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层次人才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22 04:14:00

海外高层次人才调查报告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顶尖人才更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热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构成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华服务的“大背景”。作为高端人才的汇集地,**高校在“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中,应如何作为?

近年来,**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其间,也遇到一系列难题:

**的居住成本日益增高,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需要较多的经费,风险如何规避?

人才引进有多种形式,相比而言,全职引进比“候鸟式”引进更能让人才全身心投入国内的工作,但**高校凭借什么吸引人家“拖家带口”地回来,没有后顾之忧?

海外人才引进后,高校一般会给予“特区”政策,在这样的情形下,“洋和尚”与“土和尚”如何一起念好经?

……

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财大等沪上一批名校尝试“解题”,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宽阔的胸怀、更谦和的心态、更扎实的服务,吸引、引进、留住、用好海外优秀人才。

人才如何“引”

前不久,复旦大学医学院全球招聘系主任面试会上,一位应聘的海外知名大学华裔终身教授,被问及为何选择回国发展时,他坦率地说,美国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科研经费越来越难申请,基本十次当中才能成功一次。因此,希望能赶上我国对科研日益重视的好时机。

海外人才事业发展遭遇到“玻璃天花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中国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海外引智“源头”活水奔涌,固然令人欣喜,但要将其引入“黄浦江”,却并不那么容易。

第一关是人才选择。**高校对海外高端人才这样定义:在国外知名大学或企业,做出很大成绩的专家学者,回国后能引领某个学科快速发展。引进一个人才和人才团队,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万元的资金,其中包括科研启动经费和人才的生活成本费用等。

有校长坦言:“一个海外人才,是否值得花大力气引进,有时在校领导和院系层面意见不统一,最终谁拍板?校长。引进人才,学校承担了比较大的风险,校长也背负了很大压力。引进的人才若发挥了大作用,那是校长‘慧眼识英雄’;反之,那就是浪费学校宝贵资源。”

怎样减小引进人才的风险?复旦大学尝试建立风险规避机制。组建起由200多位各领域国际顶尖专家组成的通讯评审团,在本校专家推荐、海外人才自荐的基础上,由这些“第三方”学者判断是否需要“grasphim(紧紧抓住他)”。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海外人才进行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二关是引进方式。早些年,受诸多条件限制,海外高端人才难以“全职”回国工作,对此不少高校创设了“哑铃式”、“候鸟式”引进模式,让人才利用海外工作岗位的假期,每年有几个月来国内高校上课、搞研究。如今,国内的科研实力增强,科研环境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外高端人才对于全职回国开始“动心”。

关键时刻,如何“添一把火”,让“动心”最终变为现实?数年前的一个春节,复旦校友、英国剑桥大学贺鹤勇博士回**过年。大年初三,复旦校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并了解到贺博士有意回国发展后,即刻安排与贺博士会面交流,诚意抛出“绣球”。这位高端人才最终“扎根”复旦化学系。

海外人才情况各异,不同学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不一,因此人才引进需要不断开创新模式。华东师大尝试"打包"引进人才:从美国引进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位"大腕级"教授;学校与他签订组建研究所的协议,由这位教授担纲首席科学家,并负责从海外引进一批课题负责人。复旦将"全职"引进的概念拓宽,由2-3名海外科学家结成有共同科研目的的"同盟",与复旦签约;其中每个成员每年回国2-3个月时间,大家交叉回国,可以掌控整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人才如何"留"

一位国外经济学顶尖专家,本来有意加盟沪上某重点高校,"谈判"到了最后一步,他还是因为"房价太高"而放弃。还有一位沪上大学校长,曾多年跟踪某位海外"重量级"人才,眼看把他"说动"了;结果,对方摊开**地图,发现根据自己所能承受的心理价位,只能在**偏远处购得住房,于是引进之举失败。

不少高校反映,海外人才这几年回国,要想在**购置一套位置、大小比较理想的房子,很难。学校能给予的住房补贴与实际房价之间,差距"一大截",这已成为**参与高层次人才竞争的一大"软肋"。

有关人士建议,能否由政府出资同时出面协调,多所高校联手,建立**高端人才公寓,人才为学校服务期间,可免费或仅支付少量租金入住。若他们为学校服务至退休,依然享有居住权。这样做,一方面可使人才居无忧;另一方面,即使专家退休,其科学素养、学术人脉依然可以成为城市的财富,为**发展提供长期服务。

此外,海外人才全职引进后,其孩子上学也是个问题。这些孩子中有的加入了外籍,但目前**国际学校布点太少,而公办学校又不能接收。为此,建议教育部门能为这些孩子就读开设"绿色通道"。

然而,即便有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便要经历一波三折,**高校还是想方设法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其一,搭建舞台。对于回国发展,海外高端人才最关心的是---"我的舞台有多大"?杨志刚,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跳槽"到同济,担任**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风洞中心的主要负责人。2004年夏,他在**短暂逗留时,同济大学校领导发出邀请:"我们有建风洞的打算,你愿意来吗?""只要申请到项目,我就来。"四个月后,项目获准,杨志刚在美国开始递辞呈、卖房子,举家落户**。他说,全世界只有十来个风洞,作为空气动力专家能够参与建设,无疑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大挑战。

其二,诚意无价。华东师大物色到一位在美国大学工作的"重量级"学者后,三位校领导在一年半时间里,千里迢迢赴美,三顾茅庐,到他所在的实验室"游说",终于让这位学者动心、动情、最终决定举家回国,与学校签约。

其三,周到服务。**交大、华东师大相关职能部门的老师,为引进人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陪同他们一起看房、选房、做装修监工,帮助他们的孩子解决入学问题。

人才如何"用"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来了,会不会只有绚烂一时的"瞬间效应"?会不会因水土不服而"南橘北枳"?此类现象并不少见。

对于用好海外人才,大学校长们遇到的难题有两方面:一是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国内高校的科研环境、人文环境。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那将制约他们发挥科研才能;二是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怎样"和谐共处"。引进的海外人才大多享受学校的"特区政策",这会引起高校本土人才的不满意:"他们刚来,还没做出多少贡献,凭啥享受这么好的政策?"

面对第一个难题,**高校尽力推动这种"融入"。海外学者要在国内发展,需要尽快建立人脉资源。校领导们带着他们跑科技部、教育部、市科委等处,四处"亮相",支持他们举办学术会议,帮助他们了解国内的科研环境和机制,让他们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同。

"小环境"的和谐也十分重要。**交大新近引进一位海外人才,担任系统生物研究院的执行院长。给他配怎样的"搭档"?学校最终选中了生命学院的老院长林志新。此番调动颇有深意。林院长素有"环境部长"的美称,对于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颇有经验;近年来,生命学院引进了多位人才,成果迭出。如今,在新岗位上,如何发挥"环境部长"的作用,林志新正在探索。

面对第二个难题,**高校也尝试新机制。如,**财大,本校教授年薪10多万元,相比平均年薪30万元的海归人才,差异悬殊。怎样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合力?财大初步探索:首先,两者晋升、考核体系不同。海归人才的论文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学校明确提出"多劳多得"理念。其次,学校开辟"立交桥",本校教授如愿意申请进入"特区"并符合条件,即可与海外人才拥有相同待遇,考核指标、要求等也完全相同。曾有一位本土教师有意申请进入"特区",最终因压力太大而打消了念头。

海外人才花大力气引进后,是否就"为我独有"?不少人力资源方面专家认为,高校全职引进海外人才后,必须重视其深厚的学术人脉以及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不应"独占人才"将其框死,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活用"人才。**财大从海外全职引进一位金融学教授,并支持他受聘于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当客座教授,每年可以有半年时间在国外讲学。如此"进口转外销"的做法,不仅可以让海外人才巩固"国际触角",也通过他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