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探析

时间:2022-04-07 03:38:07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探析

摘要: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增态势,使得金融系统风险不断增大,如何有效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缓解金融系统风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研究了当前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困难的症结,并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关键词:不良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处置;金融风险;债务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一、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及形成原因

(一)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升的态势,截至2015年9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年初增加3437亿元,同比增加4194亿元,连续16个季度增加,不良贷款率1.59%,较年初提高0.3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加快(如图1所示);从不良贷款余额构成情况来看,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及比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商业银行当前账面上的不良贷款并不能完全反映银行的贷款质量,因为银行可以通过延长贷款期限、允许借款人借新还旧等手段推迟不良贷款在账面上的反映,寄希望于通过未来经济的好转来解决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贷款大多会在关注类贷款中反映,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未来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及部分正常贷款会迁移为不良贷款。截至9月末,反映商业银行潜在风险的关注类贷款余额达到28130亿元,占比3.77%,同比大幅上升9771亿元和0.98个百分点,表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仍有下行压力。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很多,既有银行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原因;既有增量的原因,也有存量消化不足的原因。1.前期信贷疯狂增长的风险开始暴露。前期信贷扩张过快,降低了放贷的标准,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贷款的增长和不良贷款的形成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贷款在发放的当年并不会出现违约,通常在贷款发放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才会出现违约,我国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在2009年末同比大幅增长31.74%,而银行的不良贷款从2012年开始逐渐走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前期贷款快速增长的最终影响必然是后期不良贷款的上升。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恶性循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有着一定的关系,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信用风险增大,信贷市场上违约率明显增加,同时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贷款抵押品价值下降,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多,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下降。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银行可以选择增加资本金或者减少贷款发放来改善监管指标,但在外部经济环境不利、内部资产负债表恶化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增加资本金改善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变得较为困难,减少贷款发放成为银行首选的方式,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其放贷能力,因此,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往往呈现出“惜贷”的行为。银行收紧信贷将导致市场上流动性不足,利率上升,实体经济资金紧张,借贷成本的提高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造成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呈现出“恶性循环”(如图3所示),因此,只要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没有根本改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会出现根本性好转,并且金融系统风险也将在这一循环中不断加大。3.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影响消化进程。银行的不良贷款除了自身核销外,主要通过转让给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省区内设立或授权的少数资产管理公司的手段来处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于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争议较大,过低的价格使得银行出售不良资产的意愿较低,同时过高的不良资产处置成本也使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意愿不高。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影响了不良贷款的消化进程。

二、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

经验及其发挥的作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保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是央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当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贷款聚集到影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时候,央行有必要对不良贷款进行逆周期调节。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央行在金融危机时期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持有和运营至下一个经济周期,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再将这些资产出售,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减少资产损失,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成本。处置不良贷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机构来完成,各国普遍将不良贷款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如美国的重组信托公司(RTC)、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KAMCO)、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等都是为处理不良贷款而成立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这种专业的服务机构是中央银行逆周期管理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1999年设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业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自成立以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历多次大规模的接收和处置银行的不良贷款,为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并且每次收购和处置不良贷款的资金来源、剥离对象、收购价格及性质等各不相同。

(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

1999年成立之初,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对口收购原则,以账面价值收购对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收购的资金来源于人民银行再贷款以及向原剥离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由于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主要由经济体制转轨的原因造成,这次不良贷款剥离的性质属于政策性剥离,财政部通过债权处置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两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并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部债权资产在2006年年末处置完毕。2006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超额完成了考核目标。2004~2005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第二次收购银行的不良贷款(见表1)。2004年,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剥离中行和建行可疑类不良贷款2787亿元,信达资产公司最终中标,后经协商将中标的全部建行可疑资产包整体转让给东方资产公司;2005年6月,在人民银行、财政部和银监会组织下,采取分包竞价转让的方式剥离工商银行可疑类不良贷款4590亿元。此次收购的资金来源为人民银行再贷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贷款在性质上属于商业化收购,按国家有关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政策性不良贷款处置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收购过程中实行分账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不良贷款成本中包括收购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处置成本等,面临着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成本收益的盈亏考量。在此期间,中行、建行和工商银行除了商业化剥离可疑类不良贷款外,还合计剥离了数千亿的损失类和呆账类贷款,财政部按照对口原则委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这部分业务在性质上属于政策性范畴,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圆满完成委托处置考核责任目标。2007年以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始收购来自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银行机构投放的不良贷款包,涉及金额千亿元,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发行金融债等市场化方式筹集。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银行不良贷款中发挥的作用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投资投行等技术,基于广泛的机构网络和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等优势,在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中对银行、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发挥重大作用。首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贷款,可以改善银行流动性、资本充足等经营状况,并提高强不良贷款的流动性。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和剥离数以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贷款,有力地支持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在银行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发挥了托管、救助、并购重组商业银行等积极作用,例如长城公司收购德阳银行等。其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强大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在金融体系中的发挥着显著重要的“金融稳定器”功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的逆周期管理工具和金融救助机构,其在成立之初的核心功能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充当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器”、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和金融危机的“救火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逆周期金融技术,在经济下行即逆周期阶段,通过收购银行不良贷款并进行重组、整理,帮助银行恢复流动性,缓释金融风险;在经济上行即顺周期、资产价格上升阶段,通过出售资产实现价值,最大限度地提升资产价值、减少资产损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完成了商业化转型,设立或收购了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附属机构,增强了不良贷款综合处置能力,有力地提高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最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盘活存量资产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存量入手,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运用重组、并购、投资等处置技术,解决银行不良贷款及问题企业。商业化改革以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具有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租赁、投资、基金、期货、置业、PE等综合金融业务的现代金融控股集团,具有强大的存量资产盘活能力。借助综合金融技术及盘活存量资产能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能力打破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之间的“恶性循环”,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调整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银行不良贷款,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改善其资产负债状况,增强其放贷的意愿和能力,释放流动性,助推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综合金融优势,结合不良贷款处置的专业技能,对问题企业或危机项目进行关闭清算或并购重组,对于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通过开展财务顾问、投融资服务,助其调整经营方向和策略、加强改革和内部管理,摆脱困境、提高其盈利能力。十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推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有效恢复经济信心,将“恶性循环”引向“良性循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三、及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必要性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困境

(一)及时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必要性

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在可控范围内,但已经影响到银行业的发展,尽管其贷款规模和净利润在不断扩大,但增速已经随着经济的放缓而下滑(如图4、图5所示)。各国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越及时、越主动,不良贷款重组的难度也就越小,成本也越低,反之其难度会加大、成本也会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就越深。美国储贷机构的不良贷款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全面暴露,但美国政府却没有及时处理,而是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措施,问题暴露初期储贷机构的亏损只有100亿美元,到1995年美国重组信托公司花费了7年的时间,以875亿美元的成本处理了402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这种拖延措施非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反而加大了后期解决的难度和成本。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寄希望于银行通过自身的盈利来消化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的性质和严重性估计不足,在实体经济与不良贷款陷入恶性循环后,才开始重视不良贷款的处置,但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不仅加剧了纳税人的负担,也推迟了经济的复苏。欧洲银行管理局执行董事亚当•法卡斯曾指出,处理不良贷款的关键,是要尽快采取行动,杜绝拖延。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处理银行不断出现的不良贷款,可以有效缓释金融系统中聚集的风险,降低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二)金融资产管理大规模收购银行不良贷款面临的困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然有着专业的不良贷款处置技能和优势,并且其不良贷款收购、管理、处置行为对于防止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商业的背景下,面临当前银行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其收购意愿并不强烈,主要原因在于其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发行金融债等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的价格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并且负债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年,面对市场和股东压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市场化资金进行商业化收购的不良贷款需要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否则将会面临亏损和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而以提升价值为目的的不良贷款收购、管理和处置需要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完成,在经济不景气中收购的不良贷款,其价格会在经济景气周期中得到提升,待经济周期好转后再逐渐处置不良贷款,才能实现盈利,有效减少经济波动造成的社会成本。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大概需要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长期资产和短期负债之间的错配限制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大规模收购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为,以市场化方式筹集的资金开展的不良贷款收购和处置起不到逆周期调节和降低社会成本的作用,大规模的银行不良贷款收购需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更需要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银行不良贷款的方式探析

为克服以往交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商业化交易原则,不良贷款的收购和处置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一次性买断收购模式

这种交易模式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不良贷款收购价格,依靠央行再贷款或长期专项金融债提供的资金支持,以现金的方式一次性买断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处置的收益或亏损风险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部承担。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一次性买断收购的优点体现为交易方式简单,交易双方权责明确,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纠纷。其缺点在于交易双方对不良贷款的收购价格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了盈利,必然对不良贷款进行较大的打折收购,而过低的收购价格对于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有限,此外大规模的开展不良贷款收购势必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评估定价能力提出挑战,交易双方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增加了交易实现的难度。

(二)组建合作经营公司的收购模式

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一家新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从商业银行以市场价格购买的不良贷款转售给该合作经营公司,公司的资金来源由商业银行提供,新成立的公司委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特别服务商进行资产处置,处置回收的现金在支付费用和偿还负债后,剩余回收额以出资人的股权比例为基础,按照协议规定,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间进行分配。在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贷款的价格认定出现较大差异,以现金买断式的收购谈判难度较大时,利用这种合作处置、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可以促成收购交易。此外,在风险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降低一次性买断风险和出资额,商业银行可减少一次性卖断资产被大幅压价的损失。该种收购模式下新组建的合作经营公司能否获得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是关键,商业银行可以将对新公司的贷款做抵押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或定向金融工具,但需要央行在政策上支持这种收购模式。

(三)保底条款加盈利分成收购模式

该种交易模式首先以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评估测算作为交易定价基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订立收购合同,明确界定相应的保底条款和盈利分成条款,然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靠央行再贷款或长期专项金融债提供的资金按照认可的商业银行定价支付相应的价款,最后通过多种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处置完成后,若回收的现金高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价格,则高出的部分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间按比例分成,若最终处置回收额低于双方的协议价格,则商业银行按保底条款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补偿。该种交易模式由于保底条款的存在,使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了其参与银行不良贷款收购的积极性,同时盈利分成条款将正向激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大化的提升不良贷款处置价值;对于银行而言,由于交易价格以其评估测算为主,可以有效提高不良贷款的出售价格,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该种模式规避了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障碍,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当然,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该种交易模式中承担的风险较小,其业务的盈利空间也比较小,并且这种交易方式的成立需要建立在商业银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任基础上,相信后者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动力实施不良贷款最大化处置方案。上述三种商业化不良资产收购模式在收购主体、收购对价、收购资金来源和处置后的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从而派生出不同的交易结构。从理论上讲这些交易结构符合市场化的原则,均可采用,但由于各自呈现出不同的优缺点,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根据具体的情况协商选择。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交易模式,从制度安排上讲,当前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大规模剥离应当由政府提供支持,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收购、管理和处置,在业务性质上属于商业性,在收购方式上应当采取招标竞价或价格协商等市场化方式,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由央行以再贷款形式或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长期专项金融债、政府予以一定的利息补贴,降低资金成本。

作者:高炜 单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国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银行运行[J].经济研究,2001(2).

[2]周小川.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J].金融研究,2012(5).

[3]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J].金融研究,2011(1).

[4]孙国峰.中央银行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宏观审慎管理角色[J].新金融评论,2014(6).

[5]沈晓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6]王瑨,乔瑛.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交易方式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5(2).

[7]刘铮,刘静.资产管理公司半政策性半商业性收购不良资产方式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

[8]刘凌波.经济金融新常态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与经济,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