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四种能力

时间:2022-07-14 09:22:00

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四种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的要求,切实提高四种能力。

一要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要着眼于生产发展,切实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一是要立足本地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要结合本地实际,走“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之路,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努力发展乡村经济,积极稳妥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要把加快村党支部建设与提高服务经济的水平结合起来。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村支部建设成连接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枢纽。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模式,坚持“支部抓协会,协会促基地,基地带农户”,形成以支部为核心、以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产业基地为依托,支部与协会、基地与农户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推进机制创新,激发村级党组织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把村级干部收入与本村农民的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灵活的分配机制。

二要提高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一是要在理论武装头脑上下功夫。要按照建立学习型基层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干部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中,要把强化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学习的关键来抓,依靠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经常化,建立起以经常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促进经常性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学习新机制,从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促进和推动工作落实,为建立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奠定扎实的思想和素质基础。二是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抓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把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双带”本领。三是要在转变领导方式上下功夫。要采取典型引路、干部示范、党员带头、能人带动、成立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和措施,把以直接管理、行政命令、组织推动等为主的领导方式转变到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市场服务上来,提高服务本领、增强服务功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三要提高改造农村社会风貌的能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四要提高引导农民当家做主的能力。新农村管理民主,就是广大农民直接参与并主导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活动。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执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建村党支部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是要推行“两推一选”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二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民主议事和村民听证质询制度。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村级议事“一言堂”,干部办事“一手抓”,财务账目“一人知”的问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