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多元化必要性及路径

时间:2022-07-16 08:33:58

音乐教育多元化必要性及路径

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在音乐艺术领域之中也存在这一现象,涌现出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为此,我们要关注和重视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特点,认识到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积极寻求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更好地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本土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内容的缺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积淀和交流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氛围,并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极其稀少,显现出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多元化、本土元素的缺失问题,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和内容无法融入和吸纳到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导致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缺失,难以融入到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之中,也造成了“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假象,不利于中国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二)外来多元音乐文化的植入。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外来音乐文化的植入也对我国的音乐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干扰,由于外来多元音乐文化的植入表现出其文化糟粕和精华一同涌入的状态,这就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也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文化理念、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显现出文化交流融合缺乏明确指向性的特点,不利于我国本土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导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和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日趋枯竭,逐渐陷入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二、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建构多元审美价值导向。要从音乐教育的理念入手,建构多元审美价值导向,倡导和鼓励音乐教育向“人”的主体性回归,追求音乐文化教育的主体差异化教学,而不能实施统一规整式的音乐文化教育,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音乐文化的赏析、品鉴和想象,能够根据自己的音乐理解和感知进入到多元化的音乐殿堂之中,要使音乐教育回归学生主体自身,突显学生在音乐文化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个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引领学生建构多元的、不同的审美价值感知体系,并充分考虑音乐教育教材、教育内容、进度及形式的要求,逐步培养和建构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意识和理念,为后续的音乐文化学习奠定基础。(二)培养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维。中国长期以来保留有保守、内向的音乐观念和意识,将中国本土音乐与西洋古典音乐持以观望、对立的态度,随着我国开放进程脚步的加快,对于外界音乐也开始抱以吸收借鉴和包容互通的姿态显现,使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增添了鲜活的力量,在音乐教育文化“中心”的快速消解之下,要转变过分追求和崇拜欧洲古典音乐的观念,深入而广泛地开展音乐教育研究,并以动态、开放的视角和思维看待不同地域的音乐,全面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维,不断扩大音乐教育的范围,包括各地域的民族传统音乐、新音乐、宗教音乐、流行音乐、习俗音乐等,形成开放性、多元化的音乐思维。(三)融入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化体系。我国的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体系之中,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说,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1.注重本土音乐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融合。要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纵向上来看,要使现代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相接轨;从横向上来看,要注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较好地丰富和充实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体系,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2.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音乐教育核心导向。在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现代化意识和教育理念,使音乐教育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契合和适应,并面向世界和全球,培育属于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吸纳和借鉴世界音乐文化体系中精华部分,更好地充实和发展我国自身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我国音乐文化教育的资源,更好地面向我国音乐教育的未来,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领性的思路、超前性的思维,不断加强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使之向更为先进的方向提升和进步,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领域相链接和整合,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先进的有力支撑。(四)注重音乐欣赏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中国音乐文化作品与西方音乐文化作品浩如烟海,要在音乐教育中使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认识到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智慧的结晶,探析和研究中西音乐文化的纵横关系,将音乐教育内容放到多元音乐文化中进行比较、鉴别和赏析,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之下辨析和识别不同风格、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作品,要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和感知其风格和特点,熟悉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还要在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前提下,注重保留自己传统音乐文化内容,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外族音乐文化达到平衡,充分尊重和分享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聆听和赏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和把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更好地把握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内容。(五)注重音乐教育形式的多元化。1.DBME音乐教育形式。可以在音乐教育中采用DBME音乐教育形式,也即从创作、历史、美学、评论四个维度,实现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和指导,关注和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并能够将音乐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相联系和链接,了解和赏析、比较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并获得富于个性化的音乐见解和评论,由此可以较好地将音乐教育与历史、美学等充分链接和整合,为音乐教育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和思路,使音乐学习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汲取不同学科的营养,更好地激发音乐学习者的兴趣,能够从更为广泛、动态、多视角的层面实现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和感知,学会运用多向思维进行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体悟,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个性化体验和思考。2.体验教学形式。音乐教育还应当以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和提升生命为价值和意义,要使学习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赏析和学习,产生对生活和生命的本质性的体验和感受,在音乐作品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激越和飞扬、领悟和升腾,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和情感。其体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1)从标题感知和体验音乐。可以通过标题获悉和感知音乐的独特意蕴,了解特定的历史社会事件,体会到其中所内含的情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马思聪的《思乡曲》、格罗菲的《大峡谷》等,就可以通过标题获得音乐情感体验。(2)从局部的感性音调获得体验。可以通过局部性的感性音调获得相关的音乐体验。(3)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的音乐体验。在音乐多元化教学之中,可以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前提之下,将音乐感知、体验和联想更为深刻和清晰,逐渐由“趣”的欣赏进入到“情”的欣赏和理性的思维之中,进一步体会音乐文化作品的内在涵义和社会意义。3.多媒体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的不同形式之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音乐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媒介和方式,为音乐学习者呈现出音乐不同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家的画像、生平、创作风格等,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知音乐文化作品。(六)注重音乐教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转变音乐教育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尊重学习者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为前提和基础,推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评方式,使学习者在一定的标准之下开展自评,突出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动态变化,注重音乐教育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够音乐教育评价贯穿于音乐教育活动全程,充分体现出学习者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态度、习惯和情感,使之与音乐教育过程并行,成为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更好地激发音乐学习者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性意识,更好地提升音乐教育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综上所述,我国音乐教育要在全球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背景下,注重本土音乐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要吸纳和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华,使中国音乐教育融入到多元化世界音乐体系之中,以开放性、多维化、包容性的思维和心态,开展创新的音乐多元化教育,并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采用创新的、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音乐学习者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兴趣,更为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和感知多元音乐文化内容,形成自己对于音乐文化的个性化见解和创新作品,从而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向更大的舞台拓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7(3).

[2]彭钰.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才智,2016(36).

[3]张锐.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6).

作者:沈贺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