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货款清收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2 10:45:00

煤炭货款清收调研报告

20****年末,在××行有贷款企业××个,贷款余额××万元,其中煤炭企业××个,贷款余额××万元,分别占到贷款企业总数的74%、贷款余额的71%。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煤炭企业贷款拖欠严重,应收利息居高不下,经营效益连年滑坡。从该行煤炭企业贷款占用形态上分析,短期贷款及一般逾期贷款仅××万元,占煤炭企业贷款余额的19%,而呆滞、呆账贷款高达××万元,占81%。据调查,形成煤炭企业贷款长期占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承包的不规范行为造成银行贷款悬空

在企业承包过程中,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法律程序及公证手续,企业承包不通知银行参加,债权债务不落实,贷款束之高阁。承包者承业不接债,原企业负责人又无能为力,导致贷款成了无主之债,加之一些企业承包者短期行为严重,掠夺经营,使企业过早夭折,形成资不抵债。

二、政策性放款和行政干预形成的贷款占压

在“两呆”贷款中这部分贷款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贷款往往都是上面一声令下,下面一哄而起,不顾客观实际,盲目适应政治形势的要求,或者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发放的贷款。如20两年大办乡镇企业的时候,盲目上马,摊子铺得很大,遇到国家信贷紧缩的形势,又上了马走不动,不是缺原料,就是缺资金,或者做亏损赔钱买卖,最终走向关停倒闭。一些乡镇政府在企业的管理上指导思想不明确,行政干预严重,不是从发展商品经济,振兴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出发,而是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千方百计向企业摊派、伸手,致使一些企业虽然有利润,但无积累,生产不断萎缩,甚至倒闭。还有的乡镇政府把企业视为己有,任意调遣指挥,往往是乡镇干部换一次,企业干部调一批,更换频繁,使得一些企业管理干部对银行贷款不能持正确的认识,把银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信贷资金随意挤占挪用,认为贷款越多越好,根本不考虑归还,有的甚至公然抵制归还贷款,把亏损企业和关停企业占用贷款的资产拍卖归为小集体所有。

三、结算环节上的漏洞使银行监督失控

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利用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挖空心思钻空子,不讲起码的商业道德,把通过银行贷款支持取得的经营收入存入本县或外县其他金融机构,使银行不能按期扣收贷款,形成贷款资金长期占用难以收回。有的关停企业也有债权收回和变卖资产的收入,同样由于多头开户处于“体外循环”。

四、银行自身执行制度不严,项目考察欠周密,催收不力是其主要原因

前些年银行在执行信贷制度方面该坚持的没有坚特,应履行的没有履行,有的放了关系、人情贷款;在支持项目上,没有认真地论证、评估、调查,对企业底子不清,经营状况不了解,发放冒险贷款;还有些项目受行政干预放了长官意志款。放款职责不清,收放脱节,这种信贷管理上有章不循、有职无责状况,使一些企业用贷款弥补亏损,拿贷款填了关停企业的“黑窟窿”,既怂恿了企业盲目经营和虚假盈利,又使国家信贷资金遭受损失。

五、煤炭行业的无序开采导致乡镇煤矿在竞争中缺乏后劲

近几年来日益增多的个体煤矿对乡镇煤矿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这些企业大多无证经营,偷税漏税,可以少缴或者不缴各种费用,并且成本小、盈利快、经营灵活,而乡镇煤炭企业属集体企业,必须合法经营,面对日益增多的收费项目不堪重负,盈利甚微或者赔钱经营,最终倒闭。

在盘活煤炭企业催收贷款中,××行进行过许多新的尝试,做出不懈努力,但从近几年清收效果看往往事倍功半,不尽人意,造成清收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一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层层阻力。政府部门尤其乡镇政府很难摆正归还贷款与增强农业后动的位置。资金需求时急着找银行,归还贷款时处处躲银行。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口头上支持、行动上推诿,对收回企业上交的承包费胡支乱用,贷款分文不还;有的抱着拖欠国家信贷资金不理不睬的态度,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挠银行工作,导致贷款无法落实和清收。

二是贷款信用方式的自身缺陷。该行煤炭企业贷款中的“两呆”贷款全部属于以前发放的信用贷款。这种贷款属于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由于时间过长,按照民法通则中的时效原则,严格来说已失去法律时效。同时,信用贷款方式不利于《商业银行法》关于对破产企业贷款债务优先追偿权的实现。

三是清收工作的疲软形成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畏难情绪,对这部分资金的清收感到无从下手。企业还贷能力的底子不清,心中无数,整个盘活工作缺乏部署上的周密性和工作上的连续性,使之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四是开展依法收贷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依法收贷过程中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工作时断时续,时紧时松。重起诉,轻执行,裁定执行的贷款不了了之,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贷户对银行正常清收工作感到也就那么回事,不理不睬。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待于我们尽快制定办法,采取切实的对策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