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5 15:29:43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期,红色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组成部分,在构建红色文化体系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文旅融合趋势日益增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断推进。本文以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总结成都市红色资源概况、优势及存在的旅游品牌形象模糊、文化产品内涵单薄、宣传和推广不到位等问题,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提出成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从特色品牌、科技场景、文化活动、宣传推广、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旅融合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我国所拥有的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是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由此可见我国新时期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红色旅游中的关键场所与核心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来展开,把握成都所拥有的红色教育资源,将红色旅游作为成都旅游业和西部地区精神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高地。

一、成都市红色资源概况

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发现,成都目前设有纪念馆、博物馆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计30余个,包括十二桥烈士墓、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抗战文物馆等。这些基地大体分为自然和人文遗址资源两类,大多将传统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进行宣传和推广。并且这些基地选择将红色资源数字化的方式,延续红色资源生命周期。主要方式有: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扫描,保存红色文化遗产各类基本信息;通过AR互动、VR体验等技术手段全方位向游客展示红色文化遗产,实现文化遗产立体化呈现,从而提高红色文化遗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场景再现革命故事背景和历史场景,提高游客参与度,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二、成都市红色旅游发展优势

(一)定位红色文化,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文旅融合

2021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2021年3号)》,其中提到,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消费。成都有四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永久举办地,有良好的文旅融合发展基础。因此,成都市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关注红色资源开发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打造成为成都下一个符号,形成成都市文旅发展新热点

(二)聚焦教育阵地,形成旅游引力,助力产业增值

近年来,红色旅游广受关注,我国红色旅游人次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①,“五一”期间,关键词“红色旅游”环比提升约7倍,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参观小高峰。2021年红色旅游景区订单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约375%的增长。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和知识宝库。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史、锻炼党性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广大群众培育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高水平开发,满足消费者文旅需求的同时,推进社会文化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助推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和地区经济增长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发展也为成都发展文旅事业提供先天的优势。在革命斗争史与发展史中,成都经历了历经辛亥保路革命、成都解放、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不给成都这个西南特大城市留下深刻的红色印记。近年来,成都政府持续加大红色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在保护原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不断采取现代手段,拓展红色资源价值,不断扩大成都红色文化影响力。

(三)结合先进科技,释放资源潜能,拓宽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上大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仍采用传统展出和发展模式,将科技与红色资源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案例较少,是值得探索的一大契机。通过对新技术与旧资源的相互融合,探索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文化产业经济业态、新文旅发展方式、新展出运营模式。成都发展速度快,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行业综合运用VR、AR、AI等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表现的模式及手段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新兴技术对文化继承和旅游行业带来的各项挑战,关注文旅市场的消费新需求,推动文化继承和文旅行业的迭代更新与升级。红色文物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数字化技术能有效释放和提升红色文物旅游资源的潜能。利用数字化技术更新红色资源的社会展出方式,制造强大吸引力,提高红色资源传承与发展中的创新性。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红色创意产品开发,促进红色文化消费,助推文旅事业发展,既能提升红色文物的自身价值,也符合当下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纽带,发展红色旅游,能有效推动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产业化发展。

三、成都市红色旅游发展问题

在良好的发展优势引导下,成都市的红色旅游想要突破现状,尚需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地区的红色旅游文化形象不够突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地区众多,想要在庞大的红色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形成深刻显著的地区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个性化的红色旅游体验。而成都目前的红色旅游仍是分散发展,未形成立体全面的城市红旅品牌。第二,地区红色文化产品内涵单薄,没有进行深入挖掘。目前成都市的红色资源展出仍旧将关注点放在表面的文物遗址上,没有对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故事和中国精神进行开发和弘扬。因此,即使拥有最新的技术,采用热门的方式,但始终无法实现传统红色精神在新时期的创新性发展,导致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层意蕴无法外显。第三,社会文化教育角色不明确。成都市范围内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处于较为小众的文化受众群,没有在社会上树立广泛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发参观的观众数量较少,参观的“回头客”比例低。在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馆的参观人流量更是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第四,红色旅游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成都市目前大多数红色旅游活动的社会营销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只针对小部分社会人群,难以实现大众化宣传推广,且传播内容深度不够,形式和展现过程流于表面,没有充分释放红色资源的精神价值,难以激发消费者的共鸣,因此很难促进红色经济发展。第五,成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明显人才缺位问题。高素质的人才匮乏,专业且长期在岗的人才因为报酬或长期发展潜力等原因离岗,导致人才流失率高,难以形成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四、成都市红色旅游开发优化策略

(一)发展地区特色红旅,打造城市品牌符号

1982年,国家为保护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2]。成都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当选。就成都红色资源来看,市内的十二桥烈士墓、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抗战文物馆等,可与成都周边地区红色教育基地联动,如位于四川仪陇县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四川广安市广安区的邓小平故居,位于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等。将各处分散发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发展,形成聚力,打造属于地区的红色旅游特色线路、红色文化特色展出等。将红色资源整合,形成强大的城市品牌。调动中西部点状分散的红色旅游资源,汇集成条带状的旅游线路,强化地区红色旅游印记,打造独特的成都红旅IP。同时,按照各区域特色红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红色文旅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娱乐性、趣味性需求,打造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二)科技助力场景构建,挖掘资源深层内涵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过程中,应将传统的观光游览形式转化为实际体验形式,让游客有机会参与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展现红色旅游特色,感受其深刻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充分吸引游客,体现不同地区红色旅游的特色[3]。成都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优势,将科技与红色文化结合不断深入,力图通过现代化科技,呈现三维立体的场景和故事再现,实现参与和感受方式上的现代化。借助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数字化设施设备,以视频、音频、模型、景观等多元化配置方式全面展现文物,充分满足游客的感官需求。积极引进AR、VR、3D打印等技术,对红色文物展示形式进行光、电、声波等途径的全方位改造,使文物呈现立体化、层次化,游客感知更丰富。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场馆构造,沉浸式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观众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精神熏陶,更深层次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

(三)开展社会交流活动,发挥教育阵地作用

红色教育基地在物质、信息和精神三种形态上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革命遗迹、遗址、历史人物故居等物质形态是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高校党员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体会红色文化精神,为党性教育提供鲜活的教材[4]。作为全社会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成都市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积极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各类学校机构合作,开展地区特色的红色教育拓展活动和研学性质的红色旅游活动,在旅游和文化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中国革命精神;向大小公司企业发起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各类党建项目,使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提高社会普遍爱国教育水平。

(四)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激发社会消费共鸣

当消费者与红色文化产生共鸣时,会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培养稳定的消费群体。“4V”营销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产品市场推广,是目前中国学者提出最先进的营销理论,对红色文创产品的营销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4V”营销理论是指“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差异化(variation)”和“共鸣(vibration)”,其中共鸣理论是最重要的一点[5]。新时期的红色文化旅游营销要摆脱传统的红色文化推广方式,拓展红色文化的产业链发展,把握互联网+和IP打造方法,实现将红色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引起消费者对红色文化的共鸣,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有关红色文化的联想效应,从精神文化方面将其更深入,更全面的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相融合。红旅产品不再是一个特殊“高冷”的文化群体,而是多元可接近的大众化文化产品。

(五)培育专业素质人才,扩大文化海外影响

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专业人才培育拨款,或开设相关培训机构。允许更多人加入专业人员培训当中,让红色文化的推广工作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本地区的红色文化、热爱本地区红色资源的专业宣传人员,提高讲解和引导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感。在全球化新时代,拓宽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国际交流成为趋势。应积极推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国外同类型教育基地建立友好关系,相互交流,不断沟通。将我国红色文化推广影响到国外华人,召集起中华优秀儿女的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强化海外华人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五、结语

在我国红色旅游经济逐渐走强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深入背景下,成都市应及时把握地区丰富红色资源,发挥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优势,通过科技助力创新、打造城市品牌、开展社会交流、培育高素质人才和激发社会消费共鸣等手段来解决地区红色旅游文化形象不够突出、文化产品内涵单薄、社会文化教育角色不明确、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以及人才缺位问题。实现成都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成都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力量,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10).

[2]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辨析[J].城市规划,2011,35(12).

[3]于建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新思路刍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1).

[4]曲超,赵国利,郭倩君.红色教育基地在高校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0,(09).

[5]李宗富,周晴.4V营销理论视域下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9,(12).

作者:王星予 钟沁洁 练红宇 单位: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