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45

手术室论文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手术室护士必须接触各种手术患者,要清洗、整理患者手术后的各种器械、敷料、仪器等,若自我防护措施不规范,不仅自身可能感染病原体,甚至发生交叉感染。为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有效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必须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认真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与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骨钩、锯片等,因工作节奏快,传递器械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污染的针或锐器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研究表明,约有11.7%手术室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触。

1.2化学性危险因素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甲醛等。这些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以上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

1.3物理性危险因素

1.3.1电离辐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不断开展,手术室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不断增多。特别是骨科手术使用“C”型臂的频率很高,长期小剂量接触可导致局部皮肤变硬,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紊乱综合征;长期照射,可致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可引起免疫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女人有月经失调,在妊娠时会引起自然流产、死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等。

1.3.2电器及锐器伤手术室用电设施及锐利器械很多,如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自己或他人。

1.4环境因素

1.4.1噪声污染安静手术室内背景噪音约13dB。术中连续噪音来自麻醉呼吸机、吸引器及麻醉排污系统;间断噪音来自多功能高频电刀、麻醉报警及运用手术器械、物品及仪器移动声等;室内人员的谈话声约为60dB。骨科手术还包括骨锤敲击声、电锯、电钻、磨钻发出的噪音,长期接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1.4.2麻醉废气的污染主要是异氟醚、安氟醚,可从面罩活瓣、罗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内空气。长期接触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健康的浓度,并可产生慢性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影响及其他影响如白细胞减少等。

1.4.3烟雾的危害烟雾中的漂浮颗粒含有炭化了的组织、血液成分和各种化学物质及气体,可能含有一些可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常主诉恶心、头痛、眼睛和上呼吸道不适等。烟雾是否能直接导致人体发生肿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4.4高浓度CO2据王娟报道,手术进行中手术室空气中CO2浓度可达0.11%。CO2主要来自人体的呼吸和电刀的烧灼,当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人感悟感觉不适。

1.5生理、心理危害

1.5.1生理危害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常处于被动体位,长时间站立,身体重力集中于下肢,久之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常保持颈椎前屈位15~20度,连续站立时间约5~7h或更长时间,这种姿势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手术室工作近乎于一种静态作业,即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维持体位。这种作业极易疲劳,局部肌肉乳酸堆积,造成肩周炎及腰肌劳损。手术室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空气净化需要层流来洁净,长期空调制冷制热保持恒温可引起风湿、关节酸痛,封闭的手术间含氧量不足,造成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困乏等症状。

1.5.2社会心理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工作,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紧张、超负荷工作以及长时间饮食不规律等,可造成身心疲惫,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手术室工作要求精准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配合不同性格的医生,丝毫不能出错,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特别大,特别是新护士,可导致或诱发神经衰弱、慢性头痛等。

2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范术前应完善手术患者生化检查,准确了解手术患者HBV及HIV等病毒携带情况,做好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

2.2化学性危害的防护对于戊二醛、骨水泥、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须戴上防护手套、防护目镜等,操作完毕后应到空气流通处深呼吸,加快气体交换。

2.3物理性危害的防护骨科手术中要行X线透视的,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安全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妊娠期间避免接触。定期维修电器,遵守用电原则,熟悉仪器的操作步骤,避免发生电击或灼伤等。

2.4环境因素的防护手术室内应尽量减少躁音,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手术间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使用密闭性好的麻醉机,把泄漏量降致最低,术中使用负压吸引随时抽排废气。

2.5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措施

2.5.1手卫生洗手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科通过增强洗手意识,掌握“七步洗手法”,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切断了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2.5.2戴口罩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遵循以下规程:每一台手术更换新口罩;调整好口罩系带;压紧口罩上的密封条使口罩紧贴口鼻周围;术中口罩如被血液、体液溅射污染应及时更换;口罩使用完后马上按规范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口罩使用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公务员之家:

2.5.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手术室业务学习,手术中熟练配合,动作协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使误伤和污染的机会明显减少,从而减少因技术生疏、动作不协调所致的损伤和感染。

2.6生理、心理健康的防护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条件,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工作条件,术中交替活动下肢,平时加强体育锻炼,穿弹力袜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护士长应合理安排和调整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避免长期做单一持续的工作。手术室工作者早餐应吃高热量、营养丰富的固体食物,延长胃排空时间,针对大手术,应人性化地安排人员替换吃饭,避免饥饿工作,不利身体健康。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有时难以顾全家人,家人应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护士自身也应学会正确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总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产生新的变化,只有不断正确认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现存及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既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又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

近年来,我国卫生部在积极引导专科护士的培养,专科护士是在护理某领域有高水平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专家型护士。手术室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目前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仪器的更新,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1]。研究指出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仪器难以熟练掌握,造成手术中与医生的配合度下降,影响手术效果[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在2005年开始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我院在2016年~2017年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4名护士在2016年~2017年参加广东省手术室护理学会举办的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将此期间培训的护士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未进行手术室专科培训的护士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女性。研究组共计4名护士,年龄21岁~38岁,平均年龄(32.7±8.5)岁,手术室护龄1~15年,平均护龄(9.18±2.39)年。对照组共计30名护士,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33.1±9.2)岁,手术室护龄1~15年,平均护龄(8.81±2.5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1.2纳入标准。(1)完成手术室专科培训;(2)年龄大于20岁,小于40岁。1.3排除标准。(1)未完成培训,有病假、休假者;(2)身体状况差,有基础疾病者。1.4对照组。由取得中级职称的护士对护士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1.5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1.5.1教师选择由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质的护士长作为带教老师。1.5.2带教方法。首先通过谈话的方式询问每位学员的特长及业务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带教中注重基础技能和仪器使用的培训,向学员讲解各专科配合的要点及专科的新进展新业务,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流程。1.5.3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让学员及时总结及撰术配合笔记,积极掌握专科知识、消毒隔离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应急与协调、抢救仪器及药物的使用。1.5.4临床科研能力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鼓励护士发现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科研手段来解决问题。1.5.4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协调管理可以消除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和配合,达到和谐发展。手术室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多科室、多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同时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意外多,容易引起医务人员内部的摩擦。护士就要学会疏通协调的方法,协调好各领域的关系,充分发挥手术室团队的作用。1.5.5沟通能力。专科护士在工作中要起到桥梁作用,要协调好麻醉医生、护士长、手术医生和其他团队之间进行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心情愉悦,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1.6观察指标。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1.6.1综合素质能力。评价项目分为临床实践和操作考核,临床实践评分项目为工作表现、专业学习、沟通交流,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分为仪器操作、仪器保养、专科手术操作,由护士长及总带教老师根据操作质量评分标准逐一进行考核,满分100分。1.6.2论文撰写评分。首先由护士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题,通过查阅文献,撰写关于,特殊器械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护理配合要点,由专业委员会成员对论文质量进行打分。1.7统计学采用SPSS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临床实践评分及操作考核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2.2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专科护士培训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随着多年的发展,专科护士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得到快速发展。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有完善的专科护士课程及考试体系。与传统护士相比,专科护士专业性更强,在某个特殊的护理领域中,体现出更高的工作能力及临床经验。通过文献发现,目前已经有ICU、泌尿、肿瘤、感染等各个科室专科护士的出现[3]。手术室工作量大,仪器众多,这就使得传统护理模式的发展受到制约,如缺乏规范性的教学方法、教材参差不齐,这就造成手术室护士的培训缺乏权威性,影响手术室整体护理教学[4]。针对上述情况,本次研究中采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综合素质能力(临床实践评分及操作考核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手术室专科论文撰写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即通过专科护士培训,可以使护士的科研水平、手术室专业能力出现提高。还有研究指出通过手术护士培训,可以提高护士与手术医生的默契度,减少手术风险。此外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专科护理知识,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艳红,周良凤.湖北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调查[J].全科护理,2010,5(8):1400-1401.

[2]王小丽,敬洁.四川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探讨[J].医学信息,2010,11:3068-3069.

[3]穆燕,宋瑰琦,秦玉霞.安徽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理论课程设置的构架[J].中华护理杂志,2011,9(46):896.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3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诸多组成元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将不安全因素分类列出、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大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

AnalyzetheManagementStratagyofNursingFactorofDangorousinOperatingRoom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somecompositionelementandthemanagementstrategyof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MethodsTolistthefactorofdangerousandsolvedit.ResultSafetycontainmentmeasurewhichwastoaimdirectlyatcoulddegradeincidenceofthenursingerrormanterially,atthesametimeitcouldelevationtheconsciousnessofsafequalitativeofnursinginnursingstaff.ConclusionItcouldmakeagoodsupervisingsystemonnursingsecuritycontrolwhichtomanage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andwarranttopracticeinfineaboutqualilymanaoementprogramwholerange、wholemember、overall.

Keywords:Operationroom;Nursing;Factorofdangerous;Management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有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工作技术提高等,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处理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6000多例手术病人。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容易出现的差错事故归纳起来有以下各种情况。

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输液针口感染;误用未消毒手术器械、物品;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灼伤、烫伤病人;异物遗留在体腔内;遗失病理标本;体位不当而致神经麻痹或长时间手术而致组织压伤;病人坠床、碰伤;麻醉药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起爆炸。

2方法与管理对策

2.1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2]。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做到“三预、四抓、两超”[3],即预见、预查、预防;对容易出错的时间、容易出错的环节、容易出错的部门、容易出错的人,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控。在每月及年终总结中对那些虽未造成病人伤害,但造成负面影响,为事故隐患,给予早会通报及口头警告。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现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2.2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将成为21世纪护士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护士必须懂法、守法。使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4]。我们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全科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2.3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函授,撰写论文、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考试。请技术尖子来传授护理经验和技术。

2.4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3]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应该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5针对手术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5.1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制订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完全消毒达标,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使病人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

2.5.2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接病人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特别是接台病人更要加强核对。5岁以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对。不能将两小儿放于同一车床上。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或术前在手术部位画―个手术标记。

2.5.3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做到重复―次口头医嘱,吸药后与麻醉师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库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5.4灼伤、烫伤病人常见为电刀灼伤,使用电刀时注意负极板的放置,酒精消毒时不要太湿,电刀不用时固定放置,避免无意中启动开关烧伤病人。防止碘酒、酒精、双氧水等化学药物灼伤。

2.5.5异物遗留在体腔内洗手、巡回护士严格执行清点、核对、登记制度,术前、术后认真清点物品,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等,及时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物品,不用时及时回收。

2.5.6遗失病理标本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病人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洗手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对护生及进修生单独洗手时尤其注意,做好带教工作。大标本可用治疗巾、弯盘、盐水盒存放,小的标本(淋巴结、囊肿等)用湿纱布包好,用钳夹住,放于弯盆内妥善保管,术后标本连同填好的病理单送到存放标本的地方,用10%甲醛固定,贴好标签。

2.5.7体位不当而引起的神经麻痹或因长时间手术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摆体位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

2.5.8误用未消毒的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和未消毒物品分开固定放置,使用前检查消毒效果、日期、名称、包装是否松散、潮湿、破损。

2.5.9麻醉药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起爆炸氧气、乙醚等吸入药严格管理,使用电刀时注意提醒。

2.5.10病人坠床、碰伤对于小儿、老人、术前使用镇静药。全麻病人清醒前期出现躁动,侧卧位进行腰麻、硬外时,病人均可能出现坠床、碰伤,要上好约束带或专人看护。

3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我科1a来各项工作指标有显著的提高,手术事故隐患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1a来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也对护士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律作用,2004年无一例护理纠纷出现。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从2002年有2例电刀放置不当引起轻度烫伤情况后2003、2004年无一例此类事故发生,新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操作技术合格率由原来的81%提高到90%。科学安排护理人力,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苗头。有针对性地预防手术常见不安全因素,提高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纠纷。

4讨论

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任何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术过程都带着潜在的风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引用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我们体会到,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强化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业技术教育是防范差错事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9.

[2]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10216.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4

1.1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医嘱在术前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的要求。患者入手术室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病历、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并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洗手护士和麻醉医师,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室温,并注意术中保暖。根据患者的手术需求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术中协助做好治疗性操作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详细记录。手术结束后及时清洁好患者皮肤,注意手术切口和保持引流管畅通,平安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正确的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理念以及开展手术前的随访及探问,提高患者在围术期身心的舒适度。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术前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予以认真及仔细回答,尽最大努力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进行安抚,使患者达到心理上舒适。二是术中舒适护理:重点是调整好手术室的室温,一般保持在25℃,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减少器械的碰撞声以免增大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燥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动作轻柔娴熟,指导患者作减轻不适与疼痛的深呼吸等,做好术中意外问题的应急措施,沉着稳定处理,避免慌张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对清醒患者,护士要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音与其交流,术中杜绝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工作的认真与对自已的重视,体现“与其同在,身同真受”的存在,为患者创造一个即舒适又严肃的手术氛围。三是术后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回访,手术结束后应将手术结果告诉家属,指导患者家属如何照料,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了解术中的感受、术后基本情况等,征求手术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2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舒适度,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评价,对两组患者术后恐惧、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等5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分界分值,分值高于2分说明患者存在此情绪,分值低于2分则说明不存在此项情绪。护理满意度从环境、宣教、态度、操作及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于手术结束后第2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全程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每组总人数×100%。舒适度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由专业护士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疼痛、恐惧、睡眠障碍等,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三个选项,舒适度=(舒适+基本舒适)/每组总人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SCL-90评分比较

显示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比较

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5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000多台,普外3000多台、妇产3000多台、骨科2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方法

1.2.1专科组的设置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专科组长的设置(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专科组长的职务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专科的学习、培养(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体位、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专科组的考核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结果

2.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见表1。

2.2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见表2。表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专科技术考核成绩。

3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对本院手术室37位护士采取抽血体检与问卷调查。

2结果

37位手术室护士均有不同程度生理心理损伤,见表1。表1手术室37位护士的生理心理损伤及影响因素损伤表现n百分比职业损伤因素慢性呼吸道损伤848.65%消毒液腰、背、肩疼痛1232.43%负重、抬搬病人刀、针刺伤616.22%机械性因素白细胞下降12.07%放射线及电离辐射3讨论

3.1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3.1.1生物因素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羊水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如一些可传播性疾病、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尿、便、汗、泪、母乳、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4%[1],暴露于含HBV血液、体液而感染HBV比率为6%~30%;若HbsAg(+)、HbeAg(+)则感染率更高。接种过乙肝疫苗可降低感染危险性。

3.1.2机械因素最常见的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玻璃等锐器伤。本院针刺伤率高达16.22%,已经证实20种病原体可以经针刺传播。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3.1.3物理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较多。无防护接触论文放射线及电离辐射给手术室护士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致癌、致畸等[3]。微波、射频、激光等手术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在消毒工作中,紫外线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负重、抬、搬病人等常规护理工作也是导致护士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此外机器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声所产生的噪音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可能引起如上不适[4]。

3.1.4化学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麻醉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氧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2],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浸泡标本、器械消毒,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

3.1.5心理因素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他们长期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休息不定时的环境中,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病、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胆病等。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燥等。

3.2职业伤害的防护措施

3.2.1锐利仪器使用的防护根据具体手术,总结手术中刀、剪、针摆放及传递的体会,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每名护士的基本操作。普及使用可自动回套的针头;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减少流通污染环节,把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3.2.2加强室内流通定时开窗换气,添置空调设备,完善排污系统,并对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现配现用,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操作前后正确洗手,严格无菌振作。手术后对器械、污水、房间处理,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设专用浸泡污敷料水池等设施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3.2.3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病人的病史、肝功能、两对半、HIV、梅毒等检查结果,这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阳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手套如有破损,立即重新更换消毒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如有损伤,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术前巡回护士配制0.2%过氧乙酸1000mL盛于专用容器中,置于手术间,方便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给病人操作前后随时洗手,手术间门口铺一块用0.5%过氧乙酸浸透的台布,以减少因工作人员进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3.2.4辐射及电离危害的防护在无法躲避时尽量使身体不进入直射线中,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主要依靠3项基本防护手段,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消除手术间内有害物质,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风换气,除安装迷宫式百叶窗保持良好通风外,最好设有机械通风,保持每天换气4~6次;(2)设置负离子发生器,调节正负离子平衡;(3)尽量少用或不用裸露的铅制品,传统裸露的铅衣应被塑封铅取代。

3.2.5防止身体疲劳工作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体位,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细节护理

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较多细节。一旦出现手术室护理缺陷,会给护理质量带来影响,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损害、伤残、死亡等。有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对患者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进行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以11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9~65岁,平均(44.8±6.2)岁;平均手术时间(150.1±10.2)min;手术类型:18例普外科,11例骨科,11例骨科,10例妇科,5例神经外科。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4.6±6.5)岁;平均手术时间(152.2±11.0)min;手术类型:16例普外科,12例骨科,12例骨科,8例妇科,7例神经外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术前检查、常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

1.2.1术前护理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患者资料进行核对;彻底检查手术器械、设备、仪器等,确保其运行正常;术前1d加强病房巡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减轻其术前焦虑情绪;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提升治疗信心。

1.2.2术中护理

送至手术室后,紧握患者双手,以亲切的目光、温和的态度消除其负性情绪;麻醉后,对手术部位进行固定,遮盖不必要暴露的部位,尊重患者隐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中配合需轻柔、准确、迅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

术后认真清洁患者皮肤,并清点手术器械,避免将其遗留于患者体内;开启恒温水毯,直至离开手术室;做好外露部位保暖工作;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顺利进行,及时肯定其表现,改善心理状态;告知术后常见并发症,做好早期观察及预防。

1.3观察指标

(1)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采用百分制,包括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管理、消毒隔离,各项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30分、20分;护理安全最高分为100分[2]。(2)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疗效,需引起高度关注。细节护理是临床上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充分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促使护理工作更为人性化、规范化。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将人性化理念贯彻在护理过程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帮助其解决问题。本研究对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其中,术前要求做好三查七对,认真核查手术器械、设备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缓解负性情绪;术中协助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提升配合技能,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术后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并发症早期观察及预防,可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促使其尽快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3]结果相似。提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辅以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此外,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辅以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春莲 李春玲 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8

1.1手术室工作人员我院共有层流净化手术室十间,其百级一间,千级两间,万级七间。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同时在新手术室使用前,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使手术医生也掌握了入室要求和室间基本的操作规范。

1.2工友的管理层流净化手术室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我院根据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工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不同区域的清洁用物合理区分,避免了交叉感染。

1.3入室要求对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要严格着装,穿着严格消毒过的专用衣裤和鞋,建立严格的入室人员登记制度,并限制手术间参观人数,每间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得多于4人[3]。

2严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各项操作

2.1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1)洁净手术室内的人、物流是影响室内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置严格工作流程,明确区分洁污流线是洁净手术室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1]。(2)根据各班职责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洗手护士工作流程、专班护士工作流程、值班护士工作流程、连台手术工作流程、污染手术术毕处理流程、工友工作流程等。使大家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序可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

2.2手术环境的调节与维持方面(1)由夜班护士于每日择期病人入室前30min开放空调机组,设定室温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2]。术中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室温。在术间做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语言的轻柔准确,维持室间噪音<50dB。(2)层流净化手术室在突出生物洁净室特点的原则下,以控制有尘埃粒子为重要目标,所以强调空气洁净度是必要保障条件[4],严格禁止在手术间抖动衣物布类,防止微粒在室间飞扬。

2.3手术间物品的放置我们根据手术间分类定各专科常规手术间,再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和要求常规备物,各手术间均制定出物品放置标准示意图,专科手术间内物品相对固定。要求全体护士明确各室间物品放置的规范和细节要求,每天术毕由室间规范组组长负责检查监督室间整理情况,保证了室间物品放置的整洁、规范并利于手术配合。

2.4保持手术间相对密闭状态,保证空间空气的洁净度(1)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的无菌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推出,因此室间的空气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流入[4]。(2)加强护士对手术护理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的培训学习,术前能明确所配合手术的步骤和手术要求,努力做到备物充足,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注意维持维持室间的密闭状态和净化效果。

3预防交叉感染

3.1洁污分流我院手术室三通道布局,医务人员与患者、无菌物品与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出入室间路线严格区分开。对于感染手术采用器械就地消毒后再出室,敷料就地打包注明污染种类的方法,保证了洁污分流防止了交叉感染。自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以来,共配合完成各类手术万余例,无菌手术感染率<0.3%。

3.2清洁消毒制度手术间采用一用一清洁制度,每日术毕由清洁人员用清水及时擦拭室间物品,污染手术用0.2%速效净擦拭。同时实行固定的手术间回风口每周擦洗消毒制度,以减少叶片上的积尘以利于净化效果。

3.3每月定期空气及室内物品细菌培养以检测净化质量。我院自起用净化手术室以来各项培养合格率均达国家规范要求。

4节电措施

层流净化手术室耗电量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维护手术环境符合要求的同时,通过细菌监测总结出术前30min开放空调机组,术毕即关闭机组的方法既达到手术环境的要求,又有效地节省了医院的电力开支,维护了我院的经济利益。

5小结

通过近几年来的运行总结出:(1)对层流净化手术室人流、物流的严格管理,保证了手术间净化效果。(2)规范了人员行为和操作要求,设定了工作流程,维持了手术环境的需求,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对环境的管理保证了洁污分流,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满足了各类手术环境需要,利于各类手术的连续高效运行。(4)通过节电措施的施行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维护了医院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9.

3张峥.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5.

4陆爱红,王克云,崔红,等.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58(9):85-86.

【关键词】管理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9

1临床资料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例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24~56岁,平均40岁。

2麻醉前护理

(1)麻醉前探望患者时,根据其病情,掌握其主要病情的心理特征,与患者交谈时态度热情、诚恳,向患者介绍自己是手术、麻醉时的护士,通俗易懂地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做到心中有数。(2)手术时护士应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所输液体经过加温处理,尤其儿童、老年人尽量常规下体温监测。(3)麻醉前用药:常用鲁米那、阿托品、度冷丁、氯丙嗪等药物,麻醉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排空膀胱,除去身上的装饰物,摘除活动义齿,帮助患者更换手术衣裤。给予术前用药后,将患者接入手术室或用推车接患者进入手术室。(5)手术开始,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3术中护理

(1)入手术室后,护士尽量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在患者情绪趋向稳定的情况下麻醉。在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等情况下,患者意识并未完全丧失,此时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喧哗,以免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2)输液途径一般采用桡静脉、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等部位套管针留置。对较大的手术可采用颈内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和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除皮下组织内小肿块切除术用局麻外,一般手术都需要首先建立1条或多条静脉通道,以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地进行。(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都有干扰。严密观察各项生理参数,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医生妥善处理。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手术室论文范文篇10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为随机抽取,其中男220例,女80例,年龄均在28~68岁,平均年龄45.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男100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44.3±5.7)岁;观察组:男120例、女30例,年龄29~68岁,平均(45.7±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术前准备及宣教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HNCD,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2.1手术前HNCD

护理工作者在术前1h接到患者的手术通知单后,去病房对患者予以术前访视,了解其相关疾病信息,并通过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沟通时要时刻保持礼貌、微笑,给患者以亲切、可信、温暖的感觉,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并予以图片的方式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体位、操作过程等一些基本信息。让患者在术前对手术有一定了解,缓解其恐惧、紧张的心理,告知患者术前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充分认识到术前准备对于手术成功及术中安全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自信心,认真答复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让患者以一个愉悦的心态迎接手术。

1.2.2手术中HNCD

在手术前1h,护理人员要调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保持在55%~60%,由于患者术中只穿一件手术衣,因此在手术前相关人员要为患者盖好被褥注意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手术室,以温和的笑容主动陪伴患者,并注意其神情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变化,鼓励安慰患者。在术中所有操作均要谨慎细微,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慎对患者及主刀医生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在进行麻醉操作时,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麻醉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告知患者如出现不适情况随时告知医师。

1.2.3手术后HNCD

在术后,医护工作者要用温水擦净患者的手术切口及其周围血迹、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服,注意盖被保暖,在进行搬动时注意不能大力,以免牵拉患者伤口及各种引流管,在运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斜度和拐角,以免发生撞击,造成患者震动,减少不必要的不适状态;到病房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其手术已成功结束,认真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在术后2d内到病房回访,查看患者伤口恢复状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告知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心情要愉快,祝其早日康复。

1.3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患者满意度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焦虑测定是根据SAS量表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术后焦虑水平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