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时间:2022-04-23 03:01: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价值尺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曾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匮乏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带动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还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用经济增长的单项指标来取代社会发展的全面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片面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些现象。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从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出发,科学界定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涵,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紧紧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就能凝聚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其品德、知识、心理、能力的发展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充分关注困难群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指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也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增加,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这些因素已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障碍。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定改革和发展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的利益,努力提高困难群众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困难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决摒弃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使困难群众能够更多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