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机关十二五工作要点

时间:2022-01-12 08:42:00

地税机关十二五工作要点

“十二五”时期,是全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关键阶段,也是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地税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地税实际,特制订本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地税工作成绩显著

“十一五”时期是全地税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在省地税局和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地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累计依法组织地税收入88.7亿元,年均增长3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实现8.4亿元,2007年突破10亿元,2009年突破20亿元,2010年突破30亿元达到30.23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4.7%提升至2010年的7%,占全GDP比重由2005年的2.4%提升到2010年的5.2%,为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等带来的严重影响,认真落实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决策部署,累计依法减(抵)免地方税收近4亿元,充分发挥了税收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治税环境持续改善。不断优化办税服务,大力推进多元化办税方式,认真落实“两个减负”,纳税人合法权益得到依法尊重和保护。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加快信息化应用,征管质效得到明显提高。大规模开展分级分类教育培训,干部队伍专业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投入,基层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成效卓著。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地税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回顾“十一五”地税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效,一是始终把求真务实作为地税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始终把推进依法治税作为地税工作的灵魂;三是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地税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始终把搞好优化服务作为地税部门的光荣职责;五是始终把争取各级领导支持作为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地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十二五”时期,地税工作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地税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十二五”时期,正是全发展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重要时期,中部崛起实质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鹰瑞高速和向莆铁路、天然气入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为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培植和丰富地方税源,更加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进而实现地方税收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二五”时期,正是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关口,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进一步构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潮流席卷而来,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为地税部门积极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全面融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全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空间。

时代的发展使地税工作面临新形势,也赋予了地税部门更为艰巨的新挑战、新任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引导产业结构转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任务非常艰巨,对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日益增多,解决就业难题、缩小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证力度等民生问题更加凸显,对运用地方税收政策改善民生提出了更新的任务。纳税人数量迅猛增长,税源流动性显著提高,税源结构呈现新变化,对地税部门提高征管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征管质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广大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拓展,对地税部门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理念、创新纳税服务形式和手段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地税干部队伍受社会价值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样性、多变性的影响和冲击,思想波动大,利益诉求多,对地税部门以开拓创新精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比对和学习借鉴,进一步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迸发干事创业的活力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总体来看,地税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地税部门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比对创新为手段,不断推动地税事业向前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依法治税、廉洁从税,实施服务立税、科技兴税、人才强税战略,加速推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纳税服务优质化、征管工作标准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为实现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统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统筹抓好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征管改革、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工作,妥善处理税收与经济、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等方面的关系,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不断健全与完善科学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地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2.坚持把依法治税作为工作灵魂。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在税收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要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以各种名目越权减免税;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既不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也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3.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重点。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促进经济。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自觉地把地税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和落实,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海西经济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注重和加强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取得当地党政部门对地税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有效推动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4.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是地税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要积极吸收和巩固在文明创建、政风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创业服务等活动中形成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坚决摒弃墨守成规、求稳怕乱的思想。要努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善于把握新特点,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创新载体,找准抓手,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5.坚持把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根本保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从思想政治、工作作风、机制制度、勤政廉政等各个方面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地税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把各级地税机关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致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地税干部队伍。

(三)主要目标

1.组织地税收入实现新突破。全组织地税收入到2015年度突破90亿元,力争超过100亿元,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地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2.服务发展大局实现新作为。紧紧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支持全优化经济结构、遏制产能过剩、扩大消费需求、保障经济增长、促进节能减排、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为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3.依法治税取得新进展。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地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税收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有效发挥,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税收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构建,税收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4.纳税服务构建新格局。基本形成以理论科学、制度完善、平台健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评价客观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纳税服务文化的相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纳税服务体制机制有效形成,国、地税联合办证、联合咨询、联合辅导、联合评税等工作平台初步建立。纳税服务工作平台更加健全,办税服务厅建设更加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网上办税服务厅全面建成,纳税人办税成本明显降低。

5.征收管理形成新模式。征管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基本形成,税源监控手段,税源监控水平、监控能力明显提高。流转税、资源税、财税行为税管理日臻完善,地方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征管科技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信息管税取得重要成效。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统一,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地税征管效能不断提升,征税成本逐步降低。

6.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提高税收效率和优化纳税服务为目的,不断提升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信息管税的能力、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提升税收决策的能力、提升信息化自身管理水平,实现与金税工程(三期)的平稳对接。

7.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税”战略,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廉能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地税干部廉政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内部监督更加有力有效,违法违纪现象进一步减少,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地税形象进一步更新。

四、“十二五”时期地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服务经济发展

1.落实政策促进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调节、激励的作用,努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加强税收政策调研,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和意见,为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不断做大做强地方税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推动全经济社会的赶超发展。

2.加强政策执行检查。认真开展税收政策落实情况检查、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全面总结反映税收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推进依法治税

3.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出台相关税收规范性文件。严格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依法及时研究处理。

4对社会涉及面广、与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税收行政决策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或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重大税收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进行合法性论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及问责机制。

5.规范税收执法程序。完善税收执法中的回避、告知、听证、调查、审批、执行等程序制度,规范税收执法文书,进一步完善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和基准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进行税收执法。完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案件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提高重大案件审理工作质量。

6.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精简地税行政审批项目,科学下放审批权限,规范和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健全地税行政审批问责制度,加强对已取消审批项目和批准项目的后续监管。

7.加强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制度体系,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力度,确保执法责任制发挥作用。

8.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制度,依法稽查,文明执法。强化稽查核心业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电子稽查,不断提高稽查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稽查管理和执法监督。健全完善大要案管理制度,强化大要案的报告和督办工作。依法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9.强化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强化内部执法责任监督,对执法过错严格予以追究。强化外部社会舆论监督,将各项税收执法的情况、执行结果定期予以公示。落实监督结果,努力营造、维护高度法治的征纳环境和征纳秩序。

10.建立健全化解税收争议的有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制度,改进税务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方式,切实提高案件审理质量。自觉配合人民法院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做好信访、纳税人投诉等工作,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11.强化税收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以税收法律法规为重点的“六五”普法工作,在全系统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进一步增强全体地税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和权益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

(三)抓好地方税管理

12.抓好流转税资源税管理。贯彻落实好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税收政策。大力扶持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创业,着力扶持民生工程,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督促营业税、资源税行业性、结构性减免税落实到位。切实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税收管理,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研究和探索促进货运业税收规范管理新手段、新办法,培育和壮大我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运用好现行税收政策,力争在国际税收业务管理、促进企业“三产”剥离、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上有所突破,切实为我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撑和保障。

13.抓好所得税管理。实行所得税收入计划单列考核。积极贯彻落实鼓励高新技术、基础产业、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涉农项目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工作。做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相关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个人所得税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商业超、专卖店、个体总经销、总及种子、化肥、农药、液化气等经营大户的所得税征管。

14.抓好财产行为税管理。积极建言献策,深入推进财产税税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财产行为税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使之成为调节收入分配及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稳定的地方收入来源。进一步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深化房地产模拟评税及应用房地产评税技术核定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计税价格工作。努力完善现行财产行为税的各项具体征管措施,强化相应政策在征管一线工作中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全面完成财产行为税税源监控管理平台在全的推广应用,初步构建起全统一的、动态的财产行为税税源数据库,实现税源的数据有效比对和远程监控,强化税源的专业化管理。

15.做好基金(费)工作。建立和完善基金(费)的管理办法,规范工作秩序。清理、整合基金(费)的表证和票据,优化网上咨询、申报、缴纳、开票的网络服务。坚持依法,规范手续,搞好协调配合,完成基金(费)的收入任务,使每年的收入有所增长。

(四)改进纳税服务

16.加强宣传咨询。抓好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分类宣传,加大社会化宣传力度。建立12366纳税服务热线,提供实时性、专业化咨询服务。完善网络宣传咨询功能,建立完善发票网上查询系统和法规网上查询系统,积极参与构建全省统一的纳税指南库,实施纳税指南库分级维护机制。

17.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服务科技水平,规范办税服务工作标准,有效降低办税服务成本。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上门办税为辅、自助办税等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全面实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进一步完善“同城办税”。进一步简并涉税资料、统一表证单书、规范涉税资料存储,建立纳税人基本信息库。全面落实办税服务制度,推行个性化办税服务。推行办税成本测算标准模型(SCM),定期评估办税流程的合理性。

18.实施权益保护。充分考虑纳税人权益,明确纳税人权利的实现途径、救济渠道,建立纳税人参与税收事务的制度。依法实施税收管理、稽查,合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推行纳税风险提示制度,切实降低纳税人纳税风险。完善纳税服务投诉举报的处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律制度。

19.开展纳税信用分类服务。建立纳税信用分类服务制度和信用信息库,应用信用评级软件,实现纳税信用数据的动态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实施信用分类服务,健全信用激励措施,促进税法遵从度提高。

20.完善社会协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提高纳税服务整体效率。健全涉税中介行业制度,加强涉税中介机构的培训指导、执业质量评估监控和行业诚信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社会综合治税。依法招募纳税服务志愿者,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

(五)规范税收征管

21.推行税收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定《地税系统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从征管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定工作标准,统一工作岗责、流程、目标,促进征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22.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根据纳税人的类别、税源规模、税源特征、信誉等级、和征管流程,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大企业个性化管理与服务,推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定点联系企业制度。

23.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地税征管全过程,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和风险特征库,按照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等设计税收风险管理流程。根据风险类型,分别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应对措施,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24.积极推进信息管税。按照《省地税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做好全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的配置工作。加强和规范基础软件平台建设,统一技术路线,降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对全地税系统广域网络进行全面加固和扩容,依托党政信息网完成、县两级骨干网备份线路建设,逐步实现与工商、财政、质监、公安、国土、房产等部门的横向联网。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加强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提高税收征管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水平,推进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

25.完善税源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各级地税机关之间,地税机关内部之间、地税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机制。完善纵向互动机制,在合理调整各级地税机关税源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强化纵向配合。完善横向联动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环节的协作与配合,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外部协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和综合治税。建立与税源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构与人力资源机制。

(六)加强队伍建设

26.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施纲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谈心谈话制度,认真执行党内议事决策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建工作的责任制,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定期分析活动,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组织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党员的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7.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按照梯次配备合理、专业知识配套和领导经验互补的要求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知识结构。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执行任职回避制度、公务回避制度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定期调整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选拔、培养、使用同步。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2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上挂下派和交流轮岗,实现机关与基层的良性互动。支持干部队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围绕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聘用制度,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搞好重点人才、重点方向的人才需求预测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人才流动的最佳效益。

29.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强税战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坚持开发与调整并举、培训与培养同步,加强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鼓励干部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提高研究生和“三师”等高素质人员的比例。大力实施分级分类培训,抓好领导干部、基层干部、高层次专业人才三项重点培训工程,培养一批税政、征管、稽查、计划财务统计、法律、外语、信息等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30.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队伍等方面的作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造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保障的和谐环境,营造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

3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争创“五型机关”、争做“五型干部”和争当“星级党员、星级管理员、星级服务员、星级稽查员”评比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创建“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积极开展“三包为民”活动和扶贫济困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勇于争创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等荣誉称号,教育和引导全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行职责创先进,立足本职争优秀,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

32.建设平安和谐地税机关。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综治责任制和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大力推进地税系统和谐平安建设。

(七)完善惩防体系

33.加强反腐倡廉机制体制创新。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拓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范畴,不断完善廉能管理,将反腐倡廉要求融入各项税收工作中。

34.加强廉洁从政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地税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清廉、倡廉、遵廉、崇廉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进一步巩固廉政文化活动成果,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35.强化“两权”监督制约。加强对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局重要工作安排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推进地税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行为,狠抓效能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保持地税系统政务环境始终处于全领先地位。

36.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对待群众诉求。加强对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加大自查和案件督办力度,完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健全投诉反应机制,健全案件查办协调机制。

37.加强督察审计工作。推进督查内审工作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制定完善各项督察审计制度。进一步拓宽财务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财务审计监督的常态化。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大力推进督查内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督查内审质量和效率,强化督查内审结果有效运用。

(八)完善保障机制

38.提升政务管理水平。加大政务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将办文、办会、办事及工作部署、督办检查、宣传报道、绩效考核等纳入电子政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积极推行信息化考核,保障绩效考核客观、公正、高效、易行。继续大力推进档案规范化管理达标升级工作。

39.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账户管理、财务事项审批管理、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坚持依法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加强基建管理,强化对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40.提升后勤事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机关后勤保障制度体系,创新服务保障方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资领购、车辆管理、接待服务、设备维护、能源管理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效能。加强节能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行政成本,打造节约型地税机关。

41.强化组织落实。各级地税部门要把各项地税工作纳入规划的整体部署之中,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考评机制,加大对战略性工作的人、财、物保障力度,真抓实干、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确保规划全面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