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8-31 16:47:12

智慧校园监管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1

关键词:SDN;校园网;负载均衡

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的延伸产物,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国内外高校都致力于建设智慧化校园,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建设方案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目的就是更快更好的打造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智慧校园全面提升了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1]。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对网络、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等需求使得高校工作需实现信息化与智慧化。针对高校信息化与智慧化建设落后的现状,提出大数据与云计算融合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1关键技术

1.1大数据

信息化推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呈现出容量大、结构多样化、种类多、冗余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2]。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与存储。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深入挖掘,然后对挖掘出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的是分布式处理方式,最后对需要保存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以便随时进行查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存储、信息收集、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交换共享等功能,是所有数据的汇聚中心,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部分,为学校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实现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或分层管理,实现精准化、差异化以及个性化教育[3-4]。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就业以及生活进行科学、合理、便捷且有效的管理。学校公共资源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方便地掌握,然后反馈给师生和用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后勤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大数据能够对能耗进行监管,构建绿色校园,还可以对维修进行监管以便提高服务水平。此外,在辅助决策中大数据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1.2云计算

云计算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校园中所用的计算资源通过网络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为师生和相关人员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包括3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可将基础设施资源和数据等分配给用户,具有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等特点。平台即服务层可以向用户提供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特点主要有统一的平台架构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等。软件即服务层可以将软件作为服务向用户提供,用户通过Internet租赁所需的软件服务,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软件使用成本,提高可靠性[5]。云计算按需提供服务,能够合理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开放性、扩展性以及协同性更强。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下,高校师生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快速高效地使用和查询公共业务与服务。

2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旨在改善学校综合管理和服务环境,构建智能化、一体化的绿色安全校园生态,全面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学服务水平。在深入调研并广泛收集用户需求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与云计算融合的高校智慧校园,以延安大学为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网上办事大厅和智慧延安APP。

2.1网上办事大厅

对于高校一些常见业务和服务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实现学生一体化、教职工一体化、教学一体化以及公共信息服务一体化构建,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更具智慧的教学、管理及服务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其中,网上办事大厅就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为用户提供常见业务和一体化服务。为方便高校师生和后勤保障人员等各类高校人员高效快速便捷地使用学校各类业务,可以将使用频率较高的业务通过“业务直通车”进行链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业务使用频率与需求等进行采集、挖掘与分析,将人事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研究生系统、宿舍管理、一卡通平台、档案系统、正版化软件平台以及校园网自助服务等作为业务直通车的应用业务。同时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进行推荐,方便用户体验与应用。为提高高校一体化服务水平,可以根据用户角色不同将服务分为教师服务、学生服务以及游客服务。教师服务主要是针对教师提供的服务,包含教师教学、办公及生活中运用到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例如云计算资源使用申请、场地预约申请、报告会、研讨会及讲座、论坛网上审批、教工办公账号入网申请、家属区校园网账号申请、校园网电子邮箱开户申请以及校园新媒体备案登记等。学生服务的受众用户主要是学生,其中校园宣传品布展审批、学生证补办申请、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延安大学国家助学金申请、学生学费减免申请、网络故障报修申请、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以及延安大学“小红帽”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申请等都属于学生服务类型。而游客服务可以根据游客需要后续逐渐增加服务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高校事务除了根据角色不同分为教师事务、学生事务以及游客事务这3类外,还可以根据部门不同进行分类。为了方便对自身的事务进行发起、审批以及查询,可以设置我的事务页面。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可以设置常见问题页面,通过输入标题或内容进行查询。综上所述,网上办事大厅框架如图1所示,由首页、事务分类、我的事务以及常见问题构成。首页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站式服务;第二部分包括业务直通车和推荐服务;第三部分根据用户角色将服务分为教师服务、学生服务以及游客服务。

2.2智慧延大

高校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多种多样,为了快速查找用户所需的业务或服务可以对其进行分类,按照服务类型可分为办公服务、教学服务、资源中心、生活服务以及小工具等。其中,通知、站内信函、待办事项、办事大厅、智能客服、电话黄页、通讯录以及邮箱都属于办公服务。教学服务由学校简介、图书借阅、课表查询、四六级课程以及课程广场组成。资源中心包含图书、期刊、读书排行、学术检索、报纸、名师讲座、党建学习、网上报告厅以及馆藏查询。悦校、自助服务、校园网缴费、宿舍管理、网络报修、意见反馈、全景校园、我的云盘、资讯聚合以及失物招领属于生活服务。投屏、发签到、直播、表单采集以及速课制作归类为小工具。除了应用外,还可以给师生推荐一些热门的书籍方便阅读,对于学校的主要新闻、通知公告及学术动态同样应该方便查询与阅览,从而促进智慧校园建设。为了方便高校师生通过移动端完成学习、教学、生活以及管理等各项活动,推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设计针对延安大学的智慧延大APP,框架如图2所示。

3智慧校园展示

3.1网上办事大厅首页展示

本文主要对网上办事大厅首页进行展示,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一站式服务”搜索框输入服务名称直接进行模糊搜索。通过“业务直通车”提供的人事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研究生系统、宿舍管理、一卡通平台、档案系统、正版化软件平台以及校园网自助服务等业务链接可以快速打开这些系统和页面,完成业务办理与查询等。推荐服务是在众多服务中选择使用率较高的服务进行推荐。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和游客服务是按照角色进行分类,为教师、学生及游客提供个性化与一体化服务。

3.2智慧延大APP展示

智慧延大APP包含首页、消息、笔记以及我4个页面,如图4所示。该APP与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的业务与服务有所不同,在办事大厅无法找的个性化服务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从图4可以直观看出智慧延大首页布局,第一部分是搜索框,用户可以输入所需内容的关键字等进行查找。第二部分显示了业务应用,通过点击“全部应用”可以进入应用页,该应用页根据服务类型不同分为办公服务、教学服务、资源中心、生活服务以及小工具,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击相应服务与应用。第三部分推荐了一些热门的书籍,用户可以选择喜欢或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可以对书籍进行1星到5星的专题评分,对书籍进行评论、点赞以及转发。第四部分包括延大要闻、通知公告以及学术动态,以列表的形式显示要闻、通知以及学术动态信息,点击标题即可进入对应内容页,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览,方便师生了解学校时事动态。图4智慧延大首页

4结语

本文提出的智慧校园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准确无误的决策支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及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打造了方便快捷、安全有序且绿色环保的科研、教学及生活智慧化环境,促进学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融合的高校智慧校园对信息化的绩效导向、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以及校园智能管理等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勇.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整合与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2):55-56.

[2]胡春森.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研究: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新闻爱好者,2019(6):98.

[3]陈丽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1):36-38.

[4]宣继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分析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3):80-81.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建设;智慧校园;大数据时代

建设智慧校园是响应国家现代化教育政策的表现,要完善校园网络、真正建成智慧校园,必须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使智慧校园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更加人性化,使学生能够切身实地感受到智慧校园的便捷之处并继续支持智慧校园的建设。

一、建设高校智慧校园的意义

(一)促进学习资源的传播。构建高效智慧校园有利于在高校内搭建信息高速公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已有的教学资源迅速传递到学生端,还可以在教师端查看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的反馈,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则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加强与教师和其它同学的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尽快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并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二)提升学校各部门管理效率。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管理的效率还很低,但在建成高校智慧校园后,学校管理效率会大大提升。如利用校园网络将学生使用的打卡APP与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相连接,学生只有在校园网覆盖的范围内才能打卡,并且只有在距离指定目的地百米内才能打卡成功,这便克服了传统查寝方式的弊端,提升了后勤管理的效率。再如为防止学生迟到、早退,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校园搭建的信息系统查找学生上课时间的所在地点,或者要求学生到达教室时必须打卡,一旦出现某个学生缺勤的情况,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便提升了教师查课的效率。(三)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帮助高校做出决策。建设智慧校园有利于学校收集大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某些部门的运行状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如利用智慧校园的大数据系统考察学生在食堂消费的情况,通过分析消费高峰出现的时间了解学生主要的用餐时间,从而调整学校食堂的营业时间,提升学校食堂食品的新鲜度。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具体的消费项目了解最受学生欢迎的菜品和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菜品,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学校餐饮部门可以调整各菜品的出现频率,减少食物浪费。除了使大数据分析在学校餐饮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还可以将数据应用于学校的医疗部门,如根据学生的医疗记录得知学生最容易生病的季节并要求学校的医疗部门及时备药,为学生的医疗提供保障。

二、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现状

(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高校智慧校园的建成必须有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但我国许多高校还存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的问题,甚至有部分高校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没有在校内建设足够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要使智慧校园惠及校园内的每个学生,必须保证校内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如果学校存在网络覆盖盲区,无论智慧校园的相关信息技术如何发达都不可能使之真正服务于学生。且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搭建高速校园信息网的基础,缺乏全面的基础设施的支持,智慧校园的各项信息技术搭建工作便无法开展,如果网络运行速度缓慢,校园内各部门工作的管理效率会大大降低,建设智慧校园便失去了意义。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各高校应当重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二)系统构建还有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智慧校园的许多组成部分需要使用复杂的信息技术,如智能感知、云计算等,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智能感知系统的感知能力并不强,经常会出现识别错误的情况,一旦出现识别错误,学生不得不报告教师,并由教师报告技术部门对设备进行维修调整,完成机器维修需要较长时间,这不利于学校运行效率的提升,还有可能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再如云计算系统与大数据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云计算需要充足的信息源做支撑,但高校学生人数众多,要储存的数据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前还没有系统能够做到既能存储大量信息数据,又可以保持正常的运行速度。随着高校信息数量的逐渐增多,智慧校园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慢,如何提升该系统的运行速度是技术人员正在面临的难题。(三)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信息安全关乎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但目前高校智慧校园网络并未充分重视学生信息安全的保护,该系统中还有许多信息安全漏洞尚待解决。在智慧校园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自己在输入手机号码后的几分钟内便会收到各种传销电话,这实际上体现了学校系统信息录入环节的监管漏洞,学生信息泄露的途径有许多种,学校应当从信息监管人员的管理、系统固有漏洞这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四)缺乏网络信息技术人才智慧校园建设对许多高校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工程,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许多高校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相关技术人才的支持,整个工程的进度十分缓慢,遇到技术难题时不得不暂时搁置问题,这为往后智慧校园系统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三、解决智慧校园建设问题的措施

(一)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技术设备尚不能满足智慧校园建设需求的情况下,各高校可以适当引入国外先进设备为本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服务。为节约相关项目资金并使引进的设备物尽其用,各高校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在引入设备前进行充分调研,了解该设备的相关运行原理并结合本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考察该设备的功能能否满足本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由于我国多数高校是第一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为防止经验不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各高校在购买国外设备时应当寻求配套的技术服务,在保证该设备能够在系统中正常运行后再完成交易。(二)利用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技术人才。各高校应当采取相应的人才政策吸引与高校建设有关的技术人才,吸收人才应当遵循“由内到外”的原则,首先考虑本校内是否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调动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中来。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对校园网络运行的情况会更加了解,且对网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更深的体会,因此,学生能够担当网络问题的发现者。吸收外来的技术人才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学校应当搭建平台,促进校内学生与外来技术人才的沟通,使外来技术人才能够全面了解智慧校园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三)建立与技术难题相关的课题。在基本建成智慧校园的系统框架后,技术人员要做的便是从细节入手,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细节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有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并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软件专业、数学专业等专业的教学实力建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深入研究细节问题。各高校还可以寻求与政府的合作,利用政府整合资源的能力寻找高端的信息技术人才加入本校的课题研究项目,从而促进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细节难题的解决。各高校还应当建立智慧校园技术研究室,鼓励师生关注国内外与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的信息,对国内外取得的信息技术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这些信息技术成果的可借鉴之处,通过借鉴与创新并举研制出具有本国知识产权的高端信息技术,为智慧校园系统的完善与升级奠定技术基础。(四)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智慧校园系统十分复杂,对信息化素养差的师生来说,适应该信息化系统的难度较大,学校应当采用各种方法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智慧校园系统的教师端有许多专门为教师设置的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软件,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在规划具体教学内容时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如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将课前预习资料发送至学生端,并在平台上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端的检测功能,使用电子试卷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根据后台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在课上重点讲解,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则可以在学生端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并与他人共享,在遇到难题时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智慧校园系统搭建的平台与教师交流,或者在智慧校园平台的讨论区与同专业的同学交流,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使用智慧校园系统解决其他学习难题,如在参加大型比赛寻找队友时,学生可以在智慧校园搭建的平台上查看其它同学的相关信息,从而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参赛。(五)从技术、观念、制度角度出发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是智慧校园系统本身存在技术漏洞,技术人员应当加强智慧校园中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如加强与教育部、公安部的合作,形成完整的校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利用其它部门的有效资源保障本校的信息安全。或者加大在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提升信息安全系统的精度并实现信息安全系统全覆盖,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各高校还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教授学生辨别虚假、欺诈性网络信息的方法,或者在晚点名等场合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识破网络骗子的骗术,提升学生的警惕性。出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学校还应当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做出有害于学生信息安全的行为。此外,学校在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开展信息调查活动前应当及时通知学生,防止不法分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获取学生信息,或者利用信息诈骗等形式侵害学生的财产安全。

四、结语

总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面对种种技术难题,学校应当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解决问题,为往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还应当及时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师生适应信息化的工作、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35-39.

[2]陈琳,王蔚,李佩佩,李冰冰.智慧校园的智慧本质探讨——兼论智慧校园“智慧缺失”及建设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4):17-24.

[3]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4):12-17.

[4]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4):8-13.

[5]王曦.“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立体架构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07-111.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3

关键词:无人机;安防监控系统;智慧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运用于校园管理当中,为校园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让学校管理更加全面高效。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校园的概念悄然兴起,在学校采用互联网的上课模式和管理模式,让学校的教学成果更加丰富,也让校园管理便捷了许多,近年来,无人机发展得如火如荼,运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智慧城市,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实时监测城市动态以更好地保证城市秩序。所以对于无人机来说,它的安防监控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以也可以在智慧校园中实现无人机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主要探讨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在智慧校园的应用前景。

1无人机安防系统的优势

1.1监测范围大

无人机一般采用俯瞰视角,在空中监测可以检测的范围与普通监控相比,检测的范围比普通监控大得多,所以采用无人机对智慧校园进行监测,可以大大节约学校其他监控设备的支出和管控。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可以更加快速地定位到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不用像普通监控一样,将所有监控所拍摄的影像都看一遍,才能查找事件发生的地点,这也大大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减小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1.2监测风险较低

虽然无人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无人机的行动都是较为自由的,可以随着监控者的意愿监控一些较为危险的地方,受天气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在一些较为极端的环境里进行监控,例如大雾天气,也可以在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进行检测而不受影响。在学校,如果没有无人机对一些极端地方进行检测,只能采取最为朴素的人工检测的方法,例如学校的垃圾堆,如果要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对垃圾进行分类,这一规定要落实到位,必然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管,如果没有无人机,学校只能派遣一些值日的教职工进行监督,在垃圾较多的地方细菌也多,如果长期停留,难免对坚守的教职工造成影响,而采用无人机监管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些影响,在规范学生的同时保证秩序。

1.3具有航联网功能

与传统的飞行器相比,无人机具有联网回传功能,可以将拍摄到的影像实时回传,这一功能让无人机在智慧学校的应用中更加出彩。联网无人机可以在线使用,在线使用学校就可以根据本学校的需求对无人机的功能进行选择应用,也可以随着不同时间段的需要进行选择。那么无人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出“一架顶多架”的功能,节约学校的经济支出,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如何在智慧校园中实现

2.1与学校中其他的第三方系统相联动

在智慧校园中,整个学校都是具有联网,很多设备之间也可以进行连接,实现各设备状态之间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所以要让无人机更好地运用于智慧校园中,无人机也应该与智慧校园中其他的第三方系统相联动,让无人机与其他系统设备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节省成本,也能让无人机更好地为实现良好安全的校园环境做贡献。例如,可以让无人机与校门监控,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校园停车场等重要场合的监控相结合,在发现异常时及时触发警报,减少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学校管理更加井然有序。

2.2学校要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要让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在智慧校园中发挥作用,首先学校和相关负责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购置设备,然后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布置,让无人机可以顺利运用于校园当中,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为校园管理服务。所以学校要让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对于无人机的选择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特点及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如果学校的预算充足,在很多地方对无人机的需求较大,那么就可以选择性能较好,功能较为齐全的无人机来进行校内的监管。如果学校预算较为拮据,且对无人机需求不大,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使用无人机,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功能不那么齐全,但是学校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无人机。选择了合适的无人机,对于无人机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让无人机更好为校园管理服务,所以学校也要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学校进行安装使用,并选择一些教职工学习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在面对一些极端情况时如何解决,或者是学校聘请专业人员在学校,专门负责无人机的管理,但是对于专业人员的选择也要慎重,因为无人机在拍摄中,难免会拍到一些学生较为隐私的场景,所以也需要无人机的相关负责人员注意学生的隐私保护,尊重学生。

3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前景

3.1运用于校园突发事件

在学校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发生,例如同学之间出现冲突或者是不可控的事件,无人机就可以在这些时候派上用场,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的勘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便于后期的处理。

3.2校园大型活动现场

在学校中,经常会举行一些大型的课外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保证更高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时代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尤其是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所以对于这些大型活动的表现机会更需要记录下来。所以拍摄视角灵活的无人机是最合适的,可以根据需要切换视角,记录下来这些瞬间。同时,学校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要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来到学校,这更加增大了学校的人群密度,无人机在空中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活动现场的人员状态,避免发生一些拥挤踩踏事件等,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校秩序和人员安全。因为无人机采取航拍视角,对于人员的流动走向等都会有一个较好的把控,在发现人员异常的时候可以及时地制止,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学校在大量人群聚集的时候,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恶劣事件,会对大量人群造成伤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和极为恶劣的影响。

3.3应用于校园的紧急演练和紧急救援中

因为地球版块是活动的,所以有时候会发生版块碰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就是“地震”,地震对于人类的杀伤力是巨大的,由于知道地震的威力,所以基本上所有学校都会定期地举行防震演练,来预防地震的突然袭击,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而无人机也可以应用于这方面的演练当中,运用无人机的航拍优势,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学生在演练中的状态,正确的做法及错误的做法。教师就可以在看完无人机拍摄的演练视频后,在演练后的总结班会中,对学生的演练状态进行总结分析,对于一些正确的做法给予表扬,对于一些较为散漫,对演练不重视的行为给予批评,提高演练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真正的灾难来临的时候可以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保护自己。在实际的紧急救援中,无人机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学校的建筑也较为密集,所以如果真正的地震来临的话,需要对学生及教师进行救援,但是地震过后还会有余震,如果不小心预防,也会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而无人机就可以通过远程操控进行勘察,在一些较危险的地方就不用让救援人员去进行排查,利用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一些地段进行救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也可以节约紧张的物资,减少经济支出和人力支出。

3.4应用于校园平时的纪律维护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的集体中都应该有约束,才能保证这个集体有序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学校中,需要校规的约束才能让学校里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不会被其他的事情干扰,更专注于学习中。但爱玩是人的天性,叛逆期也大多出现在学生阶段,所以在学校中也会出现一些较为调皮的学生,无视校规,在学校里做出一些影响恶劣的事情。所以无人机的安防监控系统也可以运用于维护学校的纪律当中。让无人机随机在学校当中巡查拍摄,如果发现一些违反校规的同学,教师及学校就可以对该学生进行相关的批评教育,及时地让学生把心放在学习上,被发现以后,经过老师的教育,学生一般会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做法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震慑作用,让学生在校期间遵守学校秩序,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4结束语

将无人机运用于智慧校园中,对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帮助是巨大的,有利于维护学校纪律与学校安全,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所以无人机在学校的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需要学校的负责人多加管理,尽量减少这些意外发生的概率,让无人机为学校带来更好的服务,让学校有更加良好的秩序。

参考文献:

[1]赵逸辰.无人机巡航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2):320-321.

[2]宋警跃.校园巡逻无人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3]梁景明,叶勇,元二波,等.一种新的巡逻方式——巡逻无人机[J].科技与创新,2017(8):132.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4

一、高校智慧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重要一章。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这也是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进入新的时期,提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要求。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中,我们应当要认真贯彻国家的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教育育人为本,创新为先,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2]。在建设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智慧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1.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面向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3]2.统一规划,分步推进。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条件现状,统一做好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依据规划诉求,进行规划的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建设,体现具有智慧特色的高校校园。3.应用引领,全面共享。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社会人才培养、科技发展需求的建设原则,构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创建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倡导服务社会的科技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动力。4.创新应用,深度融合。推进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学校信息化管理模式,做到精细化的管理过程、即时化的教学分析、智能化的处理响应。真正实现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是一个探索高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的深度融合的过程。用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用创新意识提升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二)智慧校园设计的规划原则。为了确保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科学性、智能性和实用性,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达到科学规范的功能,我们要在智慧校园的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顶层设计、加强协调。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高等学校建设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认真处置好各类建设内容与要素的关系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专业数据与数据共享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扩展应用与现实应用的问题、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的问题等。实行统一规划,防止无序建设。2.标准统一、系统建设。需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智慧校园,依照省部和国家的智慧校园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实施规范的管理应用。力求做到建设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学校各类教学和管理机构的信息化任务要统一部署,总体设计,分级统筹,分步建设。3.互通互联、共享资源。需要充分整合现有设施和资源,避免各类信息条块分割,要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做好信息资源的维护更新机制,提升信息的使用融合,做到信息共享共融。确保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4.设备保障、安全稳定。通过智慧校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认真做好设备的性能保障工作,满足学校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坚持学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共同实施的原则,要把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二、高校智慧校园设计的建设目标与体系

智慧校园建设秉承“安全、服务、节能、管理”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的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学校信息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建设目标。根据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下,结合学校信息化现状与实际需求的系统分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提供智慧化的运行环境,是智慧校园的建设的核心目标。具体的体现就是对于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以及信息管理提供完善和智能的信息支持,建设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与服务要求的信息运行环境。1.安全目标。提供和建立校园安全监测监管和预警机制,实现对校园安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涵盖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车辆管理、门禁管理、巡更管理、周界防御、环境监测等。2.服务目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建设,从技术手段上给师生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立服务质量监测与统一服务办理机制,涵盖教务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图书馆系统等。3.节能目标。建立对校园建筑的能耗监管平台和机制,实现校园能耗的智能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用能规律和趋势的掌握及用能的合理化调度,在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推动校园节能工作的开展。4.管理目标。建立校园基础设施数据库,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地图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为地下管网的查询、分析和维护提供第一手资料,提升管理水平。(二)建设体系。1.智能的教学过程体系。通过远程教育、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实训教学、标准化考场、职业培训认证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职业培训的学历教育和实训教育两个方面,实现对校园教学过程的主体活动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2.舒适的校园生活体系。通过校园一卡通连接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广播与电视、移动信息、医疗救助、公共服务、环境监测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出行、住宿、娱乐等方面信息服务,保障师生校园生活的舒适指数。3.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通过校园基础网络、安全防范、日常办公、信息安全、能源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及校园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对校园基础服务、安全、行政办公、教务后勤、能源资产、空间地理等方面进行实时、高效的统一管理和控制。[4]智慧校园的三大应用体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他们之间必不可少的会出现交叉汇集,这也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普遍特征之一。智慧校园除了满足校园内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等服务需求,还将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国家数字化园区建设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和科研人才。

三、智慧校园设计的技术实现建设

“数据中国”已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乃至今后十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加工已成为智慧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技术实现包括四个层面:即智慧的支撑平台,智慧的业务平台、智慧的数据平台和智慧的应用平台。(一)智慧校园的核心技术。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智慧校园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虚拟化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借助于SaaS、PaaS、IaaS等先进模式,可提高应用程序部署速度、促进创新和降低成本、增强业务运作的敏捷性。云计算也是作为支撑大数据、移动化、物联网等应用的基础,因此云计算平台是智慧化校园建设核心技术和基本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具有以下三点优势:(1)可以建立统一标准,使之云计算平台达到功能完善、系统稳定、安全可靠,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支撑。(2)可以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将新增业务系统快速融入到云计算平台上,能节省设备资源和能耗,缩短业务上线时间。(3)云计算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杜绝信息孤岛,增强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控能力。云计算平台建设。主要包括:(1)硬件设备:刀片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SAN存储、NAS存储、IP存储、虚拟带库、易购存储控制系统、SAN交换机、路由器、交换机、负载均衡、VPN网关。[5]2.计算机网络技术(1)校园主干网建设。主要包括:有线双环、无线校园全覆盖、一卡通专网、视频监控专网、财务专网、电子政务专网、地下管网数据采集专网。(2)软件设备。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中间件、大型数据库系统、云计算管理平台。(3)安全系统:防火墙、入侵防御、防毒墙、网页防篡改、身份认证系统、运维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同时采购专业机构提供的云安全服务等。(4)机房配套设备:UPS、精密空调、标准机架。[6](3)云计算中心机房、弱电间机房的动环监控、服务器和存储监控、运维监控。(4)平安校园统一监控平台(5)(能耗)节能、地下管网监控平台(6)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云桌面建设;多媒体报告厅音响(7)视频会议系统(8)图书馆、学生宿舍通道闸机系统3.一卡通技术(1)一卡通中心平台。中心数据库平台,综合前置机(硬件和软件)(2)查询转账服务。查询系统;银行转账及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硬件和软件)(3)前台服务。综合业务系统:(前台终端机、软件、UPS、数据加密卡、通用读卡器、以太网POS机);证书管理系统(软件+外置PSAM读卡器);信息管理系统。(4)应用子系统。图书馆通道管理系统;水控管理系统(硬件+软件);水电双控子系统集成;节能平台子系统集成;机房管理子系统集成;教室考勤/会议签到/体育点名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学生宿舍无障碍通道管理系统;第三方系统接入;(5)一卡通服务中心建设。(二)智慧校园的设计框架。设计框架的目标为全面实现“感知能耗、感知平安、感知教学、感知科研、感知管理、感知图书、感知服务”,为营造“绿色、平安、幸福”校园提供信息化支撑,为“感知”校园提供可靠、稳定的网络支持;为各类信息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平台支撑;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快捷、实用的应用服务。图1所示是“智慧校园”总体建设框架。1.设计框架的内容智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着力建设以下主要内容。(1)一张网络,完善网络基本服务,并建成有线、无线覆盖全校的可信任安全网络,可精细化管理、可审计、可追溯、可运营;IPv6实用化,出口达到1-2G;(2)两个中心,公共数据中心、身份认证中心;(3)三个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体系;(4)四个平台及多个应用,信息门户平台、云计算平台、感知校园平台、网络学习平台。2.各业务子系统(1)绿色校园(能耗监控)系统。包括能耗监测、节能控制、管网系统、建筑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绿色照明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环境监测系统。(2)校园安全系统。包括视频测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校车管理系统、周界防御系统、车辆管理系统。(3)智能化教学、办公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按课表开机)、教学视频监控系统、课堂录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室设备与数字化资源整合,实现直播、点播、网络教学、互动教学)、设备防盗系统(4)办公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办公(手机APP,微哨或玩校)、网上办事大厅(表单审批,工作流引擎平台)(5)辅助决策系统。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实现校园导航、资产查询、可疑人员定位、校车预定、车辆跟踪、安全行驶等;②BI工具(数据分析、通用查询、统计报表生成、多维度分析);③综合管网数据库管理系统(校园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电力、通讯、燃气、自来水、排污等各种管线和基础地形集于一体);④人、财、物查询系统。⑤大数据分析。(6)主要应用系统。标准化考场、虚拟实验室、教学资源库、数字化图书馆、校园资产管理;学生工作管理、视频会议、科研管理、迎新管理、就业管理、离校管理、校友管理系统、自助打印服务。(7)校园信息及查询。校园广播系统;信息显示系统;校园电视系统。

四、结语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工程,是多学科、多技术、多层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我们要将研究和学习组合,汲取信息化建设的最新的技术理念,基于学校信息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智慧化的新校园。

参考文献:

[1]吴文武,郑德.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解决方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4)9730~9731

[2][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4]程满玲,胡智锋.高校智慧教育体系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2)226~227

[5]孙亚芳.基于文化旅游大数据的云存储技术的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17(2)83~85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5

关键词:智慧校园;平台;德育;管理;方案

高中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德育工作属于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在管理中,可将德育工作作为入手点,通过德育实现潜力的挖掘以及质量的提升。但是,德育与教学质量通常无法形成正比,学校的生源好,其各项成绩都较为突显,相反,办学质量就会下降,产生“大小年”的状况。对其原因分析,还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缺乏实效性与针对性。因此,想要使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提高,学校就需立足于智慧校园,创建德育管理的平台,通过网络、计算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将学生的行为量化,经过数据分析与诊断,形成相应的教育方法,以此对高中德育的工作问题进行解决,突显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而使高中生形成适应社会与自身发展所需品格与能力的同时,促进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

一、智慧校园及其特性阐述

(一)智慧校园概述

所谓的智慧校园,其主要指通过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转变学校的资源、环境、人员的交互形式,以促使校园的管理、教学、服务等相关资源实现智能化整合,促进应用交互的灵活性、明确性以及响应速度,最终构建出个性创新、以人为本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校园模式。从手机消费、手机开门、手机点名、未来教室、智能选课等,实现网络学习、创新网络科研、高效透明的校务治理、多彩丰富的校园文化、便捷的校园生活的智慧校园的特征。依据业界与教育界达成的共识,智慧校园是校内智能化运用,不能只是局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学校的服务管理,还需促进知识转化、教育质量提升,以达到教育公平,并促使学校教育实现信息化、现代化。

(二)智慧校园的特性

首先,技术创新以及理念更新。智慧校园平台的构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将学校培养人才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的,因此,在程序设计、功能服务、模块配置上和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等都具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着力在学校的远景规划以及办学定位。同时,宽视野、高标准、大格局地做好相应的配置工作,学校可在理念与技术相结合上做文章。其次,整体规划以及系统应用的效果明显。智慧校园平台的构建,其更关注整体的协同管理,依据科研、教学、服务、管理、学生活动等各方面资源的调度,系统化、规划性地达成信息化管理目标,并实现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查询以及业务协作,以此为全校的师生都提供多维度、个性集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通常是智慧校园关注整体、系统的主要体现。最后,智能化水平与个性化服务的提升。目前,智慧校园广泛运用移动互联、智能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工具,更关注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创新,尤其是把人性化服务观念渗透到技术创新中,并构建相应的制度环境,从而达成智慧技术的高度集成、智慧服务的高效便利、智慧业务的高端发展的一种智慧校园。

二、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学生德育管理方案

(一)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德育氛围营造

只有将通过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形成的精神凝练于高中教育与发展的各方面,才能促使高中阶段的教育水平与质量提高。想要做好相应的德育工作,就需将高中的精神培育以及定位明确作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中的“智能化”。德育的本质就是提倡个人价值观念的追求,将现代化高中精神所遵循的人文科学以及德育完美相结合,在判断、思考、落实、执行德育工作理念时,经过高中学校的精神及定位发展相统一,构成共同的价值,以促使德育内容实现“智能化”。因此,高中学校在具体教学实践以及德育活动开展中,注重以生为主、以生为先,通过该氛围,构建中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认知,并构建在学生的自我认同以及学校发展的自我定位规划上,只有将相关脉络梳理与落实好,才能找出德育工作的开展支点,并构建相应的德育氛围,实现教有所得、教有所获。

(二)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管理队伍建立

智慧校园通常涉及各个方面,其管理队伍也包含了多领域的学者,特别是虚拟化技术、云技术、网页制作、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专家。对于智慧校园而言,其好处随处可见,大部分学校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只有部分学校开展了智慧校园,对智慧校园的发展造成阻碍的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人士,而优秀人员的缺乏会影响到智慧校园的管理队伍发展与完善。因此,高中学校需积极地借鉴先进的经验以及数据分析,在学校中构建专业化数据分析的队伍,经过校园数据的分析,对学校的运转状况进行判断,以促进高中学校的发展与完善。除此之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三)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云课堂

云课堂对于现代化教学带来的方便性、性价比、易维性都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可经过购买授权的座席数,获取到终端的操控数量,云课堂可胜任许多基础课的要求,但由于其技术是以分时复用的效率、链路响应的速度、大储存空间为基础,因此,课堂应用超出某个参数时,就会对课程范围造成影响。同时,云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考虑到硬件设备的升级,还需考虑到软件的优化,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

(四)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智慧教室构建

智慧教室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化的课堂体验,其将课程与教师作为中心,不受地点与时间的限制,能随时随地开展学习。通常而言,智慧教室组成的部分包含了开放式的教学系统、答疑辅导系统、学习评价、电子作业等。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开放式的教学资源系统,想要确保智慧教室具备的价值实现,就需相应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其中,教室资源既有传统资源,也有多媒体资源,而电子作业既包含了作业布置、完成提醒、统计与批改等功能,这就能够使学生及时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并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状况进行智能组卷,提供给学生个性化习题库。另外,学习评价主要指经过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对其实施客观评价,其不仅能掌握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状况,而且能实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完善。答疑辅导则能促进师生彼此的交流互动增强,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

(五)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德育监督机制构建

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德育工作开展,其更注重多方力量以及各种资源的整合协调,以全员联动实现网格化合力,构建长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以确保德育工作实现良性互动。首先,需注重大传播、大数据、大德育、大信息的教育理念,在智慧校园下,构建大德育的具体发展视野,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融入学校发展中,促进各方力量的充分发挥,以形成大德育的工作形式以及科学化的德育氛围。其次,构建良好沟通与协同的机制。尤其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格。依据智慧校园具备的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各方资源实施有效联结,促进第一、第二课堂的优势充分发挥,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等活动进行学生的人格塑造、意志锻炼、情操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最后,注重智慧校园中的人文关怀发掘,形成网格化的监管机制。将信息、网络作为主体的技术革命运用于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中,就会使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变异、认同偏差、价值混淆等主观困境,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通过智慧的发掘转变为监督机制的建立,促使德育机制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校园平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教育者通过德育工作的分析形成相应的教育方法或者策略,在教育实践当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纠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以及人生方向,发展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步入实际生活,从内心深处对于真、善、美产生渴望,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安立魁,王一定.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路向[J].教学与管理,2018,739(18):50-53.

[2]吴鲁方.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路向[J].新智慧,2020,000(005):36.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6

关键词:教育联盟;智慧教育;管理智慧;管理效能

一、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智慧的学校管理

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态势,也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持续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制度等全面创新与深层次变革。同时,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尤其是需要一线学校层面因地制宜地做好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智慧教育生态培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针对学校层面的相关研究中,只是初步探讨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结构、学习方式、课堂形态、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等,很少涉及学校管理问题,一般只是简要指出未来的学校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管理,并通过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实践中,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呈现出移动学习、云计算、泛在学习、BYOD(自带设备)、数字内容、翻转课堂和个性化学习等发展趋势,但通过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比如网络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实践一直未显现令人信服的效率提升;极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反而使人们获得满意的机会越来越少,有的教师也忘记了选择资源的初衷。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需要智慧教育生态培育,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学校的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管理理念实质是融合、共享、开放、包容、深层。智慧教育管理是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统一规范、数据共享,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将现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成为包括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育可视化管控、教育智能决策支持、教育安全预警以及教育远程督导四个子系统。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就是学校对教育效率进行管理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配置学校资行动实践源上的效率;二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促进学校育人上的效率。

二、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模式构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种多样、高效及时的学校管理支持系统层出不穷,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载体,形成了可视化、自动化、交互化的智慧校园管理方式。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已经成为“痛”点。因此,学校依托腾讯智慧校园系统对原来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适度的改造,重点解决了学校管理的痛点,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加协同和高效。(一)观念的智慧化转型。智慧校园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校园运行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多次处理,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综合实力以及服务功能。在推动观念智慧化转型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层是决定因素,需要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顶层设计中确立大数据意识、信息智慧化意识。第一,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大数据时代智慧管理的引领者。要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变革的决心展现在教职工面前,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智慧校园发展是必然趋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运用奠定思想基础。第二,行政干部要做智慧管理的推动者。智慧校园是大数据时代的新产物,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更需要在建设和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层是学校整体智慧管理的设计者,要有整体的谋划和把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第三,管理层要做智慧管理的践行者。我们的校长能否直接参与和应用智慧校园平台,我们的中层干部能否坚决执行智慧校园管理体系,关系着智慧管理的落地生根。由上而下的践行才是智慧管理的根本所在。(二)管理方式的智慧化转型。1.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并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分为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目前,PDCA循环作为一种精细化管理和过程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事务管理场合,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学校管理应遵循PDCA的原则,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业绩水平。2.流程去单一化。学校在使用智慧平台之前,管理流程采用的是单一化流程,工作一级一级地传达,一层一层地落实,这样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时效性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误差。以学校开展的教职工考评为例,按传统的方式,考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基于智慧化平台管理的同一项工作,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且误差率极低。3.管理方式转型的一校一特色,各个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和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以笔者所在单位成都市大弯中学为例,学校改变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运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管理的扁平化,通过OA办公室系统,减少中间的管理层次,扩大信息沟通的范围和速度,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构建现代管理体系。通过对平台的设计→运用→检测→改进的路径,达到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学校智慧管理实施的进展与效果

(一)实现移动化、无纸化办公。现在,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转发各类文件,迅速做出反应,并对文档进行收藏存档。各部门通过“超级表单”功能,能轻松DIY各类表格并推送给教师,能轻松统计、分析和存档,解决了教师厌烦重复填写各类表格的问题。有效监控和及时反馈基于微信的腾讯智慧校园系统能利用微信的原生态功能(地理位置、GPS等各类传感器技术)变革原来的工作流程,使其更具有规范性、真实性、便捷性。例如,通过掌上检查单,学校的各类检查评比能及时反馈到各班。这样依托信息技术能解决传统业务流程的管理难点、痛点,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扁平化。我校一直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扁平化运行模式,并通过OA办公系统、网络教研、视频会议、微信、QQ等媒介切实下移管理重心,降低教育管理的边际成本,让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之间可以直接沟通、及时互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多元参与成为常态,人力成本有效降低,管理实效大为提高。同时,学校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班级建立了微信群、QQ群,全部由专人负责、专门管理,定期学校的各类活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内容,并对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回复与互动,让社会、家长等多元力量参与办学的活力得到了释放,也推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二)实现无障碍数字化教学。我校引入了北京四中网校、锐意通数字教育平台,实现了操作简单、自动统分、自动分析的智慧教学管理。老师在批阅试卷的同时自动将成绩录入电脑,并在后台统计分析出得分率、失分点等各种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校还引入了智慧课堂“随堂答题”功能,利用答题器当堂进行客观题评测,直接生成测评结果,并对学生的分数、作答情况等统计数据记录保存。这样,不仅能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还可以根据课堂记录报表,详细追踪学生、班级的学习过程,以此调整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大增强了课堂管理与互动实效。

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是运用互联网的人是有形的,以此传递出来的思想是鲜活的。为此,我校坚持虚拟与现实结合、网上与网下结合,把虚拟空间的对话讨论、互动交流转化为发现问题的有效载体。如通过对贴吧、家校互联、微信群、QQ群的浏览和关注,可以发现社会各界对我校关注的热点,归纳出学校管理、学生身上存在的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然后通过校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等面对面沟通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149教育联盟”的催生下,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经开启,智慧校园建设是优质高中新的发展方向,实现管理的智慧化,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型,必然要实现从观念到方式到运用的彻底转变。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管理才是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初衷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8,(1):35-39.

[2]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9,(4):34-40.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7

关键词:5G;智慧校园;应用场景

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教育教学进入跨界融合、创新教育的新阶段[1]。5G更推动现有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发展,使得对更完善化的智慧校园空间应用的探索成为5G技术应用的热点领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移动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并与5G技术的融合将助力新的教育场景的应用,使得智能教育生态空间更加“以人为本”和“立体化”[2]。在未来的世界一流高校的规划与建设中,校园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它更是实景空间与虚拟空间相融合的智慧环境。我国目前在智慧校园的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基于各种新兴技术下的智慧校园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5G、人工智能、边缘AI等现代多元信息技术,阐述基于5G的智慧校园服务三大场景、并提出系统建设架构。

15G及关键技术的简介

1.15G技术

第五代通信技术5G是继4G之后的最新一代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具备超大宽带、超低时延和超大连接等特性,它是对多种新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集成后的综合解决方案,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3]。5G所提出的毫米波概念开创了高频智能时代,在毫米波频段中,频道带宽和传输速率可以提升数倍[4]。同时它也使信息通信突破时空限制,给用户带来极佳的交互体验,缩短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人与万物互联共通。5G的崛起为智慧教学、智慧图书馆和一体化学校智慧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其高速率、低延迟等性能优势为智慧校园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发展阶段经历了3次浪潮,50—60年代是注重逻辑推理的机器翻译时代,70—80年代是构建模型的专家系统时代,从2006年开始,进入重视数据、自主学习认知的智能时代,也是将智慧概念充分彰显的一个时代。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自主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群体智能等领域[5],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世界及社会形态。通过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在智慧校园的系统中,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实现个性化服务,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效果,对于智慧校园的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依托5G+AI的技术融合将实现智慧教育系统中各模块间快速、无缝式的互联共通,推动智慧化学习环境的真正形成。

1.3VR

VR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可以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等方式使用户沉浸到设定的虚拟环境中。具有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性。5G技术为VR技术实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融合5G+AI+VR的技术构建的智慧校园环境,能够打造沉浸式的学习课堂,增强学习互动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1.4边缘计算

移动边缘计算(movingedgecalculation,MEC)最早是2014年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institute,ETSI)提出,它是一种在移动网络边缘提供信息系统和云计算能力的网络架构,可以将网络业务直接下沉到离用户更近的无线接入网侧来提供云计算服务[6]。MEC是5G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融合后具有多级计算与通信协同的能力,能有效降低计算和存储对通信资源的需求[7]。将MEC应用于智慧校园建设,可以提高VR的体验需求并提供边缘AI的功能,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基于5G的智慧校园服务

如何运用5G以及上面介绍的新兴信息技术,在智能控制、网络互联互通、远程管理、智能通信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各大高校智慧校园空间开发中应探索的问题。基于学生日常所需的各项功能,并结合最新技术,本文提出运用移动App客户端、数据分析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技术实现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

2.1基于App的校园综合平台构建

校园一卡通目前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仅用一张校园卡,就能够满足借阅书籍、食堂就餐、超市购物、浴室洗浴等各种需求。同时绑定了学生的身份认证,使得高校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校园各个环节秩序的把控。但目前基于手机App的支付方式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中,App支付和刷卡支付相比较,保留了刷卡的及时与便捷,还拥有丢失后不易盗刷的优势,并且可以记录学生的日常消费和行动轨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得学生的精准个人画像,还可以加入人脸识别技术,在为学校监管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2.1.1日常支付功能学生在就餐、购物和洗浴时都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如果采用App的扫码支付方式,学校只需要开发或者购买相应的App系统,提供扫码付款、付款码付款或人脸识别付款等支付手段,学生仅需要在手机端下载App,省去了校园卡的卡片实体,也有效防范了卡片丢失盗刷带来的损失。2.1.2预约功能在App中还可以加入预约功能,对于学校来说,食堂就餐高峰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高峰期间就餐人数多、购餐窗口少、排队等候时间长,如果在App中加入预约订餐功能,学生可以提前一天预定所需饭菜,学校后勤在预定时间将饭菜送至学生宿舍或指定餐位,则大大节省学生等待时间,同时由于提前了解学生需求,可以更加准确的预估食材需求,也方便了学校后勤采购,节省采购或存储成本。图书馆学习和机房上机也能够提供预约服务,通过App端的预约选位占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能够确保学生本人在预定时间使用,可以更加合理的规划学校有限的服务资源。2.1.3学生精准画像在掌握了学生校内的消费、学习等行为数据后,结合后台数据分析挖掘,可以得到学生的精准个人画像,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大学生中有部分群体自控能力差,存在作息、饮食不规律等问题,还有少部分群体存在心理障碍,受到外界刺激易冲动,可能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基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可以将学生分类,如是否爱学习?是否存在过度消费甚至借贷?还可以监控学生的异常行为。如果出现行为异常,辅导员可以及时介入,深入了解原因,防范学生极端行为出现。对于学生来说,系统根据学生的行为可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规划。还能够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和家长的需求,将学生的行为数据定期汇总后发送给学生家长,方便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2.2智慧教学解决方案

2.2.1在线沉浸式学习利用5G+VR技术帮助在线教学突破真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超越真实和虚拟世界的区隔,实现教学内容在环境中的泛在化与即时化,为师生提供虚拟化的真实性教学环境,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实操性的实验教学,更应多利用VR技术,使师生沉浸其中,VR技术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随时更改场景、虚拟实验设备等,对于一些昂贵或不易完成的实验尤为方便,大大降低实验的成本,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训经验。同时教师也能够随时在线监督学生实验行为是否规范、标准,并进行指导。学生能够做到足不出户的享受实训教学,甚至体育课程,也可以采用VR技术模拟实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沉浸式教学让不在同一地区、同一地点的同学进行同组实验练习,甚至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对抗。2.2.2在线直播智慧教学在线教学直播对于网络技术的要求较高,即便采用光纤网络,依旧会造成直播时延、卡顿等问题,而5G的零时延、高速率和低成本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够将教育资源很好的传送到偏远地区,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及时在线学习。智慧校园中的在线教学是一种深度融合新兴信息技术智能创新型课堂,与传统课程教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第一,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校园将汇聚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精准课程内容供给。第二,通过智慧技术的支持,收集教学活动中海量数据,由平台的数据分析层分析挖掘,实现对于教育全程的监控,不断改进并提升教学水平,得到实时、动态与多元的教学评价。通过传感器进行捕获、记录学习者所处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后传回平台数据层,经过分析挖掘,得到有针对性的推送模型,可以及时、准确地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及服务。甚至国外有学者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监测所处环境位置及识别当前学习完成进度,适宜的为其推荐定制化的学习资源[8]。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等信息的评价分析,智慧校园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形成切实的智慧学习方案,做到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智慧教学。

2.3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传播中心,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地和学习资源,保障学生日常学习所需。基于5G等多元信息技术构建全新图书馆服务平台,涵盖智能安全监测、个性化资源推送、机器人助手服务、智能座位管理、能耗系统监测等智慧服务,实现对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2.3.1智能图书馆安全监测基于5G和物联网技术的控制感知系统,实时监控图书馆的人流、温度、湿度、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浓度)等,实现对环境自动监测,并根据管理需要智能调节。比如根据人数多少和所在位置自动控制灯光开关数量,在无人使用时自动关闭,或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降低能源消耗。在闭馆后系统自主监测并及时关闭潜在的隐患设备,防止事故发生,做到智慧安全管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通过5G技术超过10Gbit/s的高速传输效率与低时延传输性能,得到实时视频与图像信息,可及时掌握馆内动态,结合视频数据的系统实时智慧分析,实现系统自动预警,提高安防系数,实现智能安防。2.3.2智慧机器人辅助服务图书馆馆藏量大,借阅查找目标读物的过程较为繁琐,就算利用信息检索技术的的数字化查阅,也需要读者亲自去书架中寻找所需书籍,免不了耗时耗力。因此借鉴5G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构建新一代图书馆平台,师生在App上提前预约借书,完成预约后,智能机器人根据预约信息把书籍提前送到预约书架,免去了寻找书籍的过程,提高借阅效率。同时,智能机器人还可以用模拟真人的交流形式,为在校师生提供资源检索、实时图书查找、还书等服务,师生只需对它发送语音命令即可。

3智慧校园建设架构

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工程,而是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9],总体架构模型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结合前述的智慧校园各项功能,建立如图1所示的总体架构。其中物理感知层、网络层与数据层共同搭建基础架构,实现数据收集传输与处理分析、数据库管理等基本功能,通过与应用层及服务层紧密连接,对得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层通过开发针对不同场景的功能区,满足智慧校园的各类实际需求,实现完善的智能服务体系。服务层基于网络层与数据层的支持,主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消息推送,为用户提供智慧校园服务。具体如下:(1)网络层。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架构,基于5G+AI、5G+VR、5G+MEC的全面部署,形成人与物、物与物以及设备与资源互联共通的全场景模式,是各智能服务应用互动的关键。(2)数据层。依托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以及网络层的保障,针对平台各系统模块进行数据存储、挖掘与分析,并及时反馈所需信息。包括管理数据库、教育教学数据库、科研数据库以及应用功能层各模块所需的数据库。(3)应用层。包括各类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并整合用户信息行为,基于智能化的决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教务信息系统、智慧学习空间系统、图书借还管理系统、综合平台系统等进行高度整合,构建智慧化的校园环境。(4)信息服务层。该层涵盖数据分析及处理传送,进行内容分发并向用户提供及时的消息推送,使用户体验到便捷的智慧校园服务。同时有数据仓库进行信息储备,通过将所需的推送信息存储在专用数据库中以备用户的随时查询,提高用户使用效率。

4结束语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8

关键词:云计算;智慧校园;人工智能;校园建设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而其衍生出的人工智能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逐渐被应用于教育行业。而随着更多新兴技术被高校应用,人工智能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开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而智慧校园的建设更是支撑学校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体验。

1相关理论概述

(1)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它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提供海量的存储设备和计算环境。而云计算的这些能力对于大数据来说拥有更好的灵活性、更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在使用时,对于用户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资源池,访问和使用有着非常大的便利性。并且为实现最高的资源利用率,可以利用平衡、调整、动态重新分配等技术。(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具有人类的智能,特别是通过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知识处理、图像识别等研究方法,借助超算、云存储等技术使机器能够获得类似于人类大脑才具有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或判断能力等,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区域。当前,人工智能涉及了众多领域。但是目前也成为计算机学科中难度最大却最具前景的一门。(3)当前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尤其重视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在校园中应用,当前,西方的诸多国家基本已经实现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相应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教学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例如日本的大学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构建了智能化的考勤设备,通过智能系统,能够实时对考勤进行查看,还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一步展。而反观我国现阶段基本完成了网络的覆盖体系,实现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收到网络信息,目前诸多高校仍处于完善基础设施阶段,比如多媒体教室在不断构建。在“中国智能2025”等战略计划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纷纷开始重视智慧校园的建设,力求缩短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2现阶段学校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大多数高校早已脱离了教育的传统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正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方向发展。虽然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笔者将其总结如下:第一,信息化系统未及时完善,具体表现在当前各高校的信息化业务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存在着脱节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教学资源缺乏共享性,而具体则体现在缺乏一个平台对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整理、共性,众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渠道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目前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速度参差不齐,并且校园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第四,信息系统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当前,众多学校的信息系统都是独立的,可以说每个学校的系统都不一样,缺乏集中管理,导致众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共享和利用。

3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时面临的挑战

(1)没有统一的规划由于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系统建立的时间较早,而当时的信息技术还并不发达,针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有限,加之人们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当前的信息资源未能最大程度的利用。(2)大部分教师无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由于各种的因素,即使当下各大高校已经配备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当前高校中依然还有大部分教师无法较好的运用信息化系统,导致无法发挥出其价值。此外,由于当前高校的信息化系统管理中的技术有限,不能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创新,从而导致当前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对于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是极其不利的。(3)监管系统有待完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病毒、黑客的入侵导致数据信息泄露的事件屡屡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对信息软件的信任。尽管当前各种病毒杀毒软件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团队也是致力于研究病毒查杀软件,但是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依然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和专业化的团队,导致目前信息网络存在诸多隐患。而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将会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4人工智能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智慧校园,顾名思义就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学校的各类资源、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等流程智能化,形成校园的智能环境。当前,我国高校都纷纷开始了“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甚至于有些高校已经实现了初步建设,有效提升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但是,其建设依然还未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应用,因此,我们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1)人工智能在高校学习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学生学习方面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高校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再到活动管理的智能化,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智能学习。我们以英语的学习为例,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而英语四级或是六级对于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也能有所帮助。但是由于各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能力参差不齐。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情况,为其打造具有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的学习效果。而当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时,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运用能够帮助学校在生活方面提高诸多便利,智能澡堂、自主洗衣等方面全都可以得以实现,从而更好为学生服务。而这些服务都需要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实现在线预约、刷脸支付、线上支付等功能,不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捷、愉快,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负担。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校应积极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分析系统,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的“智慧校园”环境。(3)在图书馆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一直以来,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备受学生的青睐,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帮助。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以智能终端媒介,借助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各种服务,构建智慧图书馆。此外,图书馆的众多藏书不仅导致学生在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给书籍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实现图书的准确定位,学生可以根据指示轻而易举找到所需的数据,并且还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书籍进行管理。此外,将人工智能运用到还书环节时,图书馆设置自动还书系统,学生只需要将条形码放置相应的位置扫描之后即可完成还书工作。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对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当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高校后勤管理中时,为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对接提供了更多便利。首先,高校可以根据数据监控系统,对师生在学校内的消费购物、上课出勤等方面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其次,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无障碍通道、一网通办、行为轨迹追踪等实际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形成师生数字“画像”一张表,根据师生的个人喜好、特殊需求以及不同特点等方面,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及改进后勤管理工作。(5)在校园安防中的应用现有的校园安防系统,更多是实现监控场地的视频录制及其视频数据信息的备份,当需要时及时调出视频即可,但是由于视频时间较长,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导致观看人员极其容易出现视觉疲惫而错过重要信息。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能够有效改善现有校园安防系统中的不足,通过云储存器进行储存,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人脸识别,能够有效提高校园安防的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提升校园安防的智能化水平。

5加强人工智能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1)强化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虽然当前各个高校已经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且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初步化建设,但是还是有一些教师未准确、深刻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因此,高校要针对此及时加强宣传引导,让教师及时认识到智慧校园的建设对于教学质量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且,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软件设施的建设,消除“数据孤岛”,加强信息共享和交互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及时更新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当前,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系统未能及时更新,而针对这个问题,高校要及时提高认识,及时更新系统。首先,高校要对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筛选,将落后或是没有用处的一些软件淘汰掉,然后根据全校师生的意见,及时推出功能的更新升级。高校在针对系统升级时,要注意听取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意见,避免维护一次花费较高的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在保证信息化系统可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更新升级。(3)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更多是教师或是管理人员,因此,教师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和能够熟练的操作直接影响了智慧校园的应用效果。因此,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从而更好运用信息化系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教师开展培训工作时,在保证教师能够充分的掌握其操作方法的前提应该在课堂中帮助教师树立信心,激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在日常授课时教学质量。(4)重视资源的配置在现实中,我们尤其应该思考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最有效化。因此,优化配置是必要的。高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及时收集、整理资源,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从而使得信息能力发挥出其最大的使用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资源的配置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靠不断的积累。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高校信息处理模式,从而得到一个数据处理模型,再用这个模型进行一些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进而不断提高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当前,云计算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时代的发展主流,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得到实现。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学习、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高校信息化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高校要积极的思考面临这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新型技术与智慧校园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教育行业的更好发展,完成高校培育祖国人才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怡萱,陶奕芹,贾雪彬,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2):4.

[2]丁均路.基于云智慧校园数据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9.

[3]石磊,申新亭,吴朝忠,等.智慧云系统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11):3.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9

1引言

2019年,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顺应时代潮流和科技发展规律,适时提出“5G+”智慧校园建设新构想。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互联网时代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基础,也为辅导员工作增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将会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并提升互联网新环境下的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其解决办法,都要从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职能创新发展与落实,也应与当今教育现代化的改革相适应[1]。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指示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目前加强建设辅导员队伍,要提升职业能力素质以促进教育模式改革、引领高校学生发展(引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引导者,面对办公智能化与管理数字化,辅导员要抓住新机遇、利用新技术,提升学生培养、校园管理等职能,提供更加智慧快捷的校园服务场景,灵活运用基础大数据分析技能等方式方法,以科技助力学生的思想引导、专业培养和日常管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2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

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三观与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到外界网络媒体各种信息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而言,其职业准则中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能力更需要适应当下时代背景,符合00后学生的大学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其学生阶段关于学业、情感、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开展系列养成教育,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辅导员所要面对的互联网思维工作模式,即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目前高速发展的互联新时代下,对高校、教务、学生、家长、社会五个主要互联对象通过开放、协同、服务、互联、创新的沟通交流方式。数字化的学生管理是一个信息交错且没有聚集点的扁平化网络结构,使管理者的辅导员及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置身于信息迭代迅速的的网络平台中,以快速获取,分析各类所需信息信息。同时,数字化网络的特性决定了智慧校园的去中心化、平等的教学管理模式。数字校园的不断应用发展,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处理、整合,最终形成的云数据库可以在线上进行传递,以便提高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交流效率,也改变了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新的学习行为,提高了高校管理效率与学生共享互通的反馈交流能力。将“互联网+”思维植入到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质是在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上,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其身心发展及全面成长成才等方面进行培养,期间利用各类资源,旨在为学生建立便捷二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对传统的教育环境进行更新。最大的特点为:个性化服务、便捷化办公、智能化交流[2]。

3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变革

3.1智慧家校互联机制。通过云办公应用app得以随时随地进行事项审批及学生管理工作预处理,做到师生面对面式的及时互动[3]。如利用云平台将校园动态、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轻松快捷地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呈递至家长,构筑家校间的互动桥梁。数字化记录学生成长点滴,建设有爱的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实现面向家校的人性化信息,将重要通知变得高效轻松,也为确保信息安全建立统一的自动化的行政指挥体系,使得信息安全真实可靠。3.2智能校园管理体制。利用平台优势及AI行为分析,让教育教学全场景数据贯通,用人工智能使师生减负增效,促进人性化人才培养策略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将当下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高校育人工作相结合,加强高校间的联系,推动优质资源共享[4]。在大数据技术平台支持,智慧校园旨在打造基于健康、安全、教育、环境、管理等多维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以人脸识别无感通行等手段高效智慧管理,将预防、预警、应急、教育集于一体,学校各个区域都进行有效的联控,确保各方面的安全,呈现校园服务的人性化,多维度提升服务水平。健康监控、考勤、住宿管理、进出校园管理,利用物联网数据采集方式,采用多种设备,实时数据采集,实现全方位了解学生从校园考勤到健康数据监测,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健康呵护保障,也从某种意义上加强了家校联系。将智慧校园融入辅导员对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师生之间更便捷,更高效、更灵活的沟通方式。3.3智慧化学生业务处理。学生手续办理的智能化转型,构建学生所需的专项业务和通用服务,如实现“一键式”返校离校,智能排课系统.传统人工的管理手段,多为事后处理方式,时间发生至落实处理需要数小时,大大降低了日常的办公学习活动效率。在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中,辅导员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利用智慧校园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帮助辅导员更高效的管理学生在宿舍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4智慧校园环境下辅导员智能创新

4.1智慧校园建设对辅导员职能的挑战。互联网思维推动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和职能转变。但由于师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再加上信息化进程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高校师生之间利用网络沟通交流。鉴于此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辅导员要在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群体整体特征以及所带学生在专业上表现出的特征。由于绝大多数00后大学生出生并成长于物质生活充裕、精神世界丰富的互联网时代,在就业观、消费观、婚恋观等方面都有新的理解与看法;在面对不同专业学生,其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也要因材施教。辅导员必须深入了解当下学生的特质与需求,运用互联网的个性化解决思路为不同学生采取适合的引导方式。作为当代辅导员,一定要了解学生诉求,在师生之间建立相对平等的交流机制,要为学生建立交流、诉说、反馈的网络平台。辅导员应既是老师又是知心朋友,改变以往单向固有的传统教育方式,进而转变为师生间互动的教育方式,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遇到的难题,以亲和的人设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提升班级,学生会等学生部门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比例。就辅导员个人而言,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增加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线上的话语交流的时间,同时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将资源分享给学生,主动占领网络思政主阵地,时刻保持对网络的热情,多去体验学生群体在网络中的交往、娱乐、学习方式,时不时通过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4.2辅导员成为信息处理的中枢单元。智慧校园对于辅导员工作的优势在于与学生间的互联互通。在当前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下,我国已进入了开放协同、共享共赢的新信息时代。新的交互方式模式要求高校辅导员能够兼备网络化及新媒体思维及与其校方、老师、学生及家校互通互联的职能要求,创造平台与多途径联通各方教育主体[5]。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单需要依靠辅导员,更需要多方进行教育。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因此面对学生遇到的多种问题时,要处理好与教务、后勤、保卫处等多部门的关系,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联系,以便高效处理。就校外而言,辅导员更要与毕业校友、家长保持联络,与用人单位、社会机构广泛合作。4.3辅导员工作是资源整合的核心模块。整合与丰富各类高校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是迎合当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时也满足大学生对世界认知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活泼、主题鲜明、顺应时代要求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立德树人全过程;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将各类资源数据化,积极与企业和社会机构进行合作,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各类社会实践创造更为便捷的网络平台,通过开拓多种新媒体途径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4.4辅导员是信息处理的第一关卡。科技改变生活,也优化教育,若辅导员与学生两者的信息素养提高,将会继续推进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智慧教育终将给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把最新的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的日常,校园门禁、图书馆借阅、食堂就餐、班级考勤、家校沟通,师生交流等功能都全面呈现。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跟学生进行更加智慧化的互联互通,筑建智慧互动教—学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让学生管理更有趣、更生动、更有效,让科技为教育注入活力,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协助专业课老师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利用智慧校园网络平带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访客系统,轨迹跟踪及位置统计数据实时上报,师生考勤常态录播等数据汇聚,行政楼、办公室、教室、操场、学生直饮水区、宿舍等场所都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管内。最终有效的将校园安全从实时处理提升到事先预警级别,以提升学生在校的安全系数。

5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数字化进程中智慧校园的建设对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变革。挑战集中在:辅导员的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模式,以及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等,并且如何将智慧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好地衔接也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及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校园为学生工作中家校联系提升了效率,重构了学生日常管理体制,并且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事务处理。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认为辅导员是信息处理的中枢单元、辅导员工作是资源整合的核心模块、辅导员是信息处理的第一关卡,因此,辅导员在职能转变中必须具备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与特点的能力,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网络技术能力。

注释:

[1]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宋玲.信息通信.2020(05)

[2]基于LabVIEW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J].汤卉,江斌,李建,徐唯钏.科技视界.2019(28)

[3]智慧校园个性化推送系统研究[J].闫振豪,王红.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

[4]基于高新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教师培养研究[J].王璠.无线互联科技.2020(03)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也开始注重智慧校园的建设,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开始融入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师生进行服务和学习。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高职院校开始在校园范围内实施网络覆盖,通过各项服务的集合形成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以此更好地实现信息知识等数据的共享。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得学校各个部门能够突破一定的界限,以此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智慧校园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实施的平台标准不够统一,数据能够实现共享,形成相应的网络监管系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智慧校园背景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档案信息化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智慧校园的基础,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文化以及技能的传授,同样也担负着进行文化传承的重任,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蕴含。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数据收集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推动档案信息化进行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改革也进入新阶段,对外交流工作也日益频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形式,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管理。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也更加注重自身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此更好地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二)增加档案信息存储容量。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展,档案信息不仅从数量也从类型上不断增加,传统纸质管理档案的方式不仅占有较大的空间,挤压时间较长的档案也要进行销毁处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档案信息的流失。档案信息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在类型上更加具有多样性,可以使用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还可以占用较小的空间,保持档案信息的时间也会比较持久。(三)提升档案利用效率。高职档案信息管理中传统的纸质档案保护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但是由于时间过长会受到一定的磨损。随着高职院校发展所涉及到的事务越来越多,对档案的利用也会越来越频繁,纸质的档案资料会因为反复使用查看出现一定的磨损现象。档案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对档案的查询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的方式即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能够使得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更加高效。另外加之纸质形式的档案不会被直接的接触,也就提升了档案的保存时间。

二、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升。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面临转型期,一方面是要将传统纸质的档案转变为数字化的形式,将档案信息进行扫描,整理等一系列的过程。此外,还要将档案信息与网络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以此实现档案管理由原来的封闭状态准变为开放的状态,更好地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部门规模相对比较小,投入也比较少,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毫无头绪。此外,由于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认识存在不足,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将纸质的档案转变为电子的形式,仅仅注重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关注自己身上的工作任务,但是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和整理相对忽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会停滞不前。此外,一些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对档案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工作中仅仅将范围限定在自身工作范围之内,与其他工作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沟通。高职院校本身涉及到的档案信息比较多,会包含干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科研内容,档案管理的局限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源最终的开发利用,导致高职院校最终的档案信息管理不一致,影响到最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二)质量有待提升。高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理念上的偏差,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定位不够准确,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工作开展效率不高,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会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特征。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来说工作的重点一般是进行教学,但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忽视,这样也就造成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科研经费,资源等方面相对缺乏。此外,高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科技和资料质量相对偏低的情况,不能很好的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三)人才素质有待强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人才素质的信息化,当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生,往往会半路出家,缺少相对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计算机操作知识也不够熟练,不能很好的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此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兼职比较多,工作相对繁琐,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对人员安排结构也不够合理,最终影响档案管理人才素质的提升。此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处于封闭状态,不善于学习,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三、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具体来说硬件方面是在计算机、打印机、存储器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配备。软件方面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系统,档案数据库等软件等,只有软硬件都配备齐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高职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还要注重标准规范化建设,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要对相关工作进行制定,具备一定的技术方法,设备等。其中包括档案系统的设计,标准等,能够根据行业标准及发展趋势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开展。(二)强化资源建设。高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能够意识到资源建设处于其核心地位,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注重设定档案管理的专门部门和数据库,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一定的权限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使用。在资源建设中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电子信息的采集收集等都是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要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之间的共享,以此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三)构建安全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中要注重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嗯越来越广泛,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需要有相应的系统进行保障。为此,这就需要在管理的组织、措施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范,以信息的利用和保密为其核心,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以此更好地保障档案信息安全性。(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高职档案管理信息建设进程中要注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引进更多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为工作人员提供可以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此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以此构建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为高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也更加注重自身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此更好地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但是当前高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对档案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效率。此外,档案管理信息化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在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建设,以此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开展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还要注重信息的安全性设置,尽可能的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对人才队伍进行培训,引进等,以便最大程度上推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庞明涛.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4):82-83.

[2]李清安.智慧校园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J].兰台内外,2018(6):1-2.

[3]张兆红.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2):194-195+198.

[4]王树娴.智慧校园背景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管理的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