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29 10:12:00

村级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步伐,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增强发展村级经济的紧迫感

1、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村级经济的紧迫感。村级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争进“全省十强”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看,村级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据统计,年底,全区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有206个,占46.5%;集体经济空壳村177个,占40%;村平负债160万元,无债村仅有11个,占2.4%。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公共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一些地方基层组织运转困难。各镇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过硬措施,抓出成效。

2、明确发展村级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新时期加快发展村级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推动村级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体目标是:力争年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到10个以上,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3年内基本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5年内全区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能够满足村级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3、把握发展村级经济的基本原则。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从能够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当地又能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本着积极的态度,加强扶持引导,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量力而行。二要突出特色,民营为主。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以规模化、优质化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创建村级经济组织和创办经济实体过程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学会运用现代企业制度,防止办企业穿新鞋,走老路。三要统筹兼顾,强村惠民。在发展村级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集体创收和农民增收相结合。村级企业和村级产业发展要尽可能惠及村民。

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依托村级特色农产品、土地、人脉等资源,采取走出去战略,从发展回归经济入手,做大村级企业总量。鼓励和支持集体、个体、外资等各类投资主体采取私营、股份、联合等多种形式,大力兴办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导的优势项目。

5、加快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自身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纯农业村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优质、高效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培育地方特色品种,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业经济带。具有一定规模特色或适于兴建市场,以及已自然形成初级交易市场的村,可以兴建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开辟村级集体的收入来源。地处城郊结合部、集镇边、工业园区附近的村,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投资兴建民工公寓、工商企业配套储运设施、三产经营用房等,搞好对外租赁经营。

6、积极稳妥推进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向优秀企业集中,向农业大户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创新多种流转形式,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吸纳农民个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权,把土地连片集中,统一规划,对外实行土地合作经营,实现村集体与农民共同收益。加快在各镇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集体或个人转让土地、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经营权搭建一个公开的交易平台。及时农村土地、堰塘、四荒地、林地等资源承包经营信息,广泛吸引投资者,实现农村资源交易价值最大化。年先办试点,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

7、全面开发劳务回归经济。整合劳动、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充分借助农业院校、专家,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生产、经营和务工技能,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力争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8万人,转移输出1.5万人。抓住内外环改造、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机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区和城镇集中,从事农业服务业和二、三产业,实现就地就业。要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广泛联系动员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家创业,为家乡建设和发展作贡献。

8、精心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建立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实施培优工程,每年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组织进行重点培养,在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上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支持优秀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市级、省级、部级优秀合作社争创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优先考虑有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参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入户、土地平整工程等项目。

三、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培植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

9、盘活非农建设用地资产。在伙牌、双沟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其他镇、村引进的项目均可在园区落户,税收按80%返还。对集体收入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重点倾斜、优先安排。鼓励支持村集体通过整治、开发利用本村的“四荒”资源、老宅基、旧窑址等闲散地,增加村集体耕地数量以及建设用地指标。对将新增耕地一半以上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在省里每村5万元的标准给予扶持的基础上,区里再奖励5000元。村庄整理、建设用地复垦节约的土地调剂为建设用地和获得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本村建设和发展。镇级使用由村集体复垦取得的建设用地指标,可根据复垦成本及土地级差收益等因素,向村集体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补偿。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发的养殖场和设施用地、生产基地,在随时可恢复原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视同农业生产用地。

10、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年开始,对村级企业依法缴纳的税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每年按80%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张湾镇城区以外的村集体建设标准化厂房,1000平米以外的面积按2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补助。鼓励村级组织投资建设标准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对连片开发建设标准大棚在100亩以上、每个大棚年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并且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的村,区财政按500元/个进行奖励。同时,选择部分试点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鼓励农民群众通过投资投劳等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投入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村级投资建设标准厂房、营业用房、三产服务设施、专业市场等经营性用房,并推向市场出租获取物业租赁收入。金融部门要切实做到在区域内吸纳的存款主要投放于本区的经济建设,给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村级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的信用额度。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村级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11、增强村级发展主体活力。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优秀毕业生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办公司、建协会。吸引、支持回归创业,对回归创业企业,按襄区发[]13号文件精神,在工商、财税、融资、征地、劳动人事档案、落户和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经济。村企可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进行旧村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兴办经营服务设施。以投资联营等形式,利用结对村的存量土地、山水资源等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予以立项补助和奖励。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结对村社会事业的捐赠可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对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结对企业,区委、区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村级经济的运行机制

12、扎实做好村级经济管理和服务。推进农村“三资”委托镇服务制。年全区所有的镇都要组建农村“三资”委托服务中心,90%以上的村要将农村“三资”纳入镇。今后,村级资产资源的经营和处置,必须按照“三资”管理制度公开、公正、按程序运作,努力控制非生产开支,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3、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继续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全面清查核实村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确保资产真实完整;通过清人分类,明确享受对象;一村一策,合理设置股权。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提高广大村民(股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和监督力度,不断增加股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4、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凡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特别是村集体投资的项目建设方案、资产经营或处置方案、年终收益分配方案等必须实行主决策,并从程序上严格规范、制度上加以保障、文书上加以记录,形成规范的民主决策机制。要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理财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

五、加强领导,确保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5、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直各部门都要把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放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实、抓好。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村级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试点示范;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究,搞好具体指导服务。区委、区政府成立村级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区农办,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党委、政府要结合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分解责任,落实任务,定期督查推进。鼓励各镇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执行本意见。要加强部门配合。区直部门要加大对村级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严格落实村级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解决好村级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要严格控制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评比和创建活动,努力创造村级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各部门要结合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帮扶工作,充分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加大投入力度,做到“驻点人员、目标要求、措施落实、服务协调”四个到位。

1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大胆选用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改进和完善农村支部书记“星级”管理办法,加大村级经济发展在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建立村干部定期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思想理论、政策法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处理,确保基层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村村联建”党组织模式,发展好的村可以与周边相邻村整合共建,由发展好的村支部书记兼任整合后的联村党组织书记。

17、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对镇和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区直单位实绩考核的内容,与镇和区直单位领导的政绩和选拔任用挂钩,将村级经济发展、村集体收入的增长和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村级组织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与村干部的报酬挂钩,严格兑现奖惩。要强化监察激励机制,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农办要加大村级经济发展检查督办力度,年终检查考评。区委、区政府每年年底评选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专业生产大村、优秀村级合作组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专业生产大村每个村奖3万元,其中10%奖给村“两委”班子正职,对优秀村级合作组织,每个奖1万元。被评为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村支部书记可优先录用为镇公务员,由财政为“两委”班子成员购买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