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

时间:2022-06-10 09:37:24

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

【提要】新时期,新形势,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源于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归根结底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我国又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青年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在中学时期,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发展、文化自信确立的重要阶段,抓好这一阶段的养成十分重要。本文从必要性、现状及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几方面来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文化自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路径探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变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推陈出新,变革教学模式。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更新,若要不被时代抛弃,就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富含了大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伦理,是教育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强了对语文课程重视。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的开展,就是培养知识与素养全面发展的人。近几年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方向,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高考的阅读面也在逐渐扩大。那么,面临着考卷阅读字数的增多以及难度的加大,中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教育部重磅了语文课堂标准,以新课标的形式,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古诗文的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了72篇,提高了学习难度和要求。推荐背诵的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书目增多,可以传播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使学生通过阅读背诵以及老师的讲解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高中的三年,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从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利于良好精神品质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

我国拥有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也非常大,在新课标改革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其中。语文的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融合过程的不完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足、了解程度不深等现象。

(一)“半融合”现状

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语文课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所谓对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机制下,语文教学也出现了“半融合”的现象,表面上是实施了二者的结合,但是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将传统文化富有的精神内涵传输给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高考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着重于知识技能的训练,带给学生的是短时间又快又好的记忆方法。对于文言文的讲解,仅仅是重点讲解与考试题型相关的对文中的重点词句的解读与翻译,既忽视了传统文化中富含的精神底蕴,又忽视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背后的独特魅力,仅仅只是学到了翻译上的技巧。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动机不应只是受限于成绩,还要注重内涵教育,注重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渗透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半融合”现状,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功能,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高度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需要语文教师的配合。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课标的改革,语文教学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内容和目标都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但是存在的现实情况是,对于传统的经典著作,以及高考涉及的范围篇目,教师理解得不够深入,甚至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其内容进行解读。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高考考点,教师采用填鸭式教育,对考点范围内的词句进行逐一讲解,学生处于被动、被迫的地位,没有思维的参与,教学的内容也会变得淡然无味。教学形式的单一,会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寡然无趣,失去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所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难以提升。

(三)学生兴趣不足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无论是课本还是考试,都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作为青年学者,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青少年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很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认知,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之新教材的改革,文言文的难度增加,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将重点都放在了文言文的翻译上面;虽然新课标不断革新,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使用以前古老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难易程度的了解,逼迫学生生硬被动地记忆词语解释,背诵整段课文,这只会加剧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反感,更加提不起兴趣。加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中生的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所提供的休闲、消费文化等满足和丰富了高中生的精神需要,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娱乐场所,他们开始接触电影、电视剧,甚至于沉迷期待于西方的文化思想。他们在思想多元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语文内容以及传统文化的抵触心理,语文内容和传统文化与网络上的流行语言形成巨大反差,更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这些问题给教学任务又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新

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针对性地逐个突破。不仅是政策改革,最重要的还是老师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和方式,在深入教材的同时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媒介功能,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催动着教育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2019年党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因此,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应该破除传统的方式,利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教师先让学生初读一下文章,然后找关于这个课文的完整故事视频,将刻画的每个人物片段反复播放,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初步印象,再深入解读文章,对比形象特点,然后共同探讨从中获得什么样的道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当堂测试,老师可以通过答题情况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讲解,巩固当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上课没听懂的或者想进一步学习的传统文化的课程,比如《论语》研读课,文言文、诗词讲解课程等,进一步提升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利用好“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及时查漏补缺,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二)深入教材,挖掘传统文化魅力

互联网对教育起着媒介、载体的作用,作为辅助工具,语文教学还是要以课本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了解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所富有的审美价值,并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全文内容,体会其赋予的精神内涵,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依据各类文言文、诗词歌赋所具有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在解读其基本含义的同时,又要对其人物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体会其赋予的人生道理及现实价值,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美感。例如《烛之武退秦师》通过介绍烛之武的“烛”是以地名为姓氏,烛之武是烛地叫武的人,来引发学生对自己姓氏的解读;然后学生猜测“烛之武退秦师”的“退”的用法和含义,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深入挖掘“退”的用意,并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事件梳理、引申扩展一下历史常识与背景,并将体现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联系,体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忠君、爱国思想。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的内涵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最终目的都是将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感悟出来,自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三)加强实践,走进、走近传统文化

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教学,还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教师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还可以在传统文化节日的时候,对其由来和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说;还可以通过节日引申扩展到曲艺、礼仪的介绍,在感受文化氛围的同时,增进对文化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青年肩负的传统文化“新”和“兴”的责任,就要“学好”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树立起文化自信,这样才会有振兴中华的底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林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