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付环境调研汇报文稿

时间:2022-07-12 03:55:00

农村支付环境调研汇报文稿

一、网点分布情况

市共有个乡镇,我联社下设个营业网点,其中在城网点个,乡镇网点个。除乡和乡外,每个乡镇均设有网点。其中乡距离信用社4公里,人口约2000人,日平均业务7笔;乡距离信用社10公里,人口约2000人,日平均业务6笔;邻近网点能保证这两个乡镇的金融需求。

二、基础设施情况

截止年月末,我市联社共设置自动取款机台,其中城区台,乡镇台,安装POS机台。累计发放银行卡张。目前辖内全面开通“农信银”结算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已全面实现通存通兑,各网点均可办理银行卡业务,联社营业部开通了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业务。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落后。除了网络与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外,诸如ATM自动存、取款机、自助终端等电子服务产品在农村推广也很少。

2、非现金结算工具本身存在的不足。对农村地区使用者来说,票据比较复杂,使用要求高,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其要式性和文义性要求较高,填写签章要求规范,尤其是在背书转让过程中,稍有疏忽,便会导致票据无效或票据权利丧失,给持票人带来很大麻烦;同时,因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个人支票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也常常由于硬件设备损坏,因不能及时修复,影响客户正常使用。

3、收费制度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各金融机构对非现金结算普遍实行收费制度,如转账手续费、跨行交易手续费、结算账户银行卡年费等,对农村地区使用者来说,结算业务量较小,相对而言结算手续费偏高,为节省费用,更愿意使用现金交易,既直观又简便,而不愿使用其他支付结算工具。

4、核心系统平台搭建不完善。一方面,各省农信社属于各省政府管辖,其综合业务核心系统平台由各自招标研发单位进行开发,农信社电子建设全国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各自为政,软件版本繁杂多样,给跨省联网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信社支付结算电子化建设的进程。

5、其他原因给农信社结算服务带来的困难。一是政府部门的政府行为,使农信社结算业务成为亏本买卖。如“粮食直补”“低保”等对农信社来说是亏本买卖。二是在农信社开户的个人多,单位少,单位汇款更少。而农户在结算方面多为存取现金,不会办理转账。

四、相关建议

1.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

从支付工具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考察,其形态越多元,交易者获得的货币便利程度越高,资金流动与资源配置越有效率。建立适用于不同需求群体、不同地区的支付工具研发机制,建立多方联动的农村支付工具供给体系,能结合机构型支付服务需求、个人支付服务需求以及农村地区差异,及时向市场提供不同的支付结算工具,推动支付工具多元化以及综合性金融产品和个性化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结合服务面广、服务对象需求各异的特点,积极开发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服务平台,建设适合农村的支付工具体系。

2.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

加大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通过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促进支付工具供给主体、提供主体与需求体的沟通交流,培养农民和企业非现金支付习惯。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熟悉账户的使用规则,利用账户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提高资金周转效力。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推进农村地区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加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营销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增加ATM和POS机具的布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用卡环境。积极推广各种票据业务的使用,减少农村地区现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