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0 02:54:00

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现阶段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我市是一个农业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在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与党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现状

截止20*年底,全市土地面积5529.23万亩,其中农业用地3923.65万亩,耕地面积1332.8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96亩,低于全省4.1亩1.2个百分点;总人口449.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5.31万人,非农业人口133.8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0.10%和29.75%;劳动力资源总数287.51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97.52万人,农村劳动力189.99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3.92%和66.08%;就业人员211.2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58.99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152.27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7.92%和72.08%,农村剩余劳动力37.7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3.12%;城乡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125.7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34.63万人,第三产业就业50.92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9.50%、16.39%、24.11%,在二、三产业就业当中,就地转移35万人,异地输出转移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就业总数的23.03%和32.89%;全市7区13个县129个乡89个镇,城镇化水平34.5%,比工业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5.5个百分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00.1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8.22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9.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4.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7.23亿元。可以看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二、三产业层次仍不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传统农业的烙印较深,多数农产品缺少深加工,附加值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趋同型”的生产布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在我市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城镇化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我市还有近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影响我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不仅总量较大,而且增长较快。据预测,我市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而土地资源相对减少,土地承包、沙漠化治理,“一退双还”,使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重大转变,劳动力明显过剩。同时,我市的农业产品成本高,加入WTO使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粮食和一些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必将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智力型、技能型、专业型的劳动力,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3.36%;高中和中专程度占20.92%,大专及以上程度仅占0.52%;普壮劳力占86.4%,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综合素质低、技能差,特别是许多体能型的劳动力,很难进入较高层次产业实现就业,只能向需求有限的低层次产业领域转移,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收入低和就业的不稳定,客观上影响到农民在城市就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极不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3)有序转移比例低、维权难。目前我市劳动力转移的人数不少,累计在外就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50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74%,但是经过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外出劳务占的比例不高,占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人数的19.70%,外出劳动力许多仍然属于亲带亲、邻带邻式的自发式外出,缺乏组织和有序管理。以至于使少数企业主有机可乘,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采取隐瞒、欺骗等方式,肆意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压低、扣发或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环境、条件恶劣,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4)劳务输出渠道还不畅通,劳务产业仍未形成,劳务经济还很脆弱,就业结构也不甚合理,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同时并存。我市的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一直没有作为一项产业或经济来抓,没有形成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更没有形成具有张家口特色的劳务经济,现有的一些县虽然在努力作,也是零打碎敲,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已落在许多省市的后面。

(5)农村城镇化进程较慢,乡镇企业先天不足,成规模的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弱。与我省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城镇化建设推进步伐不快,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少、能力弱。

(6)县域经济和中心城市带动辐射作用能力有限。一是我市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经济还不发达,难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二是作为中心城市的市主城区,近几年兴起的成规模工业,更多是在原有国有企业的基础上重组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即使有一些企业招工,也都是专业技能人才居多,农村劳动力难以胜任。三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产业发展慢,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都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力不强,面临产品升级换代、企业需要技术改造投入的境地。因此,很难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1)制度障碍。即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水平,也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但在城乡分割制度改革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障碍,限制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步、稳定、温和的转移。

(2)环境障碍。受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如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等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少,劳动力主要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剩余率高,就地和异地转移困难重重。

(3)市场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受到城市失业人口过多的限制。由于我市城镇下岗职工人数较多,近10万下岗失业职工,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4)年龄和能力障碍。地域转移的劳动力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比,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文化、年龄、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5)信息障碍。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分布来看,交通、通讯便利的县区转移率较高,信息闭塞的地方转移率低。

四、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我市具有毗邻北京的独特区位优势,成为京津及华北连接西北省份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服务北京面向三北的特殊的市场和物流优势,丰富的农副产品、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能源、钢铁、机械等六大支柱产业构成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土地面积大,建设用地多,剩余劳动力丰富,开发成本低的后发优势,都构成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

按照我市“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三产活市”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坚持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在农村就地消化与向多元城镇聚集的前提下,通过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合理对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确立以当地主导经济为主体的骨干地方经济,同时围绕地方经济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小城镇等途径,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及其附近的县城、小城镇转移。具体对策和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和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和就业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政策和措施,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力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消除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整合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四级就业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任务和服务内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源头到进城务工就业的整个环节和过程,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县、乡党委、政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管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各级农村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确实承担起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任务,尤其是基层劳动保障事务站。要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掌握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分布、性别、年龄、文化和技术结构、外出意愿等情况,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流量流向。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实施对农村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做好农村劳动力信息、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社会保险等“一站式”、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利用网站,开展网上政策宣传、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网上查询、和配置;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引导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多元化转移和发展。同时加强对返乡创业人员指导和服务,引导他们将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带回家乡创办企业,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形成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良性运行机制。

第二、积极拓宽农业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途径

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深化农业生产内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扩大就业。各县区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养殖、林果、蔬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生态旅游等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特别要推广农业产业化和特色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经验,政府要督促各县区尽快制定特色经济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政策措施。每个县区应确定2-3个乡镇和行政村为特色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试点。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技术、高品位、高效益出口创汇农业,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

第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交通、旅游、通讯、保险、金融、公用事业、信息及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的综合功能,提供便捷的商业、医疗、文化、教育等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扩大市场容量和就业门路。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发展农产品运输、销售服务体系,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要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第四、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我市环京津经济发展圈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满足本地、巩固北京、开发沿海、拓宽国外”的劳务输出战略和“减少农民富农民”、“一户一个打工人”的目标,加强我市劳务基地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区域间劳务协作,建立驻外劳务办事机构,加强与外地的劳务联系与沟通,广泛收集和劳务输出信息,按照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输出模式,为农村劳动力输出搭建便捷的就业平台,提供较全面的就业服务。同时,打造我市劳务输出品牌,加快劳务派遣组织的建立,增加有组织输出劳务的比重,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规模、有序流动。在大力开拓境内劳务输出市场的同时,积极稳妥开展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培养和扶持合格的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开展境外就业中介服务,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境外就业,拓宽境外就业空间。

第五、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

农民转移到城市,靠的是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能维持其生存发展的收入,因此在当前市场就业的条件下,必须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业技能。各级党委政府今后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通过各种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从业技能上来。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实用性培训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技能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双万人培训工程”,依托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创业培训、农村科技培训、扶贫示范培训五个培训平台,培训打工能手和科技致富能手,用三年时间使我市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经过专业化、职业化培训,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增强转移就业能力。

第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要完善现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居住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规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劳动者市场化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用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劳动保障体系,逐步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后能与城市居民受到同等的制度保障和平等待遇。严格查处欺诈农民工的中介行为和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和一切不合理收费,鼓励雇佣关系长期化、稳定化,从而使企业和农民工利益都得到保障。同时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法制教育,提高其自身依法维权的意识。政府应妥善解决外出就业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有关部门要逐步取消公立学校借读费、赞助费等不合理收费。

第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放宽中心区常住人口的农转非条件,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指标,小城镇的户籍管理要彻底放开。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