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5:27:11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范文篇1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八、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

(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细节描写范文篇2

摘要:细节的高度真实准确,是小说创作中刻画人物和再现生活的重要手段。细节是艺术的血脉,既不能离开艺术本体而单独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的意义和特殊作用。高晓声是善于经营小说细节艺术的作家。文章围绕其小说细节作用展开分析,进而为全面了解高晓声的小说艺术作出努力。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艺术世界。高晓声是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艺术世界中,农民的生活形态是活生生的。他以农民活生生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广大农民在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心态和生活状态。他热切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他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但是,高晓声并非以摄纳巨大生活容量为优长的作家,他善于从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中捕捉细节。我认为,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行为为基础而重构的历史生活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为了这“真实”,作家抛开宏大的叙事,而专注于小说艺术的“细节”。“任何细节在具体作品中,都不应该是下意识的。它都是人物对生活与对象审美态度的暴露,都是根源于心灵的情感物化的外在表现,也都是作家通过艺术典型体现自己对生活理解的细微情感的表达。”{1}因此,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晓声的探索是有艺术个性的,也是富有成就的。这为人们解读文本,进行艺术审美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

一、丰满人物形象

192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的高晓声,1950年新闻专科毕业,曾在江苏省文化局工作。1957年因发表短篇小说《不幸》,被错划为右派,遣送回原籍接受劳动改造。由于特殊的经历,高晓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的喜怒哀乐,他都烂熟于心;农民的所思所想,他都清清楚楚。“当创作主体对客观生活有所感、有所思的时候,他就不自觉地要对生活的社会特性作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和评价,而随着这种认识和评价的深化,这种不自觉于是就发展为自觉了,有意识了,他就要进一步发掘其蕴含的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接着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把它呈现出来。”{2}所以,到1978年平反后,重新执笔,农民形象自然成为他的艺术世界中的主角。农民的生活是复杂的,决定了农民的性格是复杂的,如何去表现好这些农民复杂的个性,则是高晓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学是人学,又不仅仅是人学,而应该把握人的生活和灵魂的一种历史审美学。”{3}对人的描写、人性的挖掘、灵魂的剖析,就成为艺术表现的聚焦。作者从农民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解剖作为切入点,既描写了农民具有的智慧性和创造性的正面,也不放过他们具有的奴性和惰性的负面。如《水东流》里的刘兴大,“相信共产党”,“从来不曾消极失望过,他是个铮铮铁汉,甘心付出最大的劳动换取最小的报酬,善于运用超人的智慧去谋取正当的利益,他从不错过能挣一分钱的时间,从不放过节约一分钱的机会”。一天晚饭后,大队包场放电影,儿子、媳妇、女儿淑珍都去了,连老婆也去了。他们不做蒲包该有多大损失啊。他独自一人在屋子里“点燃了一支廉价烟”。当他想到勾魂的李松全会勾引女儿淑珍时,“他坐不住了”,他毅然去电影场细细寻找女儿的细节描写是这样的:刘兴大从人群的外圈不时找到一个空隙探头进去;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一个后脑勺;眼睛睁得核桃大,也认不出人来。于是他又扭着脖子细细打量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相面,他的形状非常滑稽,熟悉的人就问了:“兴大,你找谁呀?”……“刘兴大生气了,掉头就走,转身急了点,把鼻子碰在身边一个姑娘的太阳穴上,鼻梁骨一直酸到脑门顶。那姑娘尖叫了一声,伴着姑娘的小伙子就一把抓住了兴大的肩胛。”这个细节十分精彩。“光有情节没有细节的小说,犹如一棵失去了槎桠的细枝、纷披的绿叶。光有人物没有细节,则其人则是一具枯骨。”{4}而“有了细节就有了性格”{5}。作者总是紧紧地把握住了细节描写与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内在联系,使人物性格鲜明性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同时显现在读者眼前。在艺术作品中,主题思想不是靠作家的主观概念来阐述的,而是靠客观的艺术形象来显示的。“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已经使短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整个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6}如《老清阿叔》里的老清阿叔是“并不多做事”,只和孩子玩耍的人。在“一夜天输掉了一亩田”后,又遭婶婶痛骂。“老清阿叔一声不吭,变傻了。有一次我背着草篮割草,经过他输掉的那块土地,看见他佝偻着背,低头坐在麦田的一角,一动不动。我有点害怕,悄悄地走近去看,才知道他在哭,一点声音都没有,那眼泪却像潮水般涌出来,把一片麦田都湿润了。”这个细节把老清阿叔的不务正业的追悔心里揭示得深刻动人。与此同时,作者也写到他的宽容、忍耐、友善,虽然他很穷,“烧不出饭来”,“总还要请我吃一顿饭”,“不让亲侄儿吃一点他的东西,就会内疚得不能自安”。这是一个立体的老清阿叔,不,是一群。这些人物的性格涵义就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他们具有福斯特小说理论中的圆型人物的特征。“而圆型人物只是指单一性格结构的人物身上‘再增多一个因素’以至多个因素,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重性格结构或多重性格结构的人物。”{7}随着改革的浪潮在农村蓬勃兴起,崭新的生活情景纷呈涌现的时候,高晓声立刻敏感地意识到,只有把表层的复杂性变成深层的复杂性,才能显示出灵魂的深邃,性格才能真正表现出无穷的丰富性。不久,他笔下出现了《崔全成》中带头包产到户的崔全成、《蜂花》中的养蜂专业户苗果成、《荒池岸边柳枝青》中的渔业专家张清流等富有开拓精神的农民形象,不都是令人叫绝的镜头吗?可让这些形象熠熠生辉的依然离不开一定的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扩大了思想容量和美学容量。

二、推进故事情节

“情节的主体是人物,它是由人物的行动、人物与人物的相互关系、矛盾纠葛的发展演变而构成的。”{8}“情节是矛盾纵向的、公开的、快速的开展,细节则是矛盾横向的、隐蔽的、缓慢的揭示。”{9}它们纵横交叉、经纬编织,而小说艺术是离不开情节与细节的。它们共同承担着再现生活的任务。高晓声小说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常常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最为称道的是陈奂生住招待所的心理剖析,同时也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杰出的小说家善于通过细节的点染来显示情节的独特发展。”{10}《陈奂生上城》以帽子为道具组成一系列细节:“自由市场开放了”,陈奂生“到城里去做买卖”,“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这个“四十五年来,没买过帽子”的他,首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由于还未到做生意的时候,他“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帽子,要多少钱”。因未带钱只好等卖完油绳才能买帽子。等卖完油绳未买到帽子因而着了凉,“便一头横躺在椅子上卧倒了”。当他“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发现躺在招待所的棕床上,“吃了一惊”,觉得和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称,“又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生怕弄脏了被子”,下床不敢穿鞋,生怕弄脏了地板,走近沙发,“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当他走近柜台付账时,服务员(大姑娘)“笑得甜极了”,当“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时,“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脸立时沉了下来。陈奂生反认为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付出了零碎的五元钱,陈奂生为住一晚花了两顶帽子的钱很是心疼。不过他又有自己的解脱办法,回招待所恶作剧式地胡乱地报复了一气之后,“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整个故事在帽子细节中缓缓展开,自然发展。再如《陈奂生转业》中住旅社的细节也很巧妙。陈奂生转业做了一个采购员。厂长让他去地委找吴书记批条子。第二次去城里,陈奂生下火车登记住旅馆,吴书记的阿姨却要他住到家里。他退房时,“服务员才告诉他,这铺位不管他住不住,都应付一天的钱。陈奂生心里叫声:‘苦呀,又碰到鬼了!’他不肯吃亏,赌气不还钥匙,决定住一夜再走”。住下后意外遇林真和,林的出现使他搞到五吨原料,风风光光地回来了。住旅馆的细节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陈奂生初见吴书记,二见吴书记,曲折多变。在此,“细节显示着情节的起承转合、发展和深化。”{11}

三、铺垫议论基础

高晓声曾在上海法学院经济系学习。对经济分析的爱好也在影响他的叙述风格,在他的叙述中出现了一系列精确的经济数字和大量的经济细节。如《“漏斗户”主》中历年来不同的农村粮食分配方案,《柳塘镇猪市》中的猪市贸易,《蜂花》中的养蜂收益,《荒池岸边柳枝青》中的卖鱼经等等。生活的阅历和经验铸就作家独特的审美艺术追求。他不追求描写境界的开阔,而是单刀直入地对人和事进行毫不留情地剖析,从中开掘出振聋发聩的人生旨趣和哲理意味来。他追求作品的深刻性和警策性,其美学风格属吴越的透辟精警型。这颇似鲁迅,故有人称为“鲁迅风”。为了达到这样的审美追求,作家总要精心设计出精彩的细节,以此为依托,鸟瞰式地揭示历史内容的哲学意味。“是的,高晓声常常会这样扯开去议论几句,他力图不仅把事件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本身,也把对此的种种联想写出来,这些联想往往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含有敏锐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真知灼见。”{12}如《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他的大半生的事业、三十年的奋斗目标只是造三间屋。他认为“他是靠了共产党”,“才有可能使雄心壮志变成现实”。“以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拼命的劳动去挣得每一颗粮,用最原始的经营方式去积累每一分钱。”但是他六年备齐的房料被1958年的共产风刮走,接下来三年集聚的造屋钱被“”的铁扫帚扫掉。面对突如其来的“”,早已乱了方寸。这个真心实意的“跟跟派”,“要想跟也不知道去跟谁”。失去了217元,又被专政机关关押,遭受毒打。被放以后,“他嘶哑着喉咙说了两个莫名其妙的短语:他们恶啊!我的屋啊!”却无计可施,只有以自责求得心里平衡,他埋怨自己“娇嫩”,不经打,继而害怕变“修”。“所以,李顺大一碰到身子难受,就怕黑夜,怕自己睡着了。他总是睁大眼睛,以防在昏睡中不知不觉变成一口黑锅。”在这个特写镜头的细节后面,作家以格言式的精辟语言议论道:“他的警惕性一直很高。所以至今还不曾变过去。”透过这简短的议论,含有令人心酸而又心颤的丰富的潜台词。这哭笑不得的自虐,有着深层的哲理意味:中国农民身上潜在的自轻自贱的奴性,这种奴性同愚昧和狭隘密切相关。这使人想到阿Q被打时自认“人打畜生”,“我是虫豸”。可见,这种奴性是连绵不绝的国民劣根性。由李顺大可以看到农民连起码的生活资料——房屋,都无法解决,当然谈不上当国家的主人;由李顺大还可以看到农民身上缺少主人翁意识,他所具有的“跟跟派”的精神面貌与主人翁的姿态相去甚远!

四、拓展意蕴空间

“艺术可以反映的生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却是艺术的重要内容。人物的心理特征虽比人物的外在行动更难把握,写得深入的心理状态更具艺术魅力。心里描写得是否深入是否细致,不在于笔墨的繁简,而在于能不能透过仿佛无关紧要其实重要的细节,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那些仿佛难于掌握却终于掌握了的微妙之处。”{13}心里描写本身就是细节描写的范畴。“在文艺作品中,无论是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和心理细节,其实质都是传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或用深刻的审美观点剖析丑恶现象,用崇高的审美理想唤起读者美好的感情。”{14}高晓声不愧为艺术修养到位的作家,善于将细节描写复杂化。他的议论有时是放在细节描写、心里描写之中。当它们交织一处融为一体时,作品尤为精辟、幽默、深邃。如《蜂花》写一位小学教师急急办理病退,生怕政策变了儿子不能接替,丢掉铁饭碗的细节,小说这样写道:苗顺新听了,竟急得出了汗,发现自己太愚蠢,太不懂事,几乎把大事给耽误了。现在必须紧跟这陌生人走,赶快办病退。世上没有不变的政策,就是宪法也常修改。这顶职的办法那里就长得了!万一宣布煞断,岂不急碎卵子!赶快办,赶快办!丢了铁饭碗,子子孙孙都会骂自己。因为它是铁质的,很难烂掉的。“折戟沉沙”了,还是铁未销,可以“磨洗”认出前朝来。

“九里山下”的“古战场”,“牧童”能“拾得旧刀枪”。刀枪也是“铁”制品,它长久长久留下来,显示在子孙的眼里,使他们想到铁饭碗是他苗顺新丢了的,灵魂都要被骂脱几层皮呢。真要错过了,在政治上也成问题,敏锐性强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故意丢掉的,因为他不信共产党,不要子孙捧共产党的铁饭碗。哼,吃不消你端着走。这一典型细节是通过心里独白实现的。苗顺新关心什么对什么很注意的心里特征,都是直言不讳地暴露在言谈或行为之中。只要是掌握得住人物个性的作家,只要是掌握得住人物心理变化的复杂性的作家,也总会以直截了当的艺术形式,把人物那微妙的心理状态用简便的语言揭示出来。至于心里独白中粗俗的俚语掺杂着古诗知识,正是乡村教师的语言形式。在人物心理的自我剖白中,分明有作者主观的看法在内,指向作品的深层意蕴:从历史层面看,表现出因历年来国家政策不稳而形成的社会投机心理;从哲学意味层面看,揭示出传宗接代、子承父业的宗法世袭意识。这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是遗留至今的民族痼疾。尤其是后半段模仿“无限上纲者”的论调,是作者借题发挥的议论,捎带刺一下,使人想到鲁迅小说的杂文笔法。类似精彩的细节在文本中比比皆是。如《钱包》中的黄顺泉水中摸到钱包竟然落下悲惨的结局——挨了陈龙生的五十一板,《鱼钓》中的钓鱼反而被鱼钓的细节等,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正是有了这些精当的细节,伴着作者精辟的议论、精要的点评、精细的心理分析,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大大拓展了文本的意蕴空间,大大开掘了作品的深度,大大彰显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力度。不仅如此,高晓声还将小说中的哲理意蕴空间的开拓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层面,那就是对人的精神的拷问,将民族传统置于人类普世价值谱系来审视与重估。正如余秋雨所言:“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域,不是艺术的自我沦丧,而是艺术的自我超越。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这种超越驱使艺术家与无数读者和观众一起,在更清醒的理智水平和最深层的情感层次上观照人类整体,从而提高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15}

五、彰显创作个性

作品所表现的生活领域与作家的创作个性有一种内在的接近。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创作敏感,善于从中发掘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内容,往往会使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在新时期复出的,并以农村作为自己的艺术领地辛勤耕耘的高晓声,他的作品是从纵向上对农村变革和农民命运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剖析。“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探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使他成为继鲁迅、赵树理之后的又一个农村小说的铁笔圣手。”{16}这位铁笔圣手“采用传统的讲故事语气,但又并不讲故事,不围绕着一个具体事件结构故事,不组织矛盾冲突步步发展的戏剧情节。”{17}亦即淡化情节,弱化故事。“高晓声自己总结塑造人物形象成功的经验:一是‘将特定人物放到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去表演’,二是‘选择有特征性的事件、细节去表现这个人物’。”{18}所以谈及高晓声的创作个性,不能不注意到他的作品细节所表露出来的显著特征。“情节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细节则给人以生动的形象。”{19}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对于作者来说是体现艺术构思的形象化手段。如《送田》这篇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讲述苏南农村一个叫南周村的地方,有个“精明人家的门闩都是能够舂出白米来的榔头,挺出息”的人物周锡林,村上一切有利可图的事都是他的主。同村的周炳南“是个忠厚老实人”。由于穷困,他是村里最后造房的人。但在造房用地上与周锡林发生了矛盾。周锡林的条件是“滩南有他包产的两亩三分田。他没人种”。周炳南在那片“通底都漏”的地面上,“整整辛苦了一整个冬天,在两亩三分地里栽了三千棵树苗”。“树苗栽好不久”,周锡林听说这片地要“被国家一个大工厂征用了”,想从周炳南手里收回土地的细节描写:先是“亲热地眯着眼睛叫炳南兄弟”,后请吃饭,饭桌上花言巧语,再就是愿高价赔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个精妙的细节,把一个投机钻营、唯利是图、自私透顶的农民形象活脱脱地再现出来。周锡林式的农民,不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式农民,也不是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式的农民。高晓声本身是农民,有他自己独特的取材敏感、创作背景、人物心态、细节描写等。“这种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理解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20}随着时代的转变,改革的兴起,生活的起飞,高晓声对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的哲理思考愈益深入,渗透在对农村生活的热切动人的叙述之中,人物形象从非主人型转向主人型的脉络渐渐清晰,强烈的经济意识与对农民精神的探索兴趣相得益彰,创作个性愈益得到彰显。

六、提升审美趣味

主体创作的终极目标是要借助于文本载体和受体(读者)进行交流。文本的意义和特点,需要读者的接受才能显现。所谓接受,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文本,读懂文本。在小说阅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小说文本的相关规范作用,而采用比较轻松的感悟方式。由于缺少理性的内在力量,感悟往往被小说众多的现象阻挡,从而局限于情节甚至故事之中。这种接受方式使读者永远难以摆脱被动地位,因为在事件中,他们总是被时间推移、场景转换所左右,被高潮和结局所吸引,从而对人物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去探究他们的性格、灵魂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价值意义。高晓声是位优秀的小说家,并且是位独具个性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大量的优秀小说,给人们提供极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优秀的小说文本中,任何不起眼的细节都不会毫无根据毫无目的地出现,解读也就是要为它找到在有机整体中的位置,发掘它跟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21}我们在阅读它,就要以特殊的视角对待这位特殊作家的小说。高晓声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悲喜组合,性格中既有悲剧因素,也有喜剧因素。悲中含喜,笑中有泪。陈奂生花了五元钱住宿费,先是懊恼不已,后又快活起来的心理,读者会又好笑又悲哀。谁又能忘记他在招待所沙发上的发泄破坏欲的一跳!他这报复性的一跳,跳得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真实可信。“细节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贴切。真切的细节才能唤起美感,使人恍恍然如临其境。”{22}

农村是国家政策最终抵达的地方,是最能体现国家权力政治的地方,也是方针政策实施最为敏感、最为直接的地方,农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表达,作者以一个写作者的胸怀和真诚,执著地追索和思考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与命运、人性与权力的利益问题。《老友相会》,“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良心,以对农民的体察和深厚情感,以人性为切入点,去探索时代政治风云在农民内心深处起发的波澜与承担。”{23}小说描写做了三十多年的一对朋友,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的中午”,周汉生换衣裤救恽成;1967年初春,周汉生又将被押到他家乡挨批斗的恽成背到家里;粉碎“”后,恽成官复原职。而今,来这里召开会议的恽成拜访周汉生。周请了当地各级干部七人作陪,八仙桌前没有他周汉生的位置。恽成喊他来坐,周汉生不敢上座。“有人站起来拉住汉生,有人端过凳来,有人迅速进厨房拿了盅筷来,按住汉生坐下。”读到这里,谁又能忘却这个精彩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个细节描写让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当年的朋友甚或有过生死之交,如今却有了感情的鸿沟。理应做主人的周汉生却没有取得主人资格。世道怎么了?正如恽成在回去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从这些人生真相的透视中,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当代农村的人性弱点和现代文明的异化。”{24}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啊!昔日朋友纯朴的情谊与今日相会被世风熏染、扭曲、异化的世俗心理,“这无疑是一种错位,而错位就是反差,反差就是张力,张力则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25}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深深吸引观赏者。它强化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激活了读者的阅读因子,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致,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进而提升审美趣味。让读者过目不忘,掩卷深思,魅力何在?作家已将文思深入到哲学意味层。而哲学意味层是文学结构的最深层面。从作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层是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是他用全部的痛苦、坎坷、血泪、青春、生命换取的人生感受,是他全部创作心理机制和活跃的创作个性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艺术概括;从作品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潜藏于文本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是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从读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可喻不可言的灵境,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是读者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

综观高晓声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可见一斑。首先在于精致的设计,精密的构思,精巧的编织;其次在于不为细节所累,精心提炼,精确议论,精当点评,以叙议见长,在精细打造的基础上,形成艺术创作的精华。“他的小说不仅表现出一个具有深刻见解的当代思想家的风貌,而且反映出一个卓越作家的艺术独创性。”{26}他的探索是精深的,令人深味!

①吴延生.神情并茂趣味无穷——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节描写[J].贵阳:贵州大学学报,2003(4)84.

②吴延生.出色的怪诞也是一种新的美——从审美角度看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塑造[J].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5)30.

③杨义.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16.

④{22}俞汝捷.小说24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133-134.135.

⑤⑨{19}薛瑞生.红楼采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102.93.93.

⑥孙绍振.怎样写小说[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43.

⑦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479.

⑧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330.

⑩{11}吴功正.小说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315.317.

{12}{17}{20}{26}金燕玉.小说家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66.163.175.169.

{13}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8-289.

{14}李永生.短篇小说创作技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312-313.

{15}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41.

{16}{18}金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543.544-545.

{21}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3-214.

细节描写范文篇3

从事文学创作的写作者都知道,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细节的组合,情感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故事的传奇,人物的画廊,结构的经营,意境的融会。这八个要素,就构成了小说的魅力,小说的根本,小说的价值,小说效应。什么是小说的魅力、根本、价值和效应呢?小说的魅力在可读性,满足读者的好奇性;小说的根本在可感性,能动魂牵魄,呼应读者的认同性;小说的价值在可悟性,能启人思索,增进读者的求知欲;小说的效应在可塑性,能促人参与,施展读者的创作欲。

长篇小说要达到这四种功能,没有形象的艺术语言,感人的生动细节,是达不到的。

小说的语言是有个性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有叙述功能,也有感觉功能,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它可以在洋洋数十万数百万字的篇幅里,创造出一种语境氛围,把现实生活进行诗化的扩张,让不同层次的读者获得共鸣。《血之梦》的作者郝秀琴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体现在作品中。严野和柳梦月青梅竹马,后因种种原因,严野娶了米倩兰为妻。柳梦月躺在床上做了个梦。作者写道:“在梦中,她得到了一种可怕的快乐。她梦见和严野躺在草地上,一片蓝色的马莲花掩盖着他们。头顶是茂密的杨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她浑身暖洋洋的,心儿完全陶醉了,飘来荡去的不知在干什么?得到了一种超然的享受。她希望严野抚摸自己,尤其是抚摸自己的乳房和下身,她感到浑身麻酥酥的。一会儿,严野脱掉了裤子,露出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像一只可怜的小雀儿,缩进一堆毛茸茸的草丛里。那草丛是黑色的,雀儿也没有一根羽毛。梦月想捉住它,哪知,她刚伸手,雀儿就变成一个胖乎乎的婴儿。”(见163页)这精致细腻的语言描写,营造出一个奇特的意象氛围,具有极为丰富的情绪张力和心理冲击力。

当卢伟哲得知妻子与昆剑市长通奸时,作者是这样叙述的:“卢伟哲猛的扑上去,双手像钳子似的掐住乔璎洁的脖子,然后把她的脸按在地上,使她不能说话,不能感觉,不能动弹了。只瞪着一双惊恐的愤怒的眼睛望着他。他慢慢地压在她身上,这是致命的压,把所有的仇恨、屈辱都集中在嘴巴上。他张开嘴,慢慢移向她鼻子,这鼻子是他受污辱的标志。他不会容忍这个鼻子存在。乔璎洁现在只有眼睛能动弹,她被卢伟哲这张充满杀气的面孔吓得魂飞魄散,含糊不清的叫着,两手在空中乱抓,拼命地挣扎,‘不许乱动!让我好好吻你一下,你要永远记住这一吻’他向她靠过去,她抬起头,看见一张被愤怒扭曲的脸,她的手抓在胸前,用力地抓着,那发青的嘴唇急促的翕动。当一团血糊糊的肉从卢伟哲嘴里吐出来时,乔璎洁凄厉地惨叫起来,卢伟哲看清了她的惨相,鼻子没有了,脸中央是红彤彤的一片,宛如秋天残留在枝头的一朵血色玫瑰。”(见362页)这细节的描写是震撼人心的,对人物的刻画是入木三分的,一个充满仇恨、凶残歹毒、失去人性的刽子手丈夫,活生生阴森森展现在读者面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听其动,如临其景。这样的描写,让人叹为观止,深深留在读者心里,很难忘却。

作家在细节的描写中,恰当地插入歌词,准确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米倩岚在榆林小镇漫步,这时马路上一个男孩双手捂着麦克风,用沙哑的嗓子唱卡拉OK:“昨天我走过慢慢长夜,没有伤感、没有诅咒、也没有眷恋……”这歌词正和米倩岚领悟到成功之后的渺茫和悲哀,以及无着无落的空虚相吻合。

一些哲理性的俗语,也为作品添色增彩。如“一些龙的传人,正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危机。世界上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个中国人就是一条龙,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而三个中国人就变成一条虫,三个日本人就是一条龙。”(见237页)再如掮客赵福宝对落难的严野说:“做生意,结果是五马换四羊,四羊换成两只鸡”。“每一笔巨大财富的后面都隐藏着罪恶。”

书中有不少的口语,精彩的流行语,也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如“上床是丈夫,下床是君子。”“在本性面前谁也不是伟人。”“结婚的女人就象夹在书里的花,再美也失去了香气。离了婚的女人是一朵揉碎了的花。”“只要活着总有见面的机会。”“吝啬鬼不会轻易放弃手里的黄金。”“家庭里是要有爱的,没有或失去爱的家庭,犹如无蜜的蜂房。”“吃人不请人,一辈子不嫌女人。”“对所有的人都利用,对所有的人都不用。”“不能因为路上有红灯就停止了前进。”像这样的语言叙事书中随处可见。

作家书中引用了许多恰到好处的经典语言,用经典语言来为自己叙事服务,既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又体现了作者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写到卢伟哲被利润诱惑决定铤而走险时,引用了《资本论》中的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了;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又如李庄严决定携巨款出走,作者引用了雨果的话:“一个心灵脆弱的人做不了政治家,把良心看得太重,往往使人优柔寡断,不近人情的忠厚,如同一条通到地窖里的扶梯一样,聪明人会退出来,只有傻子才留在那里。”

赵子君的妻子巩妮萍和赵子君的情人莉莉谈到结婚时,作者引用了莱蒙托笔下的人物毕巧林的话:“一个人为什么总是要结婚?不结婚,可以任意爱十个二十个一百个姑娘。”莉莉说自己孤独,马上引用易卜生的话:“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也是最孤独的。”

书中对一些菜名的来历也写得有趣。如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陷害死了,曾在民间引起强烈不满。当时,有个厨师十分痛恨秦桧害死忠良,特意烧出一道菜取名为秦桧,表示对秦桧的憎恨对岳飞的怀念。这在餐桌上看似信手拈来的侃谈,却暗含人物思想的深华。

文艺理论家说小说作者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才能,一是会编故事,把生活中散乱的经验性情节和人物,经过构思和加工,整合铺排,变成小说所需要的、具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性情节和人物,即所谓的“归纳生活”。二是具有形面上的思考能力,为作品开掘主题,赋予思想内涵,即所谓“寻找意义”。三是语言笔力,这要看一个作家的语言天赋和全面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致。当然,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增加语言信息量,在洋洋几十万上百万的文本空间里,表现厚重、丰沛的审美意蕴,给读者在语言艺术上的审美享受。

认真细致的一页一页、一段一段、一句一句通读《血之梦》,从书中的语言运用方面,可看出作家是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科学杂志、人口论述、地理环境方面的书,由是作家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

作家出身平民家庭,下过乡,务过农,当过工人,经过商,受过骗,在婚姻的殿堂有过伤。在人生九曲八弯的坎坷路上,经历了致命的挫折,孤独的寂寞,生活的拮据,养儿育女的艰辛,铸就了作者“坚忍有恒”的性格。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她远浮躁,亲宁静,贴生活,多读书,养智慧,因此,小说能够写得顺手。这是因为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环境、情节,她都非常熟悉;人物有原型,环境有出处,情节有来路。由是小说中的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含蓄、富有比兴的诗情画意。用这样艺术的语言描写细节,细节生动感人。

《血之梦》编后题赠郝秀琴女士

乔澍声

商场如战场,苦挣苦斗,财聚财散,沉浮起落,转瞬百年,醒来原是一场梦;

人间重真情,铁肩道义,诚信善念,纯净友谊,道德文章,足以无愧伴此生;

细节描写范文篇4

1,总结上一作之得失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3,“人生感悟”类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教学设想

三课时

教师讲评与指导一课时;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审题一课时;学生构思、作文一课时;今后的作文也是基本这样安排

教学内容

一,习作讲评

对照老师所讲,思考你的作文为什么得了低分?

A书写太差,或错字连篇B字数不足

C光写“读书”没有写“我”D记叙文平淡如水,无感想

E议论文泛泛而谈,无实例,无层次F文体不明

别人优胜作文摘录

二,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在阅览室里》。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门插上。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作业也写不好。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风波,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凭风吹得满屋尘土。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它增大了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不用再插门,门也不会轻易地被风吹开了。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道:“一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这样就更加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三,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其成功之例不胜枚举(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各举一两个例子)。细节描写往往会使记叙文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会让你的作文别开生面,请大家多品味后面的高考例文,想想高分作文离自已有多远。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下面的文章是介绍细节描写的知识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作者佚名

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冯幺爸被曹支书逼得在一处房檐下蹲着,眼睛直愣愣地,抱着双手,耳鬓有一股细细的汗水,顺着又方又宽的脸淌下来的神情。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

基于此在作文时我要求学生从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打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缺口。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在丰富文章内容和深化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进行有意识的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感觉写作训练变得真实而有的放矢。当然,选择进行细节描写的事物应具备一定条件。

首先,所选事物要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如《药》中有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坟上草根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黄土,煞是难看。“镜头上摇”,在那尖圆的坟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这使人联想到,夏瑜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孤寂,他还有生前志同道合的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为他送花。我们眼前仿佛有一束革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又如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描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象到作者因为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

其次,所选事物要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因为无声是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到极点的表现,此时的细节描写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让读者安下心来,沉醉其中,产生共鸣,为想象留下纵横驰骋的广阔时空。《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张静淑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此处,作者只描写了子弹的出入部位和一只手枪,却表现了反动政府的官兵们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场景。这样写,比正面描述喊杀震天的全景更令人回味。还有《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别有忧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生动表现,这远比描写一声声地唉声叹气,断肠哭诉更具表达效果。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当然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

四,例文

《棋王》中的场面描写

A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一个傻子呆呆地在街中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傻子就依了墙根儿唱。四五条狗窜来窜去,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汪汪叫着。

B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棋王》中的细节描写

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网文片断

细节描写范文篇5

在长期的人物通讯创作中,穆青将文学作品中的细节艺术成功地移植于通讯写作中,塑造了一系列新时期先进人物的光辉图谱,开辟了当代通讯艺术手法的新天地。正如有学者所言,穆青通过细节艺术“生动鲜明地展现了一个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也展现了典型人物生存的典型环境,使得那些典型人物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确如此,赵占魁、吴吉昌、王进喜、潘从正、焦裕禄、任羊成等诸多鲜明形象的成功塑造,细节艺术起到不可或缺的文学推力。情节性:细腻动作的缀结与连贯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

《辞海》对“细节”解释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从表达方式的视角看,人物、事件和环境的细腻描绘,都是刻画典型人物的必要手段,而事件描写却首当其冲。然而,精彩动人的事件不是描绘一个个单独的、孤立的事件点,而是叙述几件相依相连的事件点,勾连成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产生跌宕起伏的叙事效果。细节描写也是如此,情节化的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最高境界。穆青继承和创造这种高妙的传统文学技法,将其运用到人物通讯中,笔下绽放出朵朵艺术之花。如《两张闪光的照片》写的红旗渠峭壁除险英雄任羊成,其中有一处细节很生动:他有一次在半山腰排除松石时,一块大石头不偏不倚砸到嘴巴上,使他立刻就昏迷了,之后“想向崖顶喊号,但觉得满嘴麻木,怎么也张不开,舌头也动弹不得了。用手一摸,原来一排上牙全被砸倒。紧紧压在舌头上。他从腰里抽出钢钎,插进嘴里把牙别了起来,谁知用手一扶,四颗门牙都断在嘴里了。任羊成吐出断牙,又吐了一口血沫,摸摸嘴,整个嘴巴都肿了起来。”这个细节的故事性很强,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读到。穆青的通讯报告中,情节化的细节比比皆是。特别是他的人物通讯,侧重讲述生动感人的故事细节,烘托典型人物的鲜明个性。如《为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有一处细节十分精彩,记述吴吉昌中坚持棉花实验:有一天他扫大街时捡到几粒棉籽,“高兴得连忙揣在怀里”,在家里找了一个瓦盆“把棉籽埋进去,放在炕头上”,棉苗长高了怕被人发现“就把棉苗移栽到院里洋姜丛中”,有人敲门“就连忙用鸡罩罩住”。这是一段十分细腻的行动描写,主要有四个情节点:在街上捡到棉籽、瓦盆放在炕头上、棉苗移栽到洋姜丛、用鸡罩罩住棉苗,都是能够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短小事件。

作者将四者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件极为生动、完整的生活事件。通过叙述这一件内涵丰富的日常小事,歌颂吴吉昌险恶环境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的求真精神,有力烘托了人物的高贵品质。又如《工人的旗帜赵占魁》,1947年国民党军队入侵陕甘宁边区,赵占魁领命搬迁兵工厂,其中有一段细节:“一路上老赵背儿抱女,搀这个扶那个,七十里地一直走到天黑,好容易到了南沟岔,老赵也就累得不能动弹了。但他并没有休息,当他把一家一家所有的母亲孩子安置好以后,又忙着领粮食找柴火烧水做饭……一直到深夜才合上眼睛。”这处细节描写中,赵占魁的行动由背儿抱女、搀扶别人、长途跋涉、安置妇女儿童、烧火做饭、深夜合眼等一系列节点组成,它们有序地串接在一起,显示出超强的情节性。通过这一组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描写,表现了赵占魁不畏艰苦繁重始终站在最前面的崇高精神,继而有力地烘托了劳动模范的光辉形象。在连缀细节时,作者善于采撷生动活泼的词汇。穆青是语言大师,无论是散文还是新闻,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特别是精选准确、鲜活、生动的词汇,使得语言生动感人。这种语言特色与早年文学积淀息息相关,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两年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学语言,聆听过茅盾、周扬、周立波和何其芳等名家讲授的文学课,同时专注于文学创作,“在窑洞一根棉芯的麻籽油灯下,他开始了小说习作,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最后还要读上两遍”。④这段时间的文学积累,使他的新闻语言克服“干涩化”弊病,显得生动活泼、艳丽多姿。特别是,他的人物通讯注重用准确动人的动词,准确描绘人物的细微动作,以小见大地彰显人物性格。如国际通讯《法蒂玛》刻画一位委内瑞拉的翻译官,当他们到一个农场参观考察时,有一段细节描写格外生动:考察团结束访问准备离开时,法蒂玛却不见了,大家等了许久,才看见她“抱着那个红色大塑料袋摇摇摆摆地向飞机走来”,因为穿着高跟鞋赶路不方便,又是下过雨的乡村泥泞路,她于是干脆脱了鞋子,“用一条绿纱巾一头绑一只,往脖子上一挂,赤着双脚就跑了过来。当她气喘吁吁地爬上飞机的时候,那副狼狈相把许多人都惹笑了。”

细节描写范文篇6

论文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文本所充斥的大量的细节描写,是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完美的书写记录,意外地暗合了现代性文本阅读经验。这主要是由20世纪上半叶上海这个城市的都市化进程所造成,张爱玲生活在其中,并运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艺术技巧,提前宣告了中国大众文化(当然只限于上海)的形式的形成。

张爱玲的小说文本所充斥的大量物质与细节的描写,主要是由20世纪上半叶上海这个城市的都市化进程所造成,张爱玲生活在其中,并运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艺术技巧,提前宣告了中国大众文化(当然只限于上海)的形式的形成,成为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完美的书写记录。

张爱玲小说的文本细节描写是琐碎的、边缘的、去中心的,却反而呈现出向“真实”的逼近。然而,这个“真实”的人生是一种大规模的拟仿,是想象的真实,是以超真实或虚假的策略达到诉诸人性、人生的真实,不能将它视为“中国性”的实质,当然这也正是张爱玲备受争议的地方。

不过可以这样说,张爱玲对细节的执迷与推动,具体呈现的是人的真实的现代经验。现实的一切其实没有中心性的目的,细节表述更是如此。张爱玲所认为的“现实”,是众声喧哗,细节瓦解了整体,得到的往往是一连串暂时性的空间能指,所以在她创作的文本中以细节陈述营造出的“荒凉”意象,是一种对比于繁华中的荒殆、整齐间的凌乱,而她所指的人生现实也正是出于如此矛盾不协调的境遇里的一种奇异的混沌交融。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繁荣期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上海的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文明逐步瓦解、挣扎,西方文明与物质力量如藏龙卧虎,蓄势待发之际。可以说上海是中国最早与现代文化趋近的特殊地方。现代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这一文化的品格由大众消费意识构成,“汽车一举扫荡了闭塞小镇社会原有的众多规则,密封的小轿车作为中产阶级的私宝,成了爱冒险的年轻人放纵情欲,打破旧式禁欲的好去处。电影是白日梦和逃避现实的寄所,同时也是成为窥视世界的窗口。无线电、广告更是日益侵入人们的生活”。在张爱玲小说文本世界中不难看出这种消费文化鲜明的性格,如其中几乎每篇小说都有的“电话”。在写这个细节时,她常常以这个科技产物来描写人际关系的表面化与生活隐私的被侵犯。如《桂花蒸·阿小悲秋》中丁阿小透过电话和哥儿达的女人接触,伪饰的态度,巧妙隐藏的印象和人与人之间小小的冲突表现得恰如其分。“电话”是个符号,代表着私人空间的侵入者。《留情》里描写电话也是如此,“就像有千言万语要说说不出来,焦急、恳求、迫切的戏剧”,和小说人物的心理相结合,隐含着物质产品对人们生活空间、心理空间的影响和侵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城市上海、香港等地,现代物质文化的消费性格,可以从张爱玲小说文本中一窥究竟。

张爱玲小说文本中细节描写的现代叙述都应归功于上海这个特别的城市。柯灵对张爱玲小说在上海的崛起做了十分中肯的分析:

……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张爱玲深知自己身处的是一个动荡而更新的时代,从前清到民国的改朝换代,新旧文化的并置,中西文化的并陈,而自己家庭也处于这样的尴尬状态。她对于“过去”的华丽生活这样描写道:

那乌木长台,那影沉沉的书架子,那略带一点冷香的书卷气,那些大臣的奏章,那象牙签,锦套子里装着的清代礼服五色图版。

这些细节将不断绵延的时间截断,成了凝滞的空间景象。传统文明中的华丽物却成了一种颓废象征,代表的是冰冷的过去。

在这图书馆的昏黄的一角,堆着几百年的书——都是人的故事,可是没有人的气味,悠长的年月,给它们熏上了书卷的寒香;这里是感情的冷藏室。

时间的凝结将现实的世界隔绝在外,这些事物所触动的是人静止不动的感觉。细节描写在这里造成时间的延宕,甚至时间的错乱。

张爱玲身为前清官僚遗老的后代,十分了解民国建立后遗老家庭堕落腐败的生活,因此她用了细致的笔墨对这些家庭的人物作了描述。在《茉莉香片》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满屋子雾腾腾的,是隔壁飘过来的鸦片烟香。他(聂传庆)生在这空气里,长在这空气里,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闻了这气味就一阵阵的发晕,只想呕。

聂传庆的家是典型的清末腐败的旧家庭,满屋子是腐蚀精神与肉体的鸦片烟味,聂传庆“长在这空气里”,他习惯在这样糜烂的空间与时间中随波逐流,但是未泯灭的自我意识却偶然发现了自己的环境是如此令人作呕。

不过张爱玲小说更多关注的是时代的动荡和更新而产生的不调和,如上海那华洋杂处的杂拼性格,现代化与传统旧式的相对景观,以及西方的语言、建筑、服饰、室内外装饰等等对人的影响。张爱玲以小说的形式,透过细节描写形塑了这个充满东西杂糅、新旧对立的现代经验。虽然,这些细节不是主角,却投射了张爱玲真实的经验与这些物象隐含着的人被物化的事实。

姑母家里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卍字阑干,阑干外就是一片荒山。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园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长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纤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谨严,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

在这里,空间的布置与景观的中西混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化认同的矛盾心态。张爱玲小说中很多细节描写一般家庭崇洋的思想,贴上留学或受过西洋文化的洗礼,便成了小说人物高人一等、睥睨他人的资本。《留情》中的米先生,在迟暮的岁月中怀念往日的风华,不免想起“老式留声机的狗商标,开了话匣子跳舞,西洋女人圆领口里腾起的体温与气味”。显然也非常信仰西洋那一套的杨太太,刻意去模仿西洋人的生活,“杨家一直是新派,在杨太太的公公手里就作兴念英文、进学堂。杨太太的丈夫刚从外国回来的时候,那更是激烈。太太刚生了孩子,他逼着她吃水果,开窗户睡觉,为这个还得罪了丈母娘。杨太太被鼓励成了活泼的主妇,她的客室很有点沙龙的意味,也像法国太太似的有人送花送糖,捧得她娇滴滴地”。张爱玲巧妙地以“一直是新派”指出当时社会所认同的进步,追得上潮流的标准,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有“留洋”的保证,或自我标榜深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此区别“旧”就是传统文化、退步、赶不上潮流的隐喻。

透过这些西化物质的细腻描写,绅士杂志、汽车、威士忌、玫瑰花、美国学位,这些物质符号充分展现西方消费物化的虚荣与侵略含义,所传达的信息是强烈的文化控制。张爱玲所经历的上海经验以及这种现代经验的传递,透过细节描绘、物质呈现等方式,隐喻着中国社会的自我割裂,表现传统与现代、东西方价值观、种族自尊等的冲突。

周蕾认为,“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特质的问题总是焦点所在,另一种现代性和历史观,则通过和困陷、毁灭和孤寂寥落等情感处境息息相关的感情细节描述,油然而生。细节和感性的东西,在如此一个感情背景之下结合,从而为文化提供一个有力的负面感情来界定阐释”。张爱玲小说文本通过细节描述探索女性的身体、精神以及生命主体的自由如何在旧家庭与经济生活中被扼杀。

在小说《留情》中,张爱玲以物质细节描写来指涉主人公郭凤,“他们家十一月里就生了火。小小的一个火盆,雪白的灰里窝着红炭。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第二个生命是暗红色”。郭凤的前一次婚姻到守寡像是死了一次的青绿色树木,如今枯槁的余生,因为再婚获得“隐隐”的红火的生活保障,枯柴再度燃烧,因而有了暗红的生命。但是烧尽了也就完了。女人如此被物化,甘于被物化,是因为没有自主与自立的能力,生命掌握在他人的手里。

细节描写范文篇7

一、电影录音剪辑解说词,在语言艺术上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编辑在电影录音剪辑的创作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角度、尺度、方式、支撑点和位置,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这有如下表现:

(1)哲学意识的渗透。有些编辑注重了对电影的情感体验,在编辑的解说词中融进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使剪辑变得比较深邃,增强艺术的厚度。如电影《我们俩》中这样一段解说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在走过的驿站里我们也许都是匆匆的过客,那一页很快就会翻过去。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但是有一个驿站的帷幕从拉开到谢幕,始终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那段生活虽然只经历了冬、夏、春、秋一年的短暂时光,却留下了我的眷恋和遗憾。”这段解说词中就充分融入了编辑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2)诗意的流泻。有些影片追求诗意化、写意抒情的风格,这正触碰着有些编辑审美“灵犀”。他们用优美、舒缓又富有韵律的散文诗来抒发自己的主题意识,这不仅使听众听懂了电影内容,还可以欣赏到语言和美的解说辞、领略到编辑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

(3)当代意识的凸显。有的电影用当代意识写意历史、审视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当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电影转换成听觉艺术为主的电影录音剪辑时,编辑不只是简单地复述编导的思想观念,完成叙述故事的任务,他们也融进了自己当代的意识。

(4)整体意识的出现。编辑的主题意识恰到好处镶嵌在电影的总体结构中,从而使电影录音剪辑有艺术整体感,闪烁出艺术的光彩。从语言的把握、音响的调动、声音素材的剪裁等方面,都能体现出编辑日趋成熟的艺术手法,使电影剪辑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价值。

二、解说词这种特殊的语言体现了编辑取长补短的语言功力

解说词,文无定法,因“影片”而定调,随“影片”而下笔,灵活多样,千姿百态。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写到:“要避免单一,见出生命和情感的复杂多样;避免机械呆板,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曲折;避免平铺直叙,见出生命和情感的起伏和节奏;避免陈词滥调,见出新奇。”在电影剪辑解说词中,有常见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夹叙夹议等诸多形式,“见出生命和情感活动的流动”和“见出新奇”,这是体现编辑取长补短的功力所在。

(1)肖像描写中补短。在电影中有“肖像构图”,这是借用绘画术语。肖像构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肖像描写则直接影响电影剪辑中声音形象的塑造。所以,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人物面容、风度、神态、体态、衣着等外貌和主要表现部位描写出来。只要把人物点染“活”了,解说词就成功了。电影剪辑中的肖像描写,手法多样,可以静态描写,也可以动态描绘;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一次亮相即止,也可以反复点染;可以工笔细描,穷形尽相,也提倡突出特征、简笔勾勒,寥寥数语,形显骨立、神情毕现。肖像描绘多采取白描手法,老舍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抓住“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一个单独的性格,不可泛泛地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肖像描写要用“画眼睛”的手法,选择最佳角度,从个性特征下笔,三言两语,避繁就简,切忌面面俱到。

(2)心理描写中的补短。人心不同,各如其画,洞察心灵、探微索幽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度问题。电影剪辑中体现了编辑本人的审美评价和主观色彩,强化了影片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出自编辑笔下的解说词,由外向内,精心刻画人物心理,描法也是摇曳多姿:或直抒胸臆,或曲笔传情;或现在、过去、未来交错叠现,在闪前、闪回、梦幻镜头中透视心灵;或触景生情,缘情而发,独自式的真情流露;或旁白代言,剖析影片人物的内心奥秘。人心沟通,情感呼应,是最佳审美效果,这正是编辑的审美追求。

(3)场景描写中的补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生活舞台之中。恩格斯曾强调过:写作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有的电影画面很美,场景蔚为壮观,但失去画面的电影剪辑如何弥补损失呢?编辑的回春妙手,另辟蹊径,即沿着“想象”的景,通过生动“景物描写”解说,借助于听众的想象和贮存的生活经验,浮现各种景象。

细节描写范文篇8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值得学生反复领会推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加深领悟。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乏景色描写的文字,透过清新优美的语句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还能体会其背后所要传达的情感,对于这部分“教学细节”教师应当娴熟地掌握,这样才能够让文章的价值得以显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有收获。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和学生一起精读课文,和学生一起欣赏文章的美。对于优美的景色描写,例如《荷塘月色》中描绘景色的文字,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慢慢品读,在脑海中想象那样的夜晚,作者散步的背影,周围美丽的景致,学生只有自己投入到这些“细节”文字中,才能看到文字想要描绘的美好图画,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文字的美。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会涉及景色的描写,但是不同文章对于景色的呈现方式却很不一样。在讲解描写景色的文章时又是最应当抓住细节的,所以这类文章教师应当做好“细节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领悟。以庄子的《秋水》为例,这是一篇以景色描写为背景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故事,庄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流派的开山鼻祖,然而他的文章由于过于抽象往往又不那么容易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抓住景物描写的细节部分,透过作者为我们展开的图画让学生体会这幅图画的色彩与轮廓,换句话说让学生对于作品的风格及其艺术价值有所感知,这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只有对这些“细节”有良好的把握,才能够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

二、情感的细节

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饱含情感的,想要让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其感染力,教学中抓住情感的细节组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宋词一直被视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不仅语言十分优美,更是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能够从这些情感的细节入手组织教学,必定能够让学生对宋词有更深刻的体会。想要理清宋词中情感的差异,首先要从分清类型着手。宋词在风格上是有大致区分的,一般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课本中出现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是婉约派的代表,学生要学会品味她的文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的词不仅是婉约派的代表,同时也开辟了很多过去没有的写作方式。这位女诗人的诗词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美感,凄楚的美、萧瑟的美,都很耐人寻味,透过她的文字学生能够很真切地体会到其深隐的情感及意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这种豪放则是独属于辛弃疾的,这样的文字背后蕴藏的是另一种情感,那是历尽人事沧桑后的孤独。想要让学生对于宋词的情感有更好的把握,首先要帮他们打造好知识框架,让他们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有认识,对于不同风格文字背后的情感也有体会,这才是情感的细节教学的意义所在。情感体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很多文章的领会正是透过文字后的情感传达的。然而,情感教学又不那么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尝试从细节入手,从细微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及意蕴,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抓住文章重点,从而对于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也有更好的感知。

三、审美的细节

细节描写范文篇9

关键词:阅读;细节;策略;活力

有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智慧、见魅力……”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要打造有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捕捉,探究与生成。

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是文学作品,因此教学细节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当学生在为文本的主题思想动情的时候,应该记得细节的作用。细节阅读犹如一把有利的剑,挑战着庞大的文本之精彩,在阅读课堂熠熠生辉。

一、巧借教学文本细节,促进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并不是预设程序的机械展开,而是要在课堂阅读过程中根据学生与文本的实际随时变化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文本的细节开展教学资源的生发,呈现阅读课堂的精彩。

1、阅读语言符号,成就阅读语感

当我们阅读那一段优美的文字时,经常发现那一个个看似平淡的语言符号并不是静止的表述,它们在文本的大家庭中起着重要的点缀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犹如一颗颗镶嵌在文本主题王冠上的珍珠,闪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在一个个语言符号的阅读中就可以把语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老舍先生的《猫》第一自然段,一般通过“老实—贪玩—尽职”三个词的比较来理解猫的古怪性格,体现猫的可爱,其中这一段中有三个语气助词“吧、呀、呢”。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通过学生自己品读,会怎样?

我们可能习惯在朗读本句中,侧重于对“贪玩、的确、一天一夜”这些词语的强调,因为这些词语是直接描写猫的性格的,但是这些词语对整个句子结构和语气而言,就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何况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是不能凸现。语感,本来就是一种习惯,一个小小的语气词,老舍先生正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习惯,始于学生接触文本的那一瞬间。太多的事实证明:文本是一个严密整体,歧视那些细小的语言符号,将会使你的阅读变得残缺。

2、阅读隐形文本,提升阅读理解

阅读就像地质的考察,更多的是去发现表面不能看到的隐藏物,习惯于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词句作为特别的“照顾”,我们便是文字的奴隶,阅读教学的行为只能成为一种继承。

例:课文《月光曲》,正像这个美丽的名字和这首曲子美妙的旋律,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一种安详、宁静的美丽。在众多的教学中,大家关注的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贝多芬凭借对创作特有的灵感,在瞬间想到了《月光曲》的主题,然后轻轻地按起琴键来……”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自然会和其它的词语进行比较,此时我们就会发现,用“弹琴”一词,已经不能适应文本当时的意境了,就是一个“按”字,把当时莱茵河畔这种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

发现,就是一种探究。阅读的原野上装满美丽的语言鲜花,学生就是一个个采蜜者。在他们不同的阅读和生活的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个性,于是,阅读的课堂就成为一个天然,开放的阅读沃土。

3、阅读衬托语群,形成阅读和积累

经典的文本细节就像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其中的语言历经多年文学创新的冲击依然彰显它特有的价值。假如说,在阅读课堂教师更多喜好喜闻乐见的经典描述,那么请别放弃那些衬托的语言群,它们才是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默默存在,使这些经典描述更加灿烂。

例:《桂林山水》描写漓江水的特点这个自然段,显而易见是三句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特点的句子是教学最为关注的地方。“……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波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一个“才”字,这后半段的语句其实是对前半段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和衬托。漓江水的美,从对它的“静、清、绿”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中虽是饱满丰厚,它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文本是有灵性的,所以光这样的描述总感觉作者的感情没有流露,这后半段的语句正是作者对自己的“陶醉其中”的情感的一个补充。那么为何不可去关爱这些语言呢?

二、关注学生阅读细节,激活学生阅读本能

阅读教学中的师生教学细节是阅读开展的原动力,抓住这种细节可以使阅读更加精彩。作为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从学生言语生命的动态变化中,关注他们情智差异,察觉言语冲动,捕捉幻想天性,发现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细节,从而唤起言语生命的活力,营造心灵丰盈的语文课堂。

1、捕捉幻想天性,打开童真世界

儿童拥有最本真的心灵世界,他们爱幻想,并用他们天生的言语描绘自己美好的幻想;他们爱用自己的童心意趣感受世界,表现出言语的天性。

例:读了《笋芽儿》第四段后,北大荒的秋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1:“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热闹,豆荚在笑高粱在演唱……”

生2:“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快乐……”

生3:“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是一个很爱热闹的老人,因为他把豆荚逗笑,把高粱灌醉了酒让它乐呵呵的唱着歌……”

生4:“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就像一场篝火晚会,榛树举起了火把,高粱在动情的演唱,大豆在玩闹欢笑,人们被丰收的景象陶醉了……”

因而教师要适时地发掘学生的言语潜能这个教学的细节,点化学生的言语禀赋,帮助他们引发诗意的幻想,让他们的言语表现焕发生命的活力。假如我们去重视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又何愁激发不出学生阅读创造呢?

2、察觉言语冲动,发掘言语潜能

语文教学,既是通过文本阅读,让文本的内涵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更是学生对作者的言语表达不断觉醒,唤起主体言语表达的自觉意识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就会调动自己的言语潜能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

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怎样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写道的“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似乎与学生的实际不符。这时就要提醒学生:“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事情吗?”学生纷纷发言……“是啊,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学生有言语要表达,这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作为教师,应该洞察出学生的这个学习的细节,让学生尽情展现,这样就能在阅读课堂生发出意想不到的教学过程。

三、重视教师教学细节,优化阅读教学进程

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应该主动地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好细节处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取得主动,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1、细化教学设计,铺垫阅读精彩

阅读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的集中反映,其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一篇课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主要与作者生活细节描写有极大关系;一节语文课,能否上得生动有效,有无好的教学细节,与教师教学设计、方法处理,有很大联系。

例:《三顾茅庐》文中第3自然段中有较多处细节描写:“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均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提问1: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多处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你能找出来吗?提问2: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多处细节描写,比如“下马步行”……你还能举出哪些?显然第二种问题更换一种方法发问后,不但降低了问题坡度,而是学生依照教师提示,进行了思维,课堂反应立即见效。如果教师因为问题设计考虑不周全,将很难一步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2、驾驭生成细节,追求阅读效率

在教师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这就是一种阅读的生成。它可能是学生正确的理解观,同时也可能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暂时的错误,不管怎样,当频繁的阅读生成来时,教师就要紧紧把握这个细节并且能够熟练地驾驭,以求阅读的效率。

例:教学《赤壁这战》时,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时,把“船帆”读成了“帆船”。教师发现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船帆”与“帆船”不同的理解关系,凭借课文提供的信息和故事背景,可生成许多有见解的看法,如“可见东吴的船速非常快”……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误读”的价值,及时捕捉,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行为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争论点,从而创造多彩互动的课堂。

是的,在课堂教学这条光亮而动感的链条上,教学细节好比镶嵌的一颗颗夺目的珍珠,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巧妙预设,我们的课堂教学便会诞生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灵动,我们的学生便会在细节教学中语言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升华,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学》

[3]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细节描写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物描写技巧;细节描写;情感张力

中职高三语文教学大致有一种倾向:因为高考题来自课外,所以教材没有复习的必要,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名言名句之外,大抵可以放弃教材。大多数教师在复习伊始,便围绕20多个考点,逐步展开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实际上,“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名言,至今还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工具性质出发,还是从人文性质出发,教材始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写作素材的积累、语言素材的借鉴、人文精神的浸染、人生智慧的启迪等方面,都对高三学生带来启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怎样选择教材内容。笔者利用高三复习中关于人物描写技巧的专题,借助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引导学生从教材中习得人物写作技巧,提高语文阅读与欣赏能力,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一、把握细节描写,赋予人物以生命

教材人物类型丰富多样,如《合欢树》《我与地坛》《我的母亲》《卖白菜》,写的是“母亲”,文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我”最亲近的人。再如《一张诊断书》《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写的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是高尚的人,也是“我”敬仰的人,从文体角度讲,他们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最后的常春藤叶》写的是底层艺术家,《青龙偃月刀》写的是低层手工艺者,《老人与海》写年迈的渔夫,这些是小说中的人物,他们是普通人,但都是“我”敬佩的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些人物都是教材中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他们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长廊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的也许让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时代的烙印,有作家的寄托,有社会本质的反映,有人类共同的性格所在,也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这些性格的体现不是通过作家“贴标签”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体现的。在课堂上,笔者列举几例予以说明,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片段一:《林黛玉进贾府》“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师:这几句话,你能听出什么含义?又体现说话者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生1:有礼貌、有教养的黛玉。生2:林黛玉为自己不留下吃饭说明理由。生3:语言类的细节描写能细致、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和个性。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实则看出讲话者的细腻心理,她婉言拒绝邢夫人,表明对舅母的尊敬和感激,又顾全大局。如此的待人接物,言语得体,表现其修养和性格。片段二:《项链》“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师:这片段属于什么细节描写?生:心理。师:有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主人公什么性格特点?生:排比手法。用四个陶醉写出马蒂尔德梦想成真后兴奋、激动、忘乎所以近乎疯狂的心理状态。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真实流露的情感,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学生只有走进文本的深处,才会在自己的写作中深入浅出,灵活运用学到的各种技巧,使所写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

二、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张力

细节描写替代了直白的描述,更能突出笔下人物特点和精神状态,但是它不是孤立的客观描写,而是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尤其在散文中,因为散文欣赏的重点是作者的情感,所以笔者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文字背后的情感张力。比如,“母爱”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耳熟能详,如何写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母爱”,即从熟悉到陌生化处理,可以好好向教材学习。笔者通过两个写“母爱”的教材片段加以说明。片段一:《我与地坛》“我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师:这几句是写母亲看出门的儿子的一个特写镜头。你认为特写的内容是什么?生: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师:母亲为什么有这样的动作?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尊重儿子,但是又不放心儿子,她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反映出一种细腻、深沉的母爱。师:这好似作者多年以后回想到的一个母亲的动作,你认为作者当时写下这些文字时,充满了怎样的情感?生:想到母亲当时内心的悲伤、不安和希望儿子能坚强的种种复杂心理,作者百感交集。文字背后似乎有一种强大的情感张力,有着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告慰、怀念和当时年少不能理解母亲而无以为报的愧疚之情。片段二:《卖白菜》“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她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44444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444444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4444444444……”让学生关注加点两处(“一百零四棵”,末句关于种蔬菜过程的八个词语),并从情感角度分析,这两处描写的是不是普通的数字和简单的劳作过程。学生通读全文及细读这部分,可以看出这一段的细节描写很特殊。一百零四,并不是一个普通数字,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它不仅是一百零四棵白菜,更是经过人格化写法而陪伴“我”一起成长的一百零四个小伙伴。它们见证了母亲和“我”在这一年中的辛劳、快乐、喜悦和痛苦。母子一起劳动,终有收获的喜悦,却难以分享这劳动的成果,内心的酸楚、无奈、痛苦、悲哀,无不从字里行间流露。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当然也有时代的折射。以上的描写,没有刻意的渲染,如果师生沉浸下来,重温这些文字,就会感受到别样的亲情和爱。

三、寻找独特的视角作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