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际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9 09:31:04

文化交际理论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1

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毕继万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应用》一书,从文化差异对比研究的视角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书将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法。作者的主要观点有:要学习第二语言就必须学习跨文化交际,必须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第二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会识别和处理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书共有七章。

第一章梳理了近20年国内文化教学研究成果,评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内涵与意义。第二章评介了中外九部相关论著,讨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第三章评析了文化差异与文化对比研究,强调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第四章提出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新阶段与新展望,指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整方向,不断排除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与障碍,将我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破除欧美中心论的统治,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探索适合中外交往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体系。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跨文化比较论和跨文化交际论的异同和关系。第六章延续前两章,讨论了“面子”与“关系”两种研究理论分歧带来的启示。第七章总结归纳并讨论了语言与文化教学和习得问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道怎么办,要“学会三个‘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从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保证跨文化交际正确而得体。

各个章节结构缜密、逻辑清晰,开头部分都从研究问题入手,介绍和分析相关研究理论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本章节将讨论的问题,引导读者对章节主要内容有一个思考性认知;正文部分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案例阐述和分析,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的各种表现,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结语部分则阐明作者的观点,最后都落脚到如何恰当应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不断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能力;高校德语教学;文化差异

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无论是学术、日常旅行还是商务合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交流的增加,学外语、会外语的人也不断增加。外语课堂中更多的是将学习重点放在语言层面,也会结合文化因素进行讲授。

1定义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际行为。课程的出发点和目标即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增加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建立合适的交际方式。文化因素的准确定位与导入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正确实现性至关重要。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立于德语专业课程的高年级阶段,不同于国情与文化课程。

1.1文化

学术范围内对于文化的概念有超过150多种解释,汉语和德语字典都对文化进行了定义。《新华字典》从广义和狭义对文化进行区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则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民族特性,也是意识形态的体现,并作用于社会。这和德语中的部分文化定义所对应。通过表1中汉语和德语文化概念的对比,其关系用图1表示,即德语中的“文化”除了汉语中我们所熟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以及知识能力外,还有“开垦”“栽培”与“种植”的含义。跨文化交际所研究的对象即为两个语言定义中的重叠部分。图1接触跨文化交际前,学生往往对于“文化”概念的认知为文明,物质财富如物质遗产、精神财富如“饮食文化”“节日传统”“社交礼仪”“高校制度”等国情文化课上所包含的内容。这更偏向汉语中的广义定义。而狭义的、由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的文化定义则有陌生,即德语中“Wert”相对应的文化范围。前者也由社会与群体影响而来,但基本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可称之为“静态”文化。后者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变化,两国因历史、政治等诸多因素而不同,甚至同一文化概念在本国内的不同阶段也不同,可称之为“动态”文化。Hofstede在其理论中将文化区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指精神财富如教育、艺术与文学,第二层指含第一层在内、又包含基本日常文明、风俗习惯的现象(如饮食、情感表达、社交方式等)总合,也与这一理念相符合。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对于文化定义的区分与范围的限定是第一步,也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到课程重点,准确定位核心内容,而不是在提及“跨文化交际”时依然只想到两国的不同饮食及日常文化。

1.2跨文化交际

交际的实现包含语言与非语言层面。两者看似分离开来,却又紧紧相扣。SchulzvonThuns指出,交际是从信息发出者(Sender)将信息(Nachricht)传送给接收者(Empfnger)的过程。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关系的不同、所占角度不同都会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比如一位教师走入教室后看到没有擦的黑板,会说“黑板没有擦”。这时可能会有同学上去擦黑板。虽然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出“请同学擦黑板”,但由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有的同学会从关系层面听出言语的“话外之意”。也许这位老师这堂课并不使用黑板,也不在意黑板是否已经擦干净,而仅仅只是陈述一下事实。又或者老师确实想用“话外之音”来凸显师生间的关系并期待学生获取后行动。但如果是后者,而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却仅仅听出了“事实”,那就会产生误解、矛盾及不满。所以在交际实现的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所处的位置及二者关系会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果。尤其是男女思维的差异会导致沟通的误会发生,因为二者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立场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一点在情侣关系中的沟通中显得更为明显。情侣中男性的表达往往更趋于事物或问题的客观陈述层面,而女性则多从二人情感关系切入,弱化客观陈述,锐化“弦外之音”,所以往往“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继而引发误解和争吵。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都会有相似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沟通问题。无论是语言相同甚至所处境遇不同;在国际交流中也会发生误解,后者即为跨文化交际。弱化或减少交际中的误解或由误解带来的争吵需要注意对于副语言因素的运用,如音调、音量、语气词感叹词。这些辅助语言因素的要素对成功的交际有辅助作用。如命令的传达不可以用聊天的商讨语气,同样,随着经济发展、媒体的飞速运行,有很大一个群体更加倾向于网络聊天,形式多为打字。如果不辅助以颜文字、表情包、语气词,文字信息则仅限于事实层面,而信息接收者又恰好更多从关系层面解读信息内容,对于接收者来说则会过于严肃,交际难免会产生一定障碍或误解。非语言信息如手势、表情、肢体语言也会对交际产生影响。美国的ok手势代表可以、行、好,而在西班牙却是带有侮辱性的;中国人之间的身体距离和德国相比也更近,德国人交际时的身体距离为一臂长,而中国人则往往要更近些。如果两方在交际时不了解,德国人会感觉中国人离得较劲而产生不适感,进而向后退,而这一动作可能会被解读为有意拉开距离、不愿深入交往、距离疏远,这时在交际双方中会产生心理认知和定位,两者的交际行为与效果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德非语言因素异同的区分与积累也尤为重要。除了多看、多了解多积累以外,也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差异,从而加深对非语言因素使用的重要性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使用情景教学或模拟场景练习,让学生从仿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中获取。这种练习对于学生的难度也较小,因为学生更加需要注意的是除语法、词汇外的因素,难度更小,学生们的参与度更高;由于亲身模拟而产生的切身体会也会让学生的认知更深刻,从而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感与准确认知度。教师可以在课程初期设置跨文化交际接触场景,如不同文化间的首次见面情景。教师可收集或设置不同文化间的见面模式,其中有和学生们固有认知吻合的握手、拥抱,也可以有拍头、拍肩等日常常见但不代表见面打招呼的行为,同时也需要有与学生已有礼貌行为完全相反或不在见面场景范围内的行为模式,如一言不发的沉默、过于亲密的肢体触碰等。场景模拟一方面是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行为模式有所了解,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异文化的差异敏感性。

2课堂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看待差异的客观性,对于跨文化交际场景中所出现的行为或思维异同进行对比归纳,也对产生的交际不成功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的行为模式,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相关概念有所区分却又紧密相连。在学生接触相关理论前,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的呈现往往会将原因回归于“文化的不同”,进而为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不同。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目标则是深入了解具体的差异,并可以用客观的角度看待差异性。每一种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形成都与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学习也是对两个文化群体的全方面深入了解,所以在课堂中,实例的运用尤为重要。学生虽对本国的文化现象与行为模式已有较深刻的了解,但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了明确并加深学生对于研究范围的准确认知外,跨文化交际还包含思维定式与偏见、文化维度、文化休克等学术理论。学生在明确学术理论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用其指导文化对比、分析文化差异。

2.1场景模拟

场景模拟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从亲身实践中加深对差异敏感性的认知。对于短时效、少语言的场景,由学生进行模拟的效果会好于将其作为案例直接进行分析,比如不同文化间的初见及碰撞。场景模拟对于代表异文化的学生有更高要求,教师需强调,在场景模拟时学生要跳出已有的文化行为模式,从而更加真实还原文化碰撞中所会出现的问题,进而辅助师生用客观的角度结合理论进行文化差异分析。如初见场面中,代表中方的学生通过“握手”传达礼节。其他文化中的见面礼节中,对于拥抱、握手等已在这个同学现实认知中的行为模式,双方的和谐度更高;而对于亲吻、沉默等行为模式,代表中方的同学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拒和不解。与此同时,由于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知握手这一行为模式,所以代表外方的同学会更容易预见文化碰撞时产生的差异,而中方同学则不然。已有的本国文化更加容易运用。这说明在其他模拟场景中,需要尽可能跳出已有思维模式,才能使认知更加客观、印象更加深刻。

2.2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可以用不同话题或主要围绕某一理论进行展开。如对于中德两国不同的称谓现象可以从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进行展开;对于中西方碰撞这本书中所出现的对比插画可从“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德国人”角度出发,作为思维定式与偏见的切入点;甚至是当下的事实新闻,从肺炎疫情以来,通过两国不同应对措施与相关举措也可以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进行分析,而德国的政策颁布与落实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又与其典型的规避不确定性这一维度不可分割。如果不从某一话题展开,而从理论层面进行案例整合,那么权力距离也可以通过学生熟知的中德学生与教师沟通方式差异性等案例展开。再次,跨文化交际理论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紧密相连的,同一个案例可以从多个理论维度去分析,比如对于中德两国签订合作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说,既可以从高低语境进行分析,也可以反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的差异性。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正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全方位认知中德思维模式与行为差异,在日后的不同交际场合中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来分析差异性,从而指导交际方式、更顺利的达到交际目的、有良好的交际效果。

2.3真实的交际场景

除了由学生自己进行场景模拟、分析已有案例外,最直接、真实性最高的是直接与德国人进行接触或观察实际交际过程。高校学生的学习相对更加自主,对于信息的选择判断也有自己的标准,所以教师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作为保障。不亲身经历的实践往往在认知程度上和实践经历有差异。同时外籍教师或友人也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交际场景的设置或准备,继而让学生更加直观、真实的进入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对接的场景中。对发生中的交际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不能忽略上文所提及的非语言信息,即对于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与言语信息的结合。影视作品或小片段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在文化融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除作品中直接表现中德双方差异或由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冲突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于德德间或德国人与外国人的交际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下的观察分析,进而联系到中国相关或相似情况中的异同点,由此对比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差异,进而提供思维的转换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式,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提升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以在日后的具体场合如日常交际、商务谈判中有客观理智的判断,而不是简单归类问题、只评判对错。

参考文献

[1]KaiBartel,ThomasKempa,InterkulturelleKommunikation-inter-kulturellesManagement.商务印书馆,2016.

[2]侯继红.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合肥学院学报,2004.11.21(4).

[3]杜蘅.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中州大学学报,2010.4.27(2).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策略

我国新版《大学英语指南》将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和性质确立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人文性目标主要指跨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一定跨文化知识,有较好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理解不同文化现象,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睦共处、有效协商、平等互利合作的跨文化人才。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具有文化自信,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1](77-92)[2](2-10)。

1.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教授学生具体的语言知识如单词、语法、句型等,强化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忽视在生活和职场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英语,实际是一种较偏颇的做法。单纯的语言技能培养无法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匮乏会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无法正确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出现的问题,造成误解,遭遇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中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倡导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英语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均明确指出传授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这一任务,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跨文化交际教学碎片化,不够系统。宋莉(2015)[3]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水平及跨文化交际教学状况。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并不清晰,有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同于教授文化传统、文化习俗等跨文化知识,有的混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跨文化交际培养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教学框架,跨文化交际教学关注的往往是主流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的思维方式或零碎的文化知识[4](254-273),而非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不成体系,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2.2“二元对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式占主流。由于长久以来英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我国部分英语教师往往把英美文化作为标准,教学以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尽可能趋近英语母语者水平为目标[4](254-273)[5](89-95)。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造成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二元对立”,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实际是内化英美文化的过程,使语言学习者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无法培养学生通过跨文化交际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跨文化外语教学既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又有别于西方文化教学课程。跨文化教学要通过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帮助学习者比较目的语言文化与本族语言文化的异同,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6]。“二元对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式使“外语学习者内心存在一种冲突,即本族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冲突”[7](233-254)。跨文化交际教师应该教授跨文化沟通与协商技巧,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和谐共处的“第三空间”,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生和沟通转化[8](73-79)。2.3教学以教师讲解跨文化知识为主,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虽然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多轮教学改革大潮,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难以实现。英语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由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在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课堂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过多干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虽然了解了一部分跨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又没有提供跨文化情境,没有进行跨文化交际技巧训练,学习者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地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和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误解。2.4跨文化交际教学师资匮乏。研究表明,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英语教师队伍整体国际化水平不高,部分教师本身没有跨文化经历,不了解跨文化经历中的问题,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巧缺乏,无法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交流。部分教师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讲解,没能分析背后隐含的跨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意识地解释部分教学中涉及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技巧,但是涉及真实跨文化场景的教学内容较少或几乎没有,如:模拟人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结合本人或他人的海外留学或生活经历讲解跨文化现象、邀请外籍教师或友人给学生做讲座或面授跨文化知识等[9](106-110)。教师本身能力不足,介绍的跨文化知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不但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且与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社会不相匹配,不能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3.对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启示

3.1进行系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碎片化不够系统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应该逐步增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可以作为大学生完成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后续提高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以便教师系统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培养应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模式。在西方跨文化交际教学和能力培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根据国内英语教学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在理论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围绕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实践方面,有些学者将理论框架应用于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如:顾晓乐(2017)[10](79-87)以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语言文化交际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别建构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型。理论模型研究语言、文化和交际行为的相互关系,主要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组成,各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如何,通过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动态化和沟通性特点,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释,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层面扩展到实践层面,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用实践模型检验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国内外代表性跨文化交际模型相比,该研究提出的培养模式关注“第三空间”的建构,有利于改变语言和文化对立的局面,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单一的“工具论”外语学习动机,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关于开展跨文化外语教育的要求,还适合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状况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型。顾晓乐(2019)[11](67-75,96)运用跨文化教学实践模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在“第三空间”视域的应用。虽然该研究教学对象人数较少,课程持续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该研究以国内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为广大英语教师开展跨文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中应勇于借鉴国内本土化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尽量全面涵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方面,全面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构成,以比较成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模型为指导框架开展教学,使跨文化教学更系统化、科学化。3.2摒弃“二元对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式。1994年Bhaba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批判了跨文化交际中两种文化相互对立的“二元对立”观点,认为两种文化在交流冲突过程中能够彼此混合交融,形成一种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混杂文化,即“第三空间”[12]。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妥协,进行解构与重构,最终形成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文化既不是纯粹的目的语文化,又不是纯粹的本族语文化[13](48-55)。在我国,近年来受后现代主义批判思想的影响,众多学者提倡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遵循多元思想和文化相对主义,批判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将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对立,只关注目的语文化,忽视本族语文化的“二元对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本质、重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当在“第三空间”视域下,解构传统的二元对立方法论,引入本族语言文化,通过建构本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言文化交融的“第三空间”,了解本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言文化的异同,反思跨文化行为,使学生认识跨文化冲突的本质,学会在文化冲突中协商,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成为具有文化自信、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人才。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后,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换位思考,多角度分析冲突双方的行为动机,找出导致跨文化交际问题多种可能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讨论完毕后可以设计虚拟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帮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相互交流,既学会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又使对方了解本族语文化,向对方阐释自己的行为动机,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交际双方恰当充分地交流和平等协商,找到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即建立“第三空间”,增进文化了解,消除误会,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球化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是跨文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跨文化教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非常有必要。在当前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没有意识到跨文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缺少海外学习的经验,在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无法得心应手地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及其原因,更无法针对跨文化冲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提高对跨文化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作用;其次,学校要定期举行培训,选派教师出国学习,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逐步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三,学校要积极录取外籍英语教师,加强外籍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外籍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3.4采取灵活多样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水平。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层级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水平较高学生可以阅读稍难的文章,涉及较高级别的句型句式、词汇等;水平中下的学生可以阅读简单的文章,涉及的词汇都是基础的,文章简单易懂。结合教材,分层教学,有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学可以围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态度、知识和技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堂上可以开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任务等活动,课后可以布置真实交际、撰写反思日志、进行正反写作等任务。比如:教师针对某一跨文化现象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理解跨文化的英语。为了更好地开展交流讨论,教师要完善合作小组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时,评价方式以捆绑式为主,捆绑式评价方式是把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得分相加进行比较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及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团结互助完成学习任务[8](73-79)。此外,角色扮演、模拟任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缺乏真实情境的问题,学生通过在模拟情境中进行交际,实际运用所学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课后的反思日志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交际技巧,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以调整和改善日后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和交际技巧[11](67-75,96)。正反书信写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包容而非敌对的跨文化态度,使学生努力化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矛盾冲突,消解误会。除此以外,跨文化教学可以建设教学团队,开发在线课程,录制微课或慕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改革。3.5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过程和方法。英语教学不能只教不评。跨文化交际教学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往往存在重过程轻评估的现象,即使有教学评估,手段也相对单一。在跨文化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授和训练,还应当重视评估对教学实践的反拨作用。教学评估应贯穿于课程全部教学实践过程,而不仅仅在学期结束时应用;评估不但有质化评估,而且要进行量化评估。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反思日志、书信写作、模拟交际等质性研究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估,学期末可以通过访谈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效果。量化评估方面可以设计跨文化交际测评量表,学期初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前测,期末进行后测,通过量化分析测评数据进行评估。通过多种教学评估手段判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4.结语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关联翻译交际语境效果

1.引言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

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isa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5

最早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的是Gumperz(甘柏兹),他曾经在1982年出版的《会话策略》一书中详细阐释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渊源、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甘柏兹指出,互动社会语言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充分认知会话参与者在言语会话的互动中如何对言语、说话行为以及交际策略所承载的交际意图进行细致的理解与分析,当然参与者对会话的意图理解既存在成功的一面也存在失败的一面。社会互动语言学更重要的就是将语言和会话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的意图有机联系起来,将交际者的会话意图、交际习惯和策略以及言语表达的方式融入到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研究机制中,其主要理论倾向有三方面:

(一)更重视交际习惯和社会观念在交际中的作用

甘柏兹认为社会互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基础就是在深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会话交际范例的基础上,研究会话参与者如何正确利用社会背景和交际习惯来进行正确的交际。他认为社会文化和背景以及习惯规约影响着会话的形式和理解,会话形成所构筑的话语单位、语义的范畴、所选择的词汇、语言的音调幅度等都受到会话参与者社会文化和背景的影响。在会话中,说话者应该通过具体的语境或者对话意图和文化背景的分析,选择合理的会话互动机制,所以说互动双方交际得以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共同的社会习惯和交际认知。例如,甘柏兹在《会话策略》一书中,讲述了这样的一段会话案例,一名黑人研究生奉老师之命前去城内低收入的一个黑人家庭去做采访,采访之前,该学生已经和这个家庭取得了联系,去采访时来开门的是这家人的丈夫,此人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Husband:Soyouaregonnacheckoutmaollady,hah?Student:Ah,no.Ionlycametogetsomein-formation.Theycalledmefromtheoffice.之后主人不是很高兴地去屋内叫他的妻子。这段对话充分显示了交际者往往会在自身固定的交际意图和社会背景以及交际习惯的驱动下,去选择一些具有特殊语境的言语去会话,并期望得到交际方的正确理解与互动,然而这个黑人学生并没有掌握这家丈夫独特的说话方式而去选择更加严谨的回答方式,因此引起这互动交际的戛然而止。

(二)更加关注动态化语境和内化机制的创设

会话的语境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静止的描述性语境,一种是动态式语境。描述性语境主要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纯粹的事实”,可以用一个具体的语境结构来描述,但是在实际的会话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可认知、具有强大复杂性的认知语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态语境,是交际双方通过互动而形成的一种语境形式。互动社会语言学认为,在会话交际的过程中语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共同构成的,交际者在实际的会话互动过程中只有正确激活静态的背景,真正理解和辨析会话的意图,才能真正认清交际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然后在互动交际中利用和控制这些因素。所以说互动社会语言学关注的就是交际双方通过言语的互动和所处的社会背景而形成的即时的动态语境过程,通过对外界相关因素的内化分析,实现了言语互动的效果。

(三)充分考虑对交际意图的理解和阐释

互动社会语言学更加重视言语交流所形成的交际意图,主要指交际者往往在交际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并通过在会话的过程中来了解这些意图,而选择性地使用合理的交际策略。[1]例如在交际时会产生一些语境化的提示信息,会话发起人会在言语中发出一定的信息以让对方理解自己潜在的说话意图,会话回答者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理解对方的意图就是会话得以成功的关键,根据这些信号理解和阐释说话人的意图,然后实现交际互动,所以说语言学习应该建立在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

二、互动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一)英语教学应注重与社会文化相结合

从上述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的学习和会话的互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背景以及交际习惯和意图,所以说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所描述的社会文化互动性的重要作用。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门语言的社会文化和交际习惯。语言本身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语言民族社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2]例如英语中包含许多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俗语、成语、谚语、俚语或者委婉的语言成分,以英国为代表的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式英语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所以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对学生讲述基本的语法、词语等基础知识外,还应该重视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形成的社会背景,根据特定的交际情境向学生讲授交际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地把英语应用到交流对话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和什么人会说什么样的话,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互动社会语言学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理论研究和发展上也深深受到社会语言学的影响。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曾经提出过语言交际的四个主要内容,就是可能性、可行性和得体性以及现实性。而可行性和得体性的实现就与语言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行性就是说英语会话互动实现的可行性,就是要在互动中使用正确的、真实的、地道的语言;得体性的实现主要是说不同的会话对象、场合、背景和身份等,要使用不同的、容易让人理解的、得体的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单一地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语言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英语教学应凸显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互动社会语言学更加关注动态化语言情境的创设,语言必须要在一定语言情境下发挥作用。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发挥它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会话必定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互动社会语言学为我们阐释了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化情境创设过程,不同的话会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不同的效果。[3]互动社会语言学关注的是语境提示在“会话策略”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互动社会语言理论的核心,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真实情境创设的重要优势,通过英语会话场景的播放或者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的真实人物,在真实的会话过程中,充分了解语言的情境。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情境实践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真正融入到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会话情境中了解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时间对什么样的人应该说什么样的话语,以真正达到英语应用的实际作用。

(三)英语教学应重视交际教学法的作用

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交际中,通过自身对特定语言的理解去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回答。英语教学也同样如此。学生在英语会话运用上也应该充分了解交际对方的说话意图,在英语语篇阅读的学习上,对语篇意图的正确理解将十分必要,这直接决定着学生做题的正确性。[4]交际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英语交际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变成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的位置,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进行交流。教学效果的展现,并不仅仅只是看教与学的实际价值,而更看重的是语言互动的结果。交际教学法,不在于学生所获得多少英语方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一定的任务,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分角色的会话和对话,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掌握对方的说话意图,了解英语运用的真实作用,实现英语互动表达的作用。

三、结语

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理论发展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改变了过去认为语言会话是词语堆砌的过程,在语言的学习中更加重视交谈双方的会话情境和社会背景,更加重视语言互动的重要作用,这对当前英语应用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英语教学创新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挥,更加认清当前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作者:王丽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显志,王杰.互动社会语言学综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6-110.

[2]葛欢欢.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海外英语(上),2014(4):66-67.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6

论文摘要: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1.引言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isa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自信;跨文化交际职责;培养策略;英汉委婉语

当前,随着主席在党的提出的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多次在多种场合对“文化自信”理念进行阐释、强调和倡导,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与教学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在课题的前期研究和高职幼儿英语教师培养过程中,对幼儿英语教师多元文化身份进行了定位,这为幼儿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职责培养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学生学习情况不佳,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偏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英语基础不扎实等。但是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一观点,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高职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应注重文化养成,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本文立足于适应社会需求的文化自信理念,以英汉委婉语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致力于探索培养高职幼儿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职责的策略,并进行实践检验。

1跨文化交际职责

幼儿英语教师要履行跨文化交际职责,一方面必须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弄懂跨文化交际职责的履行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外语教师的跨文化职责是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跨越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界线,通过不同文化体系间的理解促进不同语言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具体包括: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内容[1]。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职责具体表现在维护本族语文化,传递目标语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保护民族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基本的跨文化职责。幼儿英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不能脱离外语文化的传递,因此架构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辨别地融入外语文化,树立学生多元文化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职责内涵。在坚定本族文化自信和传递外语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理解特定的外语文化思维方式,促进准确交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跨文化交际职责的实际体现。如果跨文化交际职责无法成功履行,不仅会造成学生对汉语与外语的文化差异理解不当,还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现实情景交际中产生语言和行为方面的交际障碍。因此,跨文化交际职责的培养意义具有多重性:有利于幼儿英语教师接触异国文化,开拓文化视野,同时培养国际视野,超越原有思维的局限性,并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有利于幼儿英语教师认同自己的多元文化身份,重新审视本族文化与外语文化的关系,加强自身专业的发展和成长;有利于幼儿英语教师以开放、包容、思辨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并进行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差异的比较,适应文化多样性时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本族优秀文化“发声”,致力于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教学设计背景

2.1课程背景信息。本课程为《语言与文化》,是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振亚主编的同名教材。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有关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论知识以及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了解英汉语言文化的异同,增加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理解对方,得体地表达自己,避免出现言语不当,甚至行为不得体而冒犯他人的行为,并能较好地传承并宣传中国文化。在考核上,本课程不仅要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核学生的英汉语言与文化比较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评价、任务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情境交际情况、作业等;小论文撰写任务占30%,要求学生按照论文的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五要素)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的小论文;期末试卷笔试占50%,考核学生语言与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2教学设计背景信息。本设计教学对象为应用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一定掌握,但对英汉语言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对深层的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教学内容选取教材中第七章第三节“英汉委婉语”,主要讲授委婉语的定义、功能、用法及死亡委婉语。本设计的教学重点为委婉语的定义、功能和用法,常见的英汉死亡委婉语,委婉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后者则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内容。根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理解委婉语的定义、功能和用法;掌握英汉常见死亡委婉语,并在日常交际中合理使用委婉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PPP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以及讲授、讨论、对比等多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流程设计

本课践行翻转课堂,契合教学目标,设计为课前预学、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3.1课前预学。预学任务课前通过云平台给学生。第一项为自主学习委婉语微课,对委婉语形成粗略印象,并理顺学习内容和疑难问题;第二项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思考委婉语,并记录下来。这两项预学任务的设计不仅提早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脑海,对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准备英语委婉语,为面授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等能力。3.2课中教学。课中流程是进行面授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主要进行委婉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传授、训练和实践等,分为六个步骤。首先利用两句不同的问候语对学生进行关心和问候,初步渗透委婉表达的优点,然后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呈现课前准备的委婉语内容进行热身,再采用通过询问数词(如520、2、38、250等)、职业称呼语(如教书匠、教师、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和汽车装饰语(如“爱护新手,人人有责”;“BABYincar”;“别追了,本人已婚”;“别吻我,我怕修”等)的表达方式和所表达的意义引入话题,为后续理论学习和交际任务做好准备。在新课呈现及练习阶段,首先利用微课、构词法和例句进行委婉语定义教学,并利用HughRawson的话语“委婉语如此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语言,以致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的”[2],强调委婉语的重要性。然后,解释委婉语的示礼功能、避俗功能、避忌功能、掩饰功能,并介绍委婉语的用法和使用领域,如死亡、老、教育、疾病、排泄、性等,同时要求学生分组快速准确进行相关委婉语举例。通过小组情境讨论“在春节等重要节日不能提及或者说的话语(话题)”,观看视频《趣说文化:禁忌语和委婉语》,有针对性讲解死亡委婉语,并分类对比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的异同,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我学习和总结:英汉委婉语是否相同?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进而实现知识总结,并培养学生委婉语知识掌握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再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梳理。3.3课后巩固。学生观看电影ThePrincessDiary,并自主进行委婉语案例分析,寻找其中的委婉语,通过云平台提交。电影的趣味性和案例分析的创造性进一步要求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化和深化。

4教学效果及特色

本次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小组竞争的方式,利用常用的数字用语、职业称呼语、汽车装饰语等引入主题“委婉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教学时,利用情境、问答、对比、讨论等多重活动和手段,教师主导课堂,讲解委婉语的相关知识和死亡委婉语例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践环节,融合教学内容,通过头脑风暴、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委婉语,实践跨文化交际情境,培养学生委婉表达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课前利用云平台布置微课,辅助了解知识框架;课中利用微课、视频、PPT辅助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采用手绘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梳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辨能力;课后利用电影观赏及云平台完成作业,充分利用常用的信息平台进行教学。总之,教学设计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多样化、信息化的特点,有效提升高职幼儿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职责的树立。

5培养策略

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不难看出,幼儿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职责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而可践行的跨文化交际职责培养策略主要可以从幼儿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意识、敏感度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首先,明确文化身份定位。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自我正确定位才能进行有所作为,从自我确定自己所承担的“传统文化启蒙者”“英语文化引入者”“多元文化融合者”“文化自信倡导者和践行者”等多元文化身份开始,为培养下一代的文化意识和信念、文化的传承责任和文化创新精神,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职责[3]。其次,树立“强元”意识。幼儿英语教师首先要弄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清目的语文化的语用功能,维护本族语文化的主导地位,厘清本族语与目的语的关系、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从而,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环境下,要努力使中国文化这一元成为世界最“强元”,做到“文化自信”。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激发自身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它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的情感倾向,才能激发相应的文化意识,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有效交际行为[4]。

幼儿英语教师保持高度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也就是敏锐的洞察力,就能快速准确地发掘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将本族文化渗透入英语教学中,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动态发展,实现本族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平衡和协调。最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幼儿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英汉文化、英汉文化差异等知识汇聚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职责的基础和根本。只有通过提升幼儿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幼儿英语教师更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好地传递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地位,更好地引导教学对象建立文化自信理念,实践跨文化交际职责。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朱美玲.外语教师的跨文化职责:内涵、表现及其实现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6):37-40.

[2]冯安伟.在教育与培训中提高跨文化能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谢杰.“文化自信”理念下高职幼儿英语教师多元文化身份定位[J].校园英语,2019(36):120-121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商务汉语;文化词语;特点;在线教学

引言

(一)研究目的

不同阶段商务文化词语选择一直编排差异较大且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对商务文化词语特点进行考察,以期帮助教师科学规划商务文化词语教学、教材编写及在线教学应用。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沈庶英主编的《经贸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以下简称《经贸大纲》)为研究材料,该书是为本科学历教育制定的“商务汉语系统化、专业化词汇大纲”(沈庶英,2012)。大纲收录初级词语2016个、中级词语2598个、高级词语3513个,共8127词。本文以国家汉办及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团队主编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以下简称《词汇划分》)为权威定级参照。该书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制定,收录初级词语(一级)2245个、中级词语(二级)3211个、高级(三级及三级附录)词5636个,共11092词。

(三)研究方法

本文结合张高翔(2003)及杨建国(2012)文化词语分类方法和原则,从文化层级、内涵、功能三种角度对文化词语进行分类、对比、讨论,具体分类标准详见王淼(2015:28-33)。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从两本大纲中选出文化词语进行对比,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保研究考察理据、客观。同时基于建构主义及联通主义理论,结合沈庶英(2020)“四大范畴及十大维度”汉语词语在线资源认知模型,对商务汉语文化词语在线教学提出建议。

一、文化词语对比分析研究

(一)等级分布对比分析

笔者从《经贸大纲》共选出文化词语1211个,占《经贸大纲》总词数15%,其中初、中、高级分别占27%、28%、45%;从《词汇划分》中共选出文化词语1770个,占《词汇划分》总词数16%,其中初、中、高级分别占15%、20%、65%。对比发现,《经贸大纲》对初、中级文化词语更加重视,由初级至高级文化词语数量逐步提高且分布更加平均,这符合经贸方向本科汉语教学目的,即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初级教学阶段对文化词语要求更高,高级阶段对文化词语选取范围也未过泛。

(二)文化层级角度对比分析

按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特殊含义文化词语及成语六大类别分类,《经贸大纲》各类占比依次为2%、8%、7%、48%、43%、28%;《词汇大纲》各类占比占比依次为5%、5%、11%、50%、7%、22%。对比发现,相较于《词汇划分》,《经贸大纲》中物态、行为、心态类文化词语收录比例低,制度、特殊含义文化词语及成语收录比例高,特殊含义文化词语收录是其数量六倍多。分析可知,《经贸大纲》在初、中级阶段重视承载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体现交际沟通礼仪、习俗的文化词语收录,成语收录从初级至中级逐级增加。高级阶段重视体现中华民族思维观念或历史典故的词语收录,这些词语往往会在交际沟通中造成理解障碍,掌握这些词语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充分理解话语含义,对促成交际沟通顺利进行。成语典故多蕴藏中华民族商务经营理念及为人处世原则,对于商务汉语学有裨益。

(三)文化内涵角度对比分析

按知识文化(包括显性、隐性两类)与交际文化词语两类划分文化词语,《经贸大纲》占比依次为61%、39%;《词汇划分》占比依次为63%、37%。对比发现,两本大纲收录的知识与交际文化词语比例接近,且在各等级分布相似。但相较于《词汇划分》,《经贸大纲》交际文化词语及隐性知识文化词语收录比例更高。分析可见,《经贸大纲》更重视文化内涵较深、不易从字面理解的隐性知识文化词语,重视实际交际中作用突出的交际性文化词语收录。结合任瑞(2009)提到的焦虑与不确定管理理论和预期违反理论可知,说话人减少自身焦虑可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隐性文化词语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深层次思想文化和行为理念,减少自身焦虑。学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处世之道,使学习者在交际沟通中能够融入中国文化理念,语言得体,使交际顺利进行。《经贸大纲》侧重表达方式类交际文化词语收录,如“赏光”、“幸会”、“莅临”、“赐教”等,这与预期违反理论吻合。为使交际过程愉快进行,给交际的另一方留下良好印象,合理使用符合对方价值观、行为习惯的语言表达非常重要。这些词语的收录能为商务汉语学习者提供相应需求。

(四)文化功能角度对比分析

按一般生活、商务背景知识、商务习俗、商务谈判、商务理念的文化功能角度分类,《经贸大纲》各类词语占比依次为9%、34%、16%、30%、11%;《词汇划分》各类占比依次为67%、6%、7%、14%、6%。对比可见,相较于《词汇划分》,《经贸大纲》一般生活类文化词语比例大大下降,每种商务功能文化词语比例均高。初级词语中《经贸大纲》收录侧重商务习俗类,一般生活类比例较低,但仍高于《词汇划分》;中级词语中《经贸大纲》侧重商务谈判类,《词汇划分》侧重商务理念类;高级词语中《经贸大纲》侧重商务背景知识类,《词汇大纲》则侧重一般生活类。分析发现,商务汉语自身具有浓重商务性及交际性特点,《经贸大纲》商务文化词语收录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对不同功能文化词语的需求。由初级至高级阶段的教学符合发展规律。首先丰富学习者对中国习俗的了解,减少其焦虑心理;继而增加对谈判交际类文化词语的掌握,使其语言表达符合中国人心理预判,在商务交谈中更加得体;高级阶段再对商务背景知识进行补充,以提高其对中国社会背景的了解,了解中华民族制度文化。

二、结语

第一,《经贸大纲》商务汉语文化词语主要为心态文化词语。多为敬辞、处世观念类表达,及文化内涵相对不明显的隐性及交际文化词语,这些词语商务功能明显,可广泛用于商务谈判。第二,《经贸大纲》对商务汉语文化词语的选取符合跨文化交际理论要求,能帮助商务汉语学习者减少交际焦虑、达到交际对象预期判断,促成跨文化商务交际得体进行。第三,《经贸大纲》商务文化词语由初级至高级逐级递增;初级侧重心态、隐性知识、商务习俗类文化词语;中级侧重心态、交际、商务谈判类文化词语;高级侧重成语、隐性知识、商务背景类文化词语。希望对教材编写起到指导作用。第四,基于商务汉语文化词语特点,可建立在线学习资源词库,在线教学中基于学生自适应情况科学推送,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依据沈庶英(2011)“汉语在线学习资源认知模型评估体系”对资源库优化,提高在线汉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杨德峰1999《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高翔200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任瑞2009《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0《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沈庶英2011《经贸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理念及特色分析》,《民族教育研究》第6期。

沈庶英2012《经贸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沈庶英2020《基于聚合统整的汉语在线学习资源认知模型建设》,《中国远程教育》第4期。

杨建国2012《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分类及选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9

1.推理是语言交际的核心

一般地说,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模式过程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2]。

依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交际者向交际对象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交际者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交际者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了解交际者的意图,必须将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是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因此,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解码过程,而是更重要的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过程。例如:

A:Doyoulikerugby?

B:IamaNewZealander.

B的话语给A提供一个推理的认知环境,使A获得B是新西兰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认新西兰人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语境。于是A就以这两项前提进行推理,推断出B的意图,最终获得B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结论,获得语境效果。又如:

A:WillWendybelong?

B:SheiswithTony,now.

B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A的问话,而是采用了简洁的答话方式。假设A知道Tony做事雷厉风行,那么A会概括B的答语并结合Tony做事快这一语境信息推理出“No,shewon''''tbelong”这一结论(即B的交际意图)。但是,如果A知道Tony办事拖沓,那么A就会推理出“Yes,shewillbelong”这一结论。本例句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相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交际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解码,更主要取决于交际者意欲传递的信息意图是否成功地示意给了交际对象,取决于交际对象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语境信息[3]。因此,选择正确的语境信息成为话语理解的关键。

2.关联性是话语理解的理据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明示—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性是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往往用一个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排除其他的理解,而只认定一种是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即关联性。例如:

A:Didyouenjoyyourholiday?

B:Thebeacheswerecrowdedandthehotelwasfullofbugs.

A获得B提供的信息时,就在其提供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假设中寻找关联,进行推理。A最终会从“沙滩拥挤,旅馆有臭虫”与“度假”的关联中推断出B的信息意图,取得“假期过得不愉快”的语境效果。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关联性是理解话语的标准。我们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去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取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会取得交际的成功。正如Sperber和Wilson指出: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才说明语境假设取得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该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越强[4]。

3.最佳关联

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当话语能够产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的效果;该话语让听话人为取得这些效果而确实付出了一番努力。寻求最佳关联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关联原则:任一推理交际行为必须保证其最佳关联性。

最佳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这样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也是一种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因此两者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关联理论的语言交际模式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说明翻译过程。信息的载体是代码,翻译自然就是源语代码和译语代码的转换过程。代码模式过分强调了代码的静态、机械的转换过程,而忽略了译者在转换过程中的推理作用。而推理模式则更强调依据语境寻找关联的动态推理过程。如果说代码模式的翻译观是语义的翻译观,那么推理模式的翻译观则是语用的翻译观。关联理论能够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最强的解释力[5]。

语用翻译就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要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的理解问题、重构问题以及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和原作的语用用意(pragmatic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何自然认为,在翻译中要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认知和理解源语。即译者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源语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然后根据源语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关联知识,推导出源语语言的隐含意义和原文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同时,译者也要考虑译文读者。为了让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译者须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能力和经历进行评估,还需要考虑他们的阅读期待,然后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这就要求译者具有百科知识,具有推理能力,具有将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和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出其中的关联的能力[6]。

概括地说,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成为指导语用翻译的理论。

三、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指导意义

1.翻译中如何理解原文

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必须先重视原文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

例如:Hewasfondoftalkingthathiscolleaguesnicknamedhim“magpie”.句中“magpie”意为“喜鹊”,在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理解为“唠叨,饶舌”,但这个认知假设在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存在。在汉语中“喜鹊”与喜事、吉利、运气相联系,与“唠叨”无关联,在汉语中与此假设关联性最强的形象应是唧唧喳喳的“麻雀”。

2.寻找关联

译者要依据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以及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因此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提取各种各样有效信息的推理过程。

例如国外某地修复教堂的新闻报道中有句话:“Thecushionwillbereplacedbyvolunteers.”如何理解这句话?若要准确理解它,首先译者要找出这句话与什么语境假设具有最佳关联。而这要靠译者的百科知识(常识):教堂座位上设有坐垫,有些坐垫则供教友跪拜之用;志愿者指志愿给教堂提供捐助的人士。那么这句话不是要求志愿者取代坐垫,而是希望教友志愿出资,更新坐垫或坐垫的布料。

由此可见,每一个话语都会建立起一种关联,围绕着关联就可以定出理解某一话语的标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和源语作者拥有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译者在表达他的理解时,也要寻找最佳关联。

3.翻译是一种包含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的行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过程,因此翻译被看做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行为。与语内交际不同的是,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行为,或明示—推理过程。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语内交际。

关联理论明确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翻译的全过程事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正如何自然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其中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明示—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明示—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请看例子:

Iseenooccasionforthat.Youandthegirlsmaygo,oryoumaysendthembythemselves,whichperhapswillbestillbetter,foryouareashandsomeasanyofthem,Mr.Bingleymightlikeyouthebestoftheparty.

这段话摘自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是班内特先生在如下情景下说的:有钱的单身汉宾利先生将要搬到他们家附近的庄园来住,班内特太太认为这对她的女儿们中的一个获得好的婚姻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她很兴奋地告诉班内特先生这个消息并希望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但班内特先生对此却丝毫不感兴趣,他是一个奇怪的人,思维敏捷,反复无常,说话还带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在这段话里,他使用了讽刺来表示他对拜访的不感兴趣和对他的无知的太太的嘲笑,这也是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生动地刻画了班内特先生的性格特点。译者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将原文所要表达的讽刺生动地在译文中再现,帮助中国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以取得很好的语境效果。请看孙致礼的译文: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兴许看中你呢。

四、如何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的认知环境就会存在差异,对事物的认知就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对同一件事,甚至同一语境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推理,产生各不相同的认知结果。翻译中的语用等效正是为了顾及读者的认知。我们看下面的句子:

Itisassignificantasagameofcricket.

这句话如果出自英国人之口,译者可能根据自己的百科知识知道英国人酷爱板球游戏,再加上逻辑信息和句子词语信息(若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句子,还须考虑原文的其他一些语境信息),找出关联,进行推理,从而确定原作的意图是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译者再确定原文所表达的形象在译文中能否保留。如果不能保留原文的形象,就应考虑更换形象,来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于是,这句话可译为:“这件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若不从语用等效的角度考虑原作者的意图,只按字面直译为:“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则这样的译文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面对涉及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差异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如果译者预知译文读者对该现象不熟悉,译者可考虑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现象或意境替换原文的形象、意境,或者省去原文的形象,只求意译。

1.语言语用等效翻译

语言语用等效翻译是指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来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例如: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曹雪芹:《红楼梦》)

Hawkes将“鸦雀无闻”译为“Notabird''''scheepwastobeheard”。而杨宪益夫妇是这样译的:“utterlyquiet”。其实原作中的“鸦雀”是虚的,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用意就是:周围一片寂静。由此可见,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较贴切。

2.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社交语用等效翻译是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语用等效翻译所采用的方法最不固定,译者遵循的原则可以是多方面的,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译者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领会原著,故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洋为土,使他们乐于接受,或强调以原文精髓为目的,译文力求体现原著的风格与文化背景,让读者领会异域风土人情,增长见识。试分析下面句子的两种译文: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曹雪芹:《红楼梦》)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

Hawkes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

两个译文无所谓优劣,关键在于译者的信念和如何对待文化差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着重表现原作的中国文化,而Hawkes的译文是为了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又如:

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里的“咸菜缸”和“萝卜窖”都是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其语用含义或意图跟这两个形象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在译文中加上这两个形象表达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甚至导致误解,产生原文没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省去原文形象,只传达原文的含义“越来越糟”(frombadtoworse)。

再如:Whenneighborsheardofthematter,they''''dlaughtheirheadsoff!译文:“这事让邻居们知道了,岂不笑掉了大牙”。汉语里常说:“笑歪了嘴”或“笑掉大牙”。英语却说“笑掉了头”,貌离而神合。考虑文化语境,处理好英汉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可见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因为一方面译者与源语作者的有效交际要靠语境,另一方面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有效交际也要靠语境,而这两种语境是不完全一样的,要取得翻译等效,译者必须在忠实原文作者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切合译入语语境,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意义效果。

五、结语

关联理论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从而能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源语的意图,然后找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进行正确的评估,以及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等。因此译者在处理译文时不必过于拘谨,不要一味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不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摘要: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语言。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依据关联理论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寻找关联,解释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从而更好地顾及读者的认知,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用翻译;语用等效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24(3):287-2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3-186.

[3]GuttEA.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105.

[4]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2nded.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29-40.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篇10

1跨文化交流能力

1.1沟通交流能力

海姆斯(1972)认为沟通交流能力对那些研究语言的学者来说,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规则和语法规则的知识。海姆斯关于交流能力的概念经过很多语言研究者的修正、丰富,后来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沟通交流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策略能力和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中也应该包括语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也就是说,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为符合沟通情境和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望;沟通效益,则指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需要。拥有能语言能力不一定能进行有效且恰当的交流,笔者认为,沟通交流能力是和学习者的个人特性有关;能成功交流的人,不仅仅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更多的情感层面的知识,善于倾听,能更好的把握时机,进行切当的交流沟通。

1.2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得当且有效地与异文化人士交流的能力。该能力在前面谈到的两种能力之上,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维(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除知识方面外,还有思维、情感和个性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这也是因‘文化’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且和其表现形式多样化有关。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因此,它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和变化的;它有外显的和可以客观描述的一面,又有隐蔽的和依赖主观解释的一面;它既具有组织的、群体的性质,又无不渗透到每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体行为之中;它既表现为高级智力活动的过程与产物,又体现在一般人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之中。(Brooks,1960,Allen,1985,Chen,1999)。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偏重文化既有的、外显的、客观的和组织的一面,那语言教学中仅仅于突出跨文化能力中的知识方面,在语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仅仅传授既有的文化事实,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礼仪、禁忌等。这种文化教学从总体上看是直接的由外部施加的,甚至有时候可能独立或相对独立于语言教学。发人深思的是,即使外语学习者经直接的知识传授获得了有关文化的客观知识和教条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变化的、个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概括化、教条了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并不能使得他取得成功的或是恰当的交际。显而易见,现实中的跨文化情境要比这些教条化的知识复杂得多、微妙得多。Breen&Candlin(1980)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要遵循某种规范,而且也要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规范的活动遵循,又是规范的过程的创新(M.Andrews,1999),这句话说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过程,更要在面对复杂的因素时,能做到灵活应对,独立判断是否,作出个人的决定。每个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不仅仅是去熟记或背诵一些已有的,刻板的知识,而真正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灵活面对变化的、现实的和个性的事物。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着眼变化的、个性的、主观的一面。当我们着眼于文化的这一面时,我们就会更加重视跨文化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英语教师需要关注的交际者是否有能力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能否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能否进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能否换位思考、能否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客观、敏锐的观察和理解。英语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跨文化能力中的思维能力,那在教学中,教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只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既有文化事实和一些现成的交际规约,而会更多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的体会感知现实的事物,去亲自体验跨文化情境,让学生自主理解和判断文化现象。英语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恰当的异文化交流的过程。

2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模式的优缺点

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包括上述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之外,还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一种与人交往的能力。毕竟交际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而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这种人际交往变得困难起来,这就要求有外语能力(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还要求交际者有良好的人际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交流沟通能力)。上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哪种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阅读多位学者关于跨文化方面的文章,阐述以下几种培养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指出英语教师需要的新的跨文化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特点。

2.1构成三分模式

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做理论划分时,多位学者采用了三分模式。(Paige,1986;Martin,1987)根据心理学理论,这一模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

2.1.1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语言学习者要对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以及说该目标语言的国家的地理环境,人文知识等有大概了解,能以目标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去认识事情。但同时不能失去自身价值观念。

2.1.2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语言学习者需要对目标语中不确定的事物,具有灵活解决的能力。对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情况,能不予以评论。

2.1.3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行为层面的这些能力,是确立在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上的,只有上两个层面做到了,才能显现行为层面。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建立关系,在异文化中有效且成功的完成任务。这类模式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位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心理学理论维度框架。但是该理论在语言教学中不易操作,很难模式化处理。

2.2行为中心模式

该模式重点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在西方很盛行。它的重心点是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亦可称为“有效性”或“功效”(effectiveness)(Kise等,1995;Walter等,1995;Dodd,1995)。在跨文化情境中,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是“功效”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任务完成情况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点。良好的个人文化适应能力和人际互动,更有利于人们在跨文化情境中有效地完成任务。前二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二者的结果。这种培养模式更适用于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派遣人员去异文化地工作的机构。这种跨文化培养模式能短期、较快的达到培训目的。行为中心模式执着于具体行为目标,但在大学的一般性教育情境中,目的文化和行为目标(“任务”)都不明确。我们并不清楚学生将来会到哪个国家去,与哪些人打交道,也不清楚他们的专业“技术传输”任务是什么。因此我们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培训,相应的测试、选拔、跟踪监督等也都缺乏实际意义。(高一虹,2000,第10章)

2.3知识中心模式

该模式也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比较受到学校和教育单位欢迎,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中,该模式占主导地位。大多外语教师和学者都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指在目标语文化中有效地使用目标语的知识。所以有些学者也称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语社会文化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点就是“交际能力”(Hymes,1972)的核心部分,即有关谈话规则和事宜性的知识。下面的公式可以概括这种观点: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文化知识(参见王英鹏,1999)在教学实践中,知识中心模式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在我国的语言教学领域流行的“文化导入”便可视为一个知识中心的概念。(陈光磊,1992;赵贤州,1992;束定芳,1996;廖光蓉,1999)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似乎是某种外在的物质存在,需要被人为地导入本来很“纯粹”的语言教学之中。知识中心模式集中于认知层面,它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易于操作,因此受到许多教师的喜爱。知识中心的模式虽然易于操作,但该模式也具有局限性,其更多为灌输,缺少启发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使得教的内容与学习者的切身体验没有关联。另外,该模式也很难去跟进处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性,所以就造成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文化知识被认为停滞于形式中,视乎是给文化定型了。

3外语教学中新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变化,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也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应具备以下特点:重点培养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各种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去主动地获取文化知识,并且能更好的处理这些异文化中产生的问题。也就使得学习者不是刻板的,而是灵活的解决在异文化中出现的事件。该培养模式要强调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该培养模式要是开放性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其他异文化(包括本国文化中的亚文化)成员间的人际交往。该模式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时刻更新的,能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政治能很好的融合,能被更多的学习者接受、学习的。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陈岩,2000)。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应同时进行,不可偏废。只有几种能力有机融合,配合恰当,我们的学习者才能用目标语做到恰当的交流,成功地完成跨文化任务。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尊重语言学习者的自发能力,多激励,设计有意义,有目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培养学生以文化意识为重心,重视态度和情感层面的能力培养,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融合、发展异文化,我们才能更好的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有效的用目标语去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异文化人们进行有效恰当的沟通,也就是培养语言学习者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好的解决异文化环境中的个性的,变化的,突发的事件。

作者:晏书红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内容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在国外,比较广泛认同的是Spitzberg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在国内,张红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跨文化环境中,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主动、积极、愉快地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在国内的研究中,毕继万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需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外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这一点讲,外语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次,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商贸的活动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大学生就职的重要考核标准,也是21世纪人才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再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教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倘若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基本语言知识技能外,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学习语言时就可以将自身置于跨文化思考之中,那么学生就能够恰当灵活地运用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加跨文化交际成功的概率。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至少要达到英语四级水平,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在跨文化场景中进行有效交际。然而在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普遍的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无论是外语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把握好这一大纲,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二是在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以通过考试为教学和学习目标,如通过学校的期末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这样以应试为目的教学和学习都忽略了我国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说,仅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和学习失去了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这很可能将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外语教师须遵从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将从外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两个方面来讨论:第一,外语教师的整体素养需要被改进和提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师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外语教师一定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掌握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外语教师应不断地阅读和英语教学有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著,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在外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强度和深度,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汉语与英语上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也能使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措施,应本着科学性讲解和兴趣引导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包括文化背景输入和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发挥外籍教师的文化优势,组织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等。

(1)课堂上的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词汇意义,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这要求教师在讲解词汇和段落时不单单讲解其指示意义,还要挖掘其隐含意义及文化背景。比如dog(狗)这个单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汉语和英语文化中意思大不一样,在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都是卑鄙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语中“狗”被看理解为人类信赖的朋友,因此英语中关于狗的词语并不含有贬义,如: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doggybag(打包袋)等等。在文化背景输入时还要进行文化对比。比如汉语中的“害群之马”在英文中为“blacksheep(羊)”。这都是文化差异产生的。通过科学的文化背景输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加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合理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接触跨文化交际较少的情况,学校应合理为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潜意识认知。课上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跨文化书籍,歌曲,和电影(如《刮痧》),留跨文化交际作业等。通过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的学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3)发挥外籍教师的文化优势。外籍教师的本国文化能够帮助学生营造外国语言和文化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灵活,极易引起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兴趣。随着学生和外籍教师对本国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交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形成,并逐渐学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4)组织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讲座、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电影(如《刮痧》,《撞车》等)、跨文化知识英语角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比如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出国进行亲身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这必定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