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职称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07 09:10:56

体育教师职称改革研究

[摘要]体育课程集教学与体育活动于一体,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此体育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体育教师职称改革也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基于体育教师职称改革的现状,分析体育教师职称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包括:弱化师德师风在职称考核中的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职称评定终身制抑制师资队伍活力,人才评价系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等,并提出对策,包括:把师德师风放在职称考核的首位,破除“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规则,完善职称评后的竞争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系统等。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称评定;职称考核;改革

一、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编制管理,修订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体育教师职称改革作为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关系到每个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体育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也与我国体教融合政策的实现息息相关。然而,体育教师职称的改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的职称评定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文章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师职称改革的相关建议。

二、体育教师职称改革现状

(一)体育教师职称设置情况

体育教师职称设置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职称设置是相同的,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是相对应的。一方面,体育教师职称级别越高,对其要求和考核标准就越高。另一方面,职称的高低与薪酬的高低也是相对应的,级别越高,薪酬越高,反之,薪资则越低。

(二)职称评定范围有所拓展

传统的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局限于教师岗位,而教练岗位无法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薪资和待遇也与体育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别。2020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使得教师教练岗位以一种双贯通的形式出现,体育教师和教练不局限于只担任各自的岗位,还可以互换岗位。毫无疑问,这种双贯通制度拓宽了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范围,畅通了职称评聘通道,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指明了两条可行之路,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晋升空间。许多教练的技术水平较高,在此之前,他们只能局限于教练岗位,而通过《意见》的提出,他们也能朝体育教师的方向发展,也能享受到体育教师的待遇,这些优秀教练员的加入无疑给体育教师的团队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使其能够发光发亮,更好地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服务,以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早日建设成为体育强国[1]。

三、体育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教师职称制度由来已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化革新之中,但是其变化革新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弱化师德师风在职称考核中的地位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的体现。“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毫无疑问应该被放在职称考核的首要位置。但是现有的体育教师职称制度往往把师德师风的考核弱化。首先,体育师德师风的考核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在考察过程中多采用自评及他评的方式,受主观情感和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导致师德师风考核的有效率和信任度较低。其次,有些学校的师德师风考核仅仅只是“表面功夫”,并没有将其真正纳入体育教师的职称考核标准之中,不能从根本上去降低师德师风问题发生的概率,加大了教师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风险。

(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以往的体育教师职称考核中,许多学校都把教师的数量以及专利的数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门槛,以及判断其学术能力的依据。但很显然,体育不只依靠室内教学来发展学生脑力,更多的是靠室外教学引导学生发展其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更强调实践性,所以体育教师职称评选的重心应该放在实际教学活动上。而部分学校仍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错误标准,只重视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忽视其教学能力。一方面,严重割裂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在这种标准之下容易把大多数精力都倾注于科研,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会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下降,从而间接地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这种重视科研规则下的学历结构必然会向高学历水平的教师倾斜,许多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往往能接触更多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这一做法限制了许多低学历但综合水平高的教师的职称评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才引进的渠道,不利于体育师资队伍的壮大和发展[2]。

(三)职称评定终身制抑制师资队伍活力

职称评定终身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评定论,意味着体育教师的职称只上不下,这种一评定论的模式很显然不利于体育师资队伍的调整和发展。一方面,有些体育教师在晋升到目标的职称之后便失去动力和竞争意识,定编定岗作为一种优势让他们能够长期留在自己的岗位,但是对于其他后进教师来说,这却成了一道门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后进教师的晋升和发展。后进老师的发展出现瓶颈就会导致师资队伍的调整面临一定的困境,这样的师资队伍很可能会成为一潭死水。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后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竞争压力越小,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往往就越不积极,很容易滋生学术不端行为,以至于阻碍师资队伍未来的良好发展[3]。

(四)人才评价系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许多学校的人才评价系统都不只是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主导,并且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中也不只是考虑这一项内容,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内容。其次,只有很少的学校会邀请专家或者其他部门作为评价主体,大多数学校都是自主组织人才评价团队,这样一来,体育教师的人才评价方法和结果反映的意见较为冗杂且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最后,影响人才评价的无关因素过多,教师除了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人才评价系统的客观性,不能对人才进行有效识别,不利于人才系统的升级和发展[4]。

四、体育教师职称评定改革的建议

(一)把师德师风放在职称评定的首位

首先,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师德师风建设部门,并由这一部门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及准则,为师德师风的管理提供制度化保障与导向,让师德师风问题的奖惩有根有据,以保障师德师风在校园里的大力发扬。其次,师德师风受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大环境的师德师风氛围好,就会带动体育教师们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反之,则会诱发更多的师德师风问题。因此学校领导作为学校教师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要起好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引导教师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把师德师风的建设落到实处,以此提升学校大环境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从而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校要完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在体育教师职称考核中加大对师德师风的监察监督力度,这不仅要求将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与职称考核和晋升挂钩,也要求学校完善其职称评选过程中的自评与他评系统,自评可以提升自我认知水平,他评能够提升平价的客观性,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能够促进师德师风的常态化建设。

(二)破除“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规则

科研水平往往是证明体育教师能力的标准,一个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体现体育教师个人学习水平,也体现教师思想发展水平,但是它并不是证明体育教师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的职称考核应该破除重科研、轻教学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规则,对教学持有重视的态度。体育本身是一门侧重实践和技能的学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所以职称考核时也应重视教师的运动技能和教学能力,以其实际教学水平为导向,尽可能地平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就体育教师而言,他们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其除了发展学生脑力活动还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职称考核时要更多地采用适合体育教师的相关指标,并且具体分析该指标的适用性,做到精准施策。

(三)完善职称评后的竞争体系

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不利于教师队伍的长期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打破这种“一劳永逸”的职称评定终身制。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大规模的竞争考核,发挥职称对体育教师的约束作用。其一,要对职称的评定和续评设置相对应的门槛,比如设置岗位年限5年到10年,年限达到后要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体育教师实行降级或取消其续评资格等。其二,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治力度,一经发现,必须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以达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对体育教师的职称激励机制,对评后工作绩效及师风师德优秀的体育教师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这些奖励能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也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师向他们看齐,发挥职称对体育教师的激励作用。

(四)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系统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长期、系统的人才评价模式,以提高人才评价的社会化程度。首先,学校可以采用校内教师回避的方式,发挥校外同行的评议作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因人际关系带来的评价结果不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称评选的公平性。其次,学校可以聘请人才评价方面的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的评议,这样既可以保证体育教师职称评选的公平性,又能够提高职称评选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学校在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时不应该过于刻板,而应该趋向于灵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师自身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这样一来,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取其所长,也可以增进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激励教师朝着人才评价系统里面的指标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体育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够优化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最主要的是能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推进体育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发挥师德师风导向作用,畅通职称评聘通道,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职称考核模式和人才评价系统,才能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我国体教融合事业的发展献一分力量。我国的体育教师也应坚守住立德树人、体育报国的初心,以国家的各项政策为契机,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积极向一流的师资队伍靠拢,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辉.“放管服”背景下广西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2021(04):13-15+26.

[2]王立忠.破除“五唯”倾向让教师安教适教乐教[N].山西日报,2021-03-30(011).

[3]熊丙奇.高校如何行使职称评审权[J].在线学习,2021(Z1):90.[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系列刊[J].教学与管理,2021(10):85.

作者:杨川 单位:天津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