纠纷纠纷60多起,为社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特派法官室”或“诉前调解室”摸索出“三调联动”机制前行的步伐和方向。通过在各司法所设立“特派法官室”或“诉前调解室”的做法,将过去“三调联动”工作中的人民调解员走进法院,创新为将人民法院的法官请进调解组织,实现了将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关口向基层司法所前移,将诉前调解的场地前移到各街道调委会的调解庭,积极搭建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法官互动平台,更好地加强诉前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联动工作。省厅路厅长在等驾坡司法所调研时,对于“将法官请下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法院联合制定了“诉前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联动”的实施意见和程序规定。通过在起诉或立案前主动向当事人宣传非诉调解的特点和优势,开展诉前人民调解工作,不仅方便了人民群众,减轻了法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诉讼成本,也为构建“三调联动”工作格局探索出了新的经验。

三是“点援制”、“爱心卡”创出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和新特色。在全市率先采取法律援助经费动态调整保障措施,建立相关部门协作衔接制度。率先开通了农民工、低保户、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社区、农村、劳务市场悬挂便民指示牌,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让5000多个家庭拿到了维权的“通行证”。开通了“法律援助流动受理车”,每周2次,深入社区和大街小巷,实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法律援助;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法律援助与民事行政检察协作机制,不断拓展新领域;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免于审查、案件准入机制,全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健全法律援助律师信息库的基础上,推行“点援制”,我区成为全市唯一被省司法厅确定的“点援制”示范点,共采用“点援制”受理案件68件,实现了由“定援制”向“点援制”的转变。在高新交警大队和丈八东路人力资源市场分别成立了首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办理交通事故案件56件,办理农民工案件140件,挽回损失近200万元。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建立案件质量监督员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服务质量,受援群众的满意率为99%以上。开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推进“一厅式”工作模式,在政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与区工会联合设立临街、一层便民窗口,凸显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的特点,展示窗口形象。法援中心获得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推进“六五”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开辟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载体、新视角。以贯彻“六五”普法为主线,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生动丰富、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升群众法律素质。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采取“八个一”、以案说法的法制课等形式,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面。通过座谈会,咨询会,开展“送法律”进社区、农村、企业,参与“三官一律”进基层,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开辟法制宣传新视角,落实法制培训工作,全区学法用法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充分利用驻地单位、沿街商户300余个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法制动漫、法制标语,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增强法制宣传的效果。举办专题讲座20余期,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制作展板300余块,发放领导干部学法笔记本1000本,购物袋2400多个,资料50000余份,录制光碟15盘,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五是“基地建设”、“宽严相济”帮助、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回归新生活。进一步健全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机制,危险性评估、分类帮教工作机制和帮困扶助机制。认真开展好“高危重点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和管控专项活动”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在区人社局挂牌成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培训基地”,在“绿叶庄园”挂牌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不断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渠道。释解人员当年无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发生。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从工作方式、方法等细节入手,想方设法帮助矫正对象。相继在汉风台果林庄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区看守所挂牌设立“公益劳动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多次组织矫正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劳动和学习教育活动。结合“人户分离”的矫正对象人数多、难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四个必须”接收制度,档案资料规范齐全,确保其不脱管不漏管。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0名,已有7名期满解除矫正,在管43人均管控在位。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六是“以人为本”、“宾至如归”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体现了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精神和风貌。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和“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谋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既抓工作创新,又抓队伍建设。完成了局党总支和机关、公证处、律师联合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新成立了4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分别指派了党建指导员。开展了机关作风纪律整顿、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文件、修订制度、落实整改等方法,完成了阶段性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每月1次的司法所长例会制度,完善了每年2次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制度。队伍建设中,既尊重善待老同志,也关心重用年轻同志;既优化了机关队伍建设的年龄机构,也充实了力量,活跃了工作气氛。加强了法律服务行业的规范管理,把“宾至如归”的服务带给每一个当事人,为群众提供优质良好的法律服务。

三、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一是以“三问三解”为主题的解民困惠民生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实效。活动开展以来,区司法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了“内容涵盖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形式丰富多样,覆盖全区8个街办”的基本要求,取得明显成效。5月2日,在“区贯彻‘三问三解’活动推进会”上,区司法局作了经验交流发言。组织干部、公证员、律师等多次深入包驻联系点,集中走访。共下基层180余人次,走访入户400余家庭,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为包联社区和农村协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为法律援助受援人李碧媛讨回了27.58万元的赔偿金。结合被拆迁村民在过渡期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实际情况,为被拆迁村民公证服务采取减免的收费原则。组织引导律师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慰问了困难家庭及社区、农村党员,向他们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完成了“6+1”惠民工程和做好“10件事”的工作任务,真正落实了真帮实解惠民生的工作要求。

二是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围绕我区“四大战略”涉及的各项重点工作,主动跟进服务,进军经济发展主战场,积极参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经济板块、城中村改造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增强了政府法律顾问组力量,使顾问组成员增加到7人。在城中村改造、八里村金融商务区改造项目、建设工程案件中“三区”法律责任界定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较高的法律意见。今年法律顾问组律师共提供法律服务68次。律师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调研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等工作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组建法律服务团,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多办案、办好案,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宣传报道工作有了新的起色。认真贯彻市局关于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精神和要求,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司法行政职能,加强了与省、市媒体及区委宣传部的联系、沟通与交流,把先进典型、具有首创性或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作,进行了报道或登载,改变了以往宣传工作被动的局面,做到了报纸常常有消息、电视经常有图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今年省电视台播报人民调解处理交通事故纠纷1次,电视台播报“张兴无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冯广廷工作室”2次,交通旅游台、广播电台共播报法律援助热线节目12次;《日报》登载法律援助典型案例1篇次,《日报》登载“三问三解”、人民调解等内容5篇次,《华商报》登载社区矫正1篇次;编发《法治信息》92期,创办《法援月报》11期,被省法律援助简报、市局简报、《要闻》和《政法简报》采编20余条,撰写了《律师调解案例汇编》、《法律援助案例汇编》等典型案例手册;组织撰写的《最新房屋土地征收与补偿维权指引》、《房屋征收与补偿实物攻略暨维权技巧》等书籍已经被国家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对宣传、推介司法行政工作和提升队伍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是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中心工作。组织公证员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顺利完成了后村等4个村回迁选房现场公证或现场监督,涉及房屋2万余套。先后选派3名干部参与了7个村的拆迁改造工作,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务。从2010年4月开始,有3名同志先后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到信访局,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分流和协调处理工作。“9.15”涉日事件和十八大期间,司法局提前部署,严密组织,切实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确保不出问题。结合实际,成立了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先后5次下发了关于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做好法律服务行业维稳工作的文件。多次组织排查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员,为其举办了专题法制培训课,进一步强化特殊人群管控工作。组织机关干部上街巡逻,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员干部具有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六篇

为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双承诺、四评议、一考核”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根据区直机关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通知精神,从3月15日至5月6日,区司法局党总支以支部为单位,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双承诺四评议一考核”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这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由于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组织得当,所以各阶段的工作都顺利开展,最后如期完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评议效果。现将这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指导思想明确

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是党内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对党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宏扬党内正气,清除消极因素,纯洁党员队伍的好形式;是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和加强党内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区司法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支部书记为责任人,具体负责民主评议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开展这项活动始终围绕“创先进组织,树先锋形象,促率先发展,建幸福南城”这一主题,以促进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为目的,通过民主评议,正确评价党支部和党总支在履行职责和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正确评价每个党员在学习和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并对照党员标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存在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使大家对自身都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大家都下定决心发扬长处,改正缺点,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达到表彰先进,推动清除腐败现象和处理不合格党员,从而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认真组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集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学习了党章的“总纲”、“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规定的系列内容。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认识根源上铲除滋生官僚主义的根子,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好先锋模范,为“西部领先,全国进位”目标,建设宜居、利居、乐居的幸福南城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明确评议内容,提高评议质量

为了提高评议质量,区司法局党总支加强宣传发动,认真组织落实。4月15日下午,区司法局党总支以机关支部为主召开了评议党员大会,机关党工委督导组提前对会议进行了专题指导。按照要求,局总支书记杨敏同志在评议会上向全体党员报告了党总支1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按照区委提出的争创“五个好”党组织的工作要求,认真总结检查了总支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是否清晰,目标是否明确,工作措施是否得力,成效是否明显,态度是否主动自觉,贯彻执行是否给力等方面的情况,并虚心接受全体党员对总支工作的评议。机关支部书记马剑峰同志局也向全体党员报告了机关支部1年来的工作情况。

随后,每位党员进行了个人自评。每名党员认真按照区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的“五带头”和做“五型”干部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总结了自己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找出自身存在的突出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评价。

党员互评。按照民主评议的内容,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即逐项对照检查自己带头作用发挥的如何,争做“五型”干部是否达到要求;对照平时的言行,检查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照党员履行义务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履行义务不认真、不全面等现象;对照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有无违纪行为;对照平时的表现,检查是否履行入党誓言;对照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发挥党员作用如何,对每位党员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公证支部、律师联合支部和尚文律师事务所支部也分别召开了评议大会。4个支部33名党员除2人在外地不能参加外,其余31人分别参加了所在支部的评议活动,参加率达97.9%。

最后,由局总支部综合党内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结合每个党员在一年工作中的综合表现情况,对党员进行定格。经过自评、互评和组织考察,党员合格率为100%。与往年相比,评议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与评议,每一位党员对自己都有充分的认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又认识到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好地担负起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同时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全体党员进一步统一了认识:要不断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党性;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强化公仆意识,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党的决议,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遵纪守法、勤政、廉政,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整体效能,为全区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