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协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34

施工合同协议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协议条款

甲方:

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1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承包范围:

1.2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总日历日期:

1.3质量等级:

1.4合同价款:

第2条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第3条合同文件使用的语言文字、标准和适用法律。

3.1合同语言:

3.2适用法律法规:

3.3适用标准、规范:

第4条图纸。

4.1图纸提供日期

4.2图纸提供套数:

4.3图纸特殊保密要求和费用:

第5条甲方驻工地代表。

5.1甲方驻工地代表及委派人员名单:

5.2实行社会监理的总监理工程师姓名及其被授权范围(如果有):

第6条乙方驻工地代表

第7条甲方工作。

7.1施工场地具备开工条件和完成时间的要求:

7.2水、电、电讯等施工管线进入施工场地的时间、地点和供应要求:

7.3施工场地内主要交通干道及其与公共道路的开通时间和起止地点:

7.4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路资料的提供时间:

7.5办理证件、批件的名称和完成时间:

7.6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位置提供和交验要求:

7.7会审图纸和设计交底的时间:

7.8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要求:

第8条乙方工作。

8.1施工图和配套设计名称、完成时间及要求:

8.2提供计划、报表的名称、时间和份数:

8.3施工防护工作的要求:

8.4向甲方代表提供办公和生活设施的要求:

8.5对施工现场交通和噪音的要求:

8.6成品保护的要求:

8.7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要求:

8.8施工场地整洁卫生的要求:

第9条进度计划。

9.1乙方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时间:

9.2甲方代表批准的时间。

第10条延期开工。

第11条暂停施工。

第12条工期延误。

第13条工期提前。

第14条检查和返工。

第15条工程质量等级。

15.1工程质量等级要求的经济支出:

15.2质量评定仲裁部门名称:

第16条隐蔽工程、中间验收。

16.1中间验收部位和时间:

第17条试车。

第18条验收和重新检验。

第19条合同价款及调整。

19.1调整的条件:

19.2调整的方式:

第20条工程预付款。

20.1预付工程款总金额:

20.2预付时间和比例:

20.3扣回时间和比例:

20.4甲方不按时付款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第21条工程量的核实确认。

21.1乙方提交工程量报告的时间和要求:

第22条工程款支付。

22.1工程款支付方式:

22.2工程款支付金额和时间:

22.3甲方违约的责任:

第23条甲方供应材料设备。

23.1甲方供应材料、设备的要求(附清单):

第24条乙方采购材料设备。

第25条设计变更。

第26条确定变更价款。

第27条竣工验收。

27.1乙方提交竣工资料和验收报告的时间:

27.2乙方提交竣工图的时间和份数:

第28条竣工结算。

28.1结算方式:

28.2乙方提交结算报告的时间:

28.3甲方批准结算报告的时间:

28.4甲方将拨款通知送达经办银行的时间:

28.5甲方违约的责任:

第29条保修。

29.1保修内容、范围:

29.2保修期限:

29.3保修金额和支付方法:

29.4保修金利率:

第30条争议。

30.1争议的解决程序:

30.2争议解决方式:

第31条违约。

31.1违约的处理:

31.2违约金的数额:

31.3损失的计算方法:

31.4甲方不按时付款的利息率:

第32条索赔。

第33条安全施工。

第34条专利技术、特殊工艺和合理化建议。

第35条地下障碍和文物。

第36条工程分包。

36.1分包单位和分包工程内容:

36.2分包工程价款的结算办法:

第37条不可抗力。

37.1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认定标准:

第38条保险。

第39条工程停建或缓建。

第40条合同生效与终止。

40.1合同生效日期:

第41条合同份数:

41.1合同副本份数:

41.2合同副本的分送责任:

41.3合同书制定费用:

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发包方(章):承包方(章):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委托人

电话:电话:

电挂:电挂: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鉴(公)证意见:

经办人: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2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承包范围:

2.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总日历日期:

3.质量等级:

4.合同价款:

第二条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第三条合同文件使用的语言文字、标准和适用法律。

1.合同语言:

2.适用法律法规:

3.适用标准、规范:

第四条图纸。

1.图纸提供日期:

2.图纸提供套:

3.图纸特殊保密要求和费用:

第五条甲方驻工地代表。

1.甲方驻工地代表及委派人员名单:

2.实行社会监理工程师姓名及其被授权范围(如果有):

第六条乙方驻工地代表。

第七条甲方工作。

1.施工场地具备开工条件和完成时间的要求:

2.水、电、电讯等施工管线进入施工场地的时间、地点和供应要求:

3.施工场地内主要交通干道及其与道路的开通时间和起止地点:

4.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资料的提供时间:

5.办理证件、批件的名称和完成时间:

6.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位置提供和交验要求:

7.会审图纸和设计交底的时间:

8.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要求:

第八条乙方工作。

1.施工图和配套设计名称、完成时间及要求:

2.提供计划、报表的名称、时间和份数:

3.施工防护工作的要求:

4.向甲方代表提供办公和生活设施的要求:

5.对施工现场交通和噪音的要求:

6.成品保护的要求:

7.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要求:

8.施工场地整洁卫生的要求:

第九条进度计划。

1.乙方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时间:

2.甲方代表批准的时间

第十条延期开工。

第十一条暂停施工。

第十二条工期延误。

第十三条工期提前。

第十四条检查和返工。

第十五条工程质量等级。

1.工程质量等级要求的经济支出:

2.质量评定仲裁部门名称:

第十六条隐蔽工程、中间验收。

中间验收部位和时间:

第十七条试车。

第十八条验收和重新检验。

第十九条合同价款的调整。

1.调整的条件:

2.调整的方式:

第二十条工程预付款。

1.预付工程款总金额:

2.预付时间和比例:

3.扣回时间和比例:

4.甲方不按时付款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第二十一条工程量的核实确认。

乙方提交工程量报告的时间和要求:

第二十二条工程款支付。

1.工程款支付方式:

2.工程款支付金额和时间:

3.甲方违约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甲方供应材料设备。

甲方供应材料、设备的要求(附清单):

第二十四条乙方采购材料设备。

第二十五条设计变更。

第二十六条确定变更价款。

第二十七条竣工验收。

1.乙方提交竣工资料和验收报告的时间:

2.乙方提交竣工图的时间和份数:

第二十八条竣工结算。

1.结算方式:

2.乙方提交结算报告的时间:

3.甲方批准结算报告的时间:

4.甲方将拨款通知送达经办银行的时间:

5.甲方违约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保修。

1.保修内容、范围:

2.保修期限:

3.保修金额和支付方法:

4.保修金利率:

第三十条争议。

1.争议的解决程序:

2.争议解决方式:

第三十一条违约。

1.违约的处理:

2.违约金的数额:

3.损失的计算方法:

4.甲方不按时付款的利息率:

第三十二条索赔。

第三十三条安全施工。

第三十四条专利技术、特殊工艺和合理化建议。

第三十五条地下障碍和文物。

第三十六条工程分包。

1.分包单位和分包工程内容:

2.分包工程价款的结算办法:

第三十七条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认定标准:

第三十八条保险。

第三十九条工程停建或缓建。

第四十条合同生效与终止。

1.合同生效日期:

2.合同份数:

3.合同副本份数:

4.合同副本的分送责任:

5.合同书制定费用:

合同订立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发包方(章):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

承包方(章):_______________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施工;司法实务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整体呈现总体数量较大,同时有着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具体司法实务角度来看,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合同纠纷在具体诉讼中出现过较多次的证据不充分、原被告在举证环节准备不足,进而促使案件进入二审抑或是再审程序,增加诉累。同时,由于施工合同纠纷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案件的司法实务问题也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的特质。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实务重点难点问题概述

(一)关于合同主体

狭义的建设施工合同主体主要是发包人与承包商,但广义上的工程合作主体还包含了建设业主、联建单位、建设工程价款受让方等。在“三无”工程开发、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假借资格、越质承揽非常常见的市场背景中,该合同的主体就变得扑朔迷离。譬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成为发包人是否需要具有相关资格?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规定,判定与“三无”工程开发有关的建设施工合同的法律效力也缺乏统一的司法规范[1]。对于施工人员,与施工合同等纠纷案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没有对施工人员做出具体定义,在该释义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基本上以行业惯例等方面为主要司法实务依据,缺乏统一的标准,民事主体很难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案件中找准自己的司法定位,司法实务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司法实务中,对实际施工人的现行立法标准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都无法适应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司法实践的客观要求[2]。

(二)关于合同效力及变更、转让与解除

建筑工程及施工合同的法律效力审查一直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研究问题。尽管在法律法规中有着对合同效力的相关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还是有着对于合同效力确定的法律适用问题,至今依然未有明确结论。譬如在执行法定招投标程序以前,在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订立的施工协议中,如何确定双方已经就“实质性内容”进行了谈判就是合同纠纷案件中的争议点之一。建设工程通过招投标,发包人与承包商订立施工协议后,承包人向发包人或是发包人对中标协议中已有规定的具体内容做出让利性承诺,可以对该承诺书做出“黑白合同”的判断,确定其当然失效。同时,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显失公平、欺骗等阻却合同生效的要件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很难界定,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一般而言,终止建设或工程实施给发包人和工程承包商均将导致巨大损失。但是,如果在这种约定的执行中,有的发包人运用其强势地位,有意不履行其主体权责或者辅助权责,从而使得约定终止,那么其中的主体权责或者辅助权责又怎么确定?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于发包人的这种恶意解除合同所导致的赔偿问题,只涉及现实损失,不涉及预期收益,在司法实务中怎样遏制恶意解除的合同行为,还亟需进一步立法进行决策[3]。

(三)关于工期、质量、鉴定与价款

根据缔约过失原理,由于无效合同中的工期索赔并不属一般的民事赔偿损失范畴,因此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时面临着两难,如果支持当事人的要求,就找不到有效合同依据或者法律依据,而如果不支持当事人要求,就会出现“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反而无须承担工期延误责任”的司法实践问题。当事人在起诉之前已就工程款核算取得一致意见,且一方当事人有确实足够的依据证实在已签订的结算合同中出现核算遗漏、重复核算、依据错误、核算遗漏等明显问题而申请撤回或者部分撤回的,人民法院是否应予允许?一方当事人以对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中拖欠项目费为由提出诉讼,另一方当事人以对工程结算的合同部分规定产生了重大错误,或者显失公正为由提出了反诉或者民事抗辩这种司法实践情形下,如何适用诉讼时效也是司法实践问题之一[4]。在无效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如果转让人或者承包商或者施工资质出借人和实际的施工人之间共同主张建设工程价格优先受偿权的,人民法院究竟应该支持谁的要求也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司法问题之一。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实务问题解决策略

(一)合同的效力认定与处理

对于需要实施招投标活动的建设项目,出于经济利益因素当事人通常都不会自己披露行为。所以,我们就必须主动审查已经实施了招投标工作、检查招投标活动的合规性和中标事前所订立合约的法律效力。在招投标工作前,因各方已经对招投标工作有关事项具体内容开展了真实性协商,直接影响到招投标工作成果,其后订立的与招投标工程项目有关的合约也应该确认为无效合同。而中标后,其中标合同又因在招投标工作之前各方已经对招投标工作具体内容开展了真实性协商,直接影响到了招投标工作成果,所以其后订立的合约也应该确认为无效合同。招投标工作中的实质性内容,主要由下列几方面作出了确定:参加招投标的主要投标人适用范围、质量标准、进度和工期条件、工程价款的单位数量、贷款额度和计算公式,和其余需要确定的实质性内容的合同条款。投标人依照招标程序中标后,如果建设单位既不与投标人订立中标协议,又不将招标工程项目交给投标人完成工程建设,或者投标人已向人民法院提出索赔的,应确认各方已就招投标工程项目进行协议,并判定建设单位对投标人履行工程建设所不能的违约责任。另外,在招投标工作人履行了中标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约定之后,如果承包人已向发包人或发包人已经向承包商对中标协议中已规定的内容进行了让利性约定时,应确认该承诺为“黑白合同”并将其归于无效合同。对建筑工程中没有获得行政许可、建筑施工执照、城市规划许可证等有关证照的建设工程来说,即使工程发包人已将建造工程发包给承包人,且已开始建筑施工项目建设工程,在行政诉讼中工程发包人也未能补办有关证照,因此该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也不是必须失效,而是要考虑到相关方利益再做判断。

(二)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保障

从实际施工人的判断标准上,实际施工人是指不能或超过建筑施工资质承接工程项目的,对工程项目负责建筑,并对该工程项目具有权益权责的我国公民群众、企业法人或者任何社会组织。实际施工人,应当是对基础建设工程施工建设项目所投入资本的实施独立核算的项目出资人,或者对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建设项目进行实际管理的项目人[5]。在审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不管出现了多少的违规转包、非法承包等情况,都必须坚持依法规范的合同相对性原则,不得突破。不过,在依法对实际施工人等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例外。在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认定方面,在不合理的施工承包中,由非法转包人或其不符合承包或施工资质的出借人和施工人共同倡导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有关部门可以先行选定适格的施工人,并按照施工人对物化的建设工程实际投资的份额进行认定。

(三)工程价款的确定和支付

在对管理费用没有明确规定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如果实际施工人随意申请这一项费用,如若在其合同种没有明确管理费用时,那么实际施工人所提出的管理费用支付请求是可以被驳回的,只有在合同已经明确管理费用的前提下,管理费用支付请求才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在对施工无效合同收费的管理上,此处收费项目一般由定额计算费用、社会保障费、房屋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损害保险等构成,系行政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向建设工程中的施工方所收取的费用。如违法分包人和实际施工人所订立的承包协议失效,其有关规费和税款缴纳的协议也归于无效,违法分包人所收取的规费也不应纳入实际施工人所应取得的施工价款当中。在对以贷款方式所申领款项的性质确认以及付款顺序的管理上,在建筑工程施工协议的执行中,施工方以贷款方式向发包方所申领工程款的,在此处贷款方式应确认为工程款。如果因为债权人的给付而无法还清所有欠款时,则只有在双方当事人没有协议时,人民法院才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借款进行强制执行。在对项目经费给付违约责任金的处理上,因工程项目款的迟延给付形成违约责任,对双方当事人要求违约责任金的调增、调减应当以另一方当事人的要求为前提条件,最高人民法院不能在未经对方当事人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酌情对违约责任金作出调节。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下调违约金,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案件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在对工程款违约金诉讼时效的处理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价款的违约损失是该工程款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只有在工程款已办理结算并已经明确具体金额之后,当事人才能够就该工程款的违约金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如果工程款还没有办理结算,且支付工程款的具体金额尚不明确时,则当事人将无法就该工程款的违约金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也将不会就该工程款的违约金独立计算诉讼时效。

(四)工期和质量的责任承担以及造价鉴定的审查与确认

在对建筑工程移交日期的认定上,对于建筑工程在不满足国家法定或强制性规范的前提条件下移交利用的,也必须确认其为不正当合法利用状况。建筑工程交付时间的计算点,不但要遵从约定,必须同时满足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任何一方当事人以双方有协议约定为由,要求证明约定的交货日期是法定交货日期的,必须给予驳回。在对使用评估证明材料的管理上,对于案件当事人对建筑工程或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作出的造价评估,均应由合议庭审核后确定。对于案件当事人所提交的用以评估的证明材料,合议庭应在移送评估之前对案件当事人开展举证、质证工作,并审查其真实感、合法度及其与司法机关认定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工程合同法律效力的有无、约定中计价条款的采用、对关键证明材料的取舍,以及如何移送评估材料和评估范围的大小等关键民事司法问题作出评价。对准许认定的工程案例,必须在移送函中通知价格认定机关,工程造价认定单位也必须依据人民法院所确认的证明材料,仅只作出技术性的勘验、检测、计算或提出认定建议,而不能或不需要对证明材料的证据与实力作出法律评价。在对建设单位工程价款结算合同的法律效力审查和时效的处理问题上,双方当事人在起诉之前已经就工程款结算问题进行了普遍共识,不论是双方当事人各方自己形成的合同,又或者约定由第三者完成的工程鉴定结论,人民法院在原则上都应进行承认。如果一方当事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已签订的工程结算合同中,出现了结算遗漏、依据错误、计量遗漏等明显错误的,有权认为其已构成可撤销情形,并从该工程结算合同签订之日起一月以内向人民法院或者诉讼组织提交行使撤销权利的申请书。如果确认了项目施工合同已经有效,可以用分项或独立核算的工程价款结算遗漏项目,在该工程结算合同还没有完成以前不适用诉讼时效,但在工程款结算合同已经完成以后,从该合同已经完成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对项目施工合同已经被确定为失效的,如果工程价款没有结果,则自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确定合同失效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在对各方合同当事人之间对建设工程价格缺乏协议或协议不详的问题处理上,对于在多个非法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的无效建筑施工合同中,非法转包人或是违法分包人与施工人之间对建筑工程价格缺乏协议或协议不详,在施工款交付条件成功后,双方同意按照非法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与实际上的协议建筑工程价格进行结算的,政府可以给予批准;合同当事人不愿意参照的,可以接受主张权利方提交的确认请求,根据标的物建造时实际施工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计算方式和计量准则提出支付的确认建议。

三、结语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房屋建筑、市政道路、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施工合同(以下简称施工合同)。

本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设备采购、造价咨询、招标、工程代建等建设工程合同适用本办法的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市建委、市工商局为市建设工程合同行政管理部门,下设市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办公室,作为施工合同的日常管理机构。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属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经济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全面推广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组织指导完善;

3.组织培训合同管理人员,指导合同管理工作,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4.推行施工合同签订审查备案制度,监督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5.制订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考核指标,组织对申请“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进行考核;

6.负责协调合同违约损失赔偿事宜;

7.负责调解施工合同纠纷。

第四条施工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签订施工合同必须按照国家工商局、住建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格式,明确相关协议书和合同专用条款的各项内容。建设工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条款中必须包含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应内容的条款。

第六条签订施工合同的承发包、专业分包等合同当事人双方,应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双方必须具备各自相应资质(或资格)和履行施工合同的信用与能力。

第七条承发包双方应严格对工期、质量和工程价款进行约定。

1.施工工期及调整处理方法应参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工期定额及省有关规定确定,明确界定开、竣工日期,并约定开、竣工应办理的手续和签署的文件等。

2.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明确采用的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和须签署的文件及产生质量争议的处理方法等。

3.工程价款确定应执行现行计价模式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并在合同中明确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等内容。

第八条发包方应与总包方签订施工合同。总包方经发包方同意可将承包工程的部分专业工程和劳务部分进行分包,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合同不得与总包合同相抵触,若发生抵触时,以总包合同为准。

第九条承办人员签订合同,应取得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承发包双方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第十条依法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在中标通知书下达后方可进行施工合同备案,依法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未招标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进行施工合同备案: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当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已办理报建手续;

3.具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

4.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已经落实;

5.已取得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

第十一条施工合同审查备案程序:

1.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20日内由承包方将承发包双方协商一致的合同草案报送合同管理办公室审查备案。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施工合同。

2.合同管理办公室在收到施工合同草案和完整辅助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提出意见。承发包双方应按审查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报送。合同草案符合要求并由合同管理办公室加盖备案章后,方可正式签订施工合同。

第十二条施工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

1.承发包双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或资格)和履行合同的信用与能力;

2.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必要条件;

3.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内容是否与中标条件一致;

4.承发包双方驻工地代表是否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5.工期、质量和合同价款等条款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6.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施工合同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要求;

7.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施工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转让、变更或解除。

履行合同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合同管理办公室应责令改正,或提交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必须签订书面协议,并于5日内将协议报送合同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四条对假冒其他组织或他人名义签订施工合同,或将合同用于违法活动,或以分包工程名义实为转包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各自的职责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既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范管理;应用价值

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项目双方有利,既是双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凭证,又是解决经济纠纷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能够有效规范建设双方的行为,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采取适当的解决办法,从而降低工程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日益增加。为确保医院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开展施工合同管理,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十分必要。

1施工合同管理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包括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施工设备使用的材料、竣工结算、工程验收等。施工合同管理有利于医院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及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减少医院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提高工程经济收益。要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需要开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筛选,在设置合同内容时,要双方约定各项专款。在施工前,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并保证技术应用的安全。对施工单位出现的违约行为,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处罚。对于医院建设工程而言,施工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对医院投入使用的运营管理与社会效益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进行了解,才能确定合同的有效性,确保施工双方能够按照合同完成工程建设。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由此来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医院建筑工程而言,能保证工程的有效开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施工问题顺利解决。

2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合同内容缺少规范性。施工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医院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但现阶段由于缺少专业人员,导致制定的合同内容缺少规范性,这也是限制合同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因工作人员能力不足而导致合同条款不全面,会使参与项目的单位从中获取不当的利益,容易使合同双方发生经济纠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拟定一般为建设单位,为保证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拟定合同条款时,会存在一定偏差,比如减轻单位的责任,违约条款描述不清。因此,使合同双方容易产生纠纷,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2.2施工合同监管机构力度不够。我国建设市场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市场尚未完善,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监管机构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双方签订的合同缺少第三方监管。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取利益,在合同签订中做手脚,因监管机构的力度不足,造成合同形同虚设,从而导致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无法开展,无法保证合同双方的权利。同时,在合同监管方面,建设市场缺少持续性监督,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设时间较长,且存在多变因素,再加上施工合同出现变更的情况较多。建设市场提出的监管机制,由于缺少持续性管理,从而无法对变更的合同条款进行监管,容易增大合同双方发生经济纠纷的概率。

3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对施工单位相关资质的审查。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承包的利润较高,从而导致建筑市场情况复杂,再加上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使监管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为保证施工安全,在开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单位相关资质的审查:一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资质进行考察,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合同双方的最终的经济效益;二是在选择施工单位时,按照资质匹配、信用等级、技术实力、报价条件进行选择,由此既能保证施工安全,又能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发包时,应按照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当规模的承包单位,比如医院建设项目较大,难度系数较高,可以选择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由此,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确保合同双方按照合同开展施工,进而保证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3.2施工合同各项条款的严格规定。为保证施工合同条款的规范性,施工单位应设置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合同各项条款严格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同,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缺少对医院施工的了解,因此导致拟定的合同条款缺少合理性。合同双方经常通过协商的方式签订合同,从而使某一方的权益较大。一旦发生争执,无法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责任分配,最终会使双方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施工进度。为避免出现合同纠纷的情况,保证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以下五点对施工合同各项条款严格规定。一是医院工程施工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在签订合同时,需要针对每个阶段的施工进行约定,确保合同双方明确责任。当承包方出现施工延误的情况,根据承包商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责罚;二是确定工程质量标准。为进一步明确双方责任,在拟订施工合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工程质量标准。当施工单位未达到质量标准时,可按照合同最初的要求,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项目工程质量包括主体质量与装修质量,并在合同中注明业主要求,由此才能进一步确定质量标准;三是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施工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为此,在材料采购时,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标准,在采购时也要对比材料的价格,选择价格实惠,质量较好的材料;四是合同变更需要签订补充协议。医院建筑工程变更情况时有发生,为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需要明确规定变更项目。若工程的变更范围较大,则需要签订补充协议,由此才能避免经济纠纷;五是明确违约处罚标准。为避免合同双方经济纠纷情况严重,需要确定违约处罚标准,使合同双方明确才能快速解决违约情况。3.3构建并完善合同管理体制。为确保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合同管理体制,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报送制度,以此使合同管理者能够了解施工合同的动态情况,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同时也能评估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前制定预防方案,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二是建立合同交底制度,既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又能使管理者了解合同内容。同时,合同交底制度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明确合同双方的工作责任,减少合同双方纠纷;三是建立补充合同制度。在工程重大变更时,补充合同制度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管理者了解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进度,相关人员通过了解变更的因素,变更计算施工成本,合同双方的管理人员应及时协调计算结果。在签订补充合同制度时,也需要监管机构严格把控,才能避免合同双方出现违规行为。3.4注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合同中对技术资料提出明确规定,在办理施工手续时,也需要施工单位提供技术资料,抵押保证金。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应用,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工程竣工时,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要将系统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调试方法、线路图等技术资料回收,并妥善保管。若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资料不完整,按照合同约定拒绝验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也有利于后期工程的维护。3.5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施工合同管理应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开展工作,及时了解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变更情况,比如签证问题、合同双方的支付情况。在合同变更时,也应签订补充协议。若在管理过程中遇到设计变更,合同双方应签订协议,更改施工项目。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由此才能进一步保证医院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现有的医疗机构无法解决医疗突发事件,只有增加医院的数量。基于此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既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又能促进医疗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医院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合同也能规范双方单位,避免出现违规行为。随着医院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为此,只有不断研究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才能确保我国医院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6):139.

[2]常彩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6):94,100.

[3]肖伟.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8):117-118.

[4]王娴.浅谈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有关问题[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19(7):79-80.

[5]汤巧娣.浅谈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有关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47.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6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它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本身有其时间、空间的运行规律,构成时间、空间的程序和内容,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施工承包人通过法定的交易程序所选定,经双方协商一致而设定的经济法律关系。施工合同由缔约形成到合同的全部履行过程,包括:工程施工招投标、合同签订和履行。由此可见,施工合同管理包括缔约交易(招标投标)阶段管理和履约阶段管理。

按市场经济原则和我国合同法规定精神,当事人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自我决策、管理、实施,以实现合同目的经济活动。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现状及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特点,政府对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及合同履行活动依法实行监督。

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首先,政府管理体系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强调政企分开,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单位及机构都已基本脱钩,然而,不能否认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政企不分所造成的旧习惯、旧观念的影响还依然存在,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思想观念远未消除;其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项目法人制度尚未完全实行,因此,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有资金占控股或在主导地位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对这些项目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国有资金流失、充分的发挥投资效益等问题依法实施监管显得十分必要。

再从建设项目本身特点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而且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所以,政府对这些项目的施工承发包合同依法实施监管,以利强化当事人的法制观念,使其在合同活动中能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为此,国家对这类建设项目在承发包交易阶段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工程承发包招标投标制度,就意味着对合同缔约阶段的监督又进入法制轨道。国家《招标投标法》第三条从项目性质和投资主体两个方面做出规定: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都必须用招标的方式,遵照招投标法定程序完成缔约过程,达成合同关系。显然,政府把施工合同监管的工作重点放在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上。《招标法》第七条又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除了要自觉执行招标投标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外,还要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招投标活动依法实施的行政监督,有关当事人应当服从与配合,包括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如实提供资料,接受依法进行的检查,对拒不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正确理解施工招标项目合同文件的基本概念

1、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其相互关系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方式: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本质是一种合意,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合意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必备条款(或者说实质性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订立过程即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经过要约、承诺来完成的。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就意味着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工程承发包交易全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当事人(招标人)发出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招标文件并且在规定期限内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招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按评标标准选择中标人应向中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按当事人订立合同方式来描述这一过程即为:要约邀请、要约、承诺。也就是说,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是通过要约邀请、要约承诺来完成的。

要约邀请:招标人向投标人发出招标文件的行为是一种要约邀请,招标人希望投标人能响应招标文件并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一般来说,要约邀请处于合同的准备阶段,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是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复杂的法律性文件,它不仅依法规定了完整的招标程序,而且还提出了各项具体的技术标准、交易条件、评标标准,规定了拟定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依据,是招标人组织评标选择中标人的依据,也是招标人与中标人拟定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依据,是招标人组织评标选择中标人的依据,也是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基础性文件。因此,招标法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内容都提出了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对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的内容做出了禁止性法律规定。

投标人在规定期限内向招标人递送投标文件的行为是一种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为:

(1)投标文件是对招标人招标文件的响应,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了一旦接受要约招标人承诺,要约人即受意思表示约束。

招标人在投标有效期时限之内向中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的行为是承诺。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成立的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履约人做出;

(2)承诺须向履约人做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履约的有效期内做出。

从以上论述可以不难了解,建设工程承发包交易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引入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当事人依法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其本身就是缔约阶段的一种合同行为。

2、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

从合同法的一般理论来讲,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但是,依据我国合同法第32条“当事人使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同时,《招标法》第46条又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所以,就建设工程合同而言,尽管有了投标书和中标函,但是产生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还必须有一个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的协议书。

按国际惯例,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1)合同文件的组成内容;

(2)承包人向发包人保证按照合同文件约定的承包内容进行施工,竣工并在法定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发包人向承包人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国家工商局、建设部的GF-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示范性要求,除上述二项内容以外,还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承包范围、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等内容。

3、招投标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组成

(1)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附件;

(4)合同专用条款、通用条款;

(5)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6)图纸;

(7)标价的工程量表;

(8)双方有关工程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

由此可见,工程施工招标合同文件中的实质性内容都是形成招标投标过程通过要约承诺的方式所形成具有约束力的书面文件。所以,不论从合同活动或是招标投标活动的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或是合同缔约过程的监管,本质上属同一个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提法。

按《招投标法》第46条规定精神,在此应当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当事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如果允许当事人可以再行背离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则明显违背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初衷,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来讲也是不公正的,忧乱了招投标(工程承发包市场)经济活动秩序,对于这类行为必须予以禁止,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竞争性交易活动依法健康运行。

三、就当前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中,有必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1、仅注重程序合法,对交易过程中的制假行为的监管显得力度不够。

(1)表面程序合法,暗箱串通行为依然存在

《招投标法》第五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有些项目当事人在交易活动中违背了这一竞争性缔约基本原则,表现在表面程序合法,又在场绕着中标条件等实质性内容暗箱操作,相互串通,少数项目中标单位投标书(合同文件)或者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带有垫资内容的补充协议中出现许多垫资行为,很显然,经管理和审查备案的招标文件,在通常情况下至少在当前其内容不可能要求投标人做出垫资行为的响应,这是一种进行暗箱串通而违背公开、公正原则的行为,因为这种要求未在招标文件中对所有投标人提出,并将行为的结果带进了合同文件。作为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投标书出现垫资性条款,虽然,相关法律对这种行为未作强制性禁止,但是,国家有关政策又有明确规定,1996年4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财政部以96/347#了“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过程中带资承包”的通知,通知精神对建设单位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对承包商把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都作了相应的禁止性规定和行政处罚措施。

(2)表面程序合法,先签约后招标行为依然存在

某建设单位在法定交易之前就已经选定了施工承包商并签订了施工承发包合同(在此,称作阴合同),当事人为了履行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通过监管进行了所谓的“招标”,结果中标单位仍为先前所定的施工承包单位,双方签订了“招标工程施工合同”(在此,称作阳合同),据了解,这一违规过程有关监管部门并不知道,在工程实施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因阴、阳合同的约定的实质性条款发生冲突,阴合同的计价方式为平方米包干,阳合同的计价方式为总价下浮率,两者计价结果相差甚远,直接影响着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为此,合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实施行政监管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在监管工作中仅注意程序监管还不够,还必须十分重视依法对交易过程中的制假行为的监管,一旦发现制假行为,要认真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前提下依法做出行政处罚,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以利贯彻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全面贯彻执行招标投标法,坚持建设工施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首先,有必要依法规范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的行为。因为,一项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是否能公正、公平地依法运行,其中招标文件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如果招标文件中使用或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不当,提出显失公平的交易条件,忽视程序中关键性的时间要素等,那么,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或者说竞争性合同缔约活动依法健康运行将产生负面影响。

(1)招标文件中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不当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反映在:

A、《合同法》自99年10月1日起施行(《经济合同法》已同时废止),但至今还在沿用《经济合同法》;

B、《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还在沿用过去且与现行法律有抵触的部门和地方规章。

C、国务院2000年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自2000年1月30日施行,本条例第六章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保修制度中做出了最低保修期限的强制性规定。但是,在一些招标文件中还有沿用93年就已经废止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别于84年、87年的:建设工程保修办法(试行)和建筑工程质量责任暂行规定,有的沿用建设部93年2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显然上述三部规章中有关工程保修期限的规定与国务院2000年279号令均存在明显的抵触。

(2)招标文件中引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当现象时有发生,99年12月建设部、国家工商局以(99)313号文通知推行使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99-0201)示范文本》,原施工合同(GF-91-0201)停止使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一些招标单位还在沿用GF-91-0201文本。当然,是否使用示范文本,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如果参照使用示范文本,就不能使用又停止使用的文本,因为GF-91-0201中的部分示范文本内容不符合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原文本中第30条争议。对“有管辖权的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提法及仲裁起诉两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同时采用都与国家仲裁法的规定有抵触。

3、应当注意增强交易时效意识,严格交易时限规则

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是当事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判定行为是否有效,行为时效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及行为时效在国际工程交易规则中重要。但是,在当前工程承发包交易过程中,有些当事人仅注重从招标文件发出至中标这一过程的时间安排,而对投标书发出后时效要求,签约时限要求等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a、投标有效期:从招标截止日至中标通知发出所延续的时间区域称之为投标有效期。有些招标人因评、决标工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能按期(即投标有效期之内)发出中标通知,那么就应当在中标通知发出之前,以书面形式函告所有投标人,以说明投标有效期的延长,因为,当业主提出有效期延长,投标人将可能做出两种选择:

(1)投标人同意延长期,投标书在延长期内继续有效。

(2)投标人有权拒绝延长期,退出投标,为此招标人不得没收其招标保证金。其实,投标有效期的规定,应当在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

b、签约时限:招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订立的书面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照法定的时限要求签订合同,从法律意义上说已属违法,承发包双方未能按法定时间规定签约,应当将原因、责任等情况向监管部门书面报告,一些当事人对这一法律规定没有引起重视,因而,有些招标项目在中标通知发出后,超过法律规定时限二-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在少数。

4、必须坚持法定的交易运作程序,以体现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

一项工程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运作程序进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市场存在的一些违背程序原则的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是,有必要引起重视。

中标通知未发出,就订立合同。这是市场中存在的一种不规范行为。一些合同当事人认为已经决定了,就可以订立合同。这种操作思路明显不符合法律要求,因为,中标通知发出以前,谁为中标人,仍属保密状态,同时,中标人在未接到招标人书面中标通知以前,按《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标人确定及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凡采用招标交易方式订立合同的,在程序上的必要条件是中标人收到招标人做出书面承诺的中标通知,再从合同法的意义上讲,招投标活动,中标人在接到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前,就签订合同,也违背了要约承诺的订立合同的程序。

四、设想和几点建议:

1、研究制订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是国际工程承发包市场通行的习惯做法。它的明显优点是能既规范又合理的平衡有关各方之间的要求和利益,尤其能公平地在合同各方之间分配风险和责任以利达到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要求。如试行所颁布的各种合同文本,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制订的FIDIC合同文本等,这些文本的共性是将建设工程招标的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合同文件的组成等作为一个整体,一并纳入示范文本的范围。国家工商局、建设部根据相关法律,总结了近年来(GF-91-0201)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推行的情况及借鉴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合同示范文本的基础上编制了(GF-99-0201)并于2000年出台推行,从推行的实践分析,特别是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要求,考虑我国即将加入WT0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等因素,现行(GF-99-0201)示范文本显然不够全面,未完善工程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文件编制、合同文件的组成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从建设工程招标开始直至施工合同签订,在示范文本中都应当有一个全方位、科学性、系统性的规范运行要求。

2、完善和强化中介机制在规范当事人交易行为的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有完整的运行程序,环节多,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性强,组织工作繁杂等特点。招标机构专门从事招标投标活动,在专业人员的综合智力、市场信息、招标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招标机构为当事人所提供的优良服务,对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运行对工程承发包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但是,在招标活动中,有些事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招标人和招标机制之间在法律上是一种委托关系,有时存在过于迁就招标人的利益,主要反映在所编写的招标文件中显示的权利义务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委托人应当向被人宣传和坚持公平、公正的思想理念,以保证工程施工招标活动依法、平衡运行的效果。

(2)一部分招标机构对工程竞争性承发包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等,研究之明显不够。因此,招标机构在人员组成和知识面上应当精选一个技术、经济、法律的三维知识结精空间的智力服务体系,以适应法制经济前提下的高质量服务要求。

(3)进一步树立规范到位性服务规定。目前,有一些机构服务范围只限于到中标通知发出为止,忽视了签约生效阶段的智力性服务。因此,反映在一些合同约定的实质性内容与招标文件、中标单位、投标书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一部分机构,在招标活动中解决好程序性与实体性服务之间的关系,按《招标法》规定精神,实体性服务应当延伸落实到交易缔约依法生效的合同上。

3、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备案制度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7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它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本身有其时间、空间的运行规律,构成时间、空间的程序和内容,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施工承包人通过法定的交易程序所选定,经双方协商一致而设定的经济法律关系。施工合同由缔约形成到合同的全部履行过程,包括:工程施工招投标、合同签订和履行。由此可见,施工合同管理包括缔约交易(招标投标)阶段管理和履约阶段管理。

按市场经济原则和我国合同法规定精神,当事人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自我决策、管理、实施,以实现合同目的经济活动。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现状及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特点,政府对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及合同履行活动依法实行监督。

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首先,政府管理体系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强调政企分开,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单位及机构都已基本脱钩,然而,不能否认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政企不分所造成的旧习惯、旧观念的影响还依然存在,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思想观念远未消除;其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项目法人制度尚未完全实行,因此,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有资金占控股或在主导地位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对这些项目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国有资金流失、充分的发挥投资效益等问题依法实施监管显得十分必要。

再从建设项目本身特点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而且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所以,政府对这些项目的施工承发包合同依法实施监管,以利强化当事人的法制观念,使其在合同活动中能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为此,国家对这类建设项目在承发包交易阶段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工程承发包招标投标制度,就意味着对合同缔约阶段的监督又进入法制轨道。国家《招标投标法》第三条从项目性质和投资主体两个方面做出规定: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都必须用招标的方式,遵照招投标法定程序完成缔约过程,达成合同关系。显然,政府把施工合同监管的工作重点放在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上。《招标法》第七条又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除了要自觉执行招标投标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外,还要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招投标活动依法实施的行政监督,有关当事人应当服从与配合,包括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如实提供资料,接受依法进行的检查,对拒不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正确理解施工招标项目合同文件的基本概念

1、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其相互关系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方式: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本质是一种合意,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合意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必备条款(或者说实质性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订立过程即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经过要约、承诺来完成的。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就意味着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工程承发包交易全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当事人(招标人)发出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招标文件并且在规定期限内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招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按评标标准选择中标人应向中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按当事人订立合同方式来描述这一过程即为:要约邀请、要约、承诺。也就是说,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是通过要约邀请、要约承诺来完成的。

要约邀请:招标人向投标人发出招标文件的行为是一种要约邀请,招标人希望投标人能响应招标文件并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一般来说,要约邀请处于合同的准备阶段,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是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复杂的法律性文件,它不仅依法规定了完整的招标程序,而且还提出了各项具体的技术标准、交易条件、评标标准,规定了拟定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依据,是招标人组织评标选择中标人的依据,也是招标人与中标人拟定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依据,是招标人组织评标选择中标人的依据,也是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基础性文件。因此,招标法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内容都提出了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对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的内容做出了禁止性法律规定。

投标人在规定期限内向招标人递送投标文件的行为是一种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为:

(1)投标文件是对招标人招标文件的响应,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了一旦接受要约招标人承诺,要约人即受意思表示约束。

招标人在投标有效期时限之内向中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的行为是承诺。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成立的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履约人做出;

(2)承诺须向履约人做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履约的有效期内做出。

从以上论述可以不难了解,建设工程承发包交易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引入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当事人依法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其本身就是缔约阶段的一种合同行为。

2、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

从合同法的一般理论来讲,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但是,依据我国合同法第32条“当事人使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同时,《招标法》第46条又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所以,就建设工程合同而言,尽管有了投标书和中标函,但是产生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还必须有一个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的协议书。

按国际惯例,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1)合同文件的组成内容;

(2)承包人向发包人保证按照合同文件约定的承包内容进行施工,竣工并在法定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发包人向承包人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国家工商局、建设部的GF-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示范性要求,除上述二项内容以外,还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承包范围、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等内容。

3、招投标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组成

(1)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附件;

(4)合同专用条款、通用条款;

(5)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6)图纸;

(7)标价的工程量表;

(8)双方有关工程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

由此可见,工程施工招标合同文件中的实质性内容都是形成招标投标过程通过要约承诺的方式所形成具有约束力的书面文件。所以,不论从合同活动或是招标投标活动的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或是合同缔约过程的监管,本质上属同一个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提法。

按《招投标法》第46条规定精神,在此应当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当事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如果允许当事人可以再行背离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则明显违背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初衷,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来讲也是不公正的,忧乱了招投标(工程承发包市场)经济活动秩序,对于这类行为必须予以禁止,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竞争性交易活动依法健康运行。

三、就当前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中,有必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1、仅注重程序合法,对交易过程中的制假行为的监管显得力度不够。

(1)表面程序合法,暗箱串通行为依然存在

《招投标法》第五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有些项目当事人在交易活动中违背了这一竞争性缔约基本原则,表现在表面程序合法,又在场绕着中标条件等实质性内容暗箱操作,相互串通,少数项目中标单位投标书(合同文件)或者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带有垫资内容的补充协议中出现许多垫资行为,很显然,经管理和审查备案的招标文件,在通常情况下至少在当前其内容不可能要求投标人做出垫资行为的响应,这是一种进行暗箱串通而违背公开、公正原则的行为,因为这种要求未在招标文件中对所有投标人提出,并将行为的结果带进了合同文件。作为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投标书出现垫资性条款,虽然,相关法律对这种行为未作强制性禁止,但是,国家有关政策又有明确规定,1996年4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财政部以96/347#了“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过程中带资承包”的通知,通知精神对建设单位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对承包商把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都作了相应的禁止性规定和行政处罚措施。

(2)表面程序合法,先签约后招标行为依然存在

某建设单位在法定交易之前就已经选定了施工承包商并签订了施工承发包合同(在此,称作阴合同),当事人为了履行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通过监管进行了所谓的“招标”,结果中标单位仍为先前所定的施工承包单位,双方签订了“招标工程施工合同”(在此,称作阳合同),据了解,这一违规过程有关监管部门并不知道,在工程实施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因阴、阳合同的约定的实质性条款发生冲突,阴合同的计价方式为平方米包干,阳合同的计价方式为总价下浮率,两者计价结果相差甚远,直接影响着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为此,合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实施行政监管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在监管工作中仅注意程序监管还不够,还必须十分重视依法对交易过程中的制假行为的监管,一旦发现制假行为,要认真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前提下依法做出行政处罚,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以利贯彻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全面贯彻执行招标投标法,坚持建设工施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首先,有必要依法规范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的行为。因为,一项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是否能公正、公平地依法运行,其中招标文件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如果招标文件中使用或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不当,提出显失公平的交易条件,忽视程序中关键性的时间要素等,那么,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或者说竞争性合同缔约活动依法健康运行将产生负面影响。

(1)招标文件中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不当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反映在:

A、《合同法》自99年10月1日起施行(《经济合同法》已同时废止),但至今还在沿用《经济合同法》;

B、《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还在沿用过去且与现行法律有抵触的部门和地方规章。

C、国务院2000年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自2000年1月30日施行,本条例第六章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保修制度中做出了最低保修期限的强制性规定。但是,在一些招标文件中还有沿用93年就已经废止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别于84年、87年的:建设工程保修办法(试行)和建筑工程质量责任暂行规定,有的沿用建设部93年2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显然上述三部规章中有关工程保修期限的规定与国务院2000年279号令均存在明显的抵触。

(2)招标文件中引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当现象时有发生,99年12月建设部、国家工商局以(99)313号文通知推行使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99-0201)示范文本》,原施工合同(GF-91-0201)停止使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一些招标单位还在沿用GF-91-0201文本。当然,是否使用示范文本,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如果参照使用示范文本,就不能使用又停止使用的文本,因为GF-91-0201中的部分示范文本内容不符合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原文本中第30条争议。对“有管辖权的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提法及仲裁起诉两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同时采用都与国家仲裁法的规定有抵触。

3、应当注意增强交易时效意识,严格交易时限规则

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是当事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判定行为是否有效,行为时效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及行为时效在国际工程交易规则中重要。但是,在当前工程承发包交易过程中,有些当事人仅注重从招标文件发出至中标这一过程的时间安排,而对投标书发出后时效要求,签约时限要求等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a、投标有效期:从招标截止日至中标通知发出所延续的时间区域称之为投标有效期。有些招标人因评、决标工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能按期(即投标有效期之内)发出中标通知,那么就应当在中标通知发出之前,以书面形式函告所有投标人,以说明投标有效期的延长,因为,当业主提出有效期延长,投标人将可能做出两种选择:

(1)投标人同意延长期,投标书在延长期内继续有效。

(2)投标人有权拒绝延长期,退出投标,为此招标人不得没收其招标保证金。其实,投标有效期的规定,应当在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

b、签约时限:招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发出之日起30日内订立的书面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照法定的时限要求签订合同,从法律意义上说已属违法,承发包双方未能按法定时间规定签约,应当将原因、责任等情况向监管部门书面报告,一些当事人对这一法律规定没有引起重视,因而,有些招标项目在中标通知发出后,超过法律规定时限二-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在少数。

4、必须坚持法定的交易运作程序,以体现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

一项工程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运作程序进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市场存在的一些违背程序原则的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是,有必要引起重视。

中标通知未发出,就订立合同。这是市场中存在的一种不规范行为。一些合同当事人认为已经决定了,就可以订立合同。这种操作思路明显不符合法律要求,因为,中标通知发出以前,谁为中标人,仍属保密状态,同时,中标人在未接到招标人书面中标通知以前,按《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标人确定及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凡采用招标交易方式订立合同的,在程序上的必要条件是中标人收到招标人做出书面承诺的中标通知,再从合同法的意义上讲,招投标活动,中标人在接到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前,就签订合同,也违背了要约承诺的订立合同的程序。

四、设想和几点建议:

1、研究制订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是国际工程承发包市场通行的习惯做法。它的明显优点是能既规范又合理的平衡有关各方之间的要求和利益,尤其能公平地在合同各方之间分配风险和责任以利达到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要求。如试行所颁布的各种合同文本,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制订的FIDIC合同文本等,这些文本的共性是将建设工程招标的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合同文件的组成等作为一个整体,一并纳入示范文本的范围。国家工商局、建设部根据相关法律,总结了近年来(GF-91-0201)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推行的情况及借鉴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合同示范文本的基础上编制了(GF-99-0201)并于2000年出台推行,从推行的实践分析,特别是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要求,考虑我国即将加入WT0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等因素,现行(GF-99-0201)示范文本显然不够全面,未完善工程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文件编制、合同文件的组成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从建设工程招标开始直至施工合同签订,在示范文本中都应当有一个全方位、科学性、系统性的规范运行要求。

2、完善和强化中介机制在规范当事人交易行为的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有完整的运行程序,环节多,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性强,组织工作繁杂等特点。招标机构专门从事招标投标活动,在专业人员的综合智力、市场信息、招标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招标机构为当事人所提供的优良服务,对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运行对工程承发包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但是,在招标活动中,有些事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招标人和招标机制之间在法律上是一种委托关系,有时存在过于迁就招标人的利益,主要反映在所编写的招标文件中显示的权利义务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委托人应当向被人宣传和坚持公平、公正的思想理念,以保证工程施工招标活动依法、平衡运行的效果。

(2)一部分招标机构对工程竞争性承发包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等,研究之明显不够。因此,招标机构在人员组成和知识面上应当精选一个技术、经济、法律的三维知识结精空间的智力服务体系,以适应法制经济前提下的高质量服务要求。

(3)进一步树立规范到位性服务规定。目前,有一些机构服务范围只限于到中标通知发出为止,忽视了签约生效阶段的智力性服务。因此,反映在一些合同约定的实质性内容与招标文件、中标单位、投标书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一部分机构,在招标活动中解决好程序性与实体性服务之间的关系,按《招标法》规定精神,实体性服务应当延伸落实到交易缔约依法生效的合同上。

3、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备案制度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8

建筑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后,只要合同的签订程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约定的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具有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身份,取得合法的项目施工权,合同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按照魏振瀛老师的说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所签订的合同是关于工程的建筑与安装的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应完成工程的建筑、安装工作,发包人于验收后应接受该工程并支付工程价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是指被发包人(建设单位)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在工程施工招标发标中,投标时又被称为投标人,有时又称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是与发包人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体之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体为发包人和承包人,发包人是指具有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时又称为招标人,有时又称项目业主。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市场交易困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法定的缔约过程与发包人签订合同后,依据合同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合同是市场交易的法律形式,合同法是市场交易的法律规则。合同在双方之间就是法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当事人就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内容和法律的规定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这是“合同必须严守原则”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全实现合同债权、实现合同目的的要求。但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虽在建设活动过程中直接生产建筑品,承上启下,发挥核心作用,但无论在签约阶段,还是在履约阶段,依法依规行为很难,很难充分享有合同权利,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适用市场潜规则,面临多种困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程序签订,在该阶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称为投标人,投标人为了取得工程施工权成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常常面临签订“黑白合同”或承诺中标以后签订私下协议或双方实际执行的合同的困境。“黑白合同”一词首次出现于国家文件的报告中,黑合同指的是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实际执行的合同,可能体现在合同价格方面,也可能体现在垫资施工方面,也可能体现在延迟支付方面等,有的是以单方承诺书的形式,有的是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等,在招标投标中标前后分别签订两份合同,将形式符合招标投标规定的一份合同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而私下签订的一份合同才是双方当事人真实履行的合同。有的是以补充协议形式,有的是以实施细则形式,有的是出具让利承诺书形式,承诺对承建工程予以大幅让利,目的就是要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垫资施工或者压低工程价款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很难实际享有合同的地位和权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在一个项目实施中,还会被要求缴纳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信用保证金、安全保证金、入市保证金、文明施工保证金、复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审计预留保证金、考核保证金等等保证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很难承受;还会要求在项目所在地必须注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建设方为了增加当地税收,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增加了很多的包袱,而且大多是人为的,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依据,完全是地方的土政策,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只能忍气吞声,适用潜规则。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后,发包人一般都要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迅速开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组织人马进场后却发现施工现场根本不具备开工的条件,无法施工。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目的,按合同约定完成建筑产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除积极履行投标承诺,履行合同义务外,发包人也必须提供相应的施工条件,比如按约定时间向承包人提供施工场地、原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施工场地做到“三通一平”,提供并会审施工图纸等。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粥多僧少的状况,发包人处于市场的有利地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处于市场的劣势地位,发包人主动履行合同义务很少,比如施工现场根本没有“三通一平”,提供的图纸不全面等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为珍惜合同机会只能是忍气吞声,处于困境。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按合同约定提交竣工结算申请单和完整的结算资料后,发包人以多种理由一直拖延办理结算手续,对承包人的结算申请报告,既不予确认也不提出异议,使承包人索要工程款遇到障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支付工程价款是发包人的主要义务,但实践中发包人拖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工程款却是司空见惯。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通用权利救济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我国呈现出法治与改革双轮驱动的崭新局面,依法治国已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国家的治国理政方针和社会工作生活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作为和发包人处于合同平等地位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理应引进法治思维,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针对遇到的情况,有权采取以下权利的救济方式:3.1行使合同抗辩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同时,当发包人责难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行使合同抗辩权。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拒绝签订黑合同或者拒绝按照黑合同进行工程结算。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投标文件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当发包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合同即告成立,发包人就应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内容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必须和招投标文件相一致,不能背离。建筑施工企业有权要求发包人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抗辩拒绝签订黑合同。如果迫于市场压力被迫签订了背离招标文件和中标文件内容的黑合同时,进入工程结算阶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有权要求按照备案合同文件进行结算。3.2行使合同解除权。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就是法律,一经生效,合同签订者受其约束,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享有相应合同权力,不能擅自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就是使合同消灭。因一方的意思表示且不必对方的承诺而使合同解除、清算的场合,以该方当事人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解除权)为必要,根据解除权的发生根据的差异,可将解除区分为两类,即依合同保留解除权和依法律规定而发生的解除权,前者称为约定解除,后者称为法定解除。因此当发包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不协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严重损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建设该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可以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从合同中解脱出来,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3要求顺延工期并赔偿损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发包人按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提供原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等,这是发包人应尽的合同义务。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这些工作,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无法进行工程施工的,此时发包人构成违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有权顺延工期,并要求发包人赔偿因此产生的停工和窝工损失。项目的工期成本与项目指标成本关系密切,密不可分。施工过程中当发生工期顺延条件的情形下,建设工程合同承包人应当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救济程序,在约定的期间及时履行报告、通知、告知等义务,及时行使权力提出书面顺延申请,进行工程签证和索赔,并注意收集有关证据,如发包方变更设计的文件等,以避免程序不当错失机会,使得实体权力的消灭。一旦发生工期纠纷,举证责任主要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需要举证工期顺延的理由、顺延天数及相关手续符合合同约定。3.4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进行工程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支付工程款是发包人的主要义务,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支付工程款,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期限支付工程款的,应当负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并承担同期贷款利息。工程预付款是为解决承包人在施工准备阶段资金周转问题提供的协助。发包人应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及时向承包人支付工程预付款,开工后按约定的扣款办法陆续扣回,发包人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确认的工程量、构成合同价款相应的单价及有关计价依据计算支付工程进度款。当发包人一直欠付工程款,或者支付工程款不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支付,并可以要求支付按合同约定计算的利息,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计算方式的,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合同约定了拖延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利息计算方式的,发包人除承担约定的违约金外仍应支付同期同类贷款利息,欠付工程款利息性质上属于法定孳息。3.5行使工程优先权。我国合同法规定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包人欠付工程款,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催告后仍未支付的,可以对完成的建筑产品进行折价,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我国合同法的承包人优先权规定过于笼统,在实践中产生了争议,在法学界也有强烈的反响,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6月20日答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理解与适用问题的请示》中做出了相应的批复,该批复事实上确立了两大原则,一是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的原则;二是生存权优于经营权的原则。可以说《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最高院批复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构成了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全部内容,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承包人的工程优先权,该优先权不需要签订抵押合同,也不需要进行登记,而可以直接行使。

4.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是建筑市场主要的市场活动主体,在一项建筑活动的多方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建筑活动不仅事关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也事关建筑市场的稳定,影响建筑活动参与的多方主体的经济利益,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性质、地位、困境和权利保障进行研究,提出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合法权益的立法完善建议,希望引起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的重视,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塑造建筑活动的契约精神,优化建筑市场环境,融入国际建筑市场。

作者:田东元 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华彬.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合同编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王利明,房绍坤,王轶.合同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苏慧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5]杨立新.合同法总则(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6]刘家琛.合同法新制度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7]李国光.合同法释解与适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9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脚步加快,全球化贸易稳步增加,同时中国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航运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随之而来的是,包括航道疏浚在内的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增加。但是不难发现,我们国家建设工程法律规范相对滞后,而施工企业在市场中处于相对较弱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因此为了能够不因此对施工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要对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做好防范。

二、施工合同的一般法律风险

(一)整体贯穿性。因为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不是仅仅出现在签订合同之中的,而是在整个合同存续期间都可能会出现风险,因为这个风险的防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从最开始的项目申报到最后的工程竣工,中间有着很多的工作环节,细节十分的复杂。(二)风险相互影响。因为工程合同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可能会受到各种法律风险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变动、政策法规调整、地质勘察不准确、业主付款能力变化等,而这些法律风险之间有一些是相关联的,有时候一项风险的出现可能会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引发更多的风险。(三)风险动态性。因为施工合同的履行本身就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因此相应的法律风险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发生变化,而且因为施工合同会根据工程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签订后续各类工程单证,构成施工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因此这个风险更加是不可预计的。(四)风险综合性。因为建设的施工一定要在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规定下完成,因此这其中牵扯到的一些风险并不是单独仅仅涉及法律,还包括一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管理、土木等学科领域涉及到的知识。因此可以说这其中蕴含的风险是十分复杂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三、疏浚施工合同的特殊风险

(一)受国家政策法规调整影响较大。与一般建设施工合同相比,疏浚施工涉及的行政监管部门还包括海事部门、环保部门,海洋部门。因为施工船舶的航行需在海事部门的监管指导下方可顺利安全运行,同时,疏浚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以及疏浚土的处置,都要受到环保部门和海洋部门的监管。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水上交通安全类的管制措施,极有可能对疏浚施工造成影响。(二)受水文地质条件及气象环境影响较大。疏浚施工主要施工内容为清除水底泥、沙、土、岩等,而疏浚土质的不同,将导致施工成本的巨大变化。一般而言,土质黏性越高,岩石硬度越高,对施工工艺要求也越高,施工成本也更高。许多疏浚项目往往因为对施工地质条件的错误判断,导致实际施工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导致项目亏损。同时,由于疏浚施工依靠船舶在水上作业,一般施工区域为沿海水域,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台风、风暴潮、海冰等恶劣气象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工期,造成合同违约。

四、风险成因

(一)主体因素。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就是合同签订中的利益关系双方,一般来说这两方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将施工视作一种特殊的劳动服务,合同双方是服务的购买方和服务的提供方。双方对于服务应予的投入,即工程成本,包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服务成果,即工程质量,都具有不同期待,同时还可能存在业主支付能力恶化、诚信等可能。(二)内容因素。一般来说内容因素产生的风险是由于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合同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是有漏洞。包括客观条件不利,如前述地质条件造成施工难度增加,政策法规变化等;也包括主观条件设定不合理,即人为因素导致在合同条款设计中对双方权利义务设置有失公平,如对工程款支付时限、验收条件、验收程序和时限未作出明确约定,或约定不合理。(三)形式因素。因为我国的法律规定了双方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中必须要通过书面的形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日后实施的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且能够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实践中,除合同协议书外,合同签订前的中标通知书、投标函及其附录、技术标准和要求、图纸、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等,以及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均构成合同文件,成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证明实际施工量,进行结算的重要依据,但施工人员往往对此不甚重视,采取口头签认的形式对工程进行变更,导致最后形成纠纷。

五、避免合同风险的措施

(一)理清合同顺序。很多时候会因为对于同一内容但是有多种解释而造成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致使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这个时候就需要理清合同签订的顺序,双方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也应该面对面交流,在进行共同商讨之后拿出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合同的解释顺序,合同的解释顺序在解决相关矛盾的时候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在出现问题后合同是否具有有限解释的作用,而且要根据合同中的优先解释条款进行解释。(二)确定最低性能条款。通常在合同中为了能够让承包方清晰建设工程需要达到的标准,通常会将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在合同中标明,也就是将最低性能也要写进合同中。这样也能够在完成建设之后进行检查的时候作为标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对这个要求的最低标准进行考察,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三)明确担保机构。一般在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为了保证不损害双方的利益,一般会通过第三方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而且一般会选择财产抵押的担保方式,具体的抵押形式在《担保法》中都有明确规定。这种担保机制可以降低风险,虽然双方签订了合同,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有财产的抵押会让大家感到更加放心,这也可以避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一方毁约的情况。同时在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必须要进行预付款的担保,在后期发包人再进行还款。此外发包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履约担保,这也是避免对承包人造成损失的一种担保。(四)加强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法律审核。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均建立了合同会签评审制度,在合同签约的过程中加强了法律把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风险,但必须将合同法律监管贯彻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要落实合同策划交底程序,细化合同履约台账,强化合同履约监控。对工程重大变更、签订补充协议等事项,需再次履行合同会签评审程序;对工作联系单、会议纪要、备忘录、签证单等一般来往文件及结算支付、索赔等事项,需由法律工作人员或合同管理员进行法律审核把关。

六、小结

疏浚施工合同与一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之处,必须结合疏浚工程特性,在合同谈判、起草、签订、履约监控的全生命周期加强法律审核把关,完善合同全流程管理机制,做到法律审核先期介入,全程参与,严格把关,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高青.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防范工程承包法律风险[J].科技与企业,2012(07):68.

施工合同协议范文篇10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房抵工程款;效力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元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的情况非常普遍。房价上涨时施工单位希望履行该条款而建设单位却经常有毁约的冲动;房价下跌时施工单位又希望能获得工程款现金,而建设单位却坚守该条款。故该条款的效力如何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直接的影响。司法实践中,一种观点认为,该条款实质上是对工程款的让与担保,违反了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应属无效。另一种观点认为,该情形下的以房抵工程款属流质(押)契约,违反了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属无效条款;第三种观点认为,该情形下的以房抵工程款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属有效条款。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1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不属于让与担保

1.1让与担保的概念与特征。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的债务,将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等权利转移于担保权人,而使担保权人在不超过担保之目的范围内,于债务清偿后,担保标的物应返还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得就该标的物优先受偿的非典型担保物权[1]。让与担保的两大特点是权利转移(让与行为)和担保目的(意思表示)[2]。根据担保物权利让与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先让与担保与后让与担保。先让与担保是指合同订立时,即将担保物的权利让与债权人,同时订有回购条款。后让与担保,是指主合同订立时,担保物权利并不让与债权人,而是签订附条件的转让合同,约定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将标的物权利转移给债权人。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让与担保条款的效力的评价既有认定无效的,如(2015)民申字第949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古桦与泉南公司所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目的是担保泉南公司能及时还本付息,应属于无效;也有认定有效的,如(2013)民二终字第33号案中,最高院认为,为确保债务人履行债务,股权协议转让、股权回购合法性应予认可;也有法院对此问题回避处理的。1.2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与让与担保的区别笔者认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与让与担保有明显不同:其一、前者当事人没有让与行为,后者有让与行为;其二、前者当事人并不具有担保的意思表示,后者让与行为的真实意思是担保。因此,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不属让与担保。

2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不属于流质(押)契约

2.1流质(押)契约的概念与特征。流质(押)契约又称流质(押)条款,是指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履行期限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凡是在债权未届清偿期之前达成的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直接转移抵押财产所有权为内容的协议均为流质契约[3]。流质契约最明显的特点是排除清算程序,不考虑担保物的价值。流质(押)条款因违反了《担保法》第四十条和第六十六条、《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和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应属无效。2.2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协议与流质(押)契约的区别。笔者以为,直接约定以房抵工程款协议本质上是清偿期限届满前的以物抵债协议,与流质(押)契约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不具有担保性质,房屋的交付是对工程款债权的履行变更,房屋本身就是债的履行标的而非担保物;后者是担保合同中的条款,物本身不是债的履行标的而是抵押或者质押标的;前者协议中的房屋价值约等于债权数额,以当事人在签订协议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为准,而依据《担保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后者物的价值必须大于或等于债权的价值。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

以房抵工程款条款应属有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以房抵工程款条款,本质上是当事人对抵债物的协议变价,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司法实践中,有案例直接认可以物抵债条款的效力。(2013)济民五初字第69号案件中,济南市中级人民认为:济南昌润置业公司已依约与济南铸诚建筑公司指定买受人马某某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故济南昌置业润公司已经完成了以房抵款的行为。2018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可以采取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委托评估等方式。据此,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对财产议价的结果是认可的,这是从司法解释的层级认可了以物抵债的效力。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直接以房抵工程款条款是债的履行方式的变更,本质上是当事人对抵债物的协议变价,其既非让与担保,也非流质(押)契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不违返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属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琨.以物抵债协议不宜认定为流质契约[J].人民司法,2014(2):51-57.

[2]王闯.关于让与担保的司法态度及实务问题之解决[J].人民司法,2014(1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