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习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7 17:10:50

生物学习规划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对策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是以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角度来看,它与农业科学专业、医药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以及其他有关的科学技术专业有密切的关联,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从高中生物课程学习的内容来看,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初中阶段生物课程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延续与深入拓展,在给学生呈现基本的生物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既能够获得基础性的生物学知识,同时理解重要的生物学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即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的素养。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进,高考模式逐渐变为“3+3”或“3+1+2”的模式,高中生物学科成为选考科目,高中生物学科教材也进行了调整。高中生物学科比物理、化学学科的难度低,记忆性的学习内容较多,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受到学生选考的青睐。这些新变化对当前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高中生物教师却未真正理解,沿用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导致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教师理念亟待更新

从新高考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来看,已经从之前的“三维教学目标”向以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目标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理念。然而从现实来看,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还在受“应试教育”的功利理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和应试为中心,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同时,教学中依然是以经验主义为主,对于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与重视程度不够,这会影响教学实效。另外,课堂教学中对于师生角色的把握也不准确,教师还在“主宰”课堂,而不是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导者,这不仅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中呈现被动态势,还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高中生物学科属于一门理科课程,其学习内容既涉及微观领域,也涵盖宏观领域,且与生产或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与演示,更需要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给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开展必要的生物实验,使学生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但是,因为在高一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立足于学业水平考试,再加上生物学科课时紧张,所以教师更多的是追求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教师的教学进度较快,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方法主要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导致学生在灵活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问题较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

(三)对学情关注不够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就已经有了选科的倾向,因此在学生未选科走班阶段,这种区分需要教师关注。但若教师在教学中分层设计不充分,会导致想在未来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吃不饱”,而不想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则“吃不下”或者“不想吃”,导致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影响教学效率。

(四)学生兴趣不高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以概念为核心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同时,作为一门理科,高中生物也涉及数学计算、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各方面都投入一些精力。这样的学科特点使高中生物学科在实际介乎文科、理科之间,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生物投入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应付的心理,最终致使课堂教学问题越来越多。

二、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教育改革推进思想先行,为了指导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国家不仅修订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还就新高考的要求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如编写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对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有着明确的借鉴意义。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强化学习意识,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去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要重视对新高考真题的研究,特别是对高考改革已经推进的省份的试题加以研究,在综合各省试题特点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向。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紧跟时代前沿,把握生物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升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在此基础上不断追寻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进一步增加,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在提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高中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视养成学习习惯。具体来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导学案”的方式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为课上参与做好准备。要帮助学生养成高效听课的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不仅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还要全面参与,把动耳听、动眼观察、动脑筋思考、动口说,以及动手做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一定要积极参与,注意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让高中阶段的学生知晓如何学习生物课程。在课下,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因为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灵活应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对课上学习内容的拓展作用,为课上教学形成良好的补充。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第一要坚持自己独立完成,第二要针对疑问点不懂就问,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课上学习内容的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后面的复习做好准备。学生养成了适合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学习的习惯,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性的生物学科知识,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因为在部分地区生物学科并不属于中考科目,或者是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小,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投入不够。因此到了高中阶段,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思想上、知识上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适应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在思想上,教师要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给学生介绍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未来选课以及高考填报志愿的关系。如果学生需要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就必须要在起始阶段打好基础;而对于不想选考生物学科的学生,教师则要从学考的角度给学生明确要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做好准备。在知识上,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针对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知识,一定要再次进行复习、梳理,如细胞、遗传、光合作用等概念不仅要把握准确知识的内涵,还要使学生知晓其本质、外延拓展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把生物学科涉及的计算问题、推理判断问题和分析归纳的方法逐步教给学生,特别是要给学生强调高中阶段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及价值,从而发挥学生的核心作用。这样的衔接,能够减少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迅速融入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中。

(四)长远规划,做好分层教学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学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所有学生都要参与的必修课程的学习,其学习目标是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达到毕业的要求;第二类是把生物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根据新高考的录取原则,它是以等级考核的方式转化为总分来呈现的,需要提升学生在生物选考科目中的位次。这样两种不同的需求,需要高中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做好长远规划,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首先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三年教学规划。高一阶段教学要立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兴趣和学科思维为主,教学深度要适当;为了满足选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每节课适当增加探究性、拓展性学习的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高二学业水平结束后,学生进入选课走班的高考备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既要有对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的学习,同时也要兼顾对必修内容的复习与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三阶段则是进入系统复习和高考备考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抓手、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目标,开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既符合高中教育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重视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实验是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这里的实验既包括在实验室中的实验,也包括校内外开展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概念性知识较多,其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还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相互混淆。而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室用水和生长素液来分别培育黄瓜秧苗,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因素,从而使学生逐步得出结论,那就是在含有钙、钾元素的生长液中,黄瓜秧苗的长势更好,而光照也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家里做相似的实验,可以脱离教材的束缚大胆进行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也会增强生物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高中阶段生物学科课时较少,但教学任务较重的现实,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单一的讲授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首先,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学法。从新高考生物学科的命题特点来看,创设新情境解决问题成为新高考的命题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生产、生活中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从现在的疫情问题分析病毒的感染、扩散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广泛地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灵活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生物学科教学。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应用多媒体,灵活、直观、丰富地呈现学习内容的优点,通过多媒体来辅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通过制作微课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听与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新高考新要求新变化,这也给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生物学科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新高考的要求出发,立足于学情,不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力争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徐连清.恢复高考4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科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考试,2017(8).

[2]刘潇.基于全国卷高考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3]步东军.新一轮高考改革形势下的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探讨[J].现代教育,2016(1).

[4]李平.高中生物教学中亟待加强的四种教学思想[J].教师,2010(13).

[5]李丽文.新高考背景下融合移动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6).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2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熟悉,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选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生物科代表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3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熟悉,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选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生物科代表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4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熟悉,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选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

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生物科代表开展工作

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8、章节复习时采用问题性答疑替代传统的知识性回顾和归纳

引导学生学会对章节的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学会构建章节知识网络。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5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资源;移动手机平台

细胞生物学正在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现代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细胞生物学是我校临床医学(5/7年制)、口腔医学、护理、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临床方向)、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生物技术(课程设置中已包括)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各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影响较大,故各级领导对此课程的教改都较为关注[1]。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一般在本科各专业的一年级中开设,但课堂教学总学时数为24学时,教师课堂授课信息量大,学生单靠有限的课堂学时数不能很好地学习掌握该课程重点难点。因此,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尤为必要。广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负责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汉语教学、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10余年,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且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本教研室通过多年认真收集、整理和归纳各种图文和动画资料,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完成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课件《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网络教学平台》(该课件获得国家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形象化、可视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共享资源库[2]。而其成功构建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共享资源库”如何得到充分的利用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利用手机移动教学平台提高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及教学效果的设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许多大学在21世纪初就开发有多学科网络教学平台[3-6],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4G、5G技术的推广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与因特网结合而产生的移动因特网技术将给人以全新的交互和资源共享环境。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将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快捷,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形成任何人、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进行的开放式学习。移动手机用于学习(Mobilelearning,M-learning)的最早研究是1994年美国卡耐基枚隆大学(CarnegieMel⁃lonversity)开展的名为“WirelessAndrew”的项目[7]。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教育学院2009年针对M-learn⁃ing开展了诸多项目,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成人教育的、环境教育的、促进教师反思的,还有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甚至有艺术、科学、学前教育,可以说无所不包[8]。这些项目所选用的移动学习工具或为iPod或为Smartphone。美国的高校教师利用短消息服务(SMS)来发送课程要求、发起班级投票,学生们存储自己的声音作为编号来参加手机小测验[9]。有研究者考察了使用数字音频播放器——苹果iPod来学习的情况。教师将在课堂上录制的讲座做成RSS种子,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联网下载到iPod上。用这种方式来“传送”讲座,从而使学生能随时进行移动学习。广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胡启平教授通过建立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本科生医学遗传学的学习效果,在几年的实践中得到学生的好评[10]。目前,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简介。课程总体简介和课程建设规划回答了所有医学生会问的问题——为什么要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学生在这部分会了解到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基础课程和关联度最高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提高。2.教师队伍。包含教研室主讲教师的主要信息(课程负责人联系方式及主讲教师简介和联系方式)。3.教改科研项目、教改科研论文。教学侧重的方向以及正在做什么样的教学研究在此都是可了解的。4.理论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案首页、教案续页、教学课件、章节总结、强化训练习题集相关网站推荐。此模块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帮助最大的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纂的教学大纲,利于学生准确定位自己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进而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划分不同的时间来预习和复习。5.实验教学大纲。包括教案首页、实验指导、教学课件、实验报告、实验视频等。

二、我们的出发点

近年来我们教研室共完成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广西医科大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广西医科大学教学研究一般课题3项,先后完成了“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中文版)”“CELLBIOLOGYTeachingOn⁃line网络课件(英文版)”和“医学遗传学教学在线”的制作,分别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1项、广西区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或应用大赛二等奖4项、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2项、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个课件都是以网络数据库和ASP(动态网页)为基础制作的,其中“医学遗传学教学在线”包含了一个规范、完整、独立、共享、内容丰富、媒体多样、使用方便(具有搜索引擎)的医学遗传学网络共享资源库,其点击率已超过10000次。教学改革论文《多功能型医学遗传学动态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医学遗传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医学遗传学>网络教学课件库的建立与应用》《浅谈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课件个性化的实现》已公开发表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探索》《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上。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功能模块的构建。主要功能模块包括:1.微信编辑功能:逐帧编辑,微信包含了微信标题和微信内容,其中微信内容可指定微信的帧数,并可分别填写每一帧的内容,每一帧内容均可包含文本内容、图片、声音等信息。2.素材管理功能:教师可对网络共享资源库的微信素材(包括ARM、MIDI格式的声音文件,PNG和JPG、GIF格式的图片文件)进行维护,包括新增、修改和删除。教师编辑微信时,可直接从微信素材中选取素材添加到微信内容中。3.短信答疑及回复记录查询功能:微信发送后,如学生有疑问,可回复短信到平台进行咨询,教师通过平台可以查看学生的回复短信,还可以通过平台再回复微信给学生解答问题,教师也可以按时间段查询历史被叫回复微信,包括微信回复内容、接收时间等。4.微信定时发送功能:支持微信的定时发送和立即发送两种方式,即教师可以把微信发送时间预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如授课前3小时或课后5小时),平台到预定的时间则自动将微信发送到目标手机号码上。5.通信录管理功能和群发功能:提供通信录批量维护功能,可导入包括txt、xls、csv等通用格式的文件,由教师按照年级或班级等自行进行维护学生通讯录。提供群发微信菜单,用户群发微信的需求可以通过平台提交。6.建立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将主讲各章节的重要内容编辑成微信推送文章,教改班学员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可以阅读相关内容。为了克服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信息量大、学生不易在课堂掌握吸收,网络资源过于丰富、学生课前课后难以从海量网络资源信息中获取所需知识的缺点,教师可利用已有的细胞生物学双语网络资源库,搭建一个手机微信互动教学平台,实现从“拿”(Get)到“送”(Give)的转变和“眼下就学”(HereandNow)。课前让学生及时准确地掌握授课信息,课后帮助学习者梳理授课内容的知识脉络,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二)手机微信平台与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网络共享资源库对接的实现根据目前网络上数据初步估计,全国大学生中近98%以上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剩下的2%也最终可能会使用微信。微信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对微信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都比较高,其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追求新、特、奇的心理特征。微信订阅号是微信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个人就可以,并能定向推送,只需要在微信中搜索到该订阅号,点击关注即可。通过对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共享资源库系统的二次开发,实现与微信平台的耦合,网络共享资源库中制定的内容信息在发生变更时,可自动向微信平台发送,通过设定好的模板规则,将更新动态及时推送给目标学生。为了实现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资源库和手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部署一台移动服务器(MAS,MobileAgentServer)在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内部,MAS服务器一端通过适配模块与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网络共享资源库进行对接耦合,另一端通过互联网或专线和运营商行业应用网关连接,实现信息接入。教师可以通过使用MAS服务器提供标准信息接口,实现将信息通过短信的形式下发到学生移动终端,同时也能获取学生移动终端发送给教师平台的信息(见图1)。(三)将手机微信平台应用于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可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如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当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传统“满堂灌”教学的基础上,PBL、CBL、Sandwich等教学改革新模式也不断被应用于本科教学课堂中,但是因为课时数及学生人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只能小范围的进行应用。2013年,我校将每堂课的授课时间由50分钟减少至40分钟,以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这又给课时数本来就不多的教师带来了新的困难:在压缩的时间里,怎样保质保量地将内容灌输给学生呢?微信公众订阅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按高效的信息化原则来组织教学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及时反馈和学习内容的适应性调整,这是微信订阅号的关键优点。同时对订阅号有选择地进行推广与交流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教学需求,提供丰富的现场实习体验,发展情景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手机微信教学平台应用于教改班的教学实践如下:1.实践教改班样本构成情况: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8级教改班35名大学生,其中男女生构成与普通本科班相近,教改班学生是从2018级本科生中随机产生,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群体不存在差异。2.教学实践过程:首先,教师伴随课堂进程将正在讲授的主要内容传递给学习者。通过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的短信功能发送,将每节课(55分钟)的授课内容概括为4~7条短信,第1条短信要从整体上概括授课内容,其作用为告知学习者开始上课,并使他们对授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依据同步教师的授课进度,将较为系统性的知识块编辑成一条短信,如将三个较为系统知识块,编辑成编号为2、3、4的短信。短信中可以包括一些链接,如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链接。其次,利用手机微信的功能将主讲章节的重要内容做成微信推广网页,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要求教改实践班级的每一位学员添加关注。微信推广网页中的主要网络资源链接可以利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中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资源。我们在教改班进行教改实践前统计网站点击率,网络资源链接访问率以及每天平均登录上线人数等,比较教改前后的这几个主要指标评价我们构建的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率是否上升。

四、展望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6

1来华留学生的特点

本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英语水平普遍较高,听说读写能力很强,但英语发音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与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授课教师很难听懂留学生的提问,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教学效果[2]。其次,留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于感兴趣或听不懂的地方,会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解进行提问,不仅打断教师的思路,扰乱教师的授课节奏,也影响教师的教学心情。留学生常呈现两个极端的表现,优秀的学生不但掌握了教科书上的知识,而且会主动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喜欢向教师请教和探讨;而差的学生课堂纪律散漫,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都难以理解,考试也常不合格。留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和客观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解决是不可能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满足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力推进全英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势在必行。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特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教学具有系统性、联系性、抽象性强的特点。除了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的物质代谢之外,还要学习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学习如何进行临床疾病的诊疗。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本课程基本知识概念繁多,分子结构复杂、微观,理论抽象,而且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日新月异,是一门教师努力教,学生努力学,但考试还是很容易“挂科”的课程。因此,被医学生戏称为“四大名补”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例如: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将复杂晦涩的生化知识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让不懂汉语的留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是亟待解决的新难题[3⁃4]。

3打造全英文精品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南通大学生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多年来团结一致,认真教学,结合教学改革,全面开展课程建设,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于2016年纳入江苏省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项目。经过1年多的建设,课程建设已基本完成,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课程建设相关工作总结分析如下。3.1课程内容分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留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结合留学生专业发展、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实际需要,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因材施教,满足留学生的多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3.2教学手段多样化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网络。精品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必须以课程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规划。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各个章节的题目及重点的知识必须用文字描述外,尽量采用彩色图片、形象动画、网络视频、教学录像等方式进行教学,让枯燥的分子结构、晦涩的代谢途径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再辅以英文纲要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3.3加强师生互动并督促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教学,因此提高互动性是网络课程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该难题,本精品课程设立网上自测系统和网上思考园地,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程资源查漏补缺,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题,通过测试题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实现师生互动、教与学的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5]。

4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巩固教学效果

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结合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开通网上考场和网上答疑等项目,结合多元评价、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将理论考核分为多节段测试,各章节自测成绩以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中,既督促了学生主动学习,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又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2,6]。

参考文献

[1]贾桂军,张俊廷.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建设网络精品课程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5⁃7.

[2]吴娟娟,朱蕙霞,翟旭光,等.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体会与改革方法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8):1248⁃1250.

[3]李冬民,吕社民,杨旭东,等.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13⁃515.

[4]许文,李心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促进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22⁃23.

[5]尚智.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探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改革[J].新西部,2016,32(1):151⁃152.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7

一、高中生物学科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概述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今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对学生后续学习以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方面需要生物教师将传统的以知识讲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需要生物教师深度理解和领会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改进。在高中生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探究活动通常只是以教学辅助手段的形式存在,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但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较为有限,这就需要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际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不仅需要适当增加课堂探究学习活动的比例,还应加强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意义

(一)可以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步伐的深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践行,要求生物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转变入手,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以及对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和创新,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生物基础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学习生物知识,这是目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是如今高中生物学科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生物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因学习压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其二,根据教材内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规划更加适宜的课堂探究学习内容以及探究疑问,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以及思维活跃性,并适当地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实效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获得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体验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乐趣所在;其三,生物教师加强自主探究技巧、探究要点等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成绩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

(一)基础教学的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较多,传统教学理念下,缺少基础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方法比较传统,没有掌握好自身的优势,一味地刷题,并不能提高考试的成绩,反而会产生成绩不稳定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教学,更多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落实,并没有加强课外的拓展,与最新的生物学动态没有密切的联系。基础教学的问题,还在于缺少师生沟通、交流,大部分教师习惯性按照经验讲解,没有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造成了较多的束缚,难以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

(二)科学探究较少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增加,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提升生物教学水平,必须加强科学探究。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科学探究活动、试验等,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落实,学生在日常的忙碌学习中,一味地按照考试标准努力,看起来能提高能力、水平,实际上造成了认知的局限性。科学探究环节匮乏的情况下,难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并且学生在探究的欲望、热情并不高,学生完全根据固有的答案和成果学习。这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的拓展,教师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合理地改善。

(三)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现代化的高中生物教学,并没有重视加强学生的创造力的提升。其一,高中生物教学的前期阶段,对生物知识的意义、价值没有科学的渗透,而是按照各类练习题的标准来讲解,此时对学生的学习思想造成误导,认为学习生物就是为了考试,而且没有与日常生活的各类案例进行联系,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实现。其二,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依然以教师为主导,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看起来得到了足够的指导,实际上并不能获得卓越的成绩,而且整体上的教学衔接不够流畅,教学方案的内部存在较多的矛盾。创造力薄弱的情况下,导致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日趋下降。

(四)探究教学条件方面的制约

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制约条件,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因素以及实验条件因素等几个方面:其一,师资力量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现今高中生物学科教师大多只是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科知识储备以及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在实验探究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技能掌握不足,以至于高中生物教师虽然能很好地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任务,但在实践探究教学方面往往缺乏深度和创新性,这会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参与效果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二,实验条件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指部分高中学校在生物学科投入的资源较少,很多实验设备以及相关材料没有配备,导致很多高中生物实践操作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生物教师只能采取实验视频课件辅以教师讲解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深入的剖析,使学生只是跟随教师的讲解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简单了解,这也是影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主要原因。

(五)合作探究学习效率较低

高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通常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实践探究学习活动,而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不足以及合作学习效率较低,不仅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高中生物实践探究教学活动成效的主要缘由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技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生物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

(六)学生学习观念带来的影响

部分高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较低,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中生往往需要面对较多的学习内容以及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物学科方面,大部分高中生不会抽出课余时间用于生物学科自主学习上;其二,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少,而大多数高中生受应试理念的影响较大,更加关注高中主要学科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只是以教师给出的考试重点为主,这也是影响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因素之一。

四、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多样化方式,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捷径。另外,要因人而异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物课外活动,如通过知识竞赛、植物栽培、动物饲养、野外采集、标本制作、专题实验、专题报告、生态环境和资源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应用和创造。例如,“DNA的结构”在讲解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准备多媒体课件,还要对教具进行准备,让学生观察和研究,进而发现生物的微观特点,挖掘生物的内在联系。“DNA”是经常出现的生物词汇,但是对学生而言,他们对此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分析下,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课堂上他们有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课下会根据自身的兴趣查找相关资料,最终逐步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增加科学探究活动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增加,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例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学生的感触是非常大的,笔者提前几天布置探究活动的内容,组织5~6人为科学探究的小组,不同的小组探究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资料,包括遗传病的类型、发病的原因、遗传病的特点、当代科研成果与猜想等。学生经过几天的资料搜集、分析,以及课本的知识解读后,有了自己的想法、观点,在课堂分享、阐述的时候,表现出条理清晰的特点,由此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得到了较好的成果。探究活动的实施,对学生的诱惑力较高,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架,站在更广阔的平台去学习、思考,弥补了教学的不足。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创造力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若单纯对学生开展生物理论教学,势必会让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这会降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效率,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应注意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内容开展,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这也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之一。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推与生活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正不断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在今后的培养中得到卓越的成果,应加强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可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实验室物品,模仿该类型的试验,并要求他们提出试验优化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让学生自主完成验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减少了试验的错误,增加了试验的内容,获取了更好的体验,促使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学生在创造力方面大幅度的提高,才能减少日常教学的问题,而且让学生敢于质疑、探索,对现有的成果进行优化。为此,高中生物教学的体系应进一步的完善,针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完成。

(四)带领学生了解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开阔学生视野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重要目标,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充分了解生物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开阔学生视野。如生物学中关于抗癌的方式正不断转变,很多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在控制良好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充分延长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病痛。让学生明白专家在进行生物探究的时候,要充分学习和应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又如,生物医疗技术中关于新生儿的先天疾病患病率进行有效的筛查,准确度大幅度提高,提高了新生儿的保障水平,更好地解决病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物界的时事热点,如各类农产品的栽种方式悄然转变,一年四季供应的农产品数量非常稳定,在不同生物环境条件下,农产品栽种实现了个性化目标,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数量。如此,带领学生系统化了解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8

关键词:健康素养;核心素养;生物学教学

近几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较高,初中以下学历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效果不佳[1]。教育是健康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而学校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高中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既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能力。实际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对健康素养认识不清、健康教育方式陈旧单一以及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课时不足等现象[2],导致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被忽视。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熟悉掌握健康素养的内涵,充分认识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有效落实健康素养的培养。

一、健康素养的内涵

健康素养一词由SimondsSK提出,他倡导制定学生健康素养的最低标准。此后,健康素养被陆续开展研究。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素养定义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即人们获取、理解、采纳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08年初,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公民健康素养的66条具体内容,把健康素养界定为: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推进健康的能力[3]。2011年,江洁、杨金侠提出了健康素养内涵的四维模型,分别是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与健康行为,其中知识是基础,理念是关键,技能是推动力量,行为是外化表现[4]。2016年,魏保建、黄名等人通过分析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表明了健康素养是个人在特定领域的环境中通过推进健康所获得的能力与技能[5]。健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在生物学科中与“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密不可分。生命观念即对生物学知识的内化,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和稳态与平衡观等,可作为诊断健康生活的理论指导,体现健康素养的水平。社会责任强调担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可将其提炼为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主动宣传和社会参与等要点,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具体要求表现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坚持培养自身的健康行为习惯;积极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的知识内容;主动关注社会的热点健康问题,参与讨论并去伪存真,传播正确的生物学概念[6]。简而言之,健康素养体现学生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本领,是学生建构生命观念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践行并维持健康生活的能力。

二、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

我国坚持健康优先发展的原则,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纲要建议中小学采取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健康教育进而普及健康生活[7]。教育部要求在2022年全年贯穿“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落实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融合。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建设健康中国,促进全民健康。

(二)是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但高中生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在身体方面,高中生有熬夜、偏食、缺乏锻炼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心理方面,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存在固执、焦虑等负面情绪,欠缺自我调节能力且社会适应性不强。健康素养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高效“催化剂”,要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通过健康素养培养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锻炼学生的健康能力,为社会培养健康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三)是落实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高中生物学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健康生活”,并鼓励学生为中国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健康生活作为自主发展的效果追求之一,要求学生具有珍爱生命的意识、健全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等[8]。健康知识贯穿在高中生物学的整个课程体系中,除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在选修课程中被建议开设“健康生活”“传染病与防控”等模块。基于生物学教学目标,落实生物学教学任务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理论素养提升,为健康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近年来,虽然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有教师对健康素养认识模糊,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力度不够。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健康素养的理论学习,补充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把健康教育的“一桶水”给装满。正确认识健康素养的内涵是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通晓广博的生物健康知识是健康素养培养融入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有力武器。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开发健康素养培养的教育资源,为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丰富自身的健康知识,可促进健康生活意识的增强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这不仅仅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学生的健康观念,引导学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还提升了教师的生活形象和学术魅力,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健康素养培养的切入点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健康素养,生物学教师需要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健康素养培养的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健康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根本宗旨,新教材部分章节的正文及“与社会的联系”“思考·讨论”等栏目中涉及了合理饮食、人类疾病治疗和科学运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可成为健康素养培养的渗透点。以三个事例为证:首先,《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介绍了细胞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让学生知道过量摄入无机盐、糖类、脂质的危害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饮食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健康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其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节的“与社会的联系”栏目介绍了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尿毒症和血液透析的原理,强化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最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一节的“思考·讨论”栏目介绍了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明白伤口包扎的注意事项、破伤风芽孢杆菌的呼吸方式及治疗的注意事项、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好处,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拓宽资料获取渠道,丰富健康素养培养的素材

迫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教师往往只渗透教材中的健康知识,导致学生的见闻不足,跟不上对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尝试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搜集并筛选健康教育资料,借助丰富的健康教育素材激发生物学课堂的活力,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第一,贴近生活,就地取材。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立足生活,选取学生或周围人的经历作为健康教育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强化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第二,查阅文献资料,整合网络知识。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除了可阅读健康类的纸质书籍、报刊,还可在网站上查阅相关的电子书、期刊等,以及借助一些社交软件平台获取健康类的热门新闻、视频短片等。第三,咨询专家人士,合作交流信息。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教师可尝试与健康专家交流,汲取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咨询专业人士之余,教师还可和同事合力搜集、筛选并整理健康素养培养的资料,共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教学素材。

(四)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变通健康素养培养的方式

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健康素养培养的优势,但教师的教育方式陈旧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参与度低,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发挥生物学科优势,灵活变通健康教育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优化学生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之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突出学科优势,真实有亮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避免与生活实际和课程内容的脱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紧扣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素材,精心创设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并提升能力。例如,在“病毒”“特异性免疫”和“疫苗”等内容的教学中,以新冠疫情的动态消息为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可从病毒的结构、人体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疫苗接种渗透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途径并掌握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方式,同时教师要注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讨论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措施,帮助规范学生的健康行为,并鼓励学生积极向他人传播预防新冠肺炎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2.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标在“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理念中,强调生物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运用知识并丰富体验。因此,健康素养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课外的实践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当的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作业的传统形式,尝试根据具体学情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性作业。例如,视频或图片作业,驱动学生体验生活,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健康生活能力。在学习必修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为家人做一顿营养均衡的饭菜和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家庭食谱,用视频或者图片来做记录并提交作业。再如,论文或问卷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健康知识,打开健康素养培养的新方式。在学习必修2“基因的突变”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央视《生活圈》栏目推出的“健康管理在行动”节目并查阅资料,写一篇防癌的小论文或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探究生活方式对患癌影响”的问卷。3.举办专题讲座,健全学生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培养和塑造人才的手段,专题讲座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因此,教师可举办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健全学生的健康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一方面,教师可抓住班会的机会来渗透健康素养的培养,和班主任协作开展关于健康的主题班会。健康主题班会的具体安排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采用有效的活动形式,训练学生的健康技能。例如,以“和垃圾食品说再见”为班会主题,教师让学生提前调查、走访和查阅资料来了解身边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活动交流,领悟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食品安全的现状及相关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法律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提议学校邀请健康专家或者医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权威人士的健康科普对学生有着更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例如,开设“三减三健”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含义和重要性,倡导学生制订并实施科学的饮食计划和锻炼计划,鼓励学生督促亲朋好友推进健康生活的新方式。

四、结语

健康素养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它影响着国家和个人的健康发展。目前,健康素养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应该自觉参与健康教育,肩负起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核心素养的责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准确掌握健康素养的内涵,强化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改进健康素养的培养策略。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选取恰当的切入点,结合丰富的教学素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还可借助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和健康教育讲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健康生活的技能,优化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基,实现健康素养培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本燕,白露露,吴楷雯,等.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1(1):53.

[2]刘颖.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教育的方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9(10):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EB/OL].

[4]江洁,杨金侠.健康素养内涵模型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9):646.

[5]魏保建,黄名,李春玉.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3):26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2017版的高中“新课标”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又各不相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特指高中阶段学生形成的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实现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即其跨学科性,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要求高中生物教师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

一、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生命观念所谓生命观念,指的是人类对自我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抽象观念。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对于事物或者问题能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形式。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繁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各个章节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要求比较高。

(三)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即在实践层面,对于现实中的生物学现象进行科学严谨的探讨。在此过程当中,要懂得且善于运用各类科学的方法,包括有效观察、合理提问、设计实验、优化方案等。另外,在此过程当中,要学会且乐于与他人合作。

(四)社会责任“新课标”将“社会责任”定义为: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科中所学到的各类知识归根结底是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并且服务于生活。为此,学生在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探讨和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学会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环境保护、自然发展、人文健康、生命关怀等方面参与议题,并在科学实践当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生命观念培养现状在实际生活当中,面对较为简单的生命现象,学生可以运用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去进行解释,也能够正确使用简单的实验器具。但是在当前对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中,生命观念的培养并不乐观。一方面,面对较为复杂的生命现象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尚不能融会贯通,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也对生命观念的了解较为肤浅,只能大概了解,对于生命观念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深入的思考,而且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难度很大,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还不够。

(二)理性思维培养现状在理性科学思维方面,学生在生命观念的认知上表现良好,对于生物学的概念能做到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归纳总结的能力不足,缺少求真和质疑精神。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学会使用理性思维去揭示生命科学规律,但是仍然因为缺乏实践经验,不会用事实证据说明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无法完整地进行表述。可见,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亟待加强。

(三)科学探究培养现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而且通常会在实验学习中寻找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稍显枯燥,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在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探究,对实验的方法、过程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提问、解决和质疑。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利用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经成为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会根据社会热点下的生物学议题确定实验课程,达成参与社会热点中生物学议题讨论的科学探究要求。然而,由于教师忽略了在实验层面的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高层次的学习和交流上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学生缺乏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践操作和交流以及创造性分析实验结果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四)社会责任培养现状高中学生普遍都具有奉献社会的热情,教师也相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教学课程当中,社会热点往往会被当作生物学议题,使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环境产生更高的关注度,并且从亲身实践当中了解到,生活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均可以通过科学实践来解决。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仍然不足,缺乏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亟须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空间,开展多种社区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规划、实验、解决在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类生物学问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方式方法,挖掘教材,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优化教学,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丰富教学形式,渗透科学探究的培养;关注热点组织实践,渗透社会责任的培养。下面就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体会,分别基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育,来阐述一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生物学科较为固定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发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生命教育是学生生命观念素养培养当中的重要环节。相比起生物学科的知识概念、实验方法、实践应用等各方面,教材内容在生命教育层面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可供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生命教育实践性较强,简单常规的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其核心内涵。教师需要展示具体的案例,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解析生活现象,营造体验感知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命观和世界观。生命学说包罗万象,广阔的视野也为教师提供了多个教学层面,其中包括生命构建、生活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对教材的深度发掘,可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举例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多样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挖掘教材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所举的例子,并结合多年来不断灭绝的物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从而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二)优化教学,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求真务实、尊重科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并且积极培养的核心素养。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更加需要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同时,无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秉承尊重事实的基本理念。在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生物现象,根据事实存在的生物状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在事实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推理,解释生物现象当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的基本规律。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完成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利用知识对现实存在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描述、概括、归纳,寻找到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并为之后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打下基础。例如,在细胞学的知识学习当中,学生可以尝试自我总结细胞构成成分的元素、化合物等,形成明晰的知识点,并化零为整,整合细胞学的知识,为之后在生物学科其他问题上的应用做好准备。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其次需要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转化成为自我的认知思维,为今后学科的深入学习提供更加高深宽广的认知空间。例如,在对进化、遗传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当中加入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延伸知识,如科学家在对进化、遗传等生物学内容进行研究的时候,使用了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等各种科研方法,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也会了解和学习到这些方法,进而在自我的学习和探索当中,转化成为科学的思维模式。

(三)丰富教学形式,渗透科学探究的培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的培养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验化的教学以及问题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1.生活化的教学。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相对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更加直接、更加密切。为此,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并且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如此,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2.实验化的教学。生物离不开实验,实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为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情境,并在实验情境中渗透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观察生活,运用严谨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观察实验中的生物现象,总结生物的规律。3.问题化的教学。科学探究离不开问题,不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接近科学的本质。为此,教师应该进行问题化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问题、图表、数据等情境中分析出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信息处理方法,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不断深入探究,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渗透科学探究的培养。

(四)关注热点组织实践,渗透社会责任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社会,走入社会,关心社会,进行社会实践。1.关注社会热点,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生物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生物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层出不穷,比如干细胞研究、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基因治疗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社会热点引入高中生物课堂,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讨,鼓励学生承担起宣传等社会责任。2.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理论阐述“纸上谈兵”,而是要让他们真正深入到实践中,深入到生活中,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考察、社区服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定学习的主题,通过不同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深层次地研究生物学知识。尤其是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学生的高考压力相对较小,时间相对充足,教师可以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尽量选择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动植物保护的实践研究内容。这一部分知识的难度不是很大,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实践起来也相对比较轻松,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针对日常生活选取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拒绝垃圾食品等主题,倡导青少年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高中生物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且通过在小组内设计实践方案、实践过程,进行及时而深入的交流、总结、分享、反思等,让整个实践过程变得更加完整。这样的实践也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把生物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更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四、结语

文章对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核心素养是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学科素养,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加以把握,然后积极探究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耿易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

[2]蔡瑞娟.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以“软体动物”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7(12).

[3]王丽凤.新课改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6).

[4]徐扬.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1).

[5]魏述涛.聚焦生物学大概念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广西高考生物2021年全国甲卷试题评析及2022年备考建议[J].广西教育,2021(48).

生物学习规划范文篇10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微课;

教学改革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上相继出现了带“微”字的一系列名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广告等。应用于教育方面的“微课”也被提出[1]。2012年3月,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2]。此规划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联系更为紧密,而最有代表的产物之一就是微课。微课的定义很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3]。随着微课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大教师也迎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与挑战。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具备微课建设相应素质的教师数量少,且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4]。近几年各种全国性的高校教师微课比赛参赛作品大多体现在重技术、轻设计[5]。本文将教学内容与微课制作方法相结合来讨论微课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使用。

1微课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优势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也是检验专业开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前必学的基础课程。但所讲授内容比较枯燥,知识抽象、零碎,记忆点较多,导致学生兴趣缺失。因此,引入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微课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直观性、动态性,不仅简化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教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内容所具有的特点也符合微课的上述特点[4]。与此同时,微课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不适合学习自律性差的学生;表现的“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师生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优缺点,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何发挥其优势,就需要教师制作微课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一定的微课制作能力。教师只有在掌握微课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授课思路以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

2医学微生物学中微课制作的探索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后,再确定教学相关资源,如图片、视频或者动画来表达这一主题,之后就是用何种方法来录制微课。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教学内容的确定[6]。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笔者认为,要根据微生物学内容来选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微课。这也是微课制作与设计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本文所要谈论的主要内容。

2.1斧子演示软件在制作微课中的应用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中微生物层次结构部分以及零散内容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考虑使用斧子演示(AxeSlide)软件。斧子演示是基于PPT的一款软件,是非线性演示文稿,它将所有内容都放在一张大的画布上(也就是整体布局),不需要像PPT换页,内容组织方式上类似于思维导图,利用平移、旋转还有缩放,达到镜头推进和拉出的演示效果,所以多数教师容易上手[7,8]。因此,针对整体与局部,系统性与结构性的一些知识点,教师用此软件演示更加简单易懂、生动[9]。如:教师在讲到细菌基本结构时,首先出现细菌的整体外观,然后依次放大,由外向内依次介绍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这样使学生形成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印象,形象展示了细菌的结构。另外,细菌细胞壁组成的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繁琐枯燥的结构讲解给学生,让他们听懂并便于理解与掌握,此时微课的脚本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以G-菌细胞壁为例,教师同样先画出整体的一个细菌图,然后在细菌细胞壁某个位置画个矩形框,将框内结构放大,由外向内依次是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同样,再将脂多糖这一结构放大,由外向内再依次介绍特异多糖、核心多糖、脂质A。这样层层推进,依次放大结构,有逻辑思维,也有实图,两者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2Focusky软件在制作微课中的应用

Focusky是一款免费的动画视频制作软件,于2015年在中国问世,类似于斧子软件,也属于思维导图式,其编辑方法基本与PPT相同。教师轻易就可上手,制出的微课具有3D演示效果[10]。教师在讲解细菌的三性两法中(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可以将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如以结核杆菌为例,脚本可以设置为:结核杆菌细菌为中心,之后像绘制思维导图一样,一点钟方向为生物学性状,三点钟方向为致病性,七点钟方向为免疫性,九点钟方向为微生物学检查,十一点钟方向为防治原则;然后每个方向每个点再继续展开,学生便会形成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另外该软件自带各种动画角色,教师只要将相关配音文字导入即可利用软件语音包进行语言配音。但在断句方面,机器识别仍很机械,容易出现错误,也不会有抑扬顿挫的语调,所以机器人配音适合演示一些仪器使用与实验操作类的微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录制。

2.3CamtasiaStudio软件在制作微课中的应用

2.3.1CamtasiaStudio结合PPT制作微课PPT是广大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多数教师在使用PPT制作课件时,多停留在使用图片、视频等阶段,不能充分发挥PPT的辅助教学功能,如动画[11]。相比较而言,复杂动画一般用Flash制作较好,但教师大都不会使用Flash,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再去学习,那就使用PPT让它动起来。在讲到微生物的致病性时,教师经常会涉及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只凭借字面意思给学生讲解,更是晦涩难懂,此时可以利用PPT来制作动画,如:在制作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时,可以先在PPT页面中画出外毒素的模式结构:画出两个结合在一块的球,用两种不同颜色填充,利用颜色效果填充中心透明色,可制作成立体的图形;一种颜色的球代表B亚单位(结合单位),另一种颜色的球代表A亚单位(毒性中心),再画出细胞膜的模式图,然后将整张幻灯片复制几张,只需要在每张幻灯片中将外毒素与细胞膜位置略作修改,播放时速度快一些,就会产生动画效果。我们会看到外毒素慢慢结合于细胞膜上,而细胞膜图片那里再利用编辑曲线顶点的方法,逐渐让它凹陷,再将A、B两个球体再逐渐分离,此时会看到A亚单位进入细胞内,然后再利用路径设置,让A亚单位与ADPR(腺苷二磷酸核糖)和EF2(延伸因子2)结合,导致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细胞功能障碍。此微课中PPT制作是关键。PPT做完后,教师利用CamtasiaStudio9(喀秋莎软件)录屏软件,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进行录制[12]。全程录制结束后,教师再经过编辑加工,最后保存成MP4格式,放于网络平台上,即可供学生观看使用。

2.3.2CamtasiaStudio结合图片、音乐制作微课CamtasiaStudio9还可以将图片制作成视频。例如,教师在制作狂犬病病毒致病机制时,将其制成动漫图片,先自行绘制到纸上,再用扫描仪高清分辨率扫描成图片,导入CamtasiaStudio9的媒体剪辑库中,鼠标拖拽按次序插入时间轴,再辅以配音解说即可,局部细节需要强调处,可以利用软件自带的缩放功能将其放大。这样就将一系列图片做成了视频,也减轻了教师利用电脑制作动画的不便之处。动漫设计也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师也可以将想法向学生说明,让一部分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来进行绘制,对学生也是一个锻炼。CamtasiaStudio9还可以插入背景音乐,在软件下面轨道窗口插入一条轨道,引入与语速相近的背景音乐,并将其音量适度调低,切不可音量过高而喧宾夺主。如此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学习。

2.3.3CamtasiaStudio结合实验操作视频制作微课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上实验课时,教师在讲台旁操作,坐在后面的学生可能就会错过一些细节之处,因此有必要将教师的规范操作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提前或者课后观看。教师可以使用拥有高分辨率镜头的手机,此外,还需要购买手机支架以及遥控器(自录时需要)。教师录制时可以打开教室灯源调节光线,调节角度,将实验器材都准备好就可以边操作边录制;录完后用CamtasiaStudio9将视频进行加工、配音即可,如若认为自身普通话不标准,也可使用机器人配音,必要时添加字幕。

2.4优芽互动电影软件在制作微课中的应用

CamtasiaStudio软件专业性较强。如教师不会使用,也可用优芽互动电影软件来加工录制完成的视频。优芽互动电影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创新互动微课制作工具,搭载丰富的场景、角色、道具素材,多元的人物动作、多媒体应用模板,人人都可轻松定义生动的交互情境动画[13],同时糅合PPT的元素。所以只要有一定PPT基础的教师都可以简单上手。优芽动画软件制作后可以导出独立的视频文件(需要缴费),也可以视频链接地址以便学生在线浏览,最大的优点就是“交互性”。学生浏览视频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微课中间或结束时给出自测题,让学生点击鼠标来操作,也可以利用软件自带的游戏功能,设计成“打地鼠”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性。微课制作方法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多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如录制实验视频时,镜头单一,制作简单,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关键操作步骤处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或者在微课结束时以游戏形式设置问题均可。微课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将重点与难点以及知识点演绎透彻,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微课的形式以展现,能轻松理解知识不建议用微课来展现。因此在制作微课前,教师一定要先确定好教学内容,理清知识点,再进行脚本的设置,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展示讲课思路,要怎样表达让学生听得懂,乐意看。因此,教师根据内容或知识点选择最合适的微课制作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36-4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2-03-13].

[3]王大慧,许宏庆,卫功元.“食品微生物学”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75-779.

[4]吴汉东,于洋,郭雪松.高等医学院校微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4):42-43.

[5]孟春梅.对信息化教学有关问题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7,33(11):150-151,154.

[6]郑晓艳,郭月丽.中药学微课制作方法及结合课堂派在翻转课堂中的运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1):168-171.

[7]辛冠雅.基于斧子演示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8]盘俊春.能轻松制作出思维导图式演示课件的工具:斧子演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8):50-51.

[9]余贞,吴昱麟.AxeSlide在气象信息多媒体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5):285-288.

[10]张玲莉,陈菁,费红军,等.浅谈Focusky演示软件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91-93.

[11]王宏志.应用PPT内置动画制作医学类微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3):312-317.

[12]唐蓓.微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9,36(1):112-113,116.