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教学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09 10:25:38

技工学校教学问题分析

1实践教学中常见问题

1.1忽视现代行业技能标准,缺乏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技工学校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专业科研的经历,缺乏所教专业的行业技能标准及技工教育理念,沿用传统教法,技能训练教学环节连贯性不够,技能的实训教学也缺少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企业工作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教学,忽视了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以培养学生的抽象、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符合技工学校教育宗旨。

1.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一体化教学有形无核

在技工学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大多采用“一体化”教学,将“教-学-做”合一,虽加强了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实践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将理论和实训拼凑合一,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由于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强,缺乏空间想象力和运用旧知识去建构新知识的能力,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必定丧失专业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1.3缺乏各课程的相互渗透,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专业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前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而部分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缺乏各课程项目的关联认识,未能运用现学的课程知识去解决课程项目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简单地把各课程项目设置为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未能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贯通。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

1.4匮乏现代教学理论的运用,导致专业教学随意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但由于技工学校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培训和实践,以及少部分实训教师是由企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而长期在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却缺乏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不了解社会企业的文化、新知识、新技能,这必然导致这些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学理论于教学实践中,他们当中有的教法单一,有的不知道如何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于专业教学,更谈不上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理论。这样的教学,培养的人才难以跟上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上述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2.1校企合作打造教学团队,更新教学技能

高素质的教学要有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然而,教师的来源各异、素质能力有别,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只是主攻本专业某一方向、对专业各课程项目也难以贯通熟悉。为此,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工学”基地、利用企业资源,让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融入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大力培养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专家到校指导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专业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各课程项目知识的贯通培训、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专业教学课件制作培训,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以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清楚地掌握本专业的“说课程”、“说专业”,以提高教师的各课程项目及其教学的相互渗透、贯通,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2.2加强项目化一体化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不扎实、易厌学、好动、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尽可能地在专业授课中,采用项目化的一体化教学,即项目化的理论与实训合一,让学生在“做-学-训”中,加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上的一些机械原理、工作过程、电器元件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做-学-训”的“一体化”学习,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加深理性记忆。例如,汽修专业在“汽车起动机”的项目教学中,将机械构造、电路原理、维修工艺和故障诊断排除的教学学习内容实行分层递进、知识与技能贯通教学。学生通过汽车起动机分解、测试检验、安装复合和维护修理、调整测试并排除故障的“做-学-训”,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知识技能。

2.3围绕能力整合专业课程,强化任务驱动

专业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学习内容要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吻合。针对性地选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着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生未来职业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整合课程、注意各课程的相互渗透、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课题学习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并有趣味性的任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完成各课程相互渗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2.4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情景”,课堂学习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建构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有兴趣,就会深入地去建构这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求知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进而,让学生感到学会知识就可加以运用,做到兴趣和能力相统一。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例如,在《汽车电气、车身电子控制》的“电压调节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汽车仪表板的充电指示灯或电流表,知道是否正常充电?激起兴趣,运用已学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继电器原理”和“电子分压器原理”,分别去分析“机械式电压调节器”和“电子式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建构新的专业知识。

2.5灵活运用各“现代教学理论”,激发“对话”教学

注重个性化教学,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项目,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学理论”。例如:“汽车不能启动原因分析”的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加深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提高学习能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学生创新“学法”的养成,使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有兴趣带着学习任务,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知识、新技能,自主完成任务,从而活跃“对话”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能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学理论”于教学中,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侯力游 单位:葫芦岛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