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跨学科发展探讨

时间:2022-12-18 10:13:06

劳动与社会保障跨学科发展探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助推了经济发展、调节了社会公平、增强了社会稳定、弥补了市场缺陷,其重要意义日渐凸显.经济理论界也加强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面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要求,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跨学科发展的现状

国内很多高校在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伊始,就将跨学科教育摆在了首位,将涉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知识贯穿到教育中.从就业来看,基本上只有少数毕业生从事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工作[1],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都跟各高校跨学科教育内容有关.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不例外,这也推动了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跨学科教育.(一)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模式,基本上都是依托学校的相关优势学科,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这种理念不是简单创立二级学科,把一级学科进一步地延伸,而是要通过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既体现优势学科的属性,又凸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独特的跨学科特色.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属于公共管理学科下面的子学科,大多数高校都是围绕公共管理的核心,只是侧重点不同,有些侧重经济学,有些侧重社会学.安徽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公共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公共管理专业发展是必然的,也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弥补了公共管理专业在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不足,社会保障不光涉及公共管理,也涉及社区工作、保险精算、福利经济学等社会学和经济学知识,跨学科的教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目的进行课程设置.很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育的特色,使学生不仅具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社会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和金融保险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跨学科人才,不仅扩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面,还满足了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不同专业知识人才的需求[3].安徽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培养方案中,首先保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系列主干课程,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但是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体现培养跨学科人才的目的,课程设置了三个方向,一是社会保障方向,开设了社区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制度等侧重于社会学与政治学课程;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开设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才市场建设与监管等侧重于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课程;三是金融保险方向,开设了保险精算、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会计、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等侧重于经济学的课程.(三)通过实践教学促进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运用.实践教学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相融合,形成一个学科整体的知识概念.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涉及很多学科,相关的知识既有联系又是各自独立的,导致很多学生常常认为自己知识体系杂而不精,也不知道这些跨学科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怎么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学习重点.实践教学很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不同阶段参与不同的实习、社会调查和研究项目,形成了不间断的实践学习,迅速了解了不同学科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通过运用,又能反作用于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促进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运用到工作中.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与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道、企业等单位共同打造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了解社会保障实践工作的平台.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将在小学期或者暑期实践中,直接接触社会保障的实务,了解政府部门对社会保障的实际运作,同时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跨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全国的角度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实践性教学被忽视、教学方法欠灵活等主要问题[4].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在跨学科发展上的问题是目前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一)跨学科课程的覆盖面不够.据统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涉及学科很多,目前高校很难做到全覆盖,比如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设置中没有涉及基础医学课程,无法满足毕业生从事医疗保障岗位的工作要求.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为满足社会对医疗保障方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要增加医学跨专业课程.这肯定涉及不同学院、甚至不同高校的联合办学,会导致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管理难度加大,课程间的融合性较差,难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除了医学基础课程没有覆盖外,开设的跨学科专业课程里一些课程,如保险精算、保险营销等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有流失的风险,导致跨学科教学覆盖面逐渐变小,即使相关理论课程勉强维系,跨学科实践教学也根本无法深入,不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重视不够.国内很多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5],因此设置了诸多跨学科的课程.但大部分跨学科的课程都是选修课,很难进入专业必修课行列,甚至处于核心课程之外的边缘地带,被很多师生误解为完成跨学科教学目的而设置的,是专业核心课程的点缀.这种局面导致学院对该专业跨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太关注,更不可能大力扶植,教师也更倾向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生也不愿花费更多精力去选修,导致跨学科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面临停课的风险.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不例外,在专业设立之初,就将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从而导致该专业比其他专业涉及更多的学科,很难合理分配各学科的权重.从学校层面看,跨学科专业建设受到教学评价机制的制约,过多设置跨学科课程不被认同,往往强调核心课程教学,而功利化的学分体制也给学生错误的引导,使部分跨学科选修课往往因学生人数少而无法开课.(三)跨学科师资力量的整合不够.一个成熟的跨学科专业,应该具备成型的多学科教学梯队、成熟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以及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全国将近90%的高校跨学科专业在师资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6].教育部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到20年,各个高校办学时间不长,博士点也比较少,造成专业人才更加匮乏.从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力量上看,前期培养更多倾向于专业理论学习,很少真正参与跨学科实践,导致跨学科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各环节上都体现出了教师力不从心的情况.虽然很多教师本科、研究生阶段都有跨学科学习的经历,能够把不同学科知识尽量融合在一起,开设相关的跨学科课程,但是跨学科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都无法实现一流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跨学科的专业梯队建设上,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经常因人而断链,许多跨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人走课停,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是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跨学科发展的对策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经验,可以看出,跨学科发展是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主旋律,各个高校可能在跨学科的选择上,侧重的学科不一样,形成特色不一样,但推动学科交叉发展是专业建设共同努力的方向.(一)依据社会需求定位学科的交叉.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人才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同样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不同岗位对社会保障知识结构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如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需要的专业人才知识就各有侧重,医疗保险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因此,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不能让专业理论教学落后于社会保障改革实践.社会需求应该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不能光着眼于与校内优势学科交叉,来营造强大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将专业做大做强;而是更需要依据社会需求,来引导我们寻找相应的学科进行交叉,并不断系统化,使得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更加符合当前的工作实际需求,避免在工作中需要二次学习.当然,在学科交叉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社会需求专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合适的结合点,先进行调研,再进一步提出学科交叉的方案,使得两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很好地融会贯通,要注意不能随意将一些学科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行组合,甚至两个学科任意拼接,这样会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很难系统化,与社会对跨学科人才需求也是相违背的.(二)依据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目前,很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都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但不能简单发展成为衍生专业或者子专业,应立足于培养既具有本专业背景,也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课程体系中,既要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也要有与本专业领域密切相关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很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将与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课程,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管理、行政管理、保险精算、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这些课程均体现了基层社会保障工作特点和要求,受到毕业生的肯定.安徽大学根据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很大一部分涉及医疗保险,在课程设置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未来将探索开设基础医学知识的可能,由于安徽大学没有医学专业,就需要跨学校的专业建设合作.目前,安徽医科大学也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障是他们的优势学科,跨校间的专业合作建设将是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未来努力目标,这种合作也有利于两个学校共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跨学科人才.(三)依据多学科背景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并且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事业又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复杂的知识要求,需要建设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但是,现有老师大多数是从原来优势学科转过来的,如安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队伍大多数来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偏向于公共管理.其实,这也是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同特点,也是发展的难题.加强跨学科教师引进和培训是破解专业发展难题的关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避免单一引进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不要使教学与科研偏向单一化,否则,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要跨学科引进师资人才,覆盖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不同知识背景,并推动不同知识背景老师进行跨专业交流、碰撞,形成一系列围绕社会保障的跨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其次,要加强其他院系老师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行兼职教学,形成一个强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弥补不同学科教师队伍的不足.此外,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教师队伍加强实践培训,一方面要邀请政府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实务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也要大学老师定期走进政府部门,参与一段时间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反思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发展能契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本专业就业现状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94.

[2]王玉玫,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

[3]王锦锦.论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人力资源管理,2014(9):140.

[4]林杉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型导向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4):170.

[5]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60.

[6]王立峰.高校跨学科专业存在的问题及一般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32.

作者:赵晓春 孙群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