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0:50

文教论文

文教论文范文篇1

一、走进文本,加大读写结合密度

“存在即合理”,寻求每一篇文章的合理性,教师应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领路人,不应是教参与学生的传声筒,照搬照抄教参。现行教参缺少细化的写作目标和具体的能力训练步骤,师生对于课后的语言训练,重形式轻内容,“说说”即可,缺乏深入思考,于是考场上一切都听天由命。其实,读是写的基础,有读,有感,有悟,方有文。阅读教学的失误造成学生作文中精神的贫瘠和语言的断流。单纯以阅读为目的的阅读活动往往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化的阅读,能扩大知识面,陶情冶志,提升审美能力。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是目标明确的自觉行为,它既思考文本的情感思维,更注意了文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系统。写作技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当“教条”来信奉。另外,重视范文的指导性,并不意味着轻视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规范”和“能力”对立了。教学中也就出现了淡化写作技巧,慎讲知识的现象。写作教学无法有效进行。学生对文体知识没有深切的认识,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四不像”,要么就是空洞的文字堆砌,要么是泛泛的叙述。教材中的典型文体典型文章有:《羚羊木雕》、《孤独之旅》典型的记叙文;《中国石拱桥》说明文的典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严谨的议论文;《谈生命》情真理至的散文。《口技》、《愚公移山》的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曹刿论战》中的详略处理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知识点。明确文体,灵活运用写作技巧,也就知道了“怎么写”。文本中有效的语言信息被学生理解并感知后,便自动复制在学生的大脑中,经过反复的思考,提炼整合,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一旦受到特定时机特定信息的刺激诱发,这些语言的“碎片”将被恰当地提取出来,在反复的使用之后就形成了属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系统。通过赏析美文佳句、语段篇章。如《雪》中的名言“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培根随笔>>中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之所学,皆成性格。”这种寓意丰厚的句子更应细细品味,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通过古文、古诗品读,感受语言魅力,激发语言创作热情。骈散结合的古文句式,精准传神的古诗词领会并用于实践写作,会让学生的文章更添古韵之美。教材语言信息的有效处理也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巧用课后练习,把握写作细度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不同学段,不同文本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不同。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参照课后研讨与练习进行有目的的写作训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让学生参考雪地捕鸟的动作描写,叙述某个游戏的过程,《雪》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描述一次雪地游戏。没有见过雪的同学以写想象作文。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阶段目标也是递升的,学生“垫垫脚”就可完成,目标就有了可操作性。教材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选自《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教材做到“因地制宜”。如《月亮上的足迹》课后练习让学生写奔月时感悟,虽然编者是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但学生没有探月体验,加之学生对于此有关的科普知识积累不够,进行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科学依据的评谈。这样的习作训练对学生习作能力毫无效果。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作为写作的素材。教材中的诸多开放性练习,有些练习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写作细节和步骤指导也是笼统含糊的。学生在写作训练上也就是草草了事,对自己的写作成果无法评价,“学而不思则罔”。很难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写作能力便停滞不前。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作目标细化,提示写作要点。练习要求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第3题“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这就是一道很好的想象训练题;如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可设置讨论题、查找资料题、户外体验题、辩论题等。教师切不可说说而已,读写结合更为紧密有效;如练习写作技巧的,可采用续写、扩写、缩写、改写、仿写等形式。打好写作基础,抓好写作训练细节,这才有可能普遍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灵活处理文本,增加作文深度

文教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一般人认为,就是技能教育、知识教育,但无数的案例已经证明没有人文素质做底蕴,再好的知识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都无济于事。几乎所有的老师的工作重心,其实都在培养学生怎么就业上,而严重忽略了人的素质的另外构成——人文素质。学校教育只有三年或四年,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给学生带来一辈子的不良影响。如何加强学校的人文教育,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案例一:2007年5月的一天,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坐在教室一侧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案例二:2008年3月20日,《信息时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如火如荼地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作业如下:人物:1名首领、1名开锁工、1名司机、2名抢劫员、1名;时间:必须在7分半钟内完成。(因为开锁工一碰到后门警铃就会响,届时警察就会来到现场);限制:从银行后门到前门需要45秒;开锁工开后门需要2分钟;从后门到保险柜的距离为1分钟;前门的人就位需要30秒;穿过柜台需要30秒;洗劫柜台需要3分钟;撤退需要45秒;组织:5~6名学生为一小组。要求:根据以上的人员以及时间限制,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等的方法,以抢劫银行为目的,撰写一份企划书。

这两则消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耳钉男”对于自己的老师竟然用泯灭人性的手段肆意侮辱,这是对我们教育效果的极大讽刺。而作为“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老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居然讲解起了如何抢银行,可悲,可叹。一个是学生的无知,一个是老师的荒唐。这样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折射出了我们的人文教育的脆弱和缺失。

人的素质构成应该有两种:一是技能素质,一是人文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三国有一个真正活在了人们心目中的人物:关羽,他武功高,讲忠义,两种素质都具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布,天下第一的武艺,本应赢得当时以及后人的尊敬,可是,因为其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小人之心最终遭到了罗贯中和后人的鄙视。人在社会上其实就是展现了这两种素养,那么在我看来,更重要的算是人文素养。学生在算题的时候可能慢了些,英语单词记得有不那么准确,或者专业技能要到社会上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但在人文素质上一旦丧失或残缺不全,那就几乎宣告了这个人整体上的失败。学校教育强调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动画的,得具备制作动画的能力;学广告的,得具备创意制作设计的能力;学新闻采访的,得具备写作摄影等能力等。许多高校的课程都围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设置,人文素质则靠一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自然事件随机培养,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其实是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不能使学生成为高能低质的社会竞争者。早年在云南大学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个有力的证明,以知识能力来判断他,他应该是个优秀者。可在他的人格构成里,某些成分的缺失,综合判定他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在我看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其次,才考虑培养其成为能人,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应双管齐下彼此呼应,厚此薄彼,势必会为人才成长埋下隐患。李俊,一个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电脑爱好者,一个被杀毒软件公司拒之门外的年轻人,荼毒了小半个中国互联网。如果不是地震引发海底光缆故障,那只颔首敬香的“熊猫”,还将“迁徙”到更远的地方。从网络专业的角度看,李俊具备了令人赞赏肯定的一切专业技能,但人文情怀的冷酷以及人文素质的不足终使其成为一名囚犯。听说国内著名公司随即宣布等他出狱后要以百万年薪聘请他,笔者不否定此做法,但提醒该公司应鉴定一下李俊品质方面修葺的完好程度后再做决定。

如何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是增加人文课程课时量。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利用教学计划内课时或选修课,给学生灌输做人的思想和理念。其次,一定在评价体系上做调整。对于学生期末评价以及毕业评价不要单一地看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否,还应从品质德行上给予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当然,“处事”能力是看得见的,“为人”似乎不太好评价,尽管如此,也要尽量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标准,至少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专业能力只是你素养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的关乎生命本真人只本性的东西需要学生自己自觉修养大力完善;第三,多举办人文方面的讲座。举办讲座的作用不仅在于听过讲座后所获得的积极影响,校园内关于讲座宣传的海报本身就是对人文精神的传递;第四,专业教学也不能忽略人文素养的引导;第五,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传统文化对于真善美的表述和引导会起到特殊的效用,现在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传统的继承力十分脆弱,价值观渐渐向功利化方向倾斜,快餐文化盛行,做事能力有余,做人根基不深,需要传统文化的介入使其“君子慎其独也”、使其“善养吾浩然之气”等。

提高人文素质的办法很多,需要更多教育界同仁探讨。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发展”指的是经济;某某高中的教学质量很好,“教学质量”指的是学生的考试能力;某某大学的就业率和高,“就业率”指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还要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学校教育不能只图一时之成就,忽略为学生建立一生强健的人文根基。所以,从国家人才的需要看,从教育的基本规律看,从人格的完整程度看,笔者还是要再次虽无新意却不遗余力地呼吁:警惕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参考文献:

文教论文范文篇3

直观性是历来被称道的教学原则之一。

直观教学除了实物、教具之外,最实用的就是直观性的语言。

从理论上讲,语言从来都不是直观的,但好的、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进而直接地去感知事物,这就是语言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表现为生动形象,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语言,自然会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当读到对泰山松出神入化地描述之前,我启发学生说:“作为人,我们有你争我夺的球场竞技,有追逐嬉戏的课间游戏,有等待好友的焦灼不安,还有自我感觉甚佳的自得情态。现在,作者把这些描述统统给了泰山松,那么,这些泰山松显示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样的启发唤起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还极有兴趣地去印证自己想象中的形象。

读到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天夺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像那“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的泰山松等待的正是这些莘莘学子。于是,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这种形象的、富有直观性的语言来自教师平日的语言修养,来自教师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经过加工了的语言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趣味语言———巧妙生辉

语言有趣味,才能使学生陶醉、忘我,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促成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将会使学生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把趣味比作教学语言的”味精”。这种“味精“的作用是将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指导学生习作夹叙夹议。其时已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已很疲劳。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然后,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

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

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趣味性往往是靠幽默的语言来创造的,它决非庸俗的滑稽和浅薄的哗众取宠。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在用词的精当和巧妙上下功夫,创造一种幽默的氛围。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呼后应,血脉流通……这样,前面所说的,是为后面打埋伏,到时候就必有效果,使人发笑。”

同时应该将谐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寓理趣于谐趣之中,这样才能让人觉得像品怪味豆———鲜中带辣,营养丰富:像嚼青橄榄———甜中含酸,回味无穷。

三、修饰语言———锦上添花

语言要有修饰性,就是说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教师如能口吻生花,学生必能如浴春风,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

极富美感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我们先观看了教学录像片《荷花淀》。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说到其中的“绿”,我有意识地强调:“那不是朱自清笔下醉人的绿,也不是李乐薇笔下的那片纯绿,这绿要人们用心灵去捕捉,用精神去体味,用双眼去勾画方能寻出个中真味,那么,这片绿的内蕴是什么呢?”

由于我有意识地运用了对比和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性,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象受到了感染,语言也披上了美丽的霓裳:“这是充满生活希望的绿”,“这是蕴藉纯情的绿”,“这是饱含乡土芳香的绿”,“这是洋溢斗争精神的绿”……修辞本身具有动态美,运用得巧妙就会锦上添花,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此,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会牵动起学生仿学的兴趣。学生不但学得课文中知识,也会深为教师优美的语言所感染,进而能学得许多词语,学得优秀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延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可谓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当然,教学语言既不同于一般的口语,也有别于书面语言,所以,修饰语言也要恰如其分,切忌哗众取宠,避免买椟“失”珠。

四、抒情语言———陶情冶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不仅是用理性的光芒去照耀学生、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用情感的浪花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

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用理智所抱的信念,比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有力得多。”

教学语言的情感表现为语言的抒情性。

那来自于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极富抒情的语言,必然凝聚着深深的情感。

而教学中这种充满了情感的“高级信息”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在讲巴金先生的散文《灯》时,我描述着那漆黑的寒夜:万物是死一般的沉寂,脚下的大地仿佛在下沉,这时在我们眼前闪出几点灯光,尽管那灯似在微微颤抖,尽管它的颜色是昏黄色,但它还会使人们心中一震,因为它是光明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我被那无望的感觉攫住心灵,所以语调格外低沉、冷涩。这时,我发现学生眼里也布满了迷惑不安的神色。接着,当我自己为文中的灯光一震,用充满情感的语调牵出希望之时,学生们也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抒情性语言使学生入情,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作品的情感所牵动,即所谓的“要使别人被感动,自己首先要被感动”。

自己被感染了,成了“局内人”,把作者的情感化作自己不吐不快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一定充满真实感情。

语文教学是艺术,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创造出的艺术,只有将语文教学艺术化,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的个性来。

文教论文范文篇4

“意境”两字在许多民心目宛如只属诗歌,着实否则,“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寻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展现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全部;而且,今众人搪塞“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认可了散文的特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精致的语言建立特定的情境以托付自己的哲理情思。

在散文中意境的建立,通常有两种重要途径——以形传神和以神御形,其共是到达散文意境的融和统一,不行疏散。观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差异人物的差异人生的差异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灼而过或慢速展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奥的哲理。

(一)以形传神的意境需要循形察情

散文意境建立要领之一因此形传神,即是“议决对具体形象的传神描绘而传达出抒怀主体的精神意蕴”,转达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绪,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没关系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到达观赏的目的,得到审美的愉悦。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统一样平常,作为观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孕育发生历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传神的以为。“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风景皆云云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恰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想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组成此段美盛意境的绝不行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条理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实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临的寂静和宁滥的那般温和清静的心境呢?而讨论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清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展现了此种情形下的观赏要领。

(二)以神写形的的意境需要追问真意

散文建立意境要领之二——“以神写形”,即是“议决工具的秘闻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在这种要领下的意境,通常出现出浮夸变形的特点,弥漫象征意味。阅读这种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缘故原由,象征的配景,而这是说,这种观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故意识的探求。

波德莱尔的杰作《每小我私家的怪兽》,描绘了背负綦重繁重怪物盲目行走的人群局面。这小我私家与“怪兽”完美无缺的象征,猛烈地表现出人之生存的綦重繁重与荒诞。这种对理具有显着打击力的观赏效果,无疑需要我们对文中被异化了的人类的生存状态发出追问;鲁迅的《秋夜》中,夜空会躲闲、微笑,枣树也有情绪与知,夜空是“稀罕而高”、虚有其表,狡猾凶险,枣树则直而往上,奋不顾身,抗争到底,这样,自然风景完全在作者的主观世界中异化变形,组成奇特的意境之美。更多精致结业论文来自

我们在以为艺术形象这种扑面而来的天气味的同时,要到达审美的条理,更重要的是要追究其孕育发生配景,其目的指向。

二、观赏散文的情绪美

与韵文相比,散文如一样平常发言般率真诚,随意自由,外国散文中有所谓絮语散文,随笔散文,我国今世有发言风散文,有所谓“闲话”、“杂谈”类散文种别,在夸大散文情绪的自然流露上二者恰恰不谋而言。

简直,散文抒怀志的功效并不比诗歌差,在深入民心探幽,在要领途径的机动多样上,散文可说还胜诗歌一筹,因此,散文通常成为作者心田情绪最自然的最熨贴的托付。散文直接面临的是宇宙间最俏丽的生命体--人,直接面临的是最为富厚多样的生命的情绪体验。实现散文的审美功效,还需要循其语言表征,追寻它直抒或隐含的人物情绪,在对这些情绪的明确认同和重复体味中提升审美品位。

那么,散文的这种审美功效在阅读中是怎样实现的呢?

稍有观赏力的读者都有从阅读愉快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和体验:阅读之后,在肯定的艺术直感的支配下,艺术意象重现,与作者之间缄默清静的情绪交换出现了热潮,在愉快中得到共鸣的快感,这时间虽生吞活剥而心绪飞动,虽掩盖而毕而余味无穷……,这是在值得观赏处自然形成的“愉快点”,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常有“快绝!妙绝!”的赞美;脂评本《红楼梦》常用“宁不相杀”的点评。追根溯源,这种愉快点的形成正是在读者进入阅读观赏的田地,偶然识的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情绪的愉悦与共鸣,而唤起读者审美体验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重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爽的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回复以上的题目: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散文情绪美的有用途径。

举朱自清的《配景》为例,作者在用家庭磨难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配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局面,尤其过细入微地描绘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举措,此时似影戏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哭泣。“事非履历不知难,情非以为不知味”,若只是冷眼寓目,置若罔闻,那与我们屡见不鲜于街偶中的托钵人的以为有何相异?又何以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愉悦?此时,唯有发挥想象,换位思考,变更自己的生存体验,才气深入意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挂念,那种不忍不舍,满怀盼望而远景黯淡,相互交织的庞大以为。

但仅仅是变更想象,换位思考,还只是促使“愉快点”的形成,停顿在“明确情绪,引发共鸣”的条理上,不够以说明进入审雅观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绪美的观赏,还必须要求对在形成的为自我所感知到的情绪举行追本溯源,探索出一番理思考的“所以然”,而这一番“所以然”的得出历程则可见出读者的观赏门道,其效果也正可见出读者的观赏脸阴来。

再举《背影》,文中引发我们共鸣的天伦之情——父爱,为什么在当时的作者却未能明确,“真是太聪明确呢”?为什么直至“近几年来,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之际,收到父亲的灰心而故作达观的信后,作者对父亲的挚发才得以象火山一样喷发呢?(——而这千言万语只成绩又一个“背影”!)对这些题目深入分析,不光要变更自己的生存体验,而且可能需要借埋头理学、历史学、美学的知识配合加入解读。山东李洪昌老师在其“教学感悟”中悟出以为父子在时间、空间情绪的适当间隔孕育发生了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6期)这种对情绪美的缘由的理追溯就使观赏历程有了实着实在的着落。()

人的情绪是类似的,差异履历差异阶级差异时期的差异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到达部分地继承作品的田地,要害是看你在什么理配景下,沿什么途径入手、探幽,也即是说,观赏散文的情绪美,不光要“通其情”,而且要“晓其理”。张炳隅老师在其《文学观赏学》中用“通情达理”概括,正是其意。

三、观赏散文的哲思美

小说展现故事风景,让读者在领略其风景的同时,步入看不见的故事的深入,悟着名贵的人生伶俐;诗歌表现情绪,读者总是被诗的意象、情绪和想象本事所牢牢吸引,在诗的阅读中得到的更多是情绪宣泄的快感,是破解解读这种宣泄途径后的愉悦。而散文,从历史的隧道中走来,更从人间世相中展现而出,自有其有别于诗歌、小说的寻求。

回首散文走过的足迹,战国时的《左传》作为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作品,善于记事写人尤其善于战争,而叙事散文的丰碑《史记》则进一步发扬古代叙事散文的纪录笔法,唐宋作为散文的黄金时期,叙事当中挟进了抒怀议论,明清小品散文把情思信息逐步宣扬开来……,以下至今,才是我们较为熟知的现今世散文,这暂时期的特,用郁达夫的话来说,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散文中所表现的天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鲁讯的沉郁博大、朱自清的清新淡雅、张爱玲的传神玄妙、丰子恺的幽默拙雅……无不具有光显的天特。(本免费论文文来自)

恒久以来散文以纪录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搪塞人生世相的几多关注,几多思索,几多探索。在这个种根之上,才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的情思。因此我们可以说,散文是体验进程的产品,是纯洁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即是作者搪塞人生世相的思考,搪塞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即是渗透渗出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罗丹提及其著名的作品《思想者》时说:“艺术人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开导的思想和意图。”这句话适用于散文。

观赏散文这种奇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地明确散文的哲思。

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肯定的角度,受制于肯定的时空,因而,无论其寄寓或所以为到的哲思都逃走不了注定的死角。但历史社会文明的庞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行以用一种模式来解释世界,无穷纷纭的世界、千般千般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扶引,开放地接纳、明确,由此而拓展着自己的相识空间,从而更好地前进审美品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今世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天色彩的一篇,其艺术熏染力不光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样平常奇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味,而且来自于本应茂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时光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灾的运气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现实受骗一个西席喋喋不停于记叙的要领、素材时,门生早被这其中具有哲理忌昧的永恒命题的探寻所激动,只管以其经验,他并纷歧定知晓该怎样观对这份激动。)本免费文转自

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奇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急躁的年月而益显奇特,因其存在于作者的遭受恶运之中又宛如显得云云平凡,只有分析一个时期的寻求,明确群体与个体的气力之比,只有明确了史铁生的插队生活,他的青春空想,才气明确谁人发出亘古疑问的刹时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田地的困难决议到在特定的群像配景中加以视察,如屈原、如司马迁、如老舍、如哈姆雷特……,那么“生”大概“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题目,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悲剧感由之而生,审美演厘革累积人生,洞察生命,——而这,需要开放的眼光,辽阔的视野。

虽然,观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当心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不行以伶仃地抽脱离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看法。

四、观赏散文的情势美

黑格尔说:“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终极是从感事物,从自然取来的;大概说,纵使内容是心灵的,这种心灵的工具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才气掌握得到,才气表现出来。”这即是说,文学的情绪美和哲思美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情势美。美学家有个命题叫“美在情势而不即是情势”,说明情势与内容的调和统一才气铸成艺术的美,其关连犹如衣饰与人体,相得益彰,才气称之为美。-

刘勰以为文学可有六观:“一观体制的部署;二观描文辞的布置;三观怎样警惕他人而厘革;四观或奇或正的表现伎俩;五观怎样运用事类使用内容富厚充实;六观语言语的音韵节奏。这“六观”可作为我们对散文情势美的一种参照,这里撷其要归纳成如下的观赏要点:

(一)验证篇章结构的“适当美”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只管可以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但绝不会是一样平常散沙,尤其是优秀散文,其内容应该是一个团体,是一个调和统一的有机结构,内容的团体要求便带来内在结构的恰在利益的张力和活动要领,使文章的篇章结构更细密地附着于内容之上,以致与之血肉相连,息息相干。在翰墨的散与整,质料的疏与密,文笔的繁与简,结构的开与合收与放的关连上,能够凭据文章意境的要求,作者情思的要求而处理好这些关连,这样的篇章结构便成称之为美。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善用工笔细描的写景散文,重心在梅雨潭水之“绿”,文笔就“简”在瀑布,“繁”在潭水。简笔略写和繁笔详写时,又看重疏密之分别。繁笔详写潭水,先是正面展现,又从旁遐想开去,用他处质色各异之“绿”来陪衬,来渲染,却止于平常而及,传神而已,开放的款式中又有疏密相间之美。整个结构多姿多彩,摇荡生色,把个抽象的“绿”色写得夺民心魄,使人为之心醉神迷。这样的情势处理与作者对梅雨潭生气勃勃的绿的赞美已完美无缺,语言的张力与内在情绪逻辑的推动相辅相成,难分相互,虽然是我们所赞美的美的结构。

(二)验证语言表达的“外饰美”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修饰,文体的运用,章句的排列等若配合和当,通常使作品更为精致,表现了外在装饰般的感人的美。对这种美的观照和审视将强化我们观赏历程中的审美愉悦,也加深我们对散文美的多方位的相识。此方面例子举不胜举,不再赘述。

教诲部“八五”和“九五”两个美育研究的计划课题,提出了将美育向各学科教学渗透渗出和各学科教学向审美特质偏向转化的教诲教学理念或模式。新大纲夸大语文学科要“作育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肯定的审美本事。”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行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学语文新课本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谊浓重,文辞精致,构想绵密,语言富有情绪和哲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富厚多样的情绪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情势。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观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气有用地前进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作育和提升门生的审美素质,真正表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参考书目

1、汪文顶《怎样写散文》(海峡文艺出书社1992年8月)

2、孙绍振《审美价钱结构与情绪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书社2000年)

3、张炳隅《文学观赏学》(上海教诲出书社1991年12月)

4、于君《生成与创意》(北方文艺出书社1991年10月)

5、刘勰《文心雕龙》

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01年第一期至第六期)

7、《语文月刊》(期刊2001年第一期到第七期)

文教论文范文篇5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发现,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得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不亲自“下水”试一试,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我奉劝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劲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光点,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文教论文范文篇6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都匀一中

审稿:邓训shì@①

文教论文范文篇7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表二各类文体及其知识要点统计表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这样三个年级、六册课本六个层次。知识要点包含阅读和写作在内。这样我们有八类体裁,构成八个系统,再加上阅读和写作两个系统共十个系统,对这十个系统所组成的语文结构可以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三各类文体及读写能力一览表

(附图{图})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都匀一中

审稿:邓训shì@①

文教论文范文篇8

一、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是情感产生的基点

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辛苦更难当,但魏书生却在两千多日日夜夜里,写了150多次申请,才实现了从教的心愿,这份执着的情感是他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他在1980年初的日记中曾说过:“对中学教学,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由于在教学经验上是零,为着对得起学生,我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即冷不下来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力气。”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热情”,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他分析班级中差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用时代的要求去激发学生情感,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学生智力的规律,增强信心、掌握方法、定向活动、规则活动、惯性运动五步,这实质上是学生情感启动、维持和恒定的过程,它又必须建筑在教师积极的情感基础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1]

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有一个支点,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魏书生刚教书时仅初中毕业,但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正是付出了辛劳代价,才收获到了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学生在上课时,在课外活动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师的模范作用和个性品质,这两条是教学教育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2]魏书生甘于清贫、心胸开阔、积极探索,这种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渗透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处于这种情感熏陶下的学生必定会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配合才能和谐一致,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商量商量”是情感交流的起点

魏书生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他刚教语文的时候,也曾海阔天空津津有味地满堂灌,但他不久就对那段可悲的教学生活加以总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民主气氛,思想没有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去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怎能搞得好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魏书生就开始了新的教改历程。他深入到学生中去,具体感受体验他们的情感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向老师敞开了思想情感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教学要求情感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老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教学,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的牢固的学习愿望,学习效果怎能不突出?

当然,实际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简单,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有其不稳定性,他们已很少直接向老师、家长倾吐心中的情感,这种闭锁性心理特征,就使得教师很难知道其细微复杂的情感,教师如能征得学生的日记这个情感宣泄和引导的重要载体,把这作为一个中介,就可获得合二为一的交流效果。在魏书生的每个学生三年完成1000篇约24万字的日记里,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这些不仅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可从中看到学生情感完善的轨迹。教师既指导了学生作文,也正确引导了学生做人。

抄录格言和座右铭是魏书生所教班级每个学期必做的两件事。每个学生在选秆言时就必然经历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和接受情感熏陶的过程。抄写的座右铭结合着自己的思想实际,它起着督促和矫正作用,如有一个学生的座右铭是“闭住你的嘴”,原来他担心自己闲话过多,认识到这一点并写下来,本身就体现着敢于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的积极心态。学生在做这些事时,情感始终处于正向流动状态,这一切为其课堂教学创造了一片和谐的天地。

三、愉悦的氛围是课堂激活的共鸣点

十七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情感的显著特点是感染性。课堂教学的情感起动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的上课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染,产生愉悦激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疾言厉色或冷若冰霜,都会带来学生的郁闷恐慌、思维迟滞,降低教学效果。魏书生从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上课就全心全意投入,除此而外,他还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时他让学生唱歌,消除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有时采取集体朗诵的方式调节气氛;有时采取口头作文方式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时到课堂外上课,甚至出些“剧场简介”之类的题目让学生观察说明等。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初能很快拉近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集中了注意力,为课堂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气氛,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学生的情感激活自然起源于教师体验的情感。也许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含情量”丰富,易于挖掘,议论文、说明文又怎能体现情呢?其实不然,语文课堂教学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流动,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语文教师要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并精心加工制作,以情引情,学生才能产生心理位移,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复杂的情感信息。比如讲《回忆我的母亲》,魏书生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无比深沉的爱,与母亲永诀的悲痛。讲《大自然的语言》,就引导学生去说明身边的事物,讲盘锦大水产生的物候因素,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怀。讲古代诗词或离现实较远的作品,就让学生在大脑荧光屏上去再现图景再现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流动。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从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的“法”,并不是教学的一套套方式和方法,而只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对学生施加一系列情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和感情,又可以引起学生欢乐、愤怒、痛苦、惊异和同情的体验。”[3]魏书生也正是把学生当成了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完整的人,去注重激活其情感体验,课堂才活起来。试想,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一台台“录音机”“复印机”,这“独角戏”如何能吸引人,课堂教学又焉能洋溢着“情”的氛围呢?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世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适合每个人的个性,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是同学生的情感格格不入。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最高层次。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定向”使师生的情感集中指向了具体的目标;“自学”“讨论”使全班学生口到、眼到、手到、耳到,参与教学的热情强烈,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全神贯注,思维积极,“答疑”使学生的情感进入了“愤悱”的境地;“自测”“自结”使学生的情感由被激发而被引导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由此可见,“六步教学法”就是“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愉快地投入,愉快地参与,愉快地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其变化就如同人物的情感变化一样,奥妙无穷。

人的情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师生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不可能都处于一种平面的或正向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师生善于随时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魏书生从十个方面构建了情感调节的立体网络,这些方面涉及到教学环境、师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既表现了感情的强弱变化,也表现了各种不同情感的转换变化等,课堂的情感律动节奏和谐分明。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注重了某个侧面的研究运用,但很少有他这样用得全面、活泼、自然。

魏书生还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感情。他曾举例说,如对于孔乙己,有的是同情,有的是气愤,有的觉得可笑,极少数还有认为孔乙己可恨的,这时教师就应当去扶植正确的感情,排斥不正确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把感情上升为理智,并形成积极的动机和行为。

课外作业和考试是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作业是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考试则是为了收集检查这种反馈信息,这当中也都伴随着情感等非智力成分。但魏书生十多年来都是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这是否意味着这种反馈输出的脱钩呢?魏书生的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是否意味着没有这种信息的反馈呢?显然不是。自己留作业,同学互相考,学生积极性高,他们不但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受尊重,而且也避免了学习的重复浪费,避免了教师心血来潮时大作业量的冲击和无作业时的闲散状态,定量作业使学生的思维列车得以匀速行驶。而且魏书生也不放任自流,他总是想方设法把上进情感纳入一定的轨道,及时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四、“大语文”——生活和语文的情感交汇点、终极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可以成为大语文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诠释,而魏书生更用其丰富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魏书生探索了在广阔环境中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中学语文,在课外阅读欣赏中学语文,在社会活动中学语文。具体做法这里不作细述,单提他的几样新招儿。一是班级日报,这是班级学生自办为同学学习服务的。魏书生的班级讨论规定,有关本班的内容必须占60%以上,这份报纸,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班级学生活动,这既起到督促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关心自己的报纸,生活和语文学习情感在这里交融,其德育功能也得到了自然的体现。另一招是日记和说明书。日记是学生自我心灵的解剖,说明书是对一件事的过程的叙述和认识,这体现了人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也是语言表达的积累过程,一举两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改革,“情”是其改革的基点和核心,它起着导向和强化作用。“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魏书生和他的学生们把我们带进了情景广阔的新天地。

注:[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P20。

文教论文范文篇9

二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就以正在手边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为例,其中也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问题。

三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作者写到药品送到平陆以后,便很快结束全文,对平陆医生如何抢救的情况,几乎没有交代,更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再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枪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角色所要做的“激活”的工作(当然实远远不止这三方面)。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活”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是相对次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础上做好“导引”的工作。这样几种情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导引”的作用:

一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又叫无价值思维。只有当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明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注意到前者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而不少老师对后者却注意不够,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担心。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火车需要轨道/机器需要发动机/自行车需要链条/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的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为了思维而思维。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二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况;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教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比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的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认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表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专家的观点就都对吗?编教材的不就是专家吗?对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吗?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牵强附会吗?“因为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的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介绍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三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而是偷换话题,因为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这也反映了前面所说的逻辑思路不正确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和思考,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如果再提供一些关于探索石钟山得名的资料,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则更有价值了。而后者对于前者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

文教论文范文篇10

1.串讲课型。

对于初学文言文,或遇到文字艰深的篇目,设计以串讲法为主的串讲课。

如教初一册中的《论语六则》,考虑到学生才学文言文,加之这些孔子的语录含义深奥,我便设计成串讲课。

使用串讲法应从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该串的串,该讲的讲。一般可先提示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然后再一句句、一层层、一段段边串边讲,或讲中有串,最后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全篇。在教学中,要将串通和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忽视讲解,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望文生义,对文义理解较浮泛;如果忽视了串通,会使学生掌握课文支离破碎,半通不通,语不成章。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课堂的呆板,可以辅以提问或学生试讲,以活跃课堂气氛。

2.评点课型。

对文字障碍不大的课文,设计以评点法为主的评点课。

如教《六国论》,全篇文字浅显,但用词精当,论证深刻,宜适当进行评点。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这一小节,可先总评:“这几句是指责赂秦者不爱惜用血汗创造的祖业——土地。割地如草芥,仅得‘一夕安寝’,是极论‘弊在赂秦’。”然后略点出:“‘今日’‘明日’,言割地之频;‘五城’‘十城’,言割地之多;‘一夕’,言时间之短,‘起视’‘又至’,言秦之无厌。这些,都是强调‘弊在赂秦’。”

采用评点法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每段的评点都要有所侧重。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评点时才能抓得准,点到要害处,一语中的,画龙点睛。一般地说,应当抓住以下这些地方来评点:

(1)抓题旨。

所谓“题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国论》中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都是题旨所在,评点时应当首先抓祝。

(2)抓难点。

有些是词语难懂,如《登鹳雀楼》中的“依”“穷”;有些是关键语句,如《鸿门宴》中写刘邦轻车简从到鸿门谢罪,和项羽相见,有一段辞令: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卩。”从全文来看,这是情节转折的关键。刘邦表白“不自意”,一方面说自己并无野心,能先入关破秦,事属偶然;另一方面不露声色地巧妙地恭维项羽,迎合项羽高傲的心理。这娓娓动听的辞令,使项羽解除了思想戒备,把事情缘由和盘托出,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这些地方,教师予以评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3)抓重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而确定重点。重点的地方就应评点。

3.学生试讲课型。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经教师提出疑点和难点并有一定的预习之后,可大胆地进行试讲。如高五册中的《促织》《治平篇》等课文。学生试讲后,教师要加评价,肯定讲得好的地方,指出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4.自译——归纳课型。

有些课文,含古汉语知识较多:有通假字,有一词多义,有词类活用,有使动和意动,有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这样的课文,可提出具体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译,在自译的基础上,归纳文中有关古汉语知识,最后教师再归纳、订正和补充。

如《论积贮疏》,这是一篇课外自读教材,我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自译课文,归纳文中的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用之亡(无)度至(纤)至悉大命将泛(fěn)何得不蹶(缺)畜(蓄)积足恃罢(疲)夫羸老南田每(亩)卒(猝)然殴(驱)民归之农衡(横)击直为此廪廪(懔懔)(2)名词活用为状语:民且·狼顾(3)形容词用如名词:怀敌附·远(4)使动用法:·怀敌·附远殴民而·归之农(5)意动用法: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6)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未·之尝闻莫·之或止莫·之振救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胡以相恤·胡以馈之·何为而不成·何招而不至。

通过这样归纳,就能系统掌握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并以此文为例,让学生学会对其他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