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历次影响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29 07:40:00

金融危机历次影响分析论文

对20世纪历次重大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每次金融危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很难把各次危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但是“经济学是健忘的”,历史很容易重演,对历次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比较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回顾20世纪以来的历次重大金融危机,本轮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已经远远超过1987年美国储贷危机、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北欧银行危机、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多官员和学者甚至将本轮危机与大萧条相提并论。格林斯潘甚至认为美国已经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它甚至比大萧条更为严重。

从历次重大金融危机的比较看,金融危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市场制度和金融体系的特性。失败的财政货币政策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面因素。金融自由化和监管制度不到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完善金融自由化的监管体系是防范风险的核心要求。政府大力干预金融市场是遏制金融危机的有利手段。金融制度完善对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不可持续的经济和金融制度早晚都要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冲击的,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如果对该制度的调整得快,调整得早,那么其负面冲击可能要小。

历次金融危机暗含不同的原因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里不健全的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失灵的“清算”。当危机发生时,全部或者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都产生了非常的急剧恶化以及金融机构和行业的困顿。IMF对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银行如果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可能危及银行的信用,那就可能产生挤兑现象,如果该问题逐步升级和蔓延,那可能就演化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性、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金融恐慌和道德风险等原因,这些因素并非单一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比如,上世纪90年代北欧三国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银行危机,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1985年北欧三国取消金融机构贷款限制(包括比例和利息),使得银行间竞争急剧加大,银行过度发放信用,导致风险的逐步累加,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都出现了过热问题,最后演化为银行危机。

当一种货币的汇率及其制度无法反映经济基本面而改革又严重滞后时,很容易遭遇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该货币可能出现持续、大幅的贬值,货币当局被迫救援甚至放弃本来的汇率制度,最后造成货币危机。最为典型的货币危机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2年的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危机。货币危机的根源有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政策的多重目标、道德风险以及资产负债表效应等。

债务危机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主权债务和私人债务不能按期偿还所欠外债,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系统出现严重的混乱,国家信用丧失等。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过度负债、资产价格下降效应、经济周期变化以及大量资本流入等。80年代初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是这类危机的典型。

一个经济体内的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货币汇率紊乱、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者同时发生就意味着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目前为止,大萧条、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演化成的新一轮金融危机都可以认为是系统性金融危机。这类危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次贷危机就是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非审慎的住房抵押贷款、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不到位的金融监管的一次彻底的清算。

实际上,按IMF的分类并不能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简单归纳进来,尤其是金融全球化之后,各种危机爆发的原因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危机的界限也日益模糊。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轮金融危机的蔓延可以归因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而不仅是货币问题和次贷问题。

历次金融危机中的政府行为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政府的救助往往是最后的“稳定器”,政府的介入也是最好的选择。如何恢复市场功能、重建资源配置的机制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成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任务。

政府大量出资或者提供担保,向金融体系大量注资,舒缓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如北欧三国的银行危机中,瑞典在1992年通过140亿美元的重建基金并接管最大银行—Nordbanken银行,即使在该银行股价回升之后,瑞典政府救援的规模超过90亿美元,占其1993年GDP的3.6%。尤其是北欧国家放宽金融机构拆借的担保品的范围,是其后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行为的重要参照。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不仅放宽拆借的担保品范围,甚至还放宽拆借的机构范围,比如允许投资银行向美联储贴现。

政府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大量的问题资产,将问题资产与金融体系相隔离。在大萧条中,最重要的行动之一是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通过资产处理和贷款发放推进了投资,尤其是其资金列入预算外,并在资助项目时强调项目的“稳健的”和“可由银行担保的”项目,为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体系的恢复创造了重要的基础。复兴金融公司在1932年发放的贷款有2/3流向金融机构。

1993年瑞典也是成立银行协助局和特别资产管理公司,以拯救金融市场。类似地,日本在1999年4月成立了全国整理回收机构,一方面接管房地产金融公司和破产银行的不良债权,另一方面向其他金融机构收购不良债权。

政府适时地进行政策放松和经济改革,以恢复市场信心和市场功能。大萧条、日本银行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危机之后,货币当局都先放松货币政策,并出台重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扩大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复苏。

以大萧条为例,大萧条之后,货币政策放松体现在美元的大幅贬值。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4月18日有效地进行了美元贬值,直到7月份,美元价格相对英镑下跌了40%左右。货币贬值不仅具有优化贸易条件的效果,而且解放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扩张。大萧条政策放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财政政策方面,罗斯福政府进行三项重要的改革: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加政府对生产的管理和建立社会“安全网”。前两项都始于著名的1933年“百日新政”。1933年第二季度,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无数的法案,这些法案点燃了经济复苏,并重塑了美国经济。建立社会“安全网”的工作则在罗斯福的第二个任期开始。“第二次新政”则致力于将经济复苏带来的好处扩大到整个社会大众。

历次金融危机非理性的“疯狂”过程

虽然各种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原因大相径庭,但是危机的爆发、蔓延和升级等过程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金融危机史》(2006)中不无讽刺地表示,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行为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即出现“囚徒困境”,实际上是丧失了对现实和理性的感觉,甚至是某种近似于集体的歇斯底里或疯狂。

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最为经典的描述是货币主义者海曼·明斯基。他将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在经济繁荣阶段,所谓的理性和制度“错位”导致金融机构扩张信用,整体的信用就出现了非理性扩张,助长了投机狂潮,市场将演绎最后的疯狂。在经历繁荣扩张、上升等阶段之后,当市场达到高峰阶段,市场价格因“内部人”和外部冲击开始下滑,金融机构将产生财务困难,进而需要流动性支持,即将出售资产、收回现金,这对商品和证券价格将产生灾难性后果,整个金融体系可能演变为一场溃逃。

在经济和金融扩张阶段,一个经济体的总需求是不断扩张的。在金融中介和金融业务的推动下,尤其是银行信用扩张,使得总需求水平不断偏离真实需求水平,经济出现了非理性的繁荣。私人部门投资需求不断增长,银行大肆发放非审慎的贷款,而且资金流动速度加快,货币乘数变大,整个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扩大,投机需求大量浮现。

在经历经济和金融扩张阶段之后,市场就进入了上升阶段。此时,由于投机需求已经转化为对商品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结果商品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价格的上涨带来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这样整个市场不断上升与膨胀,同时就产生了过度交易的情况。

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价格等都大幅上升,整个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金融系统进入资产价格下降和财务困难阶段。此时,体系内的“内部人”开始抛售资产,以锁定利润,或者外部因素冲击使得投资者作出了卖出的决定,市场开始走向脆弱的均衡。随着“内部人”的进一步行动或外部冲击逐步深化,资产价格开始下跌,对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开始产生影响,并导致资产的大量抛售和价格下跌,最后是产生严重的财务困难。

财务困难并不是问题的终结,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开始急需流动性,整个体系的流动性发生逆转,市场开始出现巨量的恐慌性卖出,资产价格急剧下挫,最后资产价格产生灾难性后果,投资者纷纷溃逃,最后演化为金融危机。

明斯基的模型对解释银行危机甚至是系统性金融危机都非常有力。银行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一般都是分别经历“扩张-上升-疯狂-问题-崩溃”等阶段,沿着“非理性的信用扩张-市场非理性-内部调整或者外部冲击-财务困难-危机”这一轨迹发展。金德尔伯格也将美国1987年股市危机、日本90年代的股市泡沫等也归纳为明斯基的危机模型之中。

但是,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不在明斯基模型的讨论范围之内。以债务危机为例,一般是沿着“非理性政策-国家信用过度扩张-市场非理性-内部问题或者外部冲击-财务困境-债务危机”发展。但是,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是主权国家的信用危机,根本上和银行危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可以看到,历次重大的金融危机,不仅使金融机构大量破产,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由于金融稳定性受到破坏,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历次金融危机都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带来或大或小的矫正,对金融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