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

时间:2022-04-24 15:54:03

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今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升级课堂内容,打造结合“互联网+”的创新课堂,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幅度地降低了音乐教学的难度,为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学实践;信息化

一、“互联网+”课堂模式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已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悄无声息间地进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之中,无论是以知识的传承为主的语文、数学、英语,还以培育品德素质为主的美术、音乐、科学……都被赋予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最早的利用互联网的知识共享特性,来搜集课题相关的知识,到利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来辅助教学实践,乃至于现今通过多渠道来打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这一系列以时间为线索的发展,却没有逻辑完整的理论指导,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教学资源整合的程度低、教学实践运用的纬度低、教学成果的完成度低等。

(一)教学资源整合程度低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既保持着自身在培养音乐审美和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性,又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存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正是这样的“关联性”,使得各个学科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相互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出切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奠定基础。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设计时,往往将工作停留在学科内容上,对于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内容视而不见。若教师没有如何关联学科知识的头绪,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互联网资源,搜集一些相对成功的案例,进行“本土化”的教学尝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而不是简单地在网络上搜一搜学科的教学内容,下载一些现成的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乃至于十分突兀地插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上下的延伸,使得信息化教学手段未能广泛地、深刻地、全面地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去。

(二)教学实践运用的纬度低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新时代的教学时,往往存在“主次不清”的问题,将“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的信息化教学要求定位为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辅助角色,只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填鸭式”教育而存在,没有相对科学的、深入的实践应用,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换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堂上多少存在一些挂着“互联网+教学”的招牌却进行着“传统填鸭式教学”内容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实践工作,貌似是在与互联网时代接轨,实则是在巩固已经畸形的传统填鸭式教学,这对于音乐课堂的改革有非常大的反作用。要知道现在之所以呼吁“互联网+教学”模式,主要是出于对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的考虑,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需要一些刺激才能够焕发其强烈的求知热情,而这个刺激,往往都是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这个因素不可控。但是如果置换成一些相对有趣的、吸引人的、高效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视频、一样的文字资料完全可以为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服务,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成果的完成度低

音乐教学的目的绝非是简单的音乐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深程度上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关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与之相对应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充分结合全世界最前沿、最科学的教学资源和最有力的教学队伍,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而衍生出更加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将课本上的知识扩充到无边无际的网络中去,从而提高固有知识的传承维度。可遗憾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的问题,使得音乐教学成果的完成度较低: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未能完全跳出早已熟悉的教学安全区,让新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音乐这个科目的认知还不够深刻,还存在着“副科无用”的固有观念,从而无法全身心地跟随教师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之中。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音乐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在一开始就面对“两座大山”,使得教学成果的完成度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流于浮表的现象。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认识“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认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知识闭环。

二、“互联网+”课堂模式的实践应用

现阶段教师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已经很难从根本上摒弃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辅助,而且也不需要摒弃,而是要主动的更好地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自身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和客观辅助设备的不完善性;还没有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逻辑;或是脑海中的“互联网+”教学设计没有办法付诸于实践;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大杂烩”式应用;巩固、延伸自以为对的内容,剔除、修正自以为错的内容等,以上这些问题使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代中无法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无法让“互联网+”下的教学特色更加科学地帮助学生成长。如此,难免显得有些顾此失彼,摘了芝麻丢西瓜。

(一)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心投入

一个令学生感到舒适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环境,绝对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乃至于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可媲美的优势,比如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乃至于一定的课上时间给具体的教学内容预热,比如说,教唱学生某首歌曲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在网络上搜集而来的各个版本的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乃至于直接鼓励学生进行跟唱,使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一个大概的印象,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认知基础。整体来看,“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的核心驱动力便是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及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设计和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标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将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求知心理相结合,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音乐素养对于学生的渗透效率,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主动去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换而言之,教学信息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维度、富于趣味性地学习。因为只有在一个相对较为舒适、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二)普及学科知识,多维度展示课本内容

现阶段音乐教学主要面临的两个客观问题,一是因该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情况的影响,很难接受持续性的、相对呆板的教学内容;第二是音乐作为副科,在学生的认知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学生求知的兴趣并不强烈,更多的是把它视作一种兴趣爱好。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知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工作,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教学措施,丰富教学方法,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微课等形式普及学科知识,多维度地展现课本内容,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体会音乐的魅力。比如说,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本中第五单元“欢腾的节日”的部分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提前搜集关于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等相关节日的视频资料,做好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意义,该民族过这样的节日的原因,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的节日的氛围中去,让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课本知识的背景,然后学唱相关的歌曲。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情绪带入到相关歌曲之中。这样的教学实践,貌似和之前的教学工作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将教师口述的关于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转变成视频、课件资料。可文字和视频是多么大的差距啊!一个需要学生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根本就没有见过、没有概念的画面,先不提能不能想象出来,即便是能够想象出来,准确度却难以判断。经过这么复杂的脑力活动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消减,很难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可是如果通过视频、课件直观地去观看这些资料,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与之相反,可以通过有趣的内容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胜过一千遍的说教。

(三)丰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绝不能停留在知识的搜集、整理阶段上,教师要善于借助相对先进的辅助设施来帮助自己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比如说,电脑、平板、多媒体设备等,现在一些音乐的APP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完全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让学生通过使用音乐软件掌握不同基础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巧,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APP展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音乐,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去创作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原创音乐。比如说,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第五单元“古诗朗诵演唱会”活动,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音乐APP帮助学生自行制作朗诵古诗时的背景音乐,或哀怨,或激昂,或欢快……为朗诵时情感的抒发,奠定务实的基础,可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时的获得感,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走近音乐,感受音乐,爱上音乐,进而提升音乐素养以及审美的渗透。很多时候,教学并非是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想办法进一步地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相信同样是学习“古诗词朗诵”,一位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讲述,一位教师让学生自己制作朗诵视频,哪个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些都是教学技巧,或许简单,但是非常高效。

参考文献

[1]续菲菲.浅析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课堂[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9).

[2]孙梅.互联网音乐资源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王智.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4]吴荣华.运用PPT教学媒体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刘芳.就业导向下的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6]金正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分析研究[D].延边大学,2018.

[7]蒋启亮.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研究与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

[8]余胜.“互联网+课堂”的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孙丹妮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