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小班化教育意见

时间:2022-05-04 04:31:00

地区小班化教育意见

小班化教育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条件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独特个性的充分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县当前及今后生源数量状况,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深入实施有效教育,全面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和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现就区域性整体推进小班化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着眼点,以提高区域内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深化小班化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实施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创建我县区域性教育特色和品牌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方向,但小班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持久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点带面、分步推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由小到大,分批达标,整体推进。

2.坚持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切实保证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小班化教育的整体推进,同时也要注意量力而行,科学制定加快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政策标准,规范实施活动,用足用好现有教育资源,防止出现教育资源与办学资源浪费现象,促使学校在实施小班化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坚持科研引领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教科研机构与教师培训部门要围绕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大对学校的教学指导与服务力度,培养学校业务骨干,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校本研究制度。同时要尊重教师与学校在小班化教育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自主意识和首创精神,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与教育科研中转变观念,把握小班化教育实质,使学校逐渐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和校本研究机制,实现学校、教师主动发展。

4.坚持开拓创新与继承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小班化教育是一个新兴课题,既需要借鉴和学习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要在实施过程中,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重视保留和发扬传统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与有效的方法,承接和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小班化教育的实践能力。

三、工作目标

实施小班化教育,要对全县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改革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突破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十二五”期间,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初步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具体体现在:

1.小班化教育的普及率及办学规模跻身于全市先进行列,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机制、教育管理、教学改革亦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全面实现小学30人以下、初中35人以下、高中40人以下的小班化教育班额,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60%以上学校与班级硬软件通过小班化教育督导评估。

2.形成一支教育观念、管理水平、教学技能均能适应小班化教育的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校长能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小班化教育的内涵,并成为小班化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先行者,在研究中找准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培育学校特色与优势,教育部门在探索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总结提炼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成果,为全省推进小班化教育提供经验。

3.构建并逐步完善适合小班化教育,并能与个别化教育等其它教学组织形式优势叠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教学法、分层目标教学法、和活动式教学法得到有效运用,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得到切实提高,小班化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本质特征得到充分体现。

4.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管理规范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校与班级评价体系、教师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等,保证小班化教育有效、有序实施。

四、实施步骤

采用“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先小学、后中学”的行动策略,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逐渐达到全县中小学基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目标。

1.近期规划(2011年9月—2013年8月)

以深入推进小学小班化教育为重点。在巩固小学试点学校小班化教育成效的基础上,自2011年秋季起,全县所有小学起始年级均实行35人以下班额的小班化教育,同时成立小班化教育工作指导小组与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组,基本完善小班化教育的组织体系、项目实施方案与政策保障机制,并落实好校长、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2.中期规划(2013年9月—2015年8月)

以在中学实施小班化教育为重点。在巩固总结小学小班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秋季起,在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现30人以下、35人以下、40人以下班额的小班化教育,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完成小班化教育阶段性总结评价工作。

3.远期规划(2015年9月—2020年8月)

以优化中小学小班化教育配置为重点。在小学试行班额25人以下的小班化教育,在初中试行30人以下、高中试行35人以下的小班化教育,开展小班化背景下学生个体性学习策略研究,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小班化教育。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县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府办、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组成,总体负责全县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定及组织协调。县教育局成立小班化教育工作指导组和课题研究组,具体负责全县小班化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指导、课题研究、考核评估等工作。各中小学成立由校长为组长,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小班化教育工作小组,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学校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2.师资保障。根据“减人不减班”的要求,调整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变师生比为班师比,并结合实际与教师实际,做好教师结构优化工作,按小学1:2.5—3,中学1:4—4.5小班化教育专任教师班师配置标准,生辅老师按规定配备,分阶段分步骤地增核教师编制,确保专任教师工作负荷适度,保证他们有自主学习、教学研究的时间,保护他们改革的积极性。

3.经费保障。县财政自2012年起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小班化教育经费,且逐年增长。同时调整生均公用经费额定办法,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根据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35人/班、初中40人/班,高中45人/班额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切实保障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顺利实施。

4.条件与安全保障。以“校安工程”实施为契机,在保证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逐步优化校园环境与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标准化、个性化教室、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及环境建设工程,逐步实现两班三室的小班化教育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更有利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研讨合作机制

1.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教育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学习培训制度,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与研训人员增强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自觉性与责任感,能胜任小班化教育的培训指导工作。

2.完善研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县、校两级研训制度,建立与小班化教育相配套的师资培训体系,根据师资培训方案,组织开展以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并具备小班化教育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3.建立合作研讨机制。县教育局成立全县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组,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课题分工,实行项目管理。聘请国内小班化教育专家为研究顾问,建立小班化教育研讨合作机制与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典型经验推介会,定期组织小班化教育课题论文和课题成果评选,有组织地开展县内外学校校际交流活动,加盟或参与全国性、全省性的小班化教育研讨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开设小班化教育专栏,增加教师学习培训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更主动地适应并参与小班化教育实践与改革,促进小班化教育有效深入推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以小班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促进学校教学策略、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学生情感、习惯、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制定小班化教育学校与班级督导评估办法,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小班化教育督导评估与诊断活动。建立年度专项考核制度,并同学校年度发展水平考核相挂钩,同校长、教师晋级评优相挂钩,对在实施小班化教育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学校、部门及相关责任人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四)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合力推进机制

建立县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了解小班化教育实施情况,有效解决小班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困难与问题。县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大力保障全县小班化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县教育局要做好小班化教育实施计划制度的制定与组织实施工作,同时落实好学校布局与学区划分的规划论证工作,规范学籍管理,有效调控学生流向,保证小班化教育有序开展。县人力社保局要会同县教育局调整教师配置标准,科学制订教师配置计划方案。县财政局要会同县教育局制订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额定办法,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县文广宣传部门与各乡镇要配合县教育局认真做好小班化教育作用、意义、优势、成效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及家长对小班化教育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正确引导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投身于小班化教育实践,形成全社会支持小班化教育实施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其他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能,积极配合支持县教育局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