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7-18 09:21:42

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与探索

摘要:本文从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及目标成本管理的延伸三部分入手,对目标成本管理进行了阐述,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企业盈利;成本管理;市场模拟;利润考核

目标成本是企业通过测算制定的、计划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产品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为尺度,扣除目标利润后倒推出产品的目标成本,并利用目标成本来约束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目标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市场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全面成本控制系统。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而盈利的条件是收入大于成本。收入是由销量和售价决定的,销量的多少取决于产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售价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见,收入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改善售后服务等方式来招揽顾客,扩大销量,但由于市场需求总额是相对稳定的,随着市场供给的逐步饱和,这种“软实惠”所带来的效果就会逐渐减少。而要继续扩大销量,就必须给顾客以“硬实惠”即降价,而降价又会导致企业收入的减少。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包括拥有的技术装备、运用的管理手段以及员工的素质等。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能否盈利及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收入,二是成本。收入属外因,主要受市场影响;成本属内因,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降低成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与同行业的竞争力,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又为工资水平的增长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员工的工资收入也在按照一定的比例增长,这既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要靠成本的降低。否则,工资的增长就会挤占企业的利润,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由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目标成本的测算、成本指标的分解以及对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三部分。其中,目标成本的测算是前提,成本指标的分解是重点,对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是关键。

(一)目标成本的测算

在目标成本的测算中,一般应按照“先正向测算,后倒推挖潜”的步骤进行。所谓“正向测算”,是指从材料采购入手,顺着生产工艺流程和经营环节,遵照“收入谨慎、成本真实”的原则,按成本项目分步逐项测算内部所有单位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而汇总得出企业的成本费用总额。所谓“倒推挖潜”,是指以实现目标利润为前提,从产品销售入手,逆着生产工艺流程和经营环节,遵照“紧一紧留有余地”和“蹦一蹦能摸着”的原则,结合同行业先进水平和本企业最好水平,分步逐项地挖掘各种成本费用下降的潜力,最后倒推出进厂材料的最高采购限价。

(二)成本指标的分解

目标成本确定后,为了确保目标成本的完成,必须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直到每个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承担起降低成本的责任。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至上而下层层分解、至下而上逐级保证”的“金字塔”式成本控制系统。在成本指标的分解中,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所谓“横向到边”,是指将产品目标成本按成本项目构成进行明细分解后,根据业务职能对口挂钩到各管理部门,并指定负责人。这些管理部门为了完成其挂钩指标,必须将挂钩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生产单位,同时凭借其管理职能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指标顺利完成。所谓“纵向到底”,是指将产品目标成本按生产工艺流程分步分解到各半成品,各生产单位根据分解到的半成品成本,结合管理部门横向分解到的各项指标,再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下一级单位,依此类推,直到每个具体岗位。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指标分解体系。

(三)对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

以产品目标成本及其指标分解体系为标准,对内部各单位的实际成本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以严格的奖罚制度,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一环。通过考核,把每个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考核中要做到两点:一是内容全面,所有内部单位、部门和产品都要纳入考核范围;二是坚持“三不”原则,即“不迁就、不照顾、不讲客观”,态度坚决,奖罚分明,成本超支一律用工资抵补。

三、目标成本管理的延伸

(一)创新管理手段,强化成本意识

目前,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不强,加之管理手段或方式跟不上,成本消耗与职工工资捆绑得不紧,没有形成“1对1”的关系。为此,要做到两点:一是成本管理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尤其是对成本完成情况和考核兑现结果及工资分配要充分公开,让每位员工确实看到成本超节导致工资增减的金额,使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浪费成本就是在浪费工资”,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挣下的”的成本观;二是立足实际,创新管理手段,指导各级单位和每位员工加强责任成本的过程控制,避免因成本核算信息的滞后而削弱了对成本消耗的事中控制。

(二)划小核算单位,细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因为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是成本核算的目的。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首先要取得成本核算资料,掌握各单位成本消耗的实际情况,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说,成本核算到哪一级,成本管理才能深入到哪一级。

(三)模拟市场机制,实行利润考核

企业内的各个单位、部门都是独立的成本中心,它们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仅对可控成本负责。如果引入市场机制,在内部单位之间模拟市场核算,实行利润考核,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单位经营成果的反映形式由过去的几个指标简化为一个“利润”指标,更加直观、明了;另一方面,可以将成本、产量、质量和利润等指标结合在一起,使这些单位在控制可控成本的同时,通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消化固定成本,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作者:王改花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运输部

参考文献:

[1]王琳.《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庆成、郭复初.《财务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