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人教育与精准扶贫探析

时间:2022-05-22 08:51:53

农村成人教育与精准扶贫探析

据国家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尚未实现脱贫,并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五大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无需赘言。对于实现农村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大于内容,如何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作用,切实产生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值得我们深思。

一、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推进“精准扶贫”的作用

(一)更新知识,转变旧有观念提到贫困,传统的认知主要涉及的是经济收入,不可否认,无可厚非。但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与其说是经济贫困不如说是“精神贫困”。思维方式守旧,与时俱进的步伐缓慢;安于现状,进取不足的思想观念是导致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农村社会经济文化长远发展的绊脚石。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走出去”的越来越多,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改善了条件,开阔了视野,但不能否认的是仍有不少贫困人口走出去的意愿不强,究其原因,就是靠、等、要的思维在作祟。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非一日之功,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尤其应当注重加强对贫困人口传统落后思维的引导,这是脱贫致富的“药引”,也是“牛鼻子”。依托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多维度的引导性培训,通过树立典型、解读政策等让农村贫困人口意识到要想脱贫首先在“自我”脱贫,思想脱贫,引导贫困农民树立自力更生、变革创新观念,不论从长远来说还是近期而言,这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二)提升农业技术打造新时代农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无外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条件,如地理位置、环境资源等,二是主观条件,如地区受教育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等。众所周知,客观条件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远没有主观条件那么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的空间、耕地、能源不如发展教育,切实提高人口质量。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关键还在于扶持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这就对农民的要求更高更多,文化素质、业务技能、行为观念等都要有脱胎换骨的提升。对此,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除了积极开展农业技术与管理经营的教育培训之外,还需在创新思维的塑造方面下功夫。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培训摆脱贫困的例子不胜枚举,大有人在,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由此可见农村成人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毫不含糊。(三)提高技能素质,助力农民就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村社会已经摆脱了传统同构性的社会状态,农民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农民,一般而言可分为务农、非农、兼农三种类别。同时,务农身份向非农、兼农身份的转化既是时代大趋势也是农民创收开源的渠道。当前,很多贫困人口首先存在心理障碍,不敢走出去,缺乏勇气,缺少冒险精神;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走出去的职业技能缺失,俗话说,一技在手,走遍天下,这也是贫困人口难以走出去的主因,这也使得“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农村成人教育不但要引导贫困人口“换脑”,变革思维转变观念,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技能性培训工作不可或缺,尤为必要,这有利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非农能力,进而拓宽创收途径。

二、以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贫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消除贫困是政府职责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地方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成人教育活动。但从效果来说,难以让人满意。首先,资源整合度不高,“精准扶贫”工作合力不足。国家相关政策所涉及的农村成人教育的扶贫资金尽管存在,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例如,扶贫办、教育局、人社局等都有农民培训教育的专项经费,但是分散式工作、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资金利用率不高,部门分散进行,资源整合力度难以形成合力,效果有限。其次,农村扶贫工作条块性尤为明显。部门分散,各自为政,职责不明,项目交叉等都导致资源浪费,效果不佳。此外,农村成人教育相关的扶贫机制还不完善,导致部门之间的协调、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的机制,例如农村成人教育属于我国教育相关部门负责,但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教育扶持资金则由当地的扶贫办具体操作,管理乱象丛生,扶贫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二)农民参与成人教育兴趣不高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对农民知识更新、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升非农技能、转变旧有观念,以便拓宽增收渠道,走向脱贫致富之路。当前,农民普遍参与成人教育的兴趣不高、动力与后劲不足。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渴望不强烈,这是导致农民参与成人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当然部分农民传统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并没有意识到成人继续教育对于改善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有密切关联。②包容性不高、技能培训覆盖面较低、针对性不强,故而农民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③费用支出高实打实的给农民接受再教育带来了不稳定的影响。尤其是“读书无用论”的言论仍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都在动摇农民参加继续教育的信心,从根本上而言,有的农村人口没有意识到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以往农村成人教育形式大于内容,吸引力与针对性不强,故而农民参与性不高情有可原。(三)农民培训项目设置不合理社会发展日异月新,这就对农民成人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农民成人继续教育接受的知识、技术等相关学习项目应该要符合且要紧跟时展的趋势,从而让农民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以提高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真正让贫困人口“改头换面”,才能真正体现精准扶贫的精准性的要求,进而让农民可以摆脱贫困的境遇。但是,当前许多地方农民在成人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设置方面仍然是问题不少。很大程度而言,农民成人继续教育要与市场产生最为紧密的关联。当前很多地方农民成人继续教育的学习培训,特别是项目设置方面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大多倾向于家政服务、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没有切实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也未能契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味地片面的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导致扶贫培训项目效果不明显,针对性不强。(四)农村成人教育供求不平衡农村成人教育不同意普通高等教育,受教育的主体以及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均有所区别。政府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教育资源提供者。其初衷就是希望提供这种途径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根本上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才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事与愿违,农民接受继续教育被动大于主动,效果不言而喻。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与接受教育群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需加强,管理的思维与方式依然老旧,管得多,放得少,疏导不足,并没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教育实效打折。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具体体现在农村成人教育的类型、模式形式化突出,培训内容并没有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长此以往农民参与性不高,供给总量不足,农民需求都难以满足,谈何满足市场需求?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精准”发展措施

(一)明确农村成人教育精准扶贫的功能定位成人教育精准扶贫从内容上说要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力,进而有助于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做到物质脱贫。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知识农民转变。当然,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成人教育理应担负起社会“上升阶梯”的职责,将农村丰富优质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既帮助农民解决了生存发展问题,同时也为城市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特别是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成人教育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帮助农民更快、更好的实现农民市民化,让农民不仅仅在身份上有了改变,最为重要的是内心深处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城市生活。(二)构筑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农村贫困地区应将“精准扶贫”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在思想上形成以“精准扶贫”推进农民致富的强大合力,统一认识,摸清现实调配资源。①做好宏观把握,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摆脱以往传统的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战略下,对于各部门的扶贫资源的统筹方面要做到“三精准”,尤其是在人员配备、资金安排等重要资源方面切实做到统一规划,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多向、多维度推进。②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明确部门职责,避免扯皮现象。如文体部门重点开展农村的精神扶贫工作,这是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农林部门着重开展农村的科技知识扶贫,“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必不可少,那么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职教中心的侧重点则可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等。③健全扶贫绩效考核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的考核坚决避免以表格为主,这是中央要求,也是扶贫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故而部门工作考核统一进行,从而构筑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三)调动农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内生动力不足是贫困人口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农村贫困人口参与成人教育积极性很低,这也无可厚非,如何激发其积极性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参与积极性是影响成人教育推动“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因素,需多措并举,多方调动。①树典型、立标杆。宣传脱贫致富典型,让贫困人口意识到参与成人教育对于脱贫致富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参与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先进模范,催生他们参与成人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②“三精准”的要求是政治要求,尤其要注重从农民脱贫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其主观愿望,二者结合起来针对性的设置培训项目。条件允许可实行培训学习项目的定制化,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可行可靠可依。(四)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培训项目的科学性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具体而言,务必要把握地区发展的现状,尤其是掌握劳动力输入地区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紧跟市场,依靠市场,进而科学合理地调整教育内容与培训内容的设置,切实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培训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此外,在充分了解贫困群众自身状况下,采取合理、高效的措施对贫困人口实施教育培训相关工作也相当重要。农村成人教育在教育内容、培训项目上要摆脱过去以往随大流的经验,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要符合当地市场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要提升教育培训档次,把握“互联网+”时展趋势,发展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提高培养农村贫困人口的创新创业能力。(五)增加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效供给农村成人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功能实现,对于农村精准扶贫开展也极为不利,因此,实施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端要革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创新管理思路与管理方式,把握时展趋势,科学定位农村教育功能。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防止一刀切,随大流,充分把握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民族差异等,切实考虑农民知识的接受能力,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实效,在教育过程中真正使农民一教就会、一学就会,一点就懂。再次,农村成人教育既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又要注重劳动技能的提升,帮助农民就业创业,真正做到产业扶贫,“思维扶贫”。最后,明确成人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明确部门责任,鼓励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多维度参与农村成人教育扶贫。

[参考文献]

[1]刘建平,蓝红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改革探析———以人力资本理论为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

[2]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6).

[3]余锦汉.反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作者:张伟平 李期 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