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诉讼欺诈罪的刑法体现

时间:2022-03-31 11:03:00

有关诉讼欺诈罪的刑法体现

一、概念界定

关于诉讼欺诈行为的认识分歧,主要集中在诉讼领域、侵害法益、行为主动性等方面。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七种:(1)认为诉讼欺诈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局限于财产或财产性利益。①如我国台湾地区理论和司法实践。(2)认为诉讼欺诈仅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不限于财产或财产性利益。②这也是国内较为通行的观点。(3)认为诉讼欺诈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局限于财产或财产性利益。③(4)诉讼欺诈存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限于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如意大利《刑法典》。(5)认为诉讼欺诈不但可以发生在审判领域当中,而且可以发生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局限于财产或财产性利益。④(6)认为诉讼欺诈局限于法院,仅为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属于诈骗犯罪。如日本理论通说和判例。

上述观点均具有片面性。诉讼欺诈绝非仅指诉讼诈骗,诉讼欺诈不仅可能侵犯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也可能侵犯其他非财产性利益。即使是诉讼诈骗,也不仅仅发生在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领域。本文认为,诉讼欺诈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行为人故意使用虚假的证据,促使裁判者做出错误的裁决,从而占有被害人的财物、财产性利益或者获得非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所谓财产性利益,“是指普通财物以外的财产上的利益,包括积极财产的增加与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他人负担某种债务,使他人免除自己的债务,或者使债务得以延期履行等。”⑤

非财产性利益则包括名誉权、抚养权等非物质利益,新加坡《刑法典》规定还包括所有已经生效的法令或命令等。⑥以侵害法益为标准,诉讼欺诈分为两类,一类是财产性诉讼欺诈,即通常所说的诉讼诈骗,行为目的针对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另一类是非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目的针对任何非财产性利益。该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涵义:

(一).诉讼过程中并非所有欺诈行为都构成诉讼欺诈。从人类本能的角度考虑,从期待可能性出发,行为人在被动应诉中如果仅仅是向裁判者作虚假陈述,未积极使用虚假证据欺骗裁判者,不能认定为诉讼欺诈,否则容易造成自证其罪、刑罚滥用。只有行为人故意实施了伪造证据等积极诉讼欺诈行为,才可以定罪处罚。

(二).诉讼欺诈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限于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也可以包括获取非财产性利益。司法实践中的诬告陷害犯罪就是典型的骗取司法机关侵犯他人人身权、名誉权的诉讼欺诈行为。

(三).诉讼欺诈还可能发生在非审判程序。诉讼是由多种具体程序组成的,就民事诉讼而言,包括审判程序和非审判程序,其中非审判程序包括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执行程序等。诉讼欺诈的关键是借助于裁判者的裁决,至于这种裁决是通过审判程序做出,还是在非审判程序做出,对诉讼欺诈行为的性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如欺骗法院转移或隐瞒被执行财产而构成的抗拒判决、裁定罪,就是发生在执行这一典型的非审判程序中。

(四).在法院以外的仲裁领域进行欺诈,也属于诉讼欺诈。《新加坡刑法典》就持此观点。仲裁可谓准司法程序,也属于广义的民事诉讼。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一裁终局,与法院判决或裁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可通过法院申请执行。而劳动争议仲裁虽可再通过法院诉讼,但如果没有放弃后续法院诉讼,也发生与法院判决、裁定同等的法律效力,也可通过法院申请执行。实践中,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中的欺诈行为也经常出现在仲裁领域。

二、定性分析

国内关于诉讼欺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财产性诉讼诈骗如何定性,未见将非财产性诉讼欺诈作为诉讼欺诈的主题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四种:(1)认为诉讼欺诈构成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证罪,且即使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也不构成诈骗罪;⑦(2)采用间接正犯理论认为财产性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⑧(3)认为诉讼诈骗不构成任何犯罪;⑨(4)认为诉讼诈骗构成敲诈勒索罪。瑏瑠上述观点的主要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一)法院能否被欺诈

否定说认为:“在以形式的真实主义为原则的民事诉讼制度下,法院受当事人主张的约束,即使认识到当事人的主张是虚假的,也必须受其约束而作出判决,因而这种利用诉讼制度的行为不能说是“欺骗人”的行为。”瑏瑡这也是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诉讼欺诈不能构成任何犯罪或不构成诈骗类犯罪的重要理由。肯定说认为:“在法院受当事人欺诈性诉讼行为的约束而决定如何判决的范围内,即使法官个人的心理上没有产生错误,作为法院也是受到行为人欺骗的。即使法院没有受到欺骗(如明知当事人的主张是虚假的),但是,由于法院在法律上受到原告欺骗性诉讼行为的束缚,在决定如何裁判的范围内,则与受到欺骗而陷入认识错误的结果基本相同。”瑏瑢本文赞同肯定说。根据国家赔偿法,在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中,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由于行为人的诉讼欺诈行为而对被害人的财产作出错误处分时,侵犯了公民财产权,应承担赔偿义务。瑏瑣既然国家面对诉讼欺诈要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当然可以成为诉讼欺诈行为的直接受骗者,否则,国家赔偿法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另外,不仅法院能被欺诈,其他拥有诉讼裁判权的裁判机构,如仲裁等,同样能被欺诈,原因同上。

(二)财产性诉讼欺诈能否构成诈骗类犯罪

财产性诉讼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方法、基于他人错误认识获取他人财物,完全具备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当然可以诈骗类犯罪论处。当然,其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财物交付者非“自愿”交付财物,且“被骗人与被害人存在非同一性”。这也是认为诉讼欺诈不构成诈骗罪或认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等其他犯罪的主要理由。关于此点,“三角诈骗”理论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解释,本文不再赘述。在此应该强调的是财产性诉讼欺诈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在手段上的重要特征是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采用威胁、要挟等方法,造成被害人恐惧心理而使其“自愿”交付财物。而诉讼欺诈却是利用裁判权或执行权取得财物,该行为并没有给被害人造成恐惧心理而是财产处分人受欺骗而“自愿”处分了财物。

(三)对财产性诉讼欺诈与非财产性诉讼欺诈是否应该分别评价

目前,域外关于诉讼欺诈的刑事立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针对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进行规范,认为诉讼欺诈就是诈骗罪之一种。比如日本理论通说和判例和我国台湾地区刑事判例。同时在妨害司法类犯罪中规定其他诉讼欺诈行为。另一种是将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与非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统一规范在妨害司法类犯罪中,不作区分。比如《意大利刑法典》和《新加坡刑法典》。本文以为,第一种分别评价的方式比较符合我国立法实践。我国刑法对非财产性利益的欺诈犯罪没有作为诈骗罪评价,而是以诬告陷害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及伪证罪、妨害作证罪等妨害司法罪定罪量刑。理论界在探讨这些犯罪时,也未将其纳入诉讼欺诈类犯罪考察。可见,我国无论立法实践还是理论界,都是根据侵犯法益不同区分性评价财产性诉讼欺诈和非财产性诉讼欺诈的。

三、立法完善

(一)针对财产性诉讼欺诈,设立诉讼诈骗罪

在财产性诉讼欺诈案件中,行为人不仅可能侵犯现有诈骗类犯罪所包涵的财产权或市场经济秩序等,而且还会侵犯司法秩序,这正是财产性诉讼欺诈犯罪区别于其他特殊诈骗类犯罪的重要标志。正是由于侵害法益的差异性,现有的诈骗类犯罪对其无法进行充分的评价,以诈骗罪或其他特殊诈骗罪定性有失偏颇。而那种认为诉讼诈骗罪只能认定为普通诈骗罪的观点就更加错误了。瑏瑧刑法有必要针对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专门设立诉讼诈骗罪。其构成要件为:犯罪客体是司法秩序和财产权或财产性利益。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诉讼欺诈的方式非法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建议法定刑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之所以如此设定,是考虑到诉讼欺诈行为侵犯了司法秩序和财产权或财产性利益双重客体,立法模式应予金融诈骗等特殊类型诈骗罪保持一致。

(二)针对非财产性诉讼欺诈,改造相关妨害司法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现行《刑法》已将部分非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予以规范,主要有诬告陷害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其中也涵盖了部分发生在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领域的非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但是对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仲裁中的伪证行为、当事人实施的毁灭、伪造证据等非财产性诉讼欺诈行为,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范,这部分行为同样藐视法律权威,严重干扰司法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该纳入刑法规范。为此,有必要扩大现有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人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适用诉讼领域范围和犯罪主体范围,合并罪名为伪证罪和毁灭、伪造证据罪。

1.将伪证罪的适用领域从刑事诉讼扩大到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仲裁领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其他诉讼中,伪证行为与在刑事诉讼中一样,同样会危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样是对司法秩序的严重危害,理应得到定罪处罚。如此,伪证罪的构成要件为:犯罪主体是所有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犯罪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客体为司法秩序。

2.将毁灭、伪造证据罪的主体扩大到当事人自己。现有的毁灭、伪造证据犯罪的主体包涵了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诉讼人和所有诉讼中的非当事人。也就是说当事人自己无论是在刑事诉讼中还是在民事诉讼或其他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都不作犯罪处理。一般而言,在刑事诉讼中,国家追诉力量非常强大,被告人面临牢狱之灾,将会丧失自由甚至生命,难以期待其在诉讼过程中不作虚假的陈述或不毁灭、伪造证据,从期待可能性理论出发,对其毁灭、伪造证据之行为一般不作犯罪处理。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仲裁与刑事诉讼有很大的不同,对方当事人取证能力有限,行为人为了获取某种一般不涉及自己自由或生命丧失之权益,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而不惜破坏司法秩序,毁灭、伪造证据,当然有期待可能性,理应认定为犯罪。如此,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应为:犯罪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诉讼人或非被告人的其他第三人以及其他诉讼中包括当事人在内的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伪造证据,犯罪客体为司法秩序。该两罪均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诉讼欺诈行为就应该定罪处罚。

四、当前之司法适用

对于财产性诉讼欺诈案件,在立法没有专门设立诉讼诈骗罪时,如果行为触犯了特殊类型的诈骗罪,如保险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则应以上述特殊类型的诈骗犯罪论处。如果行为没有触犯特殊类型的诈骗罪,则应以诈骗罪论处。妨害司法事实应作为量刑情节从重考虑。

如果其同一诉讼欺诈行为又侵犯了其他客体,构成其他犯罪,则属于想象竞合,应从一重罪从重处罚。对于非财产性诉讼欺诈案件,如果已经触犯了现有诬告陷害罪、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妨害司法罪等有关罪名,则可以相应罪名定罪处罚。而如果手段行为、目的行为等触犯了其它罪名,则可以相应罪名论处。如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可以伪造证件、印章罪定罪处罚。如确实无罪名可依,则只能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认定其无罪;但可以妨害诉讼秩序为由对行为人处以司法拘留或罚款,以防诉讼欺诈现象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