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时间:2022-06-20 09:17:00

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这给流动党员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六个方面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夯实推进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管理措施体现科学性

随着“两新”组织的快迅发展,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员就业,包括大量的流动党员。这些流动党员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在企业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加强对流动党员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工)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二是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工商、公安、税务、劳动等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在办理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税务登记、劳动用工合同等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共同为摸清流动党员底子做好相关工作,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始终置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三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各级党组织抓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落实。

在创新组织设置上下功夫,支部建设体现适用性

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必须大胆创新组织设置,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确保每一名党员都不游离在党组织的管理之外。一是依托在外企业组建党支部。即以本地籍在外人士兴办的企业为载体组建流动党支部,选派有工作热情、有责任心的企业主党员担任或兼任流动党员联系人或党支部负责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二是依托互联网组建“网上党支部”。针对一些流动党员长期外出,且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的实际,要探索组建“网上党支部”,通过网络向流动党员支部文件、学习资料,使流动党员随时与家乡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通过自动计数器掌握了解每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三是挂靠外地党组织组建党支部。即争取外地党组织的支持,在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地方设立流动党支部,将支部挂靠在当地一些党总支,委托他们进行管理。四是加大“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力度。继续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等方式,提高组建率,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在创新教育手段上下功夫,党员教育体现先进性

流动党员由于流动性大,地点不固定,组织集中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创新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使广大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一是创新培训内容。要着眼于增强流动党员的素质能力,在“三个围绕”上下功夫,即: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重点进行政治理论素质培训;围绕增强致富本领,重点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二是拓宽培训方式。要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采取电话联系教育、邮寄培训资料、党员互助教育、网络教育、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寓教于乐,增强教学效果。三是整合培训资源。要加大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大力推进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加快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健全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流动党员教育活动有固定场所、经费保障,提高学习培训成效。

在完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党员管理体现创造性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治本之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制度。坚持每年进行调查摸底,对流动党员外出前所在单位、从事职业、外出时间、流动原因及流入地等,一一登记造册,并建立县、镇、村三级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坚持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要进一步细化记载项目,严格颁证验证手续,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载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日制度。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通过一封信、一个电话、一条手机短信等各种关心方式,了解流动党员在外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时刻感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四是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要求流动党员每半年至少与支部联系一次,基层党支部为每名流动党员确定联系责任人,负责每季一次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络、沟通,负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流出地或流入地党支部反馈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并作好登记。五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结合农村“党员创先责任岗”活动,从政治思想、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对流动党员提出目标要求,对先进的党员要及时表彰,对后进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或处理,彰显党员先进性。

在创新活动载体上下功夫,发挥作用体现示范性

创新载体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是激发党员活力的有效措施。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流动党员从业多样、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引导流动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在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区域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中自觉发挥带动示范、化解矛盾、凝聚群众等社会和谐润滑剂的作用。二是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要鼓励外出致富党员回乡创业,在土地、税收、贷款、项目储备和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引导流动党员支援家乡经济建设。结合“双培双带”工程,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为家乡引进一个好项目、传授一项好技术、提供一条好信息、带好一批务工队伍、为家乡奉献一份爱心的“五个一”活动,积极探索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在实施关爱工程上下功夫,服务功能体现多样性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关爱工程,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服务、凝聚流动党员的新手段、新载体。一是在维权上关爱。要加快建立流动党员的权益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流动党员享有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生活居住以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权利,体现人文关怀,让他们安心工作。二是在学习上关心。各级党组织要指定一名支委,专门联系外出流动党员,每月以电话、手机短信、信件等形式与外出党员联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在生活上关怀。每逢节日,可安排在家党员到流动党员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农忙时节,组织党员义务为流动党员家庭提供帮助;建立党内法律援助机制,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在创业上关注。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党员交往等多层次服务,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要探索开展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的“结对互帮”、党内帮扶和困难救助等制度,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其家庭、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党员可以依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