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30 17:38:06

写作能力教学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是各专业的必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充当着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阅读训练,实现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增强,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运用课文内容对写作进行引导

我国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多数课文都是中外文学的重点篇章,这些经典篇目是历代优秀文学巨匠的优秀作品,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并应用在教学实际中,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参考,这也说明了在教学中应该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1]。1.加强对文学创作环境的培养。文学作品的产生包含作家的真情实感,能够反映作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也是作家进行倾诉思想的表达方式,是社会发展和人生经历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文学作品中,体会时代所处的环境和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命运。在阅读中增强对感性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开展文学创作的热情。通过对大学生写作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他们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锻炼和加强自身的写作水平,收获真实的写作情感。教师应该逐步引领学生融入作品的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真实感受。要加强大学语文正确定位,提高学以致用的专业水平,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即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就是要服务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应该重点从创作环境入手,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人物的变化和环境影响,掌握大学语文课文中的阅读本领,为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行铺垫[2]。2.注重学生的需求。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作品来感悟真实的社会动态和人生哲理,填补他们社会经验的缺失,增长生活阅历,在写作时运用自如,写出真情实感。要注重运用对比的分析途径进行选择,找出教材中作为大学语文知识的载体,关注教材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掌握其中重点和难点,确定选材内容,最大程度贴近学生生活,用简单的形式和教学方法将语文课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全部内容。教师在选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择优选取,发挥自身的教学效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也要加强互动,注意观察学生变化,引导学生强化自身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掌握书写的要点,通过引导提出多种问题,再经过反复训练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更多的体验,这对学生的写作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3]。3.注重作品的形式分析。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作品形式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特点。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会模仿文学性散文,在熟练掌握文学技巧的情况下进行仿写创作。依照写作习惯可以仿照如徐志摩的“浪漫缠绵”、林语堂的“幽默机智”等,这些名家的写作手法对于刚刚掌握写作技巧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益。对于一些诗歌戏剧来说,虽不能直接借鉴,但也能为学生提供参考和依据。如杜甫在《登高》中描写景观的宏伟壮阔、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运用的华丽精彩词句等等,这些词句和意境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参考,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现代教学技术可以运用声光效果和影视技术播放,带给学生全新的艺术视角,在提高语文教学魅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并将阅读能力逐步转化为写作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过于追求教学的速度,应该通过不断的引导逐步形成写作能力。要在课堂进行启发,课下进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为写作能力培养打好基础。1.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应该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写作能力进行选择,强调因人而异的特征。当前的语文公共课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的安排,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和经典文献,这其中并没有照顾学生的差异,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大学语文阅读应该考虑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讲求阅读内容形式的创新,要在内容上更加融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情生活。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带有典型的学者风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都能够引导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增强,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波动。还有一些追求浪漫自由的文章,如现代青春作家韩寒、郭敬明等的作品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要求,更受他们的欢迎。但同时也应该考虑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小说阅读,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尽可能多地读小说和诗歌。如可以研读司马迁的《史传》、朱自清的散文、罗素的哲理文等,这样才能扩大阅读范围,掌握更多技巧。在阅读形式上,也可以浏览更多的图书报刊,如《南方周末》《故事会》等,这些刊物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新鲜的气息,与生活进行紧密关联,掌握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2.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学生读书没有特殊明文的规定,要想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就要引导其运用正确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一定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书籍的精髓,不必细细阅读,可以学会泛读而不用过分研读。如果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注意阅读的方法,细细体会文章的脉络,做到精读和分析相结合。要了解文章的发展情节和叙事方法等结构特点,就应掌握艺术特点和变化规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采取泛读和精读的双重方法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地将阅读积累转化为写作能力。3.加强写作能力训练。作家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本身,优秀的作品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作者独特的思想表达,也蕴藏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学生读者如果能认真阅读就会发现,自身的思想境界受到洗礼、人生的思想观念得到升华,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大学生的热点问题,找到相关的实际话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爱心活动,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突破写作方式,创新写作内容。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创作活动中,这也是为了锻炼学生正确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环境,多鼓励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写作活动,在活动中应该本着激励的原则,多鼓励学生的写作优点,让学生都相互学习优点,改正不足。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喜欢的文章,可以分享到班级信息群进行交流互动,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书写读书笔记,做到小组互批互评。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生动有趣的内容充实每一节课。根据课前阶段的安排,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互联网技术查找资料,转换教学方式,把现代化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定位,转换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积极创造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制定合理的目标,按照课程教学体系的大纲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认真把握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和相关标准,同时安排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课堂的正确引导和积极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帮助写作成绩优秀的大学生继续提升写作技巧,帮助成绩一般的大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把握学生写作话题的大方向,避免大学生陷入写作思维误区和偏离写作主题[4]。

当前,高校大学生在写作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存在教学机制不够健全、理论实际结合不够、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实际写作能力等问题,这都会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多学校的写作考察,单纯依靠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这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因素。对于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和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应该完善教学评价的考核内容,全面考虑学生发展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全面评价教学体系标准,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适合全面发展的写作能手。

参考文献:

[1]吴欣.语文写作教学与汉语言师范生的语言能力培养[J].语文建设,2018(2):23—24.

[2]徐哲.中文专业写作课实践环节的缺失与改进措施[J].改革与开放,2019(1):56—57.

[3]钟凯瑜.如何提升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写作能力[J].文学教育(下),2019(1):78.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2

一、以教材为导向,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小学生所学习的写作技巧、方法主要来源于教材。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或者提高作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是系统性地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比较简单、高效,能够起到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作用。但是长此以往,作文教学模式僵硬,教学氛围严肃,学生很容易对作文产生厌烦心理,作文教学效果较差。与此同时,还有部分语文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思路、写作的大致框架,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受到语文教师的影响,不再进行过多思考,思绪被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作文内容陈旧,缺乏创造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其写作能力还不够,但是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现阶段语文教材的了解不难发现,在教材中有不少有趣的插画,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搜集相应的视频、音频文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看。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且内容比较丰富,能够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延伸,使学生的想象力有发挥的空间。通过引导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达到作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故事题材,对于小学生来说吸引力较强。在上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来猜一猜课文写了什么样的事情,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搜集关于课文的视频,以动态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学生接受。在这篇课文学习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改编。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站起来为大家讲故事,然后再通过作文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有想要写作的欲望,降低写作的难度,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使作文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目前的写作中,小学生通常会出现语言上的错误,或者无话可写,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且长期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比较容易出现“词穷”的现象,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中的时间十分有限,没有必要将过多的时间消耗在阅读环节。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进行课外阅读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再加上家长的不支持,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虽然有部分语文教师比较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没有为学生传授一定的阅读方式、阅读技巧,学生在阅读时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还有一些学生抱着娱乐的态度进行阅读,对阅读存在敷衍、应付心理,导致课外阅读难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素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文字中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真实,掌握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避免写作中出现一些基础性的错误。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阅读的技巧,精读、略读等,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阅读。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专属自己的阅读笔记,在阅读时将优美的句子、或者自己喜欢的文章摘抄下来,在闲暇时间可以进行熟读,在写作时可以直接拿来为自己所用,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掌握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这篇课文属于神话故事,小学生比较感兴趣。在这节课学习结束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类似题材的课外阅读。例《海底两万里》《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语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为了使学生对阅读引起重视,语文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进行作文,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对于写作优秀、进步较大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将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优秀文章的研究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素材都来自于生活。由此可见,想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需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在作文教学中,虽然比较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但是一些学生的作文比较容易胡编乱造,导致作文的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想象力缺乏依据,完全脱离了实际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接触社会,生活经验较少。为了使学生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围绕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或者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话题展开作文教学。一方面,能够在学生的作文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拉近作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展开写作,能够使学生有话可写,避免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比如,在学习语文《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没有见过爬山虎,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比较吃力。语文教师可以让比较熟悉爬山虎的学生站起来说一下爬山虎的形态和自己对爬山虎的了解。然后,可以出示关于爬山虎的图片、视频等,展示爬山虎的细节,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在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自己最喜欢哪种植物?这种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喜欢这种植物?让学生在课下再次进行观察,仔细观察身边的植物,以“我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下,能够使学生有写作的思路,以文字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是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四、重视作文批改环节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观察;训练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文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如何让学生写出一篇思想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精炼的好文章呢?笔者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三多法———多阅读、多观察、多训练。现详述如下:

一.多阅读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事实,积累有关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积累语言材料并提高运用已掌握词汇组织思想连贯篇章的能力。大量阅读的必要性在于能在阅读中学到很多写作技巧、行文章法,以及作文中各个版块之间的组织与联系,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就是阅读,古人由于条件限制,所读之书的类型及数量都有局限,今人的选择性增多了,却又遇到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关于这一专题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不再展开论述。“破万卷”是在数量上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元典性质的书籍,如《诗经》《论语》等,需要不断地阅读,反复揣摩;二是不同类型的书籍,广泛涉猎,拓展知识面,提升对于不同问题立体解读的能力。“下笔如有神”指的是具体的写作过程以及写作效果,这也显示出读是写的基础这一原则。1.阅读时间。对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课堂上,无论是按照教学安排学习精讲篇目,还是学习阅读(略读、课后阅读)篇目,都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通常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相关的思考题,教师应当提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的训练培养,适时引导或从相关联的知识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自己动手寻求答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课余多阅读。在课余时间,应当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要求及不同的阅读理解能力,将一些优秀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读,读完以后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并将喜欢的语句摘抄成读书笔记,以此积累语言材料,老师可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批阅和指导,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2.阅读对象。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杂志(《小学生天地》)、报纸(《少年文摘报》、《小学生学习报》)、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小说(《一千零一夜》)、科普文章、史地知识以及广播、影视(“科技博览”、“地球的故事”、“科学与探索”、“动物世界”等节目);并规定双周的周三下午为阅读日,让学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背诵或朗诵平时摘抄的成语、语段或经典古诗词等。大量的阅读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各项工作安排要循序渐进,不可半途而废,方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达到一定的基础准备之后,便可逐渐加大阅读量和阅读难度。相信经过持续的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

二.多观察

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作文写作的首要条件,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1.学习观察方法。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任何类型的写作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里的反映,不论是历史题材、现实题材还是幻想题材的文章,其内容都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形式。小学生作文写作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的作文写作理念是作文写作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好文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条理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周围事物的形状、颜色、外部特征等,有意的观察周围人的神态、动作、表情及爱好等,用心聆听他人讲话的语调、语句及特殊用语等。再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出其共性和个性,认识其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2.培养观察习惯。除命题作文有特殊要求,需要对指定事物进行观察外,其他类型的作文写作要求学生随时随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每天写一篇日记。先观察周围的人,观察周围的景,再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提倡有条件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饲养小动物(兔子、鸭、鹅)或种植花卉,每天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写入观察日记,微小的变化或早晚的不同,都需要记录下来。刚开始记录时,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两三句话均可,随着观察的细致程度与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观察和写作练习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还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拓宽观察视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之后,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的观察。观察的角度越多,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断提升,原先未曾发现的知识点也就越多,学生便会产生观察和积累的浓厚兴趣,观察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之后,学生只需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便可成为作文的基本素材。总之,细致的观察是作文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需要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记多写,只有养成这种好习惯,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多训练

为使学生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将阅读积累和观察所得的材料,在作文写作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有观察者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仿照某种“套路”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是十分必要的。1.单项训练。这里的单项训练主要是以听、说为主,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工作安排,以年级为单位列出听、说两项训练的具体要求。“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专心听讲,不管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的演讲,只有专心一处边听边想,才能贯通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理解老师的讲解或演讲全文的主旨;二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这与平常的写作训练方式是一致的,比如写日记,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训练学生短时间内的记忆思维能力是重点,写提要,抓关键。“说”话的目的是要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诉求或思考,因此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句连贯,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其次,应该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即先在头脑中思考对话的发生过程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还要注意文明礼貌。然而年级不同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写作训练中有所侧重。笔者在实际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中,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坚持让学生讲故事,比如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阅读过的课外书等,自己选择主题,不打草稿,随机发挥;第二堂课前十分钟进行口头作文,形式同第一堂课一样,但主题有所变更,根据各年级作文训练要求,事先拟定好多个作文题目,让学生提前做好口述作文腹稿的准备,即命题作文的训练。2.写作训练。这里的写作训练针对的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在作文课的训练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作文要求,将自己的构思讲述出来,这些训练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践当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初期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不说不可以。每次讲完教师都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出现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实践程度的逐步深入,学生的选材能力、写作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3.综合训练。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训练方法,像一年级学生的自我介绍、中低年级的讲故事、中高年级的讨论会等形式外,还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如参加文化活动,到农贸市场去调查蔬菜的品种和价格,到书店去调查图书的种类及订购杂志报刊等,然后安排学生将调查到的资料归纳整理,写出所见所闻。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既认识了社会、受到了教育,又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锻炼了听说能力,调查所得的资料也会成为作文写作的基础素材,再加上身体力行,作文的写作内容、叙事情感等并非虚构也就十分真实。

总的来说,作文教学既要打开校门,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同时还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进行基本功训练,组织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训练,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紧密联系,才能使作文教学的成效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石毓智.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周姬昌编.写作学高级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金子涵.关于小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探讨[J].甘肃教育,2019(05).

[4]刘发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甘肃教育,2019(04).

[5]高红梅.巧用信息技术点燃小学生写作的火花[J].甘肃教育,2019(03).

[6]胡千军.重视素材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小学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探索[J]:学周刊,2019(11).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养成,需要语文教师秉持较大耐心开展各项培养工作。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较好思路与策略,可确保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路径扩宽,也可保障语文课文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开发,还需初中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花费较多心力和时间,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方可取得理想培养效果。

一、课文教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课文教学之所以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联系,可有效衔接并助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一)课文可给予学生启迪并提供素材。初中生于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课文,大多为古今中外典范文章,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写作水平,既可以启迪学生思路,还可为学生写作提供需要素材。没有课文干预学生写作的日子里,学生写作往往要绞尽脑汁,知识面过窄不说,可借鉴的素材、可激发自己写作灵感的素材相对较少。而有了课文教学作为素材补充途径、灵感产生来源,便可让学生写作更具思路、更具方法,便可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文材料写好自己的文章,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益无害。(二)课文可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初中生在学习课文中,可逐渐了解与认知课文结构、课文中的写作技法、课文中的景色或人物描写方式。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经验,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写作,可从课文的学习中养成正确审美感、评判标准,可以正确辨析文章的好与坏,自然可对自己写出的文章、其他学生写出的文章进行质量上的判别。正确审美意识一旦形成,便不愁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三)课文也成为参照对象评判同类型文章。当学生不能对所读文章的艺术造诣、写作水平有较好判断时,可将同类型课文搬出来进行对比,便可高下立判。学生自可在与课文同类型的文章中正确做到有取有舍,利于有益素材不断积累、不断学习。

二、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重要性

(一)应试的需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写作能力便有了面对应试试卷的勇气。语文试卷是测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语文试卷中写作占据较大分值,想要将较多的作文分数拿到手,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写作能力,便可在考场中更具优势、可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今后升学、工作等都有至关重要影响。(二)历练人格。透过写作作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与内心心理活动,可谓是学生精神内涵、心灵世界的较好体现。同样的,学生也可以在一次次不同的选题下展开联想、诉说心声,也无异于是对心灵的拷问、人格的磨砺过程,想要让写出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就需要思想更深邃、人格更具魅力,学生为达到这个目标会自觉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精神境界,只有具备较强写作能力,才可有望做到这些。(三)丰富传承之经典。初中生正是因为有机会看到几千年前的文学作品,才能学习并传承其中宝贵思想,这也是初中生文化得以补充、精神得以富足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学习写作,也是为传承传统文化、为后世留下更多经典名作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认真看待每一次写作机会。(四)培养综合素质。写作注重正能量、乐观及积极,这是写作的必要准则,学生为达到写作标准,定会更积极地看待每一件事情、用心谱写主旋律,思考与落笔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拷问过程、精神的净化过程、价值观的不断纠正与完善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三、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从课文中摘选好词、好句,积累写作素材

上乘写作作品,文字搭配、语言组织必是精致与优美的,而这些精致与优美词汇、语句等并非都凭空产生,需要日常多加积累,课文便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较好渠道。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妨在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好词好句摘选出来,可用特殊记号标记,之后将这些好词、好句摘抄于笔记本上,用于之后借鉴,即可在今后写作陷入困顿之时从中寻找灵感。如有时间,可让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背诵记忆,便可将写作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牢固地记忆、深刻掌握。例如《济南的冬天》中的“唤醒”“青黑”“蓝汪汪”“含笑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等好词好句,都值得学生品味与记录、背诵,便可将好词、好句做到活学活用。

(二)从课文中提炼写作技巧进行解读、给予指导

初中生学习的不同课文中存在不同写作技巧。如若学生对这些技巧有效运用,必然“下笔如有神”,会对自己写出的作文润色和增分不少,为此,提炼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成为重要任务。待学生将课文中写作技巧提炼出后,就需要教师进行解读并指导使用方法,尤其要说明不同的写作技巧应用于何种类型文章中,可让学生于写作中受益无穷。当然,除了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炼并教授给学生外,教师还可将自己掌握的其他写作技巧也一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写作技巧下可以更好地选择、使用,可使得平平无奇的文章更具生动性。

(三)开展以课文为中心的各种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联想力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过程中,最难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基于课文教学开展以下三种训练,必将使育人效果事半功倍。第一,课文扩写训练。即是在忠于原本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充、润色,借助合理的联想将篇幅较小课文扩成内容充实的课文,最终形成篇幅较长课文。在给学生制定写作框架基础上,让其合理联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认知与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的联想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即可在之后的写作中更加关注情节上的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写作更加规范。扩写课文可选择《散步》《老王》等。第二,课文仿写训练。即是围绕课文展开仿写,可对于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仿写,也可对于全部课文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仿写中,要确保仿写出的文章与课文内容结构一致、修辞相同、字数相差无几,不能照搬课文中的原句,切实让自己仿写的文章成为课文的“翻版”,对学生深入学习写作并写出优秀文章大有裨益,是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的较好途径。仿写课文可选择《济南的冬天》《纪念白求恩》《黄河颂》等。第三,课文续写训练。即是在课文的段落尾声继续展开描写。如若语文教师不对学生的续写“放手”,不对续写有清晰、严格要求,则可较大程度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种能力是保障学生日后写作作品具有突出魅力的主要“砝码”,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较大好处,所以,还需高度重视课文续写训练并合理实施该训练。需要注意的是,续写也要讲究规范,即使是续写部分较夸张,也需讲究逻辑性、合理性,才可更让人满意与印象深刻。续写的课文可选择《皇帝的新装》《紫藤萝瀑布》等。在学生饱含热情参与这些有关于课文的写作训练中时,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鼓励,更要对他们的写作想法、写作思路给予尊重,不阻碍他们的自由发展、个性释放,便可让学生的写作素养逐渐提升。

(四)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及写作

语文中的大部分课文,都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关联,甚至有较多课文描述的故事和场景等都可在学生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不妨借助课文的这个特点,将其与学生生活串联起来,让学生抱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和写作,可以借此机会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由此增多生活经验、生活感触,便可不愁写作中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学生透过课文回顾生活、激活内心对于生活的热爱,便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基于课文基础上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可避免学生于写作中生搬硬套、泛泛而谈且文章空而大,也正因为有了真情实感的填充,写出的文章才会更打动人,想要获取更高分数便轻而易举。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不具备将真情实感体现在文字中能力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多为学生组织深入阅读机会或群文阅读机会,便于丰富和强化他们的内心情感,对写作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

(五)写作作品多样化品评,带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待学生于课文各项训练中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就需要为学生保留出阅览、品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的作品评价权利得以彰显,便可有效激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此,便可为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奠定基础。笔者建议将写作文章悬挂到墙上,让学生参与到群文阅览活动中,在活动中大饱眼福,便可过把教师的“瘾”。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观看到其他学生的写作作品,可以对其进行讨论,最终对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借助评价认知自己的写作特点、写作水平,也借助评价认知他人写作水平并学到宝贵写作技巧,便可让学生的写作取长补短、节节攀升。

(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布置日记作业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于课下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不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日记作业,让学生将今日课堂学习的心得、体会或是其他见解体现在日记中,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潜移默化提升,值得一试。对于学生的日记作业,教师要格外关注和留意,在作业审阅及评价中要做到客观及全面,除了肯定优点、提出不足,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将激励语言在日记下方体现,让学生更具写作勇气、写作兴趣、写作信心,便可保障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拥有较大空间及潜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文教学可以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及利用课文教学相关资源,与学生写作较好地串联在一起,从而教学、育人任务两手抓。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使学生更具学习与写作信心、勇气,相信在初中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掘阅读教学中可“写”的因素,抓住能让学生欲“写”的契机,巧妙地安排“写”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动笔,并养成善于动笔的习惯。

1.在概括内容时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一篇课文或一个片段的主要内容动笔进行概括是必要的。通常教师都是引导学生“说”主要内容。笔者以为,将口头语言训练上升到书面语言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有质的提高。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可以用简短的话概括,让学生马上动笔写写,不需要很多时间,但对训练学生的概括、表达等“写”的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从思考到写完用不了几分钟。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准确、更概括的把握,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的概括能力。

2.在典型处模仿写

课文中常有一些典型的、且在写作中常用的句段连贯方式,可适当让学生进行仿写。阅读教学中,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很适合让学生仿写:①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反问句等句式的教学;②动作、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如学习《荔枝》一课,关于母亲剥荔枝的动作描写很具体生动,学习这段后,可指导学生仿照这一段的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具体描写一个人的爱心(或难过、紧张)时的情形。③按一定顺序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中间到四周等。如学习了《颐和园》,文中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我们可指导学生按此方法写游记。④段落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如学习《第一场雪》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仿照“总分”的写法描写校园(或公园)的一处景物。

3.在动情处写

这是最值得向大家推荐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方式。对一些情感强烈或思想内容深刻的文章。学生通过读、悟,都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都会产生共鸣。在此最“情动”之时,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写下来,学生有感而发,动笔写话就轻而易举了。如:教学《搭石》一课后,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深的学习感受写下来。这种写的训练,学生兴趣浓,表达的欲望强,有感而写,表达形式各有所长,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在课外延伸处写

在教学中对一些课文进行延伸拓展,既能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胃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①假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写:如学习了《凡卡》一课后,教师对学生说:“假如现在凡卡还活着,请你给凡卡写一封信”。②续编故事:即对课文中的一些“空白”或“模糊”之处,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写或续编。如学习了《凡卡》一课,老师让学生想象“凡卡把信寄了出去,回来美美地睡觉了。等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凡卡的命运和遭遇。当然,如果这种写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则不能要求学生写得太长,否则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二、遵循规律,讲求实效

1.写评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的训练,设计不好或操作不当,会造成耗时过多,担误教学进程,或者会流于形式,把阅读课上成了写作课。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写”的训练一定要讲求精练高效。并且及时汇报、评价、交流。如果只写不评,学生写得好坏不知,优劣不明,就没有了交流学习的过程,失去了修改提高的机会。

2.尊重学生个性

学生学习基础不同,阅历不同,个性迥异,所以即使是同一内容,学生用词造句、表达方式等都会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形式不拘一格,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胆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写”出如此不拘一格的作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绝大部分,课堂上让学生“读”“悟”是主要的,但不能抛弃了“写”的训练。老师要善于设计“写”的训练环节,抓住时机让学生多动笔,建构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模式。5.在自学课文批注时写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也可挤进写的训练。教师在指导其预习或自学课文时,一般应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边动笔圈生字、点重音、划中心、注词义、批理解。在这圈、点、划、注、批中,“批”与“注”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的重要训练方式。在“批”时,既可以写出自己对文中精彩之处的共鸣与赞叹,又可以写出自己对文中不当之处的质询或见解。“注”主要是对新学的词语进行注释,即写出词义。批和注都需要学生较好地组织书面语言方能表达得恰当得体,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批和注这一写的训练。

6.在搜集材料时写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写一写跟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学习了《蝙蝠与雷达》,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人类有哪些仿生成果?”并简单地写下来。学习了《丰碑》后,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英雄故事?”并用一段话把内容写下来。这种写的训练,立足课堂又走出课堂,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使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既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7.在利用原文转述时写

在学习了课文后,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另一种表达方式转述出来,进行写“简介”、“参观导语”、“广告牌”、“导游词”等。如学习《鸟的天堂》的描写鸟群纷飞时段落时,让学生给的“鸟的天堂”写一篇导游稿。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学生写一份倡导大家保护地球的倡议书等。这种“写”,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相关语句,灵活变通,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也训练了学生提高了写作表达能力。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绝大部分,课堂上让学生“读”“悟”是主要的,但不能抛弃了“写”的训练。老师要善于设计“写”的训练环节,抓住时机让学生多动笔,建构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模式。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教学;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实践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词句的灵活运用能力还不成熟,面对语文写作,很多学生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该如何构思、造句的情况,这样不仅降低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还对学生的后期语文学习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以往的上课方式和教学思路,借助网络教学,通过多样的引导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网络教学概述

网络教学与过去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开放式的线上教学,教学内容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视频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借助线上交流的功能,积极与教师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来说,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字词储备量,还需要他们具备材料理解能力和构思创新能力,这样在后期的写作中才能写出独特新颖的作文内容。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强烈

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学生在语文课程上主要学习字词的读法以及笔画,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的阅读能力,基本上没有进行写作训练。在三年级之后,在语文课堂上开始向学生讲述相关的写作技巧,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写作训练,再加上它要求的字数和篇幅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时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的情况,从而使部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像记流水账,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学生不能表达真情实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周边的环境缺少观察,缺乏积累素材的习惯,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习题时,习惯在一些经典的文章中进行套写或者仿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写作训练质量。

(三)教师讲课方式存在不足

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通常是结合一些经典的范文,带领学生进行作文学习,告诉他们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构思思路,并将班级同学写的比较好的文章进行点评,这样的上课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不同主题作文的写作风格,但是对他们的实际写作能力和审题能力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进行了大量的写作训练,还是会出现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情况。

三、网络教学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方式

(一)采用课前预习的讲课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涉及的类型比较多,有诗歌、散文和记叙文等,不同文章体裁的写作思路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教学,针对一些经典的文章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视频。例如,讲到《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述的课程内容,然后将一些经典的段落挑选出来,制作相应的预习写作课题内容,发送到教师空间上,然后让学生实名登记到教师空间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借助后台监测系统,实时监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些与预习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在家长群里面给每位家长一张课前预习的电子汇报单,让学生对预习段落的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填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对自身预习的内容进行梳理,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当学生将电子汇报单填写完毕后,可以让家长将其发送给教师,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填写情况进行查看,这样不仅能很好地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还能根据汇报单上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写作课题预习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在文章讲解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字词改造能力

以往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也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写作技巧,但是多媒体上的内容大部分是一些经典的范文案例以及题目要求,向学生讲解写作技巧的时候还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记录相关的写作要素,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讲课的任务,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讲解视频。例如,讲到《颐和园》时,教师可以在网络搜集一些关于颐和园的视频资料,比如它的建造过程,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加强他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当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队伍,让学生自由挑选里面的经典句子当堂进行改写。由于每名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字词改造的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写作能力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对于那些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改写完相关的句子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提升句子改写的难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写作潜能,还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字词改造能力,促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自身对颐和园的情感融入其中,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对于那些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改写完毕之后,将句子中的闪光点提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将自身对他们的期望适当提出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此激励他们的写作斗志,从而以良好的态度投入接下来的写作训练中,提升讲课效率。

(三)通过课后线上互动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需要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来完成,但是过去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告诉学生课后写作的题目以及要求,然后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完成之后由课代表收集上交给教师。因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只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这样不仅拉大了作文反馈的时间,还会使学生因为时间过长,对自身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记忆模糊的现象,导致他们在教师进行作文分析的时候,不能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教师的点评,影响了作文训练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借助网络教学,通过课后线上适时互动的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点评和分析。比如,教师在布置一些好人好事的文章时,可以规定学生的课后上线时间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中,通过实名的方式登录到教师的教学网址上,线上进行写作。写完之后,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发送给教师,教师直接在线上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修改和纠正。这样不仅缩短了修改的时间,还有助于学生及时意识到自身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从而积极改正,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这几年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小学语文的训练中,教师通过网络空间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采用课前预习的讲课方式,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字词改造能力,通过课后线上互动的形式,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写作训练当中,提升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生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J].学周刊,2020(11).

[2]贾俊英.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23).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7

一、提供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思想和视野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学习习惯,吸收知识,增加知识储备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期间有效插入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不能单单依靠课本教学,书籍中包含着无数珍贵的知识与思想理念、为人处世的道理、词汇的使用、细腻的情感等,都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自己,拓展知识层面,升华情感,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机会,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来让学生多与书籍接触,感受书籍中传递的思想、情感和力量,在阅读中沉淀自己的内容,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不断地前行,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展开自己的人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收获很多,有利于开展写作的培养,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写作,面对文字,逐渐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比如,教师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阅读的培养。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进入到校园图书馆中,介绍图书馆中的借书、看书流程,介绍书籍分类,让学生对书籍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入到图书馆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兴趣来学习语文,阅读书籍,拉近学生与书籍之间的距离,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沉静下心去学习的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在教师中设置一个图书角,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捐赠一本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放入图书角中,其他学生可以借阅,通过教室图书角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当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阅读,经常去图书角借阅书籍时,其他学生看到也会模仿,也会去借阅,通过影响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在不同的书籍中收获不同的思想,这些都可以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后学生在面对写作的训练时便可以才思泉涌,针对写作的主题来展开丰富的创作,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有效的表达,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当学生真实地参与到阅读和写作中,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变化时,学生会更加热爱语文,更加热爱阅读和写作。

二、结合奖励措施,培养学生阅读记录的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作文这一项作业,并且一些学生对其产生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认真对待作文练习,为此若教师展开传统的写作教学,将写作视为独立的事情,则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让学生接受写作,培养写作和记录的习惯,并结合阅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的意识和及时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比如:教师们可以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分析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及时记录的习惯,将自己认为较好的语言记录,或者是结合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如《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是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拟声词来描绘自然,收集自然的声音,结合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表达真实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可以对文字有更多的感悟,如:柔、敲、湃等,这些细微的词汇能够更好地将自然的声音展现出来,体现自然的美。教师在讲解完文章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情感与课文写作顺序,通过课本教学来逐渐影响学生的写作思路。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的记录和勾画,及时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在课程中掌握更多的语言内容,对语文的用词有一定的感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的内容来进行感悟的记录,记录自己学习的心得、语文的收获、思想感悟等,通过文字的记录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总结,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思想,让学生在记录中展开写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肯定学生的成果,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为后续的专业写作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结合演讲的活动方式,将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

演讲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既能够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够拓展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因此,教师在展开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是可以融入演讲的环节,让学生在演讲的环节中,有效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和总结的写作。让学生能够通过演讲的方式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通过演讲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口才,通过演讲的方式来证明语文的魅力。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结合演讲等活跃气氛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的环境中,积极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兴趣,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自己阅读的感受,通过知识的交流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教师在展开《黄继光》的教学时,可以先展开阅读的展开,让学生能够敬佩英雄,对人物的描述有更多的理解,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升爱国情怀。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来拓展学生的能力,以演讲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在课外的阅读中随意选取一本和主题相符的书籍展开阅读。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感悟进行记录和总结,并以演讲的方式进行展现。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演讲来介绍这本书籍的内容,表达书籍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号来推进,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演讲中表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口才、自己的思想逻辑、自己的语文收获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推广更多的书籍,让学生们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来源,同时还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改进。通过整体的演讲教学,可以让学生们都有一定的收获,演讲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而其他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想。从大方面来看,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不浓,导致在阅读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提升阅读水平。

2.教师没有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仅将个性化作文教学当作理论,只简单地介绍,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也没有发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优势。

3.忽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导致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章。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找到主旨句,再回答相关问题。如果教学方法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不利于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能是空话。

二、读写结合的方法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打好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健全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进行趣味教学,教师要认真思考,切不可只顾教学模式,而忽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学《景阳冈》,教师可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掌握基本的行文思路,再布置改写、续写等任务。这样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分享续写的故事,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依托语文教材,加强读写训练

教师应以教材为本,挖掘适合读写的训练点,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安排有侧重点的读写训练。比如,讲解写人的文章,可以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讲解写事的文章,应重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解写景的文章,重点应落在景物的特色、特点上。很多教师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最大化地体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所以,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写”的训练点。比如,可以安排“多角度写景”“排比句写景”“景物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等训练;在人物对话的练习中,可以安排“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对话独立成段”等练习。在写作练习中,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结合课文单元的写作要求,从而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学措施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实践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相应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是考核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指标。在当前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要想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明确地了解当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只有把握问题,才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问题的优化和改善,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奠定必要基础。(1)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要靠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主观意识,才能够形成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只有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写作收集素材,朗读课文,才能够逐渐的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在学生具备这两种能力之后就会对语文课本当中的一些内容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会触类旁通积极地收集与语文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整合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模式。但是,当前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学生都缺乏主动阅读和写作的意识,更不能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过程当中遗留下来的思想,很多学生的学习就想坐享其成听教师讲答案,而没有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大多数是通过背诵和做题的方式来巩固所谓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夸夸而谈,而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教师的身上,而是由于教师讲得太过于单调和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比如,在一堂课程当中,很多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朗读,而没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行课文的精读。同时,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用自己的思想进行概括,而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去巩固一些要考试的知识点,这就会导致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较为单一,而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是非常不利的。(2)阅读和写作分离在当前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分离教学,一个星期大概有两个课时的写作课。但是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程教学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但是在写作之前,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法收集信息积累素材,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要知道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4个关键因素,只有这4个关键因素实现有机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才能够得以有效提高。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更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学生在朗读相关文章的时候,能够了解更加深刻的内容,能够明确文章的基本思路,将课本上的内容变为自己脑海中的。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随时地调取所储备的素材。而且,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课文的时候,仅仅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教学,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延伸,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头脑里面就只有课本上一些单调的典故和素材,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没有内容,没有灵魂。注意阅读和写作进行分开教学,会导致学生的情感流露不充分,对观点的提炼能力不高,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结构不完整,缺少自己的观点。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明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这些问题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实施教学创新。(1)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让学生去背备知识考点,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提炼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远远要比学生去背诵语文知识点要重要的多。因为学生背诵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影响是一时的,只是考试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和写作的方法,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持续地优化这些学习方法,并利用这些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素材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不要在阅读之前就给学生阐明本篇文章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是要让学生精读这篇文章,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想法,并找出这篇文章所使用的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对这篇文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之后,知道这篇文章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由于有这些修辞手法,才能够将桂林山水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和提高写作技巧的过程。因此,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是进一步优化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学生具备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写作技巧,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都充满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当前教学课堂当中凸显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这样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比如新媒体课程导入,情景结合以及合作探究等等。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包括课外读物知识点的延伸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短文的写作,写作的内容就是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以及课后所收集到知识的提炼,整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去感受知识,提炼知识,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文章,慢慢地喜欢阅读,增强阅读兴趣,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就可以给学生列一个阅读书单,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者是上网的方式收集这些书籍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让同桌之间进行相互评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对文章进行优化,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3)以阅读为基础,积累写作素材语文科目本身就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要依靠大量的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够让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而且,小学生正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悟作者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牵引和内化成自己的情感输出,从而应用到写作当中。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这篇课文,能够初步掌握风景的写作方法,能够借鉴这篇文章当中对风景的写作手法。要是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跟随着录音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对文章当中所阐述的美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结合文本内容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将风景写作的一些课外读物进行收集,或者是直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就是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风景描写的一些文章,并摘抄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这时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通过手机、网络、课外书籍的方式去收集相关的素材。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素材之后,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学生的事业,而且学生在以后写作风景类作文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这些知识,并将这些内容合理的应用到写作当中,使文章变得有血有肉。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湛清莹.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

[2]刘亚娟.随文练笔,培养语用能力——谈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1)[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3]郝桂云.重阅读促积累多观察勤练笔——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11).

[4]吴朝.重阅读促积累多观察勤练笔——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写作(下旬刊),2017(05).

[5]赵小朝.让写作紧跟阅读的步伐——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6(11).

写作能力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学生;写作能力;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大部分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且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单一,课程配置不合理,课时时间短,均造成了大多数中职院校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学习兴趣低。以下主要围绕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意义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所带来的意义

(一)符合市场对人才目标需求

在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学习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就业技能,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面对就业压力,提升学生竞争力,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该课程,可以向同学们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日后进入到工作或者在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中还有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任务,通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逻辑性,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与人沟通,帮助学生满足未来工作需求,使其成长为符合现代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各种各样的书面文字资料,在某些行业,书面文字资料甚至能够影响到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如企业的企划案、通知文案、报告文件等。大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进行职称评定或者晋升时,也必须要撰写相关的论文及课题报告或发表期刊文献等。书面材料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如人们通过请柬、邮件等实现和亲朋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撰写中,都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所以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符合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过程遇到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比老旧

在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都是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重点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并不重视实践教学,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够获得实际锻炼的机会,帮助其掌握相关技能。如在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并未经历过实际写作,导致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升,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发展。目前,在大多数中职院校对于学生能力的评定标准均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而这种考试只能检验教学成果,并不能对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整体检验。在整体上就影响了学生们写作能力提升。除此之外,部分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授课老师,并不具备极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往往是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工作调换,或者临时担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这就使得学生们并不能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学习不到真正有用的写作知识,更不可能提升其实际写作能力了。可以说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发展。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专项训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各个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基础能力就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的积累程度不同,对于语言写作的认知也不同,而且部分学生对于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并不感兴趣。再加上中职院校对于写作教学的专项实际训练课时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专项训练这门课程。而通过专项训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极其有帮助的。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书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专项训练就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文章为写作对象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缺乏了专项训练,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际写作时并不能够选择正确适当的方法进行书写,阻碍的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

(三)授课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从我国各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其热度并不高,大部分中职院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极其不合理,专业授课教师对写作为课程授课时间短,而且仅向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不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写作训练。种种问题加在一起后,就使得学生并不能通过有效的实际训练,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逻辑混乱的问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教师放弃传统授课方式,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比如当老师向学生讲解公文与学术论文该如何进行书写时,由于其规范性极强,所以如果老师仅靠理论讲解并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规范性,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入经典例文,通过例文相,同学们传授规范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于写作的感性认识,帮助其写好以后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发挥及自身知识,向同学们传授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们写出更加具有文学价值的文章。最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帮助其捕捉创作灵感,提升其实际写作能力

(二)开展情境教学活动,点燃学生写作热情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建立,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写作兴趣。如通过电影片段、图片等方式来建立出相关的情景环境,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的目标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写作,提升写作积极性。

(三)完善课程设置,制定长效写作机制

各中职院校也应完善其校内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规划,建立出一个长期有效的写作机制,延长写作教学课时。为了能够让学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学校也应完善写作课程的相关配置,增加基础写作课程的课时配比,完善不同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第一,在第一个学期,要求学校开设基础写作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改善其写作思维,为日后写作打下基础。第二个学期则需向学生设置专项的写作训练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提升其文字功底。第三个学期应开设新闻写作课,使学生掌握新闻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实际撰写能力。第四个学期通过文学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掌握更多的文学题材,并提升其对于文学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四)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起作水平。要求学校顺利,必要的写作基础课程,并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写作基本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让学生提升对于写作的认识程度,提升对于写作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写作创作中,使其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们不应受到课堂教室的限制,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各外的实践教学,来使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基础知识,课外实践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写作能力,满足未来社会的职业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中,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问题。但是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写作能力,满足现代化市场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上述的论述和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中职院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汉语言文学授课的教师专业程度不高、授课方式传统老旧、课时短、课程配比不合理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打消了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写作水平,达不到未来的社会和工作需求。为有效克服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求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情景教学和实践教学法来激发学生们对于写作,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求各大中职院校完善相关课程配置,尽量延长专业课的课程时间,建立出一个长期有效的写作机制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振军.“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2).

[2]黎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1).

[3]邓华.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8).

[4]杨淑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以晋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3).

[5]谭德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9(6).

[6]邸宏香,温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9).

[7]董晓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