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交流材料

时间:2022-03-09 06:57:00

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交流材料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旧县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先后破解了思想认识、机制运行、管理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制约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带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逐渐明显。

一、强化思想引导打牢思想根基

思想认识问题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针对部分领导干部、专业合作社管理者和农民对专业合作社认识不深刻的现状,该镇采取集中学习、外出考察学习和舆论宣传等措施,解决他们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形成了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共识。

(一)集中学习统一思想。组织分管农业领导、镇农办干部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集中学习4次,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组织社员集中学习2次,学习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为主,通过学习,他们对合作社的宗旨、作用、运行机制、办社原则、办社宗旨和政府扶持政策有了全面认识,也逐渐走出了“发展专业合作社是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的手段,是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的需要”的误区,从而将认识真正转移到发展专业合作社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抵御能力,带动农民增收上来。

(二)考察学习开阔视野。组织分管农业的领导、农办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五峰采花毛尖茶叶公司、萧氏集团萧氏茶叶有限公及其下属的有机茶合作社和高效茶叶科技示范园进行学习考察,了解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模式,亲身体验专业合作社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引导他们改变以往那种以搞行政或管企业的方式管理合作社的错误做法,切实做到在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收益”的原则进行,在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上,按照合作社的章程运行,保证专业合作社名符其实,发挥有效作用。

(三)宣传舆论增强认识。通过宣传动员、学习培训和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惠民作用,让农民意识到专业合作社是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从而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中,实行民主决策,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对专业合作社的认同,调动他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使农民与合作社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识,增强了专业合作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规范运行机制带动健康发展

规范的运行机制是专业合作社能够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专业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在运行初期,难免存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我镇将政府扶持带动、教育培训促动和督促教育促动进行有效结合,促使专业合作社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一)政府扶持带动。在专业合作社的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优势,重点加强对运作规范、绩效优良、市场发展前景好、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明显的合作社的扶持。先后自筹资金100万元配套鹿苑寺景区及鹿苑茶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争取资金40万余元修建通往鹿苑茶专业合作社的过水路面3处,硬化村级道路和茶园田间路1公里,配套建设灌溉设施,拨付基础设施配套资金3万元,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二)培训教育促动。充分发挥镇委农办、农村公益综合服务中心和专业合作社培训功能,聘请专家从产品栽培、初加工、精加工、营销到产品宣传等五个方面对社员进行培训,聘请镇农业中心技术员对社员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展技术服务,确保产品安全生产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提高产品品质。对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合作社实行统一购置,保证农资质量,满足社员生产的需要,对产品实行统一收购,通过成立经纪人队伍,协调产、加、销的各个环节,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先后在鹿苑、石桥坪和龙泉举办茶叶主体培训班3次,进行现场生产技术培训15次,累计培训农民360余人。

(三)督促教育驱动。积极组织“远安县鹿苑茶专业合作社”争创湖北省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以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程为契机,健全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完善内部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理顺内部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专业合作社,发挥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的作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合作社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从专业合作社中获得比分散经营更多的实惠,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发展能人经济提高带动能力

专业合作社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来保障。为此,我镇把培养管理能人、培植龙头企业和组建行业协会放在了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位置。

(一)培养管理能人。为了吸引管理人才,该镇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和工作环境,实行“筑巢引凤”。一是引进外援。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和“乡土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生产能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任职或兼职,禅茗堂茶叶有限公司从五峰引进炒茶专家1名,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二是培训提升水平。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对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社员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合作社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养一批了解合作社理论、熟悉合作社政策、善于合作实践、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能力强的“带头人”,先后累计培养管理人员10余名。三是激发内力。支持和鼓励合作社内部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经营管理骨干,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二)培植龙头企业。依托鹿苑茶专业合作社,实行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引进禅茗堂茶叶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进行茶叶深加工和鹿苑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180万元建成茶叶穴盘苗繁育智能化温棚,探索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方式,即由禅茗堂茶叶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开拓、品牌打造、信息技术、生产经营、工艺提升和设备升级,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日常管理、农民组织和示范引导,农民承担具体生产过程,实现了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户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有效发挥了各方面优势,提高了产业经营效率、竞争能力和市场化水平。

(三)组建行业协会。为了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增强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我镇借鉴外界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根据镇域产业结构现状,依托茶叶和柑桔两大优势产业,将同类产业的合作社进行整合联合,组建远安县旧县镇茶叶联合社,下辖鹿苑茶专业合作社和石桥坪茶叶专业合作社,鹿苑茶专业合作社以生产加工黄茶为主,石桥坪茶叶专业合作社以生产加工高山绿茶为主;组建后的联合社,打破了村与村的界限,呈现出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和产业特色鲜明的特点,最终实现了产业专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民增收多元化,从而构建了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

四、实施产业化战略提升发展档次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道路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有之路,也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为此,我镇在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实施产品深加工和打造品牌战略,不断挖掘专业合作社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一)建设产业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把建设专业化、规模化、高质量、标准化产业基地放在首位,先后建设鹿苑、石桥坪和七里茶叶扦插苗基地3个4亩、无性系茶苗基地2个200亩、白鹤观柑橘试验示范基地1个、徐家庄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产业基地实行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标识、统一产品销售“六统一”,变农户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并鼓励专业合作社依托产业基地,参与农产品订货会,实行定向服务和定向收购,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实施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鼓励专业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市场需求为着力点,以订单合同为突破点,生产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拉长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条,提高社员与合作社的合作层次,增强专业合作社生命力。禅茗堂茶叶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0万元新建科研楼,进行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计划投资1600万元生产茶多酚、茶饮料和茶枕等茶叶下游产品,该项目建成后,年产茶多酚精品10吨,粗品40吨,其它涉茶产品3吨,实现税收121万元。

(三)实施品牌战略,增大市场占有额。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产品开发、创建名牌、提升市场份额等方面快速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精品名牌。鹿苑茶叶合作社以“加工名优茶为主,中低档茶相结合,打造具有旧县本土特色的鹿苑黄茶之路”为经营宗旨,引导茶农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标准化生产意识,在管理、采摘、加工、品牌、包装、销售六个环节上下工夫,全面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销路。截止今年6月底,鹿苑茶专业合作社已生产高档鹿苑黄茶913斤,中低档茶3200余斤,已实现销售收入25.6万元,茶叶产品销往武汉、孝感等地。鹿苑茶专业合作社注册的“鹿缘”牌商标,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远安首家获得QS认证的茶叶企业,石桥云雾茶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鹿苑茶制作工艺被评为“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三届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御贡鹿苑春”牌鹿苑茶荣获“市地方特色名茶”,“禅茗堂”牌禅茗鹿苑茶荣获“三峡杯”金奖,石桥云雾茶荣获“市优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