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4-24 17:46:10

谈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摘要]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要承担起社会道义的重任,传递温度,体现隐形力量,就需要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其中,使纪录片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体现出来。本论文着重于研究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现实题材;人文关怀

电视纪录片,不同于资金投入多、创作周期长的大型纪录片或系列纪录片,更多的是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纪实短片,投入少、周期短、制作精简,但却是当今主流纪录片平台播出的主体。在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注入人文关怀,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充分体现社会责任,并突出道义精神。所谓的人文关怀,被更多理解为尊重人的性情、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格以及人的人生命运、生存状态和理想,并予以充分的关爱。

一、纪录片选题策划阶段的人文关怀意识

(一)选取充满人文关怀意识的题材

对纪录片材料的选择进行研究,涵盖的内容非常多,都可以在纪录片的形式中进行表现。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文关怀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作者对于人文关怀意识非常明确,基于此选择题材;第二,是创作者对于人文关怀理念在纪录片中的创作意义没有充分意识到,而是在纪录片中渲染了某种情绪色彩。比如,将人文关怀界定为艰难困苦境地中体现人攻坚克难的生活内容或者表达其情感思想,而且其所谓的客观记录,就是将人文关怀在客观上显现出来。对人文关怀的情感进行培养,在这种情感的引导下对纪录片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纪录片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且充满艺术魅力。例如,原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的系列人物类纪实短片《坚强如你》、《救助生命的承诺》、《一起长大》、《歪歪的故事》、《当他们渐渐老去》等,就是导演组有意追求人文关怀,在选择具有独特故事的“小人物”的同时,充分尊重个体价值,尊重其选择。虽然几部短片制作精简,但这样的初衷落实到了创作中,让片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气息,人物真实鲜活,故事生动。

(二)确立充满人文关怀意识的主题

纪录片的主题和人物主体是紧密相连的,在选择主题的时候,要对主题做好提炼工作。创作周期较短的电视纪录片和纪实短片往往在创作中不断寻找主题,或对已确定的主题进行反复推敲解析,甚至会生发出新的主题或新的角度。所以,在确定主题之前要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当确定主题之后需要经过提炼和构思,发挥其引导作用。

(三)基于人文关怀意识进行拍摄

虽然拍摄的对象有所不同,但在工作态度上不应有所改变,都需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采用创造性思维和对人性尊重的视角,不应物化和摆弄拍摄对象。虽然如今的纪录片早已过了“搬演”(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电影方法)的时代,但往往还会为了更强的悬念、冲突、效果,在拍摄中去“搬演”被拍摄者,这是不可取的。纪录片的创作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拍摄各种对象的时候都能够体现出来。比如,在短纪录片《夜·北京》的拍摄过程中,创作者选择不对熟睡的夜班劳动者进行强制唤醒和干预。再比如,拍摄对象因失去亲人而万分悲痛,创作者不应引导其回忆痛苦的事情,也不可以对场景进行模拟,而应采用更为尊重、温和和让其情绪舒缓的方式,如等待,以此去进行客观记录。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秉持人文精神,并在作品中将人文精神体现出来,与作品的内容完美融合,才有可能成就一部好作品。

二、纪录片拍摄时的人文关怀表现

(一)访谈中予以尊重

在访谈中注重对采访对象的理解和尊重,并在镜头上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采访一些基层小人物、残障人士、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处于特殊境遇的对象时,提前做好功课很重要,需充分了解被采访者所处的境遇、心态、个人选择和禁忌等。访谈中不应过渡强势或带着有色眼镜,更不应以猎奇的心态刻意放大或挖掘其痛苦的根源。在追问中不可断章取义,做到尽力倾听,适时发问。在被采访者处于某种情绪中时,等待、静默、递上一张纸巾,起身安慰,甚至必要时中断采访。不应用镜头刻意去放大采访对象的痛苦表情,可以拍摄一些情绪镜头或者肢体动作的细节等。虽然纪录片应秉持真实的原则,但是也要考虑受访者的感受,应以尊重受访者为前提,以平等对待为态度,以真情实感为基调,去找寻故事、探寻答案、表现真实。

(二)用细节表达共情和关注

比起同情,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共情”一词更能表达纪录片创作者对待拍摄对象应有的态度,而丰富和真实的细节则是纪录片中传递人文关怀、表达关注的最好诠释。但如何挖掘细节,就需要创作者在进行纪录片拍摄时,带着人文关怀的视角,从内心深处对拍摄对象报以尊重,并深入理解、予以安慰,这就体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同时再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进而去探索、思考对方的处境、选择、梦想、遗憾、追求、悔恨等。充分观察被拍摄者的一举一动和所处的环境细节,将思考和观察落实到一个个场景中,落实到每一帧的画面细节里。有时细节靠捕捉,有时细节靠观察,而有时细节需要思考,这就需要创作者以客观的视角和秉持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不断磨练自己的共情能力、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足够生动真实的细节,让人物更鲜活,让记录更有温度。

三、在剪辑中流露人文关怀的痕迹

纪录片拍摄完毕就进入到剪辑的环节,从纪录片整体创作的角度而言,剪辑相当于二次创作。加拿大纪录片制作人沃尔夫·凯尼格曾说,每一次剪辑都是一个谎言,但你说谎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真相。同样的素材,由不同的人剪辑,效果就会有所不同,但人文关怀特质却应是共通的。虽然表现的时机、呈现的尺度有所不同,但在每个纪录片创作者的剪辑原则中,人文关怀都应是重要的底色之一。在素材选择的过程中,无论视野如何,抑或采用何种视角,“道德关切”的镜头都是不可少的。所以,剪辑者需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便要呈现一些社会的负面信息或人物的负面情绪。此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内容恰当地表现出来,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这就要发挥剪辑的作用,合理把握分寸,这其中就涉及到人文关怀的问题。例如,在以素材编辑为主的灾难题材电视纪录片中,如印度洋发生海啸导致灾难事件发生,现场的惨状是可想而知的,很多画面都可谓触目惊心。但是,在剪辑中并没有选取特写镜头,尤其是死者的痛苦表情,而是选取了远景镜头或者用模糊的手法呈现,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用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手法呈现死亡这一沉重的事实。即便有亲人在现场哭嚎,镜头也是一闪而逝,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关爱。再比如,纪录片《当他们渐渐老去》中,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和其亲属,在剪辑中,创作者都有意回避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混乱和亲人崩溃的画面,通过话外音同期声、充满温暖情感的音乐,以及渲染情绪的空镜头的叠加剪辑来抵消掉悲伤无奈的情绪,进而用留白、他人视角采访和带有解读性质的解说,以及亲人家属冷静后的反馈等素材的剪辑来逐层递进,消解负面情绪。这正是剪辑中人文关怀的彰显,不夸张,不猎奇,不过度聚焦。在医疗类纪录片和关注残障人士的纪录片中,这样的剪辑手法尤为突出。

四、对人文关怀精神进行反思

在整个的纪录片中贯穿着人文关怀精神,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纪录片的艺术魅力也能更好的体现出来,从中也可以领悟到主题的闪光点在于人性。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当完成之后,就说明经受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洗礼。但是播出不意味着结束,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它往往会在创作完成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循环播放,这就需要创作者具有责任感,且充满道义精神。在制作完成后认真审查,对作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审视其中的不足,重温其中的情节,对作品中的主体人文精神成长印迹进行思考,从而在后续的创作中可以科学地确定方向,把握住尺度,促使自己的人文精神得以涵养,使自己的人格建构日益提升,为日后的纪录片创作积累经验。比如,纪录片《当他们渐渐老去》在原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一年多之后,创作者接到了片中老人儿女的电话,对方表示老人已过世,纪录片的循环播放让家属感到痛苦,恳请不要再播出。作为一部优秀的有价值的纪录片作品,虽然不舍,但创作团队依然选择了尊重家属的意愿,从道义和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下架了这部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人文关怀是道德精神的载体,也是象征,应始终贯穿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中,而且还要向创作完成后的必要时期延伸。其中,最具闪光之处就是创作主体“以人为本”的创作基石,所呈现的是对人性的赞美。

参考文献:

[1]冯笑、张郑武文:《现实语境下制造题材纪录片的人文叙事与时代价值———以〈制造时代〉为例》,《电视研究》2019年第8期

[2]黄敏:《如何提升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力———以纪录片〈向海而生〉为例》,《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7期

[3]申思:《边缘叙事中的人文关怀表达———以电影〈黄金花〉为例》,《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年第6期

[4]刘璇:《跨文化语境下社会意识形态对中外纪录片人文关怀表达的影响》,《大众文艺》2019年第24期

[5]蒋捷、高泽宇:《医疗类纪录片如何以“参与感”体现人文关怀———以〈人间世〉(第二季)为例》,《科技传播》2019年第13期

[6]王小翠:《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人文关怀的建构———以灾难性事件访谈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2期

[7]刘湛:《当下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以总台“中国之声”战“疫”报道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9期

[8]马文慧:《多元与统一: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以〈奇葩说〉为例》,《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12期

[9](美)帕特里夏·奥夫德海德:《纪录片》,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作者: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