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校舍作用发挥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4 09:57:00

村级校舍作用发挥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随着一幢幢村级综合办公楼的崛起,大部分农村党组织有了开展工作和群众活动的固定场所,农村党建阵地正逐步改善。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减少,大部分村每年出生人口在8人左右,学校采取拆并、设立教学点等形式开展教育。“普九”期间新建的大部分校舍使用权和所有权问题未得到解决,农村校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一、校舍使用概况

乡辖21个村,22099人。1999年,全乡共有初级小学18所,中心完小3所,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3500人。2004年以来,由于生源减少,教育部门采取拆除部分村级小学、设立教学点等手段,对入学适龄儿童少的村级小学进行了拆除,不断强化学校师资队伍提升。2012年,全乡共保留中心完小3所,村级小学5所,中学1所,村级教学点2个,在校学生2600人。

目前,未开办班级的11个原村级校舍,9个转由所在村委会管理使用,1个闲置未用,1个用作其他用途。

二、人口出生率促使学校兼并的必然性

2004年,乡新生人口158人,2011年,新生人口110人,2004年---2011年,全乡年平均新生人口150人。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的良好态势正趋合理,充分肯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艰辛工作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大部分整户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2012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为5765人,整户外出务工847户。2012年入学适龄儿童260人,外出入学适龄儿童20人,且外出人员仍有不断增多可能性。按照学校每35人开设一个班计算,全乡共需开设7个班。按照各村级小学开班的人数要求,有5个村级小学无学生开班。2012年,乡已有1个村级小学采取了隔年开班的形式解决学生入学问题。

随着逐年的生源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村级小学兼并或撤销已成必然之势。建立乡级借宿制中学和小学,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必然选择。但因学校拆并后遗留的校舍使用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校舍的管理和作用发挥

做好交接、加强管理。拆并后的村级小学,遗留校舍处于教育部门无能力管理、村委会无权管理的状况,特别是在遗留校舍的产权问题上,由于未进行产权交接,遗留校舍产权仍归教育部门所有,而村委会需要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就需得到教育部门的允许。最终造成一大片集体土地闲置,而村级公共设施却无处可建的尴尬场景。

村级学校拆并后,教育部门应及时将遗留校舍产权移交所属村委会管理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对村级遗留校舍的处置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对其使用情况的跟踪,防止校舍被私占、变卖、拆除等行为发生。同时,对原有教学使用的课桌椅及其他教学设备,已应一并转交村委会管理使用,不断改善村党支部教育学习阵地环境。杜绝学校不办了,什么都没了的现象。

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由于原农村小学修建时都选择在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而现在农村小学周围都陆续修建了民房,村委会在修建村级综合楼等公共设施时因土地紧张等问题只有舍近求远,在人口较为分散的地方选择闲置土地修建,造成修建后的公共设施不便于群众使用。

其实,遗留校舍早晚都得解决有人管理、有人使用的问题。村委会作为遗留校舍最终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应尽早谋化,合理布局。应从长远发挥校舍作用的角度出发,作好新建村级综合楼与村级小学的合理布局。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配合村级综合楼建设,允许村级综合楼与校舍就近修建,解决村级综合楼院坝、厕所、围墙、用水、用电等资金缺口问题,让资源重叠使用,同时解决校舍与综合楼的夜间值守问题。对修建村级综合楼占用部分学校用地等问题给予支持和理解,应站在校舍长远作用发挥的高度正视村级综合楼的布局。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功能,按照“村校共建”的要求,远教资源使用更趋优化。

有效改建、整合资源。很多遗留校舍,其设计布局还是十分合理的,对于开展村级事务来说已是十分合适的,利用好现有资源,对部分教室进行适当的改建或修缮,完全可以满足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需要。很多村小学拆并后,遗留的校舍不利用,村委会利用上级指标重新修建村级综合楼,实质是对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

对学校拆并后的遗留校舍,利用实施的村级综合楼建设部分资金,对校舍进行改建或扩建,变校舍为村级办公及活动阵地。既解决了新建村级综合楼占用地问题,也减少农村新增建设占用地问题。

尽早谋化、协力共建。随着人口老龄化结构的不断凸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执行,乡级养老福利机构已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建设村级养老福利机构势在必行。民政部门应在村级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上尽早谋化,加强指导和资金投入,逐步在拆并后的校舍中进行改建,建立农村养老场所,文化部门应不断完善对农村文化阵地的投入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