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递增关联综述

时间:2022-05-27 08:40:00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递增关联综述

一、计量模型设定

(一)模型和指标设计

假设四川省农民收入状况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满足如下生产函数关系式:(1)其中,Y代表四川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1)式求全微分得:(2)对于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本文选取如下三个指标:农村金融发展规模(SC),农村金融发展结构(ST)以及农村金融发展效率(EF)。其中,SC=四川省(农村存款余额+农村贷款余额)/四川省农村GDP;ST=四川省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农村贷款余额;EF=四川省农村存款余额/四川省农村贷款余额,故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表示如下:(3)将式子(3)两边取全微分后带入式(2),则有如下关系式:(4)在(4)式中,分别用表示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的边际收入,可得出本研究的基本计量模型,如下:(5)其中,为常数项,为随机误差项。由(5)式可知,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变动影响农民收入的高低。由于增量只是前后期的差值,所以Y的水平量与SC、ST、EF的水平量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由于相关变量影响存在滞后性,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设为时间序列向量,其中,,则p阶VAR模型为:(6)其中,为常数向量,为系数矩阵。

(二)数据说明

本文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两个方面的变量和数据资料。(基于数据范围前后一致性的考虑,本文所涉及的数据(1978—2008年)都不包含重庆市的数据。)用四川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2008年)的数据衡量农民收入(用Y表示)。在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中涉及到的农村GDP由四川省农业总产值与四川省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1978—2008年)代替;农村存款余额则是四川省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之和(1978—2008年);农村贷款余额为四川省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贷款之和(1978—2008年)。所有数据均来自相关年鉴和公开出版物。

二、实证分析

(一)ADF单位根检验

本文运用Eviews5.0经济计量软件,首先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经检验,LNY、SC、ST、EF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为I(1)变量,各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存在的可能。基于此,本文进行协整检验以确认LNY、SC、ST、EF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二)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检验来判断变量LNY、SC、ST、EF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则写出协整方程并对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说明。Eviews5.0计量软件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由表1可知,变量LNY、SC、ST、EF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中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如下:(协整方程中圆括号中的数字代表方程中估计系数的标准差,方括号中的数字表示t-统计量)。(7)经检验该协整方程的残差项平稳,这表明1978-2008年间,LNY、SC、ST、EF四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四川省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但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对四川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起正向促进作用。这标志着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越丰富越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地区乡镇企越发展农村居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越多。而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则标志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支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