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12

资源建设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新办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对培养国家急需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在院系整合的基础上,对现有专业进行重组与整改,诞生了许多新办专业。新办专业扩展了办学思路,优化了专业结构。新兴学科专业的繁荣发展,是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满足经济社会及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发展趋势。学科专业是建立在占有一定数量的学科文献基础之上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科知识深厚累积的丰富文献。我们认为要满足新专业的文献需求,就要在策略上重视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方式方法上引起三个注意,采取三个措施,三个相关的操作对策,从而确保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1重视开展学科建设与支献需求调研。是面向本科教学落实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

学科专业的设立与发展,是以实施国家学科重点发展战略为目标的。而大多数新办专业是在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引入创新机制为灵魂和核心的前提下诞生的。因此,一些新专业一经建立就很快成为重点学科。我们必须认真着手总结、研究和规划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构建适应激励创新和具有活力的培养机制,逐步完善以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与科技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深化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文献资源建设改革。尤其对已成为重点学科的新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拥有高水平研究课题的导师,必须定期实施跟踪服务,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新专业文献资源需求的有关问题。

1.1注意新办专业学科发展动向

新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全面的文献资料做支撑,快速增长的新专业大大地激活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也凸显出了一些新办专业的文献资源欠缺的问题,加剧了满足新专业师生读者需求的困难。学科专业的设置,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对于基本稳定的学科专业、发展势头好的专业与发展前景一般的专业,应予以区别对待。在购书经费开支的比例上体现出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及时反映出现行专业设置中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配置发展变化情况,积极探索与规划学校优势专业的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监控,视各学科专业发展的不同变化情况,掌握文献资源建设的侧重点和重点,以培养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人才,灵活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做出及时地快速反应和调整。

1.2注意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加强对新专业文献的收藏方式、收藏数量、收藏质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要从总体思路设计方面,研究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问题,统筹制订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要研究制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和质量保证措施;三是要适应新专业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研究论证新设若干种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保障问题;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对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利用效果分析,就全面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方案。从建立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过程、质量保证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是否高标准地按质按量建立稳定可靠的馆藏结构,按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新专业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强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1.3注意与时俱进地理顺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相关思路

要以科学的效益管理观念,用新型的文献资源体系来对应与满足学校办学发展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按比例确定各学科专业、新专业等的购书总量、种类及复本率措施;研究制定本馆与院系资料室两级联网共建共享的措施;改进本馆借阅方式与馆际互借及资源共享的措施;与院系和馆际协作开展馆藏资源建设的措施;文献开发与电子文档制作的措施;馆藏资源的利用与用户教育措施;馆藏文献的保护与剔除措施等。通过丰富的特色馆藏信息资源吸引广大读者,以实现图书馆利用效果好的办馆目标。

2“重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策略,是展望未来从理论上指导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藏书质量的比较分析,是文献资源建设研究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探索专业数量仍在继续不断增加的新专业文献需求问题,必须制定与实施中长期藏书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地制定具有本馆特点的藏书发展策略,形成相应的与之相匹配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或预测未来若干年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趋势,总体预测、设计馆藏文献资源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尽快使新专业的文献资源形成结构合理、教学需求质量高、富有学术馆藏特色的教学文献资料保障结构体系,保持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1制订具有本馆特点的藏书建设发展措施

随着创建学术型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调整,逐步形成馆藏文献资源能为学校各项决策、各前沿学科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论证依据。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创造富有本馆职能特征的馆藏体系结构,强化富有本校办学特点的优势特色专业的文献收全率。建立起对本校学科专业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发展呈现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突出本校的专业设置特色,藏书结构伴随着更具科学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文献保障体系的建立更加科学规范与严谨。通过不断地调整磨合和接受各级教育部门评估等考核检测,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加能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2.2制订建立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措施

新专业的申办获准设立,有些得到一定的专项学科建设经费。在拨给所属院系的专项资金中,其中一部分用于该院系资料室购置新专业学科的文献资料,仅作为支撑学科教学的即时之需,仍需校图书馆在馆藏常规文献资源建设中,把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当作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考虑。每个新专业的设立,采访部门都向书商及时征集有关的专业书目,采取订购或到国内各大图书卖场现采,迅速购进新办专业所急需的专业学术著作和教学参考书籍。随着院系调整发展变化的情况,跟上学校的办学思路,协同调整和完善馆藏书刊结构,不断修订《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及标准》,充实适合学校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同时,注意发挥现有优势学科专业文献的作用,利用相近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支撑作用,加强新办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

2.3制订新专业应急机制的文献采购措施

一大批新专业的相继建立,解决新专业广大师生的文献需求问题,被客观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新专业的成立,都具有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是在建立社会专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发展预警机制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评估与论证,才最终确立的。短期内加大购书经费来四处搜寻突击完成新专业的文献购置任务,无疑会给常规的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一定的冲击。将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与常规文献资源建设紧密结合的问题,是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新问题,也是困扰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一道难题。应着力采取提高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中文文献资源收全率,保证新专业文献资源满足专业教学需求,重视文、理类专业文献和学科前沿文献的建设。

3“重视调整采访措施优化馆藏结构策略,是面对现实具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保证”

在为学校新专业采集文献的过程中,本着合理使用购书经费,注重核心图书的采购,兼顾一般的原则,围绕学校新专业的性质、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和科研的需要开展藏书建设工作。尤其是在面对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机制。采访工作要根据图书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各项采访业务工作环节的应变对策,加大中文图书需求信息的采集力度,及时地采取各种采购方式,购进各专业急需的参考书籍。尤其要具体注重搞好下列几项工作。提高学科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的水平,就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及时补充购入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学术文献,藏书建设的日常工作准则都严格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的文献需求标准来开展。

3.1加强获取最新的学科前沿书目信息,提高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水平

学科前沿动态信息,是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重要决策依据。新专业与前沿学科联系紧密,依靠捕捉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发展状况,取得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凭借文献资源的大量前沿动态信息,开展新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图书馆要逐步做到能够自主地、持续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学科前沿文献信息,借鉴和运用研究成果,推动新专业学科建设的较快较好发展。关注新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关文献资源建设问题。瞄准各学科的前沿学术动态,侧重重大的学术问题,探索现代社会知识生产、与采集渠道的各种情况,入藏各个学科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学术著作。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应从过去着重研究纸质文献载体扩大到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新专业中的一些重点学科代表了高校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准。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于提高新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承担起促进新专业学科发展的重任。

3.2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和开发力度,形成新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网络体系

凝聚着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知识传承的物质载体,由长年累月历史积淀,经过采购、加工、典藏入库的纸质等载体文献与“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严格科学地建立规范的文献保障体系,突出馆藏特色。以丰富的馆藏学术专业书刊资料、电子图书、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组成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多维化地为读者广泛提供服务,网络体系的强大功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承载并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形式多样的学术论文、综述、史料等电子文档,使相应规模的电子图书及富有本馆特色的中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论文、学术讲座与报告的电子资源文献藏量吸引和满足读者的需求。

3.3加强征求读者对文献采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采购方案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2

【摘要】文章通过网络调查方法,以详实的数据阐明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特色库现状问题建议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文字识别技术、检索技术、扫描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立起特色数据库。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创性。所建特色库如果上网,形成网络资源,为更多的用户会快捷方便获取系统资源,这对形成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和整体化无疑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然而就笔者对黑龙江省所属11个高校所建特色库的网上调查得知,实际的状况不是十分乐观,问题很多,感觉大多数学校的特色库反而不“特”。本文以网络调查的形式,析出存在的问题、叙述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1黑龙江省高校特色库建设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已全面启动特色数据库建设,在局部、个别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高校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发本馆的特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数据库,但是,据表一和表二统计数据看出存在的问题也比很多,特色不突出、很少把自己的突出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作为建库的重点,70%以上学校自建的特色库还是处于自建自用的状态,不能被外网访问,没有实现资源共享,纸质文献的数字化没有深入加工,数据更新、维护停滞表现出特色库发展并不是沿着可持续发展势头进步,整体上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建设体系、共享体系和服务体系。

2图书馆在建设特色库中存在的问题

2.1数据库的学科特色只限于纸本文献的转换,学科、地域特色不够突出

表一显示,被调查特色库48,属于馆藏纸质文献的电子转换、原文献题录的数据库有28个占总数据库的53%,而体现学科特色的仅有15个,占总数的30%,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经济的只有2个学校建立了地域特色数据库,占学校总数的18%,以建库总数算,体现地域特色的只有5个不到总数的10%,表明,目前数据库的选题还只停留在学位论文、科研成果、学科导航层面,没有把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作为选题的重点。除了齐齐哈尔大学和黑龙江商业大学建立地域经济、文化或抗日的数据库外,其他高校都没有涉猎。

2.2建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较差

通过对能够访问的4所高校调查,特色库建设中存在许多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经访问得知,建库的标准不够规范,高校自选软件,建库过程都是依据软件自身所带的标准建库,对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检索、数据传递、数据交换以及数据维护等标准各异,没有采用的国际标准,建立兼容性强、标准高的数据库。在访问这些数据库时,我们遇到很多问题:由于文本格式不规范,数据下载困难或不能下载;由于检索令不规范,同一系统中出现有多个检索命令;由于标引不规范,文献信息检索经常出现误检、漏检现象等。

2.3数据的深层次加工与后续维护力度不够,数据更新慢

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

文献加工方面:该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只是纸质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数据库停留在一次性建设上,没有深入加工和提供增值服务。

数据更新方面:在被调查的11个数据库中,有7个数据库(有1个数据丢失)从2007年11月30日到2008年5月30日数据没有更新,占64%。

后续维护维护与可否使用方面:在对该校11个数据库33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数据库没有技术维护、读者不能够点击访问的次数各有15次,占抽查次数的45%,音像数据库数据完全丢失,已无法访问。我们对黑龙江省另3个可访问的高校的抽查也得到近乎一样的结果,(另3个高校的访问登陆太慢,没有列出每次调查数据)许多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搭建后,后续建工作停滞,数据更新停止,数据库的维护工作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相对滞后和缓慢的状态,很多数据库的数据长期处于不可用或不更换的状态。

2.4检索点设置与检索系统不完善

数据库最大的功用在于检索,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该校使用TPI检索技术,只提供初级检索和二次检索途径,途径单一,我们发现数据库设置的检索点和数据所做的标引并不一致,比如“野生经济植物图片数据库”,数据标引的“形态分布”在检索点上没有设置,没有设计高级检索功能,有个别的自建数据库就根本没有检索功能。

2.5重建轻用现象普遍、数据库联网使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虽然发展的很快,但调查得知,11所高校图书馆上网率不到36%,而实际联通率还要更低,多数高校进行IP网段封锁,外单位用户应用搜索引擎检索很难查询到高校的自建数据库,即使检索得到,绝大多数数据库也没有权限访问,特色数据库仅供校园网用户内部使用。

2.6共享和市场化理念亟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其目的是为不具备本地资源的用户提供研究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建立特色库的宗旨所在。而大多数图书馆是重藏轻用或者把资源封闭起来,不是积极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投入偌大的人力物力建起的数据库,今供少数人使用,是违背建库初衷的,如何像清华大学的CNKI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那样,能够被98%的高校利用,走向市场化,是需要一定的促销手段。

3建议

3.1标准化、规范化

在数据库建设过程应制定和遵循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标准,主要包括:通信标准(TCP/PI)、码标准、标准通信置标语言/可扩展置标语言(SGML/XML)、元数据(Met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等。CALIS在特色数据库子项目建设中采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高校在建设特色数据库时有必要参照使用。

3.2共建共享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各部门、各系统和各地区的协调,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合理布局、合作共建。高校图书馆在特色库建设上像过去在合作共建联合采购外文数据库、集团采购CALIS方面那样,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分工建设、统一共享、统一采购软件等。更深层合作共建应次,实现共享

3.3突出特色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数据库中,要集中有重点地开发某一领域或某一品种的数据库,选题必须是在馆藏基础上充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专题特色,表现出独一无二。

3.4深层次加工原始文献

对于有传统馆藏文献转换而来的数据,要在标引,链接上下功夫,让原生态的文献产生多处知网节,以便用户的检索使用。

3.5完善的检索工具

充分吸收成熟而先进的建库技术和完善的检索技术,能适应脱机、光盘、联机和网络检索,直接获取一次文献。多设置检索点,在检索途径上,应初级检索与含有布尔逻辑算符高级检索并行以充分挖掘数据库资源。

3.6适度宣传

特色数据库要立足用户市场,即发挥知识效益也要发挥经济效益,实现以文养文良性发展的数据库发展的道路,关键是做宣传和促销工作,具体的可以采取.网页广告、培训讲座、主动推介等方式推销自己。

3.7数据要及时更新、长期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领导必须重视、统筹安排,全面部署,有一套专业力量队伍,先立项论证,一旦确立,便持之以恒,对于已建成的一定规模的特色数据库,要保证有可靠的数据资源,有专门的人员续建更新数据,也要专业人员后续维护,以保持数据库的正常运作和数据的不断更新,尽,实现特色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学报,2005(5).

[2]韦衣昶.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6).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3

资源基础理论综述

1.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原理资源基础理论是研究组织内生成长因素的重要理论之一。1959年,英国人彭罗斯(Edith.T.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性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的概念,认为“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11]。1984年Wernerfelt提出,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上,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需要打破利用现有资源与开发新资源之间的平衡[12]。企业可用的资源包括品牌、可用的技术知识、高级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资本等。1990年Prahalad和Hamel指出,企业应被看作是能力的集合体而非资源的集合体[13]。1995年,Barney融合了资源和能力的概念,指出企业要拥有有价值、稀少的、不可模仿的资源才能形成该企业的核心能力[14]。1997年,Olive将企业资源的范围扩展到生产流程、专利、专有技术、客户,甚至政府关系[15]。2000年,Helfat将知识管理能力纳入到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中[16]。2.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观点从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特殊的异质资源,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种类从有形的物理性资源范筹,向无形的知识资源不断扩充。企业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内在原因是具有不可模仿性的资源与能力;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用异质资源和能力获取超额的利润,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建立外部网络等方式获得这些特殊资源。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核心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企业为了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就要突出重点,发展有竞争力的部分。这样做的结果必将导致企业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客观上要求企业从外部获取新的异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以形成一种稳定的资源流动方式[6]。

科技资源共享组织成长的内生因素分析

1.科技资源共享组织的产生在科技资源管理的初期,科技资源管理职责往往由单个人承担,而且是兼职从事资源管理工作。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太大差别,多从保护、保值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怎么提高利用率。对于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基本上零散地保存在研究人员个人手里,由课题组统一管理的情况都比较少见。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以及资源获取技术、手段、方法的增多,我国的科技资源总量大幅提升[17],由单人兼职负责科技资源的管理已经不能胜任科技资源发展的需求,而科研机构的管理者也对科技资源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加强科技资源管理逐渐成为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一大批科技资源专职管理和服务机构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组建了一批国家分析测试中心;90年代开始组建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仪器协作共用网和国家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等;2000年,由7家科技信息和情报机构参加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立。更有一批隶属于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资料室、情报室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转变为信息中心,开始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这些专业机构的出现,标志着科技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化。2.科技资源共享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分析在科技资源共享机构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资源,一类是可供共享的物理资源或信息资源,另一类是资源管理技术、资源服务技术、品牌、高技能的资源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等能力资源[18]。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科技资源共享机构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扩充需求呈现不同的阶段。基本上可以分为资源/能力积累、资源/能力充分利用和资源/能力创新与再生3个阶段。(1)资源/能力积累阶段。该阶段主要指共享机构成立初期,其关注点在于保持自然状态、持续运行,反映了对物理或信息资源占有的初始需求。(2)资源/能力充分利用阶段。该阶段表现为科技资源共享机构对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利用,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其关注点在于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对于资源管理与服务技术、品牌经营等更加重视,在资源层面开始注意资源的筛选和评价。(3)资源/能力创新与再生阶段。处于该阶段的科技资源共享机构,对资源的管理能力很强,人员素质和水平也相当高。共享机构此时的管理重点已经不再仅仅关注资源和相应的管理技术,而更加注重对人员智力、能力和经验的开发利用,以期通过具有创新技能的人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或者引入新的资源,开拓新的业务。我国的科技资源共享机构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资源单位。例如,仪器中心、数据中心、文献中心、种质所等。这类单位普遍有一定数量的资源积累,因此都拥有一定的资源管理能力,也拥有若干资源管理人员。资源单位的资源和能力状况呈现两级分化。对于国家气象中心、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中心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这样的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机构来说,国家每年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资源持续更新、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人员配置较为充足,人员素质也较高。但是对大多数仪器中心,以及没有行政职能的数据和信息中心来说,普遍存在资源总量小、质量低、人员素质不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19]。资源单位的发展会体现在上述三个阶段。随着科技资源建设投入经费的增加,资源积累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对资源管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资源单位想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则需要在资源/能力创新与再生上进行重点投入和培养,此阶段对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大增加。第二种是资源服务单位。例如,生产力促进中心、仪器协作服务网、数据共享网等,这些机构的特点是本身几乎没有资源积累,以为资源拥有机构和资源需求用户提供中介性服务为目标,具有一定的服务能力和人员队伍。但是这类机构与资源拥有机构相比,在科技资源共享价值链上处于弱势,难以吸引优质资源加入自己的服务体系,进而影响服务质量,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现阶段,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一家名为“数据堂”的公司,利用免费的数据集存储空间和共享服务平台,吸引了众多计算机领域的机构用户在平台上共享高质量的数据集,也吸引了很多个人研究者在平台上索取数据集,数据共享中介服务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利用这样的免费服务平台,加上自身在计算机领域深厚的专业背景,也为自己吸引了专业的计算机领域数据生产和加工订单,实现了自我发展的服务模式探索。这种现象也说明,资源服务单位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能力,就无法有效吸引资源拥有单位与自己合作,共同开展资源服务。所谓专业的知识背景和服务能力集中体现在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以及领域知识的专业化。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作为医院医护人员信息服务机构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并发挥好医学知识导航和医学信息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实现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的转变,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信息环境的社会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作为医院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为医护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必须实现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变,并在网络化浪潮下求得发展和进步。

1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卫星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网络通讯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需求的产物和医院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履行其服务医护人员的天职。故要实现对医护人员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1.1传统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弊端

传统环境下医院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是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它的服务必然是围绕提供以纸质文献展开,深受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严重影响医院图书馆为医护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时间的限制是指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医院图书馆有限数量的纸质文献只能提供给有限数量的医院医护人员使用;空间的限制是指需要借阅医院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到馆才能实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既不利于医院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也不利于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有效实现和加强医院图书馆在医院有机体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1.2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环境。医院图书馆的服务以因特网、中华医学网等综合、专门网络网站为载体和基础,通过Google、Yahoo、百度(Baidu)等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能够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能够有效及时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的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同一信息资源可以近乎无限数量地提供给医院医护人员使用,医护人员只要通过网络端口就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获取医院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资源。此外,部分医院图书馆还可通过协议的形式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在开放和提供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获得和使用协议医院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信息资源,避免造成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这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已有尝试,医院图书馆可以借鉴,尤以中医院图书馆更为合适。

2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2.1实现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国家宏观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传播网络和共建共享系统不论在硬件或是软件方面都有其发展的良好空间和氛围。医院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环境到信息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的转变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转变,无疑是成熟的,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承载技术的硬件也不断地更新升级,医院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环境到信息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的转变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保障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政府在财政上有能力支持医院图书馆实现转变,有考虑支持转变的决心和实际议事日程安排,医院在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将医院图书馆纳入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和核心),医院图书馆实现其信息资源建设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的转变有其保障性和科学性。

2.2医院图书馆要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医院医护人员信息的有效服务,可以建立电子阅览室,连通院内局域网与因特网,配备存储容量大、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具备相当运行速度的计算机网络宽带,设置检索性能好的终端入口,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一定的事先整体规划。在构建网络环境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的来源分为两类:一是自建数据库,其中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是重要的部分,医院图书馆长期积累的传统介质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自身专业特色,它们不但是医院图书馆网络化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医院的宝贵财富;二是购买数据库,满足医院医护人员对中外文文献的检索要求,比如中文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外文的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服务系统FMJS(即《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全文服务系统)等受用户欢迎的医学类专业数据库。医院图书馆在逐步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体系构建。

3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

3.1网络医学信息搜索

网络医学信息搜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万维网(www)服务器模式,在地址栏输入所要访问医学类机构、团体的域名,即可登陆该医学网站,浏览其信息。

可使用Ftp类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因特网的Ftp类医学信息资源,还有Gopher类、WAIS类等其他类别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都可用来检索相关医学信息。可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Baidu)、Yahoo、搜狐(Sohu)等,它们其实是专门提供“检索”服务的综合网站,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类目录型检索,即将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收集起来按照类型分成不同的目录,再进行层层分类,用户查找所需医学信息时可按其分类一层层地进入,查其所需;另一类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用户输入合乎逻辑组合方式的医学关键词(Keyword),搜索引擎根据关键词寻找资源的地址,再以一定的规则反馈给用户与此医学关键词信息相关的网址及其超文本链接,用户通过链接即可找到需要的医学信息。这些是综合性的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还有一类就是专门的医学搜索引擎,由于是专门的医学类引擎,能够进行深度标引,比综合类搜索引擎更易于广大医护人员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搜索到所需的医学类信息。

3.2网络医学信息过滤

医院图书馆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对网上医学信息进行过滤。网络医学信息内容庞杂,信息的未经严格的审查,其可靠性是广大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因此医院图书馆必须对网络医学信息进行过滤,精心组织后提供给医护人员,可通过编制专门软件或在网络医学信息采集程序中添加信息过滤功能来过滤网上医学信息。网络医学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利用这些医学信息学习和科研活动的成败,医护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服务对象是病患者,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利用网络医学信息时对其真实性的要求极其重要,因此医院图书馆对网络医学信息的过滤显得异常重要,务必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3.3网络医学信息评价

网络信息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按照评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用户评价法、第三方评价法和网络计量法。①用户评价法是指由相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专业机构向用户提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由用户根据其自身特定的信息需求选择符合其需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②第三方评价法是指由相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者和网络信息用户而言的第三方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制定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程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③网络计量法是通过专门的网络技术对网站点击率、访问量及链接情况进行统计从而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方法。上述的信息评价法同样适用于医学类网络信息资源,其中的用户指的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可划分为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性元数据法。①定性评价法是指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基础之上以用户评价与专家评议相结合对网络信息资源质量优劣所做的评估。②定量评价法是指利用网上信息评估工具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数量分析以评价优劣。③综合评价法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蒂(Thomas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④评价性元数据法是指以元数据为基础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认证的一个过程。这类网络信息评价体系也可适用于医学类网上信息资源,值得借鉴。

3.4网络医学信息分析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医院图书馆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对网络医学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的指导思想应是满足广大医护用户的信息需求,要以医护人员的需求作为医学信息分析的尺度,以提供医护人员满意的医学信息服务为建设目标。有需求才有服务,需求决定服务,假如医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不是医护人员需要的,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这种服务则是无效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医院图书馆则失去其为医护人员提供医学知识导航、医学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在社会各类医学信息服务机构(如各类医学专题数据库提供商、专利数据库服务商等)不断涌现、医学信息服务行业竞争剧烈的今天,无法提供满足医护用户需求服务的医院图书馆很有可能被边缘化,因此医院图书馆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应以满足医护用户需求为根本目标,实现网络医学信息的有效分析,由满足医护人员信息需求的服务决定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即建立“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的医院图书馆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良好模式。

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的大型医院图书馆在建设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时未能以此为标准,而是有多少经费,建设多少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提供与此相应的医学信息服务,对于这种服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则未予以充分的思考,甚至没有出于这方面考虑的愿望,以至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根本不是医护人员需要的,服务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可以说是无效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还应使其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个性化,广大医护人员因其不同的专业和研究领域,知识层次和架构也不尽相同,对医学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图书馆应尽量满足医护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并以此

作为医院网络医学信息分析、资源建设的尺度之一。

3.5网络医学信息组织

医院图书馆通过网络医学信息搜索,可以找到需要的医学类信息,进而下载,但有些动态医学信息网上未组织,医院图书馆则须完成这项工作,医院图书馆组织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时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方法、有效的组织框架,才能实现有序的医学信息组织。

参考文献

[1]谭全国.论图书馆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J].医学情报工作,2001,22(4):40-42.

[2]刘文清,尹哲.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建设探讨[J].现代情报,2003,23(4):l1-12.

[3]付立宏.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观念创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20.

[4]何茵.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中国医院,2006,(5):29-30.

[5]华危持,奚淑英.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变革[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10(2):25-26.

[6]张炳常.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25(2):56-57.

[7]郭继红.论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的建设[J].图书馆,2003,(3):48-50.

[8]康忠民,阮礼秀.高校学科导航库建设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5,25(4):217-218.

[9]盂连生,惠瑶.中国数字参考咨询发展概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l-4.

[10]符沼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4):11-12.

[11]马越.论数字馆藏服务绩效监控系统的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6,(5):15-18.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基于建立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完善现代水利统计体系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我国应创建水资源核算体系。对环境卫星帐户的子系统水资源核算帐户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由来、基本构成和特点,并结合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水资源核算面临的问题。

近30年来,世界人口激增,生态被破坏,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使人们开始全面而深刻地反省自身的发展方式。在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进行资源与环境核算是世界各国的迫切任务,并作为重大战略行动来实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也明确提出:“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

资源环境核算(亦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日益关注和急需建立的统计领域。水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抓紧研究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下简称“水资源核算”)制度及体系框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由来

1.1国民核算中心框架及其局限性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核算,只有经济活动才能够纳入核算之中。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以两个平衡关系为框架。第一是围绕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形成的当期流量平衡,即:

GDP=总产出一中间投入(1)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2)

(1)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

(2)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去向。通过这一平衡,国民经济的生产与使用被连接起来。第二是关于资产从期初到期末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期初资产存量+资本形成一固定资本消耗±其他物量变化±重估价引起的变化一期末资产存量。

(3)基于上述基本框架,可以发现: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没有体现环境因素的投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所扣除的中间投入仅限于产品投入,并不包括环境等自然因素的投入;相应地,所谓资本形成,仅限于产品对生产资本的积累,不体现生产造成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第二,围绕资产核算,主要限于经济资产,尤其偏重于生产资产,没有将自然环境完整地纳入核算范围,同时也没有直接反映经济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导致了两个严重缺陷:一是忽视了自然资源的耗减,遗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二是忽视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这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为了使人们能够看清楚隐藏在中心框架账户中及其表露出的局限性,并能更加深入地加以描述,联合国93’SNA(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针对某些重要领域建立与中心模式框架不完全统一的特殊框架(结构)即附属框架方法的建议。一方面附属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中心框架发生联系,并通过它们与综合经济统计资料的主体发生联系;另一方面,由于附属账户是特定领域或特定专题所专有的,因而它们也专门与该领域或专题的信息系统相联系,它们也要求货币价值量数据与实物量数据能更好地结合。由于附属账户保持与中心账户的密切联系,所以,它们在宏观经济账户和分析的范围内加强了对专有领域的分析。此外,不同领域的附属账户还有助于将其中某些领域的分析联系起来。因此,附属账户一般具有双重作用:既作为分析工具,又作为统计协调的工具。典型的例子当属环境卫星账户。

1.2环境卫星账户——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环境经济核算缘起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事实。事实之一是环境问题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成为国家和国际社会管理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上述事实相联系的另一个事实是,为管理所必须的信息数据系统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管理之需要,尚没有一个数据系统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现实经济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从2O世纪7o年代开始,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构建反映环境因素的核算体系。1993年,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共同修订的SNA1993,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核算作为附属账户纳入SNA,并最终正式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临时版本。然而,由于有关研究开展不久,因此,尽管SNA1993声称“第21章有关环境附属账户的内容指出,它显示了在经济核算和环境核算一体化方面目前的最高核算水平”。但同时也指出,由于SEEA目前尚不成熟,因此“它极力主张由核算人员继续进行研究”。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欧共体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都在积极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资源环境核算附属账户将SNA中关于自然资源的使用、环境费用核算的范围、内容予以拓宽(不再仅限于经济资产的界限之内),把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的有关概念、定义、分类和表式同SNA常规的经济账户联系起来,扩大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功能。

1.3SEEA的子系统——水资源核算体系

1993年国民核算体系(SNA)已明确把自然资源纳入资产负债表和积累账户,形成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旨在研究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寻求良性经济运行的环境承受能力,并将水资源核算列为主要核算内容之一。水资源核算体系正是在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了与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保持一致的框架结构、概念定义、分类标准、表式账户及核算方法,对水资源核算内容的加以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使水资源核算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了分析和应用功能。

二、水资源核算SEEAW

2.1水资源核算的范围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生产食物、能源、众多工业产品以及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关键要素。SEEAW更关注的是经济体系与环境体系之间的关系,所以SEEAW核算的对象只包括水文系统中能够提取并直接为经济体系提供投入的部分,这种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的水文循环,形成天然一人工复合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

SEEAW手册中界定水资源系统包括:①区域内所有开发利用或者能够开发利用的水资源;②区域内各水体之间的水量交换(如入渗、径流、渗漏等);③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水量交换(入流、出流)。在陆地水资源系统中,水资源指区域内储存于河流、湖?白、人工水库、雪、冰、冰川等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对于各种水资源,受自然因素影响,引起存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内降水和其他区域的人流量;引起存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包括蒸发蒸腾、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的出流量以及向区域外的流出量。人类活动通过取水和排水引起水资源存量的增加和减少。

水资源对经济体、经济体之外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投入及服务,包括①作为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原料投入;②接纳废弃物(如排放到水体的废污水);③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提供栖息地。SEEAW侧重于水资源作为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原料投入及接纳废弃物所提供的服务。至于水资源提供生态系统栖息地的功能,仅以水质及其各种用途等形式反映。

详细描述了陆地水资源系统和经济体,阐述了各系统内部的主要流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经济单位直接从环境中取水,或者从其他产业获取水,水被使用后,直接处理(排放)进入到环境、或提供给其他产业再利用(如再生水)、或输送污水处理厂。

2.2SEEAW的基本构成

总的来说,水资源核算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①水资源的实物量账户,用于计量水资源的存量、流量以及质量;②水资源的价值量账户,即在对水资源实物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核算水资源的价值及其增减状况,确定水资源的财富价值,并将其纳入到国民总财富中:。具体而言,水资源核算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2.1水存量及其变化的实物核算

对一个特定区域组成的经济体系来说,有多少水,有多少可利用的水,在一段时间内水存量发生了多大变化,这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信息。因此,存量及变化核算是水资源核算的基本内容,目的是从水文循环出发,用实物单位描述在地表、地下和土壤中存在的总水量,以及这些水量在一定期间(一年)内的变化,并对水资源存量按照水质状况予以评估,从根本上关注水资源环境对经济体系用水的保证程度。

水存量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定义,前者着眼水量的多少以及变化,后者着眼于水质的好坏及其变化。鉴于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可用性以及使用方式,因此,水质成为刻画水存量的重要特征。

水资源存量在时间上会在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上发生变化。从水资源与经济体系的关系人手,核算中将这些增减变化归纳为两类原因:一是经济原因,经济体系从环境取水造成的减少,向环境排放造成的增加;二是自然原因,降水和人流造成的增加,蒸散发和出流造成的减少。通过核算,不仅解释了从期初与期末的存量变化,更将这些变化与经济体系对水的利用衔接了起来。

2.2.2水的供应与使用实物核算

从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根本意义上说,水的供应是指环境向经济体系提供的水量,水的使用是经济体系所利用的水量。但是,从环境到经济、再从经济到环境,水是一个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水以不同形态出现——资源水、产品水、废水;对应不同形态的水,存在着不同的供应者和使用者。其中,从环境取水,是由环境提供给经济体系供其使用的资源水;经济体系内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相互供应使用的水,是产品水在经济体系内部的循环;经济体系提供(排放)给环境使用(接受)的水,可能是以废水或其他方式从经济体系回归环境的水。站在经济体系的立场上看水的供应和使用:各个经济部门作为供应者,一方面向其他经济部门提供产品水以及供循环使用或处理的废水,同时向环境提供最终排放的废水;各个经济部门作为使用者,一方面使用由环境提取的资源水,同时使用由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水,还使用(接受)了其他部门提供(排放)的可循环使用的废水以及需要处理的废水。

水的供应与使用核算就是照此思路编制核算表提供数据资料的,其总体目标是系统描述在一段时期内“资源水进入经济体系一产品水在经济体系内部的循环~废水从经济体系排出进入环境”的整个过程,不仅要核算各个环节上水供应使用流量的多少,同时要在结构上给出供应使用的“来龙去脉”,尤其要关注经济部门分类下的供应使用结构,以便为经济体系的水供应和水使用勾勒出一幅全景画面。其中,从环境的取水、回归环境的水,从减少和增加两个方面代表了经济活动发生而造成的水存量变化,与水存量及其变化核算连接在一起。

2.2.3水的供应使用混合核算

通过水的供应使用核算,可以从实物量上了解取自环境的水被分配给了哪些经济部门,回归环境的水分别产生于哪些经济部门。但是,不知道各个部门利用这些资源水、排放这些废水,形成了多少经济产出创造了多少增加值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将水的供应与使用数据与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水平数据——用经济产品的投入产出表/供应使用表表达——结合起来,给出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废水排放强度的系统信息。之所以称为“混合”核算,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水的供应使用信息是用实物单位表示的,而各部门经济活动信息则是按照货币单位提供的。

通过这样的核算,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重要信息。①对各个用水经济部门,可以显示其在生产过程中为获得经济产品而消耗了多少水(包括资源水和产品水),把二者结合起来,计算各个部门单位产品产出对水的消耗强度(t/元),以及为获得单位增加值而耗费的水(t/元);②对各个废水排放经济部门,可以显示其在提供经济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多少废水,把二者结合起来,计算各个部门单位产品供应对废水的排放强度(t/元),以及为获得单位增加值而排放的废水;③如果具备比较完备的经济产品投入产出表,则可以透过经济部门之间的技术关联,测算各类经济活动对水的完全消耗强度和排放强度。

2.2.4与水有关的经济核算

围绕水发生了哪些经济活动,如何将这些活动独立显示出来,反映经济体系为水的开发、管理、保护而作出的努力,考察其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显著性,这就要进行与水有关的经济核算。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衔接,在核算中定义了涉水产业、涉水经济产品,核算其投入和产出、供应和使用,以及以水开发管理保护为目的的收支、资本形成、资金筹集和固定资产总量,通过这些核算,不仅可以明确经济体系为水所花费的投入,还可以了解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2.3SEEAW的特点

实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要立足水的现有数量和质量,在各种水功能分配上寻求平衡,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活需求,在整体上产生最大功效。

要实现这样的综合管理,必须有相应的数据体系作为基础支持,需要把水与经济体系结合起来,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水资源核算就是这样的数据体系,和其他水数据体系相比,水资源核算确实能够有助于满足这些数据需求,主要体现在:①它把水的多重功能汇合在一起,系统反映水的状况及其与经济体系的关系,既包括水的资源功能,又包括水的环境功能以及作为水生系统的功能,可以避免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单一功能——比如仅把水作为资源——而带来的片面性,有利于全面协调不同水功能之间的竞争,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②它把有关水的数据信息与经济过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定量描述水作为资源从环境进入经济体系、在经济体系内部循环周转、最后作为废弃物从经济体系排入环境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系统反映水对于经济体系的支持以及经济体系对水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体系围绕水的开发管理保护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交易活动建立核算体系,提供有关产业活动、产品供求、资本形成、以及税费水权等方面的信息,为进行水资源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三、创建我国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3.1开展水资源核算的工作基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利统计工作的实践,全国水文站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水资源统一管理正逐步推进;历年水利统计年报、水资源公报等已形成系列统计资料;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已经完成等等,已具备了开展水资源核算研究的工作基础。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难以将水利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结合,反映水利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水资源核算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全面实现联合国《水资源核算手册》的全部核算内容,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目标,应充分借鉴国外资源核算理论方法以及水资源核算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优先领域和基础资料的完备情况,突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关系特征及核算特点,逐步推进水资源核算体系研究。

3.2开展水资源核算需要综合素质人才

水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众多领域,如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国民经济学、统计地理学、经济学等等,它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的密切协作共同攻关。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起源于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探讨,研究人员大多局限于水资源界,他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科学知识,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相对薄弱,而经济学界只有部分人士参与工作,他们又缺乏系统的资源环境学训练。两类人员需要相互对话、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该项工作的进程。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统计司的支持和帮助下,水利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成立了中国水资源核算研究课题组,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了多项培训,既培训水利人员的经济、统计知识,也向统计人员介绍水利的独特和复杂性,为我国开展水资源核算创建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3开展水资源核算尚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水资源核算,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由于我国的水问题和水管理都较其他国家更特殊复杂,国外可借鉴的经验比较有限。总的来说,目前在我国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尚面临着很多难题。

3.3.1水资源价值存在争议

水资源目前缺乏真实的水市场,如何对水资源的耗减和降级成本进行估价目前争议较大。同时,水资源价值评估相当复杂,目前还存在较大困难。价值理论尚没有统一,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没有规范且争议较大,成为将资源以价值量方式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大障碍。公务员之家

3.3.2水资源核算理论尚不完善

实物量供给使用表中,来自土壤水的水量(包括雨养农业的用水)这一部分是计算降落在农田里的降水量,多余的水一即没有被作物吸收(使用)的水,被记录为从农田流回到环境中。如何计算和统计土壤水的使用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6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些也为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3、我校地处苏南太湖之滨的“华夏第一镇”——盛泽,它被”誉为“东方的丝绸明珠”,笼罩着浓郁的丝绸文化氛围中。从1990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研究。该课题被江苏省教科所列为省“八五”、“九五”规划课题。经过三年一轮,共九年的探索,形成了在丝绸文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思路、原则和操作方法,初步摸清了地方经济、区域文化和小学素质教育之间的互相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小学素质教育的模式,闯出了小城镇小学“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现代化办学道路。课题成果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一等奖,使我校从一所小城镇弄堂小学一越成为苏南地区乃至全国科研名校。2001年起,我校又进一步深化丝绸文化课题的研究,把研究重心指向学科教学,开展了《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特色教学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该课题被列为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规划立项课题。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题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现正准备在四月中旬进行结题工作。“十一五”期间,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研究的重心将指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上来。

近三年,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自觉地尝试与丝绸文化地方资源相融合,对丝绸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开发,精心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设了“普及篇”、“研究篇”和“精华篇”三个板块8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因此,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教师逐渐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逐渐主动起来。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探索丝绸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促成教师们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是,我们觉得前期对资源开发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缺乏理念支持;活动内容缺乏科学归类,不能形成合理体系;开发目标不明确,缺乏对价值的评价判断,因此还很难上升为系统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开发模式。为此,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实验研究,它是我校利用丝绸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延续和深入。本课题试图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依据,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开发和利用本地独特的环境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开展“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实践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探索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2、通过各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本校各年级校本实践活动主题系列,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文化。

3、通过“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他们具有爱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4、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增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提升教师课程的整体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指学校为了使学校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整合、利用、开发盛泽及周边地区与丝绸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的行为。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校本特色课程: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地方文化为主要资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富有个性的课程,即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教育理念的课程。本课题研究的是以丝绸文化为主要资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针对性的原则。我们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的选择、确定都优先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及必要的保障。

2.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通过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体验,增加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主张将“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实践性学习成了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其选题源于实践,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自然、感受自我过程中,生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课程资源本身也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3.开放性原则。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完全开放的。它不受学科的约束,是各门学科的有机整合;不受场所限制,工厂、市场、社区、家庭都是学生的教室;没有确定的教材,只设计菜单式的内容框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性地教与学。课程的目标是全方位的,但也是不完全确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目标。

4.过程性原则。课程开发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课程。我们的课程开发永远不会定格,而是会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然生成。

1、开发丝绸文化资源,构建综合实践特色课程框架

天时、地利、人和,我校师生作为丝绸文化的负荷体,首先应走进丝绸文化,开发丝绸文化。我们把丝绸文化整合成“三大板块·三十六个主题”。一、丝绸文化普及篇,包括:(1)认识蚕宝宝;(2)体验养蚕生活;(3)家乡丝绸品种多;(4)认识织机家族;(5)了解纺织工人;(7)探寻家乡丝绸古迹;(8)了解盛泽的弄堂;(9)了解绸乡的桥;(10)学习丝绸古诗、楹联;(11)家乡的先蚕祠;(12)了解绸都新貌。二、丝绸文化探究篇,包括:(1)养蚕技术研究;(2)化纤丝绸与人工丝绸比较研究;(3)古代、近代和现代织机比较研究;(4)现代丝绸织工素质要求研究;(5)私营企业家成功经验研究;(6)未来丝绸老板素质要求研究;(7)丝绸生产工艺研究;(8)现代丝绸贸易方式研究;(9)丝绸生产与环境研究;(10)盛泽人民美德研究;三、丝绸文化创新篇

②茶叶的种类、产地;③茶文化服饰的研究;④茶文化诗词的研究;⑤研究茶叶与保健;⑥研究茶具艺术;⑦茶的饮食文化⑧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炒制、鉴别;⑨各地各民族的茶情茶俗:⑩古今茶人的风采和成就。学生依托“十大板块”的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身临其境感受茶文化的深远意韵,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

“以丝绸文化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融入社会,走向自然,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和单元(板块)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①突出“问题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解决问题。②突出“课程开放”,问题全部来自学生自己感兴趣或其身边的现实世界,依靠身边的文化载体,学习方法不一,获得结果的方式和形式也各异。③突出“学生自主”,学生靠自己活动,自然而然生成课程,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④突出“活动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获得“探究意义的经历”。在载体建设与学生活动的最佳契合中生成课程。

(二)主要措施

我们将本课题研究作为“十一五”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领衔式课题,视为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始终保持“先导地位”,引导教师把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提高研究实效。采取措施构建以下机制:

l、导向机制:及时收集引导教师借鉴有关课改实验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及经验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帮助教师认识课题研究前景和意义,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自觉投身课题研究之中。聘请课改专家,科研专家来校作理论讲座和现场指导,让教师清楚本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方向。聘请市教育局教科室领导、专家担任课题组顾问,谋划和决策课题研究的思想,适时调整研究策略,及时给课题组人员和教师培训,以保证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2、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必修3课时,按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可以定在某一天,也可以某一天单独一节课,还可以是系列周活动,集中时间调换课次,保证活动时间到位。活动地点和场境由学生自由选择,保证来去和活动方便,及时为学生出面联系访问、调查、参观、观察等实践活动的具体事宜,按需要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使访问有对象、观察有事物,活动有地点,保证有安全,可靠有实效。学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

3、活动机制:围绕总课题,构建课题研究的网络,招标确立若干个子课题,服务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研讨,科研沙龙,成果展评等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具体在三个层面上组织投入:

(1)学校行政领导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护航“作用,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课题研究的领导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研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使课题研究的过程成为每位教师追求课程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增值过程。

(2)课题组人员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探路”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为实验方案的科学规划、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开展服务与指导,为各子课题提供技术支撑和背景材料,为一线研究者提供启示,解决困惑。

(3)一线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扬帆”作用。教师以弘扬丝绸文化主人翁态度,充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始终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成为学生的知已、朋友,成为课题研究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4、运行机制:本课题操作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修改、边总结、边提升。

全员参与开发课程资源,各学科配合,每学期确立一个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形成系列,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个个小成果。

课内外打通,由课堂延伸,由内容延伸,做大做强。年级段打通,师资互补,同一年级确立同一个研究实践课题,多端整合,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活动形式可以是调查、采访、观察、访问、收藏(实地的、文本的、视像的)。活动人员可以是个性的、小组的,既要合作,又要分工,会交流、会梳理、会整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认识丝绸文化,学习丝绸文化;创意丝绸文化,自觉进入“大德育教育”、“大语文教育”、“大数学教育”、“大科学教育”和“大艺术教育”等领域,通过实践活动来活化丝绸文化这部教科书,丰富丝绸文化的资源库。使丝绸文化这些最具本土特征的资源,启发和诱导学生从课本、课堂、学校中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丝绸世界,达到“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的学习境界,不知不觉地走进丝绸文化,自然而然地生成校本课程。

(六)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6.3-2006.7)

1、成立课题组成员,总结前期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教训,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施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学习宣传发动。

2、确定研究的方向,涉足范围,构建依托丝绸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分别搜集材料。

3、各学科从本地、本校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子课题。

4、建立实验基地。

第二阶段:(2006.7-2008.7)

1、校订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启动和开展课题研究,循序渐进探索丝绸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途径、方法,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优化整合的要素。在过程研究中获得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中期评估。

2、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

(1)开发整合丝绸文化。发掘丝绸文化中适合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改造,形成一系列具有丝绸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探索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综合活动主题体系,分年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以及个人活动四个个层面相结合,不断地修正、生发活动主题。

(3)编写丝绸文化综合使活动校本特色课程。

第三阶段:(2008.8——2009.8)

1、总结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数据,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求上级鉴定。

2、成果展示活动。以弘扬茶文化为主线,展示提炼成果。

(1)成果展示会。(2)有个性的研究成果报告。

3、形成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将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价值的专题活动方案纳入丝绸文化课程纲要。

(七)课题成果形式

l、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活动案例形式发表。

2、课题实施的整体推进和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形式呈示。

3、展示高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光盘、电子软件。

4、汇集编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案实录。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PDF文档;ASP;网络资源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了新世纪人们生活的一种状态。每个角落、每个部门、每个领域都渗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大撞击,网络学习资源使教育也在发生质的飞跃,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众多纷繁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存在一个物竞天择的问题。PDF文档作为一种跨平台的通用电子格式,对文档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有独特的优势。

一、PDF文档在Web上的技术优势

1.PDF文档集多媒体信息于一身

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便携文档格式)为Adobe公司开发的一种电子文档格式,它将文字、字型、格式、颜色、图形图象、超文本链接、声音、动态图象等信息封装在一个文件当中的一种通用电子格式,目前已成为数字化信息上的一个工业标准。和普通的Web不同,PDF文档能将多媒体信息捆绑在一起,文件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本不用担心其他信息的丢失。利用PDF文档在网络上传递多媒体信息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2.PDF文档具有交互性

PDF文档在Web上信息时常用的交互事件驱动行为(Action)有下面几种类型:

GotoView:跳转到当前文档某处,显示文档内容或打开另一个PDF文档某处显示文档内容。此行为和HTML中的超链结相比更具灵活性。

Openfile:打开一个非PDF文档文件,如与PDF文档同在Web上的HTML程序、ASP(ActiveServerPages)程序、Flash动画文件等。

WoldWideWebLink:跳转到指定的URL,可以使用http、ftp、mailto协议定义的超级链接。

Resetform:清除PDF文档表单中各域当前内容,恢复原设计时定义的缺省值。此行为能够实现动态信息更新。

Submitform:提交PDF文档表单中各域变量的值给指定的URL,如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程序、ASP程序等。

Show/hidefield:显示或隐藏指定的交互元素对象。它非常适用于建立动态信息显示、动态交互窗口显示的页面。

这些交互事件驱动行为类型,在Web上可以产生丰富的交互方式,使得PDF文档在Web上增色不少。

3.PDF文档在Web上出版和传输能力

PDF文档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不论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或平台,PDF都可以保存所有原始文档的文本信息及多媒体信息,文件占用的空间很小,非常便利于电子邮件或互联网的发放和携带信息传播。

只要使用含AcrobatReader插件的网络浏览器都可以在Web上阅读PDF文档。对于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服务器,并且在AcrobatReader浏览插件的选项设置中使用了后台下载选项,PDF文档页面内容显示的速度将大大提高。目前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Web服务器很多,常见的有:WebSite,WebSiteProfessional,Fastrackserver2.0,Enterpriseserver2.0等。对于不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服务器产品,通过网关接口程序(CGI)、ActiveX技术,可以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一目的。

二、PDF文档的结构

PDF文档的组成,有三个层次:

内容层。包含文件中所有文字和图象的内容。

基本信息层。包含有关文件的基本信息,如字体信息、导航器引用表等。

增强信息层。包含增强功能的信息,如超文本链接、书签内容、文章信息等。

在PDF文档中包含了一种数据存贮格式FDF(FormDataFormat),处理于表单域数据输出和导入,是一种纯文本文件。PDF文件由文件头、文件主体、交叉引用表、文件尾四个部分组成。

FDF文件头的首行表明了当前文件所使用的FDF规范版本。

FDF文件主体主要由catalog对象组成。Catalog对象仅含一个关键字FDF。关键字FDF的值包含如下项目:

Fields:包含一组域属性的定义

F:指定Form输出或导入数据的PDF文件名等

项目Fields的属性定义包含下列描述:

T:域名

V:域值

OPT:选择项域的各项值等

PDF文件尾由关键字trailer间接引用FDF文件体的catalog对象关键字root的一个值对及文件结束标记%%EOF组成。

PDF文档是通过一系列对象序列来构造的。PDF对象包括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间接对象是经过标识了的PDF对象,直接对象通常有布尔型、数值型、字符串型、名字型、数组型、字典型、空对象、流对象等基本类型。一个PDF文档包含了一个以上的页面,而每一个页面都可以包含文档、图形图象,继而加入声音和动画。在多媒体信息的组合上,完全将多种媒体信息融会在一起。

三、PDF文档与Web数据库

PDF文档的表单是PDF页面控制的对象,也是PDF向Web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传递的接口,还可以向Web数据库读取相应数据。表单的域、字段变量都能和Web数据库建立数据通道。通常Web数据库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数据一般都采用CGI程序实现。开发CGI程序的语言工具众多纷繁。PDF文档作为目前电子文档的一种通用格式,其中提供的和Web数据库接口的内部结构域和字段变量,大大增强了它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我们在构建PDF文档携带的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过程中,借助了ASP技术向Web上PDF,同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交互数据。

1.PDF文档表单向Web数据库提交数据

在AdobeAcrobat4.0PDF开发环境中,构造一个学习者登录注册(以学习者注册信息为例)信息表单的PDF文档,文件名为Login.pdf,表单中各域名与Web数据库字段名一一相对应起来。如图所示:(略)

表单中,按钮“注册”通过鼠标事件MouseUp驱动行为Submitform实现向服务器应用程序传递参数信息。在定义Submitform行为时,保持服务器应用程序的URL和提交信息的ASP程序相一致。输出格式为HTMLform(URLencoded),选择输出的表单域的域名。

在服务器的ASP应用程序中,利用VBScript语句Request来获取PDF文档表单域的域名参数信息,书写格式为:

Request(“field_name”)

对于接受到的PDF文档的表单数据,将通过ODBC驱动注入Web数据库中。服务器中的ASP程序关键代码如下:

<%d1=Request(“name”)%><%=d1%>

data.path=server.MapPath“login.mdb”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BE.Connection”

conn.Open“Drive=MicrosoftAccessDrive.mdb

dbp=&data_path

SQL=“INSERTINTOdataname……”'和PDF表单域字段对应

SQL=SQL+VALUES'“&D1&”''“&d2&”'…

SetRS=Conn.ExcuteSQL%>

<ahref=/login.pdf>Returnlogin.pdf

在构造进行网络试题测试时,Web数据库取数据库Networktest.mdb,ASP程序中部分代码同上,都是接受PDF文档表单域的参数。

2.从Web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PDF文档

在构造的网络学习资源中,少不了要给客户端实时生成、传送试题,利用PDF文档也能轻易实现。主要就是从Web数据库中读取字段数据,生成相应PDF文档表单域字段。对于上面的程序就是一个逆过程。建立一个名为test.pdf文档文件表单域字段和数据库相对应。其他设置同上所述。

服务器ASP应用程序,从Web数据库读取字段数据后,生成FDF文件返送浏览器PDF文档。在这里PDF文档中的FDF文件格式是ASP和PDF文档的数据接口,在生成FDF格式之前必须定义服务器端的MIME类型为Application/Vnd.fdf的语句。

从Web数据库读取记录动态生成PDF文档,ASP应用程序代码如下:

<%Name=Request“name”%>

<%ifNottrimName=“”then

data_path=server.mapPath“networktest.mdb”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be.connection”

conn.Open“Drive=MicrosoftAccessDrive.mdbdbp=”&data_path

SQL=“selectformdatawherenamelike'”&name&”'

SetRS=Conn.ExcuteSQL

IFNotRS.EOFthen

Number=RS0A=RS1B=RS2

C=RS3D=RS4right=RS5

Else

Number=“Nofound”

Endif

RS.close

Conn.close

Endid%>

<</fdf

<</fieldI<</Tnumber/V<%=number%>>>

<</TA/V<%=A%>>>

<</TB/V<%=B%>>>

<</TC/V<%=C%>>>

<</TD/V<%=D%>>>

/FNetworktest.pdf

>>

>>endobjtrailer

<</Root1OR>>

四、资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该网络学习资源系统采用了最常见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型(即C/S模型),如图所示:

1.PDF文档库

服务器端提供了以PDF文档为依托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对于所有的学习内容或测试题信息,全部以PDF文档携带。在客户浏览端,不管其浏览目的如何,附带上Adobe公司的Acrobatreader插件,就能很好地显示出学习的内容。其页面上的内容,不会因为浏览器的设置不同而出现异样。PDF文档的制作简单,可以使用Word97、2000,也可以使用Acrobat4.0。(目前Acrobat5.0新版本的功能有了很大的扩充,和PDF文档相关的主要有:基于AdobePDF文件快速编制新文档和使用AdobePDF表单搜集更为准确的信息,降低成本。文档的结构和制作方式没有多大的变化。作为在4.0版本环境中开发的文档和资源,在5.0版本中同样可以使用。)这为后期的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图为PDF文档的制作流程:(略)

本网络资源开发应用于摄影技术基础的网络学习。现以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一节为例,对PDF文档的制作过程和应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照相机结构原理的讲解采用文本描述、图象展示、声音解说和动画演示。制作一个完整的、包含上述信息组合的PDF文档的步骤如下:

(1)制作、收集素材即对以上的四种媒体信息进行制作、加工。文字描述应尽量形象化,并结合图片来讲解照相机的内部结构。考虑网络传输及显示的速度,所有的图象均采用JPG格式;由于PDF文档只支持wav声音格式,因此要配置的音频内容要尽量精简;PDF文档支持所有的动画格式,如MPEG、AVI、Flash动画等。AVI格式的动画在PDF文档中有两种播放形式:一种是嵌入式,即画面嵌在文档里面,占用了文档的部分面积;另一种是浮动式,即浮在文档上面。当画面布局过于紧凑时,浮动式可以节省页面空间。

(2)页面布局及生成当素材收集完成后,就要将媒体信息布局组合。只要安装了Acrobat4.0,Word97、2000就可以将Word文档生成PDF文档。Word具有很强的排版功能,因此将文字和图像预先在Word中处理好后,再将Word文档转换成PDF文档比较方便。安装了Acrobat4.0后,Word“文件”菜单下就会多出一项“CreatePDF”子菜单。点击此命令,按照框中的提示,即可完成PDF文档的生成。此时注意,要为声音和动画留出空间。

(3)启动Acrobat4.0环境,加入声音和动画在Acrobat4.0中提供了给PDF文档添加声音和动画的工具。在生成的PDF文档的适当位置加入声音和动画后即告完成。

(4)对所使用的素材利用目录进行归类,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修改这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制作完成的PDF文档放置在服务器的PDF文档库中,即可用ASP技术向Internet了。

2.课件、积件、多媒体资源库

该库存放制作PDF文档所需的多媒体元素,积件、课件资源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方便PDF文档的交互行为的链接,也便利多媒体元素的修改而不会影响PDF文档。库中的各类资源归类存放,创建、组织、修改、维护都便利。

3.数据库系统

Web数据库以Access为其数据源,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

(1)学习者信息管理库该数据库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包括学习速度、练习次数、交流次数、提问情况、成绩、学习时间等。对于每一位注册了的学习者,该库中将自动建立一个单独的表来存放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一位学习者对应一个表。该数据库可以为教师直接访问,便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学习模式等,为教师出题、组织教学资源等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2)交流信息库,包括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信息本资源系统提供网上实时交流功能,相当于聊天室的实时通信方式。该聊天室和交流信息库连接,所有交流的信息都通过交流信息库进行交换。在这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者可以自由发言。在聊天室里,所有成员可以随意地邀请和被邀请,讨论问题和交流经验。

(3)题库该数据库由资源管理者或教师管理,存放针对学习内容的练习题和测试题。教师可以在此创建、管理试题,并对学习者的作答情况给予反馈。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可支持单选、多选、填空和判断等题型。对于客观题的作答,系统可以直接给出评分结果,并且记录下每一次的作答情况,为教师评价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数据。主观题则需要教师来反馈结果。

本资源系统还提供网上非实时交流功能,相当于BBS。学习者可以在上面求助,也可以发表言论,给其他学习者指引方向。所有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全被收集在交流信息库中。这种创建信息、评论信息、交流信息的协作学习情景。

4.ODBC驱动

开放数据的驱动系统数据源于Access,通过ODBC可以使得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向客户端发送。

5.WebServer和ASP或CGI

WebServer用来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结合ASP或CGI实现各种数据的传递,特别是来自PDF文档表单域的数据。

6.客户端应用程序

为能顺利地架起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流,除了具有浏览器和阅读PDF文档的插件外,作为远程教育还要具备记录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数据信息。该信息不必存放在服务器上,以节省时间和空间。通常采用ASP技术结合ODBC在客户端虚拟服务器上建立一数据库,存放记录信息。

7.学习者信息记录

对于学习者学习进程,除了服务器上的信息库有所记录,同时也需要在客户端也有所记录,以便于学习者查看,比较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分析自身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将此信息记录在客户端,还可以避免访问服务器的不便。

8.浏览器

带有Acrobat插件的Web浏览器,可解释ASP脚本和显示PDF文档内容,支持PDF文档的分页下载,可提高网络速度,使用同样的Acrobat插件和服务器构筑同一的平台,方便双方的数据传递和交互。

五、结束语

利用PDF文档结合ASP技术来开发网络资源,配置要求低,操作简单易学,PDF文档自身结构简练,传输快速,阅读方便,便于开发人员协同开发,便于资源共享和交流推广。可以预见,随着资源建设标准化的进一步推进,PDF文档作为未来电子文档标准格式之一,将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中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林天.PDF文档与Web数据库接口技术初探J.计算机应用,

2000,(5)

2袁望靖,赵工凡.电子出版大师AdobeAcrobat4.0M.北京: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力挽狂澜,以恢复高考为开辟新政治局面的突破口,以科教领域拨乱反正为解放思想的先导,以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为对外开放的开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以下九条。

一、立足国情,正确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清醒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从国情出发,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教育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核心是将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实事求是地制订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说:“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强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要求党和政府在进行重大教育决策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把握全局,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作出与现实相脱节的急于求成的决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不要自视甚高,又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坚持把中国的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我国教育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与新矛盾,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

30年来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之中。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和人才,对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把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发展步伐,是解决经济社会原动力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指出:“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指出:“我们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及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相互协调、配套进行。”“在我们这样一个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人类进入科技进步决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新时代,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开始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重心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在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以务实求真的精神,以全局发展的观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表现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也是将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根本体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不断作出新的科学表述,是推动我国教育实践创新的思想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是从宏观层面解决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目的等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纵观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快速的发展,得益于思想政治的长期稳定,而思想政治稳定是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密切关联的。一个国家的教育既要为未来社会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服务,也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在不同时期,结合新问题、新任务对教育方针不断地作出新的阐述,是非常重要的。3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但在不同时期对解决“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陸问题上,其内涵是不断深化和创新的,其指向也越来越具体而明晰。如:1999年素质教育进入国家重大政策范畴,丰富了教育方针的时代内涵。2004年,中央先后颁发了两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8号、16号文件。2005年,等中央领导就素质教育工作发表重要批示,要求进行系统调研,提出对策建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方面。在教育实践创新中教育方针内涵不断具体化,不仅推进了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政策的进步。

四、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改革,扩大开放

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30年来立意深远、影响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开辟了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坚持“三个面向”,是实现教育改革开放的思想灵魂。

“三个面向”对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乃至中国的整体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认识上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教育”这一全局性问题;第二,“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那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对外开放引进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经验和人才,借助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资金和组织机构等来发展中国教育。同时,中国教育也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务实的举措走向世界,在对外交流中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第三,“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革新了思维方法,那就是要摒弃一切短视的、封闭的、仅仅就教育论教育、就教育看教育、就教育发展教育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教育观。

在“三个面向”指引下,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改革认识明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帮助党和政府牢牢地掌握了教育改革的主动权,科学地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三个面向”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对教育地位、性质、功能与作用的确立,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对教育价值的正确期待,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从而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快速发展,营造了不可多得的思想理论和政策环境。自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三维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五、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

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是中国教育立足国情的最务实性原则,是实现教育规模空前快速发展的政策保障。

总的说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基础差、经济文化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是非常低的,不仅办学设备极差,校舍奇缺,危房甚多,而且最严重的是中小学师资严重匮乏,广大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大农村教师主要是拿工分的“民办教师”。

为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如:建立教师节、制定教师法、大力加强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制度以及努力加强师德和专业化建设等,使我国教师真正得到人民的尊重,得到政府的关怀,赢得了其他行业少有的职业尊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基础教育,并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分区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其显著成就是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两基”攻坚成果显著,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超过99%等,这些也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师、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六、坚持教育公益性,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政府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今日教育对生产力发展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不仅是能够生产劳动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增强劳动者适应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出发点,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实施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根本体现。素质教育,本质是提高现代社会劳动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和城乡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就业之基。为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紧密关联,我国政府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定地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开辟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公益性必须落实在促进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上。在“知识改变命运”“财富孕育在教育中”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公平必须体现在受教育者能否获得就业能力,能否有效提高个人就业、转业、创业能力等方面。我国政府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把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并以这种价值观念积极推进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要求教育从服务粗放型经济转移到服务集约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来,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及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有效提高办学质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问题。此外,党和国家还针对今天生产方式变革的加速、新生一代劳动者必须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对就业和转业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加强学校教育之外的职业教育培训,促进了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

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受教育机会公平和提高办学效率之间找到适宜的平衡点,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坚持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第二,以人为本,就是立足国情,采取先普及后提高的分步走策略,夯实基础教育,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又好又快地增加教育供给率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源动力;第三,以人为本,就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需要,为每一个人创造就业机会;第四,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使每一所学校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和合格人才培养基地。

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弱势人群公平分享受教育机会,我国政府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与学生资助制度。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政策之后,国务院总理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些重大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追求价值目标的决心。

八、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不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新飞跃的重要法宝。

我国教育改革是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国内形势看,由于中国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又面对着世界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不通,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突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大批创新型尖子人才,始终是摆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两大课题。多次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在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是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共识和行动。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提出,中国必须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是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国教育创新,主要是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对教育发展越快、难点热点问题越多的状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主题,不断加快教育实践创新。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进步,更体现了我国教育自身在改革实践中的巨大创造力。

九、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是我国教育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和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

中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改革开放。从招生制度改革到教育体制改革,从宏观政策调整到微观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总是势不可挡地从东部推进到中西部、从城市席卷到农村、从国内开放发展到国际合作。30年教育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促使我国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问题。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城市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高于哈尔滨(16.0%)、青岛(18%)、沈阳(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庆(26.7%)、广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产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产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一条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网络,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摆脱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运用。要把经济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依靠知识转化上来实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园区建设,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对接,形成知识和科技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武汉城市圈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中提出建设10大产业链,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总之,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打造“两型”的产业链集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J].武汉学刊,2007,(6).

[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谢自强.着力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J].湖湘论坛,2007,(6).

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篇10

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作出了部署。(一)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面向需求,立足应用;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电子政务规划工作,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三)引导推广电子商务。(四)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五)深入开展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研究。

从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会议的主要内容来看,强调了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我国信息化过程中的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而两者的结合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更显重要,因此加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加速中国信息化的进程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1.1传统政府运作机制和部分政府官员的守旧观念的束缚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政府信息资源高度共享、高效运作的新的政府模式,是对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扬弃。在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机构设置和行政流程不合理,办事透明度低,办事效率低下,特别是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各政府机构各自为政,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这些问题都成为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互通互联的障碍。

另外,部分政府部门官员留恋并习惯于传统的公务文书形式,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也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阻碍之一。

1.2信息利用率低,开发手段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资源中80%有价值的信息以及3000多个信息库,但能保持动态更新和有效利用的信息库仅占10%左右[1],其他大部分信息资源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和适时更新,基本上是“死库”,从而形成一方面需要政府信息的企业和个人缺乏正常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大量信息却“锁”在政府部门的办公室里白白浪费的尴尬局面。许多地方在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多、电子方式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态的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的现象。

1.3数据来源的复杂性、信息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信息孤岛”

前几年,各部门、各地方也建了不少政务信息数据库,但由于国家缺乏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少一个统一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结果造成数据交叉采集、指标口径不一致、信息流通瓶颈等问题,制约着信息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在传统行政体制的束缚下,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政,自行规定一套很不完善的标准,自行建立一些很不规范的数据库。更有甚者,有的部门缺乏“标准意识”,明明有国家标准却不执行,而是强调特殊性,自行制定一套“土标准”。这些标准各异的政务信息数据库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1.4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能力低成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障碍

在我国,政府部门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和使用者,政府部门掌握的可公开信息中有80%处于封闭状态。国家重点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较高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作为其强大的后盾,较低信息化水平的社会将难以全面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5信息技术人才短缺阻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IT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人才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的最新调查,美国信息产业中心硅谷一带人才短缺比例高达10%,约有34.6万职位空缺,目前美国对各行业进行统计,约需100万信息技术人才。在欧洲,到2002年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其中德、英、法国分别短缺18.8万、8.2万、6.7万人,在我国,计算机软、硬件人员占信息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2.5%和6.25%[2]。由此可见,21世纪信息技术人才最为需要。目前可以说,50%的新岗位属于信息技术支持与网络管理,几乎每一个机构都需要这类专门人才,信息技术和非信息技术公司都需要信息技术支持人才。而信息技术人才的支持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则更为重要,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人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成为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极大障碍。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会议精神,针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

2.1建立全国性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机构

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各地区各部门的重复建设,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机构。这是一个实现全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威机构,负责全国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的管理和营运,协调网络的运行。它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存储、交换、传递的统一代码标准,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标准,统一的电子政务术语标准;负责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管理和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另外,它还负责建立各地区的区域性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这些地区性的机构在它的领导下,进行本地区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此基础上,从而实现全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2建立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系统

我国的政府掌握着数以千计的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库,但大部分是“死库”,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激活“死库”,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可围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等应用为内容,建立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包括:综合服务系统,具有信息、信息检索、导航服务、信息处理、电子杂志等功能;公文处理系统,具有收文管理、发文管理、公文管理、公文检索、会议管理等功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处理、信息查询、决策分析等功能。开发具有可读性、可检索的终端用户界面,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使用者的共同需求。

2.3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

电子政务的标准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电子政务基础标准、电子政务应用标准、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电子政务安全标准、电子政务管理标准、电子政务服务标准和电子政务网络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重视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是确保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与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作以及安全保密的基础。为此,建议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尽早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2.3.1开展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研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是我国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研究,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对标准化的总体需求及未来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框架和标准细目。

2.3.2制定电子政务业务与服务标准

应尽早开展电子政务业务与服务标准的研制工作,使得我国电子政务的业务与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使我国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业务和服务标准。

2.3.3研制电子政务安全标准

应尽早开展电子政务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以确保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数据的畅通、安全、以及保密,有利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保密。

2.4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

为了能够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建立统一标准和统一网络结构的便于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的网络平台。美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设想建立电子政务运行的统一的网络平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展开了一场有关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融合”的问题的讨论[3]。所以,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运行的网络平台,以便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2.5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当务之急的是建设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库。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系统,总体结构应该是开放的Browser/Web/server的网络环境下,由标准类、公用类资源数据库系统,加上分布式的各部门信息资源数据库群系统组成。它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共用数据中心,承担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功能。标准类数据库系统包括国家元数据库系统、国家标准类数据库系统、国家基本单位名录数据库系统;共用类数据库系统包括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社会综合统计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社会服务资源信息库、人口资源信息库;分布式的电子政务数据库群是指各政府职能部门按照自己管理的业务属性,在标准类、公用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各自的信息资源,建设本部门的政务类数据库系统,例如城镇规划管理数据库、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质量监督管理数据库、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数据库、税务数据库、劳动就业数据库、社会保障数据库,企业资信数据库(可与法人单位库建立关联)、个人资信数据库(可与自然人身份认证系统建立关联),等等。各地方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在上述数据库的基础上构造地区子库。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在上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地区子库。一般分原始信息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两大类,可根据使用频度建立多个专题数据库。综合信息库原则上应对社会公众开放。

2.6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公开政府信息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国家以来直至工业化社会,政府部门把垄断信息作为自己的特权之一,认为政府信息理应归政府所有。但是到了信息社会,信息的社会共有性得到了包括法律界的社会各界的普遍承认,政府不能再独自占有信息。美国60年代就制定《信息自由法》,规定信息是社会所共有,其他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类似的“信息公开法”,“我国虽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专项法律,但人民享有知情权是一项宪法规定的权利,可以同通过‘权利推定’予以肯定。依照我国宪法所体现的‘人民主权’的原理与原则,人民理应享有知情权。也就是说,社会公众有权享用信息,其中包括主要由政府部门掌握的政务信息,公开信息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4]。”

我国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更快的实现电子政务,正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调查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合理方案,起草有关法律条文,相信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很快就会出台。

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破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使社会公众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与之相适应,我们必须树立信息公开的意识,为使公众公平的享用本该享用的信息创造一切条件。

2.7正确认识共建与共享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中由于经费不足及认识方面的偏差,人们只希望共享,而不注重共建,认为既然是资源共享,那么自己就可以随意享用其他政府机构建成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而不需要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了。有的政府机构了解一些共建的重要性,但总找一些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寄希望于共享信息资源。孰不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体系是要大家的共同建设来维持的,如果没有各级政府机关的投入,共享信息资源何在?忽略共建的做法,必将导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瓦解。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只有在保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2.8建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人才共享机制

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制定有关招聘信息技术人才的政策,采取吸引、招揽人才的有力措施,创造出让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而且除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外,还应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实现政府部门系统内技术人才的共享,以解决系统内的人才危机。

【参考文献】

1赵培云.试论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及其市场化.图书情报知识,2000(3):33-35

2姜岩.硅谷引爆世界人才大战.北京晚报,20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