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创新思考

时间:2022-11-27 04:22:00

基层党建创新思考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新时期、新形势下,总书记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指出:“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从而把党建工作带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准确把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系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础,其中又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为关键。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当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有的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有的缺乏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先进性建设才能得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必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的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工作力度。通过工作创新,推进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再停留在原有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在突破中寻求规律,在探索中破解难题。近年来,阳坊镇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给合地区实际,突出基层特点,努力转变党建工作思路,在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为构建创新型党组织,推进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探索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新定位,努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随着京郊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新型社会组织日益增多,基层党建工作在传统的农村、党政群机关和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三大领域基础上,出现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延伸和拓展的趋势。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新定位,科学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镇党委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各村和社区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发挥领导作用,直接体现党的执政功能;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非公经济、新型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是政治核心。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发挥的是保证、监督、支持和参与的作用。非公经济和新型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发挥的是协助、监督和引导作用,间接体现党的执政内涵。新时期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就要求我们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2、探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新形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保障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在抓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镇党委注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了《党员义务服务周服务日活动制度》、《党员谈心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十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及“双促”活动的意见等12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促使党员教育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针对目前农村党员构成多元的状况,还提出了因人施教、分类管理的办法,并将群众评议机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外,党委还出台了《关于走访慰问和关心帮扶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要求包村工作队每年入户走访党员群众不少于30户,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及时掌握各家各户具体情况,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所想、所盼、所急、所需,随时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求领导干部“算人头,转地头,坐炕头,暖心头”,带着感情走向党员,带着问题走向基层,镇副职以上领导干部、支部支委以上干部每人联系1名困难党员和1个困难户,同时动员和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职能站所、科室和党员与困难党员群众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关心帮助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探索提高班子成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新方法,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建设。

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建设的新方法。

一是制定了《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报酬管理考核办法》,采取对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推行村干部基本工资统筹制度,在保证收入底数的基础上,实行“绩酬挂钩、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以干部培训为抓手,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通过制定《农村两委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管理办法》和完善基层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将村(居)委会成员纳入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范围,把学习培训内容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三是切实关心和支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对基层干部多体谅、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既交任务、压担子,又讲方法、教策略,指导他们做好工作;既教育他们依法按程序办事,又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4、探索强化党员先锋和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示范引导功能。

检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是看其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们开展了“树立、学习和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做群众贴心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个人带动一批人,一批人带动一群人的良好局面。

一是在各支部中开展“给身边党员找优点”的活动。通过个人自己找、同志相互找、组织帮助找等形式,给每一名党员找优点,向每一名党员学长处;二是结合地区实际,树立不同典型。通过采取“互评、自评、点评、综评”的方式,从不同侧面选树能在全镇“找得着、立得住、推得开、群众服”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事;三是以身边典型为榜样,做群众的贴心人。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知先进、学先进、争先进”,以身边优秀党员为榜样,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标准,做群众满意的贴心人。

5、探索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的新规程,为基层党组织和各项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在制定和完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的意见》的基础上,注重采取“三个倾斜”和“三个培养”的措施,来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一方面,认真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做到“三个倾斜”,即发展党员向优秀团员青年、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当中的骨干、农村中的能人倾斜。另一方面,切实贯彻“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努力做好“三个培养”,即将农村中的能人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将村干部培养成党员。及时把那些在改革和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培养成党的干部。

6、探索激发党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新动力,打造学习型的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

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我们注重激发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严格学习制度,明确学习重点,着力构建学习型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

镇党委首先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务必做到学在先、用在先,努力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发挥表率作用,在钻研理论上发挥带头作用,在增强党性原则上发挥模范作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扎实工作上发挥骨干作用。党委制定了严格的学习纪律、考勤纪律和请销假、补课以及督查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员切实做到了“学习有笔记,学后有心得,学用紧密结合,各项工作有提高”。基层各支部结合实际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总结评比与督促检查相结合,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活动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四落实”。

7、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新举措,营造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以农村党支部为重点,围绕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大力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创新领导班子选举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带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举措。

一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推行党务公开。在全镇10个农村党支部中设立了党务工作公开栏,对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加大了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二是针对过去村级“两委”班子在讨论决策各种问题及重大事项时程序不清的情况,做出专门规定,形成《阳坊镇基层工作制度汇编》,并制成宣传展板,发送到各村,便于基层操作;三是对有条件的村,按照法定程序,鼓励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由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四是创造性地运用由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或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然后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贯彻落实。这样,既扩大了党内民主,方便了群众参与,又坚持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保证了村民自治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对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教训;有工作创新带来的好处的切身体会,也有面对工作难题创新乏力的烦恼。但探索工作创新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而是要始终坚持准确把握先进性建设的载体,挖掘创新工作的内在动力,增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加大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断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一是把握先进性建设的载体。我们在党建工作创新中紧紧围绕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动脑筋、做文章、下功夫、求实效,其原因在于,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附着于一定的载体之上,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就个体来说,党的先进性以党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作为载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其实质就是通过保持和增强党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先进性来达到先进性建设的目的。就群体而言,党的先进性是通过一个个党支部和基层党组织体现出来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是挖掘党建创新的内在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践表明,面向广大党员的党建工作,唯有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最有效的。这是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党建工作创新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的原则,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党员的自觉性上,把立足点放在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上,把着力点放在激励党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从而使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我们所进行的党建工作创新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没有成效,推没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说到底也要通过上述标准来衡量,接受群众的检验。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认真真研究,扎扎实实工作,确保真正取得实效,确保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