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时间:2022-01-06 09:41:00

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一、基本情况

农村系统第一批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包括20个地区和3个直属单位,共有84个党支部,2059人。其中处级领导干部288人,科级及以下党员1416人,离退休党员197人,其他非党群众、入党积极分子158人。活动期间,农村系统各单位既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又努力创新“自选动作”,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活动最后进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各单位群众平均满意率达到99.4%。同时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市领导刘淇、郭金龙、牛有成、赵凤桐、夏占义,区领导陈刚、刘希泉均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农业信息网、千龙网、*城乡经济信息网;农民日报、中国公益时报、*日报、京郊日报、新京报、法制晚报、*报;《中国报道》杂志、《*农村经济》杂志;*电视台、*有线台等媒体宣传报道学习实践活动640多篇(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农村系统共举办研讨班、学习班、培训班112期,各类专题报告154场次;发动各界党员群众12.6万人次参加或参与到活动中来,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和建议1423条,查找出5大类78个突出问题,撰写调研报告938篇;农村地区处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调研1320余次,已实际解决实际问题133个,完成惠民实事156件;共废止、修改、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375项;区委农工委、区委指导检查组共召开工作推进会、座谈研讨会230场,走访党员群众2600多人,向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340条。

二、主要做法与特点

(一)以自觉学习为基础,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农村系统各单位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区情的深刻变化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注重在真学上求全面、在真懂上求深入、在真信上求坚定、在真用上求实效,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全面、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真正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变为一种理论信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据统计,农村系统共举办研讨班、学习班、培训班112期,各类专题报告154场次,参加人数累计1.8万人次。各单位均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学习篇目和内容,绝大多数党员都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结合,增强学习实效。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区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理论水平。同时,举办城市规划、经济管理、和谐社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专题培训,促进了业务水平提高。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掌握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值农村年终总结、经济分配的繁忙时期,各单位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统筹学习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灵活安排时间,做到集中学习不影响工作、个人自学保证质量,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促进互动提高。农村系统各单位始终坚持把学习的课堂放在基层,放在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第一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联系点,针对具体问题组织调研,自觉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区委农工委、区农委以座谈会、推进会、务虚会等形式,将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和基层干部“请上来”,共同探讨农村城市化发展大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深化思想认识。鼓励“走出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农村系统组织各地区工委书记及部分农口直属单位负责人,赴长三角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谋划农村发展思路。[孙河地区]开展“远学高碑店,近学崔各庄”活动,观摩交流,共同提高;[常营地区]与朝外街道深化街乡手拉手活动,互派互学,共促发展。坚持“请进来”,打破区域局限,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借助“外脑”促发展,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就重大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举办讲座,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加深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和把握。

(二)以深入调研为纽带,优化科学发展思路。各单位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实际工作的牵引力、科学发展的链接点和服务群众的突破口,紧扣科学发展主题,从地区发展定位和单位职能特点出发,把群众反映最强烈、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推进当前工作最迫切的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取策于民。23个单位共发动各界党员群众12.6万人次,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和建议1423条,查找出5大类78个突出问题,撰写调研报告938篇,为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制定整改措施奠定了基础。一是坚持知、行合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着问题“沉下去”,形成解决思路“带回来”,重点收获“三个一”的实践成果,即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解决一些基层的实际困难,提出一些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坚持上、下联动。既突出领导干部这个主体,又注重全员参与,做到领导班子人人领衔课题、机关科室个个具体承担课题、党员干部人人参与课题,营造浓厚的调查研究氛围。三是坚持望、闻结合。通过下乡进村实地察看,上门入户感知实情,了解基层群众所忧、所思、所盼。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形式开门纳谏。同时,区别不同工作主题,确定五类重点走访对象,即围绕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点走访相关金融机构及辖区企业听良策;围绕如何加快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重点走访市区有关部门、辖区企业听意见;针对如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接轨步伐,重点走访区相关部门听建议;围绕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重点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听需求;围绕如何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重点走访困难群众听呼声。通过调研,广大党员干部普遍认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要把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砥砺开拓进取的勇气,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区奥运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城市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为城市,使得城乡同一化、同质化,而是深化和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在生态、环境、产业和发展上的共享,成为互惠互补的统一体。

(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科学发展动力。各单位坚持“四个结合”(结合转化奥运成果,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城市化面临的十大问题,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突出“五个统筹”,积极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查找问题、指导决策。一是注重总结经验。各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务虚研讨会、征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等载体,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推进农村城市化以来农村地区发展经验,反思过去,寻找差距,认真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更好地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工作作风问题、领导水平问题,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注重凝聚共识。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广大党员干部逐步形成了共识:在“要不要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牢记农村城市化的历史使命,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共识;在“能不能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共识;在“怎么样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好字当先,又好又快,以‘三提高’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的共识;在“为谁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共识;在“保障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党员干部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担当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中坚力量”的共识。

(四)以注重实践为关键,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突出实践特色,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和鲜明特点。农村系统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开展以增强经济风险应对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防范风险、应对危机”实践活动。密切跟踪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变化,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风险评估工作,强化信息预警功能,通过主动走访、网上受理、问卷调查、电话沟通等形式,动态了解企业服务需求,及时研究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增强应对经济波动和风险的能力。如[南磨房地区]围绕如何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过冬、生存、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变“被动应付,忙于救火”为“积极主动,化危机为转机”,努力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二是开展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和谐乡村我承诺”活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四带头、四争当”,即带头做好本职工作,争当岗位标兵;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争当守法公民;带头调处社会矛盾,争当维稳中坚;带头参加志愿服务,争当服务先锋。三是开展以解决困难群体重点生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一线送温暖”实践活动。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危房维修改造问题、冬季取暖问题、就业问题,努力让困难群众需要时得到帮助,困难时得到救助,危难时得到援助,实实在在地共享农村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实际成果。如[小红门地区]深化干部联系困难户机制,122名机关党员干部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了以“解燃眉之急钱物帮扶、解长远之急工作帮扶、解政策之急咨询帮扶”为核心的真情暖巢行动,为57户解决了实际困难,为277名群众送去慈善救助金39.8万元。四是开展以解决突出信访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解难题促和谐”实践活动。强化副职领导包村—村(社区)干部包片—村(居)民代表包户工作机制,形成上下结合、反应灵敏、快速传递的工作网络,充分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理顺情绪,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如[王四营地区]围绕参与力量多元化、调处渠道多元化、宣传教育多元化,着力构建“多元化”信访调处体系,实现敏感时期非正常群体访和重大重复上访“零指标”。

(五)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凝聚科学发展力量。农口各单位充分发扬民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正确对待群众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到实惠,作为评价、衡量、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标准。在各个阶段,各单位坚持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学习调研阶段,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等内容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切实监督。在分析检查阶段,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更多地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各单位组织机关、基层党员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代表、职工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4328人次,以督导评议、内部评议、联席评议和社会评议“四个评议”活动为核心,开展213次研讨交流会,对分析报告进行广泛、民主、深入的研讨评议。在整改落实阶段,在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基础上,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对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进行修改完善,并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如[奥运村地区]针对群众反映的买菜难问题,购置了14个便民菜车,建设了1个便民菜站。[平房地区]针对群众反映的就医难问题,加快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在区卫生局的支持下,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一处3000余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地区居民出门15分钟就能看病就医,缓解了居民看病难问题。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从而更加关心这项活动,乐于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出谋划策。群众满意度测评期间,农口各单位接到近千名参与评议人员来电、来信,主动参与、询问评议结果,真实地反映出本次活动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的影响力。各单位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以及活动整体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充分肯定,农村系统23个单位最终的群众测评平均满意率为99.4%。

(六)以领导班子为重点,建设坚强领导核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单位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努力把领导班子打造成为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发挥示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带头学习、带头动员、带头调研、带头整改、带头抓发展,推动了农村地区学习实践活动蓬勃开展。7名区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农村系统7个联系点,举办专题报告8场,开展调查研究38次,为农村系统领导干部做出了生动示范。各单位普遍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288名处级领导干部建立了457个基层联系点。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亲自修改、审定重要文件,亲自动员部署工作。同时率先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对点上工作的指导促进了整个面上工作的落实。在整改落实阶段,正值农村城市化推进月,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聚焦农村,深入农村地区开展调研工作,切实把注意力、工作重点、支持力度向农村城市化工作倾斜,形成全区聚焦农村城市化工作的氛围。作为农村地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化学习成果,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更好地承担起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二是加强党性锻炼,增进班子团结。各单位将民主生活会当作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锻炼、健全党内生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重要契机,按照区委统一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查问题,上下结合找不足,以善纳忠言的勇气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带头听取意见和建议。据统计,各单位共召开座谈会154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36911份,领导班子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1328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各单位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形式普遍开展谈心活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4751人次,达到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交换看法、找准问题的目的。经过周密准备,各单位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四讲四不讲”:讲近不讲远、讲实不讲虚、讲真话不讲套话、讲要害不讲枝节。总体上看,各单位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十分紧凑,既严肃认真,又团结活泼,政治气氛好,民主空气浓。通过深刻分析检查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各单位均撰写出了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针对性强的领导班子分析报告。三是发扬优良作风,奋力干事创业。农村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自觉按照同志的要求,积极模范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并转化为自重的准则、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调查研究上狠下功夫,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七)以组织领导为保障,推动活动顺利开展。一是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各单位均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上下联动、分工明确、有机统一的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抓全面、分管副职领导抓具体的良好工作局面,为稳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习、会议、督促检查等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克服工学矛盾,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形式、取得实效。二是细化任务,周密安排。各单位制定工作进度表,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予以明确,合理安排,细化任务,做到政策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在每个阶段开始,各单位以不同形式进行动员和部署,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每个阶段中,都及时掌握活动进度情况,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召开总结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宣传,典型引路。农村地区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舆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利用简报、宣传橱窗、广播、横幅、网络等载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区委农工委编发《农村系统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98期,全程记录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进程和工作动态,及时总结推广各单位在活动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经验和成功做法。三个指导检查组编发组内简报295期,市、区采用信息102篇(条),为农村系统各单位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通过《农村系统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有线《迈向城市化》栏目等有效载体和渠道,总结推广南磨房、十八里店、高碑店、来广营、崔各庄、小红门、常营等地区的科学发展经验,为各单位树立学习榜样,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是靠前指导,一线督导。区委农工委主动了解情况,帮助各单位把握各环节的重点和要求,将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委三个指导检查组认真履职,深入一线,分类指导,严格把关,发挥了指导督促、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共召开工作推进会、座谈研讨会230场,走访党员群众2600多人。

三、主要成效

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干部群众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实践更加深入、行动更加自觉。科学发展观转化成为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作的强大动力,农村地区到处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喜人景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显著变化。

(一)致力于统一思想、指导实践,科学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各单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化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是树立了科学发展新理念。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农村系统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缺乏深刻把握和科学认识的“无识”倾向、沾沾自喜而不求发展进步的“无为”倾向、认为重在加快发展而不在科学发展的“无关”倾向,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不断强化解放思想的先导地位,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在六个方面实现了思想大解放。一是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片面追求总量和速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二是全面把握农村城市化的综合价值取向,从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四是创新发展模式,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五是发扬积极进取精神,从小富即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六是树立宽广眼光和战略思维,从过分依赖地缘优势及行政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二是描绘了科学发展的新蓝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村系统确立了后奥运时期农村总体发展思路,即按照“解放思想、传承奥运、再创优势”的工作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以“三提高”工程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实现农民身份市民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均衡化,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农村系统制定出台加快*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确定年度需要突破的十项重点任务,将2月份作为农村城市化工作推进月,着力研究解决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体制、政策的突破为农村城市化注入新动力,以农村城市化的新亮点、新成绩来推进全区发展。各单位通过优化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如[南磨房地区]深入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提出构建以产权制度创新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环境一致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城乡体制一元化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高碑店地区]认真把脉农村城市化建设,提出“一三五六”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大高碑店理念;三:传统文化、时尚文化、传媒文化三大产业;五:五大长效机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劳动保障、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六:六大目标—富民、人文、平安、环保、诚信、文明)和“发展富民、保障安民、文化育民、管理塑民”的工作重点,推动传统、传媒和时尚三大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民生问题,提升文化文明,构建和谐乡村。[来广营地区]深化“三化三区”(农村城市化、经济繁荣化、地区文明化,绿化生态区、城市建设区、产业发展区)发展战略,推动农村城市化实现新跨越。[崔各庄地区]紧紧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东部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在产业培育、规划改革、公共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保障五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构建“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东风地区]研究制定了《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力争通过三年不懈努力,实现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致力于审视工作、破解难题,一批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各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站在新的起点上审视农村城市化工作,按照“领导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富民是根本目的,保证平安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敢于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闻过即改,集中力量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从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实惠、取信于民。

一是围绕保增长,解决热点问题,防范化解经济风险。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剧、国内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区域经济增速放缓的实际,各单位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及时研究对策措施,加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充分认识战胜困难的深厚基础和有利条件,真正从危机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找准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出路,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开创农村城市化工作新局面。[十八里店地区]着力打造三大经济板块,精心培育四条特色街,夯实强乡富民基础。[管庄地区]利用燕京药业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契机,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常营地区]加大对“非中心”等一批在建大型产业项目的协调、支持和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做大、做强。[孙河地区]全力推进沙子营湿地生态园、孙河商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太阳宫地区]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小红门地区]积极引导科学合理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区农村集体经济办公室]积极争取市、区资金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的产业发展。

二是围绕保民生,解决难点问题,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各单位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对接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功能定位,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成了49个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5条新村道路、20条乡村道路建成通车,8个新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农民新村开复工135.2万平方米,竣工78.4万平方米,3282户、8344人喜迁新居;新村累计竣工1031万平方米,6万户、13万人搬迁上楼。强化产业带动、企业合作、中介促进、托底安置四项机制,全年完成技能培训4122人、引导性培训9300人,实现就业和转移就业3549人。按照因地制宜、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深化“五个确保”救助长效机制,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扩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覆盖面,已有6万余农民参保,有3.4万人享受到区财政与乡、村集体的补贴。落实*市老年人福利养老金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1.9万名农村老年人全部享受到每月200元福利养老金。广泛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确保贫困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加强利益协调,关怀弱势群体,促进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让城市化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努力做到“四个兼顾”,即一是兼顾国家、集体、群众三者的利益,实现“三方共赢”;二是兼顾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兼顾本地人口群体与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实现“和谐相处”;四是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实现“公平合理”。如[豆各庄地区]改造扩建黄厂路、京津塘东路等5条道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来广营地区]启动绿隔最后一批农民腾退上楼工作,签字村民满意率达到100%。[管庄地区]将原定于2009年上半年启动的农民拆迁上楼提前到2008年年底,让群众享受地区发展成果。[太阳宫地区]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资金帮扶“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十八里店地区]充分发挥失业预警机制的作用,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三是围绕保平安,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单位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从全区工作大局出发来谋划平安建设,进一步调整工作的着力点,维护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针对突出的信访矛盾问题,通过开门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讲清政策,解决困难,帮助信访群众调整心态、理顺情绪、息诉罢访。全年市级群体访下降94.4%,区级群体访下降82.6%,总体个访下降20.8%,实现了无重大越级群体访、无敏感时期非正常群体访和无重大重复上访户三个“零指标”。如[金盏地区]在村级矛盾调处工作中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起“村‘两委’统筹抓总、党员干部联网管理、村民代表联系村民”的网格化工作格局,形成了“家庭琐事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村”的就地化解矛盾新局面。针对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如[黑庄户地区]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坚决关停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单位。针对排查出的突出治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按照定领导、定部门、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时限的“五定”办法,层层落实工作措施,限期改变面貌。如[将台地区]通过定点守控、动态巡控、网格布控、电子监控,构建全天候、无盲区的社会面防控体系。针对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吸取“三鹿奶粉事件”教训,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屠宰、经营、运输、储藏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动物产品消费安全。如[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充分发挥白鹿司、大洋坊两个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屏障堡垒作用,坚决杜绝无证动物及动物产品过关,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针对突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落实免疫政策,加大免疫力度,确保免疫密度。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及时进行重大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坚决防止疫情发生蔓延。如[区种养中心]结合近期国内外禽流感疫情高发实际,筑牢“三大防线”(思想防线、组织防线、技术防线),全力提升禽流感疫情防控水平。

(三)致力于谋划长远、推动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实现突破

各单位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充分论证、上下衔接,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各单位在创新体制机制工作中,认真清理查找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对僵化的体制机制彻底改革,对过时的政策规定坚决摒弃,切实做到该改的改,该废的废,该立的立,共废止、修改、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375项,其中废除12项,修改完善225项,新制定138项,着力从制度层面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在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研究制定定福庄、垡头储备区建设方案,成立专门机构,完善管理机制,争取规划突破,加快推进步伐。按照“依托组团,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原则,打破乡域界限,有效整合资源,着力培育产业带、经济圈。加快推进绿化隔离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项目规划建设,探索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发展产业项目的新模式。探索绿隔地区保留村庄改造新模式,盘活土地存量,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村帐托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东风地区]以解决场乡体制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深入研究企业管理、工作机制、社会保障等问题,实现由农村、城市二元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东坝地区]严格项目报批制度,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在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完善地区办事处管理体制。加强农民新村社区、农居混居社区管理体制建设,逐步实行社区管理。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乡村统一收集、区专业化运输、无害化消纳的管理模式,形成城乡兼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资源有效利用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逐步将农村地区道路养护、绿化、保洁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如[奥运村地区]从体系、队伍、机制三个方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运动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南磨房地区]完善四项工作机制,特别是“6+2+7”条专块统的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科学化。[常营地区]探索出以党建先导、职能转换、服务至上为特点的农村地区社区工作“常营模式”,着力解决社区管理工作中“混管、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提升了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三是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统筹产业与就业,健全城乡平等的就业促进政策,分类推进农民就业,保证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及时就业。采取重点工程征地、整建制征地转居转工等方式,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轨,累计有2.7万农民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规范乡村集体生活补贴制度,初步实现“老有所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大病统筹报销起付线由原来的5000元降至4000元。同时,提高大病统筹封顶线,报销最高额将由现在的成人5万元、学生6万元分别调整为成人7万元、学生9万元。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倡导时尚文化、丰富社区文化、弘扬企业文化、推进廉政文化、引导休闲文化、提升培训文化、关注流动人口文化,构建八大文化板快,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地区文明程度。如[高碑店地区]完善政策帮扶机制,形成鼓励开发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参加职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的困难群体就业“四个鼓励”机制。[崔各庄地区]强力推进新型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自2008年起,“新农保”缴费比率为4:3:3,“4045”以上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由地区、村两级承担,个人无需再拿一分钱。

四是在安全稳定体系建设方面,健全“三级网络”,强化“五大机制”,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进基层平安“六大体系”建设,构建“联防、联管、联建”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覆盖农村、整体联动、广泛参与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模式。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同规划、同管理、同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完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农民房屋租赁组织化经营、封闭式管理四种模式,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营造和谐氛围。如[崔各庄地区]探索提出农民房屋租赁组织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业养人”的良性循环,市委书记刘淇专门调研。市委《*信息》第480期刊登了“关于*区何各庄村农民房屋租赁组织化经营模式的调研”,市领导刘淇、郭金龙、牛有成、赵凤桐,区领导陈刚、刘希泉均做出重要批示。人民网、*日报、新京报等媒体予以报道。该经验将在全市进行推广,何各庄村目前已接待各类参观1200多人次。[三间房地区]落实矛盾风险评估机制,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四)致力于固本强基、为民造福,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各单位紧密结合农村城市化工作需要,落实区委“能力建设年”工作部署,倡导“五个楷模”,强化“四种意识”,各级党组织推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是党员干部队伍树立新形象。各单位初步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党性修养、政绩观和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得到弘扬,防止和克服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短期行为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围绕“党员受教育、组织聚人心、群众得实惠”主题,深入开展以“解读政策、解疑释惑、解压除忧、解难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联系户”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联系群众的覆盖率达到97%,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达到100%,做到了村村有服务品牌,每个社区有服务项目,大大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针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做加强和改进作风的带头人。农村系统领导班子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努力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通过学习提高、实践锻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规范管理与强化功能并重,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各地区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体制和村政事务管理机制,明确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村民委员会的社会管理职能,保证经济合作社作的经济管理,进一步明晰关系,明确职能定位,强化工作协调,提高村级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思想上鼓励、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顺利通过了市委农工委组织的评估。完成148个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如[平房地区]确立“四议三公开”民主决策程序,保证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监督权。“四议”即: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三公开”即:事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坚持分类管理与民主自治并重,加强农村社区党建。积极探索对社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发挥他们热爱社区、熟悉社区、关心社区的优势,动员他们参加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之间、新建小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严格实行“三推一选”民主程序,圆满完成了113个社区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机关下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方式,社区工作者队伍达到1065人。如[来广营地区]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支持和鼓励社区成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体、教育、卫生、慈善、残疾人等社团组织及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三是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取得新突破。在“两新”组织党建方面,农村地区226家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全部按要求建立了党组织。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增强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企业“围绕企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双培工程”为载体,把8名党员培养成为企业骨干;围绕“最先进的群众在党内、最优秀的人才是党员”的目标,把10名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在流动党员党建方面,积极探索流动党员党组织组建形式,形成了流动党员直管、编管、协管、自管四种管理模式,建立流动党员支部19个,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67个,努力使每一个流动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发挥应有作用。在全区大力推广双向共管模式,目前建立双向共管党组织13个,达到了“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经常化教育”的目的。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各单位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强化专业纪检监察、党风廉政监督员、村级行政效能监察三支队伍建设,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如[常营地区]建立自我教育“思廉线”、舆论导向“倡廉线”、牵动家庭邻里“助廉线”,“三线促廉”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四、启示

第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加强学习,打牢思想根基。各单位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在每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发动,纠正模糊认识,克服厌倦、松懈和畏难情绪,使广大党员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坚定性。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确保党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为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持续解放思想,实现认识飞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力推动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思想解放,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和思想保证。在学习调研阶段,农口各单位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核心,采取召开研讨会、报告会、调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围绕“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着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分析检查阶段,坚持把联系实际找准突破口作为关键,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发展思路;在整改落实阶段,坚持把推进农村城市化、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重点,用发展的眼光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践证明,只有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才能冲破一些思想束缚,解决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定工作的问题,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和骨干力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实践特色,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是顺应时展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农口各单位紧紧围绕农村城市化工作实际,以群众期盼为动力,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成效,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切实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使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既是保障和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农口各单位把固化奥运经验、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立、改工作,形成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实践证明,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把解放思想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才能形成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使科学发展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赢得群众认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吸收群众参与,组织好群众评议,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农口各单位坚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群众,以亲民的作风深入群众,以务实的精神求教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收群众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组织群众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大范围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公开整改落实方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使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了了解民意、改善民生、集中民智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群众满意标准,让群众感受到科学发展就在身边,感受到开展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学习实践活动才会赢得群众支持,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领导带头,引领活动开展。农村系统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既带头学习调研、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又联系实际运筹帷幄,指导实践、示范引领;既站在前台抓活动,又摆正位置受教育,为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证明,要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先必须紧紧抓住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发挥表率作用,引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还承担着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贯穿始终,在主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力求“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显特色、研究问题挤时间,着力解决应对工学矛盾的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和效果问题,实现了学习与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推进。

回顾总结农村系统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有限的目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各单位之间存在工作力度不平衡、成效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单位查找问题不够集中,分析问题深度不够,整改和努力方向不够具体。目前,集中学习实践活动虽告一段落,但这决不意味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已经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集中教育活动是有时间性的,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没有时间性的,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农村系统各单位将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和发扬已形成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农村系统各单位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区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解放思想、传承奥运、再创优势”的工作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以“三提高”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把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