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公推直选经验交流

时间:2022-03-31 03:09:00

基层干部公推直选经验交流

“公推直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新尝试。根据市委的部署,县被确定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县。为抓好试点工作,县县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专门成立了“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五云镇开展“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试点工作,从7月1日起历时2个多月,于9月6日圆满结束。目前已新选举产生的五云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共有7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1名、党委委员5名。呈现出四个特点:班子更加年轻,7名五云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1.7岁,比公选前减少6岁;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7人,占10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4人,占57.1%,原来没有一人;性别结构更加合理,妇女2人,占28.6%,原来没有一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有4名为非五云镇干部,而且党委副书记一职也是非本地干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把好了七个关键环节:

实行“四包”,把好宣传动员关。我县在试点工作中建立了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镇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四包”工作机制,派出了由镇、村干部组成的18个工作组深入到全镇18个党支部,采取召开党员会议、上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形式,宣讲“公推直选”工作。同时还通过报纸、电视、手机报、会议、公告、公开信、标语、横幅、宣传册等多种载体展开立体式宣传。为做好流动党员的宣传工作,还采取人盯人的方式采取打电话联系、找流动党员亲属联系等方式向流动党员宣传介绍试点工作,使试点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了全覆盖,为“公推直选”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好中选优,把好参与竞选关。县委只确定“公推直选”五云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推荐范围、任职资格条件、提名推荐和选举工作程序、工作纪律要求等,不定组织意图,不定“调子”,不搞“陪选”。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中凡是符合条件人员,县委都要求他们报名参与竞选。同时,为树立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对副科级干部报名参选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职位的和一般干部报名参选党委委员职位的,必须是去年绩效考核为优秀的人员。通过公开报名,拓宽了选人视野,形成了有利于好中选优的竞争局面,报名人数多达67人,为“公推直选”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提供了人才保证。

多轮推荐,把好提名推荐关。在整个“公推直选”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三轮推荐。第一轮推荐是在五云镇党员代表大会上,所有资格审查合格的报名参选人员,先进行书面述职述廉,并到会作3分钟的自我介绍后,由全体党员代表无记名差额投票推荐各职位的推荐人选;第二轮推荐是推荐人选先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再在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县“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五云镇机关和镇属站所全体干部职工,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驻五云镇的县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参加的竞职演讲大会上进行竞职演讲之后,由五云镇有关参会人员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推荐各职位的初步人选;第三轮推荐是由五云镇党政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各职位的初步人选进行推荐。通过多轮推荐,改进了干部提名推荐方式,使党员群众能够广泛参与,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把提名权交给了党员群众。

拓宽渠道,把好党员群众知情关。为使党员群众更多了解参选人员的情况,县通过多种途径改进参选人员的介绍方式。首先,在述职述廉大会、竞职演讲大会、直选大会上,要求参选人员先作自我介绍,同时还将竞选人的年龄、文化程度、主要经历等基本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印发给每一位参会人员。其次,组织参选人员深入到五云镇所有的村和圩镇有关单位开展调研,要求参选人员调研期间每人至少召开5个以上不同类别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走访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10人以上,以此让党员群众增进与参选人员的面对面的了解。再次,在县委全委会上,每位参选人员须先作3分钟的自我介绍和表态性发言。最后,直选大会上,每位参选人员必须回答党员代表的询问,回答各种提问。通过多次对人选情况的介绍,使党员群众及代表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参选人员的情况,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

全程差额,确保党员群众有更多的选择权。在整个“公推直选”工作中,坚持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差额选举,实行了全程差额。在第一轮的推荐中,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分别是从16名、16名、28名中选4名、4名、10名;在第二、三轮的推荐中,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分别是从4名、4名、10名中选3名、3名、8名;提交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时,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分别是从3名、3名、8名中选2名、2名、7名;在直接选举时,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分别是从2名、2名、7名中选1名、1名、5名。通过全程差额,使党员群众有了更多选择机会,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意愿。

全程公开,把好监督关。试点工作中,严格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的规定工作程序、纪律和要求进行,不变通,不走过场,并且通过县人民政府网、县电视台、单位公示栏等载体,将试点工作各阶段的进展情况、各环节人选的确定等情况,全部进行公告公示,同时还分别在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设置了举报电话,把整个工作置于党组织、党员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通过“阳光操作”,使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公推直选”各方面情况,保证了“公推直选”结果的公正性。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把好创新关。从报名到选举,都严格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严密组织实施,与此同时,把《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党内法规同“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差额选举、竞职演讲、接受党代表询问的新尝试,进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

实践证明,“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是当前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途径,应进一步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分类指导,逐步推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应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搞“一刀切”、“一窝蜂”。一般而言,党员群众的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党员在群众中信任度高,有利于推广“公推直选”并取得成功。笔者认为,一些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党员整体素质普遍低下的乡镇,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存在较严重的宗族、宗派势力的乡镇,党政领导存在不团结或不团结隐患的乡镇不宜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

要规范操作,科学设定范围和程序。“公推直选”是一项繁杂而严肃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允许参选的人员范围和操作程序加以改进和规范。在“公推直选”程序设计上,按照扩大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建立规范、简便、易行推荐选举工作程序,降低成本、缩短工作时间,有效防止拉票贿选,创新候选人提名推荐方式,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等一些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探索出比较成熟的做法,推进“公推直选”工作深入开展。

要强化平常教育,提高党员代表政治素质。要把提高党员行使民主权利能力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广大党员代表,树立大局观、人才观、民主观,摒除狭隘的地域意识,提高识人选人能力。

要建立三项机制,切实做好“公推直选”的后续工作。“公推直选”工作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延伸,使“公推直选”成果得到扩大和充分运用,使其链条更加完整。第一,要建立“公推直选”干部的动态管理机制。主要是健全完善目标管理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罢免淘汰制度,使“良马”始终处于竞争的跑道上,始终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竞争状态。第二,要建立对落选干部的妥善安置机制。要在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安排与其本人能力相应的适当工作岗位。第三,要建立竞争优胜者的储备使用机制。“公推直选”不仅可以选出急需的优秀人才,也可以发现一批各方面需要的后备人才。为此,组织部门应将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同志纳入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及时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