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票据的规范使用及建议

时间:2022-04-22 09:04:52

医疗电子票据的规范使用及建议

[提要]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使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市(地)域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同时,推进医疗电子票据的使用,逐步实现手工(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网上办理。

关键词:电子票据;医疗机构;医疗收费;管理改革;票据电子化

“一站式”就医于2021年覆盖南京。挂号、就诊、缴费、取票、拿药、取报告———一套流程,需要就医群众几经辗转,其中排队缴费及票据开具,正是群众看病烦、看病繁的症结之一。根据江苏省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有关要求,南京市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16家三级医疗机构、江北新区和11个行政区公立医院、部分民非医疗机构已全部上线开具电子票据,全市累计开具医疗电子票据3,300余万张,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有力促进互联网医院的发展。

一、医疗电子票据推广背景

(一)南京市区位特征。长期以来,南京对外资的吸引力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无法与上海抗衡,并且在江苏省内始终位于苏州、无锡之后。因此,在国际医疗服务规模上(外籍人士的数量)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此外,南京东接上海,北至苏北,西南临安徽,在国际医疗服务上受到上海的辐射,并且苏州、无锡等地更加靠近上海,导致在国际医疗服务上,南京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会明显减弱。这也决定了南京的医疗服务国际化只能够走特色专科路线。(二)南京市医疗费用低。“病人无国界”。医疗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由于内地医疗服务价格被严格管制,造成了当前优质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很自然地吸引到境外患者。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南京市医疗价格相对低廉,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物价水平、药品价格、旅游价格等方面,平均价格甚至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那些在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生病后的最优选择可能会是当地就医。此外,国外许多参加医疗旅游的患者,过去其亚洲区的目的地通常是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今后也可能包括南京。(三)先进的医疗条件。南京医疗技术、科研综合基础较好,医疗资源丰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南京拥有多家高等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药科大学等),医院204家,其中三级以上的医院近30家,综合医院122家,中医医院15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专科医院41家,康复医院7家,疗养院2家;拥有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79人,部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余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3人,上千名博导、硕导,汇聚了长三角地区大量高层次医疗人才;医学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南京军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地区具有很高的行业地位。此外,南京市医疗资源还呈现出集群发展,形成了广州路医疗街区,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四)南京市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有保障医疗品质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最近几十年来医疗技术和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某些医疗领域处于世界尖端水平。如,鼓楼的心脏外科、南京军区医院的肾脏科、省人民医院的感染病科等已跻身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行列。同时,医疗硬件设备完善,医疗技术先进,大型医疗硬件设备的研发和配备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有些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较低的物价水平及药品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绝对优势。此外,对于中国特色的医疗———中医,南京具有天然的优势。南京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有中医医院15家,这些在国际化医疗中都是构成中国特色的元素,其在疾病预防、健康养生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美容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外籍人士的认可和接受。

二、医疗电子票据推广带来的医疗国际化机遇和挑战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累计开出财政电子票据4亿多份,涉及金额近万亿元,覆盖了所有行业和票据种类。运用互联网、移动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广运用财政电子票据,有助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行为,构建便民利民的财政票据社会服务体系。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实现了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或打印票据“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有效缩短就医时间,改善就医缴费不便利等问题。通过简化送票、取票、验票等环节,减少纸质医疗收费票据使用需求,节约了财政资金,提升了财政票据管理水平。(一)加强宣传推广,增强改革信心。全市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成效,提升电子票据的公众认知度。各医疗机构充分运用App、微信公众号、门诊大厅公告栏、院内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缴款人利用医院小程序、公众号、自助机等设备缴费并获取财政电子票据,为票据电子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改革实效。电子票据正式上线后,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其医疗费用生成电子数据,保存在江苏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中,在手机上即可查看、下载电子票据。如需开具纸质票,通过医院里的自助票据打印机即可获取。通过省票据平台,不仅可以下载、打印电子票据,还能对票据真伪进行查验。(三)票据严格加密,与互联网安全隔离。按国家医保局要求,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各级医疗保障部门严格按照“放管服”要求进行优化精简,制定本地区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报上一级医疗保障部门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最终形成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明确省、市、县三级办理层级。(四)减少证明材料和手续。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通过整合服务环节、压缩办理时间等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都要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列明设定依据、受理条件、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地点、咨询方式、监督投诉方式等内容,细化到每个环节,并利用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

三、医疗电子票据推广建议

(一)规范会计核算。相对于旧的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会计要素更明确,平衡关系更清晰,能较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同时在规范财务核算内容、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一年多的执行与操作,各单位财务部门要及时总结执行新制度的经验,分析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交流核算中存在的困惑,及时纠正不符合制度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不断的修正与完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要定期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利用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疏漏。由于财务工作涉及范围广,与其他多个部门均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大力宣传财务政策的基础上,合理分工,争取配合,为会计核算工作创造良好的院内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二)强化预算管理。新制度改革了政府对医院的预算管理办法,根据目前医院资金来源的实际情况和医改方案提出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按照项目分别核定政府补助的预算管理办法,取消了“定额补助”的规定,同时提出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要求。这就要求各医疗单位要较为准确地“核定收支”,对预算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将医院年度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将编制预算作为医院实施全面管理的起点和关键环节,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资金状况,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项目,压缩不合理的支出,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并在科学预测各种因素对医院收支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3、将预算执行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调整的合规性。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对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比较医院内部科室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构建监督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和保证全面预算的顺利实施。(三)加强成本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医院成本核算,并将其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规定医院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目前,直属各医院机构除个别单位外,均开展了成本核算,但由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核算软件与成本软件未做到兼容与共享、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本核算不全面,不能做到全成本核算;二是成本核算的结果与财务核算系统不匹配;三是仅限于科室成本核算,未涉及项目、病种等多口径的核算内容。下一阶段,各单位财务部门要在现在成本核算模式的基础上,拓宽核算口径和范围,逐步完善核算体系,研究适合本单位情况的成本核算模式,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要在细化、深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医疗服务质量、病人费用水平的考核,实现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以增强医院职工的责任感。(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会计工作内容更广、难度更大,对财务核算质量和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属医疗机构总会计制度的实施,各单位要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1、提高人员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现代财务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核算,而是要不断地学习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等。要通过后续教育培训、专业课程学习、自学、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考试、积极撰写财务论文等形式,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避免技术差错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2、加强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2年11月颁布,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在风险控制、业务控制,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均予以明确规定,是今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各单位要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加大宣传,寻找单位内控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点和疏漏,制定和完善内控制度和管理流程,为全面实行《规范》做好基础工作。3、强化风险意识,优化财务策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资产的多元化、医保结算方式的改革等,在医院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营风险的增加。仅就直属十家医疗机构2012年度报表反映的综合情况来看,目前需要关注的共性的财务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负债风险。截至2012年底,十家医疗机构贷款合计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亿元,财务风险加大。建议要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适度采用财务杠杆,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的最低化,否则将会阻碍医院的发展。二是各级医保机构的欠费规模较大。2012年度,十家医疗机构“应收医保欠费”合计49,019万元,占医疗收入的7.46%,个别医院高达15.31%;占应收医疗款的87.8%,占用了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周转,降低了医院资金的周转率。如果欠费中积存的坏账多,则使医院的资产被夸大,造成医院资产不实,收入虚增,经营成果被夸大,增加了医院风险。医保欠费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但是医院作为收款方应该积极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理,从自身能做到的事情入手,尽量减少欠费的发生。要对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加强医保政策、公费医疗政策的培训、指导,使其熟悉病种的费用限额、住院天数、检查、治疗、用药范围等,杜绝超范围用药、治疗等现象,避免无法收回医药费而造成医院的经济损失。加强与医保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新政策、新动态,避免产生欠费损失。此外,加快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将医疗保障各项政务服务事项推送到互联网端和移动终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实现“聚合办”。积极推广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应急服务,畅通优先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办理。拓宽异地就医备案渠道,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推进医疗电子票据的使用,逐步实现手工(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网上办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焰,许宇科.金融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对我国企业内源、外源融资结构及盈利能力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7(12).

[2]郭明,薛坚.实现思想大解放惠民医疗谱新篇[N].新华日报,2008-04-23(B04).

作者:褚睿 单位:南京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