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6:55

细节管理论文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1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在买方市场中,由于供给充裕,消费由被动变成主动,对生产不仅具有反作用,而且起了决定作用,这时需求对生产和经营的约束性日益显现,消费者需求成了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种需求约束型的走势。酒店管理总经理“生意难作”的普通感慨,正是酒店管理业进入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状态下的一种典型反映。在酒店管理业市场出现需求约束型的状态下,消费者行为呈现了差异消费、理性消费和情感消费三种。

酒店管理业市场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酒店管理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的消费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当前消费需求状况和酒店管理业的新态势酒店管理论文

近两年来,由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居民消费并未产生太大的效果,如果没有明显有效的政策性出台,影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将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延续当前消费需求的走势。

1、居民收入的变动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几年来经济调整的影响,近两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存在的明显的差异,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户潜在消费需求因收入增幅下降难以转化为事实的需求,总体边际倾向降低,因此收入水平增幅的下降会使消费停留在一个较为低迷的状态。

2、消费预期改观不大,会使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突破。由于收入增长没有以前快了,加上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不很乐观,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不可能有较大的改观。

这种宏观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直接影响作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汇合点的酒店管理业。虽然这几年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有增长的倾向,但形势并不乐观。1997年来浙江旅游的国内游客出游人均每天花费仅142元,而且人均花费的增长在趋缓。

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使酒店管理业经营出现了许多新的酒店管理论文态势:

第一、酒店管理业的经营收入与经营利润出现了背离的态势。近年来酒店管理业的经营收入有明显的增长,但经营利润却连年下滑。

第二、酒店管理客房出租率与平均房价逆向而行的态势。1998年浙江省酒店管理业客房出租率较上年增长3、4%,而平均房价却下降9、3%,出现逆向而行的反常的态势。这一态势表明在酒店管理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需求显然已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当今的酒店管理业市场仅仅是供给的简单过剩,那么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应该是同时下滑,因此,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酒店管理业不景气的主要因素。

第三、酒店管理业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增长出现不同步的态势。1998年浙江省酒店管理经营成本较上年增长9%,其中直接成本增长5、5%,而管理费用增幅达22、1%,因此成本费用的管理仍然是酒店管理经营者的一大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四、酒店管理业亏损程度有加大的态势。1997年以来酒店管理业的亏损面、亏损额迅速加大。

1998年我国酒店管理业出现了第一次行业性的整体亏损,特别是一些没有特点的老酒店管理和新建酒店管理亏损严重。这一态势表明,酒店管理业在需求不足的市场状况下,市场竞争已趋向白热化,寻求新的酒店管理经营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二、酒店管理论文---消费需求不足状况下酒店管理的经营策略

(一)建立旨在做大客源蛋糕的酒店管理论文行业共同发展策略。

要做大客源蛋糕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之处,行业之间的联合营销,共同谋求水涨船高式的发展是不可少的。

酒店管理论文之一

1、通过酒店管理行业协会建立预警系统,定期当地酒店管理业的市场状况,客源流量、价格水平、成本指标及重大活动等信息,给未进入市场的建设者以一种警示,给现行酒店管理的有序运行以指导,从而为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打好基础。

2、发挥酒店管理业作为经济发展窗口的优势,联手行动,主要酒店管理论文可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为各部门服务的酒店管理会议销售网络,积极争取大型交易会、展示会、订货会、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等在当地举办,并经常联合举办大型的演唱会、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酒店管理的知名度,吸引众多的客源,而且将大大激活酒店管理业的市场。

3、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整体营销,联合拓展新市场。酒店管理“各自为政”的营销,不仅耗资大,而且营销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客源目的地在政府部门形象宣传的同时,采取酒店管理业及旅游相关行业的联合促销,各酒店管理在市场细分情况下协同作战,吸引各方的客人。

4、发挥酒店管理的社区功能,齐心协力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酒店管理业必须注重本地市民消费,各酒店管理应充分发挥酒店管理在城市的社区功能,积极开发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创造市民的新需求。如在新婚市场、银发市场、儿童市场等,只要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相信会有需求的潜力。

(二)酒店管理论文论建立旨在培养顾客忠诚度的服务营销策略。

一些企业成功的秘诀是树立服务第一观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永远留住顾客。对客人的服务,不仅仅是酒店管理员工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促销活动。因此,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市场中建立旨在培养客人忠诚度的服务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酒店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客人是酒店管理论文一种“资产”的观念,我们的经营过程就是一个“吸资”、“护资”和“增资”的过程,只有客人这种资产“增值”了,酒店管理才会长盛不衰。

2、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酒店管理产品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形成令客人满意的产品。酒店管理要强化市场的调研,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的服务内涵,更新产品的服务外延,特别是老酒店管理哪怕仅仅是酒店管理的一些点缀、饰品、标记符号的改变,也会给客人创造一种意境,再配之层出不穷的活动推广,接二连三的制造热点卖点,才会使宾客常来常新,常住不厌。

3、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增强客人的忠诚度。要提供令客人满意的服务,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批量生产,要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必须在个性化服务方面下功夫。要求酒店管理从建立客史档案入手,掌握不同的客人的个性,突出针对性服务。如老年人的客房服务要根据其节奏慢、要求高的特点,重点做好灯光增亮、电话增音、浴缸防滑等服务;对新婚客人,要营造唯我独有的温馨环境。

4、注重为客人创造良好的经历,给客人带走美好的印象。如果经营者要让客人得到愉快的经历,必须考虑用餐的环境、气氛和很好的口味。如果你的酒店管理论文让客人得到难以忘怀的经历,那么你就创造了良好的忠诚度。

5、应该和客人保持正常的联系。

6、酒店管理对员工要一以贯之地进行“顾客导向服务”的教育,使宾客意识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顾客至上的氛围。同

时还要建立员工宾客意识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带着愉快的心情,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建立旨在躲避与防御竞争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酒店管理论文。

在当前酒店管理业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统一的单一需求的大市场已不复存在。任何酒店管理都无法满足酒店管理业市场的整体需求,同时任何一种需求也不可能由某一个酒店管理来单独满足。因此酒店管理者应彻底摒弃无差别的大量市场营销,转而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1、酒店管理论文应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体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并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市场营销。

2、在集中营销的基础上,酒店管理论文应突出自己产品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差异求得竞争的优势。创造差异的基本途径有4种:产品差异、服务差异、人事差异和形象差异。

酒店管理论文之二

酒店管理应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特点结合自身的条件,对四种差异的变量赋予不同的含义和内容,寻求最佳的差别营销组合。如在酒店管理产品上,可通过改造完善,变单一城市旅馆型的综合酒店,为城市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休闲酒店管理、专业会议酒店管理论文、旅游团体酒店管理、公寓酒店管理、文化酒店管理、汽车旅馆、青年旅舍、专业客栈等。通过差异经营,酒店管理既可避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过度竞争,又可以满足消费者较为细微的差异需求,从而达到产生最佳效益的目的。

(四)建立旨在将成本降到最低点的成本管理策略酒店管理论文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市场中,酒店管理者不仅要注重收入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把成本费用降到最低点。

1、酒店管理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酒店管理资产的有效性,减少无效的非盈利资产和空间,尽量增加空间的使用效果。酒店管理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用材的高档以及非功能性豪华奢侈,因为这种高投入是以高成本的运转为代价的。

2、酒店管理应树立不符合客人需求的所谓超值服务是浪费的观念,那种所谓“二星价格,三星设施、四星服务”的口号,我们还要考虑,尽管目前消费需求不足,但仍不能饥不择食,盲目吸引那些不适合自己酒店管理的客人,虽然客人有选择酒店管理的余地,但酒店管理更应选择那些“最佳”的客源市场,否则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酒店管理的长远经营。

3、运转成本的控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劳动力成本的控制。第二、精简管理机构,建立灵敏度很高的扁平型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性消耗支出。第三、重视营业成本的控制。如在餐饮成本上,对采购环节可采取按月集中招标供货的办法,对菜肴成本及仓库则采取标准菜单及仓储管理的电脑化等,同时注重夜间审计的有效性。第四、按照创建绿色酒店管理论文的要求,采取先进的节能手段及环保方法,大力压缩能耗的支出。

2、酒店管理论文----如何控制酒水的标准营业收入

标准营业收入的核算方法,是根据库存烈性酒耗用数计算出来的标准营业收放崐数与实际营业收入数相比较,这个核算方法,不是以某个核算其每种酒的销售客数崐为核算依据的(这和前面已经论述过的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相同),而是要求销售崐每瓶烈性酒的营业收入数事先应作出规定(同进要求执行标准配方和定量规格)。

根据以下最简单的情况,计算每种烈性酒的每瓶标准销售收入数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整瓶金酒是作32盎司装的,每客金酒用量规定为盎司也就是每瓶崐金酒可以分装25.6客32÷5/4(假定没有流失),如果每客金酒的售价是1.崐50元,则每瓶金酒的销售收入是:

25.6×1.50=38.40元

假如每瓶金酒的容量是1公斤(1公斤等于100厘升),每一种零杯酒的定崐量的4厘升,售价1.50元,则这种金酒每瓶的标准销售收入数是:

100÷4×1.50=37.50元

另外,有一种困难的情况是,除了象宴会等大量供应某种特定的酒以外,一般崐耗用金酒(或其他烈性酒)并不是每次都是等量的。比如,用高脚杯供应金酒,每崐杯用金酒量是盎司,而调制马天尼酒则每杯用金酒量是盎司,其他品种还不崐不同的用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采用加权平均来计算标准销售收入。

加权平均法运用于瓶酒核算。

要计算金酒的平均数,先要将含有金酒的各种零杯酒,在某个试算期的销售数崐量计算出来,取得这处数据的方法是,将销售帐单加起来,或从收银机上记录下来,崐试算期要尽量定得长一些(至少1星期),以便将营业高峰和低潮都包括在内只有崐这样才能具有比较良好的代表性。假如,某酒吧于测试期内,以金酒为原料所调制崐的5种酒的销售量如图表6-30所列。其交,再根据每杯酒的金酒含量,计算金崐酒的总耗用量:

最后,将销售的瓶数去除销售总收入得到每瓶容量为夸脱金酒的标准销售收入崐数:

4酒店管理论文

如将酒吧的各种酒水都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完毕,那么采标准销售收入核算法就崐比较简单了,在核算初期,将全部库存数加上本期从酒水保管室领用的数量,减除崐期末存货,再将内部转移的酒水数进行调整,如图表6-33列中假设标准销售收崐总数为4521.96元,实际销售收入总数为4500.40元,其中不满瓶的崐江酒是用1/10瓶为计数单位,先将各种酒的耗用量,乘每瓶的标准销售收入数,崐最后将标准总销售收入数与实际总销售收入数相比较,两数的差额不应该在于标准崐销售收入数的±1%,在本章的例子中,标准销售数的1%,即是一个强以按受的崐数字。由于各种酒的历史销售数与将来的实际销售数是不能完全相同的,因此,根崐据历史销售总数计算出来的每瓶酒的标准销售收入数,一定是多变的。假如,实际崐销售量发生较大变化,应经常对各类烈性酒进行试算,并对这种烈性酒的标准销售崐收入数作相应调整,各种烈性酒的每瓶标准销售收入数也应根据季节变化作相应调崐整。同样,假如零杯酒的销售发生变化,则标准销售收入数亦应重新计算。

3、酒店管理论文----浅谈酒店公关策划

公共关系于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涉外的旅游酒店管理,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产生了应用的热潮。目前,我国大部分涉外宾馆都成立了公关部或公关销售部、公关小组。然而,公共关系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档次的酒店发展却不平衡。庸俗关系学对正常公关活动的干扰,社会对公关的偏见等,形成了公关的种种路障。公关人员本身的素质亦亟待提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本文就宾馆酒店的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

一、确定目标是公关策划酒店管理论文的关键

公关策划即根据公关目标,制定公共关系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一般具有审视境况、确定目标、选定公众、选择方、预算经费、评定成效六点模式。在这六点模式中,确定公关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目标模糊不清或选择有错,耗资“追名逐誉”,工作趋炎附势,成效将甚微。甚至会产生有效率而无效益的公关工作。

酒店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社会及宾客关系。酒店公关工作比起其它行业的公关工作来讲,完成公众由敌视到同情,由偏见到认可,由冷漠到兴趣,由无知到了解的转变更为重要。将这四种消极态度变成积极态度,最终让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对酒店由了解形成理解,以广结良缘,创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和社会声誉,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公关工作的主要目标。

确定正确的公关目标,必须对本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企业形象如何,信誉如何,不能由企业领导的主观印象或期望来决定,而是要依据外界对该组织拥有的真实印象决定。目前,全国近70%的宾馆、酒店还未纳入行业管理之中,少数酒店还不能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涉外酒店的大市场进行形象透视,往往出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比,自己和本系统不同行业的企业比(单纯经济效益指标)的现象。没有一个符合客观的形象评估,就不可能产生科学的公关目标。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形象反馈,确立本酒店的公关目标,是酒店公磁工作的关键所在。比如,酒店通过新闻媒介把公共关系工作要输导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行或播放出去,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但是,输导什么信息,在什么最佳时间,利用那家最佳刊物则是根据公关工作的目标和经费而定的。倘若酒店在公众中产生了治安不好的印象,而公关部却利用新闻报道宣传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这样将导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选定出正确的公关目标所致。

公关目标是动态的。随着酒店客源结构的改变,软、硬件的改善,市场的拓展,亦应不断完善或改变公关目标,。如世界各国新航线的开通,台湾对大陆旅游新政策的出笼,国内投资热点的形成或变化等,都应及时在公关策划中做出反应。动态的公关目标,是指公关目标应该不断地在动态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完善,而不是将目标不断地改变。如果领导变了,目标也变了。今天重视公关,明天不重视或不需要公关,企业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形象,则将造成公关的彻底失败。设想如果万宝路的决策者今天以赞助体育活动、注重人体健康为目标,明天又热衷文娱生活、赞助选美工作。她的形象还那么鲜明吗?

酒店管理论文之三

树立正确的公关目标,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有人认为,公关工作就要把本企业好的形象推广出去,把差的部分掩盖起来。诚然,公关人员没有必要去毫无技巧地大力宣传本企业的不足之处,但单纯的掩盖则将造成公关的失败。如三寓宾馆1987年发生了一起中毒事件,一时间,新闻界对宾馆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社会各界也大有谈虎色变的反响。是为宾馆进行一些辩解,尽量做好新闻界的工作来消除影响呢?还是对企业的不足实行大爆光来取信公众。宾馆采用了后者,他们首先利用新闻界深刻检讨和分析这一事件中宾馆的责任,详细公布事实真相;其次请教食品卫生执法部门如何改进,并迅速行动;第三步则将宾馆所做的每项工作及时快捷地报道出去。结果,6月份发生食物中毒,7月份餐厅竟门庭若市,营业收入比以往翻了一番。宾馆也在省、市、区三级食品卫生检查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抓住契机,策划公关

当通过一系列公关活动而得到酒店显而易见的效益后,不少酒店以营业额2%左右的费用投入于公关工作中去。但是,毫无疑问,以最小的支出换取最大的效益,同样是公共关系工作的最佳追求。

适时捕捉机遇,制造最佳效果。旅游酒店管理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吃、住、玩、买、行等服务,在不断流动的客源之中,储存着大量的信息,蕴育着各种机遇。抓住契机策划公关,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如1990年初,三寓宾馆公关部在客房和餐厅的预定业务中,发现有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台湾客人预定的房间和宴会。他们立即对这位客人走访,得知北影正协助有关部门准备在广州进行海峡两岸首次曲艺合作。公关部认为,这是向台湾市场传播三寓形象的一个极好机会,立即对整个接待进行了策划。他们收集了前来参加合作的有关台湾屏风艺术团及团长李国修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到李先生正值新婚燕尔之际,立即按中国大陆的民俗布置了新婚房。还策划了总经理献花、两岸艺术家和三寓宾馆员工联欢,李国修拜师仪式等。大红双喜的剪纸、龙凤呈祥的床罩,寓意“早生贵子”的瓜果和公关部精心策划的活动,成了新闻记者采访的好素材。仅仅六天的活动,电视台先后三次进行了报道,10家报纸也12次用稿。当李国修先生离别广州时,三寓宾馆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品——《李国修先生大陆行》的录像带,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录像,大都是宾馆为背景的。三寓宾馆这个活动起到了轰动的效应,但公关部没有花多少经费。这一活动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推波助澜地制造一个个高潮,而在于他能及时地发现身边的机遇。旅游酒店管理的公关有不少机遇可利用,一部分是通过信息采集去发现,而后争取到本酒店。另一部分则是在平平常常的工作中,去发现、去琢磨、去制造的。

利用名人公关,竭力影响公众。名人大都是公众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公众。利用名人公关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收集名人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二是对名人进行超常服务,以获得其对酒店的最佳印象;三是通过新闻媒介大力渲染传播,影响公众。如有一次,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朱宾·梅特率纽约交响乐团到泰国演出,住在泰国曼谷东方宾馆。宾馆公关部早以各种渠道了解到大师喜欢吃芒果,玩蟋蟀。经理们四处奔波,在芒果早已下市之际,送来了芒果;还动用外交途径,得到了一盒新出版的蟋蟀比赛录像带,赠送给大师。结果朱宾·梅特率喜出望外,新闻媒介大加渲染。使曼谷东方宾馆的美名不仅在泰国,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张扬。社会名流对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有特大的影响力,往往是新闻界和公众舆论注意的焦点。利用名人进行公关,不仅能为酒店创造良好的舆论气氛,而且还可以通过名人疏通各种公众关系,扩大社会关往,提高酒店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宾馆酒店利用名人公关,费用比较节俭,有时只是提供些超常服务就会达到惊人的效益。

抓住契机,策划公关,还需要对本酒店的特定公众进行研究,注重围绕公关目标进行与特定公众的双向沟通。公共关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销售。如果漫无目标的输导信息,将同一信息不适当地遍布到不同需要的集团。或输导的时机不对,都将分散工作的重点和资金的使用。因此,必须对特定

酒店管理论文之四

公众进行研究。法国旅行商抓住德国柏林墙将被拆掉的时机和游客的心理,推出“最后看一眼柏林墙”的广告,吸引了几百万游客。江苏省旅游局在水灾之后看准了香港市场。乘香港大型义演活动的东风,打出了“给华东人民一个答谢的机会”的口号,组织香港华东游,都是成功案例。公关工作应当建立自己的联络网,信息库,资料库,注重对公关效绩的分析。勿庸置疑,公关的效绩并不象营销的效绩一样。它除了从客流量、营业额是否增加进行评估外,还要看酒店的知名度是否高了,信誉是否好了,外部理解程度是否加强,牢骚是否减少等。

三、公关策划应超前、创新

超前意识和大胆创新是公关工作取得最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公关工作人员应当有敏捷的思维,观念和活动都应适当超前。在公关活动的策划中,要富有创造性,产生新、奇、绝的效果。

小学教材中曾有一篇《皮球浮上来了》的课文,这个故事已出口日本。有位小朋友说:“如果树洞渗水力强,倒进很多水,皮球都不浮上来怎么办。”有的说用一个很长很大的钩子钩;有的说用机器灌水。只有一个小朋友果断地说:“我不要这个皮球了,让妈妈再买一个。”我想为这个小朋友叫好,叫个绝。因为不管是制造或购买一个钩子,还是租用一台抽水机,其时间和费用都比买个皮球大。公关工作应当富有这种创新精神。

公关工作大到一个计划,小至一件客用品的计划,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是依葫芦画瓢,别人怎么做我怎么做,处处效仿,照搬照套;另一种则事事别出新裁,既刻意求新,又不放过一个机会,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大酒店精心策划了照全家福“中”字相。从几千名员工的身上,建树了酒店良好形象,显示了员工的士气,产生了公关疚,堪称一绝。这一活动之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赞叹,缘于它前所未有。如果以后陆续出现了东家排队照徽相,西家排队照称相,我想人们自然会觉得是费力无效之举,同时因为不新不奇而显示出冷漠。

创新的公关来源于加倍的投入。在酒店的公关中,凡属有创意的事,在策划和实践上,往往要花上两三倍的气力。要去想他人没想到的,干他人没干过的。让社会公众在公关活动中感到有所启迪,有所得益,而本酒店的形象又因之得以美化而更深入人心。这是公关策划活动的共同宗旨。

目前,社会各界毛遂自荐的广告商和五花八门的赞助形成了公关工作的困扰,使部分策划工作在有限的经费制约下显示了被动的局面。应当承认,这些广告商各赞助活动有的是很有价值的,有的则价值不大。公关部门必须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实力及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以分析比较,注重科学取舍,转被动为主动。在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于酒店前后台管理之时,如何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法进行公关信息整理和预测,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公关策划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发达,酒店竞争的日趋深化,这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欧美国家已经将公共关系业务作为第三产业中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应当在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更好地重视公关,学习公关,应用公关。

4、旅游酒店管理的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旅游酒店管理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人才的含义更多地体现在员工的整体素质上,人才投资也更多地转化为对员工——酒店管理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善变又具多重性,很难把握,这给企业对人的投资带来困难和风险。本文从酒店管理全局的高度提出以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代替单纯的“培训”的观念,并对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和困境以及摆脱困境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旅游酒店管理中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几个认识误区。

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旅游酒店管理招收进来的员工,他们一般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是酒店管理拥有的原始人力资本。但对员工来讲,作为一种职业,他们需要接受与酒店管理工作特殊性有关的教育——职业培训。

酒店管理论文之五

随着酒店管理业的迅猛发展,酒店管理业内竞争加剧。虽然竞争还多表现为产品、服务方式、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但竞争市场的日益完善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酒店管理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酒店管理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较量。酒店管理业内人士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培训,也日益重视。但整个酒店管理业培训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培训政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有酒店管理本身的原因,也有酒店管理管理部门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对培训与酒店管理的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有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所以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使培训与酒店管理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从投资的角度,从酒店管理全局和整个酒店管理业的角度来看待培训。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言的,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由资本投资费用转化而来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是本世纪6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教育、改进营养和健康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动等各种提高劳动者质量的支出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积累过程,能靠它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收入。另一位人力资本理论的著名研究者加雷·贝克尔认为:用于增加人的价值含量即有用能力并影响未来消费和货币收入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他在其著名的《人力资本》一书中明确指出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对酒店管理来讲,它需要通过教育投资使员工原有人力资本得以增值。这种增值,越来越成为酒店管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既然酒店管理员工是酒店管理拥有的人力资本,培训是酒店管理的一种投资,那么就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就收益来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可以降低损耗、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员工流动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酒店管理培训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是酒店管理经营的成本之一,但这种成本是一种投资成本,有收益并且这种收益与投资的力度、方式方法、投资者的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形成的培训政策等有直接关系。在每年或每月的收益分析中,把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从其他经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中剥离出来,就会发现这种培训成本带来的收益是丰厚的。根据美国酒店管理协会对纽约州酒店管理业的统计,培训可以减少73%的浪费。酒店管理业的一些研究中还发现,未受过培训的员工所造成的事故数量是受过培训员工的3倍,受过培训员工的流动率是未受过培训员工的一半。培训可以降低损耗和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些培训体现不出收益,但能从客人的满意中得到体现。如果一次成本投入的培训,没有一定的收益,酒店管理不应否认培训本身的作用,而应从培训的力度、方式方法,从酒店管理本身或员工身上去寻找原因,不断改善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绩效。

二、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1、投资形式分析

贝克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时,着重剖析了在职培训的方式、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职工通过在生产中或工作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对职工的在职培训,则更能增加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职工和提供培训的企业都是有利的。贝克尔把在职培训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职工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全部收益的培训,也称为一般培训,职工接受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对本企业有用而且对其他企业也有用;第二种是企业得到由在职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的培训;第三种是企业和职工都得到在职培训带来收益的培训。后两种培训称为特殊培训,即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而对其他企业用途很少或根本无用。

酒店管理业内培训也包含这三种培训。一般培训包括厨师技能培训、员工一般性的素质培训如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一般的服务要求培训等,这些培训的成本投入者为员工本人,作为他进入酒店管理的资本。这种一般培训应主要由酒店管理服务行业组织,成本由个人负担。在这些一般性培训中,我国目前缺乏的是酒店管理服务员(包括前台、餐厅、客房等服务人员)、主管、经理人员的上岗培训,这种培训不是补救性的、针对酒店管理业内现存人员的培训,而是面向社会的,是酒店管理各类人员的后备培训。这种培训的目的,一是减少酒店管理培训成本投入,提高酒店管理培训的积极性;二是为酒店管理准备就业队伍,既提高酒店管理经营发展能力,又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员,提高社会就业能力。这批后备人员对在岗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是一种鞭策,对酒店管理发展是一种促进。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业组织的一般培训还相当缺乏,无形中削弱了酒店管理办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酒店管理业人力资本总量的发展,对我国酒店管理的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是一种障碍。酒店管理也要提供一部分一般性培训,比如与本酒店管理计算机系统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管理人员的交流学习等,但组织这些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与本酒店管理相关的技能和素质,主要为本企业服务。特殊培训毫无疑问主要由酒店管理提供,比如本酒店管理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各种规章制度,特殊要求的技能等培训。这种培训要紧扣工作分析,以达到改善酒店管理现有经营服务状况的目的。

酒店管理论文之五

对于特殊培训,酒店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培训效果也比较好。

2、投资困境

酒店管理在进行培训投资时,除了本身因素外,还存在许多单个酒店管理不可抗的外界因素。

(1)酒店管理员工流动频繁。酒店管理员工流动分为酒店管理业内横向流动和跨行业流动两种。第一种流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之一,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内劳动力的调剂,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种流动,不仅对酒店管理而且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损失。频繁的流动,酒店管理人力资本中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沉没成本,减少了投资收益,削弱酒店管理办培训的积极性。酒店管理一般培训由行业提供,成本个人负担,是减少酒店管理损失的一种方法。公务员之家

(2)培训师资力量不足。这也是困扰酒店管理培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酒店管理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结合;第二类是酒店管理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我国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第一类师资对第二类人员进行理论提高和教学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第三类人,并通过行业的选拔形成一批专业师资队伍,持证上岗,拓展酒店管理员工的发展道路,同时留住行业人才。

(3)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是酒店管理引入人力资本概念的难题。有投资就要有收益,酒店管理培训总体缺乏科学的投入产出量化指标,这淡化了培训的效果。而酒店管理间的激烈竞争,日益成熟和不断变化的客源市场,对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多,对酒店管理业的员工素质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训从技能型转化为技能、素质并重,但培训带来素质提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难以经济指标测定。

3、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严格培训管理。人力资本投资要获得回报,培训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酒店管理缺少严密的培训组织,往往只由人事部的某个人负责临时抓一下,既不能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建设和发展课程,更没有人和精力来做培训市场开发工作,因而培训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是酒店管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一个酒店管理集团来讲,尤其是酒店管理管理集团,建立一个健全的培训组织,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规范化和严格管理是保证培训效果所必须的。在这方面,一些进入我国的跨国酒店管理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2)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酒店管理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多、层次复杂,把他们揉合成一个整体,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酒店管理人力资本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创建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同时,酒店管理多以班组的形式进行工作,还要特别注重员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建设,这又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大力宣传,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遵守并最终转化为内在信念,使员工建立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深厚的感情。这是酒店管理员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获得理想培训效果,使员工人力资本得以增值和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三、与酒店管理人力资本有关的几个认识误区

1、由于员工流动,培训得不偿失

在目前劳动用工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确实存在这种问题。酒店管理培养出来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给酒店管理造成的不仅是沉没成本的增加,若这位人员流入竞争对手的酒店管理,战略意图和竞争理念的带走,会给酒店管理造成更大的损害。但这并不能否定培训。人员流失可以通过体制的健全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来进行控制,而对培训的否定必然限制企业的发展,由此使企业员工队伍更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损失才是巨大的。而实际上,行业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员工队伍更稳定。

2、招收有经验的员工

这是目前许多酒店管理招收员工中很注重的一条。经验意味着熟练,可以给酒店管理省却培训的物力和精力,在酒店管理开张之初,高比例的有经验员工会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使酒店管理迅速走向正规。但有经验员工带来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成规,它们往往成为酒店管理创新的阻碍。我国旅游酒店管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有了自己的成规,但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多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创新思维。有经验的员工也要接受不断升级的培训,抛弃经营服务中的老观念,建立与市场形势、国际形势接轨的经营服务理念。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字:细节服务细节管理酒店素质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erapidgrowthofthetertiaryindustryhadmadegreatcontributiontotheGDP.Inthelastfewyears,therehasbeenadramaticincreaseintheincomeoftheresidentandtheconsumingability,peoplearemorecarefulandattentivetotheservicetheyconfront.Hotelhavetopaymoreattentiontohowtomaketheservicemoreaccurateandskillful.Thisthesistaketheserviceinthehotelastheresearchobject,whichanalysisthedetailsintheserviceaswellastheunderlyingproblems。

Keyword:ServicesdetailsManagementdetailsQualityhotels

目录

1细节管理产生的背景

(一)、细节管理的产生

(二)、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二、细节管理的应用现状

三、目前我国细节管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服务人员对细节的忽视

(二)、管理人员对细节的重视不够

四、问题解决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态度

(二)提高技能

(三)增强效率

(四)改变方式

(五)注重细节

五、结论

“细节决定成败”—如今的酒店服务业竞争俨然已是细节的较量。从过单纯追求名气的粗放型酒店模式到如今的“意在味外”的酒店业态势,客人对酒店服务的选择已经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顾客选择一个酒店,多是从“综合素质”考虑,是对环境、氛围、服务等各方面的一个综合考评。酒店应努力为顾客营造出“物超所值”的消费观,让他们不仅消费到服务,还能消费到尊崇、关爱、荣耀等“附加值”。

一、细节管理产生的背景

(一)、细节管理的产生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3

1.1对照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细节护理管理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

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

1.2.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

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

术前洗手、体位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

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也已成为手术室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用于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手术室感染出现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器械、敷料、医护服装及其他医疗用品有无彻底消毒,手术室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及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手术室感染。近年来,随着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上升,为提高医院手术室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出现,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术室作为承担手术及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同时因患者开放性创伤及术中医源性暴露等原因,手术室感染极易发生。目前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手术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术安排过于密集、无菌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灭菌方法错误及医疗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接近30%,且护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媒介作用,其中日常护理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常规护理操作及管理失误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关键因素。细节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临床需要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操作素养考核,对于护理操作细节逐个分化,通过量化考核显著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项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术室管理工作开展,在注意严格掌握护理法规掌握及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还加强了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及与患者沟通能力。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树立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思想,通过完善宣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室细节管理应用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2)建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自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至以下各级护理人员实现分层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为监控手段,真实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细节

一,电视新闻细节定义的质疑与定位

随着传播观念的深入发展,电视新闻细节的运用作为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质量的形式开始受到重视。什么是电视新闻的细节?近年来散见于各种新闻学期刊的说法有以下几种:“所谓电视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单位,如果说情节是电视艺术的筋骨,那么细节则是电视艺术的血肉。”①

“所谓细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部叙述单元。它是构成作品整体的基本要素。”②

“细节,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环节或情节,……细节像‘血肉’,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③

综观这些定义,从电视新闻语言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有以下两处值得质疑:

一是均为借鉴《辞海》中对文学艺术作品细节的定义:“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写是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的。细节描写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④这一定义除没有充分注意到电视新闻的传播语境和特殊表意手段,失之偏颇外,还将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体裁”混同为“艺术”表现手段。

二是均强调细节是一种“单位”,但我们知道,细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由整个一章或“一回”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小的自然段组成。换言之,细节单位只能以“话语”来概括。“话语”的单位可大可小,从书面形式看,最大的单位是篇章,它可以被逐级由大到小切分为若干单位;而电视新闻的细节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用“单位”来定义电视新闻细节,不大准确。

笔者认为对电视新闻细节的定义,一要照顾电视新闻传播的多符号综合作用的特点,二要主要着眼其功能作出最高抽象,而不对其具体手段作描述。现试作出如下叙述:“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能够突出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语言符号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语言。它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富于感染力的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要素。”

二,电视新闻细节的特征

特征,系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⑤。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它的细节系指有别于节目中一般的声音、图像,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大致呈现出以下特征:

1.具有信息传播的突现性

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突现性,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所涵载的信息能明确从基底上突现出来,形成信息的易受形态,这一特征可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益。

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就声画两者的难度比较而言,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来看,显然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因此,努力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画面信息的突现,就是要求每条新闻(以1分钟的新闻提供10个镜头为标准)能够提供4个左右的“可看性镜头”,其他7个系为“基底”性过场镜头。所谓可看镜头,是指信息意蕴饱满、直指新闻要素的镜头,这类镜头可以转变观众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所谓“基底”性镜头,是过程性、背景性的,观众对这类运动方式(推拉摇移)镜头的感知,其注意力是处于“无意状态”的,此刻他们的兴趣大多是在“听”播音传递的主体信息。应该说这种以4:6结构而成的新闻画面还是具有可看性的。问题是目前许多画面的可看性与基底性之比在0:10至2:8之间⑥。造成这种画面信息缺省、无可看性,大都与记者任意推拉摇移镜头密不可分。

“基底性”画面概念源自格式塔理论,格式塔,德文Gestalt,中文译作“完形”,强调物象的整体性。所谓形,乃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与人们的视觉活动密不可分。“图形——基底”关系,是格式塔基底理论最重要的内容,其实质内容是“知觉必须在对象和背景之间作积极的选择。”⑦我们这里阐述的信息传播的突现性正是强调电视记者知觉的积极选择,提高可看性画面的比例,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充分的信息享受。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祖国、主权移交的关键时刻,当英国国旗徐徐下降时,香港本地台一反众电视机构一律用全景镜头记录的常态,他们慢慢将镜头推向肃立的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当镜头推成半胸特写时,只见彭定康垂首失色、满脸悲戚,形象地向观众传达了彭定康此刻“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复杂心情。此时,彭定康作为单个的图形,从会场这个基底上突现出来,这种历史性镜头叫人久久难忘。

2.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

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单纯性,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涵载信息时表现出来的简洁、完善、集中的特征。这一特征可引导观众准确感受信息而不产生歧义。

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影时,至关重要的是对“形”的发现与把握,如何将散乱的人、事、物组成一段(时间内)有序的画面,并显现出它的单纯性,使新闻的主体信息得以突现,这在国庆阅兵的新闻中突出各方阵的特点、突出主席阅兵神态,在朱基总理访美的新闻中突出他待人接物的仪表及风趣幽默的演讲等画面,都较好地满足了观众(视觉)对于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这便是画面细节在传播信息时所体现的单纯性。

格式塔构成原理认为:视觉对于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心理上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以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当然,这种视觉活动过程,遵循着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则、类似原则、图底原则、共同命运原则、完形倾向性原则、闭合原则等等,连续的特性组织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人们在观察物象中,根据不同的经验,以获得某种强烈的印象(有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而记忆在自己脑海中。若物象组织结构中不具备紧张的内力(视觉力、心理力),就不存在“完形压强”,对视觉来说,就“不起眼”,印象较为淡漠。

简洁完美的形象,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高度复杂的式样、人们熟悉的物体或其他能够迅速识别和认识的视觉式样等等,它们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变化性(无规律性)较低。某一完美简洁的形象,知道了某些部分,可以依照完形律(各种完形都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进行组织活动,译解信息变得轻松、简单、经济、省力。形象是一种组织或结构,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确的形象,被称之为“简约合宜”的形象。如前文提及的电视记者对彭定康在香港回归中国,政权移交时无奈神态的特写镜头就充分体现了“简约合宜”的原理,及其信息传播的单纯性。

电视记者采访时,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其新闻现场的条件(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总是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或“形”加以感觉,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追求一个“完形”。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逐步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视觉力求以简单、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单纯性,在捕捉一个复杂的物象时,视觉是把一个整体印入脑海,构成印象,或叫第一印象。如看一个人,先观察到仅是“人”,随着条件推移才能辨明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如条件允许且又需要,则进一步仔细观察他们的服饰、仪态、肤色和面貌。

3.具有信息传播的证实性

细节对于信息的证实性,是指电视新闻的声画因素所传播的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所产生的见证效应。这种见证效应可以实实在在为受众消除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我们说许多电视机构报道1999年北约集团进犯南联盟第一天的战况不成功,就因为在10分钟上百个镜头的报道中只有3个事实镜头,加上大量人物、事件、时间、地址等新闻基本要素都不清楚的镜头夹杂其中,显然这样的报道是很难证实事实。尽管新闻的文字声音信息也大都是可信的,但人的“眼见为实”的心理欲求,要求电视新闻必须提供佐证新闻事实的典型(即细节)画面。

传播学原理认为:“新闻事实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事实是新闻得以形成与成立的基础,新闻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获得的,新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仅需要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以实现的细节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内容,为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⑧NHK东京电视台2000年4月2日报道《有珠火山可能又爆发》时,使用了“有珠火山2000年3月30日爆发的场面”、“被疏散的居民在避难中心焦急不堪”、“救援人员从消防车水箱取饮用水”、“路人掩面蒙鼻防避火山爆发散发出的气体”等细节画面,具体地向观众报道沉寂了22年的有珠火山爆发后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这则新闻所提供的新闻本源事实画面,使观众对这个“火山之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如前所述,“听声见景”,新闻人物的话语、新闻现场的音响有着不可更改的佐证性,从这个角度看,它有着比画面更为可靠的真实性。现实世界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紧密相连,不同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正是由于现实世界并非无声世界,所以画面必须在声音的辅助下方能实现对客观现实完整真实的反映。

2000年3月中央电视台对京杭大运河“三乱”现象进行连续报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江苏省交通厅、江苏省公安厅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调查组,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查处。这组新闻为何会收到如此好的社会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记者以暗访的形式采录到了大量声音与画面的细节,披露了水霸为害猖獗的事实。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记者暗访时与勒索“买路钱”的村民的对话,5段对话构成了5段声音细节,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当地一些地痞私设浮桥欺压过往船只、恣意搜刮钱财的水霸现象,充分展现了声音细节在电视新闻中叙述与证实的魅力。

[page_break]

三,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

1.用以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本质,突现新闻主题思想

本文在为细节定义时指出:细节语言包括有冲击力的图像和有吸引力的语言、音响、屏幕文字等。定义内涵除实指因素外,还有个虚指因素“力”。什么是电视新闻语言中的“力”呢?它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行为、言语、文字和音响等细节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它们和大量的表现力平淡的语言符号结构为一个整体,如果说,在这个整体中,大量的播音、图像语言如平静的流水,细节则如跳腾浪花,突现出信息的力度即揭示新闻事件、人物的本质之所在、主题思想之所在。细节的这种作用力从何而来呢?阿恩海姆在阐述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视知觉的感悟力时这样说:

“我们发现,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那个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像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与退让等(力)的基调,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不论是在我们的心灵中,还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论是在人类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存在这样一些力的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感情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⑨

阿恩海姆这段关于“力”的阐述可以这样用来分析“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所占有的“力”的地位:细节的“力”不仅在外在形式上引发并维持观众的视知觉,而且将视知觉的兴奋引向对信息本质的关注,以期从信息意义中寻找“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这就是细节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所享有的“力的基调”的地位。

有一条声音细节和画面细节力度皆强的新闻值得一说,它的题目是《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在这条片子中,电视记者充分发挥了电视视听兼备之功能,把李鹏总理严正的神态、代表们激昂的情绪、掌声雷动的现场,通过细节语言淋漓尽致的反映,充分表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得到了代表12亿中国人民的人民代表的衷心支持。这是细节的形式之“力”,将观众的视知觉引入兴奋,进而细节又将观众的视觉兴奋引入信息意义的内容之“力”,即阿恩海姆所指称的“推动我们自己情感活动之力”,亦是细节魅力之所在。

实践告诉我们,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集中在某一局部或某个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才会使我们的报道深深地印入人们的脑际。1997年6月30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临界时间,主权移交活动逐项展开。这天集结在香港的中外电视媒介多达56家,彼此同在一个新闻现场,都是采用卫星直播连续48小时至60小时传送信号,按理说各电视媒介间不会有报道的时间差距,其实不然,媒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仍有仲伯之差。是日下午4时许,各电视台都在转播“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的实况,在彭定康与列队的警察一一握手话别的冗长时间里,港台在转播告别仪式的同时独辟蹊径,在屏幕左下角

抠出一个画面,率先报道各方人士在启德机场等待欢迎主席抵港的新闻,开创了在一个屏幕上同时现场直播两条电视新闻的形式的先河。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特技制作的这一细节,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创新,而且在新闻主题意义的发掘上,体现出内容的深刻与新颖。

2.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

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以达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的目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所不能的电脑及数字特技技术,使得电视新闻语言的细节形式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笔者长期观察、研究港、台电视新闻节目,发现港、台电视人除了认真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一丝不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力求使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

在北约集团进犯南联盟“首日战况”的上百条新闻中,真正看得出来自战区的镜头只有3个:被炸地区大火(南斯拉夫电视台提供)、难民撤向马其顿(来源不详)、北约向马其顿屯兵(CNN提供)。由于在全天的战局报道中多次插有人们观看北约空军军事演习的镜头,致使演习、空袭、空战画面混淆不清,也就无法向观众证实,那些时间不明、航线不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飞机,究竟是北约还是南联盟参战的飞机。可以这样说,众多电视机构对第一天战局的报道是不成功的。相对来说,港台几个电视台报道“首日战况”的新闻,在新闻本源图像匮乏的情况下,还是有上乘表演。他们借助电子地图、动画、电话访谈、屏幕文字注释与评述(见表)等细节语言,对第一天的战况作了准确及时的报道。

表:港、台电视机构对北约1999年3月24日空袭南联盟报道中选用动画、特技、字幕等细节语言统计

项目\次数\台别本港台翡翠台凤凰卫视TVBS台湾华视

字幕注释2538222224

电子地图87565

动画818676

字幕述评34423

注:1.取各台早、中、晚新闻各20条(含重播)

2.表中数字的单位为“次”

港、台电视新闻同仁追求语言形式的清晰传播,表面上好像是他们有设备、重制作,实质上表明了他们对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全新理解,是一种观念的嬗变。在他们的电视文化追求中,已不再一味崇拜图像的魅力,而是认为在当代的电视画面中,抽象语言符号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只要使用恰当,两类语言都可以构成细节语言。为保证这一观念的实施,港、台各电视机构的新闻部中都专门设有制作组,以保证后期制作动画、字幕等细节画面之需。

3.传递深度信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时代感和真实性

人在长期的认识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图式与心理结构,形成特有的“资讯系统”。外部信息经感觉进入人脑后,所进行的不只是这些信息在人脑器官中的简单传递过程,而是这些信息与人脑内部的原有信息相互影响,人脑中的认知图式与心理结构对信息进行一定处理加工的过程。实践表明,人们如果对外部感知能够进行思索,并形成强烈的对该感知的意象,就可以获得对事物的深度理解。就电视新闻而言,由于记者精心选取角度,在细节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对事物的独特理解,细节就被赋予了一种记者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意象空间,使得画面不但蕴含了丰富的外观形式,而且为观众提供了抽象思维层面的意象。曾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老井”已不再是那个〈老井〉》是不可多得的片例。该片以准确到位的镜头,告诉人们当年拍摄电影《老井》的背景村庄所在地——山西左权、和顺一带——太行山这些昔日最为贫困的小山村,如今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井”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老井》。在这条新闻中,领导(村支书)的镜头很短,更多的是群众脸上的微笑、碗里的炸糕、飞跑的大卡车、农家的电话……大量生动和有说服力的细节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老井村的变化是映在群众的脸上而不是挂在领导的嘴上;是镌在人们的衣食住用里,而不是写在文件材料里。电话、录音机等充满时代特色的家用电器能与小山村的人们相伴,更是真实地表明“老井”已不再是那个封闭落后的老井,主题意义自然深含其中了。

注释:

①高鑫:《电视艺术概论》,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②郝建军:《细节:电视纪实的魅力》,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③王贵平:《论纪实性专题节目的细节》,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④《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160页

⑤《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47页

⑥这组比较数据系笔者1998年10月统计20个中外电视台的1000条新闻所得到的初步结论。

⑦关于“格式塔”的内容根据尹在勤著《诗人心理构架》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余卓群著《建筑亮觉造型》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德]恩斯特·韦伯著《摄影构图最佳选择》中国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等书编写。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5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八、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

(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6

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家具展,囊括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办公家具展”、“2008中国国际家居饰品布艺及灯饰展览会”、“2008中国国际橱柜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家具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展览会”、“2008中国国际家具配件及材料精品展览会”五个主题展,将整个家具行业从原料到设计成品,乃至作为配角的小件家具饰品都一网打尽。主办方还借鉴了米兰国际家具展“展店联动”的模式,将展览与上海徐家汇商圈的400家家具“航母”进行展销联动。

金属色调获胜

2008年在国际时装界大肆流行的金属色调,突然也成为了本次家具展览上的主角。专业沙发制造厂家顾家工艺就凭着一款用色极其大胆的沙发作品“1101”获得了本次家具展软体家具类的设计金奖,这款暗紫色沙发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强烈的金属色调,颇有几分“雅皮士”的风格。“沙发中最大众的颜色是黑色和白色以及咖啡色,但是我们在推出新品的时候,会尝试让顾客接受更加跳跃、前卫的色彩,”顾家副总裁刘宏这样表示,“在很多时候,设计师会借鉴包括时装在内的潮流趋势变化,这些新鲜问世的作品会在各大家具展上接受客户的评价。”

相比软体家具厂商在颜色设计上大胆突破,并小心验证市场效果的做法,古典家具设计制造商则选择了追随潮流,同时稍作折中的策略。“前两年,木质家具流行天然的木纹色,而今年我们根据潮流趋势推出了银色和古铜色两种金属主打色。”制造古典家具的CHOISI家具销售总监吴妹珍指着自己展位上一张淡金色樱桃木雕花餐桌表示,“选用这种银色和金色的中间色,也是古典家具把握潮流的方式。”吴妹珍表示,家具商在紧扣流行的时候,不会大胆到选择一年之后就显得过时的颜色,中间色的设计新鲜感可以保持数年,而纯银色的桌子是用来在展览上吸引眼球,让顾客对设计风向有个先行的概念。

与金属色大行其道的民用家具领域不同,在办公家具领域,兴盛数年之久的“硬边艺术”代表——追求金属炫目质感的“新锋锐”风格悄然退出了主流舞台,圆润的风格正逐渐以后起之秀的态势占据办公家具的主导地位。圣奥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的设计师罗叶富还是个走出校门不久的设计新秀,他所在的设计团队以一款圆润设计风格的“Anyways”办公桌椅获得了家具展的办公家具金奖,他表示:“在学校学设计的时候,最常听见老师提起的就是‘新锋锐’的设计,流行了那么多年,我们觉得应该变一变了。”“新锋锐”设计刀削一般光洁的平面、锋锐的交线和角度在办公室的确能够让人有一丝不苟的严肃感,但是在“创意空间,自由办公”成为办公家具设计主旋律的当口,圆润风格取代“新锋锐”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设计师的国际化之路

“设计师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方便透露设计师的任何信息。”刘宏对他所在公司麾下的设计“悍将”的资料守口如瓶。不过,他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国际家具展就是各大家具设计、制造公司挖掘设计人才的大好契机。“在各类家具展上,除了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外,我们也会观察其他参展商的作品,这是我们发现有潜力的设计师的机会。”在国内家具行业盲目抄袭、拷贝现象严重的环境下,要获得高端市场顾客的青睐,与众不同的设计是家具厂商的唯一武器。“贤臣择明主而事,飞鸟择良木而栖”,风格鲜明的设计师们通常喜欢单打独斗,自由来、自由去,家具厂商在寻找这些人才的同时,这些人才也在观察哪些厂商适合做他们的大树。

于是,众多国外设计师开始为求贤若渴的中国家具制造商设计家具,越来越多知名的家具厂商旗下聚集着国际设计团队。除了在家具展招兵买马的顾家工艺,CHOISI和圣奥也是如此,吴妹珍说:“我们的家具在上海制造,但是设计室却是在法国巴黎,设计师每年都会参考国际的服装展、各类设计展、各类奢侈品展,甚至是游艇展,这些国际性展览都会成为我们的设计灵感来源。”同样,罗叶富他们也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设计团队的国际化:“我们在德国有一个专业的设计工作室,德国方面的设计师每个月都会和我们面对面地交流一次。”

在设计界国际合作成风之时,自立门户的设计师也必须从国际展览中汲取养料。获得本次家具展家具饰品金奖的万石画艺设计师Michael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每年总有两个月,自己必须去世界一流的设计展上仔细观摩和学习,这样才能保持设计师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一些设计师每年只能出一两件作品,这样肯定无法在家具饰品行业立足。”

细节决定成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随着家具制作工艺技术的日渐精湛,现在评判家具的优劣,多是从细节上入手。在家具行业打拼6年多的过程中,吴妹珍发现国际市场上的买家在挑选家具时,通常十分注重设计和做工的细节。“他们看着桌边的小雕花,就知道桌子是否达到了他们所期望的品质。”边角和转角等家具上常常被人忽略的细节,往往就决定了他们的舍取意向。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7

在设计领域来说可以研究的方向有很多,比如:建筑设计、美术研究设计、管理设计等等方面,针对于不同的专业方面所进行研究的事项也就有所不同,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来进行规划自己的论文事项。而对于设计方面的刊物有: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化工设计、机械设计、设计家等等,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得知当前设计领域的刊物有很多,对于在设计方面的各个事项大家也需要多加注意。

在设计领域中的论文一定要注意的是:字体大小、字符控制、图表应用等等,而这些细节与基本信息也是影响你论文投稿成功发表的因素,因此小编建议大家要对于这些事项不可忽视而是要多加重视,这样对于论文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了,则对于论文的投稿成功就会更近一步。

在投稿事项中要注意,提前进行论文的检测、注意论文的格式检测、论文投稿的时间、论文投稿的版面费要求,等等,这些也都是大家不可忽视的主要方面。

以上这些仅仅是对于设计人员论文投稿刊物、论文撰写注意事项上的一些介绍,在发表的过程中有什么需求和问题的,大家不懂的都可以来咨询搜发表知识网在线编辑人员。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8

对于来投稿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这些要求:

1、期刊征收时间确定

当大家对于期刊的征收时间范围确定了,则论文就熬早日完成,这样为了大家在正确的时间内进行投稿,一方面为了论文能够顺利收录,另一方面是为了论文的费用事项,因此大家一定要对当前杂志的征收时间进行确认。

2、论文检验

对于投稿前还有对你论文的检验,可以通过专业的工具或是通过专业的网站来进行论文的,因为在学术界都有规定的,率不得高于30%,否则你的论文将不会别收录和发表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将这个方面的信息了解。

3、论文的投稿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教育管理;人文主义;实践价值;中小学人文管理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8]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23.

细节管理论文范文篇10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时刻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聚焦课堂,立足有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4个方面简要概述一年来的工作。

(一)把握工作重点,凸显教学中心地位

一是通过文件导向。根据局工作重心的调整,年初,我们主持制定了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4个文件,即县局《关于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沙教[]6号文件)、《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沙教[]7号文件)、《县中小学“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沙教[]8号文件)、《县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这一系列文件紧密围绕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重点和难点,充分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通过会议促进。月,我们召开了全县教科研工作会议,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着力“两抓”实现“两个转变”——抓质量着力管理重心转变,抓“有效”着力教学行为转变;促进“三个提高”——促进教学水平(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落实“四个结合”——理论学习与“主题活动”结合,教学视导与考核评价结合,校本教研与连片教研结合,草根研究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下半年月,我们分别在五里小学、烽火台中学、中学召开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抓质量、重管理、讲落实、创和谐”主题,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寻找差距,落实措施。拾桥、镇教育总支开先河,也召开了全镇教学工作总结会。会议召开的和谐、振奋、向上,对全体教育教学管理者更加坚定了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信心。

三是通过措施保证。我们潜心反思全县教育教学工作,谋求课程改革新的突破点。年,我们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这一与时俱进的主题活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元月,我们编制下发了10万字的《有效教学学习读本》。此《读本》汇集了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基本论述、有效教学专题辅导讲座、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章、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等方面的内容,为全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月,我们举办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与方法”为主题的培训会。会上,与会学员对有效教学的含义与理念、有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反思等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为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实施有效教学管理夯实了基础。

月,我们分别在实验小学和实验初中举办了县“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校长论坛。全县所有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员等参加了会议。共10位校长和主任围绕如何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科研、如何落实有效训练、如何开展有效复习、如何进行有效评课等与有效教学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月,为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交流“有效教学”成功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开展了“有效教学”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共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07篇,二等奖128篇;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51篇,二等奖52篇;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37篇,二等奖41篇。

月,为了全面总结主题活动取得的成绩并建立“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活动的长效机制,我们进行了主题活动总结表彰,形成了主题活动通报,各地也全面总结了在开展活动中的经验和成绩,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今后改进和加强的措施。与此同时,对在活动中教育思想先进,积极参与活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有效教学”成果丰富,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58名教师进行了表彰。

(二)工作重心下移,专业引领“有效教学”

在落实有效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发挥专业引领的优势,遍及全县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和部分连村完小,全年组织送教下乡活动20人次,听课900余节次,分学科召开和参与校本教研交流会300余场次,校校集中评价反馈。

一是督查制度落实。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我们通过阅档案,查制度建设;听汇报,解管理难点;进教室,看过程落实;重反馈,提合理建议。推动了各校教学管理趋弊扬长,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二是亲历课堂细节。我们加大看课覆盖面,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师教学行为,参与校本教研。

三是扶持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最基层单位之一,抓好了备课组建设就等于抓住了有效教学的牛鼻子。充分利用备课组内教师经验和智慧,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促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是骨干示范引领。我们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龙头示范作用,积极组织了系列“教学论坛和课例展示”、送课下乡等活动。如此影响了一批,带动了一方,形成了整体提高的共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