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就业援助工作情况

时间:2022-02-17 01:01:00

劳动局就业援助工作情况

20*年上半年,我区就业援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就业办公室的科学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安置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以“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为突破,以就业比较充分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就业援助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我区有关工作情况向在座领导同志汇报如下:

一、就业援助工作情况

1、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情况。1-6月份,我区共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19个,经过居委会、办事处劳动保障中心层层筛选认定,我区共计安排“4050”、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419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24人,失业人员395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30人,占人员的31%,女性289人,占69%,市属297人,占71%,区属122人,占29%。按岗位划分,社区巡防治安协勤180人,红十字会援助服务人员23人,社区劳动保障协理216人。

1-6月份,我区共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44.5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70万元,公益性社保补贴74.5万元。

2、援助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情况。困难群体的灵活就业工作也是我区就业援助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区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区办居有关单位参加会议,学习上级加强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结合灵活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研究部署,各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这一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截止到6月底,我区共计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人数为851人,给予社会保险资金补贴93万元,其中医疗补贴资金19万元,社会反映十分良好。

3、扶持“4050”人员从事生产自救,小额贷款工作情况。我区小额贷款工作自从2005年开展以来,发展比较快,要求小额贷款的人数逐年增加,累计办理小额贷款46户,贷款金额130万元,其中,今年共计为13户申请办理小额贷款,贷款金额36万元。

4、服务型企业安置失业下岗职工情况。为多渠道援助失业下岗人员,我区支持社会各界举办各类服务型企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收安置失业下岗职工,特别是“4050”人员。1-6月份,共认定服务型企业16家,安置失业下岗职工186人,其中,“4050”人员126人。

二、我区就业援助的主要做法

1、以落实就业再就业任务目标为责任,促进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明确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继续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扶援助困难群体就业五项内容作为具体工作目标。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与各办(镇)及有关职能部门签订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书,把就业援助纳入区科学发展指标考核,明确要求“一把手”负总责,并在全区15个街镇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职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全区形成了区、办镇、村居上下联动、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为全区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援助工作的良性互动。*区把发展经济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一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吸纳一批。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大批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工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拉动了就业的快速增长。二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接纳一批。以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业、现代物流业、餐饮服务业等为重点,鼓励新办服务型企业,开发各种就业岗位。三是通过指导企业改制自救消化一批。

3、以就业援助为重点,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消零。(1)*区将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作为就业再就业的重中之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年初,我们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采取居委会推荐、逐户落实的办法,对全区“零就业家庭”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字准”,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技能”活动,努力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上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已达210人。1-6月,共安置“零就业家庭”220户,*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消零”。(2)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一是社区、居委会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定期走访,掌握其岗位空缺,及时推荐“零就业家庭”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全区举办大型招聘会都优先通知“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各街道办事处也根据各辖区情况,举办“零就业家庭”专场招聘会。三是区职业介绍中心和区职业培训中心不限次数、时间和专业,随时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对一些确实找不到适合岗位的“零就业家庭”,最后统一由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按规定进行解决。(3)积极拓展零就业工作新领域。宝华街道办事处与大润发超市、北村街道办事处干部与“零就业家庭”都采取结对子形式进行帮扶;南村街道办事处开展“全就业社区活动”;纬北路街道办事处、泺口办事处聘请专门的师资举办“零就业家庭”专题业务培训班,培训的月嫂已全部上岗;无影山街道办推出“视频”择业,摄录应聘者的相关资料,用人单位随时通过电脑视频,全面了解应聘者的详细资料,方便、快捷、高效,求职成功率达90%以上。

4、以落实政策为主线,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政策扶持。*区在严格对象认定、严格发放程序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申办发放工作。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普遍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基础档案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今年以来先后安排公益性岗位419人,办理小额贷款13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851人,补贴金额93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70万元,社保补贴74.5万元。

5、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一是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我区将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对部分办(镇)职业介绍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功能进一步增强,区、办(镇)、居委会三级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工作已经完成。二是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我区积极组织开展旨在为进城农民工和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今年共举办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近6000个,当场达成就业意向2800余人,实现就业1470人。三是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区职业介绍中心和各社区职业介绍所坚持以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为总抓手,努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为求职人员及时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接续、劳动保障事务“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6、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促进就业援助工作的作用。一是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完善职能建设等措施,提高工作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全面巩固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内容、工作制度、服务标准、机构、人员等“六统一”和“五到位”的成果。二是各街镇劳动保障中心开展为下岗失业职工服务、为退休人员服务的优质服务窗口和优秀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典型带动,全面提高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三是通过从公益性岗位人员中,抽出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做居委会劳动保障专管员,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队伍的建设。

7、加大就业就业援助资金投入,提供就业保障。今年年初,区政府将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下岗失业职工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劳动力市场建设、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上述款项已全部拨付到位。

三、当前劳动就业援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业援助任务依然繁重。这是因为:一是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区是老工业区,困难企业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就业再就业矛盾更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区黄河北两镇产生了大量富裕劳动力,亟待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和退伍转业军人等劳动力就业进入增长高峰期,就业供求矛盾进一步凸显。二是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存在。受年龄大、技能低等因素影响,部分从传统产业分流出来的下岗失业人员难以适应新型产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基于用工成本和效率等方面考虑,企业更倾向于直接招聘农村廉价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4050”等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三是,就业援助资金援助面太窄,满足不了现有援助对象的需要。

四、今年就业援助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动员各街道、社区和企业继续关注、关心下岗失业职工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争取市、区两级财政支持,集中资金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消零”,即“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做到“出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就业一户”。二是用足用活各项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协调工商、税务,积极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办理税收和工商费用的减免。三是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社会的用工需求,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进行专门培训,使这些困难就业群体尽快适应新型产业岗位的需求,尽快上岗。四是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就业群体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府在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和税费减免上给予政策支持。

2、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拓宽现代服务业,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

总之,*区劳动就业援助工作将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工作目标细化到位,工作责任明确到位,工作措施研究到位,件件工作落实到位,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