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完善旧村改造讲话

时间:2022-01-27 05:16:00

山区完善旧村改造讲话

首先要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山区片旧村改造工作。我们县在全省率先推进的旧村改造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新事、大事、历史性的事。我觉得,旧村改造不仅仅是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项事业。事业和工作是有区别的,一件事如果称得上是事业,它必须有很大的一个特性,即能够聚人心,大家都认可,大家都会来奉献。刚才大家举到的很多例子里面,有些在外创业的村干部为什么不计个人损失回来组织开展本村的旧村改造,就是因为这是一项值得奉献的事业。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是有事业心的,对这件事确确实实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这件好事办好了,若干年以后,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会记住你。我还觉得,旧村改造推进过程当中也充分证明了我县的乡镇干部是能干事、能成事的,我们村一级的基层干部是富有奉献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当然,山区片推进旧村改造比平原片要难,不说别的,方方面面的要素制约就是一大难题。从刚才汇报的情况来看,山区片旧村改造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虽然当前的进度相对滞后,但是有这些基础性工作,有接下去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山区片今后几个月会后来居上。刚才,炀德和廷喜就旧村改造的推进工作都讲了很多,指导得很具体、很到位。这里,我简要地再说两点:

第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山区搞旧村改造因地制宜很重要,山区片和平原片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立地条件不同,是土地要素制约。对山区片旧村改造必须明确一条指导性原则,那就是能聚则聚、宜搬则搬、集约用地、节地建房。能聚则聚,就是把改造重点放在刚才炀德讲的“三沿”建设上,不能搞四面八方处处开花,特别是有些地无三尺平的非规划保留村,决不能批建新房。山区的地质条件是很复杂的,很多地方都有地质灾害的隐患,尤其是在那些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建房子风险实在太大了。总的来说,这些非规划保留村就是要宜搬则搬,不仅不能搞旧村改造,而且不能批建新房,一时搬不了的,可以适当修缮一下。况且这些地方建了新房,农民下山转移的意愿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这不符合统筹发展、集聚发展的大方向。能聚则聚,就山区看还有一个空间制约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在集约用地、节地建房上想办法。这方面能不能研究制定导向性的政策,请旧村改造办会同国土、建设等部门研究研究。比如说在山区片建房不提倡占地面积,而提倡建筑面积,适当增加建房层次。特别是山区的中心村,不仅要解决本村的旧村改造问题,还要为跨村建房,为小规模自然村整村搬迁建房提供土地支持,在用地上如果不提倡集约用地、节地建房的话就做不到这一点。如果说我县明年旧村改造政策有创新的话,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创新点。之前山区片旧村改造没有在面上推进时,不会碰到这些事情,现在碰到了这些突出的问题,就要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我想,这方面至少符合我们国家土地政策大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因村制宜也很重要。真正确定下来要改造的村,一定要追求品位、追求特色,通过旧村改造,不仅要有新房新村新面貌,而且要树立村庄规划和经营的新理念,为下一步发展山区片乡村旅游打好基础。下一步*的发展,乡村旅游肯定是个大方向。现在,如果旧村改造千村一面,就不会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那是很可惜的。如果我们在推进旧村改造的同时,就有意识地想一想、动一动脑筋,可能这个村今后发展的前景就不可限量,旧村改造就更加功德无量了。旧村改造要因村制宜出特色,建设部门在搞规划的时候,既要讲统一规划,又要讲一村一品。

第二,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片、*片推进会上,我都讲到了全力争上游,今天也一样,底线就是要确保完成市县下达的目标任务。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在确保质量、安全、稳定的前提之下,要加快进度、加大力度。这里我讲两点:第一,“头等工程”要有头等精力。精力花在哪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政策宣传抓引导;第二个方面是破解难题抓推进;第三个方面是整合资源抓结合。政策宣传抓引导,首先就是要大力宣传我们县里出台的旧村改造好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对山区片来说特别是跨村建房政策要宣传引导好。同时要积极创新本乡镇的小政策,山区片可以说每个乡镇的情况都不一样,这是山区的特点决定的。平原地方一马平川,所在乡镇共同的一面比较多;山区大山阻隔,每一个村工作的基础和老百姓的思想可能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搞点小政策。一个管用的办法就是一个小政策,我看大家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下一步在破解难题中还要继续想办法。同时,政策的研究实施要讲策略,比如说先拆与后拆、连片拆与零星拆、拆的进度快与拆得进度慢,政策上都应该不一样,不一样的政策就体现我们的策略。破解难题抓推进,除了要积极破解地的因素、钱的因素、人的因素的制约,很重要的是面对难题要有决心和信心,你有决心和信心,这个难题最终就不是难题。整合资源抓结合,主要是下一步强农扶农惠农的政策和工程如何整合,需要深化研究。第二,“头等工程”要有头等服务。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全心全意全方位强化服务;另一个方面,乡镇和部门之间也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关系、合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