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时间:2022-04-22 09:14:50

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优化改进。本文通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分析,阐述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分析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包括落实基础会计工作、做好全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增强风险控制意识等,希望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全额预算

一、概述

新《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进入到了新的阶段。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一环,具有科教、社会服务等功能,与其他单位相比,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多、规模大,财务管理难度高,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传统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当前完善财务管理模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值得关注。新《政府会计制度》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核算、双基础、双报告”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出高校的财务管理运行情况以及资产状况,也能显示预算收支与结余,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5+3”的会计要素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内容上明确了八大基本会计要素,从原本的资产、负债、费用、收入、净资产五项之外进行拓展,增加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以及预算结余三方面工作。其二,双报告体系。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在会计报告上采用了双报告模式,在财务报告中坚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可以显示出会计主体的资产现状以及各类资金的运行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对信息进行披露等。相比之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各类财务信息,使得财务信息出现失真的可能。其三,计提坏账准备。在制度中设置的“坏账准备”科目可以用于核算收回后不需要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简而言之,高校等事业单位在各项业务工作中所产生的应收款项,在债权收回后不需要上缴财政,应按照特定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其四,资产与负债入账。在这项规定中,要求高校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以及各项经营资产等计入资产中。

二、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可以显著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高校因为业务活动模式的特殊性,其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他经济业务普遍采用了收付实现制核算。但是在实际上,高校的经营活动所占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部分人员难以养成成本核算习惯,在日常工作中也不会将相关核算内容反馈到会计报告以及会计处理中。而在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增加费用类科目,这种变化可以增加财务信息的种类与金额,使成本核算更有保障。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会计人员并没有将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摊销,即使开展了这项工作,计提折旧与摊销主要是冲销净资产,并没有实现费用化核算。而新制度的出台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使财务报告所反馈的成本费用资料更加全面。

(二)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得以保障

与早期的会计收付实现制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核算制度,在引入权责发生制之后,可以真实反映出各项经济业务的开展情况。例如,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分别核算长期债权投资以及长期股权投资,与此同时还可以快速引入权益法等进行核算,因此这种模式有助于全面反馈高校资产数据变化,确保高校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当前的负债情况,具有可行性。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了构建独立财务会计科目的必要性,使财务部门可以真实反映出高校资产情况,有助于加快隐形负债披露,最终快速理清风险,强化高校抵抗风险能力。而“双报告”模式不仅能够反映出预算执行情况,也可以突显高校受委托责任的履行,所反馈的资料更加真实。

三、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核算是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部分高校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资产核算工作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以某高校的固定资产核算为例,截至2020年年末,某高校的固定资产余额约为88029.12万元,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其中房屋与构筑物是该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该高校扩招以及新校区建设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的占比较高。从表1的数据来看,该高校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较多,尤其是房屋与构筑物的占比较高,在财务管理中更容易出现数据误差。例如,在确认固定资产初始时间时,该高校财务部门会按照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者个人的报销付款时间为入账时间,而因为财务部门在报销资产时需要附有国有资产入库单,会导致固定资产先入库后入账,这个过程中受到个人因素或者职能部门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固定资产入库之后往往不会及时报销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确认时间被延误,财务信息反应不全面,这种情况难以满足未来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

(二)高校存在费用的列支与实际资金流动不一致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费用列支与实际费用不相同的问题一直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财务管理列支的同时财务会计会将计提部分计入到相应的负债科目中,但是这类科目在实际上并没有与相应的预算科目相对应。以某高校为例,该高校的科研处在2019年需要报销一笔5000元评审劳务费用,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学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800元,此时财务部门借记行政管理费用,贷记应缴费用——个人所得税以及银行存款,财务会计发生的费用应与预算会计支出金额一致。而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为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还需要工作人员将不同类型的财务支出划分到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内,这样才能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做好全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

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高校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可从全过程管理模式入手来转变工作模式,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1.关注固定资产采购,在工作中能够根据政府采购制度对采购工作进行跟进;2.在固定资产使用阶段做好清查工作,了解不同部门的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确保能够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现状,避免出现账务不相符的问题;3.做好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理,对高校内所有符合标准的固定资产需要落实严格的处置制度,按照程序做好报废,保障资产安全;4.在开展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各部门之间保持权责分明,其中使用部门属于资产的直接受益者,在各类资产入库以及核算中的责任相同,所以财会工作者需要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合作,确保资产核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工作效果来看,在围绕上述工作要点打造财务管理流程之后,可以与当前财务管理系统直接对接,确保固定资产入库以及财务系统能实现信息同时接收,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安排相关人员专门负责报销等工作,最终彻底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的问题,成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

(二)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对高校而言,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账目的往来涉及大量的应收账款管理内容,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确保各类财务信息真实,所以对高校财务工作者而言,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应收账款管理可以随时收回应收款项,最大限度上保证高校的资金安全,提高工作水平。为实现该目标,应收账款管理中应重视以下几点内容:1.高校在完善辅助核算系统时,针对每笔往来账目信息进行数据识别,在信息中应包含每笔费用的单位名称、性质等,方便工作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随时做应收款的抵消工作。2.在对相关款项追踪管理环节,深入了解每笔款项的核算情况。3.做好各项款项的核对以及清理等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而言,在财务工作中的各项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需要工作人员从款项的性质入手进行核对,判断其是否为需要上缴财政的项目,而对其中不需要上缴财政的款项,则可以检查款项的回收情况等,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各类款项的流动与变化情况。

(三)妥善开展基础会计规范工作

根据基础会计规范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可从工作现状入手来转变工作模式,例如,为了减少出现重复作业问题,可以考虑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进行整合,整合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相互根据图1的工作流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经济分类和设置科目编号等方法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衔接,并且在该核算管理架构下,保障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结合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准度水平。同时为满足规范要求,高校需要从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入手主动做好业务梳理工作,在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后,针对当前财务制度现状了解各类经费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以及报销方案等,在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能够从现有业务需求入手,及时清查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例如,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期间工作人员可以对往来账目进行梳理,了解各个账目的年限以及经济事项等,最终形成调控方案,确保制度得以顺利执行。另外,根据规定的相关要求,会计不再单独建账,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科室处理账目问题。以上文提到的案例为例,当高校基建项目占总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则可考虑设置专门的基建账目,这是保障基建账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四)优化财务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就目前而言,高校在财务管理中一直存在资产运行绩效偏低的问题,这种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广,导致部分高校出现资产空闲的问题,无法适应新政策环境的要求。为了改变上述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以固定资产为例,针对高校内部使用频率较低的固定资产,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提出在使用固定资产时需要付出使用款等,这种方法有助于保证固定资产分配更加合理。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对部门运行成本的运算以及考核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而结合高校的职能要求,培育、教育学生是工作的重点,因此在财务管理监督考核中,正确评价各类资产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折旧分摊具有必要性。工作人员在形成学生人均培养成本之后,计算出生均成本并做横向比较,通过这种方法能对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一个精准的评估,有助于保证各类资金和教育资源的充分使用。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高校在资产绩效管理评价中通过针对具体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可以为工作人员敲响警钟,改变以往管理人员单方面关注资产采购的情况,倒逼全体工作人员关注各类资产的使用与保护,保障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实现。

(五)增强风险控制意识

为加快财务管理工作变革,工作人员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工作,在鼓励学校教职员工踊跃参与的基础上,加深工作人员的了解,围绕财务管理工作确定工作细节,例如,在对监督内部进行细化之后,提升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尤其是对容易出现数据误差的物资流、信息流、现金流等进行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进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在必要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做好财务管理的社会监督,这是因为高校财务管理中单方面运用内部控制管理可能会出现隐患,因此外部监督也是预防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构建外部监督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向学校反应异常,其中,高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与家长,因此,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家长向学校的反馈也是重点内容。所以为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工作要求,可以从外部监督入手进行改进,确保财务风险监督工作可以长久进行。

(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有显著提升,各类财务数据的统计能力增强,但是对于广大工作人员而言,新制度的出台意味着传统工作模式发生变化,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应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来解决问题,消除潜在质量隐患。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所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更好地记录高校财务数据,但是财务工作更加复杂,这也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可围绕新《政府会计制度》制度内容引入权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精尖人才对本高校的财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在详细介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要求后,强化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应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并组织工作人员对部门岗位工作情况进行沟通反馈。从工作现状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资产清查等,所以在培训期间可以针对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常见问题进行宣教,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针对资产全过程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建议,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机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高校工作人员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在了解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财务管理要求不断细化工作方案,在工作内容上不仅要进行拓展与创新,也要重视专业技能建设,应对新政策下的新改变,最终全面增强工作能力,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晓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20):264.

[2]张雪.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9):126-127.

[3]王璐.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0(22):5-6.

[4]徐瑶.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优化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J].今日财富,2020(13):115-116.

[5]金娟.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21):47+49.

作者:梁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