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责任制落实意见

时间:2022-03-07 10:09:00

非煤矿山安全责任制落实意见

一、工作思路

以国发〔〕40号文件为指导,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工作主线,以防控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和降低一般事故为目标,以安全文化为先导,科技进步为支撑,持续提升非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深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安全标准化水平;继续转变安全监管方式,提高安全监管效能;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1、降低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一般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局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2、强力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上档升级,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积极开展市上“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建设(全区创建4家国家二级标准化示范单位;4家主体责任A级示范企业;3个规范化管理示范乡镇;3个“白国周”式样板生产班组。1家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示范单位)。

4、认真实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工作。严格按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市局年165号文件精神,搞好本辖区内非煤矿山新改扩建的行政许可工作。

5、深化宣传培训工作。加快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6、开展地下非煤矿山六大系统建设。于2012年10月完成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5大系统建设的设计审查。2012年年底完成安装使用并组织专家组验收。

7、开展行政执法和打非治违行动。完成全年安全监管执法计划,按季度分步实施;组织开展非煤矿山联合执法行动,对非法建设、生产活动进行打击和取缔;配合区环保部门深入开展区内蒿枝坝片区及岸的环境整治,着重加大运输环节的治理。

8、实现科技兴安战略,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建成区非煤矿山视频监控平台,全年有30家非煤矿山安装视频监控。符合水平分层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全面实施水平分层作业。实现水平分层开采的企业达到总数的60%。6家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中深孔爆破作业。实施二次破碎作业企业达到20家。开展挖掘机带动钻杆钻孔新技术,落实一家企业进行试点。

三、工作重点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

1、进一步整合或淘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提高安全基础保障能力。通过关闭整合、扶优扶强等手段,采取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矿山数量,控制新建矿山服务年限、最低生产规模等方式,加大非煤矿山产业重组力度,做大做强非煤矿山产业。组织实施区非煤矿山十二五安全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按规划设置新建矿山。

2、地下矿山开展以“避地灾、强通风、控水害、防冒顶、重机电”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对地下矿山开采设计、危岩滑坡、顶板控制、尾矿回采、水害威胁、机械通风、机电运输管理和使用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严格执法,并落实责任、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3、露天矿山开展以“用机械、先剥离、留台阶、控倾角、防坍塌”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露天矿山企业是否实施机械铲裝,是否按規定执行先剥后采,是否严格按照分层(分台阶)方式开采,按设计执行分层分台阶高度和留设安全平台等;排土场是否按设计堆放排土、边坡监测监控措施落实、高陡边坡和危险级排土场治理等;附属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是否落实,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可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安全技术规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通过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坚决降低生产安全事故。

4、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无证或证照不齐组织生产、关闭的小矿山死灰复燃、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安全生产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确保执法实效。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上档升级。按照国家总局新颁布的安全标准化等级标准,在全区非煤矿山原创建工作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活动,强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提档升级。2012年底,全区要创建4个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单位,3个“白国周”式的样板生产班组。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

2、抓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注重发挥安全技术专家、科研院校及中价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帮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上档升级。2012年10月,全区非煤矿山A、B级企业要达到85%以上,创建4个主体责任A级示范企业。

3、建立非煤矿山企业诚信机制。建立非煤矿山企业激励约束和“黑名单”制度,将企业主体责任评定级别、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等级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激励约束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