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2-11-18 10:05:20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在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要着眼于人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标准,增强公民的基本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发挥学科教育功能,教师模范作用,育德于教。数学作为基本学科,应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数学出蕴含其中文化精神内涵,辩证思维等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素质修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文化精神;辩证思维

迎合新课改的标准,适应教学大纲,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立足于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继承民主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努力为人民服务。而作为一名先进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独树一帜的育人功能,将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合在数学教学之中。

1数学教学中文化精神内涵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许多重要领域都稳居世界之巅。如《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涉及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有关勾股测量计算等。该书的一些内容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远至欧洲。还有杨辉三角阵及毕氏定理等对古代数学都有重要的贡献。我国的现代数学在高数、几何、微分等领域也仍然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些傲人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未来献身于学术研究和科技事业之中的意愿。“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数学中蕴含着数学精神,超越自我的发展、创新求真精神等,有其独有的品行风格。正如克莱因曾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获得知识的最完善的内涵”。因此,数学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开拓人类思维想象力的工具,竭力探求真相、控制自然精神

2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思维

数学中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思想的揭示与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因此,迎合数学教学大纲要求,适当加大对学生唯物辨证思维教育的渗透力度,增加课堂教学辩证思维教育的内容。有计划、目的地教会学生用辩证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学生的思维有限,学好数学并不容易。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观察获得感性认知,再对感性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分类,思考加工,再找出相关的规律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第二,用独立统一的观点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是一门系统的、逻辑性强的学科,矛盾对立又相互联系,在相互对立中演变,由量变到质变,由否定、肯定之规律达到质变、统一。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完整体系。

3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如何将德育教育更好的落实到数学教学中来,下面我阐述一下个人的看法。第一,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教师表率作用的大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独特人格魅力。德育教育是陶冶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面貌会直接影响学生,无形中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准备教学教案,采用灵活多变、言语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一种对教师的倾佩之情,体会教师身上的责任。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第二,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素材和收集相关知识的资料。数学教材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一章节都有其鲜明独特之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内容。把德育因素贯穿到知识分析之中,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我国的辉煌数学史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为祖国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第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德育培养。如研讨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小组。教师情以动人,寓情于教,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积极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提出个人观点,集思广益共同思考,完成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表扬和点拨。总之,在适应新课改目标,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下,更好的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的数学教育当中。作为一名先进的教育者,应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立足于学生实际、完成教学实践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德育教育落实教学课堂中。这样既能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

作者:汪辉 单位:柳河县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林侠.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热情[J].时代经贸,2010,(20).

[2]余海波.哲学原理在数学理论中的体现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2).

[3]谢延波.关于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5).

[4]李敏.宋元时期的中国数学[J].潍坊学院学报,2006,6(6).

[5]胡斌武.我国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转换[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