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创新路径

时间:2022-05-05 15:46: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创新路径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高校是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主阵地,将大数据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大数据意识,并以此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成为我国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思想应运而生。高校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数据有效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与思想素质方面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数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大数据”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无法运用常规的软件和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决策力和洞察力、优化流程能力,是一种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现在大数据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成为发展的趋势,也成为现代化教育标志之一[1]。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具有海量数据规模,可快速地进行数据流转,将动态的数据组织成体系,并有着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IBM认为大数据具有海量数据、运转快速、分类挖掘等特点,大数据不仅呈现出海量化数据,而且还可为那些非结构化的、无法用传统方法处理的数据与运用,探求它们间的相关性,进而为制订有效的对策提供科学性和实证性。近年来,大数据中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有了更卓越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电商领域,淘宝、京东等平台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分析进而为用户推送他们所感兴趣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在医疗方面,大数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数据的比对进行统计分析、对远程患者的数据分析、以及就诊的情况等,然后再进行临床决策,最后实施就诊,从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另外,大数据对国家经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掌握信息的过程中,可确立国家的发展方向并改变发展的模式,有效信息有助于国家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进而达到市场改革的效果。尽管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在大数据的利用率上不低于其它发达国家。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优化信息发展的环境,进而使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1]。

2大数据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灵魂,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能不断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人们充分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巨大便利。例如,通过大数据获得消息的渠道更加宽广,效率方面也有所提升,掌握消息的能力也在逐渐的提高。目前我国互联网领域存在许多问题,整改工作难度系数加大,从而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现状,高校管理者应将大数据与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将大数据不断地磨合,不断提升大数据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运用大数据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以及信息方面的包容性、敏感性,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需求相适应。然而传统的模式对创新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应将传统的模式与创新模式相结合然后再做出合理调整,并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合作共赢的战略性方针,最终形成先进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

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3.1特征分析

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带来巨大的改变,同时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并呈现出精准化的特点。3.1.1科学化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促进思政教育科学化发展。首先,通过大数据能掌握高校思政教育的规律。高校思政教育规律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在其运动过程中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通过利用大数据的特质对实际世界有了更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中应用大数据,能将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数据信息挖掘出来,从而揭示高校思政活动中各要素之间以及高校思政教育与其它领域之间的潜在联系,可以为研究高校思政治育规律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崛起能加速量化研究方法的升级。此研究方法能克服由于过度依赖主观经验与直觉判断出现的各种偏差,将客观实际情况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来。通过AI智能和云计算,以及虚拟现实和机器算法等大数据技术,能有效量化分析教育对象的思维,加强其言行等日常信息的收集,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证研究。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思教的不足,提高研究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为教育工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合理的依据,从而进一步凸显出高校的思政教育创新,使其更加科学化、精准化[2]。3.1.2体系化高校的思政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含教育目标,也包含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要素,而且各要素间构成纵横交错的关系。同时高校的思政教育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大数据能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只有将大数据的思维、技术以及方法应用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育模式,有效完善教育方法,进而充分改进教育手段。通过对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加强思政教育和其它领域间的良性互动。当前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定位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使得教育内容和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同时还运用可视化技术,有效地丰富教育手段,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另外,高校思政教育也是一项循环、提升的教育过程。通过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大数据会一直进行追踪记录,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和监测数据变化,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可随时提取相关数据,这样在构建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以及调节机制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及时调整与纠正,从而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长效化。因此,大数据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各要素、各环节间同频共振、同向并行,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具有体系化特点[3]。3.1.3精准化大数据有科学的样本选择与严谨数据分析的两个优越属性。大数据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获取数据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能对教育对象个体差异的精准把握,让思政教育方式从粗放化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日益呈现出精准化特点。在宏观层面上,大数据能消除以往难以逾越的鸿沟,能真正实现让数据自由发声,真实、完整、准确的信息能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利用大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从而增加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在微观层面上,依托大数据,将教育对象更加具体化,并进行更直接、更详细、更具体的研究和判断,从而有效地更新了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高校传统思政教育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导致教育资源低效甚至无法配置。受大数据思维的影响,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模式,回归教育本质,更为注重教育对象的均衡发展,教育模式也朝着个性化教育积极转变。通过筛选、过滤、提纯、分类处理批量数据,能深入了解与把握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信息。根据教育对象个人发展规律进行因材施教,切实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2面临的问题

将大数据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育工作的精细化和超前化。但当前依然要面临许多的困境,主要包括伦理问题、融合技术的难题以及数据的异化等问题。3.2.1伦理问题目前信息已成为一种商品,良莠不齐的信息有时会对人的隐私构成一定侵害。因此,运用大数据解决学生思政问题也会带来伦理问题。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教育对象进行动态追踪与监控,借助数据的关联性,获取教育对象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性、行踪位置、人际网络等隐私,尽管这些信息对思政教育的网络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全方位、全景式的监控使受教育对象的个人隐私有遭到泄露与滥用的风险。如有信息系统出现漏洞或管理不当的情况,就会被违法犯罪分子窥视与利用,造成严重的人身威胁。因此,怎样科学合理地界定数据采集、数据利用的权利与范围、如何创建与完善信息安全维护的长效机制,在充分挖掘学生的行为数据与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大数据运用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4];3.2.2融合技术难题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教育工作的超前化、精细化与常态化。同时要将网络、计算机、通信系统、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部元素与大数据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集成化的分析模式;3.2.3数据异化由于数据库的原始信息一般都由人工提取和处理,而且数据本身就有一定的混杂性,这就容易造成大数据的数据污染,从而产生数据异化、数据造假等质量问题,获得的分析结果必定会存在误差。有些人盲目地相信大数据,从而忽略大数据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就没有充分考虑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进而没有进行验证和把关。

4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路径

4.1调整教育模式

首先,教学模式方面应要进行改革,改变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在以往的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大数据由综合型评价汇总,分为动态性和过程性两种,判断两种情况要依据学生综合能力所反馈出的情况,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凸显出来,因而建立一个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非常必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构建一个教育体系,先将分析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利用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掌握学生的兴趣并进行分析,用系统的形式自动生成表格;其次,经验丰富的教师可通过大数据提供的线索找到其中的联系,把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再进行分析,有助于处理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丰富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模式。

4.2提升大数据作用

应加大力度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培养有理论知识的人才还要着重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全方位人才。根据相关的实践统计,当前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培训,才能提升大数据的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进而充分地整理和记录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在大数据中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占主导地位,在熟练使用互联网平台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例如:通过积极参与贴吧、论坛的讨论,可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将其心理活动有所掌握,结合需求的范围制订出科学方案,对当前学生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3完善基础建设

要不断加大高校网络建设力度,完善数据系统的基础建设,使其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相吻合。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收集信息数据的体系,提供网络安全技术,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利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收集数据信息,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另外,要严格按照院校的规定,将学生的出勤、请假以及课外活动方面准确地记录。确保院校在教育建设上的逐步完善,也将为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后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开创思政教育工作全面改革的新局面[5]。

4.4加强学生自身发展

高校的学生在经过多次考试和磨砺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内心坚定的信念走进大学校门。他们有崇高理想,也有一定的本领,是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同时大数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易使学生接触到许多负面信息,由于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往往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要正确进行自我认识,改变自身的缺点,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压力,缓解压抑的情绪,找到影响自身发展的关键点,然后进行剖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多注意大学生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关注身心发展不健全的学生,进行相应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4.5构建大数据思政工作队伍

大数据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处理大数据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尚未完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结构的组成,因此要坚持教育者再受教育的原则,建立一支数据分析能力较强的思政工作队伍。特别要加强培养数据技术能力,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他们开展专项培训活动,才能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诉求相契合,从而做好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具体表现在:首先将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结构进行完善,组建一支新队伍;其次,要积极引进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把大数据专业技术融合在高校思政教育队伍中,将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其次,应与巨头公司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学习一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将人才等优秀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后,要多开展一些培训活动,让教育工作者有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工作[6]。

5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强、完善改革思政教育工作,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思政教育理论应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因此要更新、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做好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工作,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强,唐晓伟,邵光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20(16):40-42+46.

[2]钱冲.变革与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2):78-82.

[3]谢仕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科技风,2018(015):58-58.

[4]姜明.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科技资讯,2018(29):237+239.

[5]齐锋.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424.

[6]向莹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20):0010-0010.

作者:李玉玲 单位:菏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